Ⅰ 中國養豬業如何走出困境
中國養豬業現今的困境:現在中國養豬業面臨的問題是1外三元不好養。外三元發病多,一天這病那病的。2青黃不接。老一輩養豬人和小散在逐步退出,而年輕人不願養,大型養豬場真正做起來的並不多。
如何才能走出這個困境呢?針對上面兩個主要問題,解決它。
1培育中國本土的瘦肉型豬種。以本地豬為母本,外國種豬為父本進行雜交育種,培育完全適應本地氣候的豬種。比如蘇太豬就是一個優秀的瘦肉型豬種。完全適應本地氣候,抗病力強,好養,並且產子多,母性好。再用它與外國品種如長白雜交,其後代對本地氣候也有很好的適應性,抗病力強。與外三元比其生產性能並不低多少,非常接近,而且肉質、口感明顯比外三元好。由於本地豬產子多,母性好,其年仔豬育成數明顯比外三高。只要管理好了,年育成30共小豬不成問題。我所見過最好的成績是40頭左右,其中有一胎是產22頭,育成22頭。其生產效益明顯比外三好,並且好養。
2關於青黃不接的問題。國家應扶持小規模(200-500頭)的養殖場做大做強。小規模的養殖場在現階段是中國養豬業的主力,並且有經驗有技術。不要多大的扶持,只要在金融上傾斜一點點就行。因為他們有能力發展起來,只是缺資金而已。
Ⅱ 2020年生豬的產能回升了嗎
農業農村部在11月22日上午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專門說的就是我們的生豬產能問題,下面咱們就和大家說說具體農業農村部都說了啥?
農業農村部回答了我們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我們的生豬產能到底什麼時候可以恢復,答案是2020年底可恢復全部產能的80%,那麼是不是意味著我們要吃很長一段時間的高價豬肉了呢?其實並不是的,農業農村部給我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首先是進口肉製品的增加,前三個季度我們增加了進口肉製品比往年同期多40%,達到了132.07萬噸。而雞肉生產增加了15.5%,雞蛋增加了6.1%,牛奶增加了5.6%,牛羊肉增加了3.2%和23%分別是330萬噸和230萬噸。預計我們全年可增產禽肉300萬噸,牛奶160萬噸,牛羊肉30萬噸。
我們以前有數據說我們的豬肉缺口在1000萬噸左右,現在我們的這些可替代肉類食品的供應增加將近700萬噸,雖然還是有很大的缺口,但是我認為這樣小的供需缺口,不會造成肉類價格的大幅度上揚。大家不用再為天價豬肉的事情擔心了,豬肉價格的持續非理性走高已經失去了基礎。
這些只是在增加肉類供給上下工夫,我們國家還會徹底的清查我們的冷藏庫,看看到底我們還有多少的冷藏肉在倉庫中存放著。我認為國家的這個舉動既可以摸清咱們的肉類存量情況,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打擊企業或是個人囤積豬肉的問題,有利於穩定我們的豬肉市場價格。
最後農業農村部還沒忘記提醒大家,豬肉的供給出現了問題,我們不要總是盯著豬肉不放,我們可以多吃一些雞肉魚肉等其他的可替代肉類。這樣我們的不但可以很好的緩解豬肉供應緊張的局面,我們還可以堅減少我們的糧食供給壓力,因為出畜禽類的飼料轉化比率是2:1而豬的飼料轉化比率是3.5:1我們少吃豬肉真的可以減少糧食供給的壓力。
Ⅲ 全國的生豬產量什麼時候能恢復到常年的正常水準
產能恢復往常水平的時間農業農村部負責人稱生豬產量恢復到常年正常的水平,將會在2021年中旬實現這一目標。因為生豬的周期是有6個月時間,而在2020年底已經恢復到了90%的產能,所以在未來較短的一段時間內,就可以迅速的回歸到正常水平。
另外豬肉價格和飼料以及農戶的投資還有承擔的風險有著巨大的關系。當飼料價格較高的時候,豬肉價格勢必降不下來,因為成本已經如此之高了,豬肉價格在下降,那農戶就根本不賺錢,反而在虧錢了。
並且農戶因為經歷過一次大規模的豬瘟之後受損嚴重,所需要的投入會更多,很多農戶都不願意擴大規模再生產了,豬肉價格也就會穩定在一個較高點的狀態。
Ⅳ 我國一些本土種豬瀕臨滅絕,該如何做好保護措施
國內生豬大量從國外引進種質資源,生豬市場重引進、輕選育,已陷入“引種—退化—引種”的惡性循環,正遭遇“卡脖子”風險。同時,由於保護力度不夠,我國部分本土品種面臨瀕危。受訪人士呼籲,加快本土種豬種質資源的創新創制,擺脫長期依靠國外引種的局面。
Ⅳ 如何看待全國生豬產能快速恢復的情況
全國生豬產能快速恢復現在是一個大的趨勢,未來的半年估計都會逐漸上漲,因為豬肉的價格高,只要它的價格高,它就有足夠多的利潤空間,就會有大量的養殖戶湧入這個市場,自然產量慢慢的就恢復起來了。
有利潤就會有市場的驅動,就會有大量的投資者融入這個渠道,說的簡單一點就是現在養豬是一個發家致富的好的渠道,如果說豬肉價格沒有上漲之前你家是開豬場的,你家有幾百頭呢,這幾千頭豬,現在你把這些存欄的豬全部拋售,你立馬就是百萬富翁,甚至說更多完全有可能,但是大規模長期養殖的養殖戶他不會一次清的,他肯定會有一部分循環發展的存量。
Ⅵ 新華社五問豬肉價格登熱搜,豬肉產量如何能盡快恢復
近期豬肉價格漲勢比較明顯,供應關系緊張,導致市場經濟比較沉重,下面老百姓也怨聲一片,希望國家跟政務能夠積極做出政策調整。來緩解這種緊張的市場氣氛,根源在於非洲的疫情比較嚴重,整個世界的市場幾乎是連在了一起,一方出現波動,就會導致整個市場的大型經濟波動,而要想盡快恢復穩定的市場經濟,國家、政府、跟豬農都要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備。
想要豬肉價格盡快恢復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國家跟政府既要給出一定的相關政策,還要注意豬農們的心理問題,豬農們更是要積極響應國家的相關政策。為自己的養殖業生產做好積極的心理准備,積極用平和的心態面對突發情況,一起努力渡過難關。
Ⅶ 全國生豬產能持續恢復,這對未來豬肉價格能否產生積極影響
10月10日,農業農村部召開了全國生豬生產狀況的研討會,對生豬生產狀況做了簡要概述,目前,全國的生豬和母豬產量已達到正常年份的80%,生豬的養殖比例提高了近53%。
不管怎麼說,健康的經濟模式一定會有著一定范圍之內波動,而在這種前提下,此時的生豬養殖產業的恢復,在當前環境下還是會對豬肉價格的下降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的。
Ⅷ 確保年底前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真的可以嗎
確保年底前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真的可以嗎?下面我就來談談我的看法。我敢肯定會增加的,因為目前養豬出現了這樣的一個現象,這個現象非常不好。那就是即使是感染非洲豬瘟了,養殖戶依舊不會賠錢。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不是說詛咒養殖戶讓他賠錢呢,看了之後你就會明白。即使感染非洲豬瘟也不賠錢。活豬死豬都賺錢: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是因為現在死豬的價格都已經達到了10元/斤,即使達不到這個價格,他也是不賠本。因此很多人都不願意報保險,當然這個人更不願意買保險。即使他買了保險,他也不願意報,因為保險的價格不足以抵住一個死豬的價格。出現了一個什麼現象?賣死豬居然有錢賺,這在兩年以前根本是不太可能的。
現在我們那邊養豬的確實比較多,我親戚家感染了非洲豬瘟,豬也賣了。現在依舊在養豬過程當中,他們周邊有很多都是來豬的。一年如果能健康的出來200頭豬以上,那絕對是有一輛寶馬了,40多萬的寶馬還是能買得起的。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Ⅸ 從經濟角度看:我國豬的產能逐漸恢復,可是為何豬價不降反升呢
應該放開農村養殖,農村就是種地養殖的地方,但是現在禁養,不明白養個雞養個豬咋就不環保了。漲價高峰時,別說一個月不買,就是一個季度不買,價格照樣不下來。那時候好多肉鋪都關門了。肉價還是照舊。資本壟斷行業,還怕百姓小打小鬧。胳膊擰不過大腿的。
說什麼哪裡建了多大的工廠化養豬場一年能出幾百萬頭豬,別忘了是資本家的豬場,再大的豬場都是為了賺錢的。想吃便宜的肉是不可能的。
養殖是個風險很大的行業,不是暴利行業。在確保環保的前提下,農戶基本存欄的保有量才能緩解壓力。實行區域化種豬市場管理是有效防止役病的措施,防止跨區無政府檢役引種行為。養殖者更應注意飼料來源的安全性。飼料廠家對基礎原料來源的絕對零風險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