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香港為什麼叫中國香港

香港為什麼叫中國香港

發布時間:2022-07-13 09:42:26

『壹』 為什麼要說中「中國香港」而不直接說「中國」

香港概況

香港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簡稱HKSAR),香港自秦朝起明確成為中原領土,直至19世紀中葉清朝對外戰敗,領域分批被割讓及租借予英國成為殖民地,香港從而開通港口發展。1980年代,中英兩國落實香港前途問題,於1984年簽訂《中英聯合聲明》,決定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中方承諾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香港將保持資本主義制度和原有的生活方式,香港並可享受外交及國防以外所有事務的高度自治權,也就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不僅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香港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以及完善的法制聞名於世。

香港區旗與區徽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以紅色作底色,紅白兩色象徵一國兩制,中央有一朵五星花蕊的白色洋紫荊花圖案,洋紫荊是香港的象徵,盛放的洋紫荊象徵著香港的繁榮,紅色的背景象徵著香港永遠背靠祖國。

香港區徽是代表香港的徽章。區徽模仿香港區旗的設計,內圓有一朵白色洋紫荊花,紅色底色。外圈為白底紅字,寫有繁體中文「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及英文HONG KONG(香港)。

香港歷史大事年表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強佔香港島,事後清政府曾試圖用武力予以收復,道光皇帝為此發下多道諭旨,但清朝始終不能捍衛領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簽訂不平等的《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給英國。
1898年 英國強迫清政府再訂條約,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地區及附近262個島嶼,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結束)。
1942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進犯香港,駐港英軍無力抵抗,當時的香港總督楊慕琦無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佔領,開始了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治時期」。
1945年9月15日: 日本戰敗後在香港簽署降書,撤出香港,香郾揮⒐�匭鹿苤巍?
1984年12月19日:中英簽署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落實香港1997年之後實行「一國兩制」。
1997年7月1日:香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根據《基本法》, 香港保留原有的經濟、法律和社會制度,50年不變,是實行「一國兩制」,除防務和外交歸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

地理概況

香港位於東經114°15′,北緯22°15′,地處華南沿岸,在中國廣東省珠江口以東,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內陸地區,以及262個大小島嶼(離島)組成。香港北接廣東省深圳市,南面是廣東省珠海市萬山群島。香港與西邊的澳門隔江相對61公里,北距廣州130公里、距上海1200公里。

香港三大部分的面積分別是,香港島約78平方公里;九龍半島約50平方公里;新界及262個離島約共968平方公里,總面積約1095平方公里,略大過上海市的六分之一,及僅大於全中國面積的萬分之一。 土地面積1104.04平方公里,管轄總面積:2755.03平方公里,水域率:59.9%。

『貳』 為什麼香港和澳門回歸後,在奧運會或者別的活動中還要叫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

其實最簡單的回答就是「一國兩制」

在國外,很多時候說「中國」一般指的是中國大陸,而香港和中國基本上是分開說的,而在香港,媒體也常稱「中國」或者「內地」而不像中央電視台那樣說「我國」,打電話回大陸也要加中國的區號+86,香港不是中共直接統治的,所以現在仍然是「境外」,去香港也算「出境」所以才會辦手續。

這就是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體現,香港雖然回歸了中國,但除軍事和外交之外仍然是高度自治。在大陸,強調香港作為中國領土的一部份以及中央對它的領導關系多一些,在香港,強調自己的自主性多一些。

正是因為香港對於中國的相對獨立性,所以在說香港時,前面加上「中國」兩個字,向外界表示香港是中國的一部份,然後逐漸加深香港對祖國的認同度。如果不加「中國」,那就單方面強調香港的相對獨立性,不利於民族團結。

『叄』 現在香港屬不屬於中國那為什麼奧運會上香港單獨為「中國香港」

香港當然屬於中國了啊!中國香港 是因為一國兩制嗎,所以有資格去參加奧運會。主權還是中國的,所以為中國在前 香港在後,就是中國香港了

『肆』 香港為什麼會為中國。

1842年,清政府和英國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英國割佔香港島。1860年中英簽訂不平等《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給英國。1898年,英國又佔領九龍新界,簽了為期99年的租約。1984年,中國與英國簽訂《中英兩國備忘錄》,1997年7月1日,中國正式收回香港的主權。

英國開始對香港的殖民統治,時間是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當時清政府於1842年8月29日在停泊在南京下關江面上的軍艦康華麗號上,與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及鴨脷洲割讓給英國。1860年10月,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清政府再次戰敗,又被迫簽訂《北京條約》,將九龍半島(時稱九龍司地方一區)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交給英國管治。1898年,清政府又雙叒叕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的230塊大小島嶼總計975.1平方公里的土地租借給英國,並將租借地稱為「新界」,租期為99年。從1898年7月1日開始,至1997年6月30日期滿。

『伍』 香港為什麼稱中國香港

因為香港歸中國中央政府管理,而且,香港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與經濟特區有區別。在行政管理上有一定的獨立性,與其他的省市不同。並且,香港的政治制度也與大陸不同。所以,稱為中國香港。

『陸』 香港為什麼叫香港

香港,顧名思意,是芳香的海港。關於這一美麗名稱的由來,歷來有不同的說法。
一種說法是,在清朝嘉慶年間,有林某和他的妻子香姑為首的一夥海盜,橫行於珠江口外伶仃洋一帶,後來被清軍將領李長庚擊敗,林某逃往台灣,香姑率余盜占據了今天的香港島,後人因香姑之名而稱這個島為香港。
第二種說法認為,香港之名是因為島上紅香爐山轉稱而來。在今天香港銅鑼灣天後廟前,舊時有一座紅香爐。據古老傳說,這座紅香爐是從遠地漂泊而來,停在廟前沙灘上。村民見後將它抬至廟前,並稱廟後山峰為紅香爐山,廟前海港為紅香爐港。紅香爐港一名逐漸演變為香港,並成了全島的名字。
第三種說法稱,香港之名是因為島上有鰲洋甘瀑而得名。據說,今日香港瀑布公園處,原有一條瀑布沖注而成的小溪,老百姓稱之為龍水。其水清冽甘香,過往船隻上的人,常常來此取水食用,並把這條小溪稱為香江,把小溪入海處稱為香港。天長日久,人們就把這個島叫作香港。
但一般認為最可靠的說法,則是因為這里過去曾是運香、販香的港口,故而得名香港。在明朝時,香港及廣東東莞、寶安、深圳一帶盛產莞香,此香因氣味奇特,頗受人們的喜愛,故而遠銷江浙,飲譽全國。由於當時販香商人們一般都是在港島北岸石排灣港將莞香裝船運往廣州或江浙等省,所以人們將這個港口稱為香港,意為販香運香之港,將港口旁邊的村莊,稱為香港村。1841年英國侵略軍在港島南部赤柱登陸後,由一名叫陳群的當地居民帶路向北走,經過香港村時,英軍詢問該處地名,陳群用當地土話答稱「香港」,英軍即以陳群的地方口音Hong
Kong記之,並用以稱呼全島。在1842年簽訂的《南京條約》中,香港作為全島的名稱被正式確定下來。1856年簽訂《中英北京條約》和1898年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之後,香港又進而成為整個地區的稱謂。

『柒』 香港參加奧運會,為什麼叫「中國香港」

香港以前歸英國管的時候就已經已香港的名義加入體育界還有台灣也是啊

『捌』 為什麼香港要叫香港

在宋代之前,內地人口大量南遷,在此建起了小村寨,並把這里當作廣東南部轉運香料的集散港,因此取名為「香港」,意為「芳香的海港」,小村寨則叫做「香港村」。

『玖』 香港為什麼叫做香港

香港為什麼叫「香港」? 原來,香港在鴉片戰爭前,並沒有固定的名稱,只是廣東省新安縣的一座小海島,而「香港」之名的源由有五種說法。 1.先有「香江」後有「香港」 傳說過去薄扶林華富的瀑布公園里(位於今日香港新聞的東南海上),有一條瀑布造成的溪流,就是所謂「新安八景」中的「驁洋甘瀑」,這條溪流因為溪水香甜,便被冠上「香江」的美名,而這條溪流流入的海岩,就被稱為「香港」。 2. 起源於天後廟前的「紅香爐」 位於銅鑼灣的天後廟前,有座古老的紅香爐,傳說是從外海漂流而來,擱淺於天後廟前,民眾於是將香爐放置在天後廟前,頂禮膜拜,並且將天後廟後方的山稱之為「紅香爐山」而廟前的海港也就被叫做「紅香爐港」後來才逐漸簡為「香港」 3. 轉運香品的港 由於廣東沿海及越南北部一帶適合生產香樹,以東莞、新安等縣為多,香港的沙田及大嶼山亦有種植。從香樹淬取出的樹液可以製成「香」,於是香港產出的香品就從今日的尖沙咀船運至石排灣(就是今日的香港仔,再轉運至廣州,於是有了「香港」的名稱。
4. 當地居民的口語稱呼 當初英軍抵達香港時,請一位當地居民帶路,經過薄扶林、香港村一帶時,英軍問當地人此地名稱,居民回答「香港」,於是英軍就直接音譯「HONG KONG」,後來英軍向清廷要求開放「香港」作為修補船隻的中轉站,從此「香港」的名字才記錄在中國的地圖上。 5. 女海盜「香姑」藏匿之處 傳說清嘉慶年間,有個名為「香姑」的女海盜,因清軍掃盪逃到香港島盤踞,後來這里便被稱為「香姑島」,簡稱「香島」,再轉變為「香港」。 HONGKONG就是廣東話「香港」的叫法,音問就是按這個音寫的。

『拾』 港為什麼叫「香港」原來,香港在鴉片戰爭前,並沒有固定的名稱,只是廣東省新

香港為什麼叫「香港」? 原來,香港在鴉片戰爭前,並沒有固定的名稱,只是廣東省新安縣的一座小海島,而「香港」之名的源由有五種說法。

1.先有「香江」後有「香港」

傳說過去薄扶林華富的瀑布公園里(位於今日香港新聞的東南海上),有一條瀑布造成的溪流,就是所謂「新安八景」中的「驁洋甘瀑」,這條溪流因為溪水香甜,便被冠上「香江」的美名,而這條溪流流入的海岩,就被稱為「香港」。

2. 起源於天後廟前的「紅香爐」

位於銅鑼灣的天後廟前,有座古老的紅香爐,傳說是從外海漂流而來,擱淺於天後廟前,民眾於是將香爐放置在天後廟前,頂禮膜拜,並且將天後廟後方的山稱之為「紅香爐山」而廟前的海港也就被叫做「紅香爐港」後來才逐漸簡為「香港」

3. 轉運香品的港

由於廣東沿海及越南北部一帶適合生產香樹,以東莞、新安等縣為多,香港的沙田及大嶼山亦有種植。從香樹淬取出的樹液可以製成「香」,於是香港產出的香品就從今日的尖沙咀船運至石排灣(就是今日的香港仔),再轉運至廣州,於是有了「香港」的名稱。

4. 當地居民的口語稱呼

當初英軍抵達香港時,請一位當地居民帶路,經過薄扶林、香港村一帶時,英軍問當地人此地名稱,居民回答「香港」,於是英軍就直接音譯「HONG KONG」,後來英軍向清廷要求開放「香港」作為修補船隻的中轉站,從此「香港」的名字才記錄在中國的地圖上。

5. 女海盜「香姑」藏匿之處

傳說清嘉慶年間,有個名為「香姑」的女海盜,因清軍掃盪逃到香港島盤踞,後來這里便被稱為「香姑島」,簡稱「香島」,再轉變為「香港」。
HONGKONG就是廣東話「香港」的叫法,音問就是按這個音寫的。盡管有不同的說法,但可以大致肯定的是香港這個地名最早出現在明朝,它最初是指今天香港島上的一個小港灣、小村落,後來才擴大為對整個島嶼(香港島)的稱呼,最後到了19世紀初,才成了當時被英國殖民者佔領的整個地區的統稱。

閱讀全文

與香港為什麼叫中國香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怎麼惹美國了 瀏覽:384
越南首都是哪個人的名字命名的 瀏覽:749
越南掏耳朵服務多少錢 瀏覽:40
看中國如何超越世界 瀏覽:882
為什麼罵印尼 瀏覽:300
義大利2000gs美白針怎麼樣 瀏覽:414
印尼指紋怎麼算有效 瀏覽:476
新型肺炎越南有多少人死亡 瀏覽:735
越南紅旗的名稱叫什麼 瀏覽:843
伊朗的盟友國是哪個國家 瀏覽:472
義大利u型扣是什麼 瀏覽:770
義大利美術專業哪個好 瀏覽:439
義大利哪裡包多 瀏覽:164
我住在英國很久了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535
在哪裡能買到印度榴槤 瀏覽:274
英國窮人都在什麼地方 瀏覽:695
印尼35rb是多少錢 瀏覽:859
印尼什麼牌子的奶粉最好 瀏覽:915
英國倫敦的小學生怎麼上學 瀏覽:497
電腦版穿越火線越南服如何改模型 瀏覽: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