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菲麗賓與中國的關系如何

菲麗賓與中國的關系如何

發布時間:2022-07-08 17:52:51

⑴ 菲律賓和中國的外交關系

中菲之間對於南海中的一些島嶼的主權歸屬存在爭議,其中主要是中沙群島的黃岩島,以及南沙群島中的部分島嶼。
菲律賓目前是親美的,但也沒有明顯表現與中國的不和。總體來講相對平靜。
至於高層互訪不太清楚。新任總統才上任不到兩個月。
貿易方面,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存在,足以說明雙方的貿易狀況。

希望能幫上樓主。祝好心情!

⑵ 菲律賓歷史上屬於中國嗎

菲律賓和中國在歷史上存在過一定的隸屬關系。 菲律賓在漫長歷史時期內,其境內7000多個島嶼上雖有人居住,但並未形成國家形態,而最早到達菲律賓群島的國家力量,是中國三國時期的東吳。226年(吳孫權黃武五年),東吳官員宣化從事朱應、中郎康泰浮海巡撫東南亞,前後歷時數十年,抵達過越南、柬埔寨和南洋群島等地,也曾到過今天菲律賓境內的臣延、耽蘭和杜薄。由於康泰回國後著有《吳時外國記》(俗稱「扶南傳」,扶南即柬埔寨),但這本書早已亡佚,裴松之注《三國志》時有所引述,《晉書》中也有提及。此次「出訪」的目標是扶南,菲律賓各地僅是順風路過,因此中國此時對菲律賓,也只能說是「到此一游」,去過而已。 隋唐時期,中國航海業空前發展,南方大港泉州十分繁榮,海船和航海設備也大為進步,中菲之間已出現了較為固定的海上貿易航線。由於風浪、潮流的關系,這條航線是從泉州出發,先繞過海南島,沿越南海岸線抵達越南南部的占城,然後繼續沿海岸線南下,在馬來半島一帶橫渡南海,抵達加里曼丹島的渤泥(汶萊),再從汶萊北上,抵達今天菲律賓的蘇祿群島和棉蘭老島一帶。 唐代「海上絲綢之路」十分繁榮,但菲律賓群島卻只是這條海商黃金航線的一個並不起眼分支,因為菲律賓列島人煙稀少、經濟落後,市場容量有限,中國的大宗輸出產品(絲綢、瓷器、茶葉)在當地利潤較薄,而當地出產的水果、香料、海產品等在其它南洋地方也能買到。這條航線最重要的意義,是開辟了一條中國福建沿海居民遷徙菲律賓的通道,此後幾百年間,呂宋等地逐漸聚集起不少華人,他們經商、務農,甚至成為海盜,在當地居住下來。 縱觀唐朝、宋朝、元朝三代,中國官方對菲律賓群島似乎沒有什麼興趣,一直到明朝初年這種局面才開始改變。1405年(明成祖永樂三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在前往渤泥途中停靠呂宋,在當地見到許多福建僑商,並應僑商請求,任命福建晉江籍華僑商人許柴佬為呂宋總督,成為呂宋島的最高行政長官,一直持續到1424年。 這17年是菲律賓和中國關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時期,因為此時呂宋最高行政長官是中國人,最高行政機構法理上直屬中國明朝中央政府。但實際情況卻不是如此:鄭和許下的不過是「紙上富貴」,既沒有給兵,也沒有派員,而許「總督」所能依靠的,不過是聽命於己的一些商人、同鄉和伙計,所能控制的不過是商埠周圍一小塊地盤,廣大島嶼上絕大多數土地、人口他們既不能統治、管理,也無法徵收賦稅,甚至彼此間都未必知道對方的存在。 在此前後,呂宋以南,出現了菲律賓歷史上第一個國家——蘇祿蘇丹國(在西班牙入侵菲律賓前,該國是當地社會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之一)。1409年鄭和三下西洋時路過蘇祿,在和樂與蘇祿第二代東王巴哈剌會晤,並贈對方豐厚禮物。叭哈剌十分仰慕中國的富庶繁榮,與同信奉伊斯蘭教的鄭和也一見如故,請求同船到中國「朝覲觀光」,但鄭和當時領命出訪印度、錫蘭(斯里蘭卡),歸期未卜,因此婉拒。叭哈剌在鄭和走後向西王、峒王描述中國「盛況」,二王嘖嘖稱贊,三王決定共同設法前去中國。 1417年,東王巴都葛叭哈剌、西王麻哈剌叱葛剌麻丁、峒王妻叭都葛巴剌卜及隨員、家屬等共340多人航海來到中國,當時明成祖正在北京為遷都做准備,蘇祿三王抵達南京後又換船沿運河北上,於八月初一抵達北京朝覲天子,逗留27天,受到明成祖接見、賜封和隆重接待,進貢「金鏤表文」和「珍珠、寶石、玳瑁諸物」,明成祖「賜印誥、襲衣、冠帶及鞍馬、儀仗器物,其從者亦賜冠帶有差」,臨行時再獲接見,三王各獲得「金鑲玉帶一條,黃金100兩,白金2000兩,羅錦文綺200匹,絹300匹,鈔1萬錠,錢3000貫,金綉蟒衣、麒麟衣各一襲」。終明朝一世,外國國王親自來訪的寥寥無幾,三王一齊來訪的僅蘇祿一例,因此所受的禮遇也是最鄭重的,和南洋號稱「最恭順」的滿剌加相同。 由於南北往返,舟車勞頓,加上寒流突襲,習慣熱帶氣候的叭哈剌沿運河南下至山東德州,因病醫治無效,於九月十三日與世長辭,遺命留葬中國。明成祖聞訊後派禮部郎中陳士啟前往祭奠,以國王禮節將扒哈剌葬於德州,並賜謚號「恭定」。安葬扒哈剌後,西王、峒王一行辭別歸國,而東王一家除長子都馬含回國嗣位外,其餘家屬包括王妃葛本寧、叭都葛蘇性,次子安都祿、三子溫哈剌等10人留德州守墓。 1424年明成祖去世,明朝對外政策發生劇變,耗資巨大的「下西洋」因內部激烈爭議暫停。

⑶ 菲律賓和中國的關系

中國-菲律賓關系
1946年菲律賓獨立後,旋即與「中華民國」建交。兩國奉行反共政策,並一度與1949年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處於敵對狀態。北京當局也拒絕承認馬尼拉政府,並把菲律賓共產黨建立的政權稱為人民政府。
1961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開始開始加大扶持馬來亞共產黨、緬甸共產黨、泰國共產黨、菲律賓共產黨等在東南亞各國打游擊戰的共產主義武裝組織,給予大量的武器、經濟、技術、糧食援助。但在鄧小平掌權執政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宣布停止輸出革命,斷絕一切對東南亞各國共產黨的援助。菲律賓於1975年6月9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自從1980年代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聲稱擁有南沙群島等南海領土的主權,而菲律賓亦聲稱對該地擁有主權。雙方關系開始惡化。
經濟關系
:中國大陸是菲律賓的第三大出口夥伴,占其出口的11.8%。
中國大陸是菲律賓的第二大進口夥伴,占其進口的10.8%。
文化關系
:2012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菲律賓的友好交流年。

⑷ 菲律賓為什麼敵視中國

這是因為菲律賓和中國有南海領土主權爭端的問題,菲律賓曾經為了自己的利益而非法侵佔中國的南海島礁,這樣的行為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利益,所以中國對菲律賓的農產品進行了增加關稅以及制裁,這也讓菲律賓的經濟出現了很大的滑坡,這也就是為什麼菲律賓對中國的仇視越來越深。

所以我們也希望兩國政府能夠保持一個和平穩定的狀態,只有和平穩定的狀態才能夠幫助兩國的經濟得到迅速的發展,其實雙方能夠在很多領域進行合作,現在的主題是合作大於競爭,只有保持合作穩定才能夠得到大家的贊揚。當然也奉勸一些海外大國千萬不要再隨意挑起事端,因為這樣的話會對於整個世界造成重大的傷害。

⑸ 菲律賓和中國是友好關系嗎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朋友,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目前的利益,勉強算是友好關系吧!

⑹ 非律賓與中國現在的關系如何

要論現在的關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
網上有個很火的視頻,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公開招商演講的時候說,中國的省好,比如中國福建,中國廣東等等,最好建立一個中 國 ——菲律賓 省。那樣菲律賓也可以收到中央政府很多扶持。這個視頻很火的,你可以搜索一下。
由此可見關系的程度。杜特爾特很精明的,跟著美帝連二手的軍艦都撈不到,跟著我大中華,吃香喝辣的。
至於目前的關系,你說呢?

⑺ 菲律賓和中國的關系怎麼樣

這個政治問題還不好說但是從我們老百姓來看的話我認為我們國家對他們國家是仁至義盡所不錯的啦也挺給他們面子的,但是他們總是在那裡作怪總要搞出這樣那樣不愉快的事來;例如登陸我國的島嶼或有爭議的島嶼宣誓主權其實是國際公認的是屬於我們國家的主權領土,還有一些他們所謂的政治家發言等等。想想看我們這么大一個國家如果真的在意的話分分鍾搞定他們國家是沒什麼問題的,而且他們那些人也知道他們沒什麼資格那樣做。看一些爭論節目可能是他們為了在自己國能選舉達到每種政治目的才這樣做的,要不實力懸殊這么大他們如果真的按他們所說所想那樣亂來的話有那個膽嗎?更多的也就不知道也不好說了我們也就個小老百姓在乎不了那麼多東東。

⑻ 中國與菲律賓外交關系發生變化了嗎

南海的關系是非常緊張的,就中美關系目前來說,在拜登沒有上台之前,特朗普堅持對中國進行打壓,所以在幾個月之內美國對華政策不會發生太大的改變。南海局勢緊張涉及的不僅僅是中國,還有南海周邊國家,菲律賓就在內,菲律賓也就南海問題發表過意見。

⑼ 誰能告訴我菲律賓歷史上與中國的關系,謝謝。

現在的菲律賓前身是蘇祿國,在我國明代,古蘇祿國同我國開始了密切的友好來往。公元1417年明永樂十五年,蘇祿群島上的三位國王東王巴都葛叭哈喇,西王麻哈喇葛麻丁、峒王巴都葛叭喇卜率領家眷一行340人組成友好使團,前來中國進行友好訪問,受到明永樂皇帝朱棣的隆重接待,愉快地訪問了27天。辭歸時,永樂皇帝又加封三王黃金、白銀、玉帶、錦帛等,派專員沿京杭大運河南下還國。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蘇祿東王在取道山東歸國途中,不幸遭疾,於公元1417年9月13日病故於德州。

永樂皇帝聞訃,深為哀悼,遂派禮部郎中啟帶祭文趕赴德州,謚號「恭定」以藩王之禮厚葬東王。東王長子督馬含率眾回國繼承王位,王妃葛木寧及次子溫哈喇、三子安都魯和侍從十餘人留居德州守墓。從此,在中國的土地上,就有了這座獨一無二的外國國王墓。公元1713年清世宗雍正九年,根據東王後裔入籍中國的請求,摺奏清廷,題定以溫、安二姓入籍中國,成為中華大民族中的一員,東王後裔迄今已傳至21代。

1726年(雍正四年),蘇祿國王遣使到清廷朝貢。1754年,蘇祿國王上表請以蘇祿國土地、丁戶編入中國版籍,乾隆帝婉言謝絕。1851年,西班牙侵佔和樂島,清朝與蘇祿王國的交往遂告中斷。現在想起當年乾隆大帝若知道250年後,彈丸之地有擾我中華之野心,當年也就會將其納入中華版圖,一念之差橫生了如此多的枝節。

⑽ 菲律賓如何看待和中國的關系

中國與菲律賓的關系一直以來都是不溫不火。菲律賓是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親美派,在地區戰略問題上與中國的關系不是很緊密,「南海問題」上,中國與菲律賓存在島嶼海洋的爭議,問題到現在還沒有解決;但菲律賓是東盟成員國,中國一直與東盟的經濟、政治合作聯系甚廣,我們主張與鄰國(包括海洋鄰國)和睦共處,發展共贏,所以中菲兩國的關系是不好不壞,顯得微妙。

閱讀全文

與菲麗賓與中國的關系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公民移民多少錢 瀏覽:646
伊朗導彈傷美軍多少人 瀏覽:175
為什麼伊朗客戶不及時回信 瀏覽:649
中國四大古姓是哪些 瀏覽:232
伊朗人是什麼人種後代 瀏覽:371
英國現在的錢哪裡來 瀏覽:245
新加坡人和中國人哪個聰明 瀏覽:128
中國養蠶技術如何傳入西方 瀏覽:364
與越南國足踢得如何 瀏覽:510
印尼黑色boss煙多少錢一包 瀏覽:496
印尼吃飯多少錢一份 瀏覽:211
中國最大天眼是哪裡 瀏覽:886
韓國疫情怎麼評價中國 瀏覽:558
印度街邊椰子多少錢 瀏覽:159
中國有哪些上古神魚 瀏覽:439
伊朗古代的文明標志叫什麼 瀏覽:946
伊朗用什麼社交軟體類似微信 瀏覽:432
中國航空師有多少人 瀏覽:389
印度飛餅加什麼菜 瀏覽:278
中國葯監局多少工作人員 瀏覽: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