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論述:中國究竟是不是一個大國
一、中國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國。
二、衡量大國的主要標準是國土面積、人口基數、軍事力量、人文影響、政治影響、經濟話語權。
1、中國國土陸地面積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位於全球第三,幅員遼闊,山川湖泊、高原平陸、戈壁沙漠俱全,有深而廣的戰略縱深。同時具有300多萬平凡公里的海洋國土,處於全球前列。
2、中國人口世界第一,僅僅大陸人口就佔全球人口的19.27%。雖然龐大的人口規模是一筆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是獨有的寶貴資源。人口規模大,市場廣闊,可發掘潛力巨大,文化生態圈廣闊。
3、軍事力量。中國大陸擁有全球第一陸軍武裝力量,近幾年空軍、海軍均有飛躍式的發展,航母戰斗群初具規模、j20等飛機不斷試飛,北斗系統全球屈指可數;二炮戰力不可小覷。與美國大洋決戰則不足,影響東亞、東南、西亞則有餘。
4、人文影響。近200年大中華文化圈不斷收縮,但是在東亞、東南亞近1億的華人華僑的影響力是巨大的。隨著大陸經濟的逐步走強,周邊甚至全球的向心力不斷凝聚。全球學習漢語、到中國訪問的人次都在不斷增加。
5、政治影響。中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具有一票否決權;在眾多的國際組織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博鰲論壇、中非論壇、上海合作組織等國際組織中扮演主導角色。
6、經濟影響。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20%上下,超過美國,遠勝日本、德國;中國GDP是日本的兩倍,中國擁有全球唯一的獨立、完備的工業體系,內需廣大。這些在全球都是名列前茅。
三、綜上,中國不但是大國,而且絕對是世界范圍內真正意思上的強國。
2. 為什麼說中國是一個陸地大國也是一個海洋大國
因為中國的總面積為960萬平方千米,而其中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所以說中國是一個陸地大國也是一個海洋大國。
中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多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
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多個,其中台灣島最大,面積35798平方千米 。中國同14國接壤,與8國海上相鄰。省級行政區劃為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2)為什麼中國是個大國擴展閱讀:
中國幅員廣大,地質條件多樣,礦產資源豐富,礦產171種。已探明儲量的有157種。其中鎢、銻、稀土、鉬、釩和鈦等的探明儲量居世界首位。煤、鐵、鉛鋅、銅、銀、汞、錫、鎳、磷灰石、石棉等的儲量均居世界前列。
中國礦產資源分布的主要特點是,地區分布不均勻。如鐵主要分布於遼寧、冀東和川西,西北很少;煤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東北和西南區,其中山西、內蒙古、新疆等省區最集中,而東南沿海各省則很少。
3. 請問下為什麼中國是大國
當然自己給自己隨便封的話什麼都可以做為大國的條件,比如人口,土地,歷史。
但事實上大國的「大」指的是強大,和人口 土地 毫不相干。
比如十九世紀的英國,佔領了印度全境 泰國全境 清國香港 清國威海衛,英國軍艦所向無敵,工業水平世界第一,那麼英國是世界第一大國。
日本在1895年打敗清國,1905年打敗俄國,1910年吞並韓國,1920年控制滿洲全境,國內有和歐美一樣的工廠,海岸線停著不遜色與西歐列強的軍艦,所以當時的日本,是名符其實的大國。
現在意義上的大國和近代一樣,誰的軍艦多,誰的現代化科技發達,誰就成為大國,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在海外的軍艦最多,國內經濟發達,所以都叫大國。
俄羅斯和中國可以稱得上是強國,硬要說大國也不是不可以。軍事力量還可以,經濟一般。
4. 為什麼說中國是大國「大國」誰能解釋一下~
一個國家能成為大國的條件主要有以下方面:
(1)文化因素
它必須有很強的文化融合性,適合各個文明的生存與發展。
(2)地理因素
這個國家要控制有廣闊的陸地或者海域。廣袤的土地令一個國家可以通過采礦和種植糧食等,實現自給自足。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一個具有遼闊戰略縱深的國家,她的軍隊能夠在地面核戰或傳統意義上的陸地戰爭中從容的撤退、重組從而反擊,同時,遼闊的疆域可以讓一個國家方便的部署長程雷達、導彈發射井。一個國家國土小而缺乏戰略縱深,即使再富有,在軍事層面上也是非常脆弱的。
(3)經濟金融因素
出眾的經濟實力是超級大國的必備實力。首先她要享有原料優勢,此外,國內市場的大小和生產力也是一個指標。在世界貿易和全球金融市場中處於領先地位,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她還應該具有改革的活力,以及具有積累資本的能力。
(4)人口因素
超級大國應該有大量已受教育的公民、高度發展的基礎設施、高度的文化和經濟能力使附近地區在其直接控制之下。
(5)軍事因素
超凡的軍事能力,相對無懈可擊、有能力阻止或有能力造成巨大破壞,並且擁有鎮壓及影響全球的統一軍事力量。
(6)政治與意識形態因素
擁有一個強大的政治制度,能夠動用大量資源去實現全球政治目標,或帶來強大意識形態之影響.
在上述條件中,中國的文化對東亞及東南亞有很大的影響,屬於地區性文化大國;中國在地理上,擁有世界上第三的廣袤國土,大部分資源自給自足,戰略縱深大,是全球性地理大國;在經濟上,即將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在東亞、東南亞地區有極大的影響力,同時有一定的全世界影響力,算是全球性經濟大國;在人口上,毋庸置疑,是全球性人口大國;軍事上,在周邊基本上無敵手,但與世界有差距,是地區性軍事大國;政治上,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政治影響力波及周邊許多國家,同時也能影響其它大洲的某些國家,也是全球性政治大國。
5. 為什麼說中國是當今世界真正的超級大國
超級大國主要是由擁有人口巨大、經濟超級力及軍事超強力這三大要素組成,再詳細解釋,它必須具備人口最多、經濟實力雄厚、軍力強大、科技發達、國土遼闊、資源豐富以及社會凝聚力高度集中等,這就叫新型超級大國。
如今的中國,不論從戰略或戰術上來看,也不論從橫的、縱的、圓的、扁的去度量,都已具備上述全部條件。而世界公認的超級大國——美國,除了科技這一項稍領先中國以外,它並不具備人口最多、經濟實力雄厚、軍力最強大、社會凝聚力高度集中這五項主要條件。這就說明中國是世界上一個名副其實但又不為人知的超級大國,而美國卻不是,它如今的國力已過度衰敗,快速下降。但人們為了不讓美國太傷心而繼續往其身上貼上「超級大國」這一標簽。現在,以中美兩個新舊超級大國相互對比,美國絕對比不上中國,但美國的霸權中國將無法比,因為霸權是侵略、掠奪他國的罪惡。
首先,中國的人口接近14億,美國僅有3億,中國人口遠遠超過美國。
人口多,商品的購買力就大,購買力大,掙來的錢就多。錢多了,反過來又去促進經濟繼續發展,經濟發展了,就能大大地增強軍力去保家衛國。所以,人多是軍力強大的前提,經濟是軍力強大的基礎,而武器只是軍力強大的延伸。沒有武器,戰爭照樣打下去,但沒有人與經濟,戰爭無法存在。所以,人與經濟是軍力強大的主力,而武器只是軍力強大的小力。
其次,經濟。
2014年中國主要的工農業單項產量與第三、四、五產業及社會購買力等已位居世界第一,而美國就排名第二。根據世界銀行計算,2014年的中國經濟總量(國民生產總值)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為17.8萬億美元,而美國為17.4萬億美元,中國比美國多出0.4萬億美元。但美國2014年的17.4萬億美元經濟是大大灌水的,按筆者粗略估算,如果再排掉其灌水部分(即17.3萬億美元國內外債務),那麼,其只剩餘4—6萬億美元的經濟總量了,中國比美國實際多出大約11——13萬億美元。
最後是軍力。
怎樣去理解中美兩國軍力誰強誰弱?應該這樣理解,2014年美國的軍事技術領先中國大約5年,但中國軍力(武器十內力)就領先美國大約20年。軍力是由武器與人民、國土、經濟、科技、資源、社會等內力所組成的,武器的能量只佔軍力中的百分之四十,而人民、國土、經濟、科技、資源、社會等內力的能量,就占軍力中的百分之六十。
人們常常談美國軍力是世界最強大,其實都是人的錯覺所致,並非事實。而筆者就認為,美國如今的軍力,完全是一種灌水軍力,若採用評估國與國之間經濟實力的「購買力平價」,去把美國軍力中大部分的「水分」放掉,露出來的才是其真正的軍力。
例如:先把美國軍力中的全部武器與人民、經濟、國土、科技、資源、社會等內力以及削減5000億美元軍費所造成的損失都擺出來,然後採用「購買力平價」,去把美國軍力中的「大量老化與被淘汰的武器、3億人中產出的少量兵員、社會凝聚力大弱、17.3萬億美元的國債以及因削減 5000億美元而損失大約500架先進戰機、50艘戰艦、1000輛作戰坦克、1000枚戰略巡航導彈等」水分全部放掉,這剩餘的才是美國大大縮小的軍力,這就是如今的美國軍力落後中國大約20年的主要原因。
有人說中國不是軍事強國,因為她現在無法生產出自己的超級核動力航母等先進設備。這只是片面的看法,按照這種看法,美國也不是軍事強國,因為它也無法生產出中國擁有的先進有人駕駛宇宙飛船與陸基遠程反艦彈道導彈等武器裝備。一切武器及其先進技術,只是軍力的延伸,不是軍力中的主力,而一個軍事強國所具備的主要條件應是人力與經濟,最後才是武器。中國即便沒有購買國外一件先進武器,也能生產出各種新型武器並在自己強大內力的支撐下去打敗敵人。在世界上,誰能打敗美國,誰就是軍事強國。
今天的中國已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只要中國認為自己是超級大國,中國就成超級大國。然而,中國今天還是認定自己為發展中國。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嗎?不是,中國應是發達國家。不拿發展中國家就拿公認世界第一的美國這個最發達國家來說,它有能力建造中國擁有的世界最大的三峽水電站與世界最長的青藏高原鐵路及高速鐵路嗎?它有能力建造中國的南水北調工程嗎?它有能力開發出中國新型有人駕駛宇宙飛船與陸基遠程反艦彈道導彈嗎?中國還有大量民用、軍用達到世界水平的東西,在此就不必多說了。
中國為什麼硬是認定自己為發展中國家呢?
這是因為中國為了麻痹敵人而制定出的一種國家欺騙戰略,其目的是少支持世界、多發展國內。中國制定的這種欺騙戰略的依據是人均產值,但筆者認為,用人均產值去定性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是不恰當的,並不能真實地反映中國的國情。試問,擁有百萬財富的人有資格去與最困難的窮人平均產值嗎?擁有百萬財富的人能捨得把自己一套多餘的樓房或轎車送與最困難的窮人嗎?答,絕對不可能。事實證明,產值平均過後,富的更富,窮的更窮。
既然平均產值能讓中國成為發展中國家,那麼筆者也發明一種「臨時分割法」,使中國一下子成為發達國家並依此階梯步入超級大國。先把中國13億多的人口分為3億與10億多兩部分,然後把3億人口安排在中國沿海各省市裡,而把10億多的人口暫時寄存在新疆、西藏、內蒙古等區里。這樣,就去計算這3億人口2014年的人均產值為幾萬美元而不是幾千美元,中國因此成為發達國家與超級大國。最後,中國用成為超級大國所獲取的最大利益與大量的資金,大力去幫助10億多的人加快發展經濟,這對中國的快速發展不是更好嗎?
中國當上超級大國後,將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利益與好處。
一、 美國殘余霸權因無力對抗中國將被擠下世界舞台;
二、 中國每年不再損失幾千億美元的和平紅利;
三、 聯合國將改名為「世界和平合作院」並在中國落戶;
四、 俄羅斯等國將它們早先霸佔的領土與島嶼全部歸還中國;
五、 日本沖繩群島等地區宣布獨立;
六、 台灣等島嶼回歸中國;
七、 外蒙古回歸中國並與內蒙古合並;
八、 朝鮮統一韓國成為一個完整國家;
九、 美國撤回部署在全世界的所有軍事基地;
十、 美國戰機與軍艦等將永遠遠離中國周邊與近海。
6. 中國是個什麼大國
中國是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1980年代以來,鄧小平政府宣布改革開放,開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並推行經濟體制改革。中國大陸至2010年,GDP超過72000億美元,已經成為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普遍認為中國目前仍然是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的經濟體,但是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仍位於世界中等水平(第89位),並逐漸受到資源限制和貧富差距加大的制約。中華人民共和國省份中,廣東為GDP最高的第一強省,浙江為人均收入最高的第一富省。
(6)為什麼中國是個大國擴展閱讀:
中華民族的歷史
祖國廣闊、富饒的土地,是中華各族人民共同開發的。夏、商、周至秦漢時期,在漢族的先民華夏族開發黃河流域的同時,各少數民族先民也開發了周圍的廣大地區:東胡、肅慎、挹婁、夫余、烏桓等民族在東北三省的廣大地區,儼狁、狄、匈奴、鮮卑等民族在今蒙古草原和華北北部以及西北一些地區。
龜茲、於闐、鄯善等「城郭國」的各族在今新疆地區,戎、羌、氐等族在今藏、青地區,苗、濮、武陵蠻、長沙蠻以及百越等各族在今長江流域的廣大地區,黎族和高山族的先民分別在海南島和台灣,越人的一支在今港、澳地區,等等,各民族祖先在各個地區,以他們的辛勤勞動,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建立打下了基礎。
7. 為什麼說中國是當今世界真正的超級大國
都在胡說。
----------------------------------------
超級大國(superpower),又稱超級強權、超級強國,是國際社會體系中,國力處於第一級水準的國家。超級大國擁有較大的影響國際事件的能力,並能夠向全世界投射軍事力量。
----------------------------------------
20世紀起的超級大國有3個,美國,大英帝國和蘇聯。
冷戰時期隨著大英帝國的瓦解,殖民地紛紛脫離及衰弱。世界上僅剩下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
1991年12月蘇聯解體,世界上只剩下唯一的一個超級大國,就是美國。
----------------------------------------
還有別個一個概念叫「潛在超級大國」。
潛在超級大國:指那些非常具有在近世未來成為超級大國潛力的主權國家。
潛在超級大國目前包括:歐盟、俄羅斯、中華人民共和國、印度、巴西等國。
8. 為什麼說我國是一個陸地大國又是一個海洋大國
中國幅員遼闊,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公里,是亞洲最大的國家和世界最大的國家之一,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中國大陸海岸線從北面的鴨綠江口延伸到南面的北侖口,全長18000多公里,島嶼海岸線總長度超過32000公里。有6500多個島嶼。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有關規定和中國的主張,中國管轄的海域面積約為300萬平方公里。中國有廣闊的海域和豐富的資源,所以中國也是一個海洋大國。
藍色經濟已經超越了單純的海洋經濟范疇,增加了海洋環境保護與海洋經濟發展並重的新內涵。它的延伸還包括海洋經濟概況、區域經濟和其他海洋發展戰略和計劃,以及海洋產業、漁業、旅遊、運輸、生態產業和其他特定的工業領域。
9. 那麼中國是大國還是小國呢
1)從國土面積上講:中國是大國
理由:中國960萬平米公里,排名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世界排名第三
2)從人口總數講:中國是大國
理由:14億人口,,世界排名第一
3)從經濟上講:中國是大國
理由:2018年中國貿易總量世界排名第一,2018中國GDP世界排名第二
4)從政治上:中國是大國
理由:中國是聯合國5大常任理事國,擁有一票否決權
5)從文明程度:中國是大國
理由:中國文明是過去5000年世界上唯一沒有被中斷的大國(其餘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都曾斷層和亡國)
6)其餘科技,教育,交通,軍事,體育等全都穩定進入世界前三的位置。
根據以上數據:世界上每一個民族和國家都認可中國是大國
所以結論:中國是真正的大國,5000年歷來都是!
10. 中國為什麼是製造業大國原來是這些原因
1、我們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具有全產業鏈的國家,並且全球半數以上的工業產品,我國產量都超過90%以上,這是我國加入WTO之後,在經濟建設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可是,我們似乎並沒有體會製造業大國的低物價的福利?反而是歐美國家,拿著幾千美金的收入,卻生活在物價較低的環境之中。
2、客觀來說,中國是製造業的大國,主要佔據著製造業的中低端領域,是從事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產業。而歐美國家是製造業的強國,主要佔據高端製造業領域,是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代名詞。
3、這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第一,自從中國加入了WTO之後,就成為了世界最大加工廠,每年中國的生產企業要把大量的廉價商品輸往歐美市場,這樣降低了歐美國家的商品物價。但由於中國大量把國內的商品輸出,國內的相關商品的供應就減少了,物價就感覺高了。更關鍵的是,中國在取得了對外貿易巨額順差之後,又沒有辦法從歐美國家進口中國所缺少的相對應的商口填補國內市場的空缺,只好拿著大量的美元去購買大量的美國國債,支持了美國經濟設,並且穩定了美國國內的物價,卻一直推高自己本國的物價水平,這就是依賴於出口貿易拉動經濟的弊端。
4、第二,中國是製造業大國,國內有很多出口企業,在出口了大量國內商口之後,拿到了大量的美鈔。而按照我們國家的結售匯制度,你賺了多少外幣,就要馬上兌換相應的人民幣。此外,前些年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大量外資進入中國投資辦廠,也要把外幣兌換成人民幣。同時,出口企業賺到了外匯後,也要將外匯換成等值的人民幣。這樣中國央行在收進大量外匯同時,還要向社會被動投放大量的基礎貨幣。國內市場上人民幣投放越來越大,這就造成了人民幣對內購買力不斷貶值的結果。
5、第三,中國之所以是製造業的大國,主要是中國有廉價的勞動力,所以國內勞動力價格是很便宜的。比如,在拼多多上面10元錢包郵,5元錢包郵,這得益於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再配合我國強大的互聯網產業優勢,讓快遞、外賣等產業價格相當便宜。所以,認為中國物價高的人,主要是看到房價貴、醫療貴、孩子教育貴等,而真正國內勞動力價格還是很便宜的。與之相反的是,美國日用品價格、農產品價格、汽車價格等便宜,但是人工成本和知識產權支出是非常貴的。美國人普遍雇不起水電工、裝修工等,因為用工成本太高。中國是製造業大國,主要是國內的勞動力成本較低,當然近年來勞動力價格也在快速上升,但與歐美國家相比還是較低的,所以,中國向歐美國家出口商口有一定的價格優勢。不過,國內大量商品用於出口,如果換不來同等商品國內補充,那國內物價肯定會上漲。同時,出口帶來巨大貿易順差,再加上外商投資的資金,在進入中國後,都要兌換成等值的人民幣,這樣我國央行被動投放大量的基礎貨幣,國內市場上人民幣越來越多,商品價格自然降不下來。盡管國內房價、看病、日常生活的價格在不斷上升中,但國內的人工成本還是偏低的。而西方國家的人工成本和知識產權支出都比國內要高很多,在這兩個領域西方人的成本要比我們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