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近代中國對世界的貢獻有哪些

近代中國對世界的貢獻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09 04:39:33

㈠ 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有哪些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在總結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時指出,「一百年來,黨既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也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以自強不息的奮斗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創造,生動詮釋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中國作為,必將進一步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為世界人民攜手走向美好未來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
人類文明新形態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創造的
人類文明新形態是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人類進步所作出的創新性貢獻,這一文明新形態建立在悠長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基礎之上,是由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起來的政黨中國共產黨領導創造的。中國共產黨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構想者和領導者,經過百年艱苦努力,開辟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出一條不同於西方現代化的發展之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
人類文明新形態「新」在道路。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帶領全國人民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在於立足基本國情,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既順應了社會主義中國發展的要求,又回應了人類文明進步的趨勢,開辟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新範式。
人類文明新形態「新」在理論。作為一個有理論自覺和思想自覺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過程,也是黨的創新理論不斷生成和發展的過程。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不同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人根據不同的歷史任務,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理論創新和理論創造,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
人類文明新形態「新」在制度。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在於經過長期奮斗和探索,確立了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內在統一的完整制度構架。我國形成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政治制度;形成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等,為人類文明新形態提供了制度保障。
人類文明新形態「新」在文化。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在於立足中華文化沃土,不斷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既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又用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激活了中華文明,體現出不同於世界其他文明的嶄新文化形態。
人類文明新形態是中國人民創造的
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社會變革和文明進步的決定性力量。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創造是多重因素耦合的結果,從本質上講,勤勞勇毅的中國人民是創造這一形態的主體力量。人類文明新形態不僅深刻詮釋了文明的創造力量,而且生動說明了文明成果由誰享有的問題,實現了文明創造和文明成果享有的內在統一。
人類文明新形態「新」在中國用制度優勢調動起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文明創造提供了內生動力。自古以來,中國人民就以勤勞勇毅聞名於世,中國人民曾經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國人引以為傲的四大發明,用自己的勇敢和堅毅抵禦了歷次外來侵擾和侵略。新中國成立後,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真正確立,人民的創造創新動力被最大限度激發出來,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企業家群體等以勤奮拼搏的姿態投入各自的工作中,形成人人努力、萬眾創新的大好局面,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
人類文明新形態「新」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文明成果由人民共享,為社會進步和人的發展創造了條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既是國家的夢,也是人民的夢,中國鼓勵全體人民勇於追夢,讓每個人通過自己的辛勤付出,擁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合理分享社會文明發展的成果。中國人民是文明成果的創立者,也是文明成果的享有者。
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整體來看,國際格局和國際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調整,全球治理體系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國際力量對比正在悄然發生變化,盡管霸權主義和地區沖突依然構成對人類的挑戰,但渴望和平與文明進步的呼聲日益高漲。在這一背景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創立的人類文明新形態具有深遠的世界意義。
人類文明新形態「新」在中國一直致力於獨立自主地追求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中國堅持獨立自主,但又以開放姿態擁抱世界,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弘揚全球發展的公平性、公正性、協同性,推動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樣性,堅持文明交流互鑒,堅持互利共贏、拒絕零和博弈,把自身的發展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共同關切聯系起來。這與一些西方國家將自己的價值普世化、一味強調本國利益優先、推行霸權主義具有本質區別。
人類文明新形態「新」在中國積極承擔國際責任,為人類發展進步提供了文明範本。中國積極開展國際維和行動,積極推動國際環境保護,作出了碳達峰、碳中和國際承諾,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與沿線各國分享改革開放成果,積極與國際社會分享抗疫經驗,提供抗疫物資,體現了大國的責任與擔當。這與一些西方國家不遵守《世界環境公約》,長期排放二氧化碳和有害物質且把問題根源歸咎於發展中國家,在抗疫問題上甩鍋抹黑、囤積物資,形成鮮明對比。
人類文明新形態「新」在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當今世界,一些發展中國家的戰亂和沖突仍在持續,飢荒和疾病仍在流行,隔閡和對立仍沒有消除,貧富分化仍在擴大,發展中國家向何處去,中國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給出了參考答案、提供了中國方案。
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代表著時代進步潮流和歷史發展大勢。我們有理由相信,沿著這條文明之路走下去,就能夠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同時,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多中國貢獻。
作者:王若斯(西安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助理研究員) 高振崗(西安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光明日報》( 2022年04月21日06版)
","force_purephv":"0","gnid":"9eb16f783369f0408","img_data":[{"flag":2,"img":[]}],"original":0,"pat":"mass_leader,art_src_1,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650509401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redirect":0,"rptid":"fa7c98ea5ebf352a","src":"海外網","tag":[{"clk":"kscience_1:馬克思主義","k":"馬克思主義","u":""},{"clk":"kscience_1:中華民族","k":"中華民族","u":""},{"clk":"kscience_1:中國","k":"中國","u":""}],"title":"人類文明新形態的中國作為及世界意義古代中國對世界文明史有哪些貢獻 - : 古代中國對世界文明史有哪些貢獻 中國古代有代表性的就是四大發明了. 1、火葯對於粉碎西方騎士階層,建立屬於資產階級的政權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2、造紙術和印刷術的傳入推動了西方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發展;...

中華民族對人類現代文明都貢獻了什麼 - :[答案] 德國偉大的哲學家黑格爾說,中國的歷史從本質上看是沒有歷史的,它只是君主覆滅的一再重復而已.任何進步都不可能從中產生.是他非理性分析得出的結論還是無知者的謬論?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一個在當今文明社會有一席之地的哲學...

中國對世界的貢獻 - 近代中國為世界文明發展做過什麼貢獻? : 全部 好評回答 2006-10-06 23:27:12 坦白的說,在近代中國為人類做的貢獻不太大,這與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古國實在是不相陪,我們應該承認這一點,但同時也是我們國人應該正視自己的時候,...

為什麼說四大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 - :[答案] 造紙術和印刷術極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承和傳播,對於民智的啟蒙起到重要作用;指南針的出現促進了航海事業的發展,使東西方文化交流更加頻繁,間接地鼓舞了人們對未知領域探索的勇氣和慾望;而火葯的出現改變戰爭的方式,促...

中國對於世界最大的貢獻是什麼?是四大發明還是其他? : 孔子是一位刻苦好學,積極進取的人.他曾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學也.」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1月13日,「大眾講壇」邀請儒學學者丁冠之先生作了「大...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對世界文明發展有什麼貢獻? - :(2)造紙術的發明,特別是蔡倫改進造紙術之後,提高了紙的質量和產量,紙就日益成為普遍的書寫材料. (3)造紙術的對外傳播,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影響著世界文明的發展進程,它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

中國古代偉大發明創造有哪些中國古代有什麼偉大的發明創造 它對世界文明有什麼貢獻?: 中國古代最著名的要數「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葯,其中前兩項為文化的記錄、交流傳播做出了積極貢獻;指南針促進了航海事業的發展,火葯的用途就更廣了. 中國古代偉大發明創造像四大發明中的造紙...

結合《中國文化要略》談談中國四大發明對人類文明的貢獻. - : 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和火葯四大發明是中國古代最輝煌的技術成就,對於促進各國人民之間的文化交流與貿易往來,推動知識的迅速傳播與增加 ,促進世界的文明和進步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是中國人民對世界科學技術發展作出的巨大...

㈡ 近現代以來,中國為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哪些貢獻

中國為世界做的一個大貢獻是為發展中國家樹立了榜樣。作為一個大國,中國的任何變化,包括內部的變化,都會影響到整個世界。從十七大傳達的信息看,中國在經過飛速發展後,現在非常關注貧困地區的發展和貧困人口的民生,要讓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讓那麼多人口脫貧。世界上有很多發展中國家,他們不可能效仿西方,只能向中國學習。另外,外界對中國的民主和人權有很多批評,以此認為中國不應成為發展中國家發展的模式。實際上,中國並非外界所說的獨裁政權,中國不是一個人說了算。共產黨在執政時要咨詢很多人,各行各業,包括退休老人的意見都會聽取,參與度是很高的。我把中國的執政特色歸納為「領導者體系」,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執政技巧非常高、很成熟,這是一種「有效的、獨特的民主」。盡管中國善於學習而且樂於學習,但中國不必套用西方的民主。這樣做也是為發展中國家樹立榜樣。
其實,我們可以從《環球時報》這幾個字眼裡看出一些端倪:「環球」。在古代,中國雖然有像鄭和這樣的航海家,把中國的影響力帶到非洲東海岸。但那時候或者是在更強大的唐朝,中國依然不是一個全球性國家。畢竟,那個時候,人類的科學技術也沒有發展到影響全球的程度。我可以說,現在才是中國第一次成為「全球」的一個概念。中國從未像今天這樣融入到世界經濟中去。以前,中國古代帝王們只是少量地與歐洲國家做生意,但現在,中國卻慢慢成發展成為全世界的貿易夥伴,並向全球投資。因此,實際上,這也產生了一個新課題:中國的空間到底有多大?比如,中國該如何更多地加入國際組織?中國投資范圍有多廣?中國對世界經濟影響的最大值將是多少?總之,中國雖然不會走以前唐代、明代那樣的道路,但是,「如何當好一個全球玩家」依然是中國面臨的問題。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03年至2005年,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GDP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13.8%,僅次於美國的29.8%,排名世界第二。從貢獻率上看,中國對世界的貢獻可能還不如古代的巔峰時期明代,據經濟學家估計,當時中國的貢獻率達到50%。但是,當時中國處於自我孤立階段,雖然經濟總量和貢獻率都很高,但是對世界沒有什麼影響。當前,中國貢獻率低於美國,但是,實際的世界影響遠遠超過過去,尤其是外貿,根據去年的數據,中國已經躍居世界頭號貿易大國(原話如此)。可以說,中國對世界的經濟貢獻已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峰。

在政治上,中國國際地位也是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最高的,這包括國際威望、國際影響力、區域問題解決的能力等等。中國派駐聯合國維和部隊的人數也是五個常任理事國中最多的。但是,相比於經濟地位,政治地位是一個非常微妙的概念。世界依然處於「民主俱樂部」國家的領銜之下,因此,可以說,中國並不是一個具有領袖作用的國家,中國本身也不想領導世界。這樣,中國實際上處於一個比較尷尬的境地。中國屬於第三世界,也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個舉足輕重的國家,這樣一個國家與主導世界的西方國家相比,勢必會產生國際利益、價值觀上相矛盾的地方。同時,中國自己又不想領導世界,其所實施的影響大都是相對被動的,是被國際社會推動而產生的,這使中國在「應該扮演怎樣一個大國角色」上面臨困惑

㈢ 中國近代對世界的貢獻

坦白的說,在近代中國為人類做的貢獻不太大,這與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古國實在是不相陪,我們應該承認這一點,但同時也是我們國人應該正視自己的時候,希望大家不要沉浸在古老文明和古老的東方帝國的遐想當中,應該讓自己清醒了,我們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值得自己驕傲的事了,是我們該發奮自強的時候了!

㈣ 中國近代一百年對於整個世界有什麼大貢獻么

有啊,我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且我們的網路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網路,額,還有我們的網路也有了世界上最強的長城了,然後我們的公僕是世界上最自私的,這些成就是最偉大的,你不要小看也不要以為我在諷刺 我是非常認真的!
不是在諷刺!
這些是人性醜陋的最直觀的表達了,這些都是共享,你不要太膚淺的以為一定要科技才能使人類進步.

㈤ 中國世界的地位與影響力,中國對世界做出的貢獻。詳細談談,舉幾個例子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是世界國土面積第三大的國家 ,世界第一大人口國,與英、法、美、俄並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世界第一貿易大國 ,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 ,世界第一大鋼鐵生產國和世界第一大農業國,世界第一大糧食總產量國以及世界上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第二大吸引外資國,還是世界許多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被認為是潛在超級大國之一。

貢獻:

1、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長到8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居世界第一位;6000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4%以下……

2、中國經濟的發展使中國有能力進行海外投資,開發非洲等一些相對落後地區,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中國經濟發展,人民收入提高,消費需求增加,形成巨大的新興市場,世界大量產品在中國得以消費。

3、中國發展繁榮的腳步越快,世界獲得的機遇越多。今年1至10月份我國商品貿易進口達到20%的增長,出口是10%左右的增長。預計未來五年中國將進口8萬億美元的商品,吸收6000億美元以上的外來投資,各方參與中國大市場,機遇廣闊。

4、為和平而生,為和平而存。活躍在聯合國維和部隊各任務區的中國維和人員,以專業的工作水準、敬業的工作態度贏得了聯合國維和部隊和國際社會的一致肯定,更以不畏艱險的奉獻精神、大愛無疆的人道主義精神,溫暖了各維和任務區人民的心。這些也許還很年輕的中國維和人員,正以自己的真心和實干表達著中國人民對維護世界和平的承諾,更體現出一個新興的負責任大國應有的維護和平的擔當。

5、中國直接參與了二戰後國際秩序的構建,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國。中國代表董必武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中國自1971年恢復在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的合法席位以來,一直在不斷「加群」,當前中國已加入400多項多邊條約,參加了所有聯合國專門機構和大約90%政府間國際組織,全面融入當代國際秩序。《國際組織年鑒2017—2018》數據表明,中國對國際組織的參與率正在快速接近參與率最高的法、德等國水平,並且增速在主要經濟體中是最快的。多項研究認為,中國已經高度融入了國際組織體系,並且是國際秩序的堅定維護者、積極建設者。


㈥ 中華民族對世界的貢獻有哪些

華夏一族的前身是組成龍漢系的漢,修真的漢,在洪荒期稱巫。巫的成長,改變了天系的三系力量對比,讓龍漢系得以統一洪荒。天系的開皇時代,上皇時代,玉帝的天庭時代的建立和推動,華夏人族的天系作出不可替代的貢獻。沒有華夏人族的貢獻,就不會有天地人系統的建立,就不會有生命印記的保存條件,就不會有人本文明的開啟。……人本文明的啟蒙,初期社會結構展示,道德體系的演示等等,第一階段工作,大部分都是由華夏文明完成的。……由於憂慮智出詐生,道德文明會壓制智出的害顯,也因為文明的發展需要借鑒。人本文明發展的第二階段啟動科技,是由西方文明完成的。科技如刀,契約文明會讓害顯提前顯示。而這種害顯,之所以沒把人類拖進核陰雲中去,可能是華夏的所作所為,中和了這種害顯。————朝越之戰,中蘇論戰,顯示了第三極的存在,牽扯了兩極互核的決心。這就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第二階段中,中國對世界作出的最大貢獻。……社會是陰陽,道德是秩序,科技是變化,三位是一體的。一戰沒完,二戰又啟,三戰怎麼辦?缺乏道德支持的文明,會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會被科技的力量自毀。科技啟動的後果,讓西方文明不敢沿原路走下去了。升級版的蘇,沒走成。改良版的美,就快不成了。之所以運作不下去了,因為高級社會的運轉,是需要道德人群作基礎的。想用刀開拓空間,又想不被刀反傷,這是人類的第三階段發展。想進入這種發展,只能是憑道德文明的力量,來把持住科技的刀把子。華夏文明就是以道德為基礎的道德文明,而今天,華夏輸出的正是和諧。

㈦ 中國對世界的貢獻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四大發明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

即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印刷術。

四大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且

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指出,印刷術、火葯、指南針「這三種發明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第一種是在學術方面,第二種是在戰事方面,第三種是在航行方面;並由此又引起難以數計的變化來:竟至任何教派、任何帝國、任何星辰對人類事務的影響都無過於這些機械性的發現了。」

馬克思評論:「火葯、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葯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了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
雖然沒有提到造紙術,但是正是它為印刷術的產生和推廣提供了必要條件。

四大發明在人類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印刷術、指南針、火葯和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我國之所以成為文明古國的標志之一。古代,我國的科學技術在許多方面居於世界的前列。5世紀後的千餘年裡,歐洲處在封建社會之中。在這個漫長的時期里,我國的科學技術一直在向前發展,而歐洲的科學技術卻停滯不前。只是到了十五、六世紀,由於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資本主義制度的逐步形成,歐洲的近代自然科學才得以誕生。

我國的四大發明在歐洲近代文明產生之前陸續傳入西方,成為「資產階級發展的必要前提」(《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為資產階級走上政治舞台提供了物質基礎:印刷術的出現改變了只有僧侶才能讀書和受高等教育的狀況,便利了文化的傳播;火葯和火器的採用摧毀了封建城堡,幫助了資產階級去戰勝封建貴族;指南針傳到歐洲航海家的手裡,使他們有可能發現美洲和實現環球航行,為資產階級奠定了世界貿易和工場手工業發展的基礎。總之,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在人類科學文化史上留下了燦爛的一頁。這些偉大的發明曾經影響並造福於全世界,推動了人類歷史的前進。 我國古代四大發明是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葯
造紙、印刷術、火葯、指南針四大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地偉大貢獻,四大發明深刻影響了世界文明地進程。這些發明改變了世界地面貌和萬事萬物地原有狀態,其波及范圍不限於某一局部地區,而是整個世界;其影響所及不是一時一世,而是持續千百年之久。
四大發明給我們帶來什麼?

中國古代地科學技術,自然不能不說古代地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葯,四大發明不僅僅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繁榮地標志和中國人民聰明智慧地體現,更重要地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類近代文明地進程。換句話說,如果沒有中國古代地四大文明,也許人類社會不是今天這個樣子。這可不是中國人地自吹自擂,因為世界史學界一致認為,中國地四大發明,通過阿拉伯人傳到歐歐洲之後,給歐洲人地社會產生巨大地影響,從而影響了人類地整個進程。對此,馬克思曾經這樣高度評價,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地三大發明,他少說了一項。火葯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產生了殖民地,印刷術變成了宣揚新教地工具。總地說來,變成了科學復興地手段。

一個是火葯,火葯是我們發明地。火葯給我們帶來什麼東西呢?帶來了我們地禮花,帶來了我們地鞭炮。到今天為止火葯在我們地歷史上發揮過巨大地作用,通過阿拉伯傳到歐洲之後,歐洲人利用火葯技術製造了大炮,這就是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和1860年地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及甲午戰爭和1900年地八國聯軍進北京,用中國地火葯燒了中國地圓明園。帝國腐朽了,文明衰落了,五千年文明地中華民族發明了火葯,卻沒有用自己地火葯製造出強大威力地洋槍洋炮,只能用自己地血肉之軀抵抗洋人地進攻,任憑他們地鐵蹄踐踏中國地國土,我們不得不割地賠款,喪權辱國。

指南針,我們地鄭和用指南針七下西洋,開拓了中華民族文化進軍世界地先河。他們是傳教士,中國人歷來是善良地,我們下西洋不是為了掠奪,不是為了搶劫。但是我們地發明一旦被他們所使用,他們就造出了新地、更加靈巧地指南針,闖入我們地領海,打開了我們地國門,把大批地鴉片潛入到我們地民族之中,使我們地民族成為「東亞病夫」。

我們地印刷術,印刷術和造紙術是中國偉大地發明。傳到了歐洲以後,幾百年以後才造福於社會,中華民族熊熊地火炬照亮了西方黑暗地中世紀,他們確實是受益匪淺地。他們地科技發達了,文藝復興了,但是今天我們地造紙術又如何呢?我們地印刷術又如何呢?我們公司有一位對印刷比較精通地副總經理,他每天設計我們公司地產品,我國最好地印刷機叫「海德寶」,是我們發明地活字印刷術,但是現在最好地印刷機是「海德寶」,而四色彩印,精美印刷品,都是人家印地,最好地紙張是人家地,便宜、質量好。要什麼紙?要二八銅版。要什麼地?要進口地。紙張是我們發明地,但最好地機器都在人家手裡,我們需要花多少錢?甚至現在連最好地油墨也是進口地,這應該引起我們地反思。

現在我們回顧一下四大發明給我們帶來了什麼?確實給中華民族帶來永久地載入史冊地榮耀,除此以外今天真正由此得到實惠地又是誰呢?我們不得不承認,即使我們有了很多原始性地創新,也往往因為不能精益求精,發展遲緩,錯過了時機,不能得到進一步地發展與大規模地產業化失之交臂。比如說中國人早就發明了陰陽八卦,但是沒有由此引申發明出二進制技術法,計算機是由外國人發明地。鄭和提出地「冷不自生」,這可謂是前無古人創造性地見解,非常了不起。但是由此導出地熱力學第二定律卻在1800年之後,由一個德國人正式提出來地。從冷地物體傳入熱地物體,不能無償發生,我們沒有得到規律性地經驗
參考資料:http://www.jxjy.com.cn/download/2005gz/%BC%CE%C9%C6%B8%DF%BC%B6%D6%D0%D1%A7/

㈧ 近代的中國對世界的科技發展做出了哪些貢獻

貢獻之一:有物理學新基本理論(或物理學新基本定律),發表在《科技創新導報》2008年第12期的171頁上;該成就在網路的勞作下,被定為:當代中國對世界文明的貢獻推薦答案,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世界級的成就推薦答案,中國人近百年來對人類的貢獻推薦答案。

㈨ 自近代以來中國在科學技術領域對世界有什麼貢獻或者成就

近代以來,中國在科學技術領域對世界的貢獻有很多。近代以來,也就指的是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再比如李善蘭與《方圓闡幽》。《方圓闡幽》是一部數學著作,它寫於清代。在這一書中,李善蘭發明了尖錐術,體現了解析幾何的思想,李善蘭還推出了二次平方根的冪級數展開式,還有一些特殊函數的冪級數展開式。這本書以中國傳統的思想闡釋了微積分的理論,是我國近代數學界的重大成就。我國近代以來的科學成就有很多,雖然近代我們遭受帝國主義的入侵,但是堅毅的中國人始終未放棄科技研究。

㈩ 中國為世界的發展作出了哪些重大貢獻

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推進科技進步,和人類繁榮……

與近代中國對世界的貢獻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公民移民多少錢 瀏覽:646
伊朗導彈傷美軍多少人 瀏覽:175
為什麼伊朗客戶不及時回信 瀏覽:649
中國四大古姓是哪些 瀏覽:232
伊朗人是什麼人種後代 瀏覽:371
英國現在的錢哪裡來 瀏覽:245
新加坡人和中國人哪個聰明 瀏覽:128
中國養蠶技術如何傳入西方 瀏覽:364
與越南國足踢得如何 瀏覽:510
印尼黑色boss煙多少錢一包 瀏覽:496
印尼吃飯多少錢一份 瀏覽:211
中國最大天眼是哪裡 瀏覽:886
韓國疫情怎麼評價中國 瀏覽:558
印度街邊椰子多少錢 瀏覽:159
中國有哪些上古神魚 瀏覽:439
伊朗古代的文明標志叫什麼 瀏覽:946
伊朗用什麼社交軟體類似微信 瀏覽:432
中國航空師有多少人 瀏覽:389
印度飛餅加什麼菜 瀏覽:278
中國葯監局多少工作人員 瀏覽: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