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革命是怎麼樣的

中國革命是怎麼樣的

發布時間:2022-07-10 02:32:00

① 中國的革命到底是怎樣發生的

中國近代史在目前的史學界公認的時間是從1840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到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間的一段歷史。

而近代中國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是中國社會的社會性質的變化,使得民族有著覆滅之危,進步人士們紛紛積極探索救亡圖存的道路。

鴉片戰爭爆發之前,我國的社會性質是純粹的封建社會性質,國家主權完整,是一個完全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

鴉片戰爭後,《中英南京條約簽訂》,我國割地賠款,五口通商,協定關稅,喪失了國家主權的一部分,但傳統的封建王朝也並沒有被徹底推倒,所以此時的中國社會性質變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時間里,中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性質不斷加深,代表性事件有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北京條約》,中俄《璦琿條約》,甲午中日戰爭與《馬關條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與《辛丑條約》等等。

到中華民國建立,我國的社會性質雖然基本擺脫了「半封建」性,但國家主權仍不完整,民族仍未可稱得上完全獨立,此時仍具備殖民地特性。中華民族仍在追求獨立自主的道路上負重前行。

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我國才算是徹底地擺脫了「半殖民地」的特性,民族獨立自主,邁入了現代。

綜上,近代中國革命的原因和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民族的存續,為了中華民族的傳承。

② 中國共產黨革命史是怎樣的

根據《中國共產黨簡史》2001年版本資料簡介,中共建黨90多年來共經歷了如下十個主要階段:

1、大革命階段

2、土地革命階段

3、抗戰階段

4、民主革命階段

5、新民主主義階段

6、社會主義建設階段

7、文化大革命階段

8、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社會主義發展新時期

9、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階段

10、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階段

(2)中國革命是怎麼樣的擴展閱讀:

歷史條件

一、俄國十月革命為中國送來馬克思主義,為中國無產階級的革命做了榜樣,隨後馬克思主義為李大釗,陳獨秀等先進知識分子所接受並傳播,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有了很好的人民基礎,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提供了理論基礎。

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1840年鴉片戰 爭以後,國際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勢力侵入中國,中國的社會性質由封建社會逐步演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三、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中國人民為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進行了英勇不屈的斗爭,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和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繼失敗了。歷史證明,中國的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由於歷史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都不能領導民主革命取得最終勝利。

四、隨著帝國主義的入侵和現代工業的發展,中國產生了無產階級,而且在不斷發展壯大。無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階級基礎。

五、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准備。

③ 中國革命的發展歷史

中國革命史分為五個時期分別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和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和國民革命、土地革命戰爭和抗日救亡運動、全民族抗日戰爭和全國解放戰爭。

一、資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

民主革命領導者是資產階級或無產階級,參與者包括農民、知識分子、手工業者,工人階級。革命的對象是封建主義君主專制或是封建社會的上層建築。革命的任務是推翻其壓制資產階級自由貿易的舊的生產關系。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新的生產關系。

二、五四運動和國民革命

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的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階層共同參與的,通過示威遊行、請願、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愛國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又稱「五四風雷」。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合作領導下進行的反對帝國主義、北洋軍閥的戰爭。

三、土地革命戰爭和抗日救亡運動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重要階段。大革命失敗後,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逐步地把黨的工作重點由城市轉入農村,在農村建立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裝和工農政權,開創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新道路。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各地工人、學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紛紛舉行罷工、罷課,向國民黨政府請願和示威遊行,反對不抵抗政策。一二八事變後,上海工人、農民、學生積極支援十九路軍抵抗日本侵略軍。


四、全民族的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五、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

解放戰爭,亦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是1946年6月至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是一場事關中國前途命運的決戰。

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並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了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④ 中國革命歷程是什麼

(一)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和舊民主主義革命

1.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
外國資本主義的侵華戰爭和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點。中華民族面對的兩大歷史任務。
2.近代中國探索國家出路的斗爭
太平天國農民運動及其歷史意義和教訓。 維新運動及其歷史意義與教訓。
3.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
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反清革命活動和三民主義。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是20世紀中國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辛亥革命的經驗與教訓。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和國民革命

1.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向新民主主義轉變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和中國工人階級的壯大。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
2.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與早期革命活動
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建立。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及其歷史意義。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綱領。
3.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
統一戰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基本策略路線。中共三大制定的國共合作方針。國共合作與統一戰線的形成。統一戰線中爭奪革命領導權的斗爭。北伐戰爭的勝利發展與工農運動的高漲。共產黨人關於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思想。毛澤東的《中國
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和《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毛澤東思想的萌芽。國民革命失敗的原因、歷史經驗與教訓。

(三)土地革命戰爭和抗日救亡運動

1.土地革命的開展和中國革命道路的新探索
國民黨新軍閥的獨裁統治及其對內對外政策。中共「八七」會議和黨領導的武裝起義。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特點和優點之一。中共六大。井岡山等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與發展。古田會議決議。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建設的綱領性文件。毛澤東的《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農村革命根據地存在與發展的原因和條件。土地革命、武裝斗爭和根據地建設三者的關系。中國必須走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反對本本主義》,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提出。土地革命的深入開展。工農紅軍第四次反軍事「圍剿」的勝利。紅軍作戰的基本方針和原則。
2.中國革命的危機與歷史性轉折
以教條主義為特徵的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與危害。遵義會議,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紅軍長征的勝利及其歷史意義。
3.抗日救亡運動
九一八事變。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華北事變。「一二·九」運動。中國共產黨瓦窯堡會議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策略的制定。毛澤東的《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西安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

(四)全民族抗日戰爭

1.全民族抗日戰爭的發動
七七事變。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形成及其特點。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的方針及其在中國的暴行。中國共產黨的全面抗戰路線。中國共產黨敵後戰場的開辟。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地位。毛澤東的《論持久戰》。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原則。
2.堅持團結抗戰與反對分裂投降的斗爭
抗日戰爭相持階段的到來。日本侵華戰爭政策的變化及其影響。「皖南事變」。中國共產黨關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總方針合同頑固派斗爭的原則。
3.中國共產黨關於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
毛澤東的《〈共產黨人〉發刊詞》、《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等著作。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資產民主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政治、經濟、文化綱領。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個主要法寶。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科學體系的構建,毛澤東思想得到系統總結和多方面展開而達到成熟。
4.敵後軍民克服抗日戰爭的嚴重困難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統一戰線的形成。抗日民主根據地的政權建設。抗日根據地在抗日戰爭中的戰略地位。整風運動,中國共產黨的建設理論與實踐的新發展。中共中央《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5.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中共七大,毛澤東思想確立為全黨指導思想。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及其歷史意義。

(五)全國解放戰爭
1.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
抗日戰爭勝利後的國際形勢和國內時局。重慶談判與政治協商會議。各派政治力量在建國問題上的較量。
2.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發展
全面內戰的爆發。中國共產黨打敗蔣介石的政治方針和軍事原則。毛澤東關於一切發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論斷。人民解放戰爭的戰略防禦與戰略進攻。中國革命的歷史性轉折。解放區的土地改革。第二條戰線的形成。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的破產。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壯大。毛澤東的《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中國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科學概括。人民解放軍戰略決戰的勝利。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奪取全國革命勝利的方針和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途徑。國民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政權的覆滅。
3.中國革命的勝利
毛澤東的《論人民民主專政》。中國共產黨關於新中國政權建設的基本構想。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中國人民革命勝利的基本原因、歷史經驗與意義。

⑤ 中國革命指的是什麼

中國革命指的是中國在近代的一些國內革命戰爭。

中國革命包括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性質的革命(新民主主義的革命)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性質的革命、現在階段的革命和將來階段的革命這樣兩重任務的。

而這兩重革命任務的領導,都是擔負在中國無產階級的政黨――中國共產黨的雙肩之上,離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任何革命都不能成功。

(5)中國革命是怎麼樣的擴展閱讀:

領導中國民主主義革命和中國社會主義革命這樣兩個偉大的革命到達徹底的完成,除了中國共產黨之外,是沒有任何一個別的政黨(不論是資產階級的政黨或小資產階級的政黨)能夠擔負的。

而中國共產黨則從自己建黨的一天起,就把這樣的兩重任務放在自己的雙肩之上了,並且已經為此而艱苦奮鬥了整整十八年。

這樣的任務是非常光榮的,但同時也是非常艱巨的。沒有一個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這樣的任務是不能完成的。因此,積極地建設這樣一個共產黨,乃是每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

⑥ 30年來中國革命的實質是什麼

從中國革命的性質來看:中國革命第一階段的革命性質,是新民主主義的革命,即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國主義、反封建主義和反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

帝國主義是中國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靠山,封建主義則是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統治中國的社會基礎。

推翻封建主義的統治基礎,必須依靠無產階級領導下的人民大眾,這里所指的人民大眾,主要的是指佔全國人口80%以上的農民。

所以,中國革命就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革命。

⑦ 近代中國革命是什麼性質的革命

近代中國革命的性質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由無產階級領導的、革命性質是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專制的資產階級性的民主革命,目的不是建立資產階級專政的共和國,而是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幾個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人民共和國。

革命勝利後的社會既不是資本主義社會,也不是社會主義社會,而是新民主主義社會。這種革命就是新民主主義革命。

如中國從1919年五四運動開始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這30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就是新民主主義革命。1919年-1949年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7)中國革命是怎麼樣的擴展閱讀:

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既要進行反對本國封建專制統治的民主革命,又要反對外部的帝國主義侵略以維護民族獨立的民族革命。民族民主革命屬於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在資產階級領導下的民族民主革命,往往半途而廢,或以各種形式的妥協而告終。只有在無產階級領導下的民族民主革命,才能取得徹底的勝利。

⑧ 中國民主革命是怎樣的

1840-1919舊民主主義革命:舊民主主義革命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以建立資本主義社會和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為目的、反對外國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革命。
1.1851-1864太平天國運動:農民階級領導的反帝反封建運動
2.1900 義和團運動:農民為主體的大規模反帝愛國運動。
3.1898戊戌變法:資產階級維新派領導的變法運動,想通過變法將中國引向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道路。
4.1911辛亥革命: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目的是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建立民主共和國。
5.1915新文化運動:先進知識分子領導的弘揚科學民主反對封建迷信的思想大解放運動。
--------
1919-1949新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

1.1919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運動。
2.1921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的革命形勢煥然一新。
3.1926-1927北伐戰爭: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合作領導國民革命軍為推翻北洋軍閥統治而進行的革命戰爭。
4.1927武昌起義及秋收起義: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當權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開始,保存下來的部隊成為工農紅軍的骨幹之一。秋收起義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澤東在湖南東部和江西西部領導的工農革命軍(即紅軍)舉行的一次武裝起義,是繼南昌起義之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裝起義。
5.1927年10月井岡山會師,建立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為中國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從城市到農村的偉大戰略轉移,走上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開辟了新的道路。
6.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
7.1934-1936紅軍長征:粉碎了反動勢力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共產黨的基幹力量,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
8.1936「一二·九」運動及西安事變:「一二·九」運動是在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下爆發的一次偉大的愛國學生運動。西安事變是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發動兵諫,逼迫蔣介石抗日的事件。又稱雙十二事變。
9.第二次國共合作: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同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0.1945-1949解放戰爭: 解放戰爭亦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援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

閱讀全文

與中國革命是怎麼樣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名牌產品有哪些 瀏覽:636
義大利保健品怎麼吃法 瀏覽:344
峰會中國舉行有多少國家參與 瀏覽:947
義大利的部首是什麼 瀏覽:427
印度居家隔離是怎麼樣的 瀏覽:114
為什麼辦了越南護照 瀏覽:430
怎麼下印尼巴士 瀏覽:271
印尼怎麼辦寬頻 瀏覽:557
中國最大牛仔布在哪裡 瀏覽:140
印度陣風有什麼好處 瀏覽:529
印度北部有多少人 瀏覽:515
伊朗為什麼病例這么多 瀏覽:346
義大利頂級大衣品牌有哪些 瀏覽:258
印度女官員發生了什麼 瀏覽:919
中國的流浪狗怎麼被領養的國外 瀏覽:987
英國火車延遲了下一班怎麼辦 瀏覽:747
印度是怎麼種植果樹的 瀏覽:310
去印尼工程預算一月多少錢 瀏覽:448
中國給哪些國家捐獻了物資 瀏覽:706
宋朝是中國哪個朝代 瀏覽: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