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國新發展理念是什麼
發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
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我國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這是我國這個經濟大個頭的「阿喀琉斯之踵」。
新發展理念注意:
作出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重大判斷,並據此提出了黨的基本路線,開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嶄新局面。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在前人長期奮斗的基礎上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B. 你是如何理解新發展理念的
新發展理念就是指揮棒、紅綠燈。全黨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新發展理念上來,努力提高統籌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對不適應、不適合甚至違背新發展理念的認識要立即調整,對不適應、不適合甚至違背新發展理念的行為要堅決糾正,對不適應、不適合甚至違背新發展理念的做法要徹底摒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長遠的導向,具有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新發展理念,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和發展著力點,要深入理解、准確把握其科學內涵和實踐要求。
C.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理念是什麼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新發展理念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國發展實踐催生的理論成果。新發展理念凝結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指明了我國未來發展的方向和路徑,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遵循;新發展理念創造性地回答了關於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
是我們黨關於發展理論的一次重大升華;新發展理念適應了時代發展和實踐深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的行動指南。
新發展理念所蘊含的經濟思想和經濟政策,蘊含著人類歷史積淀的人的發展、物質與精神、人與自然和諧、互通有無、改善民生、公平正義等治國理政的廣博知識和豐富經驗。從上述意義上看,新發展理念堪稱是當代中國的政治經濟學。
(3)如何認識新中國發展理念擴展閱讀
新發展理念是基於中國實際,聚焦中國發展,直指中國發展新階段的深層次矛盾和突出問題而提出來的,具有鮮明的問題導向性。它進一步抓住了發展的要領,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切中時弊,能有效解決我國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積累的問題。
新發展理念是具有鮮明實踐指向的行動綱領。理念是對實踐規律的總結,必須有明確的實踐指向。沒有實踐指向的理念,就是鏡中花、水中月,看起來美好,最終卻不能變成現實。堅持問題導向,以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關鍵領域存在的問題為突破口,是新發展理念的一大特色。
它直指我國經濟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來破題、來展開,在聚焦改革發展的焦點難點中開出了解決問題的良方。正是因為強烈的問題意識,新發展理念才具有強大的理論穿透力和現實解釋力,成為回應當代社會發展問題的中國解答。
把握好新發展理念的實踐性,就要堅持實踐第一,以實踐立論、靠實踐拓展、為實踐領航,把新發展理念貫穿到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過程,以新理念推動實踐新飛躍、贏得發展新優勢、創造發展新奇跡。
D. 新發展理念的認識是什麼
新發展理念的認識:
1、新發展理念中的「創新」,首先指科技創新,同時也指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企業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品牌創新、業態創新、管理創新等各方面創新。
2、新發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創新及創新能力在當代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際競爭中的極端重要性。
3、新發展理念深刻揭示了科技創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綜合國力提高,最終取決於科技創新。
4、新發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實現創新的復雜性。創新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經濟社會各個領域。
5、新發展理念深刻揭示了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的辯證關系。科技創新、制度創新要協同發揮作用,兩個輪子一起轉。
6、新發展理念深刻揭示了人才在創新中的核心地位。人才是創新的根基,是創新的核心要素。我國要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創新人才。
7、新發展理念深刻揭示了自主創新與科技開放合作的辯證關系。我們強調自主創新,絕不是要關起門來搞創新。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大背景下,創新資源在世界范圍內加快流動,各國經濟科技聯系更加緊密,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獨立依靠自己力量解決所有創新難題。
E. 淺談新發展理念的認識和理解是什麼
新發展理念就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就是指揮棒、紅綠燈。
全黨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新發展理念上來,努力提高統籌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對不適應、不適合甚至違背新發展理念的認識要立即調整,對不適應、不適合甚至違背新發展理念的行為要堅決糾正,對不適應、不適合甚至違背新發展理念的做法要徹底摒棄。
理解:
1、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我國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這是我國這個經濟大個頭的「阿喀琉斯之踵」。
2、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我國發展不協調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突出表現在區域、城鄉、經濟和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等關繫上。
在經濟發展水平落後的情況下,一段時間的主要任務是要跑得快,但跑過一定路程後,就要注意調整關系,注重發展的整體效能,否則「木桶」效應就會愈加顯現,一系列社會矛盾會不斷加深。
3、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我國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問題十分嚴峻,人民群眾對清新空氣、干凈飲水、安全食品、優美環境的要求越來越強烈。
4、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現在的問題不是要不要對外開放,而是如何提高對外開放的質量和發展的內外聯動性。我國對外開放水平總體上還不夠高,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還不夠強,應對國際經貿摩擦、爭取國際經濟話語權的能力還比較弱,運用國際經貿規則的本領也不夠強,需要加快彌補。
把新發展理念落到實處,各級領導幹部的要求:
第一,深學篤用,通過示範引領讓幹部群眾感受到新發展理念的真理力量。
第二,用好辯證法,對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進行科學設計和施工。
第三,創新手段,善於通過改革和法治推動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
第四,守住底線,在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中及時化解矛盾風險。
F. 怎麼闡述對新發展理念的認識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長遠的導向,具有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新發展理念,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和發展著力點,要深入理解、准確把握其科學內涵和實踐要求。
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我國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這是我國這個經濟大個頭的「阿喀琉斯之踵」。
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我國發展不協調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突出表現在區域、城鄉、經濟和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等關繫上。
在經濟發展水平落後的情況下,一段時間的主要任務是要跑得快,但跑過一定路程後,就要注意調整關系,注重發展的整體效能,否則「木桶」效應就會愈加顯現,一系列社會矛盾會不斷加深。
簡介
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揮優勢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創新引領率先實現東部地區優化發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
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
G. 對新發展理念的理解與體會怎麼寫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長遠的導向,具有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新發展理念,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和發展著力點,要深入理解、准確把握其科學內涵和實踐要求。
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我國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這是我國這個經濟大個頭的「阿喀琉斯之踵」。
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我國發展不協調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突出表現在區域、城鄉、經濟和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等關繫上。
在經濟發展水平落後的情況下,一段時間的主要任務是要跑得快,但跑過一定路程後,就要注意調整關系,注重發展的整體效能,否則「木桶」效應就會愈加顯現,一系列社會矛盾會不斷加深。
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我國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問題十分嚴峻,人民群眾對清新空氣、干凈飲水、安全食品、優美環境的要求越來越強烈。
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現在的問題不是要不要對外開放,而是如何提高對外開放的質量和發展的內外聯動性。我國對外開放水平總體上還不夠高,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還不夠強,應對國際經貿摩擦、爭取國際經濟話語權的能力還比較弱,運用國際經貿規則的本領也不夠強,需要加快彌補。
共享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我國經濟發展的「蛋糕」不斷做大,但分配不公問題比較突出,收入差距、城鄉區域公共服務水平差距較大。在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上,無論是實際情況還是制度設計,都還有不完善的地方。
(7)如何認識新中國發展理念擴展閱讀:
新發展理念主要措施: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強調,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習近平指出,必須堅定不移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習近平說,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
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揮優勢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創新引領率先實現東部地區優化發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
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
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習近平強調,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我們要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發展活力,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H. 如何准確理解新發展理念的科學內涵
一,創新發展就是要更換發動機,注重解決培育發展新動力問題。二,協調發展就是補短板,注重解決發展不協調不平衡問題。三,綠色發展。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處理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問題。四,開放發展,就是在引進來走出去上雙向發力,注重解決好發展的內外聯動問題。五,共享發展。就是把蛋糕分配好,注重解決好社會公平公正問題。創新,協調,綠色,共享,發展這五大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統一於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