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才能下好中國象棋
同的學習目的,則有不同的學習方法。一般娛樂下棋,就可以從實戰學起。而且怎麼學都可以,沒有必然的途徑。樂趣就是最終目的。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沒有必要那麼枯燥!
如果想在棋盤上以取勝為目的。而且還要盡可能迅速地實現這個目的。那麼就必須按照 一種途徑來學習了。這個途徑如下:
1。先學習殘局。而且是先學習實用殘局。以屠景明編著的《中國象棋實用殘局》學起。這本書好學,就採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就可以了。要求每一局都背下來。並且要求在實戰中,只要到殘局,符合書上殘局定式必勝局,一定要拿下。巧勝局,也要拿下。例和局,一定不能輸。
然後學習排局,先學紅先勝局,然後學紅先和局。這個過程必不可少!否則難以深刻理解各個棋子的功能,不能深刻理解各個棋子的功能,怎麼能充分發揮他們的威力呢?從目前很多專業棋手的實戰對局中,可以看出,這個部分他們欠缺的。
稍後可以同時學習大師們的實戰殘局。沒有上面兩個過程,則難以理解大師們的實戰殘局,無法較好的學習。
2。學習中局:各種常用的中局戰術,以及各種戰術的組合運用。這個過程需要深刻理解了。這個過程僅僅死記硬背是不行的。中局的學習過程難度要遠遠大於殘局的學習過程。這個過程可以說就開始要求天分了。也就是說,需要一些悟性了。也就是說,這個過程不但需要具有死記硬背的能力,而且需要綜合運用的能力,而且能夠在實戰中靈活運用這些戰術組合。
這個階段可以大量地用實戰來檢驗自己所學的東西。這個階段所需要學的精華:就是對各種棋子的深刻理解!以及各種棋子的配合能力,協調能力,協同作戰能力!不僅僅是對強子的理解,而且包括對弱子的理解,包括對兵卒,仕相,將帥的理解。以及能夠在實戰中充分利用和發揮這些弱子的效率,讓這些弱子能夠充分地,最大限度地配合強子協同作戰。
3。學習開局:這是最後一個階段!這個階段需要前兩個階段的扎實基礎,雄厚基礎,才能學。否則不可能學好開局。開局的學習難度遠遠大於前兩個過程的總和。開局則要求更多的天分和悟性!
這是因為開局的目的決定的。因為開局的目是要在10~15個回合之間必然要佔優!而不一定要在3~5個回合一定要佔優!甚至允許在第3~7個回合內以表面上的劣勢為誘餌,來和對手換取第10~15個回合左右的占優!
開局最難走的就在於4~6個回合左右這幾步棋!因為他要求這幾個回合要充分地,最大限度地發揮前幾個回合的落子效率,以後的每一步棋,都要與這幾個落子發生最充分的聯系,使其盡可能多地延長以前每個落子的效率!並且還要考慮以後,既若干個回合,就是10~15個回合以後局勢的發展,而是這種發展不是一相情願的,而是客觀地,在對方參與的情況下的一種局面發展!!!
如果您在殘局,和中局的基礎學得不夠的話,那麼您學習起開局來,就如同唐僧學習辨認妖怪一樣困難。因為辨認妖怪不是記住妖怪的外觀摸樣,而是要鍛煉出孫猴的火眼金睛!孫猴子是沒有能力教會唐僧如何辨認妖怪的。因為孫猴子告訴唐僧那個老頭是白骨精變的,那個老頭是妖怪。這對唐僧來說毫無意義。因為一會白骨精再變一個美女,唐僧還是根本不認得。
很多初學者認為學習開局就是認識記憶下開局的種類,變著,等等。這和唐僧學習辨認妖怪是一樣的。即使能夠過目不忘,也毫無意義。一來妖怪的種類比較過於多(象棋開局的種類比妖怪還多太多呢!),都背過來是不可能的,二來因為妖怪是會變化的(中國象棋開局的變化,比妖怪的變化多多了!)。就算把妖怪的摸樣都背下來了,妖怪一變化,又等於不認識了。
學習開局是就如同孫猴子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煉丹爐里鍛煉七七四十九天,獲得火眼金睛的能力一樣。不管妖怪怎麼變化,都能識破!孫猴子的火眼金睛不是背妖怪的摸樣。不管妖怪怎麼變化,孫猴子一眼就能認出來。
開局需要掌握的東西是 一種能夠構架一種穩正的合理局形結構,而這種結構能夠適應象棋中局復雜慘烈搏殺之中能夠保持己方各個棋子保持有機聯系,協調配合,構成一種具有持續能力的最大限度的合力,給對方造成持續性的壓力。如果沒有這種能力,或者說沒有學習這種能力,而僅僅是背中國象棋的開局種類,記憶中國象棋開局的各種變例,就和唐僧背各種妖怪的摸樣一樣,根本毫無意義!因為中國象棋的種類比妖怪的摸樣還要多得多,而且中國象棋開局變例的種類,比妖怪的變化多多了!!!
可以這樣說:把目前所有的中國象棋的開局種類和全部變例都輸入一個軟體,那麼這個軟體在和高水平(指能夠具備掌握和運用開局能力的棋人,對弈,開局肯定是這種人佔便宜的!)。掌握這種能力的人就如同孫猴子,各種妖怪不管怎麼變化,也不是他的對手。這種能力如果高的人,基本上就如同如來佛祖了,各種妖怪就更不是對手了。連孫猴子都不是對手!
目前中國象棋的軟體與人比較最優勢的是中局搏殺。而開局和殘局都不如純人。 軟體在開局上,有點唐僧認妖怪一樣。還是不能辨認棄子陷阱。這是由於軟體的計算原理(按分值計算)造成的。
那麼這種能力的獲得,是太上老君的八卦煉丹爐!而中國象棋的八卦煉丹爐就是 嚴格的殘局,和中局的訓練過程!不過這個過程遠遠大於 七七四十九天 啊!!!
如果沒有足夠的殘局中局訓練做基礎,看專門講開局的書,就如同唐僧學習辨認妖怪的外觀摸樣是同一個道理。
就算唐僧把所有西天路上的妖怪外觀摸樣都背誦下來,也不能單獨前去西天取經啊!否則後果嚴重啊!!!因為妖怪都不會嬌慣著唐僧的。
B. 象棋怎麼下才能贏
下象棋想贏應該先學習棋理,主要分3個階段
1、開局階段
優先開動大子(炮、馬、車),活通馬路,占據好的位置(如兵林線、4、6路線、及巡河位置)
2、中局階段
這是最重要的階段,最考驗下棋的棋力,也是最難掌握的。想要贏棋,需要講究兵種之間的配合,炮應架中炮或沉底,馬應尋找卧槽點,車應做到車路通暢不被其他子力所阻擋,才能發揮最好的作用,隨時可以左右上下進攻。
3、殘局階段
殘局多兵者容易獲勝,殘局缺士怕車、馬,缺象怕炮等等基本理論,並且能夠掌握殘局定式(車必勝非士象全,馬必勝雙士,海底撈月等等)。
總而言之,下棋不是簡單的一段話就能下好,對於新手可以先學習布局理論及定式,殘局定式等等,中局是最難掌握的,需要時間才能慢慢進步,推薦一個APP,叫天天象棋,裡面也可以下棋,學棋。要想贏,先要輸。慢慢積累,才能做到多勝少敗。還有就是下棋要多思考,不能下一步,想一步。要提前想到好幾步,提前預測對手的行動。下到特級大師這樣的高手,就可以做到隨心所欲,大成若缺了,看似有破綻,實則是設置一些陷阱,這個只能慢慢體會。更高端的還有棄子攻殺,棄子取勢,各種布局陷阱等等。下象棋還應學習復盤,能夠將一盤棋都能背下來,分析那下對了,那下錯了,才能慢慢進步。能夠做到熟記開局定式,殘棋定式,並掌握中局攻殺技巧的話,那麼你已經是高手了。再到最後就要通過實戰去檢驗棋力,慢慢提升!希望可以幫助你。
C. 怎麼才能下好象棋
象棋的招式很多,但主要學會以下幾種戰術:
天地炮:一炮從中路牽制對方中士中象,另一炮從底線牽制對方底士底象。
鐵門栓:以炮鎮中路限制對方士象的活動,兼以車或兵(卒)守著對方的將(帥)門。
夾車炮:車炮或車雙炮前後互相配合的一種戰術。
炮碾丹沙:車炮在底線成將, 從而殺去障礙 (主要是士象)成殺勢。
車炮抽殺:炮在車後時,一面跳炮吃子,一面露車叫將,令對方顧此失彼的一種戰術。
海底撈月:車炮或車兵在對方底線逼使對方將帥離開中路的一種戰術。
(3)中國象棋怎麼才可以擴展閱讀
象棋中的衢地當數巡河一線,4,6肋道了。布局階段,車就應當迅速占據這里。俗話說:「三步不出車,必然要輸棋」,話雖然有點重,卻沒說錯。如果車遲遲不出,久居散地,則極易失勢。布局基本理論說:盡快出動強子,抑制對方強子的出動,注意子力的協調性和聯絡性。
車是三軍第一強子,行動快,威力大。在布局階段,車有威脅對方馬炮,橫掃兵卒,兌兵活馬,支持薄弱環節,掩護己方子力,威脅對方將帥等作用。
D. 如何快速提高象棋水平
首先提高象棋水平主要還是要多實踐,多找人去下棋。從別人那你可以學到別人的下棋手法。尤其是找彼此就水平高的人取長補短。
另外,可以多讀一些啟普把平時常用的開局中局和收尾全部記下來。棋譜是根據長期的象棋實戰而總結出來的非常有針對性。如果你能掌握幾十套棋譜走法的話,那你的象棋水平一定會突飛猛進。
E. 怎麼才能下好中國象棋
下好中國象棋的方法:
一、首先象棋下的好,就得對那些棋子的基本運用規則了如指掌。
1.車,可以說是象棋中最重要的大將。首先它最重要的是可以橫沖直撞,所向無敵。在下棋時有句老話「3步不出車是老臭棋」。可見它的重要性。因此在剛開始下棋時要盡量讓車出動,不要放在原位不動,這樣很不利。車可以放到河邊,或者是殺到對方的地盤等。
2。馬,這也是很多人的鍾愛之一。馬可以跳到棋盤的任意位置,對於馬的運用有好幾點。首先馬在前幾步時一定要跳起而且不能讓兵卒絆住馬蹄,還有最好時能夠跳過河,下方能夠有車照應,當然如果形成連環馬就更好了。當馬實在是沒地方跑了,換一個對方的子也是好的。注意馬後炮的擺法也很重要很致命哦。
3。炮,具有隔山打牛的功能。這也就奠定了它不能孤軍奮戰的基礎。炮的位置很重要,最厲害的還是「當頭炮」了,這一下就占據了有利態勢。當然在擺當頭炮時注意中間是否間隔一個子,否則這就無用了。炮和炮最連在一起也不錯,叫扁擔炮。當一個炮被吃掉,另一個還可以打過去。最重要的是炮和車的結合,這個非常厲害!當炮落底後,車放在帥和炮的中間將軍,這是對方一定在中間放子救援,可以拉出車(最好能吃對方子的地方),既將軍(炮的功勞)又可以吃對方一個子,叫「拉將」。
4。兵(卒) 。不要小看這個小小的兵。過了河的卒相當於車。其實大多數人在開始的時候都不會注重兵的利用,等到後面馬炮不在了的時候才想起到還有兵。其實這是不對的,下棋就應該「一視同仁」,剛開始就不能讓對方把兵吃光,一定要保住幾個。當兵過了河後,不能不管,最好時有車照應一些,這樣它就可以橫沖直闖了。但是要牢記兵不能往回走。能吃掉對方一個子最好。
二,多實戰才能積累經驗:任何棋類游戲必須得有實戰經驗才可以成為高手的。當然剛開始要學習一下排兵布陣,比較常見的是「當頭炮,馬來跳」這類走法。比如車要出動,馬要跳起,支好炮架等等。
三、學會計算,這是老謀深算的高手們常用的。在下棋時經常會碰到「換棋子」的情況,這可能是由於自己為了保住一個子而通常用另一個子「看住」,這導致了很多的子連在了一起。當對方吃子時,會發生一系列的換棋子行為。比如說換車,炮等。這就要我們對每一步的走法要提前預料到,預計可能發生的每一種可能,也就是老謀深算了。
四、另外還可以多去解一下局,網上也有很多的類似於「殘局」之類的棋局,這樣也可以鍛煉的棋藝哦!
五、多看棋譜,多思考,勤於練習,就一定可以下好象棋了。
F. 如何入門中國象棋
象棋(英文名:Xiangqi ),亦作"象碁"、中國象棋,中國傳統棋類益智游戲,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屬於二人對抗性游戲的一種,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中國象棋是中國棋文化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象棋主要流行於華人及漢字文化圈的國家,象棋是中國正式開展的78個體育運動項目之一。是首屆世界智力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之一。2008年6月7日,象棋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象棋分為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在中國,大部分還是玩中國象棋,畢竟這也算是國粹,在中國說象棋也是指中國象棋。
要玩中國象棋的話,還可以了解它的背景歷史,中國象棋,相傳是韓信發明的,棋盤中間的楚漢漢界就是楚漢時期劉邦和項羽的分界線。
春秋戰國至楚漢時期,國家戰亂不止,中國象棋的將帥就是模擬雙方戰場廝殺。戰場的變化無窮也正是象棋的魅力所在。
G. 如何下象棋
給你一份充足的象棋初學者指南,雖然長了些,看完後就對中國象棋有一個清晰的概念。然後,多與人對弈,勤於打譜,復盤,棋力慢慢就會增長起來。
首先,得認識棋盤和棋子:
棋盤
棋子活動的場所,叫做「棋盤」,在長方形的平面上,繪有九條平行的豎線和十條平行的橫線相交組成,共九十個交叉點,棋子就擺在這些交叉點上。中間第五、第六兩橫線之間未畫豎線的空白地帶,稱為「河界」,整個棋盤就以「河界」分為相等的兩部分;兩方將帥坐鎮、畫有「米」字方格的地方,叫做「九宮」。
棋子
象棋的棋子共三十二個,分為紅黑兩組,各十六個,由對弈雙方各執一組,每組兵種是一樣的,各分為七種:
紅方:帥(1) 、仕(2) 、相(2) 、車(2) 、馬(2) 、炮(2) 、兵(5)
黑方:將(1) 、士(2) 、象(2) 、車(2) 、馬(2) 、炮(2) 、卒 (5)
其中帥與將、仕與士、相與象、兵與卒的作用完全相同,僅僅是為了區分紅棋和黑棋。
然後,得知道走棋和吃子
對局時,由執紅棋的一方先走,雙方輪流各走一著,直至分出勝、負、和,對局即終了。輪到走棋的一方,將某個棋子從一個交叉點走到另一個交叉點,或者吃掉對方的棋子而佔領其交叉點,都算走一著。雙方各走一著,稱為一個回合。
同時,也得清楚各種棋子的走法
帥(將):帥和將是棋中的首腦,是雙方竭力爭奪的目標。它只能在「九宮」之內活動,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動只能按豎線或橫線走動一格。帥與將不能在同一直線上直接對面,否則走方判負。
仕(士):仕(士)是帥(將)的貼身保鏢,它也只能在九宮內走動。它的行棋路徑只能是九宮內的斜線。
相(象):相(象)的主要作用是防守,保護自己的帥(將)。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對角線走兩格,俗稱「象走田」。相(象)的活動范圍限於「河界」以內的本方陣地,不能過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個棋子,就不能走,俗稱「塞象眼」。
車:車在象棋中威力最大,無論橫線、豎線均可行走,只要無子阻攔,步數不受限制。因此,一車可以控制十七個點,故有「一車十子寒」之稱。
炮:炮在不吃子的時候,走動與車完全相同。
馬:馬走動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橫著或直著走一格,然後再斜著走一個對角線,俗稱「馬走日」。馬一次可走的選擇點可以達到四周的八個點,故有「八面威風」之說。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別的棋子擋住,馬就無法走過去,俗稱「蹩馬腿」。
兵(卒):兵(卒)在未過河前,只能向前一步步走,過河以後,除不能後退外,允許左右移動,但也只能一次一步。
學習吃子
任何棋子走動時,如果目標位置上有對方的棋子,就可以把對方的棋子拿出棋盤,再換上自己的棋子(即「吃子」)。只有炮的吃子方式與其他子不同:炮與被吃子之間必須隔一個棋子,進行跳吃,俗稱「架炮」或「炮打隔子」。
接著是關於將軍、應將、將死、困斃的知識
一方的棋子攻擊對方的帥(將),並在下一著要把它吃掉,稱為「 將軍」,或簡稱「將」。被「將軍」的一方必須立即「應將」,即用自衛的著法去化解被「將」的狀態。 如果被「將軍」而無法「應將」,就算被「將死」。輪到走棋的一方,帥(將)雖沒被對方「軍」,卻被禁在一個位置上無路可走,同時己方其它棋子也都不能走動,就算被「困斃」。
一局的終結,會有勝、負、和三種情況
對局時,一方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為輸棋(負),對方取勝:
1)帥(將)被對方「將死」,即被對方將軍卻無法應將;
2)被「困斃」,即雖未被對方將軍,本方卻已無棋可走動;
3)自己宣布認輸。
4)一方長將不變,長將一方算輸。
出現以下情況,算和局:
1)一方輪走時,提議作和,對方同意;
2)雙方長將不變,符合「棋例」中「不變作和」的規定,雙方又不願變著時。
每一局都有時間設定
為適應不同用戶需求,在中國象棋游戲里設有時間設定功能
在開始游戲前,雙方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設定游戲時間。
第一時限:表示第一個時間限制
第一時限的步數:表示在第一時限內要求走的步數
第二時限:表示第二個時間限制
第二時限的步數:表示在第二時限內要求走的步數
第二時限以後均按第二時限的要求進行。
時限以分鍾表示,從 0--180 分
步數從 0-999
術語介紹
(一)將軍:對局中一方的棋子要在下一著棋將對方的帥(將)吃掉,稱為「將軍」。
(二)應將:被「將軍」的一方所採取的反擊、躲避或防衛的著法。應將的方法有:
1 、吃掉對方進行「將軍」的棋子。
2 、帥(將)從被攻擊的位置上避開。
3 、用自已的棋子置於對方「將軍」的棋子和自已帥(將)之間,俗稱「墊將」。
4 、遇到對方炮「將軍」時,除以上「應將」的辦法外,還可以把已方被當作炮架子的棋子撤開。如遇馬「將軍」時,還可以用已方的棋子蹩住馬腿。
(三)將死:如果被「將軍」而無法「應將」,就算「將死」。
(四)困斃:輪到走棋的一方,帥(或)雖然沒有被「將軍」卻被禁在一個位置上無路可走,同時已方其他棋子也都不能走動,就算被「困斃」。
(五)河界線:構成河界的兩條橫線。
(六)巡河:一方棋子在已方「河界線」上時,稱為「巡河」。
(七)騎河:一方棋子在對方「河界線」上時,稱為「騎河」。
(八)中線:棋盤中第 5 條豎線,通常用「五」(紅方)或「5」 (黑方)來代表。
(九)肋道:棋盤中第 4 , 6 兩條豎線,通常用「四」、「六」(紅方)或「4」、「6」(黑方)來代表。
(十)兵行線(卒行線):棋盤中「河界線」下面的第一條橫線,兵、卒就擺在這條線上。
(十一)宮頂線:兵行線(卒行線)下面的那條橫線,因是「九宮」的頂線,故得名。
(十二)底線:棋盤兩端的第一條橫線。
(十三)對局:雙方下棋稱「對局」,弈叫「對弈」。
(十四)全局:指對局的全部過程。包括「開局」、「中局」、「殘局」三個階段。
(十五)局面:指對局中某一階段雙方棋子分布的狀態。通常包括 「先手」、「後手」、「優勢」、「平穩」、「對攻」、「復雜」、「均勢」等等。
(十六)起著:開局第一著。
(十七)勝勢:對局中,局勢大體已定。勝利在望的一方,稱「勝勢」。
(十八)勝定:對局中,一方多子並占優勢,另一方少子,又無手段反擊和變化,形成必敗的局勢。其多子並占優勢的一方稱此棋局為「勝定」。
(十九)絕殺:對局中,一方下一著要將死對方,而對方又無法解救,稱「絕殺」。
(二十)羊角士:把士支在九宮上角,稱「羊角士」、是防守的一種方法。
(二十一)花士象:或花仕相。指對局中雙士象或雙仕相,在中線聯防時左右分開的一種形式。
(二十二)單缺士(仕):對局中,有雙象(相)而缺一士(仕),稱「單缺士(仕)」。
(二十三)單缺象(相):對局中,有雙士(仕)而缺一象(相)。
(二十四)閑著:一種適宜於對局相持階段的著法,目的在於等待時機。
(二十五)空著:毫無作用的一著棋,容易貽誤戰機,導致輸棋。
這樣可以么?
H. 中國象棋怎麼下才能贏
中國象棋的勝利規則是要將對方的將(帥)吃掉,活著要將對方的棋子全部吃掉。
I. 怎樣才能下好象棋
第一步,解殘局,解殘局的作用在於對於每一個字的把握棋子的用法,比如單馬擒單士這種解法基本都是固定的,沒有更多的解法,所以,把先把每一個棋子用到極致。用到極致之後再考慮組合,也就是高級一點的殘局配合,這樣的配合搞定後,再去玩整個局。
第二步,背經典棋譜,每一個象棋高手,都會背上許多經典的棋譜。
第三步,復盤,這是一個高手的功能了,也就是背多了,應用多了後總結出來的能力,也就是下完一盤棋後,就可以原封不動的把這盤棋復盤出來,能知道自己輸在哪裡,贏在哪裡。
象棋簡介:
象棋(英文名:Xiangqi),亦作「象碁」、中國象棋,中國傳統棋類益智游戲,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屬於二人對抗性游戲的一種,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中國象棋是中國棋文化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象棋主要流行於華人及漢字文化圈的國家,象棋是中國正式開展的78個體育運動項目之一。是首屆世界智力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之一。2008年6月7日,象棋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