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浙江衛視有哪些獨特的競爭優勢
湖南衛視,浙江衛視——目前國內最為強勁的兩家省級衛視。所謂一山不容二虎,雖然兩家衛視目前還沒撕破臉皮,公開宣戰,但其各自的擁護者卻迫不及待的在網上展開一陣又一陣口水戰。
兩家衛視,我都還蠻喜歡的。今天,我僅以一個普通觀眾角度,來說說自己「看電視」的感受。
湖南衛視是國內省級衛視中的老牌勁旅,而浙江衛視則是後起之秀。湖南衛視就像一陣風,經過多年的打拚,其影響力早已刮遍全國各地、深入人心。而浙江衛視則是一陣雨,且是一陣勢頭強勁的大暴雨。雖然其沒辦法一下席捲全國各地,但勢頭卻十分強勁。改版短短一年時間,在某些方面,浙江衛視就已經威脅到湖南衛視花了數年才建立起來的娛樂基業。兩家衛視,各有千秋,湖南功力深厚;浙江則像一縷清風,給中國電視結帶來一絲新氣象。
口號之爭,湘軍勝
現在各家電視台越來越注意自身定位。湖南衛視早就確立了自己的娛樂路線,其主打的「快樂中國」口號也十分響亮。就目前來看,浙江衛視大概也要走娛樂路線,要「引領後選秀時代的平民娛樂浪潮」。這個口號與「快樂中國」比起來,就顯得「大」且「空」。自己說自己要引領一股什麼浪潮,總會給人一種自以為是的感覺。看浙江衛視,時常會被一句「浙江衛視,中國藍」的口號雷到。什麼「中國藍」?模里模糊的。不知「中國藍」這個說法是自古就有還是後來某人提出來的。總之會給人一種「山寨」的感覺。 「藍無界 境自遠 」的解釋也給人一種很「虛」的感覺。所以就口號來看,湖南衛視明顯勝出。
血拚綜藝,各有長短
既然都走娛樂路線,那麼綜藝節目的競爭就尤為激烈。只是目前兩家衛視綜藝節目的播出時間相互錯開,浙江衛視主攻9點檔,周一到周日,有一條完整的綜藝帶。這條綜藝帶之完整,湖南衛視都比不上。記得某一年,湖南衛視從周一到周五,也有不同的7檔王牌節目,但只堅持了一年,後來就沒繼續了。現在湖南衛視的做法是周一到周四的7點檔都播同一個節目。這樣給我的感覺是略顯單調。
印象中浙江衛視是以《我愛記歌詞》起步的。個人認為,《我愛記歌詞》很大的一個成功因素就是「懸念性」,或「未知性」。那麼多歌曲,觀眾永遠也不知道選手什麼時候會抽中哪一首歌曲。當年超女引起了選秀的跟風浪潮,其實《我愛記歌詞》也引領了一陣不小的K歌熱。看看現在其他省級衛視,不但紛紛辦起了類型與《我愛記歌詞》一樣的K歌節目,就連具體的節目操作方式也是直接克隆了《我愛記歌詞》的。浙江衛視是以《我愛記歌詞》一炮打響的,但現在問題也出在這。在其綜藝帶中,有好幾個節目都跟《我愛記歌詞》類似,什麼《我是大評委》、《愛唱才會贏》都跟《我愛記歌詞》如出一轍。觀眾看多了難免會厭倦。
湖南衛視雖沒有完整的綜藝帶,但其綜藝節目卻特色鮮明、絕無雷同。《快樂大本營》和《天天向上》新老兩大王牌都深受觀眾喜歡,更出彩的是湖南衛視還常有「超女」、「快男」這樣的大亮點推出。
新人推薦,各有千秋
這里說的「新人」,大致分為兩類:主持人和其他藝人。
在藝人推薦上,湖南衛視勝算明顯。雖然天娛的種種做法飽受批評,但其成績不容忽視。數數它旗下的藝人,雖大紅大紫的寥寥無幾,但都是叫得上名的角兒。
但在主持人推薦上,湖南衛視就不如浙江衛視。芒果們別拿李湘、汪涵、何炅們說事,他們成名已久,跟浙江的新力主持們根本不在同一個時代。也不要拿歐弟當擋箭牌,歐弟是引進的,不是湖南衛視培養出來的。你能引進,別人也可以引進。所以「培養」才是硬道理。這些年,湖南衛視在培養新生代主持人方面總是畏手畏腳,到現在也沒一個真正拿得出手的主持人冒出來。在湖南還在啃老本之際,浙江衛視則足夠大膽。現在,浙江衛視有一大批年輕主持人冒出來。雖然功力還遠不及湖南衛視的大佬們,但人家畢竟年輕。這批年輕主持人們不可能都會冒出頭,但若冒出一兩個,那也是不得了的事情。
2. 中國四大衛視,是那四大
湖南衛視 湖南衛視秉 持「快樂中國」的核心理念,率先提出全力打造「最具活力的中國電視娛樂品牌」,這也是國內所有電視媒體中,對自身品牌進行清晰定位與形象區隔的第一家。湖南衛視上星播出之後,推出了《快樂大本營》、《玫瑰之約》、《晚間新聞》、《新青年》、《音樂不斷》等一系列名牌欄目,在中國國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確立了娛樂傳媒的強勢品牌地位。被中國媒體譽為「快樂旋風」、「玫瑰花香」的「湖南電視現象」,一時間風靡大江南 東方衛視全新改版後的東方衛視,致力於提升綜藝傳播的文化內涵,向全國觀眾提供積極健康、趣味盎然而又沒有污染的「綠色綜藝」。周一到周日的晚上黃金時段21:15~22:30組建出固定的七檔文藝節目強檔,形成「綜藝一條線,群星耀東方」。每晚九點檔的這一編排,也體現了上海電視的「娛樂新勢力」。此外,這七檔節目將堅持走「綠色新綜藝」道路,契合時代的三大內涵 東方衛視 是中國省級衛視中新聞播出量最大的頻道,每天擁有約4小時的新聞資訊節目。構建了從現場連線直播到深度挖掘的話語權操作全過程;東方衛視是唯一同時擁有中超聯賽和歐洲冠軍聯賽版權的衛星播出機構;《加油!好男兒》《我型我秀》《舞林大會》《創智贏家》相繼上演,一再擊破收視峰值,在全國8個主要城市的觀眾規模數和頻道期待度位居榜首。2004年和2005年,連續當選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媒體; 2006年,東方衛視在首屆中國品牌媒體高峰論壇上當選十強電視媒體第二位,僅次於央視。 一直以來,東方衛視力求用獨特視角記錄中國城市發展,見證世界變化。隨著2010年世博盛會的日益臨近,身處上海的東方衛視成為傳播這場文化盛宴的核心媒體。為此,東方衛視揮灑大手筆,以激情與夢想為紙,以突破與創新為墨,擴大世博宣傳,提升上海形象,譜寫頻道改版的新畫卷。2009年6月18日,東方衛視重磅改版,全新亮相,確立「新聞立台、文藝興台、影視強台」的節目理念,依託世博背景,新聞、綜藝、影視劇三箭齊發,以國際化、大視野、新時尚的風格,體現頻道「新聞個性、文化追求」的內在精神,力圖成為中國最具品質的衛星頻道。 江蘇衛視 江蘇衛視頻道是新聞綜合頻道,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的主頻道。是宣傳江蘇的主陣地,具有強烈時代特色和鮮明蘇派文化特色。2004年,江蘇衛視頻道以其獨特的情感定位脫穎於全國省級衛視頻道,08年上半年收視排名成長最快的衛星頻道,全國衛視排名第二,其率先覆蓋全國31個省會直轄市,並覆蓋全國337個地市級單位中的333個只有4個城市沒有覆蓋,地市綜合覆蓋率達到98%,即將達到100%,牢牢把握全國市場。 江蘇傳媒實力,傳遞江蘇地方熱點的新聞綜合頻道,在節目中充分強調新聞的時效性,政治性,益智綜藝節目的獨創性,整體版塊編排的系統性,將濃郁的江蘇地方特色與現代化傳媒特徵相融合,成為面向全國、全世界展示江蘇經濟、文化發展的窗口。 以現代感、傳媒感、資訊感及江蘇文化風味形成江蘇現代電視傳媒的鮮明特色,頻道以新聞版塊、益智版塊、電視劇版塊的合理劃分,清晰地將新聞、綜藝、電視劇三項最受觀眾喜愛的欄目形式,呈現給全國觀眾,成為全國衛視頻道中備受矚目的電視新生力量,擁有與江蘇經濟文化大省地位相符的傳媒位置 浙江衛視 浙江衛視是第一批上星的省級衛視,在落地覆蓋率、品牌信任度等方面擁有良好的基礎,目前在全國的可接受人口為7.66億,是國內最有影響力的媒體之一。浙江衛視上星14年,志存高遠,心懷天下。作為浙江省媒體界的一張金名片,浙江衛視始終堅持在節目中注入現代人文理念,凸現鮮明地域特色的人文價值和財富價值。在競爭中前行,在創新中拓進,浙江衛視2008推出全新版面,以具有現代傳播價值的媒體公益訴求構建節目內容:新聞節目抓行動、出效應。「抗台七姐妹」樹新聞品牌權威,「新長征路上的浙江人」彰顯新聞行動的力量。自辦節目抓品牌、上品位。晚間主打欄目帶,放大做強《公民行動》,公益主張凸顯媒體情懷;周末《我愛記歌詞》、《愛唱才會贏》、《我是大評委》展現全新娛樂創意,拓展綜藝娛樂節目新空間。
3. 湖南衛視和江蘇衛視的頻道、欄目、節目定位、特色、風格及近年的改革方向。
湖南衛視是往國外發展,近幾年成為全國收拾率第一的電視台,就連電視劇都成為接大長今外的第一部五成的收視率。而江蘇衛視,往搞笑方向走,用樂嘉,孟飛等!
4. 中國教育電視台的特色欄目
《職來職往》中國教育電視台1頻道製作播出的一檔幫助求職者正確對待自己與職場,為多樣的職場精英提供就業機會的國內首檔職場類娛樂真人秀節目。節目囊括各行各業、人生百態,通過行業達人和求職者之間的對話,反映當下最熱點的行業話題並產生觀點的碰撞。通過不同行業職位的人群,不同的思維與視角展示社會的本來面目,通過理性、客觀、全面、真實的分析,展示真正的職場。 《成長不煩惱》《成長不煩惱》是中國教育電視台1頻道製作播出的一檔節目。該節目關注兩代人之間的代溝和矛盾碰撞,並引入專家和藝人嘉賓進行現場點評,最後通過投票表決的方式,幫助兩代人之間進行溝通,深入地剖析兩代人教育方面的問題。《成長不煩惱》首次引入父母團和子女團現場PK的方式確定結果。在投票前後分別兩次按燈進行表決最終裁定結果,勝利者將履行對失敗者事先所做的約定。 《非童小可》《非童小可》是中國教育電視台1頻道和早教頻道聯合播出的一檔節目。節目旨在引導家長們如何培養健康、聰明的寶寶,解決家長養育過程中的各種問題。節目內容多元化,同時涉及兒童養育過程中所遇到的教育問題、心理問題、行為習慣問題等多方面、多領域的成長問題。節目邀請到頂級兒科醫院、國家級研究機構、頂級高校早教專家學者,打造最優秀的專家團隊,並以此為基礎,力求全方位為家長們提供一系列正確的養育方法。 《中國教育報道》《中國教育報道》是中國教育電視台一檔關注教育改革發展與國家人力資源建設以及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相關領域重要動態和熱點問題的綜合性電視新聞欄目。《中國教育報道》發布教育權威信息,滿足廣大觀眾對求學、考試、就業等教育資訊的需求,深度解析關系民生的教育領域的熱點問題,為所有關心教育和成長的人們,開啟國家級權威新聞資訊服務窗口。以更加開闊的視野,負責任的精神,服務學習型社會,服務人力資源的能力建設,服務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品牌故事》從2006年1月1日起在中國教育電視台一套上星播出。《品牌故事》憑借「品牌立人、品牌立業、品牌立國」的民族報負和社會責任感,以經濟文化類電視欄目的創新為起點,潛心發掘品牌的內幕、趣聞、核心價值,探索品牌創立者的心路歷程、智能決策、內心反思,用品牌「最真實力量」給創業者及管理者以啟迪,充分調動中國最資深的電視專業人士、中國最有影響力與實戰能力的品牌專家,與中外最著名的成功品牌管理者,運用符合現代電視觀眾收視習慣的多種表現形式,在熒屏上演繹出一個個現代品牌打造的真實故事。
5. 十個電視台標志及含義,誰有大神們幫幫忙
廣東電視台台標 圖案以漢字「廣」作為設計主體,經變形組合而成。 「廣」字的筆畫分別變形為字母「T、V」和「紅口」的外形,強烈表達出「廣東電視台」這一主題,整個台標圖案呈三角形結構,象徵廣東以珠江三角洲為代表的地域特徵。「廣」字上的園點似東方升起的旭日,寓意廣東電視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改革開放積極進取、勇於開拓的精神。 構成「廣」字的線條自然、流暢,洋溢著嶺南文化自然清秀、秀麗的特色,「廣」字的一橫,寓意廣東電視台以優秀的技術和編攝,為廣大電視觀眾提供健康活潑、豐富多彩的精神食糧。 遼寧電視台 台標由銀白色北斗七星疊加海藍色圓形體組成,位於屏幕的左上角。銀白色北斗七星為原遼寧電視台台標。七星圖形是北斗七星的變形體,同時也是「遼寧」英文和漢語拼音首個字母「L」的相似體;銀白色是指七星閃爍,熠熠生輝,象徵遼寧的地理方位及人文風貌,寓意遼寧電視台將象北斗七星一樣星光閃閃,引領方向。海藍色圓形體象徵著星球、地球,寓意為圓滿、團圓、合作、包容,源源不斷,滾滾向前;海藍色象徵著浩瀚的宇宙,廣闊的天空和無垠的大海,寓意為深邃博大,寬廣無垠。銀白色北斗七星疊加海藍色圓形體,二者相互襯托,相得益彰,穩重大氣,渾然一體,象徵著浩瀚宇宙,斗轉星移,星光閃爍,生生不息,寓意遼寧必將重振雄風,再放異彩;遼寧電視台必將蓬勃發展,永遠向前。 河北電視台的新台標 燕趙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作為弘揚燕趙文化,傳播燦爛文明的重要窗口,河北電視台的新台標以長城和渤海為基本設計元素。河北內環京津,外環渤海,崛起的河北作為環渤海的一顆耀眼明珠,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長城和渤海孕育了河北人民自強不息、團結奮進、激昂向上的精神品格和開放、包容的博大胸襟。萬里長城源於河北老龍頭,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河北人民的驕傲,也是河北獨特的地緣符號和文化品牌,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歷史文明。標識中運用書法墨韻,演繹出環渤海的隆起帶,形成似山似水的審美意象,凝練、寫意、靜中有動、揮灑激情,象徵著河北改革開放的廣闊發展前景和美好未來,充滿著強烈的藝術感和濃厚文化氣息。該標識體現了現代電視傳媒風尚,具有極強的可識別性,易於傳播和推廣。 江蘇電視台 以S字母構成的紅白二色菱形標志,既代表了江蘇的漢語拼音書寫字母S,又代表了衛星電視的英文全稱SATELLME TV的縮寫字母S。標志簡潔生動,色彩明快,具有鮮明的江蘇地方特色 黑龍江電視台: 黑龍江省因黑龍江而得名,因此該符號重點強調的是漢字「龍」,同時這個「龍」字的草書體又如同一條蜿蜒的黑龍江,再一看又象一枚極具中國特色的中國印,是將民族特色與地域色彩完美結合的典範。(恩,那貌似紅色鼻涕蟲的台標絕對是電視畫面上的視覺垃圾,那麼大,那麼紅,再配上右下角的小廣告,下方的subtitle式的節目預告,那這電視就沒法看了。我就不明白為啥非得寫個龍子,而且矢量化得那麼不專業,完全可以弄個抽象的龍的圖案嘛。不過該台標在配合農葯化肥廣告時,到也有種微妙的共鳴。) 吉林電視台: 吉林電視台的標志是將漢語拼音「JL"兩個英文字母變形組合成了吉林的「省鳥」丹頂鶴,圖形流暢,構思精巧,丹頂鶴也有吉祥,幸福之意。另外,該標志與水平面呈45度上揚,象徵吉林經濟文化蒸蒸日上,生活充滿希望。 山東電視台: 山東是黃河的入海口,因此他的標志蜿蜒起伏就象九曲黃河一樣,體現了濃郁的地域特色。同時也是山東首字母「S」的變形體,另外草書中人們也習慣將「山」字 寫成「S」形。該標志如同綵帶一樣傳遞著山東人民熱情好客的精神。 山西電視台: 山西是我國煤產業的重要基地,因此他的標志就象一團火焰,火焰代表了山西人民艱苦奮斗,生生不息的精神。同時標志的外形又和山西省的地形圖十分相似,中間的曲線代表了途經晉中與晉南的山西最長的河流汾河。汾河不但傳承著山西人民的希望,也承載著山西五千年的文明。 天津電視台: 天津電視台的符號是天津的首寫字母「T」的變形。其他的含義我還不太清楚,希望大家指教。 安徽電視台: 安慶與徽州各取一字構成了今天安徽的名字。安徽電視台的標志是以安徽著名景區黃山的「迎客松」為基本元素的,體現了安徽人民熱情好客的精神。同時迎客松的造型又如同安徽的首寫字母「A」,讓人一目瞭然。 江西電視台: 由於身處江南的西邊,故取名江西。江西電視台的符號具有明快的立體感,是江西的漢語拼音首字母「JX」的組合體,形似一朵美麗的杜鵑花。 浙江電視台: 浙江省的名稱由浙江也稱錢塘江而來,因此,中間白色的曲線代表了浙江的母親河錢塘江,同時他也形似英文字母「Z」。江南水多,雨多,因此標志用藍色作為背景色代表了纏綿的江南,具有明快的地域特色。 東方衛視: 東方衛視用紅色圓球與白色星星對稱組成,是一種具有現代理念的大膽嘗試。人們一提到東方首先想到的就是太陽,他代表了上海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大都市,紅色又是中國的傳統色彩,是吉祥與喜慶的象徵。五角星代表了勝利與美好,其中的白色又是西方的標志性色彩。紅色與白色的相稱也代表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與交流。 上海又稱為申城,因此上海電視台的標志如同一朵申花,而申花的三朵花瓣又形似船帆,預示上海這座年輕的城市就象帆船一樣乘風破浪,即將遠航。 東方電視台的標志還是以紅日為基本圖形,白色的圖形形似一隻越飛越高的海鷗,寓意上海的發展越來越快。(插.文廣的基本特色) 河南電視台: 很多人都在議論說,河南古有大象,因此河南電視台的標志形似一頭大象。河南電視台的標志是繼央視原子核符號以後的產物,所以具有明顯的效仿性,大象其實只是河南的首字母「HN」的變形體,而環繞「HN」的是模擬衛星運行的軌道。不過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經過電腦技術處理,這個不起眼的符號卻更具備了時代氣息。至少我是很欣 福建東南衛視: 福建由福州與建州各取一字而來,東南衛視於2006年5月1日零時啟用了新的台標。該台標以藍色和白色為基本色調。藍色代表了台灣海峽,而中間白色是福建的首字母「F」的變形。這個「F」又形似一隻白色的海鷗自由飛翔在台灣海峽上,寓意海峽兩岸同屬一個國家,兩岸人民的交流與交往應不受任何政治限制。海鷗的一對翅膀正象一座橋梁聯系著大陸與台灣,同時也預示福建省是祖國大陸與寶島台灣交往的窗口。 廣西電視台: 廣西電視台的符號是以廣西的英文首字「G」為變形體的。 海南電視台: 揶樹,白雲,綠水交織成一幅美麗的海南風情畫。 旅遊衛視: 和東方衛視一樣,旅遊衛視是新冒出來的,台標很不錯, 它的口號"身未動,心已遠"更是高明。它的宣傳短片的意境也很到位,我很喜歡做瑜珈的那個。 雲南電視台: 雲南獨特的氣候與地理條件孕育了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而孔雀又是雲南動植物的代表,因此雲南素有「孔雀王國」的美譽。雲南電視台的符號就象一隻即待開屏的孔雀,具有濃郁的民族與地域特色,也象徵吉祥與富貴。該標志簡練,生動,流暢的筆觸具有中國傳統書法與繪畫的韻味,抽象的造型還有少數民族裝飾紋樣與納西族東巴象形文字的神秘感。 貴州電視台: 貴州電視台的標志形似貴州著名景區黃果樹的瀑布,同時他的外形是貴州的首字母「G」的相似體 重慶電視台: 重慶電視台的英文縮寫為CCQTV,所以該台的標志是以一個地球為中心,兩個英文字母「C」環繞其外。而地球與第一個「C」的空隙正好與標志右下方兩個「C」的斷檔共同組成了英文字母「Q」,可謂構思巧妙。 四川電視台: 「川」即為水,顧名思義四川的名稱由來一定與水有關。沱江,岷江,烏江,與發源於陝西秦嶺南坡的嘉陵江共同構成了「四川」。而四川電視台的標志是四川二字完美的結合體。古時的計賬先生習慣將「四」字以一個「圈」的形式一氣呵成,而台標「四」字的右邊兩劃與「四」字共同構成了「川」字,整個標志合起來就是漢字「四川」。 西藏電視台: 形如一氂牛頭,具有明顯的地域特色,同時紅綠藍三色綵帶也象徵了西藏與祖國內地緊密相連。(插下.不過偶們的數字電視都收不到這個~) 青海電視台: 青海省因青海湖而得名。同時青海也是孕育中華民族兩大母親河的發源地。青海電視台標志呈流線型,綠藍兩條綵帶分別代表長江與黃河。也暗示開放的青海猶如滔滔的長江黃河水一樣奔騰向前。台標中的紅色代表了清晨升起的紅日,也代表了落霞時青海湖的美麗風景 新疆電視台: 古稱西域,新疆的名字意為「新開發的疆域」。新疆電視台的標志形似一位翩翩起舞的維族少女,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同時整個圖案又是新疆的漢語拼音「XJ」的組合體。紅綠藍三色綵帶代表著絲綢之路,也代表了新疆人民渴望與內地溝通與交流的願望。(這個就比較......) 甘肅電視台: 甘州與肅州各取了一字就是今天甘肅省的由來。甘肅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是古代中原通往西亞各國的必經之地。台標圖案由甘肅的漢語拼音首字「GS」組合而成。「G」為綠色象徵著充滿生機與希望的甘肅大地,「S」曲折蜿蜒,代表了穿越甘肅的黃河與絲綢之路,也預示甘肅電視繼往開來,奮力向前。 寧夏電視台: 「塞上明珠」寧夏被意為「安寧的西夏」。我國自古就有「九曲黃河富寧夏」的美喻。寧夏電視台的標志也是對這一典故的絕佳闡釋。黃色的圖案代表了九曲黃河,而上方的藍色寓意著富庶的綠洲寧夏。這個標志也代表了寧夏人民渴望安寧與幸福的美好願望。 電視台: 陝西電視台的標志是以黃色「S」變形,藍色矩形配襯組成的圖案。「S」是陝西的首字母,象徵三秦大地(接著插,以前是三個QQQ,就表示這個意思),象徵九曲黃河和陝西巨龍騰飛的身影。藍色矩形象徵天空,象徵科技,象徵陝西人民博大的胸懷。黃色「S」的上下兩端向外輻射,象徵陝西人民走向全國,和黃土文化走向世界,預示著陝西的明天會更好。 內蒙古電視台: 內蒙古電視台的標志很賦有時代氣息,是內蒙的首字母「NM」的相似體,該標志簡單,明快,便於識別。同時「NM」二字的相似體又如同潺潺的流水,象徵內蒙古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淳樸的風土人情。
6. 啟航2013——中央電視台元旦晚會的特色
民族與美聲跨界合作——張也、廖昌永新唱經典民謠;獨具中國氣質的譚晶演唱;五彩呼倫貝爾中國特色的騎馬舞;阿壩藏族羌族少年演繹青藏高原;黑駿馬組合唱響蒙古草原;阿魯阿卓、柏文如何帶給我們一個喜慶迎新的美麗中國。民族也時尚,民族也新潮。潘瑋柏、炎亞綸、王若琳、許慧欣、古巨基、陳楚生等公認實力唱將帶來他們的當紅金曲。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卡雷拉斯;歐美海豚音女歌手——電影《阿凡達》主題曲及北京奧運會閉幕式「倫敦八分鍾」演唱者萊昂那-路易斯;郎朗與「小提琴王國中的鬼才」李傳韻、新生代鋼琴家宋思衡同台表演;中國三大男高音莫華倫、魏松、戴玉強強強聯手;更有享譽世界魔術界「變化最快」的荷蘭魔術團上演無限奇跡。央視元旦晚會集結不同風格的國際天團,帶來豐富的感官體驗,共同鑄就「震撼」二字。韓國少女樂團——wonder girls,印度寶萊塢歌舞團,凱爾特女人合唱團,哈萊姆天使合唱團,西班牙弗拉門戈舞團——世界之舞舞蹈團。胡夏、黃齡、姚貝娜等當紅新人。網路點擊紅人許嵩、徐良、汪蘇瀧。英國達人秀亞軍——羅南·帕克首登中國熒幕。在四個多小時的直播過程中,央視元旦晚會以全球連線作為每一個節點的重要形式,通過央視在海外的七大中心站,及數十個遍布全球的記者站,通過網路實時連線,形成具有視覺震撼力的視頻牆。每次連線以具有視覺沖擊力的「世界時間牆」,和匯聚全球央視記者站的「新年訊號集結牆」,來展現新年倒計時過程中不同地域的人文風情,並構繪出世界人民接力迎新年的環球盛況。
7. 2020年央視中秋晚會有哪些特色
據了解,今年秋晚的主舞台將以隋唐洛陽城應天門為背景,將古和今加以勾連、虛與實加以轉換。在央視秋晚一貫的唯美浪漫的風格下,對每個節目進行個性化包裝和形態創新,通過全媒體和更多新的傳播手段擴大晚會影響力,講好中國故事。
秋晚仍將採取篇章式結構,除了序《明月升》,尾聲《海上明月》之外,晚會還將設置上篇《月圓花好》、中篇《鄉關何處》、下篇《家國萬里》三個篇章。
助演嘉賓和演員陣容依然強大,目前已經官宣的首波陣容包括:李宇春、江疏影、孫楠、張傑、張信哲、郎朗、周深、秦嵐、鹿晗等。屆時,也會有新的神秘嘉賓空降秋晚,更多驚喜,值得期待。
(7)中國電視台有哪些特色擴展閱讀:
央視中秋晚會形式:
從1991年創立秋晚以來,秋晚已經成為中央電視台三大直播晚會(元旦晚會、春節晚會、中秋晚會)之一,地位不言而喻。從1991年創辦之初的一年一個主題,到2004年轉由央視青年導演郭霽紅執導後,央視秋晚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即「中華情」系列。
秋晚作為央視國際頻道全力打造的「中華情—全球華語原創歌曲至尊演唱會,延續了「中華情」的風格,立足大陸,聯系港澳台,面向全球現場直播。主持人選用內地及港澳台地區頂尖主持人,歌手演員陣容也相當強大,網羅大陸,港台,韓國,新加坡等地的頂尖藝人,打造頂級視聽盛宴。
自2004年「中華情」系列的開始,秋晚的影響力正不斷擴大。
8. 上海廣播電視台的節目特色
上海廣播電視台的電視節目是在中國廣播電視領域專業度高、影響面廣的。尤其是旗下東方衛視的電視真人秀節目,如「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兒」以及「創智贏家」等,這些電視真人秀均為一年一季,在全國范圍都有廣泛影響。 而其旗下的本地電視台則各具特色,作為中國唯一的專業英語電視頻道,上海外語頻道(ICS即Internation Channel Shanghai)以其品牌節目《You're the chef》、《Crossing Over》、《Mr.X》等加上引進的國外電視真人秀《The Amazing Race》、《Project Runway》以及以原聲字幕片為主的影院節目「High Drama」而廣受好評,成為廣大英語學習者和愛好者的最愛。同時也為即將召開的世博會作好了鋪墊。而紀實頻道則與探索頻道和國家地理頻道進行合作,引進了大量優秀的紀錄片,加以本地的《文化中國》、《往事》等節目,深受高端觀眾的喜愛。而哈哈少兒頻道則憑借原有的《歡樂蹦蹦跳》、《小鬼當家》等節目深受當地少年兒童的喜愛。
9. 中央四台節目有哪些
中央四台節目有:
1、新聞類:《中國新聞》、《今日關注》、《今日亞洲》、《深度國際》、《海峽兩岸》、《中國輿論場》、《新聞聯播》、《權威發布》(與國新辦、國台辦合辦)、《今日環球》、《魯健訪談》。
2、文化類:《環球綜藝秀》、《遠方的家》、《華人故事》、《中國緣》、《中國文藝》(含周末版)、《平凡匠心》、《國寶·發現》、《國家記憶》(原《天涯共此時》)、《美食中國》。
3、電視劇場:《經典劇場(亞洲版)》、《電視劇(歐、美洲版)》。
社會評價
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以「傳承中華文明,服務全球華人」的宗旨,架起了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與海外觀眾之間情感溝通的橋梁,成為了與華人互動交流的重要平台。
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按照「新聞+文化」的頻道特色,全方位展示了當代中國現狀以及文化、歷史、人文與自然風光,滿足了不同年齡和文化層次的海外觀眾的多種需求,提升了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