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棕櫚科的主要形態特徵是什麼
拼音:zōnglǘ 種 名: 棕櫚 學 名: Trachycarpus fortunei(Hook.) H.Wendl.小棕櫚 別 名: 並櫚、棕樹、唐棕、唐棕櫚、山棕 科: 棕櫚科 屬: 棕櫚屬 英文名稱:Fortunes Windmill Palm 形態特徵 棕櫚樹屬常綠喬木。樹干圓柱形,常殘存有老葉柄及其下部的葉崤,葉簌豎干頂,形如扇,掌狀裂深達中下部。雌雄異株,圓錐狀肉穗花序腋生,花小而黃色。核果腎狀球形,藍褐色,被白粉。花期4-5月,10-11月果熟 分布:原產我國,除西藏外我國秦嶺以南地區均有分布,北起陝西南部,南到廣東、廣西和雲南、西達西藏邊界,東至上海浙江。從長江出海口,沿長江上游西岸500千米地帶廣為分布 生長習性 棕櫚是國內分布最廣,就江蘇棕櫚基地有面積100畝.緯度最高的種類。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耐寒性極強,可忍受零下14度的低溫,是我國栽培歷史最早的棕櫚類植物之一。 棕櫚樹干腐病 症狀 :病害多從葉柄基部開始發生,首先產生黃褐色病斑,並沿葉柄向上擴展到葉片,病葉逐漸凋萎枯死。病斑延及樹干產生紫褐色病斑,導致維管束變色壞死,樹干腐爛;葉片枯萎,植株趨於死亡。若在棕櫚干梢部位,其幼嫩組織腐爛,則更為嚴重。在枯死的葉柄基部和爛葉上,常見到許多白色菌絲體。當地上部分枯死後,地下根系也很快隨之腐爛,全部枯死。病原為擬青黴菌。 防治措施 及時清除腐死株和重病株,以減少侵染源。適時、適量剝棕,不可秋季剝棕太晚,春季剝棕太早或剝棕過多。春季,一般以清明前後剝棕為宜。可用50%多菌靈500倍液噴霧,或刮除病斑後塗葯,均有一定防治效果。噴葯時間,從3月下旬或4月上旬開始,每10至15天一次,連續噴3次。 用途 棕櫚樹栽於庭院、路邊及花壇之中,樹勢挺拔,葉色蔥蘢,適於四季觀賞。木材可以制器具。單子葉植物中的棕櫚科江蘇棕櫚基地有100萬株左右以其特有的形態特徵構成了熱帶植物部分特有的景觀。雙子葉植物棕櫚棵,葉鞘為扇子型,在江蘇棕櫚基地最多.提供棕纖維,葉可制扇、帽等工藝品,根入葯。 品種 1. 叢簇棕櫚 (Trachycarpus caespitosus) 2. 棕櫚 (Trachycarpus fortunei) 3. 吸枝棕櫚 (Trachycarpus forrunei var.surculosa) 4. 山棕櫚 (Trachycarpus martianus) 5. 龍棕 (Trachycarpus nanus) 6. 塔基棕櫚 (Trachycarpus takil) 7. 瓦氏棕櫚 (Trachycarpus wagenrianus) 8.扇子棕櫚 [編輯本段]中草葯 【英文名】 PETIOLUS TRACHYCARPI 【別名】棕衣樹、棕樹、陳棕、棕板、棕骨、棕皮 【來源】本品為棕櫚科植物棕櫚 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 f.)H. Wendl. 的乾燥葉柄。采棕時割取舊葉柄下延部分及鞘片,除去纖維狀的棕毛,曬干。 【製法】 棕櫚:除去雜質,洗凈,乾燥。棕櫚炭:取凈棕櫚,照煅炭法制炭。 【性狀】 本品呈長條板狀,一端較窄而厚,另端較寬而稍薄,大小不等。表面紅棕色,粗糙,有縱直皺紋;一面有明顯的凸出纖維,纖維的兩側著生多數棕色茸毛。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無臭。味淡。 【鑒別】取本品粉末1g,加水20ml,加熱5 分鍾,濾過,濾液用水稀釋成20ml。取濾液1ml ,加三氯化鐵試液2~3滴,即生成污綠色絮狀沉澱;另取濾液1ml ,加氯化鈉明膠試液3 滴,即顯白色渾濁。 【性味歸經】苦、澀,平。歸肺、肝、大腸經。 【功能主治】收澀止血。用於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 1、鼻血不止。用棕櫚燒灰,吹入流血的鼻孔內。 2、血崩不止。有棕櫚皮營業稅存性,空心服三錢,淡酒送上。 3、敵國淋不止。用棕櫚皮半燒半炒,研為末。每服二錢。 4、屙血。作棕櫚皮半斤、橋樓一個,共燒成灰。每服二錢,米湯調下。 5、瀉痢。用棕櫚皮燒存性。研為末,水送服一匙。 6、小便不通。用棕櫚皮燒存性,水酒送服二錢即通。 【用法用量】 3~9g,一般炮製後用。 【貯藏】置乾燥處。 【摘錄】《中國葯典》 [編輯本段]中草葯別名 【別名】棕皮,棕毛,棕櫚皮,棕樹皮,拼櫚木皮,棕表樹皮,百葉草皮,定海針皮。 【商品名】陳棕皮:又名陳棕。為棕櫚皮陳久者。習以為佳。 棕骨:又名棕板。為葉柄削去外面纖維曬干者。 以片大、質厚、棕紅色、陳久者為佳。 【處方名】棕櫚,棕櫚炭,棕櫚灰,棕灰,棕皮炭,棕炭,棕骨炭,棕板炭,陳棕炭。 棕桶炭又名棕櫚灰、棕皮炭、棕炭。為棕皮煅成炭入葯者。 棕骨炭又名棕板炭。為棕骨煅成炭入葯者。 [編輯本段]保鮮棕櫚樹 保鮮棕櫚樹 是屬於景觀產品,是和景觀想配套的產品,經特別工藝防腐、保鮮技術處理的棕櫚樹葉片, 配套工藝棕櫚樹干組合成的工藝品棕櫚樹,不需要水土養護,棕櫚樹葉四季常青,並伴有自然芳香。 棕櫚樹產品特點: 一:全真保鮮葉片具有手感含水,可以在環境濕度大的地方如游泳館內使用。乾燥花葉片不可以,會發霉。 二:全真保鮮樹,只要空氣中有水分,就會自動吸水舒張葉片。空氣中無水氣,則保持原植物形態不變。 三,全真保鮮樹,葉片放置在衛生間,早上可以看到葉片上有水珠分布在表面。乾燥花葉片沒有此功能。 四:真保鮮樹葉片絕不長白毛,可以水洗。不縮水,不滴水,葉片極柔軟,手感不幹燥。 五:全真保鮮樹工藝,可以生產多個植物品種。 [編輯本段]棕櫚葯用價值 氣味 筍及子花(按:即棕櫚的果實):苦、澀、平、無毒。有人認為有毒。 皮(按:即乾燥的葉鞘纖維):苦、澀、平、無毒。 主治 筍及子花:澀腸止瀉、崩中帶下。 皮: 1、鼻血不止。用棕櫚燒灰,吹入流血的鼻孔內。 2、血崩不止。有棕櫚皮營業稅存性,空心服三錢,淡酒送上。 3、敵國淋不止。用棕櫚皮半燒半炒,研為末。每服二錢。 4、屙血。作棕櫚皮半斤、橋樓一個,共燒成灰。每服二錢,米湯調下。 5、瀉痢。用棕櫚皮燒存性。研為末,水送服一匙。 6、小便不通。用棕櫚皮燒存性,水酒送服二錢即通。
『貳』 棕樹皮長期泡在水裡會變質嗎
對於耐水的木材,自古有松木「干千年,水千年,不幹不水兩三年」之說,因而在對無法挖到實底的爛泥塘等以松木深埋作底的做法。但松木還不如杉木,杉木才是最好的耐水木材。
杉木是我國特有的速生用材樹種之一。杉木生長快,材性好,單產高,分布廣,運銷范圍廣,銷售數量大,是我國最重要的商品材種之一。
杉木的木材性質,古人早有記述,公元前2世紀郭璞注《爾雅》曰:杉木「似松,生江南,可以為船及棺材,作柱埋之不腐;又人家常用作桶板,甚耐水。」《本草綱目》也雲:「其木有赤白二種,赤杉實而多油,白杉虛而乾燥。有斑紋如雉者,謂之野雞斑,作棺尤貴,其木不生白蟻,燒灰最發火葯。」
所有杉木中,又以產於貴州省錦屏縣為中心的清水江流域的杉木為最:「清江南山者為更佳,質堅色紫,呼之曰『油杉』」。明代洪武年間,錦屏盛產優質杉木的信息得傳到華中、華東地區。明正德九年(1514年)朝廷修乾清宮、坤寧宮,層層派出要員深入錦屏採集「皇木」,從此錦屏成為朝廷興修皇宮聖殿廣征「皇木」之地,「坎坎之聲鏗訇空谷,商賈絡繹於道"(《黔南識略》)。至明末,錦屏杉木甚至遠銷海外,侗、苗族經濟由此走向世界。
『叄』 中國什麼地方棕櫚樹多
棕櫚在中國主要分布在秦嶺、長江流域以南溫暖濕潤多雨地區,以四川、雲南、貴州、湖南、湖北、陝西最多
『肆』 棕櫚皮的簡介
【拉丁名】rachycarpus wagneria-nus Becc.
【異名】拼櫚木皮(《本草拾遺》),棕毛(《普濟方》),棕皮(《本草求原》)。
【處方名】:棕櫚炭、棕櫚灰、棕灰、棕皮炭、棕炭、棕骨炭、棕板炭、陳棕炭、棕櫚棕櫚炭又名棕櫚灰、棕皮炭、棕炭。為棕皮煅成炭入葯者。棕骨炭又名棕板炭。為棕骨煅成炭入葯者。陳棕炭為陳棕皮煅成炭入葯者。本品多煅成炭入葯,以增強止血作用。所以處方中寫棕櫚也指棕櫚炭。
【商品名】:陳棕皮:又名陳棕。為棕櫚皮陳久者。習以為佳。棕骨:又名棕板。為葉柄削去外面纖維曬干者。以片大、質厚、棕紅色、陳久者為佳。
【來源】為棕櫚科植物棕櫚的葉鞘纖維。
【植物形態】棕櫚(《本草拾遺》),又名:棕(《山海經》),栟櫚(楊孚《異物志》),棕衣樹、百頁草、定海針。
常綠喬木,高達15米。
桿圓柱形,不分枝。
葉簇生於桿頂,圓扇形,革質,長約70厘米,有皺摺,開展時掌狀,深裂至葉片的中部以上,裂片具主脈,先端2尖裂,兩面均光滑無毛;葉柄長可達1米以上,質堅硬,上面子坦,下面凸起呈棱形,或有時兩面凸起,兩側邊緣具刺,柄基部有抱莖的葉鞘,分裂為棕褐色纖維狀毛(即棕衣),葉鞘脫落後,在桿上留下呈環狀痕跡的節。
肉穗狀花序短,自葉叢中抽出,下部有多數大形鞘狀苞;花小,多數,淡黃色,單性,雌雄異株;花被6片,卵形,排列成2輪,外輪小於內輪,鑷合狀;雄蕊6,花葯背著生,花絲極短;子房上位,雌蕊3,基部合生,1室,胚珠1。
核果球形或近腎形,直徑7~9毫米,具短柄,常有宿存的花被片。
種子1,扁球形或腎形,暗灰色或淡黑色。
花期4~5月。
果期11~12月。
栽培於村邊、溪邊、田邊、丘陵地或山地。
分布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江西、湖南、湖北、貴州、雲南、甘肅等地。
本植物的根(棕樹根)、心材(棕樹心)、葉(棕櫚葉)、花(棕櫚花)、果實(棕櫚子)等亦供葯用,各詳專條。
【採集】全年可采,一般多於9~10月間採收其剝下的纖維狀鞘片,除去殘皮,曬干。
【葯材】棕櫚皮的陳久者,名陳棕皮。
商品中有用葉柄部分或廢棕繩。
將葉柄削去外面纖維,曬干,名為棕骨;廢棕繩多取自破舊的棕床,名為陳棕。
『伍』 山棕樹圖片 ,並棕圖片,唐棕圖片等。我分不清品種,忘指教
種 名: 棕櫚
學 名: Trachycarpus fortunei(Hook.) H.Wendl.小棕櫚
別 名: 並櫚、棕樹、唐棕、唐棕櫚、山棕
科: 棕櫚科
屬: 棕櫚屬
英文名稱:Fortunes Windmill Plam
形態特徵
棕櫚樹屬常綠喬木。樹干圓柱形,常殘存有老葉柄及其下部的葉崤,葉簌豎干頂,形如扇,掌狀裂深達中下部。雌雄異株,圓錐狀肉穗花序腋生,花小而黃色。核果腎狀球形,藍褐色,被白粉。花期4-5月,10-11月果熟
分布:原產我國,除西藏外我國秦嶺以南地區均有分布,北起陝西南部,南到廣東、廣西和雲南、西達西藏邊界,東至上海浙江。從長江出海口,沿長江上游西岸500千米地帶廣為分布
生長習性
棕櫚是國內分布最廣,就江蘇棕櫚基地有面積100畝.緯度最高的種類。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耐寒性極強,可忍受零下14度的低溫,是我國栽培歷史最早的棕櫚類植物之一。
棕櫚樹干腐病
症狀 :病害多從葉柄基部開始發生,首先產生黃褐色病斑,並沿葉柄向上擴展到葉片,病葉逐漸凋萎枯死。病斑延及樹干產生紫褐色病斑,導致維管束變色壞死,樹干腐爛;葉片枯萎,植株趨於死亡。若在棕櫚干梢部位,其幼嫩組織腐爛,則更為嚴重。在枯死的葉柄基部和爛葉上,常見到許多白色菌絲體。當地上部分枯死後,地下根系也很快隨之腐爛,全部枯死。病原為擬青黴菌。
防治措施
及時清除腐死株和重病株,以減少侵染源。適時、適量剝棕,不可秋季剝棕太晚,春季剝棕太早或剝棕過多。春季,一般以清明前後剝棕為宜。可用50%多菌靈500倍液噴霧,或刮除病斑後塗葯,均有一定防治效果。噴葯時間,從3月下旬或4月上旬開始,每10至15天一次,連續噴3次。
用途
棕櫚樹栽於庭院、路邊及花壇之中,樹勢挺拔,葉色蔥蘢,適於四季觀賞。木材可以制器具。單子葉植物中的棕櫚科江蘇棕櫚基地有100萬株左右以其特有的形態特徵構成了熱帶植物部分特有的景觀。雙子葉植物棕櫚棵,葉鞘為扇子型,在江蘇棕櫚基地最多.提供棕纖維,葉可制扇、帽等工藝品,根入葯。
品種
1. 叢簇棕櫚 (Trachycarpus caespitosus) 2. 棕櫚 (Trachycarpus fortunei)
3. 吸枝棕櫚 (Trachycarpus forrunei var.surculosa) 4. 山棕櫚 (Trachycarpus martianus)
5. 龍棕 (Trachycarpus nanus) 6. 塔基棕櫚 (Trachycarpus takil)
7. 瓦氏棕櫚 (Trachycarpus wagenrianus) 8.扇子棕櫚
[編輯本段]中草葯
【英文名】 PETIOLUS TRACHYCARPI
【別名】棕衣樹、棕樹、陳棕、棕板、棕骨、棕皮
【來源】本品為棕櫚科植物棕櫚 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 f.)H. Wendl. 的乾燥葉柄。采棕時割取舊葉柄下延部分及鞘片,除去纖維狀的棕毛,曬干。
【製法】 棕櫚:除去雜質,洗凈,乾燥。棕櫚炭:取凈棕櫚,照煅炭法制炭。
【性狀】
本品呈長條板狀,一端較窄而厚,另端較寬而稍薄,大小不等。表面紅棕色,粗糙,有縱直皺紋;一面有明顯的凸出纖維,纖維的兩側著生多數棕色茸毛。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無臭。味淡。
【鑒別】取本品粉末1g,加水20ml,加熱5 分鍾,濾過,濾液用水稀釋成20ml。取濾液1ml ,加三氯化鐵試液2~3滴,即生成污綠色絮狀沉澱;另取濾液1ml ,加氯化鈉明膠試液3 滴,即顯白色渾濁。
【性味歸經】苦、澀,平。歸肺、肝、大腸經。
【功能主治】收澀止血。用於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
1、鼻血不止。用棕櫚燒灰,吹入流血的鼻孔內。
2、血崩不止。有棕櫚皮營業稅存性,空心服三錢,淡酒送上。
3、敵國淋不止。用棕櫚皮半燒半炒,研為末。每服二錢。
4、屙血。作棕櫚皮半斤、橋樓一個,共燒成灰。每服二錢,米湯調下。
5、瀉痢。用棕櫚皮燒存性。研為末,水送服一匙。
6、小便不通。用棕櫚皮燒存性,水酒送服二錢即通。
【用法用量】 3~9g,一般炮製後用。
【貯藏】置乾燥處。
【摘錄】《中國葯典》
[編輯本段]保鮮棕櫚樹
保鮮棕櫚樹 是屬於景觀產品,是和景觀想配套的產品,經特別工藝防腐、保鮮技術處理的棕櫚樹葉片, 配套工藝棕櫚樹干組合成的工藝品棕櫚樹,不需要水土養護,棕櫚樹葉四季常青,並伴有自然芳香。
棕櫚樹產品特點:
一:全真保鮮葉片具有手感含水,可以在環境濕度大的地方如游泳館內使用。乾燥花葉片不可以,會發霉。
二:全真保鮮樹,只要空氣中有水分,就會自動吸水舒張葉片。空氣中無水氣,則保持原植物形態不變。
三,全真保鮮樹,葉片放置在衛生間,早上可以看到葉片上有水珠分布在表面。乾燥花葉片沒有此功能。
四:真保鮮樹葉片絕不長白毛,可以水洗。不縮水,不滴水,葉片極柔軟,手感不幹燥。
五:全真保鮮樹工藝,可以生產多個植物品種。
[編輯本段]棕櫚葯用價值
氣味 筍及子花(按:即棕櫚的果實):苦、澀、平、無毒。有人認為有毒。
皮(按:即乾燥的葉鞘纖維):苦、澀、平、無毒。
主治
筍及子花:澀腸止瀉、崩中帶下。
皮:
1、鼻血不止。用棕櫚燒灰,吹入流血的鼻孔內。
2、血崩不止。有棕櫚皮營業稅存性,空心服三錢,淡酒送上。
3、敵國淋不止。用棕櫚皮半燒半炒,研為末。每服二錢。
4、屙血。作棕櫚皮半斤、橋樓一個,共燒成灰。每服二錢,米湯調下。
5、瀉痢。用棕櫚皮燒存性。研為末,水送服一匙。
6、小便不通。用棕櫚皮燒存性,水酒送服二錢即通。
『陸』 什麼地方棕樹皮最便宜
這個吉林那邊的吧。
『柒』 棕樹資料
棕櫚 拉丁名 Trachycarpus fortunei 別 名 棕樹、山棕 科 棕櫚科 屬 棕櫚屬 產地分布:原產中國,日本、印度、緬甸也有。棕櫚在我國分布很廣;北起陝西南部,南到廣東、廣西和雲南,西達西藏邊界,東至上海和浙江。從長江出海口,沿著長江上游兩岸500公里廣闊地帶分布最廣。 形態特徵:常綠喬木,高達15米。無主根,須根密集。干圓柱形,直立,不分枝,干有殘存不脫落的老葉柄基部,並被暗棕色的葉鞘纖維包裹。葉大,簇生於樹干頂端,掌狀分裂成多數狹長的裂片,裂片堅硬,頂端淺二裂。葉柄極長。雌雄異株,花期5月,淡黃色,肉穗花序,排列成圓錐花序。核果腎形,初為青色,11~12月果熟,熟時黑褐色。 多為觀賞用
棕櫚
(Trachycarpus sortunei Wendl)
棕櫚又名棕樹,屬棕櫚科、棕櫚屬。
[形態特徵]
棕櫚屬常綠小喬木。樹干圓柱形,聳直不分枝,周圍包以棕皮,樹冠傘形。葉形如蒲扇,簇生於莖端,向四周開展,有狹長皺褶,至中部掌裂,葉柄長。花單性,雌雄異株,肉穗花序,花淡黃色,有明顯的花苞。核果球形,初為青色,熟時呈黑褐色,微被白粉,花朝4月,果熟11月(見圖3—11)
[習 性]
棕櫚為熱帶及亞熱帶樹種,產我國秦嶺以南、長江中下游地區及華南沿海均有栽培。喜溫暖濕潤氣候,較耐寒耐蔭。適生於排水良好、疏鬆、肥沃、濕潤之地;微酸性土、中性土及石灰性土均能適應。過濕之地,易於腐根;且為淺根性樹種,易於風倒。
[栽培技術]
繁殖:採取播種育苗繁殖。用新鮮種子隨采隨播,亦可沙藏至翌春播種。播前用60—70℃溫水浸種1晝夜以催芽,條播行距為20—25厘米,覆土厚2厘米。播後約50天發芽出土,有的需百餘天才發芽。苗期要及時鬆土除草,加強肥水管理。棕櫚初期生長緩慢,一般要留床或換床分栽,培育2—3年後再定植。
管理:大苗移栽起苗時要留須根,帶土球,栽種不宜過深,否則易引起爛心,蓋土至原狀,穴面保持盤子形。栽後應剪除1/2葉片以減少水分蒸騰,提高成活率。平時管理,乾旱時適當澆水,天氣寒冷之地,冬季以草裹之。新葉發生、舊葉下垂時,應及時剪去。每年冬春兩季可施以豆餅肥或廄肥,以利生長。
[用 途]
棕櫚宜栽於庭院、路邊及花壇之中,樹勢挺拔,葉色蔥蘢,適於四季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