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姓氏是哪個
據古文獻記載,傳說在伏羲氏時期已經確立了姓氏的定義,姓的本義是表示血統,但傳遞方式明確為父系,由男子繼承。文獻中第一個姓是風姓,而不是帶女字邊的姓,姬、姜等姓均晚於風姓。在伏羲氏時期之前,沒有發現一個能表明母系傳遞的姓的任何記載和傳說。
可以這樣認為,至目前所看到的古文獻證明,我們所知道的全部中國人姓氏都是父系傳遞的,中國人姓氏歷史至少有五千年之久。至於有關中國姓氏起源於母系社會的說法,目前僅僅停留在理論推理上,還缺乏明證實據。
② 中國最早的姓氏是什麼
中國第一姓應該是姓「風」
起源:伏羲氏為了避免血親通婚,實現優生繁衍,發明了姓,自己取姓為「風」,因此「風」為中華第一姓。
傳說黃帝姓「姬」,炎帝姓「姜」,禹姓「姒」,但是伏羲氏早於他們。
據《帝王世紀》雲:「伏羲氏,風姓也。」又《竹書紀年》曰:「太昊伏羲氏,以木德王,為風姓。」
伏羲之後,有的相傳姓風,稱為風氏。
據專家認為,伏羲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思考,開始「正姓氏,制嫁娶」,實行男女對偶婚。
因此,伏羲自定風姓,其他或以所養動物為姓,或以所種植物為姓,或以居所為姓,或以官職為姓等,於是中華姓氏自此起源。
③ 中國人最早的姓氏是什麼
中國人最早的姓氏是上古八大姓,分別有姬、姜、姒、嬴、妘、媯、姚、姞。另一說:姬、姜、姒、嬴、妘、媯、姚、妊。
1、姬姓
軒轅氏、青丘氏等上古部落皆為姬姓。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說:「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2、姜姓
姜姓,起源於炎帝神農氏。炎帝生於姜水,因以姜為姓,神農氏、共工氏、有邰氏、呂氏皆為姜姓。姜姓還是呂姓、謝姓、齊姓、高姓、盧姓、崔姓等的重要起源之一。
3、姒姓
姒姓起源於大禹。相傳鯀的妻子修己是有莘氏的女兒,因為吞吃了薏苡這種植物而懷孕,生下了禹。
4、嬴姓
嬴姓,起源於皋陶,皋陶出生於曲阜,因而以嬴為姓。
5、姚、媯姓
姚、媯同源,都是起源於舜。《通志·氏族略》記載:"舜有二姓,曰姚曰媯。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
6、妘姓
妘姓,起源於祝融氏。祝融之後,為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八姓,史稱祝融八姓。己本出自嬴姓,少昊德衰,顓頊興起,固己姓復為顓頊所統攝。
7、姞姓
姞姓源於傳說中的黃帝王朝開創者姬軒轅, 是直接由黃帝所賜姞姓。
(3)中國第一個姓是什麼擴展閱讀
姬姓得姓始祖:黃帝,華夏始祖之一、人文初祖,是中國遠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與生於姜水之岸的炎帝並稱為中華始祖。黃帝為少典之子,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出生、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
他以統一中華民族的偉績載入史冊。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制衣冠,建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且在他統治期間有了文字。黃帝有嫘祖、女節、麗娛、嫫母四位夫人。
④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姓是什麼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姓是——風。
1、風織女,是第一個叫風姓的人,是華夏(漢)族最早的女首領。
弇茲朝:君主織女氏風織女,立都天墉城(昆侖氏築城),約1萬5000年前-公元前7724年,紀元為女帝元年,以鳳為圖騰,弇茲朝為燧明朝分裂後燧人氏與弇茲氏合婚後建立的中古文明時代第一朝。弇茲朝分弇茲氏朝和弇茲帝朝,弇茲氏朝時間約1萬5000年前-約公元前8000年,弇茲帝朝時間約公元前8000年-公元前7724年。織女氏自立姓氏為「風」,共分風姓十部。弇茲朝約距今一萬五千年至一萬三千年時把北極星命名為織女星(全稱太乙織女星)。弇茲朝與燧明朝一起研創了十大發明,弇茲朝第一次誕生了以薴麻為材料製作的原始華服。弇茲朝的婚姻制度禁止人與獸通婚,始建「人道」的血緣婚姻制度。有文字元號記載始於弇茲朝末期,距今約九千年的文字文明記載由此開始。此朝人類可以稱為新人類。
2、風伏羲,是最有名的一個叫風姓的人,是華夏(漢)族的首領。
鳳女媧,本來姓鳳,隨夫也姓風,故又叫風女媧,在風伏羲死後是華夏(漢)族的女首領。
伏羲女媧朝:第一任君主青帝風伏羲,立都陳倉城,公元前7724年-公元前5008年,紀元為羅奉元年。第二任君主鳳女媧,紀元為女皇元年,以青龍和白蛇為圖騰,立朝78位帝王。女皇二年(丙申,公元前7705),共工氏不肯聽命於女媧,欲自立為帝,女媧怒而命火正祝融率南方部族北伐擊敗共工氏,此戰中女媧被尊稱為聖母。女皇十年(甲辰,公元前7697),女媧宣布廢除舊的群婚制度,施行以女人為主體的對偶婚姻,首創一夫一妻婚姻,開婚姻法之先,以獸皮為婚姻信物,開婚禮之先。
⑤ 中國第一姓氏
中國第一姓氏:王姓。
截止2021查詢,根據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2019年1月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大陸王姓人口達到1.015億人,為全國第一大姓。(該數據為2018年統計)。
王姓,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媯姓和少數民族改姓。
「王」字,由三橫一豎構成,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貫通天、地、人,這就是天、地、人都要歸「王」管的不二哲學。上古時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統治者被稱為「王」。「王」作為姓氏即來源於「王」這個至尊之位;東周時期的姬晉為王姓始祖。
王姓建立了:新、趙漢、齊、燕、鄭、趙、前蜀、北平、閩、蜀、安陽、高麗等政權。歷史上王姓共出了151位宰相。
⑥ 百家姓的第一個姓氏是什麼
2014年發布了最新一版「百家姓」排行榜。百家姓的第一個姓氏是王。
「王」姓成中國第一大姓原因:「主要是因為人口統計樣本的擴大,」據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主任袁義達研究員介紹,「自宋朝以來,李、王、張一直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三大姓氏。
李姓和王姓的人口在不同時代各有不同,排序經常在伯仲之間。」而2006版的「百家姓」數據主要集中於中原、華東、華南地區,但「王」姓人口最占優勢的內蒙古、新疆、青海、東北地區的大部分縣市,由於當時沒有被收集進新出版的地方誌中,因此也造成了統計缺失。
據歷史文獻的記載,姓氏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中國早起出現的姓氏都是女字旁或部首,如姬姓、姚姓等。當時的姓是作為區分氏族的特定標志符號,如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傳說黃帝住姬水之濱,以姬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為姓。
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賜姓為姒。此外,部落首領之子亦可得姓。黃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屬二姓。祝融之後,為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八姓,史稱祝融八姓。
⑦ 百家姓第一個姓是什麼
趙。
《百家姓》是一部關於漢字姓氏的作品。按文獻記載,成文於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復姓60個。
《百家姓》採用四言體例,對姓氏進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韻,雖然它的內容沒有文理,但對於中國姓氏文化的傳承、中國文字的認識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這也是能夠流傳千百年的一個重要因素。
《百家姓》與《三字經》、《千字文》並稱「三百千」,是中國古代幼兒的啟蒙讀物。「趙錢孫李」成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為百家姓形成於宋朝,故而宋朝皇帝的趙氏、吳越國國王錢俶、正妃孫氏以及南唐國主李氏成為百家姓前四位。
⑧ 中國最早的姓氏是什麼
中國最早的姓氏是姬姓。
⑨ 中國人最早的姓氏是什麼
中國上古時期著名的八姓:姬、姚、媯、姒、姜、嬴、姞、妘。
黃帝住姬水之濱,以姬為姓,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說: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三語》中胥臣解釋說:「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
惟青陽與夷鼓同己姓。
後來的五帝少昊、顓頊、嚳、堯、舜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契、周族的祖先農神後稷等,都是黃帝的後代。
(9)中國第一個姓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姓氏文化歷經了五千年始終延續和發展著。
姓氏一直是代表中國傳統的宗族觀念的主要的外在表現形式,以一種血緣文化的特殊形式記錄了中華民族的形成,在中華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國家統一上曾起過獨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歷史悠久的姓氏文化和傳統獨特的中國譜牒學,不但在社會科學中得到了發展,而且在生命科學中也得到了重視和應用,並已經形成了中國資源特色的跨學科的研究領域——中國姓氏群體遺傳學。
通過各種姓氏在不同人群中分布,來探討人群的遺傳結構、不同群體間的親緣關系、以及人群遷移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