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姓左的明星
您好!
姓左的明星有左光平、左岩、左小青、左溢。
我也姓左哦,我叫左凝!
㈡ 古往今來,姓左的名人有哪些
〖左丘明〗:春秋時魯國人,後人因其目盲,稱之為盲左。相傳他曾任魯太史,為《春秋》作傳,成《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又作《國語》。先儒以為左丘明好惡同於聖人,故孔子作春秋為素王,丘明為素臣。述夫子之志而作傳,是為左氏春秋。
〖左伯桃〗:春秋燕人左伯桃羊角哀,品高才橫。時諸侯爭霸,魚肉百姓,願救水火之中。聞楚莊王賢君,相約共赴。路暴風雪,飢寒交迫,伯桃病弱,角哀力竭,相扶一空心大樹下,伯桃勸棄,角哀不忍。倆死不如一活,終明事理,受糧上路,一步三回,淚流成河。至楚莊王,急回尋之,伯桃凍儡樹中,角哀痛不欲生。後逢忌日,角哀面荒原深拜,潸然泣之,禱也。
〖左伯之〗:東漢書法家左伯之八分書享譽一時,並改進蔡侯紙,世稱「左伯紙」。
〖左思〗:字太沖,西晉臨淄(今淄博市)人,官秘書郎,貌陋口訥而博學能文。司空張華辟為祭酒,賈謐舉為秘書。謐誅,歸鄉里專事著述,曾作《三都賦》,十年始成,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其詩至今僅存14篇,以《詠史》八首最為著名。南朝梁鍾嶸詩品說他"文典以怨,頗為精切,得諷喻之致"。原有集,已佚,後人輯有《左太沖集》。
〖左雄〗:(?~138年)安帝時舉孝廉,遷冀州刺史。時州部多不法豪族,雄揭發貪猾,無所顧忌。永建初年(126)征拜議郎,當時朝多闕政,左雄切諫屢中,為順帝所倚重,再遷為尚書令,掌納言,對朝政多所匡正,尤其對選舉制度的改革做出了重大貢獻。陽嘉(132~135)中,又遷司隸校尉,不久坐法免職。後復為尚書,永和三年(138)卒。
〖左小娥〗:東漢犍為人,清河王劉慶姬。有才色,喜辭賦。和帝賜給清河王,生子劉祜,後祜繼承帝位為安帝,尊其為孝德後。 左悺:河南平陰人,東漢顯宦。初為小黃門史,後因與單超等五人合謀誅滅外戚,以功遷中常侍,封上蔡侯。得勢後,日益驕橫,其兄弟親戚多出任州郡官,侵壓民產。被人告發後自殺。
〖左慈〗:廬江人,東漢末方士。據傳有神道,並在曹操面前表演過。葛洪稱他是其祖父葛玄之師。
〖左慶延〗:宋代永新人,年十七登第,秦檜欲以女妻之,慶延固辭,於是十年不給升遷。終官太學博士。
〖左君弼〗:廬州(今安徽合肥)人,元末南方紅巾軍將領。曾盤據廬州十餘年,為天完政權汴梁行省首領。曾降元,後又降明。 左鼎:江西永新人,明朝大臣。進士出身。授御史,巡撫山西。居官清勤恤民,卓有聲譽。以善寫奏章著稱,有左鼎手之譽。官至廣東右參政、左僉都御史。
〖左光斗〗:(1575—1625),字共之,又字遺直,號浮丘,今橫埠鎮忠毅村人。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進士。 萬曆四十七年,光斗任左僉都御史時,巡視京城,目睹豪紳惡吏罪惡活動,非常氣憤,一舉繳獲偽印70多枚,拘捕偽官100多人,綱紀一振,貪官惡吏畏懼斂跡。熹宗天啟元年(1621年),光斗領直隸屯田事,見京城東南「荒原一望,率數千里,高處為茂草,窪者為沮洳」。他經過周密考察,向朝庭廷呈交了《足餉無過屯田,屯田無過水利》之疏文,主張北方效仿南方,興修水利,種植水稻。並提出「三因」(一因天時、二因地利、三因人情)、「十四議」(一議浚川、二議疏渠、三議引流、四議設壩、五議建閘、六議設陂、七議相比、八議築池、九議招徠、十議力田之科、十一議募富開爵、十二議擇人、十三議擇將、十四議兵屯)。奏章獲得皇帝贊賞,下旨推行。朝廷委派通判盧象觀主持水利,開懇農田。光斗還親巡阡陌,督促官吏從事農墾,廣招南方農民到北方傳授種植桑麻等技術;他又向朝廷啟奏:今後朝廷考核官吏政績,應當側重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方面,如果荒廢農田,即使其他方面可觀,也只能列為下等。由於光斗 的倡導和躬親力行,使幅員遼闊荒蕪人煙的不毛之地,變成米糧倉。光斗知人善用,曾竭力舉薦史可法。並為重振朝綱,同魏忠賢等作生死斗爭。光斗曾疏列魏忠賢32條當斬的罪狀,不料魏忠賢先發制人,誣光斗受賄銀2萬兩,並假傳聖旨,將其逮捕,直接關進監獄。天啟五年(1625年)七月,光斗於獄中被摧殘致死,時年51歲。思宗即位,追贈為右副都御史,賜國禮祭葬,贈太子少保,謚「忠毅」,奉祀鄉賢祠。後人在縣城建「左忠毅公祠」,以褒揚其一生正氣和業績。光斗一生好學,少時愛讀書節義傳記,後來精研程朱理學,著有《易學》、《左光斗奏疏》。
〖左懋第〗:(1601一1645),字仲及,號蘿石,山東萊陽人,明末著名的民族英雄,人稱「明末文天祥」。明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左懋第鄉試中山東第二名舉人,次年中進士,歷任陝西韓城縣令、戶部兵科給事中、刑科左給事中、兵科都給事中、太常侍正卿、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徽州諸府,督師經理河北軍務。封光祿大夫,贈禮部尚書。韓城有蘇武墓,任韓城縣令的左懋第從蘇武身上學到了作人氣節,保持了難得的一種骨鯁之臣的正氣。知韓七年,以出色的政績擢升為戶科給事中,尖銳指斥民窮、兵弱、臣工推委、國計虛耗四弊,上書奏請納監、廣開財源,行平倉法、監法及減輕賦稅,輸粟邊塞、以充軍糧。北京明王朝被推翻後,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權,為求得偏安,准備向入關的清廷割地求和,派左懋第擔任使臣。富有民族氣節的左懋第堅決反對割地求和,不甘屈膝苟生,請求另擇合適人選。遭朝廷拒絕後,左懋第迫於君命,只得屈就,做好了以身殉國的准備。臨行前力主加強戰備,他憤慨上書以為辭行道:「望陛下時時以先帝之仇、北都之恥為念,更望嚴諭諸臣,勿以北行為和議必成,勿以和成為足恃。夫能渡河而戰,始能畫江而安」。1644年7月,左懋第到達北京,受到清廷的冷遇,談判中據理力爭,與清廷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始終保持了凜然民族氣節。後離京南回,清廷中途變卦將左追回,關押在太醫院,派200名士兵嚴加看守。左懋第題字門上:「生為大明忠臣,死為大明忠鬼」,泰然面對種種威脅利誘。見勸降不成,清廷將左嚴刑拷打後關入水牢。順治2年(1645年)6月,攝政王多爾袞出面審訊左懋第,曰:「今日降,今日富貴矣。」左仍嚴厲斥責,堅貞不屈,遂被押往菜市口,左面南朝拜,從容就義,時閏月六月二十日。 後清廷謚號忠貞。清山東巡撫下令在萊陽建左公祠以紀念。著有《左忠貞公集》、《蘿石山房文鈔》、《梅花屋詩稿》等。
〖左良玉〗:字崑山,明末臨清人,早年在遼東與清軍作戰,以驍勇善左右射,為侯恂所識拔。後擁兵多至80萬,駐武昌與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作戰多年,為明王朝鎮壓農民起義的主要部隊之一。崇禎十五年(1642年)被李自成大敗於朱仙鎮。崇禎十七年封寧南伯。福王立於南京,又進封寧南候。後起兵討馬士英,清順治二年(1645年),軍至九江,病死,終年46歲。
〖左敬祖〗:順治六年(1649年),舉會試第一 ,官翰林。順治九年(1652年)又考,一舉奪魁,提拔為通政使,為官清政廉明,剛直不阿,曾擔任康熙皇帝的老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凡有關國計民生及地方利害、水旱災荒無不條陳懇切,他上疏皇帝緩征輸、寬徭役、旌廉吏、禁奢糜四書為當朝所稱贊。他的《請減徭役疏》被順治帝恩准後,使一些貪官污吏不得不收斂暴虐行為,百姓拍手稱快。在《請表彰吏疏》中,他主張「懲罰貪污、表揚廉潔」,由於他政績顯著,晉升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著有《四書抄訓》、《易經抄訓》、《理學真傳》等書籍。後因年老多病告老還鄉,病逝故里。康熙皇帝親賜御碑。
〖左宗棠〗:字季高,一字朴寸,湖南湘陰人,清末湘軍軍閥,洋務派代表人物。清咸豐十年(1860年),由曾國藩推薦,率湘軍五千人赴江西、皖南與太平軍作戰。初任浙江巡撫。勾結法國軍隊鎮壓太平軍。同治三年(1864年)升任閩浙總督,同治五年在福州創立福建船政局,成為當時最大的造船廠。同年調任陝甘總督,先後鎮壓了捻軍和陝甘回民起義。光緒元年(1875年)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次年率大軍入疆,先後收復天山北路、南路,並准備收復伊犁地區,遏止了英、俄對新疆的侵略。光緒三年在蘭州籌設織呢局。光緒七年任軍機大臣,調兩江總督。中法戰爭時督辦福建軍務,力主出兵抗法。光緒十一年(1885年)病逝,終年73歲。著有《左文襄公全集》。
〖左寶貴〗:山東費縣人,回族,清末將領。甲午戰爭時,以總兵之職率軍赴朝鮮平壤拒日。督軍浴血奮戰,親手燃放大炮。後中炮陣亡。
〖左權〗:(1905-1942), 1905年3月13日生於湖南醴陵 黃茅嶺,讀中學時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 1924年 3月入孫中山的建國陸海軍大元帥府軍政部陸軍講武學校,11月轉入黃埔軍校第一期,曾參加討伐軍閥陳炯明的兩次東征。1925年 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2 月到蘇聯,先後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和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1930年回 國後到中央蘇區,在閩西任中國工農紅軍軍官學校第一分校校長、新 十二軍軍長。1931年 5月調任第一方面軍總前委參謀處處長。
1932 年 1月任第五軍團第十五軍政委、軍長,率部參加漳州戰役。 6月, 受誣陷,被降職為中國工農紅軍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軍事教官,並受留 黨察看八個月的錯誤處分。 1933年 12月任第一軍團參謀長,參與指 揮第一軍團第四、第五次反「圍剿」和長征中的多次戰斗。到陝北後 參加直羅鎮戰役和東征。 1936年 5月任第一軍團代理軍團長,率部 西征,11月與聶榮臻指揮山城堡戰役。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副參謀長,協助朱德、彭德懷指揮八路 軍開赴華北抗日前線,開展游擊戰爭,創建敵後抗日根據地。他善於 把握全局,考慮問題周密。 1938年 4月,參與指揮晉東南反「九路 圍攻」。12月,任八路軍前方指揮部參謀長,主持召開參謀長會議, 制訂司令部工作條例,健全司令部的機構和工作制度。1940中 2月, 兼任八路軍第二縱隊司令員, 3月指揮所部參加反擊國民黨頑固派軍 隊的磁(縣)武(安)涉(縣)林(縣)戰役。 8月至 10月,與彭德懷指揮 百團大戰,並為這一戰役命名。 1941年 11月,指揮總部特務團進行 黃崖洞保衛戰,殲滅日軍八百餘人。 12月就留黨察看問題向中共中 央寫信申訴。1942年 5月,日軍對太行區進行「鐵壁合圍」,25日,他在山西遼縣麻田附近指揮部隊掩護八路軍總部轉移時,不幸犧牲。晉冀魯豫邊區政府為紀念他,決定將遼縣改名為左權縣。在邯鄲除建有左權陵墓外還建有左權紀念館。他學識淵博,善於總結作戰經驗,在軍事理論方面論著頗豐,多有建樹,發表《論堅持華北抗戰》等文四十餘篇。他還和劉伯承合譯《蘇聯工農紅軍新的步兵戰斗條令》。
㈢ 左姓名人大全
家族名人
左慶延:宋代永新人,年十七登第,秦檜欲以女妻之,慶延固辭,於是十年不給升遷。終官太學博士。
左雄:南郡涅陽(今河南省鎮平)人,東漢學者、大臣。舉孝廉,遷冀州刺史。對豪族「貪猾」者敢於揭發檢舉。後歷議郎、尚書,累遷至尚書令(位同宰相)。他崇經術,修太學,使太學極盛一時。
左悺:河南省平陰人,東漢顯宦。初為小黃門史,後因與單超等五人合謀誅滅外戚,以功遷中常侍,封上蔡侯。得勢後,日益驕橫,其兄弟親戚多出任州郡官,侵壓民產。被人告發後自殺。
左慈:廬江人,東漢末方士。據傳有神道,並在曹操面前表演過。葛洪稱他是其祖父葛玄之師。
左思:字太沖,臨淄(今山東省淄博東北)人,西晉文學家。其懷才不遇,僅官至秘書郎。所作詩文借古抒情,多憤世不平之作。十年構思方寫成《三都賦》,士人竟相傳寫,一時竟弄得洛陽紙貴。輯有《左太沖集》。
左鼎:江西省永新人,明朝大臣。進士出身。授御史,巡撫山西。居官清勤恤民,卓有聲譽。以善寫奏章著稱,有左鼎手之譽。官至廣東右參政、左僉都御史。
左權:湖南醴陵人,中共高級將領。黃埔軍校一期畢業,曾留蘇學習軍事。回國後,歷任中央紅軍軍校教官,一方面軍總部作戰參謀,第一軍團參謀長等職。長徵到達陝北後,任紅一軍團代理軍團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副參謀長。1942年在山西省遼縣(今左權縣)麻田陣亡,年僅36歲。
左丘明:春秋時魯國人,後人因其目盲,稱之為盲左。相傳他曾任魯太史,為《春秋》作傳,成《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又作《國語》。先儒以為左丘明好惡同於聖人,故孔子作春秋為素王,丘明為素臣。述夫子之志而作傳,是為左氏春秋。
左伯桃:春秋燕人左伯桃羊角哀,品高才橫。時諸侯爭霸,魚肉百姓,願救水火之中。聞楚莊王賢君,相約共赴。路暴風雪,飢寒交迫,伯桃病弱,角哀力竭,相扶一空心大樹下,伯桃勸棄,角哀不忍。倆死不如一活,終明事理,受糧上路,一步三回,淚流成河。至楚莊王,急回尋之,伯桃凍儡樹中,角哀痛不欲生。後逢忌日,角哀面荒原深拜,潸然泣之,禱也。
左小娥:東漢犍為人,清河王劉慶姬。有才色,喜辭賦。和帝賜給清河王,生子劉祜,後祜繼承帝位為安帝,尊其為孝德後。
左君弼:廬州(今安徽省合肥)人,元末南方紅巾軍將領。曾盤踞廬州十餘年,為天完政權汴梁行省首領。曾降元,後又降明。
左光斗:安慶府桐城(今屬安徽省)人,明代直臣。萬曆進士。任御史時排斥宦官,後又彈劾*臣魏忠賢,被魏殺害。
左良玉:山東省臨清人,明末大將。早年在遼東與清軍作戰,後入中原鎮壓明末農民起義軍。與李自成、張獻忠作戰多年,因功昇平賊將軍,後加封寧南伯。順治二年病死,終年四十六歲。
左懋第:山東省萊陽人,南明官吏。崇禎進士,南明弘光年間任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徽州。後入北京與清廷議和,遭軟禁,拒降被害。
左宗棠:湖南省湘陰人,清朝大臣。1860-1865年鎮壓太平軍功勛卓著。後任陝甘總督鎮壓了西部捻軍和陝甘回民起義。1876年擊敗俄、英支持的阿古柏侵略軍,因功升軍機大臣(位同宰相),調兩江總督。有《左文襄公全集》。
左寶貴:山東省費縣人,回族,清末將領。甲午戰爭時,以總兵之職率軍赴朝鮮平壤拒日。督軍浴血奮戰,親手燃放大炮。後中炮陣亡。
左光華 男,1938年生,山西省翼城縣人。書法家,中師畢業,曾任教。平生淡泊名利,喜好文藝,酷愛書法。系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中外書畫交流協會、《農民日報》文化藝術聯誼會、中國振鳴書畫院、中華當代書畫藝術研究會、中原書畫研究院、山西省臨汾地區、翼城縣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書法作品曾多次入選國際國內書展,並厚載報刊、雜志。曾獲跨世紀中外書畫名人金獎,「和平杯」國際書畫藝術交流大展賽金獎,第二屆「世界華人藝術大獎」賽國際榮譽金獎,享受「華世界華人傑出藝術家稱號等多次,作品傳略入編《世界當代書畫篆刻家大辭典》、《當代中國書畫選集》、《當代書家佳作薈萃》、《跨世紀校園藝術人才名典》、《當代書畫名人名作博覽》、《跨世紀書畫家精品集萃》、《國際書畫家精品全集》、《國際現代名家教授大辭典》、《跨世紀華人書畫藝術鑒賞大觀》、《世界藝術家名人錄》、《世界華人藝術大獎作品集》、1999世紀經典《中華百年》(人物篇),《中華驕子·專業人才卷》、《中華百年風雲人物大典》、《中國改革二十年書畫作品集》、《當代著名書畫篆刻家潤格博覽》、《亞洲藝壇名流》、《中國百年風雲人物大典》、《祖國頌慶祝建國50周年書畫精品集》、《中國人才世紀獻辭》、《迎澳門回歸書畫作品集》、《輝煌成就·世紀曙光》、《二十一世紀人才庫》、《全國美術書法民間工藝大展選集》等多部辭書。他的信條是,不求成名成家,但圖自娛、陶冶情操,。學海無涯,學無止境,他以加倍努力學習,執著與進取,鞭策自己,以翰墨接緣天下墨友,切磋技藝,不斷進步,相互題坤墨寶,不斷弘揚祖國書法事業。為祖國繁榮多做貢獻。
左開和: 男,1943年9月生,雲南省巍山縣人。雲南陽宗海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退管科技師。1954年畢業於巍山添澤小學(四年級),1955年在巍山古城小學讀完五年級提前考取初中因家貧輟學,後參加縣掃盲驗收團,於1958年參加工作(從事發電廠高溫高奔放管道安裝檢修36年)。1988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人事部頒發的技師證。曾組織和參與發電廠「高加」、「主蒸汽管」、「除氧器」等多項技術改造,自編《管道手冊》,並多次受廠部嘉獎和獲省科技獎。1994年退休後從事文學創作。現為中國企業文化促進會會員,北方文學藝術研究所作家創作中心創作員,新世紀文學創作研究所創作員兼研究員。曾參加過全國職工文藝創作刊授班,《長城文藝》刊授班,中國語言邏輯函授大學等學習。1997-1999年參加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和山東作家報文學創作函授班學習,自1998年始在全國多家報刊發表30餘篇文學作品,曾參與《清水芙蓉》和《歲歲詩心》等書的組稿和編委工作。作品有《泰山游記》入選《99桂冠散文》,獲一等獎;《遙向黃河》詩歌參加「華歌標」全國寫作大賽中獲二等獎;另有詩歌《思母》入選《中華詩歌精品選》獲三等獎;還有散文《祖父那句話》參加全國休閑杯文學大賽中獲三等獎,現有200多首詩歌,80多篇散文和六篇小小說待發表。其傳略被編入《二十一世紀人才庫》和《另文學新人大辭典》及《中國文學藝術界名人大典》等。
左可友:男,1937年11月生,湖南茶陵人,大學文化,中共黨員.寧夏石嘴山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研究員。1965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被分配到石嘴山市農科所、農技站工作。曾任站長、黨支部書記。1985年被選為中共石嘴山市第四屆委員,1998年被選為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八屆人大代表。1999年3月被選為石嘴山市第七屆政協委員,1968年以來一直從事蔬菜技術工作。解決了一些生產中技術難題,1989年由他設計的節能日光溫室在全自治區推廣,在普及科技知識、提高廣大農民科學知識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對推動科技進步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曾先後獲自治區、農業部科技進步獎4項(一、二等獎各2項),廳、地級獎11項。曾多次被評為自治區政府、黨委、及市委、市政府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1996年被自治區黨委、政府評為「八五」期間全區農業戰線先進個人。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被石嘴山市政府評為科技明星。
左蓮之:女,1938年12月生,江蘇省濱海縣人。1965年8月畢業於南京醫學院醫療系。現任安徽維尼綸廠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一直從事內科臨床工作,曾成功搶救多例冬眠靈及安坦中毒、腦血管意外、重症肝炎、肺性腦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危重病人。
左旭東:男,1948年4月生,安徽省巢縣人。工程師,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現任銅陵市科技咨詢室主任。中國情報學會會員。花炮生產、無煙蚊香、特種電珠、羽絨生產等項目,調研報告和信息獲市科技咨詢獎。發表了「信息也是生產力」、「提高信息意識,增加投入、振興我市中心企業」、「企業競爭和投資發展戰略」、「採取有效措施,抓好扭虧增盈」、「銅陵外向勞務市場的培育與機制初探」、「開拓四國邊貿市場」、「淺析我市外資引進的戰略」、「盡快設立生產力促進中心機構——淺談銅陵科技成果轉化」、「組建股份企業強化監督機制是關鍵」、「技術與市場創新是股份制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舉措」、「風險投資是知識經濟的發動機」、「古銅都老區改造」、「白銀深加工效益倍增」、「開發銅餐具前景可觀」、「凍干食品的開發前景看好」,等論文與建議18篇,其中有4篇獲市級優秀論文獎,有6篇被中國社會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發行的《經濟改革理論探索》;中國書籍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發行的《中國當代學者論文精選》;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發行的《中國改革發展文論》;收錄;巴蜀書社1998年3月出版發行《中國網路學者傳略(一)》、中國人事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發行《中國專家大辭典(3)》、中國社會出版社2000年出版發行《中國人才世紀獻辭》等入編。1996年至1998年連續三年獲銅陵市人民建議積極分子稱號,安徽省科協六大代表,多次獲市政府,科委先進、優秀工作者,全國科技情報(信息)系統先進工作者,兼任銅陵市科技情報學會秘書長。
左一序:男,1944年7月6日生,江蘇漣水人。1968年畢業於北京航空學院,改革開放以來,主要在宏觀領域里致力於中國設備管理理論研究和工程實踐,1979年到1988年,在國家醫式局工作,根據主持裝備開發和推廣等方面實踐,主編《醫葯工業設備管理:歷史、現狀與對策》、《醫葯工業進口設備:地位、路局與管理》兩本100餘萬言的學術專著,主持制訂兩項基本制度,組建中國醫葯設備管理協會,將中國特色醫葯設備管理推進到「全效益、全過程、全員工、全手段」的「四全管理」實踐階段。1988年調入中國設備管理協會,根據主持學術會議的成果,發表了《設備管理社會大徨模式》論文,首次發現並揭示了中國特色設備管理存在著微、小、中、大層次管理結構以及由宏觀勢能,改革內能和科技動能組成的三維動力結構,獨創性地回答了「什麼是」和「如何推進」中國特色設備管理的兩個基本問題,被專家們稱之為「國性性改革建議。「對發展中國現代設備管理理論和方法將是一個推動」。繼而主編《設備管理知識題解》一書,發行30餘萬冊,成為貫徹國務院《設備管理條例》的工具書,成功舉辦了有400餘萬人參加的全國設備管理知識競賽活動。1998年發表了《中國特色設備管理事業20年—在設備管理工作中學習和實踐鄧小平理論的體會》論文,從元題論、運動論、動力論、技術論、社團論諸方面對中國特色設備管理作出了進一步的概括和,有關高層認為「有獨到的見解」,獲「中國設備管理改革20年大型徵文活動」特別獎,入選《高等偉大旗幟,實現宏偉目標—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學習鄧小理理論成果匯編》一書。
左以彥: 男,1938年1月生,雲南昆明人。1955年中等葯學專業畢業。一直從事醫院葯學及葯事管理工作,刻苦自學,大膽實踐,辛勤耕耘了44個春秋。曾獲省青年技術革新突擊手,3等功臣,先進工作者,優秀黨員等多項稱號。書不釋手集葯醫專著千冊。原任「二甲」醫院葯劑科主任,副主任葯師。現任顧問,搞繼續教育工作。是中國葯學會高級會員,曾系省葯學會醫院葯學分科學會委員,市葯學會理事,視系區醫葯衛生學會理事,《中華醫學論文集》特約編輯及六集編委,《盤龍醫葯》責任編輯,現系《中華臨床醫學會》理事,世界華人遠程學院「醫院葯學」終身教授「國際衛生醫學研究院」葯劑教授。 60年代就採用離子交換水進蒸流器先進技術生產大輸液,為保安全親身試用。70年代國外臨床葯學興起,就自發地下臨床當葯療參謀,為「葯知醫用,醫知葯情」做了大量臨床葯師起始工作,編有內資《中西制劑葯物手冊》,《輸液與葯劑》,撰寫論文改善「重醫輕葯」狀況。80年代後撰有「復方聚肌胞液外塗治療尖銳濕疣49例」、「葯學人員處方制統一擺葯的引申芻議」等十餘篇論文在省級以上專業雜志發表及《中華醫學論文集》收載,上列二篇分別獲優秀論文3、1等獎,並有多篇科普在《健康報》、《中國醫葯報》刊登。
左中英:1932年3月生,山西省繁峙縣人。1953年2月畢業於北京工業學院(現北京理工大學)機制專業3年,畢業後分配到太原重型機器廠工作。現任工廠咨詢委員,成績優異的高級工程師。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兼任全國鑄造學會理事,山西省鑄造學會理事長、山西省機械工程學理事等社會職務。他在鑄鐵車間從事鑄造生產技術工作32年,參加了車間生產機械化改造,完成了重大產品的鑄造任務。1981年在德國接受鑄造技術培訓,完成與國外合作生產鋼管軋機的鑄造任務,參加關鍵任務針狀組織無限冷硬球鐵軋輥的生產應用。撰寫的「鑄鐵熔鑄技術的發展方向」論文在全國沖天爐學術討論會上交流。他在任副總工程師3年期間,協助總工負責工廠熱加工技術工作,完成重大產品的質量創優,1986年組團赴美國、加拿大引進耐磨鑄鋼生產技術,生產出高強、高硬、低溫、高韌鋼鑄件及A0D精煉超低碳不銹鋼,與別人合寫的「鑄鋼冒口微機輔助設計介紹與應用」,作為省學術會議論文進行了交流,並在直流電弧爐的推廣與電爐排煙建設方面得到了應用。他任副總工程師兼技術改造處長期間,主要完成工廠「七五」國家限額以上技術改造項目。火車軸生產線、耐磨鑄鋼件鑄造生產線、硬齒面表面處理等,調整了工廠產品結構,並以機械化生產線代替單機生產模式,加快了計算機技術在這些領域的應用以及環境保護項目的具體實施。1989年參加機械部A0D考察組赴美、德、瑞士執行了聯合國援助項目的有關任務。
左迅生,現任中國網通(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自2002年4月起擔任中國網通集團副總經理、黨組成員,自2004年7月起兼任中國網通(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此前,左迅生曾歷任山東省電信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山東省郵電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濟南市電信局局長、黨委書記等職。畢業於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EMBA學位。
四年來,左迅生與其他同仁一道,按照我國電信體制改革方案要求,順利完成了原電信、原網通和原吉通的「三方融合」,中國網通由此成為我國最具「五湖四海」特色的電信企業。
與此同時,中國網通全力推進企業改制上市。2004年11月,中國網通以紅籌方式實現境外IPO。次年10月,所屬北方剩餘4省完成注資收購,提前一年實現集團主體上市目標。
2003年8月,中國網通提出寬頻、奧運和國際化「三大戰略」。此後,中國網通迅速成為寬頻領域的翹楚;2004年贏得2008年奧運會合作夥伴資格;2005年成為電訊盈科第二大股東。
中國網通一直力求企業的協調發展:不斷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企業經濟效益得到穩步提升;積極投身國家信息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用戶滿意度連續四年排名第一……
左迅生,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自二零零六年五月起擔任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自二零零五年十二月起擔任首席運營官,負責公司日常運營工作,左先生自二零零四年七月起擔任高級副總裁。自二零零二年四月起亦擔任中國網通集團副總經理。加入中國網通集團之前,從二零零零年五月至二零零二年四月曾擔任原山東省電信公司總經理。從一九九七年十月至二零零零年五月他曾擔任原山東省郵電管理局局長,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七年,左先生曾擔任原濟南市電信局局長職務。左迅生獲得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EMBA碩士學位。
左宗申 重慶宗申摩托車集團董事長
男,51,出生於上海博士
公司總部:重慶
主要行業:摩托車、發動機
上市公司:成都聯益(000696),2001年4月收購
左宗申幼年即隨家人遷往重慶,文革期間曾下鄉插隊5年,1975年返城後他做過燒窖工。改革開放後,左宗申開始從事個體摩托車修理。1992年,左宗申用50萬元創辦了一家摩托車生產企業,目前宗申集團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車製造商之一,其擁有的國內第一支國際摩托車隊在今年的國際職業比賽中獲獎。宗申集團也生產摩托、高速艇和汽車發動機。
2001年4月,宗申收購上市公司「成都聯益」並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㈣ 姓左的明星有哪些
歌手:左立
㈤ 姓左的有多少名人
左宗棠,左權..左丘明等等。很多了他們的資料:左宗棠(1812-1885)晚清軍政重臣,湘軍統帥之一,洋務派重要首領。字季高、朴存,號上農人,湖南湘陰人(今湖南湘陰縣界頭鋪鎮)。
左宗棠生性穎悟,少負大志。5歲時,他隨父到省城長沙讀書。1827年(道光七年)應長沙府試,取中第二名。他不僅攻讀儒家經典,更多地則是經世致用之學,對那些涉及中國歷史、地理、軍事、經濟、水利等內容的名著視為至寶,對他後來帶兵打仗、施政理財起了很大的作用。1830年,左宗棠進入長沙城南書院讀書,次年又入湖南巡撫吳榮光在長沙設立的湘水校經堂。他學習刻苦,成績優異,在這年的考試中,7次名列第一。1832年,他參加在省城長沙舉行的鄉試,因「搜遺」中第,但此後的6年中,3次赴京會試,均不及第。
科場失意,使左宗棠不能沿著「正途」進入社會上層,進而實現他的志向。但左宗棠的志向和才幹,得到了當時許多名流顯宦的賞識和推重。早在1830年,僅18歲的左宗棠拜訪長沙的著名務實派官員和經世致用學者賀長齡時,賀氏即「以國士見待」。其弟貿熙齡則是左宗棠在城南書院讀書時的老師,對自己的這位弟子,賀氏非常喜愛,稱其「卓然能自立,叩其學則確然有所得」,後來師生還結成了兒女親家。赫赫有名的封疆大吏陶渤也以一代名臣之尊主動提議將他唯一的兒子與左宗棠的長女定婚。更為值得一提的是,名滿天下的林則徐對左宗棠十分器重,兩人曾在長沙徹夜長談,對治理國家的根本大計,特別是關於西北軍政的見解不謀而合。林則徐認定將來「西定新疆」,舍左君莫屬,特地將自己在新疆整理的寶貴資料全部交付給左宗棠。後來,林則徐還多次與人談起這次會見,極口稱贊左宗棠是「非凡之才」、「絕世奇才」,臨終前還命次子代寫遺疏,一再推薦左宗棠人才難得。
自尊心極強的左宗棠三試不第,本打算「長為農夫沒世」,但以他從小所受的儒家文化教育,滿腹的「經世致用」學問以及他剛正清高的性格和他最敬重的偉人林則徐對他的重託,在國家處於內憂外患、危急存亡之際,左宗棠是不可能長期退隱深山,不聞世事的。1852年(咸豐二年),當太平天國大軍圍攻長沙,省城危急之際,左宗棠終於經不住老朋友郭嵩燾等人的勸勉,應湖南巡撫張亮基之聘出山,投入到了保衛大清江山的陣營。左宗棠在炮火連天的日子裡縫城而入,張亮基大喜過望,將全部軍事悉數託付給左宗棠。左宗棠「晝夜調軍食,治文書」、「區畫守具」,各種建議都被採納,並立即付諸實施,終於使太平軍圍攻長沙3月不下,撤圍北去。左宗棠一生的功名也就從此開始。1854年3月,左宗棠又應湖南巡撫駱秉章之邀,第二次入佐湖南巡撫幕府,長達6年之久。其時,清王朝在湖南的統治已炭發可危,太平軍馳騁湘北,長沙周圍城池多被佔領,而湘東、湘南、湘西廣大貧苦農民,連連舉事,此起伏彼起。左宗棠焦思竭慮,日夜策劃,輔佐駱秉章「內清四境」、「外援五省」,苦力支撐大局。同時,革除弊政,開源節流,穩定貨幣,大力籌措軍購:軍械、船隻。駱秉章對他言聽計從,「所行文書畫諾,概不檢校。」由於左宗棠的悉心輔佐和籌劃,不但湖南軍政形勢轉危為安,出省作戰連連奏捷,其它各項工作也取得顯著成效。
左宗棠出佐湘幕,初露崢嶸,引起朝野關注,時人有「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之語,一些高官顯貴在皇帝面前競相舉薦,咸豐皇帝亦給予了極大的關注。但也因此而引起了一些人的忌恨和誹謗,特別是湖南水州鎮總兵樊燮的構陷,險些使左宗棠性命不保,幸得好友胡林翼、郭篙燾等人的仗義執言,潘祖蔭、肅順等大臣的披瀝上陳,才使一場軒然大波得以平息。
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舉,咸豐元年(1851年)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後,由好友胡林翼保薦,先後入湖南巡撫張亮基、駱秉章幕下,為抵抗太平軍多所籌劃。1856年,因接濟曾國藩部軍餉以奪取被太平軍所佔武昌之功,命以兵部郎中用。1860年,太平軍攻破江南大營後,隨同欽差大臣、兩江總督曾國藩襄辦軍務。曾在湖南招募5000人,組成「楚軍」,赴江西、安徽與太平軍作戰。1861年太平軍攻克杭州後,由曾國藩疏薦任浙江巡撫,督辦軍務。同治元年(1862年),組成中法混合軍,稱「常捷軍」,並擴充中英混合軍,先後攻陷金華、紹興等地,升閩浙總督。1864年3月攻陷杭州,控制浙江全境。論功,封一等恪靖伯。旋奉命率軍入江西、福建追擊太平軍李世賢、汪海洋部,至1866年2月攻滅於廣東嘉應州(今梅縣)。鎮壓太平天國後,倡議減兵並餉,加給練兵。1866年上疏奏請設局監造輪船,獲准試行,即於福州馬尾擇址辦船廠,派員出國購買機器、船槽,並創辦求是堂藝局(亦稱船政學堂),培養造船技術和海軍人才。時逢西北事起,旋改任陝甘總督,推薦原江西巡撫沈葆楨任總理船政大臣。一年後,福州船政局(亦稱馬尾船政局)正式開工,成為中國第一個新式造船廠。1867年,奉命為欽差大臣,督辦陝甘軍務,率軍入陝西攻剿西捻軍和西北反清回民軍,殘酷鎮壓了陝甘回民起義。陝甘任間,繼續從事洋務,創辦蘭州製造局(亦稱甘肅製造局)、甘肅織呢總局(亦稱蘭州機器織呢局),後者為中國第一個機器紡織廠。
1864年6月,新疆庫車爆發農民起義,建立熱西丁政權;7月,和田建立帕夏政權;10月,伊犁建立蘇丹政權;1865年1月,浩罕國(位於今烏茲別克的浩罕市一帶)軍官阿古柏入侵新疆;3月,烏魯木齊建立清真王政權;1871年7月,沙俄武裝強占伊犁;1872年6月,阿古柏在新疆的喀什、英吉沙、莎車、和田、阿克蘇、烏什、庫車懸掛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國旗並發行貨幣;1874年,日本國入侵台灣。在這種局勢下,清廷內部爆發「海防」、「塞防」之爭李鴻章等認為兩者「力難兼顧」,主張放棄塞防,將「停撤之餉,即勻作海防之餉」。左宗棠力表異議,指出西北「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寇進尺」,尤其招致英、俄滲透。同年5月,左宗棠以64歲的高齡,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次年4月,左宗棠坐鎮甘肅酒泉,收復新疆戰役打響。1876年,指揮多路清軍討伐阿古柏,次年1月占和闐(今和田),收復除伊犁地區外的新疆全部領土,阿古柏在絕望中服毒自殺。左宗棠隨即上疏建議新疆改設行省,以收長治久安之效。1879年中俄伊犁交涉時,抨擊崇厚一任俄國要求,輕率定議約章,喪權失地,主張「先之以議論」,「決之於戰陣」。1880年春,在新疆部署兵事,出肅州抵哈密坐鎮,命令三路大軍並進,徹底擊潰了阿古柏殘余勢力,收復大片國土。1881年初,中俄《伊犁條約》簽定,中國收回了伊犁和特克斯河上游兩岸領土(霍爾果斯河以西地區和北面的齋桑湖以東地區卻被沙俄強行割去)。左宗棠應詔至北京任軍機大臣兼在總理衙門行走,管理兵部事務。左宗棠在新疆期間,為保證軍糧供給,發展地方經濟,曾大力興辦屯墾業,其功績遺澤至今。
1881年夏,調任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1884年6月,奉召入京,再任軍機大臣。時值中法戰爭,法國艦隊在福州馬尾發動突然襲擊,福建水師全軍覆滅,左宗棠奉命督辦福建軍務。11月抵福州後,積極布防,並組成「恪靖援台軍」東渡台灣。1885年病故於福州。著有《楚軍營制》(附條規),其奏稿、文牘等輯為《左文襄公全集》。
㈥ 左開頭的男明星有哪些
左大建(大左)
㈦ 有誰知道影星向左的資料,
向佐(向左)原名向展平,為中國星集團主席向華強的長子。由於他對娛樂圈情有獨鍾,早年於英國留學回來後就進入香港模特界,活躍於各種時尚場合。近年向佐事業轉移,開始向電影事業進軍,拍過《霍元甲》及新作《投名狀》、《奪帥》。
向佐剛出道時做模特,身材不錯不懼露肌。當時和父親旗下的女星應采兒傳拍拖緋聞。
與李連傑關系不一般
「功夫皇帝」李連傑妻子利智都曾為向華強電影公司「永盛」旗下明星,與老闆關系非同一般,04年李連傑向華強兩家人曾一同到馬爾地夫旅遊觀光,當時遇到印尼大海嘯,兩家人死裡逃生倖免於難。而那次一同去旅遊的就有向佐。
向佐從小看李連傑電影長大,視李連傑為偶像。得知他有意演電影,「叔叔」李連傑自然不會不幫世侄一把。05年李連傑動作大片《霍元甲》開拍,便邀請「小朋友」向佐份參加。他電影裡面飾演秦爺干兒子,霍元甲殺了秦爺之後,他為乾爹報仇,殺了霍元甲全家,傷心絕望的李連傑一刀砍下……向佐在《霍元甲》盡管戲份不多,但初次演戲已經表現不俗。
專和李連傑「對著干」
《霍元甲》向佐,與向華強「餅印」一樣
今年陳可辛的賀歲大片,由李連傑、劉德華、金城武三大巨星領銜主演,向佐在里頭也分得一角,而且再次與李連傑「反面」對著干,飾演一山匪小頭目,在蘇州城陷後有不少特寫戲。當然,仍然避免不了被李叔叔給滅了。
《霍元甲》向佐,與向華強「餅印」一樣。
拍戲賣命撞傷下體
向佐對危險的動作片尤為鍾意,自從得到父母同意後,便開始了他的動作片之旅。他部部電影來頭不小,除了「功夫皇帝」李連傑的《霍元甲》、《投名狀》之外,另一位香港動作巨星的洪金寶的《奪帥》他亦有份參與。
前段時間有報道,在《奪帥》的拍攝現場,不是武師出身的向佐由於不熟吊鋼絲,幾次撞傷,嚴重一次還撞了下體,賣命的他咬牙堅持下去。
而向華強年輕時候做過功夫明星,吃盡苦頭,拍了不少動作片,如今看到這位在蜜罐長大的太子哥不畏艱苦,喜歡拍動作片,也難怪「龍五」向華強那麼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