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有沒有超級無敵的激光武器
中國在激光武器領域起步並不比美國晚,中國激光武器在上世紀60年的開始發展的,至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我軍用超遠距攻擊固體激光武器,已經實現2.2兆瓦級的輸出功率。中國大功率激光武器可癱瘓外國預警衛星。
有相關資料顯示,在1999年,中國擊落一顆低軌衛星,日本在2周後宣布其一顆衛星失蹤。2010年,美國衛星經過上海某軍艦造船廠時,曾被中國的激光武器致盲30秒。至今,美日有16顆衛星途徑中國上空時失蹤。
中國現在有神光二號,神光三號。
超級無敵激光武器是DN-2,可以摧毀導彈和各種衛星 、無人機、戰斗機以及萬米高空的無人飛行器。
② 中國最新坦克載入激光武器有哪些作用
高能激光是21世紀最有發展潛力的武器,並以其遠射程和強大殺傷力得到各軍事強國的追捧。中國的軍用激光技術發端於20世紀60年代,如今已取得一定的應用成果。
中國大陸研發的激光武器約有七八種,其中又以配備艦艇及陸戰兵器的戰術性激光武器為多。這類「輕量級」激光武器的代表,當屬99式主戰坦克上的「激光壓制觀瞄系統」。
從外觀來看,該系統由主控電腦、激光發射器、熱成像儀和干擾機組成,通常安裝在坦克炮塔左後方的旋轉平台上,車長與炮長均可操作。該設備能夠持續發射100兆焦左右功率的藍綠激光,其威力足以燒傷2公里以外敵軍士兵的視網膜,或直接給對方的光電設備造成毀傷。
「激光壓制觀瞄系統」擁有被動和主動兩種工作狀態。當系統處於被動模式時,主要依靠告警設備感知敵軍方位,並由干擾機射出一束較弱的激光以標定目標位置;經電腦確認之後,激光束的功率驟然增強從而對目標形成「硬殺傷」。
如果開啟主動模式,該系統則首先藉助低能量脈沖對可疑區域實施掃描,一旦識別出對方觀瞄儀器鏡頭所反射回的微光便自動開火將其摧毀。換句話說,「搜尋並消滅」就是對其作戰使命的最簡單概括。
基於「激光壓制觀瞄系統」的致盲效用,有些人將其視作有違人道的兵器。
事實上,美俄兩國早就開發了功能類似的激光武器系統,但將其與主戰坦克相結合卻是中國的首創。
「激光壓制觀瞄系統」已相當成熟,技術上居於世界領先地位。不過,受制於激光本身的物理特性,這種武器在實戰中仍會受到雨霧等不良氣候的影響,若對手使用反射塗層、護目鏡等對抗手段,它的殺傷力也會減弱。
中國最新坦克載入激光武器
③ 中國有多少激光武器厲害嗎
中國有激光武器,一個是傳說中的用來讓衛星電子攝像系統失靈的那種,還一個是單兵用的激光致盲武器。第一個網上只有謠傳,包括美國軍方都不肯說估計也就是謠傳。
第二種肯定有,屬於警用裝備。
激光波長:532nm、1064nm
最大眩目距離:400m
光電感測器距離:500m
工作頻率:3Hz
工作方式:可點發可連發,槍內電池充電一次
連續工作時間:30min
工作溫度:20℃~+50℃
重量:4.8kg
④ 中國為什麼要研製激光武器
中國軍方研製的定向能武器包括激光武器,微波射線發射器和粒子束加速器。與傳統常規武器用動能或化學能摧毀目標不同,定向能武器破壞或摧毀目標是通過對目標施加能量——以光速或接近光速運動的光子或粒子達到目的。
目標躲避武器攻擊的能力在定向能武器面前明顯降低。當高能激光束的「飛行時間」以微秒計算時,一個以4倍音速運動的目標無論怎麽機動都沒有用。在激光束「發射」並擊中目標所用的時間內,目標移動的距離可能不超過10厘米。
⑤ 中國研究的最新激光武器有哪些用處
中國軍方研製的定向能武器包括激光武器,微波射線發射器和粒子束加速器。與傳統常規武器用動能或化學能摧毀目標不同,定向能武器破壞或摧毀目標是通過對目標施加能量——以光速或接近光速運動的光子或粒子達到目的。
目標躲避武器攻擊的能力在定向能武器面前明顯降低。當高能激光束的「飛行時間」以微秒計算時,一個以4倍音速運動的目標無論怎麽機動都沒有用。在激光束「發射」並擊中目標所用的時間內,目標移動的距離可能不超過10厘米。
盡管高能激光武器受重力和大氣阻力的影響不明顯,但在海洋環境中,由於受到水蒸汽,灰塵和大氣渦流等因素的影響,激光束會產生發散和膨脹,為此必須增大激光的輸出功率。
中國高級研究局研究了一種高能化學激光器。這是一個兆瓦級的中紅外高能化學激光器,這是一個氟化物化學激光器。該激光持續功率輸出在世界所有激光器中是最高的。
高能微波武器主要用於攻擊現代武器系統中的電子設備和電子元件,使之損壞或失效。0.01~1微瓦/平方厘米的弱微波能量可以對相應頻段的雷達和通訊設備產生強電磁干擾,使之不能正常工作。0.01~1瓦/平方厘米的微波能量輻射,可直接使對方通信,雷達,導航等系統的微波電子設備失效或燒毀。
10~100瓦/平方厘米的強微波輻射形成的瞬變電磁場,會在各種金屬目標的表面產生感應電荷和感應電流,這些附加的感應電流可以通過天線,電源線,傳輸線和各種開關,縫隙等入口,進入被攔截目標的內部電路。
感應電流比較小時,會改變電子線路中某些元器件的工作狀態,導致電路功能紊亂,出現誤碼,控制失靈或邏輯混亂等現象;感應電流較大時,就會造成元器件的永久性損傷。
強微波輻射還可直接使工作於微波波段的電子設備因過載而失效或燒毀。從遨遊太空的衛星到橫跨大洋的洲際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從飛機到通訊器材,雷達,武器的計算機系統及其它光電器材,只要處於強微波的覆蓋范圍內,都會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⑥ 中國到底有沒有激光武器
據說代號為"**"。
機載近程激光防禦系統:首先用被動紅外搜索跟蹤裝置探測在飛行的空空導彈排放的尾焰,粗略地測定目標位置,然後打開多光束激光照明器(通常採用二極體泵浦固體激光器,波長1.06μm)照亮來襲導彈彈體,這一由探測導彈尾焰轉換成探測彈體的過程稱硬彈體移交過程,並轉換為激光照明器主動跟蹤過程。再由高分辯率紅外成像感測器精確確定導彈尾焰位置,從而轉入跟蹤恢復過程,與此同時,高解析度紅外感測器探測飛行中的導彈錐形頭部,並使多光速激光信標器(通常也使用二極體泵浦固體激光器)瞄準該錐形頭部測量反射的激光束,求得由於飛機振動、大氣湍流和激光光學裝置受熱造成的光學畸變,然後將修正參數輸入到自適應反射鏡進行光學畸變修正,以補償對激光散焦和瞄準精度造的影響。在完成自適應補償後,發射數秒波長1.3μm氧碘化學激光器殺傷光束,摧毀目標的燃料箱。
2000年8月成功地完成了歷時1個月的系列風洞試驗,驗證了機載激光器關鍵部件和激光器排氣系統的設計性能。2002年已用該系統進行了小規模試驗,還用中紅外化學激光器進行了較大型的殺傷力試驗,極其詳盡地了解金屬對於不同波長能量的吸收能力。已完成了一系列地基外場實驗,模擬了機載激光器在空空作戰情況下預計將遇到的強烈湍流條件和傳輸環境,重復並成功地演示驗證了自適應光學補償和閉環跟蹤能力。6月成功地進行了兩次被動搜索跟蹤飛行的空空導彈的試驗,證實了被動跟蹤的可行性。目前已完成的包括:(1)硬彈體移交、主動跟蹤與跟蹤恢復三個過程;(2)光束畸變修正功能;(3)保證目標跟蹤與瞄準誤差小於10μrad。該系統的反射鏡採用無冷卻的單晶硅反射鏡,間距1~2cm的制動器可使反射鏡面變形達8μm,以保證足以修正光學畸變。
防禦半徑:14~16km
還有中國神光激光系統的報道。
1986年上光所建成尖峰疽功率超過1012瓦的強脈沖激光試驗裝置,張愛萍上將將它命名為「神光」,使中國成為繼美、蘇、法、日之後擁有同類設備的國家。王之江率領的強激光武器團隊在探索多種激光器後,最後選定固體激光器作主攻方向,怛無奈當時國內外的技術條件都未成熟,只得在1970年代暫時擱置計劃。計劃暫停的原因有多種。
中國新一代飛杪級超短超強激光裝置已在1996年由上海光機所研製成功,並通過驗收,標志著中國的強激光技術又踏上一個新台階。這個設備是大陸第一台用於超短超強激光研究的精密裝置,專家認為它的研製成功為中國強場激光物理研究提供了一種全新技術,目前超短超強激光場中的物質及行為研究,是國際上重大前沿研究項目之一。激光武器具有攻擊目標速度快、轉移火力快(只需零點幾杪)、效費比高,勢將成為資訊戰時代的重點武器裝備,在福克蘭戰爭和波灣戰爭已得到初步實戰驗證。不過目前使用的成熟激光武器仍是低功率的激光致盲武器,雖然它已經被列為不人道武器而受到抵制,怛各列強似乎仍陽奉陰違,以「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的心態秘密發展這種武器,其中又以美國表現最為露骨。中國對此亦有準備,1995年在第之屆國際防務展覽會上(IDEX95),北方工業展出了1990年代初製成的ZM一87手提激光干擾機,它能使敵人眼睛受傷或令其暈眩,能重創用光電儀器向己方瞄準或射擊的敵人。ZM一87的有效作用距離3公里,加上一個放大器後更可增至5公里,性能並不比美軍差。
上述這些都沒有得到官方的證實,這畢竟是國家的機密。不過,我相信我國肯定有激光武器,而且性能不差,我們國家從來不缺人才,缺的一直是有效投入,只要有投入,肯定會製造出世界一流的激光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