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歷史上夏商周是怎麼經過的

中國歷史上夏商周是怎麼經過的

發布時間:2022-07-08 00:41:09

① 夏商周時期是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

說法一、(該說法為中國大陸所普遍採用,但仍存在很大爭議):

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斷代工程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夏商周年表》定夏朝約開始於前2070年,夏商分界大約在公元前1600年,盤庚遷都約在公元前1300年,商周分界(武王伐紂之年)定為前1046年。

說法二、(該說法為中國港澳台地區及海外漢學家普遍採用),據北宋邵雍《皇極經世》整理年表如下:

1、夏朝(公元前2224年──前1766年)。

2、商朝(公元前1766年──前1122年)。

3、周朝(公元前1122年──前256年)。

夏商周三代的文化特點:

1、除了東周時期已初步具備封建社會的屬性之外,夏商周三朝都是奴隸制社會。

2、夏商周所經歷的時間都比較長。夏,前2207~前1766,共歷441年;商,前1765~前1122,共歷643年;周,前1121~前 249,共歷872年。

夏商周每一個朝代所享年代,都是中國歷史朝代之最。除了夏商周三朝之外,其他的朝代最多享年不過300年。

3、都是以分封制為主的政治體制。從夏朝開始,一直到西周末期,諸侯管理者王朝的地方政治經濟,而中央王朝主要還是以接受諸侯供奉及稅賦。

到了東周,中央的勢力開始急劇衰落,造成了諸侯分爭的局面。但是到了秦滅周為止,諸侯之間的紛爭還從來沒有敢與中央分庭抗禮的地步。

4、國家基本重禮,各階級劃分得十分嚴格。即使權傾一時,也不敢枉自到篡權,取代中央的地步。所以權臣亂國的現象很少見。

5、三個朝代均有遷都的歷史。而且都是因為原都城因為少數民族的侵擾或者土地的匱乏而導致的遷都。

(1)中國歷史上夏商周是怎麼經過的擴展閱讀:

商周時代的禮器以青銅器和玉器最重要。其造型典雅莊重,體現當時的文化特質。中國的青銅冶煉技術在商周時期也達到了一個先進成熟的階段。

周代手工業種類增加,分類更細致,因此有百工之說。商周時期發展成熟的陰陽五行學說也成為中國最早對自然現象的歸納方法。

五行八卦學說更成為中國人的思維模式之一。商代已經有專司天文的人員,並在夏代天干記日的基礎上發展出干支記日法。

周代發明了圭表測影的方法後更確定了部分節氣與十二時辰。在數學方面商代就已經開始使用十進位制,西周時期數學更成為「士」的必修科目。

在東亞大陸上目前發現的最早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三百年的歷史,商代奠定了中國主體字形聲字的基礎。商周時期也有不少知名的文學作品誕生,諸如《尚書》、《詩經》等。

② 夏商周的更替是什麼呢

夏朝: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亡於夏桀,被商朝所滅。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一般認為夏朝共傳14代、17後(夏統治者在位稱「後」,去世後稱「帝」),建立者為禹,定都陽城(今河南鄭州登封)。

商朝:公元前1600年商湯建立,亡於商紂,被周所滅。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也稱殷商,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商朝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500餘年。

周朝: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又分為西周和東周,西周以鎬京為都,公元前771年亡於周幽王,被犬戎所滅。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洛邑,史稱東周,由於周王室實力衰微,諸侯爭霸,這一時期又被稱為春秋戰國。

周朝滅亡:

公元前440年,周考王分封其弟姬揭於王城,建立周國(西周公國)。前367年,周公國公子根叛亂,趙國與韓國支持公子根,逼周顯王封姬根於鞏。至此,周朝王畿分屬西、東兩周公國,周王僅余成周的王宮,寄居於東周公國。前307年,秦軍逐周赧王出王宮,周赧王遷居西周公國的王城。前256年,秦滅西周公國,周赧王病逝,西周滅亡。前249年,秦滅東周公國。

公元前256年,周赧(nǎn)王聽信楚考烈王,以天子名義召集六國出兵伐秦,因六國不配合而告失敗。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他任用尉繚、李斯等人,加快了統一的步伐,用金錢收買六國權臣,打亂六國的部署,連年發兵東征。經過多年的征戰,從公元前230年秦國滅韓至公元前221年滅齊,東方六國先後為秦統一,建立起了一個中央集權國家。

③ 夏商周是什麼時期

大約從公元前21世紀開始,至公元前770年,在中國歷史上相繼出現了夏、商、西周三個王朝,這是中國奴隸制社會由興起到繁榮,最後逐漸衰落的時期。

④ 夏商周時期的歷史、政治與社會背景是怎樣的

夏商周,是即中國夏朝、商朝、周朝三個朝代的簡稱。首都為安邑、斟鄩、商丘、安陽、鎬京、雒邑,主城為帝丘、陽城、西亳、朝歌、臨淄、郢。

鯀禹治水

夏商周

(選自網路)

⑤ 夏商周的故事

一、商湯和伊尹

黃河下游有個部落叫商。傳說商的祖先契在堯舜時期,跟禹一起治過洪水,是個有功的人。後來,商部落因為畜牧業發展得快,到了夏朝末年,湯做了首領的時候,已經成為一個強大的部落了。夏王朝統治了大約四百多年,到了公元前十六世紀,夏朝最後的一個王夏桀在位。

夏桀是個出名的暴君,他和奴隸主貴族殘酷壓迫人民,對奴隸鎮壓更重。夏桀還大興土木,建造宮殿,過著荒淫奢侈的生活。大臣關龍逄勸說夏桀,認為這樣下去會喪失人心。夏桀勃然大怒,把關龍逄殺了。百姓恨透了夏桀,詛咒說:「這個太陽什麼時候才會滅亡,我們寧願跟你同歸於盡。」

商湯看到夏桀十分腐敗,決心消滅夏朝。他表面上對桀服從,暗地裡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那時候,部落的貴族都是迷信鬼神的,把祭祀天地祖宗看作最要緊的事。商部落附近有一個部落叫葛,那兒的首領葛伯不按時祭祀。湯派人去責問葛伯。葛伯回答說:「我們這兒窮,沒有牲口作祭品。」

湯送了一批牛羊給葛伯作祭品。葛伯把牛羊殺掉吃了,又不祭祀。湯又派人去責問,葛伯說:「我沒有糧食,拿什麼來祭呢?」湯又派人幫助葛伯耕田,還派一些老弱的人給耕作的人送酒送飯,不料在半路上,葛伯把那些酒飯都搶走,還殺了一個送飯的小孩。

葛伯這樣做,激起了大家的公憤。湯抓住這件事,就出兵把葛先消滅了。接著,又連續攻取了附近幾個部落。商湯的勢力漸漸發展了,但是並沒引起昏庸的夏桀注意。商湯妻子帶來的陪嫁奴隸中,有一個名時伊尹。傳說伊尹開始到商湯家的時候,做個廚司,服侍商湯。

後來,商湯漸漸發現伊尹跟一般奴隸不一樣,商湯和他交談以後,才知道他是有心裝扮作陪嫁奴隸來找湯的。伊尹向湯談了許多治國的道理,湯馬上把伊尹提拔做他的助手。商湯和伊尹商量討伐夏桀的事。伊尹說:「現在夏桀還有力量,我們先不去朝貢,試探一下,看他怎麼樣。」

商湯按照伊尹的計策,停止了對夏桀的進貢。夏桀果然大怒,命令九夷發兵攻打商湯。伊尹一看夷族還服從夏桀的指揮,趕快向夏桀請罪,恢復了進貢。過了一年,九夷中一些部落忍受不了夏朝的壓榨勒索,逐漸叛離夏朝,湯和伊尹才決定大舉進攻。

自從夏啟以來,同姓相傳已經四百多年,要把夏王朝推翻,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湯和伊尹商量了一番,決定召集商軍將士,由湯親自向大家誓師。湯說:「我不是敢進行叛亂,實在是夏桀作惡多端,上帝的意旨要我消滅他,我不敢不聽從天命啊!」他接著又宣布了賞罰的紀律。

商湯借上帝的意旨來動員將士,再加上將士恨不得夏桀早早滅亡,因此,作戰非常勇敢。夏、商兩軍在鳴條(今山西運城安邑鎮北)打了一仗,夏桀的軍隊被打敗了。最後,夏桀逃到南巢(今安徽巢縣西南),湯追到那裡,把桀流放在南巢,一直到他死去。

這樣,夏朝就被新建立的商朝代替了。歷史上把商湯伐夏稱為商湯革命,因為古代統治階級把改朝換代說成是天命的變革,所以稱為「革命」。這和現在所說的革命完全是兩回事。

二、盤庚遷都

商湯建立商朝的時候,最早的國都在亳(今河南商丘)。在以後三百年當中,都城一共搬遷了五次。這是因為王族內部經常爭奪王位,發生內亂;再加上黃河下游常常鬧水災。有一次發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搬家。

從商湯開始傳了二十個王,王位傳到盤庚手裡。盤庚是個能乾的君主。他為了改變當時社會不安定的局面,決心再一次遷都。可是,大多數貴族貪圖安逸,都不願意搬遷。一部分有勢力的貴族還煽動平民起來反對,鬧得很厲害。

盤庚面對強大的反對勢力,並沒有動搖遷都的決心。他把反對遷都的貴族找來,耐心地勸說他們:「我要你們搬遷,是為了想安定我們的國家。你們不但不諒解我的苦心,反而發生無謂的驚慌。你們想要改變我的主意,這是辦不到的。」

由於盤庚堅持遷都的主張,挫敗了反對勢力,終於帶著平民和奴隸,渡過黃河,搬遷到殷(今河南安陽小屯村)。在那裡整頓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現了復興的局面,以後二百多年,一直沒有遷都。所以商朝又稱作殷商,或者殷朝。

從那時候起,經過三千多年的漫長日子,商朝的國都早就變為廢墟了。到了近代,人們在安陽小屯村一帶發掘出大量古代的遺物,證明那裡曾經是商朝國都的遺址,就叫它是「殷墟」。

三、姜太公釣魚

盤庚死後又傳了十一個王,最後一個王叫做紂(音zhòu)紂原來是一個相當聰敏,又有勇力的人。他早年曾經親自帶兵和東夷進行一場長期的戰爭。他很有軍事才能,在作戰中百戰百勝,最後平定了東夷,把商朝的文化傳播到淮水和長江流域一帶。

在這件事上,商紂是起了一定作用的。但是在長期戰爭中,消耗也大,加重了商朝人民的負擔,人民的痛苦越來越深了。紂和夏桀一樣,只知道自己享樂,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

他沒完沒了地建造宮殿,他在他的別都朝歌(今河南淇縣)造了一個富麗堂皇的「鹿台」,把搜颳得來的金銀珍寶都貯藏在裡面;他又造了一個極大的倉庫,叫做「鉅橋」,把剝削來的糧食堆積起來。他把酒倒在池裡,把肉掛得像樹林一樣。他和寵姬妲己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

他還用各種殘酷的刑罰來鎮壓人民。凡是諸侯背叛他或者百姓反對他,他就把人捉起來放在燒紅的銅柱上烤死。這叫做「炮烙」的刑罰。紂的殘暴行為,加速了商朝的滅亡。這時候,在西部的一個部落卻正在一天天興盛起來,這就是周。

周本是一個古老的部落。夏朝末年,這個部落在現在陝西、甘肅一帶活動。後來,因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擾,周部落的首領古公亶父(亶音dǎn)率領周人遷移到岐山(今陝西岐山縣東北)下的平原定居下來。

到了古公亶父的孫子姬昌(後來稱為周文王)繼位的時候,周部落已經很強大了。周文王是一個能乾的政治家。他的生活跟紂王正相反。紂王喜歡喝酒、打獵,對人民濫施刑罰。周文王禁止喝酒,不準貴族打獵,糟蹋莊稼。他鼓勵人民多養牛羊,多種糧食。

他還虛心接待一些有才能的人,因此,一些有才能的人都來投奔他。周部落強大起來,對商朝是個很大的威脅。有個大臣崇侯虎在紂王面前說周文王的壞話,說周文王的影響太大了,這樣下去,對商朝不利。紂王下了一道命令,把周文王拿住,關在羑里(在今河南湯陰縣一帶,)地方。

周部落的貴族把許多美女、駿馬和別的珍寶,獻給紂王,又送了許多禮物給紂王的親信大臣。紂王見了美女珍寶,高興得眉開眼笑,說:「光是一樣就可以贖姬昌了。」立刻把周文王釋放了。周文王見紂王昏庸殘暴,喪失民心,就決定討伐商朝。

可是他身邊缺少一個有軍事才能的人來幫助他指揮作戰。他暗暗想辦法物色這種人才。有一天,周文王坐著車,帶著他兒子和兵士到渭水北岸去打獵。在渭水邊,他看見一個老頭兒在河岸上坐著釣魚。大隊人馬過去,那個老頭兒只當沒看見,還是安安靜靜釣他的魚。

文王看了很奇怪,就下了車,走到老頭兒跟前,跟他聊起來。經過一番談話,知道他叫姜尚(又叫呂尚,「呂」是他祖先的封地),是一個精通兵法的能人。文王非常高興,說:「我祖父在世時曾經對我說過,將來會有個了不起的能人幫助你把周族興盛起來。您正是這樣的人。我的祖父盼望您已經很久了。」說罷,就請姜尚一起回宮。

那老人家理了理鬍子,就跟著文王上了車。因為姜尚是文王的祖父所盼望的人,所以後來叫他太公望;在民間傳說中,叫他姜太公。太公望是周文王的好幫手。他一面提倡生產,一面訓練兵馬。周族的勢力越來越大。有一次,文王問太公望:「我要征伐暴君,您看咱們應當先去征伐哪一國?」

太公望說:「先去征伐密須。」有人反對他,說:「密須國君厲害得很,恐怕打不過他。」太公望說:「密須國君虐待老百姓,早已失去民心,他就是再厲害十倍,也用不到怕。」周文王發兵到了密須,還沒開戰,密須的老百姓先暴動了。他們綁著密須的國君歸附了文王。

過了三年,文王又發兵征伐崇國(在今陝西省灃水縣)。是商朝西邊最大的一個屬國。文王滅了崇國,就在那裡築起城牆,建立了都城,叫做豐邑。沒過幾年,周族逐漸佔領了大部分商朝統治的地區,歸附文王的部落也越來越多了。但是,周文王並沒有完成滅商的事業。在他打算征伐紂王的時候,害了一場病死了。

四、奴隸倒戈

周文王死了以後,他兒子姬發即位,就是周武王。周武王拜太公望為師,並且要他的兄弟周公旦、召公奭作他的助手,繼續整頓內政,擴充兵力,准備討伐商紂。第二年,周武王把軍隊開到盟津(今河南孟津東北)地方,舉行一次檢閱,有八百多個小國諸侯,不約而同地來到盟津會師。

大家都向武王提出,要他帶領大家伐商。但是武王認為時機未到,檢閱結束後又回到豐京。這時候,紂的暴政越來越厲害了。商朝的貴族王子比乾和箕子、微子非常擔心,苦苦地勸說他別這樣胡鬧下去。

紂不但不聽,反而發起火來,把比干殺了,還慘無人道地叫人剖開比乾的胸膛,把他的心掏出來,說要看看比干長的是什麼心眼兒。箕子裝作發瘋,總算免了一死,被罰作奴隸,囚禁起來。微子看見商朝已經沒有希望,就離開別都朝歌出走了。

大約在公元前十一世紀的一年,武王聽到探子的報告,知道紂已經到了眾叛親離的地步,認為時機已經成熟,就發兵五萬,請精通兵法的太公望做元帥,渡過黃河東進。到了盟津,八百諸侯又重新會師在一起。周武王在盟津舉行一次誓師大會,宣布了紂殘害人民的罪狀,鼓勵大家同心伐紂。

在武王進軍的路上,一天,有兩個老人擋住了大軍去路,要見武王。有人認出來,這兩人本來是孤竹國(在今河北盧龍)國王的兩個兒子,哥哥叫伯夷,弟弟叫叔齊。孤竹國王鍾愛叔齊,想把王位傳給他,伯夷知道父王的心意,主動離開孤竹:叔齊不願接受哥哥讓給他的王位,也躲了起來。

在周文王在世的時候,他們兩人一起投奔周國,定居下來。這回聽到武王伐紂,就趕來阻止。周武王接見他們時,兩人拉住武王的馬韁繩說:「紂王是天子,你是個臣子。臣子怎能討伐天子,這可是大逆不道的事啊。」武王左右將士聽了這些話,非常生氣。有的把劍拔出來,想殺他們。

太公望知道這兩人不過是兩個書獃子,吩咐左右將士不要為難他們,把他們拉開。哪知道這兩個人想不開,後來,竟躲到首陽山(在今山西永濟西南)上,絕食自殺。周武王的討紂大軍士氣旺盛,一路上勢如破竹,很快就打到離開朝歌僅僅七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淇縣西南)。

紂聽到這個消息,立刻拼湊了七十萬人馬,由他親自率領,到牧野迎戰。他想,武王的兵力不過五萬人,七十萬人還打不過五萬嗎?可是,那七十萬商軍有一大半是臨時武裝起來的奴隸和從東夷抓來的俘虜。他們平日受盡紂的壓迫和虐待,早就對紂恨透了,誰也不想為紂賣命。

在牧野戰場上,當周軍勇猛進攻的時候,他們就掉轉矛頭,紛紛倒戈,大批奴隸配合周軍一起攻打商軍。七十萬商軍,一下子就土崩瓦解。太公望指揮周軍,趁勢追擊,一直追到商都朝歌。商紂逃回朝歌,眼看大勢已去,當夜,就躲進鹿台,放了一把火,跳到火堆里自殺了。

周武王滅了商朝,把國都從豐搬到鎬京(今陝西西安市西),建立了周王朝。為了鞏固周朝的統治,從周武王起,把自己的親屬和功臣分封各地,建立諸侯國,像太公望被封在齊國;他的弟弟周公旦被封在魯國,召公奭被封在燕國。據說從武王到他的兒子成王,一共封了七十多個諸侯國。

商朝雖然滅亡了,但是它留下的貴族和奴隸主在社會上還有一部分勢力。為了安撫這些人,武王把紂王的兒子武庚封為殷侯,留在殷都,又派自己的三個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去幫助武庚。名義上是幫助,實際上是監視,所以叫做「三監」。

五、烽火戲諸侯

中國西周末代君主。姬姓,名宮湦(湦一作涅、湼)。在位時,各種社會矛盾急劇尖銳化,政局不穩,地震、旱災屢次發生。周幽王變本加厲地加重剝削,任用貪財好利善於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國人怨憤。

又聽信寵妃褒姒的讒言,廢掉王後申後及太子宜臼(申後之子),立褒姒為後,立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申後與宜臼逃回申國。公元前772年,申侯聯合繒國和犬戎舉兵入攻西周,各地諸侯拒不救援,幽王慘敗,帶著褒姒、伯服等人和王室珍寶逃至驪山,後被殺。犬戎攻破鎬京,西周遂亡。

只為了褒姒一笑,周幽王點燃了烽火台,戲弄了諸侯。公元前781年周宣王去世,他兒子即位,就是周幽王。周幽王昏庸無道,到處尋找美女。大夫越叔帶勸他多理朝政。周幽王惱羞成怒,革去了越叔帶的官職,把他攆出去了。這引起了大臣褒響的不滿。褒響來勸周幽王,但被周幽王一怒之下關進監獄。

褒響在監獄里被關了三年。其子將美女褒姒獻給周幽王,周幽王才釋放褒響。周幽王一見褒姒,喜歡得不得了。褒姒卻老皺著眉頭,連笑都沒有笑過一回。周幽王想盡法子引她發笑,她卻怎麼也笑不出來。礁石父對周幽王說:「從前為了防備西戎侵犯我們的京城,在翻山一帶建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

萬一敵人打進來,就一連串地放起烽火來,讓鄰近的諸侯瞧見,好出兵來救。這時候天下太平,烽火台早沒用了。不如把烽火點著,叫諸侯們上個大當。娘娘見了這些兵馬一會兒跑過來,一會兒跑過去,就會笑的。您說我這個辦法好不好?」 周幽王眯著眼睛,拍手稱好。烽火一點起來,半夜裡滿天全是火光。

鄰近的諸侯看見了烽火,趕緊帶著兵馬跑到京城。聽說大王在細山,又急忙趕到細山。沒想到一個敵人也沒看見,也不像打仗的樣子,只聽見奏樂和唱歌的聲音。大家我看你,你看我,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周幽王叫人去對他們說:「辛苦了,各位,沒有敵人,你們回去吧!」

諸侯們這才知道上了大王的當,十分憤怒,各自帶兵回去了。 褒似瞧見這么多兵馬忙來忙去,於是笑了。周幽王很高興,賞賜了礁石父。 隔了沒多久,西戎真的打到京城來了。周幽王趕緊把烽火點了起來。這些諸侯上回上了當,這回又當是在開玩笑,全都不理他。

烽火點著,卻沒有一個救兵來,京城裡的兵馬本來就不多,只有一個鄭伯友出去抵擋了一陣。可是他的人馬太少,最後給敵人圍住,被亂箭射死了。周幽王和礁石父都被西戎殺了,褒似被擄走。

諸侯及大臣共同擁立被廢的太子直臼為天子,即周平王。平王將都城遷至洛陽。歷史上將遷都前稱為「西周」,其後稱為「東周」。東周始於公元前770年。東周名存實亡,諸侯分爭,先後有春秋、戰國兩個階段。

⑥ 夏商周一共經歷了多少年

夏朝約前2070開始,周朝前256年結束,經歷了大約1800年。

夏朝(約前2070~前1600)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王朝。周王朝共傳國君32代37王,享國共計791年。

歷史考究:

經夏商周斷代史研究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初步勾勒出了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堯舜時代到夏商之際的社會圖景。

中原地區包括禹都陽城(今河南鄭州登封王城崗遺址)在內的夏朝時期六座規模大、等級高的中心性都邑,被列入了研究重點。

中國傳統文獻中關於夏朝的記載較多。在河南省西部發現的二里頭文化具備了屬於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條件,但一直未能出土類似安陽殷墟甲骨卜辭的文字記載。

許多中外歷史學家認為,斟鄩(河南洛陽偃師夏都二里頭遺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遺跡。

殷墟的發掘,確證了中國商王朝的存在。商朝處於奴隸制鼎盛時期,奴隸主貴族是統治階級,形成了龐大的官僚統治機構和軍隊。

⑦ 夏商周重要事件

夏建立於公元前約2070年,建立者禹,建都陽城。約公元前1600年在桀的手中滅亡。公元前1046年在
商建立於公元前約1600年,建立者湯,建都殷【盤庚遷殷】。公元前1046年在商紂王時期滅亡。重要人物伊尹。
西周建立於公元前1046年,建立者周武王,建都鎬京。公元前771年在周幽王時期滅亡。重要人物姜尚。

⑧ 夏商周中周的時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到什麼時候截止

周王朝存在的時間從約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256年,共計存在約為791年。周朝(前1046-前256)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朝代。周朝分為「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宗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成周),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其中東周時期又稱「春秋戰國」,分為「春秋」及「戰國」兩部分。
「春秋」(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那時一些較大的諸侯國,為了爭奪土地、人口以及對其他諸侯國的支配權,不斷進行兼並戰爭。誰戰勝了,誰就召開諸侯國會議,強迫大家公認他的「霸主」地位。 先後起來爭當霸主的有: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歷史上把他們稱為「春秋五霸」。
「戰國」(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經過春秋長期激烈的爭霸戰爭,到戰國開始,主要的諸侯國有齊、楚、燕、韓、趙、魏、秦等七國,歷史上稱之為「戰國七雄」。
另一說是868年(即從周部落逐漸強盛時期,周太王姬古公亶父時期算起),兩者相差一百多年,問題點在於周朝的建國之年一直無法確認。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上夏商周是怎麼經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目前有多少將軍 瀏覽:529
伊朗為什麼和美國斷交 瀏覽:196
中國的公交車是哪個品牌 瀏覽:195
為什麼現在找職業越來越南 瀏覽:349
印度怎麼能成為強國 瀏覽:471
義大利比亞喬旗下有哪些品牌 瀏覽:780
中國公民在英國死亡多少人 瀏覽:605
越南低保戶怎麼樣 瀏覽:624
中國三針的疫苗是哪個公司的 瀏覽:346
現在印度人民黨有多少黨員 瀏覽:439
如何看中國足球世界盃 瀏覽:267
英國的秩序怎麼樣 瀏覽:899
義大利麥片需要哪些資料 瀏覽:297
陀螺形義大利面怎麼做 瀏覽:26
銅陵義大利風情街健身健身在哪裡 瀏覽:860
在越南做電商怎麼做 瀏覽:262
英國女王穿的什麼牌子 瀏覽:878
印尼政府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瀏覽:795
越南到中國過海關要交多少稅 瀏覽:971
英國公民移民多少錢 瀏覽: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