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現在有哪些良田

中國現在有哪些良田

發布時間:2022-07-13 03:34:22

㈠ 中國解決千年難題,「變出」1000萬畝良田,怎麼做到的

對於社會發展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糧食,一切科技的發展都建立在溫飽問題的解決上,一個國家能否長久的發展,起碼要基本滿足這個國家人民的飲食問題。對於各個國家,尤其是農耕國家來說,土地是非常重要的,肥沃的土地是保證糧食豐收的重要因素。每個國家都希望自己的國家能有很多良田,這樣就可以促進農業的發展。但是因為環境等眾多因素的影響,世界上的土地質量堪憂,良田的數量也在急劇減少,對於良田的訴求,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難題。我國為解決這方面的問題,費了許多心血,終於取得巨大的成果。中國解決千年難題,「變出」1000萬畝良田,這次聯合國都坐不住了。

我們對於自身,要保持充足的熱情和自信,要相信可以改變自己面對的困難,但也不能盲目自信,要明白人類和自然要和諧相處。只有尊重自然,和自然和諧相處,用合理的方式改造自然,才能使人類社會人類文明長久存在。科學家們將環渤海地區的鹽鹼地變成了一畝畝良田,這對於我們中國農業來說是一種鼓舞,對於世界的農業發展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案例。我們不能在自己過去的成績上沾沾自喜,應該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原因,繼續大踏步地向前走,繼續解決人類發展面臨的難題。

㈡ 我國破解千年歷史難題,「變出」1000萬畝良田,中國到底做了什麼

人類作為建設者,決定著社會發展的走向,在這其中,農業發展是一切的根基。人只有吃飽肚子才有力氣幹活,科技發展也將重點建立在解決溫飽問題上。一個國家是否繁榮富強,最基本的要看這個國家的老百姓,是否有足夠的糧食,在我國歷史上,農耕時期,百姓們想盡辦法讓土地變得更加肥沃,以促進糧食生產。我國幅員遼闊,有不少鹽鹼地並不適合種糧食,直到我國破解千年歷史難題,「變出」1000萬畝良田,這一次讓聯合國都坐不住了。

專家們把這一方案投入到實驗中,發現效果非常好。我國破解千年歷史難題,「變出」1000萬畝良田後,聯合國都坐不住了,這一方式也引起了其他國家的重視,他們看到了我們國家通過努力,把一片片鹽鹼地變成了肥沃的良田,對我們的行為給予了高度的贊揚。這種做法不僅展現了我國豐富的創新精神,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鍾,發展自身,一定要尊重自然,保護環境,也要採取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法。農業發展,我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只有和諧共生,我們人類才能夠走得更加長遠。

㈢ 中國有哪些梯田

中國梯田中最經典的奇觀就是位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元陽梯田。元陽梯田主要分布於雲南紅河下游與瀾滄江之間的哀牢山和無量山間的廣闊山區,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傑作。元陽哈尼族開墾的梯田隨山勢地形變化,因地制宜,坡緩地大則開墾大田,坡陡地小則開墾小田,甚至溝邊坎下石隙也開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數畝、小者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萬畝。元陽梯田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綿延整個紅河南岸的紅河、元陽、綠春及金平等縣,僅元陽縣境內就有17萬畝梯田,是紅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區。

元陽縣境內幾乎全是崇山峻嶺,所有的梯田都修築在山坡上,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間。以一座山坡而論,梯田最高級數達3000級,這在中外梯田景觀中是罕見的。元陽哈尼梯田主要有3大景區:壩達景區包括箐口、全福庄、麻栗寨、主魯等連片14000多畝的梯田,老虎嘴景區包括勐品、硐浦、阿勐控、保山寨等近6000畝梯田,多依樹景區包括多依樹、愛春、大瓦遮等連片上萬畝梯田。如此眾多的梯田,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在漫漫雲海的覆蓋下,構成了神奇壯麗的景觀。這些景區就是目前准備申報世界遺產的核心保護區。貴州五大梯田

貴州的梯田雖然沒有像廣西龍勝、雲南元陽被外界所熟知,但其美景完全不遜於前者,甚至更勝一籌。貴州的加榜、擺榜、野鍾、堂安、高要,都是秒殺攝影師的梯田勝地。這些梯田更和貴州獨特的民族風情結合,美不可言。

加榜梯田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加榜鄉東北面,距縣城80公里。加榜梯田規模宏大,氣勢磅礴,而且線條優美。特別是那居於梯田間的山村、小寨與梯田朝相輝映,並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無不體現出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之美。

擺榜梯田位於貴州省惠水縣一個苗族鄉村,距貴陽100公里,平均海拔1450米。從擺榜草原上遠望萬畝梯田有一種指點江山的氣魄。擺榜苗族村寨里,竹林婆娑,古樹參天,一條條幽曲小徑通往一棟又一棟的茅草屋和抹角木屋。苗族村寨外,一片又一片的稻田連綿不斷。在擺榜有件比較神奇的事,就是梯田的周邊還有草原,彷彿把中國南北的力與美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在梯田中被溫柔觸動一回,再到草原騎騎馬撒撒野,或者沿著當地的山地越野自駕線路狂飆一下,也是別有滋味。

還有更令人垂涎的事,就是擺榜的風味辣子雞、高原鯉魚和高原鰱魚那叫一個美味,尤其是六、七、八3個月份還能吃到原汁原味的擺榜野生菌,這些可都是依傍著梯田出現的產物,能讓人在領略梯田之美的同時,還能嘗到它獨特的味道。湖南洞庭湖

八百里洞庭,向來為文人墨客津津樂道,湖邊有葦,湖上有舟,湖邊是美麗的稻田。從科學的角度講,位於長江中游的洞庭湖區是長江天然的調蓄湖泊和全球重要的濕地之一,千百年來這里一直被稱為「魚米之鄉」。

不過,在這里稻田與濕地之間的割據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因為洞庭湖在歷史上曾幾度出現大規模的 「圍湖造田」現象,濕地生態系統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壞。所以,接下來的事就是「退田還湖」。如今,往日的一壠壠稻田棉地大多成了一窪窪水泊澤國,當地百姓早出晚歸仍在這里捕魚放鴨、網箱養殖。江西萬年

與中國科學院地理所遺產研究中心研究人員一番懇談,才了解到除了人們熟知的梯田,在中華大地上還有非常多的農業「活態遺產」,比如江西萬年的貢米文化。

萬年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部,樂安河下游,鄱陽湖東南岸,這里素有「六山一水兩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園」之說,因為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溪流星羅棋布,所以理所當然成為中國稻作文化的發源地。20世紀90年代,中外考古學家聯合對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在該遺址新石器時代早期的E層(約12000年前),發現存有栽培稻植硅石,將中國稻作歷史一下子提前了5000年。新疆坎兒井

說起新疆的坎兒井,也許有人會問這跟稻田有什麼關系呢?坎兒井的代表地吐魯番盛產葡萄和其他經濟作物,基本上沒有稻田的影子。不過,在新疆鄯善的沙漠邊緣,卻由於坎兒井的神奇在沙山之下造就了一片片的良田。同時可以看到塞北大漠蒼涼與江南水田煙雨,就是坎兒井這種農業工程遺產的魅力所在。

坎兒井早在 《史記》中便有記載,時稱 「井渠」。新疆現存的坎兒井,多為清代以來陸續修建。如今,仍澆灌著大片綠洲良田。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

坎兒井的結構,大體上是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 「澇壩」(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組成,春夏時節有大量積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潛入戈壁灘下,人們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創造了坎兒井,引地下潛流灌溉農田。坎兒井不會因炎熱、狂風而使水分大量蒸發,因而流量穩定,保證了自流灌溉。

現在,盡管新疆很多地方已經新修了大渠和水庫,但是坎兒井在現代化建設中仍發揮著生命之泉的特殊作用。

廣西龍脊梯田

在中國所有的梯田中,最先為人們所熟知的就是廣西龍勝的龍脊梯田。

龍脊梯田景區位於廣西龍勝縣東南部和平鄉境內,距龍勝縣城27公里,距桂林市80公里。這是一個規模宏大的梯田群,景區面積共66平方公里,其中最精華的梯田景區20平方公里,梯田區域內最高海拔880米,最低海拔380米,坡度大多在 26至35度之間,最大坡度達50度。龍脊梯田始建於元朝,完工於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的歷史。

龍脊開山造田的祖先們當初沒有想到,他們用血汗和生命開出來的梯田,竟變成了如此嫵媚瀟灑的曲線世界。一條條田壠如鏈似帶,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其線條行雲流水,瀟灑柔暢;其規模磅礴壯觀,氣勢恢弘。

「山是龍的脊,田是雲中梯」,龍勝當地人常常這么說。其實龍脊梯田不僅僅是龍脊梯田,龍脊因山脈如龍的背脊而得名,山脈左邊是桑江,右面是壯族和瑤族先人開鑿的梯田。梯田屬 於 兩 個 古 老 的 寨子——平安寨和大寨,平安寨旁的叫龍脊梯田,屬於壯族;大寨的叫金坑梯田,屬於紅瑤。

㈣ 目前我國現有耕地面積占國土面積多少

北京電 據國土資源部消息,中國人均耕地資源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但因城鄉建房燒制黏土磚,一年竟要損毀良田70萬畝。
據悉,中國耕地面積僅占國土面積的10%多一點,到2003年,全國人均耕地資源只有1.43畝,其中30%的縣、市人均耕地面積已低於聯合國規定的人均0.8畝的警戒線。然而,由於種種原因,中國目前仍是世界上少數幾個以實心黏土磚為主要牆體材料的國家之一。

在中國,牆體材料約占整個房屋建築材料的70%,其中黏土磚在牆材中仍居主導地位。據統計,目前全國尚有磚瓦房企業9萬多家,佔地超過500多萬畝,每年生產黏土磚約6000多億塊,耗用黏土資源13億立方米,按平均挖土深3米折算,相當於每年毀田約70萬畝。

http://www.xhby.net/xhby/content/2004-11/08/content_590687.htm

㈤ 中國有哪些著名梯田

中國梯田中最經典的奇觀就是位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元陽梯田。元陽梯田主要分布於雲南紅河下游與瀾滄江之間的哀牢山和無量山間的廣闊山區,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傑作。元陽哈尼族開墾的梯田隨山勢地形變化,因地制宜,坡緩地大則開墾大田,坡陡地小則開墾小田,甚至溝邊坎下石隙也開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數畝、小者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萬畝。元陽梯田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綿延整個紅河南岸的紅河、元陽、綠春及金平等縣,僅元陽縣境內就有17萬畝梯田,是紅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區。

元陽縣境內幾乎全是崇山峻嶺,所有的梯田都修築在山坡上,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間。以一座山坡而論,梯田最高級數達3000級,這在中外梯田景觀中是罕見的。元陽哈尼梯田主要有3大景區:壩達景區包括箐口、全福庄、麻栗寨、主魯等連片14000多畝的梯田,老虎嘴景區包括勐品、硐浦、阿勐控、保山寨等近6000畝梯田,多依樹景區包括多依樹、愛春、大瓦遮等連片上萬畝梯田。如此眾多的梯田,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在漫漫雲海的覆蓋下,構成了神奇壯麗的景觀。這些景區就是目前准備申報世界遺產的核心保護區。貴州五大梯田

貴州的梯田雖然沒有像廣西龍勝、雲南元陽被外界所熟知,但其美景完全不遜於前者,甚至更勝一籌。貴州的加榜、擺榜、野鍾、堂安、高要,都是秒殺攝影師的梯田勝地。這些梯田更和貴州獨特的民族風情結合,美不可言。

加榜梯田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加榜鄉東北面,距縣城80公里。加榜梯田規模宏大,氣勢磅礴,而且線條優美。特別是那居於梯田間的山村、小寨與梯田朝相輝映,並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無不體現出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之美。

擺榜梯田位於貴州省惠水縣一個苗族鄉村,距貴陽100公里,平均海拔1450米。從擺榜草原上遠望萬畝梯田有一種指點江山的氣魄。擺榜苗族村寨里,竹林婆娑,古樹參天,一條條幽曲小徑通往一棟又一棟的茅草屋和抹角木屋。苗族村寨外,一片又一片的稻田連綿不斷。在擺榜有件比較神奇的事,就是梯田的周邊還有草原,彷彿把中國南北的力與美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在梯田中被溫柔觸動一回,再到草原騎騎馬撒撒野,或者沿著當地的山地越野自駕線路狂飆一下,也是別有滋味。

還有更令人垂涎的事,就是擺榜的風味辣子雞、高原鯉魚和高原鰱魚那叫一個美味,尤其是六、七、八3個月份還能吃到原汁原味的擺榜野生菌,這些可都是依傍著梯田出現的產物,能讓人在領略梯田之美的同時,還能嘗到它獨特的味道。湖南洞庭湖

八百里洞庭,向來為文人墨客津津樂道,湖邊有葦,湖上有舟,湖邊是美麗的稻田。從科學的角度講,位於長江中游的洞庭湖區是長江天然的調蓄湖泊和全球重要的濕地之一,千百年來這里一直被稱為「魚米之鄉」。

不過,在這里稻田與濕地之間的割據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因為洞庭湖在歷史上曾幾度出現大規模的 「圍湖造田」現象,濕地生態系統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壞。所以,接下來的事就是「退田還湖」。如今,往日的一壠壠稻田棉地大多成了一窪窪水泊澤國,當地百姓早出晚歸仍在這里捕魚放鴨、網箱養殖。江西萬年

與中國科學院地理所遺產研究中心研究人員一番懇談,才了解到除了人們熟知的梯田,在中華大地上還有非常多的農業「活態遺產」,比如江西萬年的貢米文化。

萬年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部,樂安河下游,鄱陽湖東南岸,這里素有「六山一水兩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園」之說,因為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溪流星羅棋布,所以理所當然成為中國稻作文化的發源地。20世紀90年代,中外考古學家聯合對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在該遺址新石器時代早期的E層(約12000年前),發現存有栽培稻植硅石,將中國稻作歷史一下子提前了5000年。新疆坎兒井

說起新疆的坎兒井,也許有人會問這跟稻田有什麼關系呢?坎兒井的代表地吐魯番盛產葡萄和其他經濟作物,基本上沒有稻田的影子。不過,在新疆鄯善的沙漠邊緣,卻由於坎兒井的神奇在沙山之下造就了一片片的良田。同時可以看到塞北大漠蒼涼與江南水田煙雨,就是坎兒井這種農業工程遺產的魅力所在。

坎兒井早在 《史記》中便有記載,時稱 「井渠」。新疆現存的坎兒井,多為清代以來陸續修建。如今,仍澆灌著大片綠洲良田。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

坎兒井的結構,大體上是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 「澇壩」(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組成,春夏時節有大量積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潛入戈壁灘下,人們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創造了坎兒井,引地下潛流灌溉農田。坎兒井不會因炎熱、狂風而使水分大量蒸發,因而流量穩定,保證了自流灌溉。

現在,盡管新疆很多地方已經新修了大渠和水庫,但是坎兒井在現代化建設中仍發揮著生命之泉的特殊作用。

廣西龍脊梯田

在中國所有的梯田中,最先為人們所熟知的就是廣西龍勝的龍脊梯田。

龍脊梯田景區位於廣西龍勝縣東南部和平鄉境內,距龍勝縣城27公里,距桂林市80公里。這是一個規模宏大的梯田群,景區面積共66平方公里,其中最精華的梯田景區20平方公里,梯田區域內最高海拔880米,最低海拔380米,坡度大多在 26至35度之間,最大坡度達50度。龍脊梯田始建於元朝,完工於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的歷史。

龍脊開山造田的祖先們當初沒有想到,他們用血汗和生命開出來的梯田,竟變成了如此嫵媚瀟灑的曲線世界。一條條田壠如鏈似帶,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其線條行雲流水,瀟灑柔暢;其規模磅礴壯觀,氣勢恢弘。

「山是龍的脊,田是雲中梯」,龍勝當地人常常這么說。其實龍脊梯田不僅僅是龍脊梯田,龍脊因山脈如龍的背脊而得名,山脈左邊是桑江,右面是壯族和瑤族先人開鑿的梯田。梯田屬 於 兩 個 古 老 的 寨子——平安寨和大寨,平安寨旁的叫龍脊梯田,屬於壯族;大寨的叫金坑梯田,屬於紅瑤。

㈥ 我國有哪些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

種子的生產經營,在黃淮小麥優勢區、東北大豆優勢區、西北棉花優勢區、東北和長江中下游水稻優勢區、西北雜交玉米制種優勢區,都形成明顯的區域優勢。黑龍江墾區已經成為東北糧食主產區的主要生產基地,新疆兵團已成為西北優質棉的主要生產基地,廣東、廣西墾區已成為蔗糖的主要生產基地,海南、雲南、廣東墾區已成為天然橡膠的主要生產基地。中國最大商品糧食生產基地將再增300萬畝良田 據了解,吉林省地處松遼平原腹地,土地肥沃,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黃金玉米帶」之一,是中國傳統的大糧倉。多年來,吉林省糧食商品一直保持在80%以上,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0個百分點;人均玉米佔有量、商品率、出口量、調出量都一直位於全國之首。 「通過土地整理新增稻米將全部是商品糧,對保障中國的糧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吉林省農委主任王守臣說,吉林省目前稻米產量在50億公斤左右,省內平衡有餘,新增16.5億公斤大米完全是可調出的商品糧。 作為全省一項糧食增產計劃之一,吉林省正逐步實施「十大工程」以達到增產糧食50億公斤的目的。目前吉林省糧食產量已經穩定在250億公斤以上,如果增產目的達到,吉林省的糧食生產能力將由現在的250億公斤躍過300億公斤大關,成為繼河南、山東、江蘇、黑龍江省之外的又一個糧食總產過300億公斤的產糧大省。 在增加耕地面積的同時,吉林省決定加強中低產田的改造,從而達到糧食增產的目的。據了解,這個省現有中低產田3500萬畝,其中絕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地區,平均畝產僅在300公斤左右,低於全省平均水平,改造2000萬畝的中低產田,鞏固提高3000萬畝高產田,使全省標准糧田面積達到5000萬畝,糧食單產將平均提高15%以上。 吉林省省長韓長賦說,調水工程、灌區改造、中低產田改造、機械化、良種研發與推廣等十項工程綜合投資在265億元左右。隨著新增耕地適耕性的增強和農業綜合配套技術的推廣,吉林省糧食產量還會有一個較大幅度的上升空間,潛在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增勢強勁。 種子的生產經營,在黃淮小麥優勢區、東北大豆優勢區、西北棉花優勢區、東北和長江中下游水稻優勢區、西北雜交玉米制種優勢區,都形成明顯的區域優勢。黑龍江墾區已經成為東北糧食主產區的主要生產基地,新疆兵團已成為西北優質棉的主要生產基地,廣東、廣西墾區已成為蔗糖的主要生產基地,海南、雲南、廣東墾區已成為天然橡膠的主要生產基地。中國最大商品糧食生產基地將再增300萬畝良田據了解,吉林省地處松遼平原腹地,土地肥沃,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黃金玉米帶」之一,是中國傳統的大糧倉。多年來,吉林省糧食商品一直保持在80%以上,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0個百分點;人均玉米佔有量、商品率、出口量、調出量都一直位於全國之首。「通過土地整理新增稻米將全部是商品糧,對保障中國的糧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吉林省農委主任王守臣說,吉林省目前稻米產量在50億公斤左右,省內平衡有餘,新增16.5億公斤大米完全是可調出的商品糧。作為全省一項糧食增產計劃之一,吉林省正逐步實施「十大工程」以達到增產糧食50億公斤的目的。目前吉林省糧食產量已經穩定在250億公斤以上,如果增產目的達到,吉林省的糧食生產能力將由現在的250億公斤躍過300億公斤大關,成為繼河南、山東、江蘇、黑龍江省之外的又一個糧食總產過300億公斤的產糧大省。在增加耕地面積的同時,吉林省決定加強中低產田的改造,從而達到糧食增產的目的。據了解,這個省現有中低產田3500萬畝,其中絕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地區,平均畝產僅在300公斤左右,低於全省平均水平,改造2000萬畝的中低產田,鞏固提高3000萬畝高產田,使全省標准糧田面積達到5000萬畝,糧食單產將平均提高15%以上。吉林省省長韓長賦說,調水工程、灌區改造、中低產田改造、機械化、良種研發與推廣等十項工程綜合投資在265億元左右。隨著新增耕地適耕性的增強和農業綜合配套技術的推廣,吉林省糧食產量還會有一個較大幅度的上升空間,潛在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增勢強勁。

㈦ 良田十畝是什麼意思

良田十畝意思是有優質的種糧食的田地,剛好十畝大的地方,肥沃的土地。謝謝望採納,謝謝……

㈧ 中國破解千年歷史難題,變出1000萬畝良田,這是怎麼做到的

非洲的黃金海岸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但事實上我國也有一個被稱作「黃金海岸」的地方,那就是環渤海。該地區陸地面積約112萬平方公里,我國北部最大的鹽鹼地也在此處。那麼這里為何會擁有如此大的一塊鹽鹼地呢?因為這個地方是我國極度乾旱缺水的地方,當時為了緩解當地老百姓用水緊張問題,對地下水進行了大量採集,結果導致附近海水大量湧入地下。而我們都知道,海水的鹽度非常高,也就成為了我們今天看到的鹽鹼地。

這一消息公布於世後,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就連聯合國也坐不住了。我國接到聯合國邀請,去參加聯合國防止荒漠合約公約大會。在大會上,我國具體說明了將鹽鹼地改造成可種植糧食的耕地的具體方法。世界各國聽完後,無一不對我國稱贊。我國提出的這以方法,也為世界防止荒漠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㈨ 中國解決千年歷史難題,變出1000萬畝良田,聯合國為什麼都坐不住了

自古以來,我國民間就流傳著民以食為天的說法,在中國人看來,農業生產就是維系國家運行的基礎,如果人們吃不上飯的話,那麼必然會導致暴亂的發生。基於這個原因,我國在農業領域內的成就一直都是舉世矚目的。

隨著全世界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各個國家對糧食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大了,而面對有限的耕地,許多國家都陷入到了困境中。但是,就在中國專家的努力之下,一個千年難題的破解卻使得我國「變出」了1000萬畝良田,看到這一情況後,就連聯合國都坐不住了。

結語

隨著人類生產力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口也成為了各個國家在發展中無法迴避的難題,如果說人類任由鹽鹼地擴張的話,那麼可供我們使用的耕地就會越來越少。而我國過去的歷史教訓也表示,當民眾們連最基本的吃飯問題都無法解決的話,那麼動亂的發生就是一種必然結果。經過此事後,世界各國也紛紛表示了對中國的敬佩,畢竟在防止世界荒漠化的過程中,中國做出的貢獻也是有目共睹的。

㈩ 中國現有多少畝地產糧

國耕地面積排世界第4,人均耕地面積排在126位以後。
在世界上排第四,僅次於美國、俄羅斯和印度,但是咱們國家人口太多,平均到每個頭上,擁有耕地才只有1.4畝,還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一半兒。再看加拿大,人均耕地是我們的18倍,印度是我們的20倍。
我國人均土地面積在世界上190多個國家中排110位以後,耕地面積排在126位以後,草地面積排在76位以後,森林面積排在107位以後。目前咱們國家已經有664個市縣的人均耕地在聯合國確定的人均耕地0.8畝的警戒線以下。全國的耕地面積已經下降到18億畝。 2007年4月12日,中國國土資源部公布了2006年度全國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結果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全國耕地面積為18.27億畝,比上年度末凈減少460.2萬畝。

閱讀全文

與中國現在有哪些良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阿利卡灶具怎麼樣 瀏覽:242
葡萄牙跟伊朗怎麼買 瀏覽:377
在印度為什麼不能玩手機 瀏覽:102
為什麼海灣國家和伊朗不和 瀏覽:982
如何理解中國道路1000字 瀏覽:702
越南生蚝一般多少錢 瀏覽:424
印度口罩庫存多少 瀏覽:36
去越南辦健康證需要多少錢 瀏覽:497
伊朗怎麼惹美國了 瀏覽:384
越南首都是哪個人的名字命名的 瀏覽:749
越南掏耳朵服務多少錢 瀏覽:40
看中國如何超越世界 瀏覽:882
為什麼罵印尼 瀏覽:300
義大利2000gs美白針怎麼樣 瀏覽:414
印尼指紋怎麼算有效 瀏覽:476
新型肺炎越南有多少人死亡 瀏覽:735
越南紅旗的名稱叫什麼 瀏覽:843
伊朗的盟友國是哪個國家 瀏覽:472
義大利u型扣是什麼 瀏覽:771
義大利美術專業哪個好 瀏覽: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