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些食物是通過絲綢之路從西域傳入中原的
從漢代張騫出使西域開始,彷彿打開了一個魔盒,那些其他國家紛紛進入中國的視野。原來大國之外還有大國,於是一條絲綢之路便溝通了國家之間的經濟貿易。絲綢之路,不是國家官方開辟的路,而是一條溝通交流貿易的「通道」。從以物換物,到等價購買,時至今日新絲路的出現依舊溝通了多國貿易。那麼我們今天經常吃的水果中,有哪些是通過絲路流傳到中國的呢?今天就為大家一一列舉。
1.葡萄
如果說傳入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美食是什麼,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葡萄了。《史記》記載大宛(今烏茲別克境內)以葡萄為酒,漢使取其實來。而葡萄這個名字,正是大宛語budaw的諧音。在漢人引入大宛葡萄之前,中國也有葡萄,當大宛葡萄引進後與本國葡萄雜交培育出更多優良品種如:龍眼、雞心、馬奶葡萄等。東漢末年曹丕就認為葡萄石「中國珍果」。在早期的銅鏡中「海獸葡萄紋」的紋樣也大量運用,無不說明葡萄傳入對中國人的影響。
2.西瓜
在遼、宋、金傳入中國的水果中,西瓜可以說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了。古文獻中,西瓜一詞最早見於五代胡嶠的《陷虜記》,書中說西瓜是「契丹破回鶻得瓜種」。在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1號遼墓壁畫中主人面前桌上擺著的就是西瓜。文天祥還做詠西瓜的詩「拔出金佩刀,切破蒼玉瓶。千點紅櫻桃,一團黃水晶」。
3.蘋果
哈哈,沒想到吧,我們最常吃的蘋果也是舶來品喔~我國現代的蘋果基本都是19世紀歐洲引進的歐洲蘋果。古文獻中有一種叫柰子的沙果,被很多人認為是蘋果,實際上並不是。晉代郭義恭《廣志》「林檎似柰子」,這就是我們現在說的綿蘋果啦。但是這種果子味道不好吃,直到16世紀英國培育成大型果種,1871年引入煙台,1898年引入青島,1905年引入遼寧旅大。
明晚期,美洲果類傳入中國,如巴西的菠蘿、花生;北美的草莓、向日葵等等。這些食物傳入中國後得到廣泛種植,深受國人喜愛。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外國傳入中國的水果,中國的很多水果也傳往國外。如:梨,在公元2世紀傳入印度,在印度被稱為「秦地王子」;栗子、荔枝、李子也都是中國原產的,在不同的時期也曾傳播至外國
㈡ 全球進口食品怎麼運輸到中國
要從國外進口食品到國內賣,就需要先一般貿易進口完成海關商檢規定的手續,包括:進口收貨人公司備案和出口商公司備案;中文標簽備案;報檢;報關;交稅;海關核稅放行;海關查貨;商檢查貨;進口食品入商檢局的監管倉庫;送進口食品的樣品到化驗室化驗;加貼商檢局認可的中文標簽標簽;商檢的官員到監管倉庫查看進口食品的中文標簽加貼情況;出化驗合格的衛生證書;完整了上述的手續後,就完成了進口食品需要辦理的所有手續,就可以真正把食品進口到了中國,就可以在國內任何地方正常合法的銷售了。
進口的時候要先注意是否產區在國家界定的核輻射范圍之類,如果不在這個范圍,那麼就可以正常進口,清關流程跟食品是一樣的,到國內的話,銷售企業一定要有食品流通許可證才可以進行銷售,其餘需要注意的,根據具體的產品和公司而定吧
㈢ 國外食品進口到中國要哪些手續
如果有進出口權的必須去辦理公司,個體工商戶及其他企業是不可以申請進出口權的,辦理有進出口權的公司其注冊資本必須要達到三百萬元以上。 首先相關從業人員去衛生局指定的醫院進行體檢取得健康證,具體的注冊程序:由全體股東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託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名稱預先核准,憑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和健康證到衛生局申請辦理衛生許可證辦理到銀行開戶,再憑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然後到會計師事務所進行驗資,由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驗資報告後,帶上全體股東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託代理人的證明、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驗資報告、股東會決議(選舉法寶代表人的決議)、股東身份證、衛生許可證、公司章程、營業場所證明材料、房屋租賃協議到工商局辦理注冊登記。然後到稅務局辦理稅務登記證,到質監局辦理機構代碼證,最後到海關報批。 注冊公司的最低注冊資本三萬元人民幣,手續費用約三千元左右。 健康證後再到衛生局申請辦理衛生許可證辦理補充回答: 進出口權的獲得還是比較復雜的,一般門檻比較高,有專業的進出口操作人員,有對應的業務范圍等,具體請向當地外經貿局咨詢,因為各地的具體門檻不一樣的。 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國內銷售渠道:這個你這邊應該問題不大,因為本身就是類似行業的; 2、進口渠道:要有中國的進出口權的企業,如果自己沒有進出口權,可以通過外貿公司代理走,付代理費即可; 3、國外產品國內食品許可:這個程序上復雜一點,但是因為你在國內已經有相關經驗了,只要把國外食品的樣品拿進來做測試和申請即可。
㈣ 請問從日本進口休閑食品在國內報關都要什麼手續
進口日本食品原料和生產工廠不能是以下產區:
不能是輻射產區(福島縣、群馬縣、栃木縣、茨城縣、宮城縣、新瀉縣、長野縣、琦玉縣、東京都、千葉縣)生產
注意:從2022年1月1日開始所有進口食品需要境外生產商注冊好後,才允許進口,申報的時候需要,不然會系統退單
進口日本食品國內收貨人所需具備資質:
進出口權
海關注冊登記證
簽約通關無紙化
進口食品收貨人備案
日本食品日本方面需要提供的單證資料有:
1.輸華產地證
2.衛生證
3.生產日期&保質期證明
4.營養成分分析報告
6.標簽彩色照片和翻譯件
7.如果是木托盤,木托盤需要有IPPC標識
8.Invoice
9.Packing List
10.境外生產商注冊號
進口日本食品首次流程一般為:
落實好貨物信息和國外單證--國外發運--收發貨人備案---到港後報關---海關繳稅放行(如查驗則查驗)---檢驗檢驗抽檢(有概率)出國內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可以銷售)
應出具放射性物質檢測合格證明的
產品HS編碼
一、蔬菜及製品
HS編碼07章的0701100000至0714909099;
HS編碼20章的2001100000至2005999990、2006009010、2006009090。
二、水產品及水生動物
HS編碼02章的0210930000、0208400000、0208500000、0210920000;
HS編碼03章的0301100010至0307999090;
HS編碼05章的0511919010、0511919090;
HS編碼12章的1212201010至1212209090;
HS編碼15章的1504100000、1504200000、1504300090、1506000010;
HS編碼16章的1603000010至1605909090;
HS編碼20章的2008993100至2008993900;
HS編碼21章的2103909000。
三、茶葉及製品
HS編碼09章的0902101000至0903000000;
HS編碼21章的2101200000。
四、乳及乳製品
HS編碼04章的0401100000至0406900000;
HS編碼19章的1901100010至1901900000。
五、水果及製品
HS編碼08章的0801110000、0802110000、0802120000、0802901090、0802902000、0803000000、0804100000、0804200000、0804300090、0804400000、0804501090、0804502090、0804503000、0805100000、0805201000、0805202000、0805209000、0805400090、0805500000、0805900000、0808100000、0808201200、0808201300、0808201900、0813100000、0813200000、0813300000、0813401000、0813402000、0813403000、0813404000;
HS編碼20章的2006001000、2006002000、2006009090、2007100000、2007910000、2007991000、2007999000、2008192000、2008201000、2008209000、2008301000、2008309000、2008401000、2008409000、2008500000、2008601000、2008609000、2008701000、2008709000、2008800000、2008910000、2008920000、2008991000、2008992000、2008993900、2008999000。
六、葯用植物產品
HS編碼12章的1211201000至1211209900、1211901100至1211903600、1211903930至1211903999。
㈤ 怎麼外國食品進口到中國
要把國外的食品進口到中國就需要完成中國海關和商檢局規定的相關手續,進口食品需要辦理的手續很多,特別是以貴司公司名義第一次進口食品,包括:進口收貨人公司備案和出口商公司備案;中文標簽備案;報檢;報關;交稅;海關核稅放行;海關查貨;商檢查貨;進口食品入商檢局的監管倉庫;送進口食品的樣品到化驗室化驗;加貼商檢局認可的中文標簽標簽;商檢的官員到監管倉庫查看進口食品的中文標簽加貼情況;出化驗合格的衛生證書;完整了上述的手續後,就完成了進口食品需要辦理的所有手續,就可以真正把食品進口到了中國,就可以在國內任何地方正常合法的銷售了。
㈥ 從國外進口食品回來中國報關流程是怎麼樣的
一、進口巧克力食品報關流程
1.進口商必須擁有海關及檢疫的進出口備案,沒有進口出權是不能進口食品的,如果沒有進出口權又想進口,那麼可以掛靠我司。
2.進口商需向國家工商部門申請(食品流通許可證)。
所指預包裝食品進口首先辦理標簽的咨詢報告取得認監委的合格進口允許。
4.產品得到允許後發貨需辦理標簽備案。
5.尋求報關公司代理為其進行,商檢抽樣報關等事宜。
6.取得中國檢驗檢疫局的合格證書,產品加貼中文標簽即可出售。
二、進口標簽備案需要提供資料
1、產地證
2、自由銷售證明&衛生證
3、營業執照復印件蓋公章
4、彩色標簽照片蓋公章
5、裝箱單、f.a票、合同
6、報關、報檢委託書
7、空白的便簽紙盡量多寄一些
8、報關、報檢十位代碼
9、包裝產品設計稿及包裝設計稿的外文翻譯
報檢時,進口商或者其代理人應當將所進口的食品按照品名、品牌、原產國(地區)、規格、數/重量、總值、生產日期(批號)及質檢局規定的其他內容逐一申報。
㈦ 從國外進口零食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需要辦理以下手續:
1、營業執照
營業執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發給工商企業、個體經營者的准許從事某項生產經營活動的憑證。其格式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統一規定。
2、食品流通許可證
食品流通許可證,是對食品流通許可證的發放、發放條件、發放程序以及與食品衛生許可證的銜接等問題予以明確。
3、如是用企業名稱進口申報,則需要海關進出口報關注冊證書,對外貿易備案登記表,自理報檢備案登記表。
4、開通口岸支付稅金功能。
5、公司所在地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做收貨企業備案。
6、網上做生產企業備案,進口商備案。
7、國外提供:裝箱單、合同、發票、產地證、衛生證、外包裝(做中文標簽備案)。
進口關稅是一個國家的海關對進口貨物和物品徵收的關稅。各國已不使用過境關稅,出口稅也很少使用。通常所稱的關稅主要指進口關稅。
徵收進口關稅會增加進口貨物的成本,提高進口貨物的市場價格,影響外國貨物進口數量。因此,各國都以徵收進口關稅作為限制外國貨物進口的一種手段。適當的使用進口關稅可以保護本國工農業生產,也可以作為一種經濟杠桿調節本國的生產和經濟的發展。
(7)國外的食品如何進入中國擴展閱讀
2019年1月1日起,對化肥、磷灰石、鐵礦砂、礦渣、煤焦油、木漿等94項商品不再徵收出口關稅。
為支持「一帶一路」和自由貿易區建設,加快推進我國與相關國家的經濟貿易合作,營造有利於經濟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外部條件,2019年我國對原產於23個國家或地區的部分商品實施協定稅率,其中進一步降稅的有中國與紐西蘭、秘魯、哥斯大黎加、瑞士、冰島、澳大利亞、韓國、喬治亞自貿協定以及亞太貿易協定。
根據內地與香港、澳門簽署的貨物貿易協議,對原產於香港、澳門的進口貨物將全面實施零關稅。隨著最惠國稅率的降低,相應調整亞太貿易協定項下的孟加拉和寮國兩國特惠稅率。
2019年7月1日起,我國還將對298項信息技術產品的最惠國稅率實施第四步降稅,同時對部分信息技術產品的暫定稅率作相應調整。
上述調整有利於發揮好關稅統籌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重要職能,有利於統籌協調國內相關產業均衡發展,有利於推動開放合作,共享發展成果,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穩定增長。
㈧ 從國外進口冷凍肉到國內需要什麼手續
一、凍肉進口報關必須出示的材料有什麼?
1、海外必須出示原產地資格證書
2、海外的動植檢資格證書
3、是不是在國家容許進口的目錄
4、中國收件人是不是有食品進出口商品流通資質證書
5、中國進出境動植檢證實
二、冷凍肉進口報關流程
1、簽合同;
2、食品類漢語標志審批(貨品到港前剛開始申請辦理);
3、補貨;
4、提前准備報關單證;
5、送貨到港;
6、換單;
7、報關報檢;
8、出口報關(審價、查貨);
9、繳稅;
10、貼上標簽;
11、申請辦理報檢檢查;
12、貨品海關放行。
三、冷凍肉進口的常見問題
冷凍肉類進口針對收件人必須具有相對資質證書,如沒有相對資質證書,博雋有。
1.國外供應商產品是否准入,工廠是否在華注冊備案
2.國外供應商需要提供原產地證和衛生證(由在華備案登記的獸醫開具)
3.國內收貨人是否具有進出口權,營業執照經營范圍是否包含食品或農產品的進口、生產、經銷或代理等內容。
4.國內收貨人還需要辦理國內肉類收貨人備案,如首次進口需要辦理入境動物檢疫許可證,並在商檢備案。
5.國內收貨人還需要商務部頒發的自動進口許可證就目前而言重要的是國外是否准入,國外工廠是否在華注冊。這兩項是國外牛肉進口的首要前提,也是必備之處
㈨ 從國外進口食品到中國需要辦理什麼手續和程序,進口食品需要什麼資料文件單證
我是做食品進口報關的,一般從國外進口食品,首先需要把食品的成份表發給我們歸類審核,看是否符合中國准入規則,符合後再進行下一步的進口操作。
進口食品需要的資料:標簽備案、產地證、成份表、營養成份檢測報告、合同、發票、裝箱單、提供產品生產批號/生產日期/限用日期/保質期證明文件、貨物清單、境外廠商和出口商備案號。
進口流程:發貨前辦好標簽備→海運/空運到港→報檢→商檢出檢驗檢疫證明→報關→貨到中國
註:1.進口前需准備齊全需要的資料,以免造成資料不全退運;
2.可向船公司申請14天的最長免倉期,這樣貨可存至碼頭待報檢報關完成後直接拖 走,節省倉租;
3. 為規避退運風險,可貨到香港再進來,這樣退運也是退到香港。
㈩ 我有國外的食品,如何打入中國市場
作為休閑食品中的一個暢銷品種,長期以來,薯片憑借其獨特的口感和攜帶方便、可分批取食等特點,在世界休閑食品市場占據著一席之地。
據保守估計,目前我國薯片市場每年的產值已高達上百億元人民幣。蛋糕大了,爭的人自然就多了。以復合薯片為例,目前的年銷售量在1-1.5萬噸左右。其中,國內生產的約為5000噸,主要品牌包括可比克、大家寶、圓圓等;其餘市場份額則被品客、樂事、特脆星、白樂順等國外品牌瓜分,競爭非常激烈。目前,我國的年人均馬鈴薯消費量約為18kg,其中90%為鮮食,馬鈴薯加工率僅占總量的4%左右;而根據聯合國的有關統計,人均馬鈴薯消費量最高的西歐國家,平均每年可達90kg。相比之下,我國的馬鈴薯消費量是比較低的。也就是說,我國的薯片市場還有很大的潛力。
正是覬覦到我國薯片市場的廣闊發展空間,早在1997年,世界銷量長期排名第一的品客薯片就開始打入中國市場,走上了它並不平坦的中國之路。至今,正好是第十個年頭。作為國外原裝食品打入中國市場的先頭部隊,從品客身上,我們頗能解讀出一些耐人尋味的內容。
大洋彼岸的先機
品客薯片是全球著名企業寶潔公司旗下的品牌。從1970年品客誕生到進入中國市場之前的很大部分時間,全球僅有美國和比利時的兩家工廠在生產品客薯片,每年的產量大約是5千萬箱。先進的生產技術賦予了品客薯片三大獨特的品牌優勢:弧形片裝、獨特罐裝以及香脆的口感。
據曾在寶潔公司任職的知情人士透露,品客薯片最先進入中國市場是散兵游勇式的自然流通。盡管鮮有廣告和促銷,但由於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較早,加上難以模仿的工藝和優質精選的原料帶來的普通薯片無法復制和超越的香脆口感,以及在當時來說極富特色的包裝,品客逐漸在中國年輕消費者,尤其是白領人士中成為了一個很有口碑的品牌,並且在中國部分對外開放程度較高的城市贏得了一批忠實的「粉絲」。
由於嗅到了來自大洋彼岸的市場先機,1997年,寶潔公司正式將主要在比利時生產的品客薯片通過海關正式進口到中國市場。
降價待沽
盡管在正式進入市場前已經有了些許基礎,但是品客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並不是順風順水的,它面臨的是來自產品自身與市場的雙重壓力。
首先,由於關稅、運輸成本,以及為了防止薯片破碎而增加的包裝成本等等開支,使品客薯片雖然擺上了各大超市的貨架,但高昂的價格卻讓它成為了「皇帝的女兒」,高高在上,怎麼也不容易「嫁」出去。當時,180克紙桶裝品客薯片的平均售價為15元,遠遠高於國內同等規格薯片產品1到3.5元左右的售價。價格,成為阻礙品客打開中國市場局面的第一道高牆。而這個問題同樣也是眾多原裝進口食品進入中國市場後必須面對的一大考驗。
其次,由於當時寶潔公司擁有的500多個銷售網路中的大部分經銷商是做日化用品的,加上內部管理等一系列問題,導致零售商經銷品客產品的積極性始終提高不起來。
如何拉近與中國普通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呢?寶潔採取了最簡單的一個方法,那就是——降價。180克紙桶裝品客薯片的價格,從最初的15元降到11.2元,再降到10.9元。但是,降價待沽的系列舉措似乎並沒有使品客在中國的銷售情況有太大的起色。記者曾在成都紅旗商場進行了實地抽樣調查。在對比了貨架上幾種薯片的標價後記者發現:180克紙桶裝品客售價15.2元,上海百事公司生產的120克紙桶裝樂事薯片售價8.4元,福建達利食品生產的110克桶裝薯片售價僅5.6元。與其他品牌相比,品客薯片在價格上仍然沒有任何優勢。
與此同時,隨著薯片技術這幾年的迅速發展以及對國外技術的引進,中國薯片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品牌,無論是從包裝上,還是從口感上,都可以與品客一較高下。而百事旗下的樂事薯片,這個品客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對手,在產品價格的問題上似乎也顯得棋高一著。在美國,樂事憑借其袋裝產品與品客的桶裝產品競爭。在進入中國市場後,樂事又借鑒了本土產品的成功經驗,採用了直徑比品客更小的圓桶裝,更方便中國消費者食用。憑借袋裝產品和桶裝產品,樂事在中國市場上是雙重發力,與品客展開競爭。此外,樂事的經典袋裝產品售價僅為3.5元,顯然比品客更具優勢。價格戰術行不通,品客亟需尋找到新的出路。
土化生產
2002年初,品客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百事在中國進行了大舉收購,收購了生產大家寶薯片的北京興運實業有限公司。有消息稱,大家寶在2001年時的市場佔有率甚至略高於品客。百事有了大家寶,就在薯片市場上覆蓋了高端和低端產品,更加完善了產品線。
另一方面,國內的食品製造商也對品客虎視眈眈。它們主要藉助價格優勢,佔領了一定的低端市場份額。如達利食品的桶裝薯片,雖然重量比品客少了約1/3,售價卻只有品客一半。福建的盼盼等企業也相繼推出了同類型的產品。
目前,品客薯片在我國每年的銷量為5000-8000噸左右,而這些在中國市場銷售的薯片在2006年以前全部都依靠原裝進口。為了降低成本,從根本上提高產品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尋求合作者,實行本土化OEM生產,成為了品客必須考慮的問題。經過近三年的考察和談判,品客最終與福建親親股份有限公司達成了合作關系,所需廠房及設備均由寶潔指定建造購買,總投資額約1億元人民幣。從2006年起,福建親親開始正式生產包括原味、番茄味等多種口味的袋裝薯片,並上市銷售。親親也由此成為品客在全球的第三大工廠。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通過在中國設立生產基地,品客不但降低了薯片的生產成本,還同時免去了進口的關稅和運費。目前,由親親生產的80克裝的薯片零售價格約為4.5元,較之早先的10.9元,顯然更具有親和力。同時,品客採取了兩條腿走路的原則,一方面保持銷售從比利時進口的品客薯片,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對本土生產的薯片產品的推廣。
下一步:是純潔,還是親民?
作為進口食品的先頭部隊,品客進入中國市場已經十年,也成為了中國薯片市場高端品牌中數一數二的品牌,它所走過的路並不平坦。憑借寶潔在商超的強大銷售網路,品客的鋪貨率在進口食品中是非常之高的。它在進入和發展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也是其它進口食品極有可能會遇到的。不過,堅持「本土化」的路線,已經成為其進入和植根中國市場的核心策略。然而,消費者的口味也是越來越挑剔的,本土生產的薯片價格是降下來了,但市場反應卻是,消費者認為口感與以前的桶裝產品相去甚遠。有細心的消費者在買回家品嘗了以後,對商標進行了認真研究,還有更認真的忠實「粉絲」到網上查閱了相關資料,最終發現了兩者的不同。
看來,如何平衡在口感上的「純潔性」和在價格上的「親民性」,依然是進口食品亟待解決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