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海山有哪些

中國海山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14 15:12:36

❶ 我想知道中國的名山都有那些都在哪個省

中國的國山————泰山
泰山是中國五嶽之首,古名岱山,又稱岱宗。位於山東省中部,泰安市境內,矗立在魯中群山間,主峰玉皇頂,海拔1532.8米。

泰山山體雄偉壯觀,景色秀麗。據《史記集解》所載:「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古人形容「泰山吞西華,壓南衡,駕中嵩,軼北恆,為五嶽之長」。其氣勢之磅礴為五嶽之首,故有「天下名山第一」的美譽。

歷經幾千年文化積淀,泰山上存有許多人文景觀。泰山是齊魯文化的中心,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據古代各中國朝代的文獻記載,此山經常是皇帝設壇祭祀祈求國泰民安和舉行封禪大典之地。第一個在此舉行大規模封禪儀式的是秦始皇。孔子、杜甫等名人雅士更曾到訪此山,並留下詩句。孔子的名言是「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的詩歌望岳;姚鼐的散文登泰山記等等。

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雙遺產之一。

13,華山為五嶽之一。位於距西安市100多千米的華陰縣城南,海拔1997米,以險峻著稱。

五嶽 北嶽恆山
西嶽華山 中嶽嵩山 東岳泰山
南嶽衡山
華山(亦稱太華山)雄據於秦、晉、豫三省,為古城長安、洛陽的中樞。華山以山形峻拔高險著稱,享有「五嶽獨秀」的美譽。自古以來,攀登華山僅南北一條約15公里的山道,故有「自古華山一條路」之辭。華山還有許多神話傳說,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便是發生在華山西峰上,今天山上有一巨大的斧劈石。當中建於漢武帝在位時的西嶽廟,有著「陝西故宮」和「五嶽第一廟」之稱譽,這是五嶽中建制最早和面積最大的廟宇。中國歷史上,曾有56位皇帝曾到此山巡遊或舉行祭祀活動。

[編輯]概況
有五峰,朝陽(東峰)、落雁(南峰)、蓮花(西峰)、五雲(北峰)、玉女(中峰)。
因東南西三面是懸崖峭壁,只有柱峰頂向北傾斜打開了登山的道路,所以有「自古華山一條路」的說法。如今已經在北峰側修通了纜車,可以直達北峰頂。
著名的旅遊景點有玉泉院、青柯坪、千尺幢、百尺峽、蓮花峰等。
朝陽峰崖面有關中八景之首「華岳仙掌」。

14,恆山又名元岳或常山,位於山西省渾源縣,為「五嶽」之中的北嶽。恆山主峰海拔2016.8米,主廟北嶽廟,供奉著恆山神,即北嶽大帝。

相傳恆山是被古代舜帝巡狩時封為北嶽,素有「寨北第一名山」之美譽。另外,張果老(八仙之一)就是相傳在此隱居潛修,並於果老嶺倒騎毛驢上天。西漢初年,恆山巳建有寺廟;到明、清朝時已經寺廟群居,有「三寺四祠九亭閣,七宮八洞十二廟」之稱。恆山風景以地險、山雄、寺奇、泉絕稱著。恆山的美景,被明代徐霞客錄入《徐霞客游記》中。古有恆山十八勝景,今尚存朝殿、會仙府、九天宮和位於金龍口懸西崖峭壁上的懸空寺等十多處。

恆山懸空寺位於渾源縣城與恆山之間,距恆山山門大約三公里,始建於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後期,其建築特色可以概括為「奇、懸、巧」三個字。

15,梅里雪山屬於橫斷山脈,位於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德飲縣和西藏的察隅縣交界處,距離昆明849公里。梅里雪山屬於怒山山脈中段,處於世界聞名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並流」地區。梅里雪山北與西藏阿冬格尼山,南與碧羅雪山相連接,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3座,稱為太子十三峰。

阿 里 山 簡 介

阿里山森林游樂區隸屬嘉義縣阿里山鄉,距離嘉義市東方約75公里。阿里山共由十八座高山組成,屬於玉山山脈的支脈,隔同富溪與玉山主峰相望,總面積為39,650公頃。群山峰巒環列,形勢雄偉。
日出、雲海、晚霞、森林與高山鐵路,合稱阿里山五奇。東臨玉山山脈與玉山國家公園相鄰,西鄰嘉南平原,北界南投縣。阿里山由尖侖山、祝山、對高岳山、大塔山、塔山........等十八座大山組成,附近溪谷甚多,分別有北流之和社溪,西有西北流之清水溪及西南流之曾文溪等。
阿里山以五奇著稱,即登山鐵路、森林、雲海、日出及晚霞。與民國同歲的阿里山森林鐵路是世界僅存的三條高山鐵路之一,軌距762m,坡度6.25%,由海拔30公尺的嘉義市升高到2216公尺的阿里山,途經熱、暖、溫三帶,景緻迥異,搭乘火車如置身綠野仙境,尤其獨立山的三次螺旋環繞及第一分道的Z字形爬升,絕對令您不虛此行。除此之外,【阿里山雲海】為台灣八景之一,雲層翻滾,波濤洶涌宛若大海。
觀賞雲海最好的季節是秋天,最好的地點是二萬坪、阿里山森林游樂區內的慈雲寺、阿里山賓館、阿里山火車站、沼平公園、祝山觀日樓與第一停車場附近,都是不錯的觀賞點。
著名的阿里山神木是棵樹齡逾三千年的紅檜,蒼勁挺拔的英姿,足與天地媲美。這里也是賞櫻的好地方,每年四月,繁花似錦,萬紫千紅,是阿里山最美麗的驚嘆號。
園區種植吉野櫻、重瓣櫻等數千株,日據時代並曾定名為【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人文方面有高山博物館、樹靈塔、古老火車頭展示場、琴山河合博士升功碑........等,皆為重要歷史遺跡。
區內有如此豐富珍貴的自然人文資源。是提供人們做為
心靈休憩的好地方,亦是留給後代子孫最純凈的樂土。

阿爾卑斯山

地理位置:

阿爾卑斯山脈是歐洲最高大、最雄偉的山脈。它西起法國東南部的尼斯,經瑞士、德國南部、義大利北部,東到維也納盆地,呈弧形貫穿了法國、瑞士、德國、義大利、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六個國家,綿延1200公里。山勢高峻,平均海拔約達到3000米左右。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0多座,聳立於法國和義大利之間的主峰勃朗峰,海拔4807米,因峰頂終年積雪而得名,是歐洲第一高峰。

歷史概況:

阿爾卑斯山除了主山系外,還有四條支脈伸向中南歐各地:向西一條伸進伊比利亞半島,稱為比利牛斯山脈;向南一條為亞平寧山脈,它構成了亞平寧半島的主脊;東南一條稱迪納拉山脈,它縱貫整個巴爾干半島的西側,並伸入地中海,經克里特島和塞普勒斯島直抵小亞細亞半島;東北一條稱喀爾巴阡山脈,它在東歐平原的南側一連拐了兩個大彎然後自保加利亞直臨黑海之濱。

大約1.5億年以前,現在的阿爾卑斯山區還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隨後陸地逐漸隆起,形成了高大的阿爾卑斯山脈。整個山區的地殼至今還不穩定,地震頻繁。近百萬年以來,歐洲經歷了幾次大冰期,阿爾卑斯山區形成了很典型的冰川地形,許多山峰岩石嶙峋,角峰尖銳,山區還有很多深邃的冰川槽谷和冰磧湖。直到現在,阿爾卑斯山脈中還有1000多條現代冰川,總面積達3600平方公里,比歐洲國家盧森堡還要大。

植被:

阿爾卑斯山脈的植物呈帶狀分布。山地南坡,海拔800米以下屬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800~1800米為溫帶森林帶,其下部為以山毛櫸和冷杉為主的混交林帶,上部為由雲杉、冷杉、雪松等組成的針葉林;1800~2300米處,為森林上限;以上為高山草甸;再上則為裸露的岩石和終年積雪的山峰。夏天,這里氣候涼爽,是個避暑的好地方;冬天,這里又成了滑雪、觀賞雪景的理想場所。

氣候:

在阿爾卑斯山區,因為四周有高山保護,越深的山谷越乾燥,越高的山峰則有較多雨量。降雪量也是各地區不同。海拔700米的地區,有雪的日子每年約3個月;1800米地區,有雪的日子可達半年;2500米地區,有雪的日子可達10個月,2800米以上地區,則終年積雪。在冬天,阿爾卑斯山區經常陽光普照,而中部地方則相反,陰霾密布。故此冬天是旅遊阿爾卑斯山的最佳季節。

峨嵋山簡介

峨嵋山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一個集自然風光與佛教文化為一體的中國國家級山嶽型風景名勝。

峨嵋山位於四川省峨嵋山市境內,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因山勢逶迤,「如螓首峨眉,細而長,美而艷」而得名。山體南北延伸,綿延23公里,山坡西緩東陡,東坡為逆向坡,另有斷層崖,山勢險峻。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 高出東麓峨眉平原2600米。

峨嵋山平疇突起,巍峨、秀麗、古老、神奇。它以優美的自然風光、悠久的佛教文化、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獨特的地質地貌而著稱於世。被人們稱之為「仙山佛國」、「植物王國」、「動物樂園」、「地質博物館」等,素有「峨嵋天下秀」之美譽。唐代詩人李白詩曰:「蜀國多仙山,峨嵋邈難匹」;明代詩人周洪謨贊道:「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須涉海尋蓬萊」;當代文豪郭沫若題書峨嵋山為「天下名山」。古往今來,峨嵋山就是人們禮佛朝拜、游覽觀光、科學考察和休閑療養的勝地。峨嵋山千百年來香火旺盛、遊人不絕,永葆魅力。峨嵋山千百年來香火旺盛、遊人不絕,永葆魅力。

峨眉山是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以其雄、秀、奇、幻著稱於世,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譽。巍峨磅礴,重巒疊嶂,溝深壑暗,綠蔭繁茂,雲霧繚繞,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形成了羅峰晴雲、聖積晚鍾、雙橋清音、洪椿曉雨、白水秋風、九老仙府、像池月夜、靈岩疊翠、大坪霽雪、金頂祥光十大勝景。有佛光、雲海、日出、聖燈四大自然奇觀。主要景點有報國寺、伏虎寺、萬年寺、清音閣、仙峰寺、洗像池、洪椿坪、金頂等。

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被聯合國教科方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目錄》。

黃山簡介

黃山雄距於風景秀麗的皖南山區,它以「三奇四絕」的奇異風采名冠於世。1982年黃山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1986年經評選列入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1990年,黃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黃山古稱黟山在安徽省南部,唐天寶六年(公元747年)依軒轅黃帝曾在黃山煉丹羽化升天的傳說,唐明皇敕改黟山為黃山。它地跨市內歙縣、休寧、黟縣和黃山區、徽州區,面積1200平方公里,現劃入黃山風景區的154平方公里,是號稱「五百里黃山」的精華部分。

黃山是以自然景觀為特色的山嶽旅遊風景區,古人有「天下名景集黃 山」之說,黃山不僅是峰之海,還是雲之海,人們根據雲層飄浮的位置所 在,把它分成前海(南海)、後海(北海)、東海和西海,而平天矼是黃山前山和後山的分界,亦是新安江水系與長江水系的分水嶺。

奇松、怪石、雲海、溫泉素稱黃山「四絕」。黃山松針葉短粗,頂平如削,形態奇特。有的松樹從石縫長出,剛毅挺拔。著名的松樹有迎客松、卧龍松、黑虎松、麒麟松、蒲團松等。玉屏樓前的迎客松,長在海拔1600米的險峰上,樹齡已逾千年,仍然枝繁葉翠,成了黃山的一個標志。黃山的奇峰怪石是大自然雕刻家留下的傑作,有的似人,有的似物,似禽,似獸,惟妙惟肖。最著名的怪石有「猴子觀海」,這是在獅子峰頂有一巨石,猶如蹲在地上的猴子,在觀看前面的茫茫雲海;還有「夢筆生花」、「仙人下棋」、「犀牛望月」、「金雞叫天門、」「孔雀戲蓮花」.....等等。雲海,大凡著名高山,一般都可見到雲海,但是黃山的雲海更有其特色,可以說是一大奇觀。特別是奇峰怪石和古松隱現雲海之中,就更增加了美感。黃山一年之中有雲霧的天氣達200多天,而且雲來霧去,變化莫測,時而是風平浪靜的一片汪洋,時面波濤洶涌,白浪排空。黃山地名亦因此而叫西海、東海、前海、後海。黃山溫泉也有特點,溫泉的水溫為攝氏42度,久旱不涸,流量穩定,每小時平均涌水約48噸;水質透明,無色無嗅,其味甘美,可飲可浴。來黃山游覽的人,大都願意在溫泉浴池洗個澡。歷史上許多文人如李白、賈島、徐霞客、石濤等人,都曾在黃山溫泉沐浴,並留下了大量贊美的詩文。

黃山有名可數的72峰,或崔嵬雄渾,或峻峭秀麗,布局錯落有致,天然巧成。天都峰、蓮花峰、光明頂是黃山的三大主峰,海拔高度皆在一千八百米以上,並以三大主峰為中心向四周鋪展,跌落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巒峭壁,呈現出典型的峰林地貌。

黃山最好的景色必須登上高峰才能觀賞到,有雲霧時最佳。登上一千八百多米的高處縱覽,山中奇峰匯聚,峭壁千仞,拔地擎天,崢嶸崔嵬。青松在懸崖上爭奇,怪石在奇峰上斗艷,煙雲在峰壑中彌漫,霞彩在岩壁上流光,大自然的美在這里匯聚,在這里升華,賦予它超凡脫俗的品質,塑造出它威武雄壯的氣概。在黃山的面前,時空變得狹小,滄桑變得平淡,它是大自然的驕子,獨領天下奇山的風騷。故而當之無愧地贏得「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徐霞客語)的崇高贊譽。
普陀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於浙江省東北部東海蓮花洋上,屬普陀縣。有 "南海聖境"、 "海天佛國"、"世外桃源"·"蓬萊仙境"之稱。普陀山素負 "海山第一"盛名,向以佛教名山、游覽勝地著稱於世。是舟山群島東南方的一個小島,與著名的沈家門漁港隔海相望。普陀山,西漢成帝時,梅福來山居洞煉丹,人們稱此山為 "梅垮"。唐大申十二年 (公元858年)日本僧人慧鋒最初於此留觀音像造寺。據傳,五代後梁貞明二年 (公元 916年)日僧慧鉻自五台山請觀音像歸國,途經普陀山為大風所阻,於紫竹林結茅留居,建 "不肯去觀音院"。宋代曾稱為 "白華山"。南宋紹興元年 (1131年)將普陀山佛教各宗統一歸於禪宗。後來,佛教徒因《華嚴經》有善財參觀音於普陀洛逝之說,遂稱普陀。普陀山不僅是歷史上著名的佛教聖地,同時也是海濱游覽避暑的理想場所,現在已對外開放。
峨眉山——在四川省峨眉縣城西南7公里,雄踞四川盆地西南緣,是我國四大名山之一。因山勢透迄, 。如臻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艷。"遠望有峰相對如娥眉,故名。它的最高峰在大峨山上,主峰叫萬佛頂,海拔3099米。峨眉山峰巒起伏;巍峨秀麗,層巒疊翠,群峰挺拔,氣勢磅磷,素有 "峨眉天下秀"的美稱。唐代大詩人李自曾用 "蜀國多仙山1,峨眉邀難匹"來贊美它。意思是說,蜀國芍許多的山,而它們遠遠不能郝峨眉山機比。
五台山———人稱 "僧人山",因寺廟菩蘋一地而聞名於世。位於山西省五台縣東北部,是我國一座著名的大山,繞周250公里,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因為五台山有五座山峰,峰頂平坦寬闊,如壘土之台,分別為南台、北台、申台、西台、東台,故名五台山。五台山以北台最高,海撥3058米,素有 "華北屋脊"之稱。山申氣候,冬季寒冷,d月積雪,次年4月解凍。盛夏氣候涼爽,花草繁茂,溪水、山泉不息,清風習習,故又稱為清涼山。
九華山——原名九子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青陽縣西南,距縣城約20公里。九華山最早叫陵陽山,面積100多平方公里。山上有99座山峰,其申以天台、天柱、十王、蓮花等9座山峰聳入雲霄,最為雄偉,遠遠望去好象並肩站立的9個兄弟,因而又叫九子山。以山有9峰如蓮花,故名九華山。《太平御覽》載:此山奇秀,高出雲表,峰巒異狀,其數有九,故名九子山。九華山山中多溪流、瀑布、怪石、古洞、蒼松、翠竹、山光水色,獨特別致。九華山不僅是佛教名山,也是著名風景勝地。主峰天台峰,海拔1342米,素有 "東南第一山"之稱。九華山,山申古寺林立,焚宇連雲,蓮花寶座,金碧輝煌,千僧樓閣重霓起,一杵清鍾萬墨鳴,置身其中,真令人有如入佛國之感。

珠穆朗瑪峰(Jo-mo glang-ma,在尼泊爾被稱為सगरमाथा),簡稱珠峰,又意譯作聖母峰,位於中國和尼泊爾交界的喜馬拉雅山脈之上,終年積雪。是亞洲和世界第一高峰。 名稱
藏語「jo-mo glang-ma ri」(珠穆朗瑪)就是「大地之母」的意思。藏語「Jo-mo」(珠穆)是女神的之意,「glang-ma」(朗瑪)應該理解成母象(在藏語里,glang-ma有兩中意思:高山柳和母象)。神話說珠穆朗瑪峰是長壽五天女(tshe-ring mched lnga)所居住的宮室。

西方更多的稱這山峰作額菲爾士峰或艾佛勒斯峰(Mount Everest),是紀念英國人佔領尼泊爾之時,負責測量喜馬拉雅山脈的印度測量局局長喬治·額菲爾士(George Everest)。

[編輯]高度
珠穆朗瑪峰最近的一次測量在2005年,是由中國國家測繪局測定的。2005年5月22日中國重測珠峰高度測量登山隊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2005年10月9日測繪局公布珠峰的岩面海拔高度應該為8844.43米,冰層厚度3.50米。這是對珠峰進行的首次岩面海拔高度測量,據稱也是至今為至最准確的測量值,比1975年測量的高度8,848.13米矮了3.7米。為了得出更精確的權威數據,中國國家測繪局這次測量珠峰高度採用了經典測量與衛星GPS測量結合的技術方案,並首次在珠峰測量中動用了冰雪深雷達探測儀。中國國家測繪局局長陳邦柱表示,今年3月的珠峰復測大型科考活動啟動開始,歷時2個多月艱苦卓絕的探測,5月22日第一批登頂隊員11時08分成功登頂,珠峰峰頂測量成功進行。外界另有珠峰高度達8848米、8840米、8850米、8882米等多種說法。

中國國家測繪局公布珠穆朗瑪峰新高程為8844.43米,原1975年公布的高程數據8848.13米停止使用。[1]

有趣的是,珠穆朗瑪峰雖然是世界第一高峰,但是它的峰頂卻不是距離地心最遠的一點。這個特殊的點屬於南美洲的欽博拉索山。

[編輯]文化影響
珠穆朗瑪峰高大巍峨的形象一直在當地甚至全世界的范圍內產生著影響。第四版人民幣十元的背面圖案就是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北坡衛星圖[編輯]攀登歷史
1921年——第一支英國登山隊在查爾斯·霍華德·伯里中校的率領下開始攀登珠穆朗瑪峰,到達海拔7000米處。
1922年——第二支英國登山隊是用供氧裝置到達海拔8320米處。
1924年——第三支英國登山隊攀登珠穆朗瑪峰時,喬治·馬洛里和安德魯·歐文在使用供氧裝置登頂過程中失蹤。馬洛里的遺體於1999年在海拔8150米處被發現,而他隨身攜帶的照相機失蹤,故無法確定他和歐文是否是登頂成功的世界第一人。
1953年5月29日——34歲來自紐西蘭的登山家艾德蒙·赫拉瑞作為英國登山隊隊員與39歲的尼泊爾向導丹增·諾爾蓋 en:Tenzing Norgay 一起沿東南山脊路線登上珠穆朗瑪峰,是紀錄上第一個登頂成功的登山隊伍。
1956年——以阿伯特·艾格勒為首的瑞士登山隊在人類歷史上第二次登上珠穆朗瑪峰。(有準確記錄以來)
1960年5月25日——中國人首次登上珠穆朗瑪峰。他們是王富洲、貢布、屈銀華。此次攀登,也是首次從北坡攀登成功。
1963年——以諾曼·迪倫弗斯為首的美國探險隊首次從西坡登頂成功。
1975年——日本人田部井淳子成為世界上首位從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的女性。
是年,中國登山隊第二次攀登珠峰,9名隊員登頂。其中藏族隊員潘多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從北坡登頂成功的女性。
1978年——奧地利人彼得·哈貝爾和義大利人賴因霍爾德·梅斯納首次未帶氧氣瓶登頂成功。
1980年——波蘭登山家克日什托夫·維里克斯基第一次在冬天攀登珠穆朗瑪峰成功。
1988年——中國、日本、尼泊爾三國聯合登山隊首次從南北兩側雙跨珠穆朗瑪峰成功。
1996年——包括著名登山家羅布·哈爾在內的15名登山者在登頂過程中犧牲,是歷史上攀登珠穆朗瑪峰犧牲人數最多的一年。
1998年——美國人湯姆·惠特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攀登珠穆朗瑪峰成功登頂的殘疾人。
2000年——尼泊爾著名登山家巴布·奇里從大本營出發由北坡攀登,耗時16小時56分登頂成功,創造了登頂的最快紀錄。
2001年——美國人維亨邁爾成為世界上首個登上珠穆朗瑪峰的盲人。
2005年——中國第四次珠峰地區綜合科考高度測量登山隊成功攀登珠峰並測量珠峰高度數據。

11,南迦巴瓦峰(Namcha Barwa,又名那木卓巴爾山,藏語意為「天上掉下來的石頭」)位於雅魯藏布江大拐彎的南側,喜馬拉雅山東端最高峰,海拔7756米。峰頂終年積雪,雲霧繚繞。地震、山崩、雪崩、泥石流頻繁。

❷ 我國的四海是哪幾個

我國的四海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1、渤海

我國的內海。在遼寧、河北、山東三省間。東遼東半島南端老鐵山角至山東半島北岸登州角間渤海海峽同黃海相連。

2、黃海

我國邊緣海之一。北起鴨綠江口,南以長江口北岸至朝鮮濟州一線同東海分界,西以渤海海峽同渤海相連。

3、東海

我國邊緣海之一。北起長江口北岸至朝鮮濟州島一線同黃海相連,南以廣東南澳島經澎湖列島至台灣東石港一線同南海為界,東至琉球群島。

4、南海

我國邊緣海之一。也叫「南中國海」。北接廣東、福建、台灣三省,以廣東南澳島經澎湖列島至台灣東石港一線同東海分界,東南至菲律賓,南至加里曼丹島,西南至越南和馬來半島等地。

中國的藍色國土,包括渤海全部、黃海、東海和南海的一部分、台灣島的周邊海域及國際海底區域的一部分。總面積約近300萬平方千米,相當我們陸地領土的30%。藍色國土較多出現於科普讀物或文學作品中,它與國家領土或領海的法律地位不同。


(2)中國海山有哪些擴展閱讀:

地球總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其中大部分是海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互相溝連,海洋的總面積為3.61億平方干米,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通常海洋的中心主體部分叫洋,邊緣附屬部分稱海。

一、海與洋的區別主要是:

1、海的水深較淺。平均水深在3000米以下,有的只有幾十米深。

2、海受大洋流系統和潮汐的支配。海占海洋面積11%。

3、海與陸地接邊,受大陸影響大,海洋要素隨季節變化大,海水透明度較差。

4、海底地殼為陸殼性質。

5、大洋深度大。平均水深在3000米以上。

6、大洋有獨立的洋流和潮汐系統。洋占海洋面積89%。

7、大洋離陸地較遠,受陸地影響小,水溫、鹽度等要素比較穩定,海水的透明度大。

8、洋底地殼為洋殼性質。

二、海分為:邊緣海、陸間海、內陸海

1、邊緣海:一邊以大陸為界,一邊以島嶼、半島為界與大洋分開。

2、陸間海:界於大陸之間,有海峽與外海或大洋相連。

3、內陸海:深入大陸內部的海,海洋狀況受大陸影響。

中國東海、南海以及白令海是亞洲三大邊緣海,世界上最大的陸間海是地中海。


❸ 海山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海山海灘岩田省級自然保護區

廣東饒平海山海灘岩田省級自然保護區成立於2001年12月。海灘岩田是島內一處珍貴的地質資源,經專家鑒定,此處岩田分布廣,總面積 2875公頃 ,其中較集中面積 475公頃 ,裸露處長約 4000米 ,成岩時間在五千年以前,其規模之大,形成時間之久遠,居中國國內之最,堪稱「中華一絕」。它對古生物學、沉積學、古氣候變遷以及地質升降運動等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

為更好地保護這一珍貴地質資源,1997年7月被饒平縣政府批准為縣級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2001年1月被潮州市批准為市級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同年12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為廣東饒平海山海灘岩田省級自然保護區。

海山鎮"辟龍"

"辟龍"位於饒平縣海山鎮,屬貝殼沖積岩,東西長4500米,寬1150米,後2米至10米,總面積為2875公頃。因裸露在地面部分橫卧於海灘,形似長龍,俗稱「辟龍」。

經專家考證,該海灘岩田是由文石、

高鎂方解石、有孔介蟲、海生貝殼、微體古生物和細砂粒在特定的地址條件下長期堆積、膠結而成,約有五千年歷史。現為廣東省第三個地質遺跡保護區。因有關部門缺少監管,目前已被黃隆本地村民嚴重破環!

海山虎踢石

海山辟龍西邊、象鼻山鯉魚寨南側的海灘上,有一堆石頭,細看主要由兩塊巨石堆疊而成,基石高大,上面的巨石巍峨聳立在基石上,上石頭下邊有一缺口,可容人爬入,石中有洞,石洞的上半部位於入口上方,空如蒼穹,石壁上有四個凹處,只要手腳撐開、四肢發力便可拱在上空,就象老虎蹬在上面,這個「蹬」的動作,海山俚語叫做「踢」或「禿」。

鄭成功水師虎將—朱阿堯曾藉助這一塊石頭成功地躲避了清兵的追殺,海山黃隆鄉人民為了紀念這位虎將,把這堆石頭叫做虎踢石,虎踢石從此美名流芳,成為名勝古跡。。

❹ 中國十大島嶼(面積)排名!

中國十大島嶼面積排名

1.中國台灣島36193平方公里

中國台灣島在中國20大島嶼面積排名中位居第一,是中國最大的島嶼,在世界大島中列第38位,根據2006年的人口統計,島上居住人口約2300萬,是中國台灣省的主島。中國台灣島屬於亞熱帶和熱帶的過渡區,靠近海域的地方台風經常在夏秋出沒。

2.海南島32198平方公里

海南島面積僅此於中國台灣島,地勢是中間高聳,四周低平,如果我們看平面圖的話,整個島像是一個橢圓形的雪梨。島上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夏至與冬至的晝長相差很小,平均氣溫22.5~25.6℃,四季如春。

3.崇明島1267平方公里

崇明島是中國面積第三大的島,島上居住人口約82.15萬,浦東機場和興東機場都建在這里,島上氣候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台風、暴雨、梅雨,乾旱等是常見的災害性氣候。崇明島歸屬於上海市,但是還有小部分歸屬於江蘇省。

4.舟山島476.17平方公里

舟山島歸屬於浙江,島上的主要地貌是山地丘陵,不僅在中國20大島嶼面積排名中位居第四,同時也是浙江的最大的島。舟山島附近有著中國最大的漁場舟山漁場,這里魚的種類眾多,海鮮海品和白鵝等眾多食物非常有名。

5.揚中島約320平方公里

揚中島歸屬於江蘇,還有著河豚島和太平洲等別稱,揚中島處在北亞熱帶季風中部氣候區,有著良好的氣候條件,適合農作物生長。根據2016年的調查數據顯示,島上所居住人口約有282046人。

6.東海島289.49平方公里

東海島歸屬於廣東湛江,有著中國第一長灘,全長有28公里,除此之外,東海島還有很多知名的旅遊景點。島上氣候是亞熱帶氣候,而且還是中國大西南金三角經濟區的進出口的咽喉。

7.海壇島267.13平方公里

海壇島還被稱為東嵐海山等,但是最有名的別名就是平潭島,島上有眾多的名勝古跡,如 三十六腳湖、石牌洋礁、仙人井等。海壇島是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夏長冬短,夏涼冬暖但是會受到台風、大風、暴雨、乾旱等自然災害影響。

8.長興島252.5平方公里

長興島歸屬於遼寧大連,是國內知名的海濱旅遊區,島上氣候屬暖溫帶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長興島和韓國的仁川港、日本的長崎港相距較近。島上的主要產業就是造船業,目前正在興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造船,石化產業基地。

9.東山島約220.18平方公里

東山島平面圖看起來像蝴蝶,所以有著蝶島的別名,在中國20大島嶼面積排名中位居第九,同時也是福建面積第二大的島嶼。島上的氣候是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主要產業是漁業,旅遊業,玻璃行業。

10.玉環島169.51平方公里

玉環島是中國面積第十大的島嶼,是浙江面積大二大的島嶼,因島上的漁農工商貿都非常活躍,還有著東海碧玉的美譽。導航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皆很多,旅遊業非常發達,稱得上是浙中南地區最繁榮的島嶼。

❺ 中國在南海有四大群島除了西沙群島外另外三座是

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

南海海域中有超過200個無人居住的島嶼和岩礁。主要群島有納土納群島、阿南巴斯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等,其中屬於中國領土的有南沙群島、中沙群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

1、東沙群島

東沙群島位居中國廣東省陸豐市、海南島、台灣島及菲律賓呂宋島的中間位置。在北緯20°33′至21°10′、東經115°54′至116°57′之間的海域中。東沙共有3個珊瑚環礁,即:東沙環礁、南衛灘環礁及北衛灘環礁。東沙的的直徑大約有30千米。

2、西沙群島

西沙群島為南海諸島中最西的一群;北起北礁,南至先驅灘,東起西渡灘,西止中建島,在北緯15°46′~17°08′,東經111°11′~112°54′之間;處於中國大陸、廣東省的東沙群島與海南省的海南島及中沙、南沙群島之間的中心環節。

西沙群島海域面積50多萬平方公里,共有40座島礁,其中露出海面的29座,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是南海諸島中露出水面島洲最多的一群。可分為2大群組:位於東北面的是宣德群島;位於西南面的是永樂群島。

3、中沙群島

中沙群島位於南海中部海域,西沙群島東面偏南,距永興島200公里,是南海諸島中位置居中的一群。

該群島北起神狐暗沙,東至黃岩島,地理位置在北緯13°57′~19°33′,東經113°02′~118°45′之間,南北跨緯度5°36′,東西跨經度5°43′,海域面積60多萬平方公里,島礁散布范圍之廣僅次於南沙群島。

由黃岩島和中沙大環礁上26座已命名的暗沙,及一統暗沙、憲法暗沙、神狐暗沙、中南暗沙等4座分散的暗沙組成。

4、南沙群島

南沙群島位於南海南部海域,北起雄南礁,南至曾母暗沙,西為萬安灘,東為海馬灘,是南海最南的一組群島,島嶼灘礁最多、散布范圍最廣的一組群島。地理坐標為北緯3°35′~11°55′,東經109°30′~117°50′;東西長約905公里,南北寬約887公里,海域面積為88.6萬平方公里。

南華水道由東經112°35′~116°30′之間橫穿群島,通過北緯10°55′、9°55′及8°40′成為三點連線,把群島的北部和中部分開。有島嶼11座,沙洲6座;暗礁105座,暗沙34座,暗灘21座。

(5)中國海山有哪些擴展閱讀:

南海位於北緯23°37′以南的低緯度地區,北抵北回歸線,南跨赤道進入南半球,南北跨緯度26°47′ ,位於印尼的南蘇門達臘和加里曼丹之間。

北邊至中國廣東、廣西、福建,香港和澳門,東北至台灣島,東至菲律賓群島,且包含呂宋海峽西半側,西南至越南與馬來半島,通過巴士海峽、蘇祿海和馬六甲海峽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

匯入南海的主要河流有珠江、韓江以及中南半島上的紅河、湄公河和湄南河等,南海周邊國家(地區)從北部順時針方向有中國台灣地區、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印尼、新加坡、泰國、柬埔寨、越南、中國(大陸地區)。

❻ 我國的四大名山有哪些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

五台山

傳為文殊菩薩道場。位於山西省五台縣東北約20公里。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五峰高聳,峰頂夷平如台,方圓五百里。東台望海峰;西台掛月峰;南台錦綉峰;北台葉斗峰;中台翠岩峰。以北台最高,素稱「華北屋脊」。晉譯《華嚴經·菩薩住處品》記載:「東北有菩薩住處,名清涼山,過去諸菩薩常於中住,彼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有一萬菩薩眷屬,常住說法。」《華嚴經傳記》載:「中台東南下三十餘里有大浮寺,漢明所立」。明《清涼山志》記:「漢明帝時,摩騰西至,以慧眼觀清涼山,乃文殊化宇,中有阿育王所置佛舍利塔,奏帝建寺,額曰大孚靈鷲寺。」《重修圓照寺碑記》曰:「永平十一年(68),帝感金人入夢,知有西方聖人來,遣使王遵、蔡愔等壹十八人,囗至蔥嶺,遇摩騰、竺法蘭二梵僧,持經抵洛陽,來謂清涼聖境,囗囗送五台……。經二僧以涕淚回以奏聞,帝忻然,仍勅遵詣山建清涼、大孚靈鷲二寺,並洛陽白馬寺」。

五台山自南北朝以來,佛教相當興盛,陸續修建了大量寺廟,成為一個古建築群集中的名山。中唐,五台山地圖已傳至日本。五代時,五台山圖繪制在敦煌莫高窟壁畫中。

《清涼山志》、五台山寺廟碑文記載,北魏孝文帝曾親臨五台禮佛,不僅擴建大孚靈鷲寺,並環繞靈鷲山峰置十二院。北齊諸帝弘信佛教,其時在五台山建寺二百餘所。隋開皇元年(581)文帝詔五座台頂各建一寺。唐貞觀九年(635),太宗下詔建寺十所。長安二年(702),武則天敕並州刺史重建清涼寺。乾元元年(758)肅宗敕五嶽並五台各建寺一區。廣德元年(763)鑄銅為瓦,修五台文殊殿。此時五台寺廟已多達三百六十餘所,僧尼三千餘人。不久因唐武宗、周世宗相繼大規模滅法,全山佛寺悉遭傾毀。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建成太平興國寺。景德四年(1007),敕建真容院,供文殊。其時全山已恢復七十二佛寺。元至元年間,修葺十二佛剎。元貞二年(1296)敕建萬聖佑國寺。至治二年(1322)復建王子、普門二寺。明正德二年(1507)敕建廣宗寺銅瓦殿。正德七年(1512)在中台修演教寺。萬曆年間修建大白塔,建塔院寺。《清涼山志》稱,當時台內佛剎有大顯通寺、大寶塔院寺、大圓照寺等六十六處。台外佛剎計:東台外九寺,南台外九寺,西台外九寺,北台外九寺。共計三十六寺。台內、台外共計一百零二寺。再加上遺漏的南禪寺,明萬曆年間,台內外共有一百零三寺。清代,康熙、乾隆、嘉慶幾度朝台,除大修佛像外,還在益壽寺、台麓寺、海會奄、白雲寺和楊林街修建五處行宮。

五台山是我國唯一兼有漢地佛教和藏傳佛教的佛教名山。自元代起,藏傳喇嘛教就已在山上興起。明永樂四年(1406),被封為大寶法王的西藏名僧哈立麻進入五台山。永樂十四年(1416),藏傳佛教格魯派祖師宗喀巴的大弟子蔣全曲爾至五台山圓照寺弘揚密教佛法,從此五台山傳入了黃教。五台山現有寺院122處,其中漢地佛教寺院97處,俗稱「青廟」;藏傳佛教寺院25處,俗稱「黃廟」,保存完好的寺院有47處,台內39座,台外8座。五台山與浙江普陀、四川峨眉、安徽九華齊名,為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陳瑞蓮)
峨眉山

稱之為普賢菩薩應化道場。位於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山海經》稱西皇人山,《三皇經》作勝峰,《楞嚴經》和《華嚴經》均稱大光明山,西晉張華《博物志》稱為牙門山。峨眉山脈由岷山伸展而出,崗巒疊起,氣勢如虹,蜿蜒180餘公里,周圓五、六百公里,全山突起三主峰,稱大峨、中峨、小峨,主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峨眉山古有「峨眉天下秀」之稱,《犍為郡志》謂:「此山雲鬟凝翠,鬒黛遙妝,真如螓首峨眉,細而長,美而艷也。」

峨眉山最初盛行道教,東漢道教創始人張道陵曾著《峨眉山靈異記》。道家為修身養性,分封各地名山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純陽殿附近的千人洞,傳說是唐呂純陽修道成仙的地方,被封為「天下第七洞靈陵太妙之天」。道教著名人物東漢左慈、五代陳傳、唐孫思邈和明代張三豐都曾來山游覽或居住。

東晉時,改道家乾明觀為佛教中峰寺,是為全山由道教改佛之開始,此後,形成了佛道並存的局面。魏晉間,僧肇即於此山建黑水寺,晉代建普賢寺,為尊奉普賢之始。隋唐以來,佛教興盛,大量道觀改為寺院,至清順治年間,山上最後一座道觀純陽殿也被僧人占據,止此,道教完全被排斥,成為佛教一統天下。峨眉山自漢代至清末,全山共建庵七十二座,寺三十八座,堂十五座,閣十二座,殿九座,樓五座,院六座,亭十三座,計一百七十座。所有梵宇琳宮建築都依山取勢,各具風姿。現存主要寺院有萬年寺、報國寺、伏虎寺、雷音寺、善覺寺、清音閣、光相寺等。(陳瑞蓮)

普陀山

據說是觀世音菩薩道場。位於浙江省舟山島普陀區。梵語音譯「補陀洛迦」,意譯為小白華或光明,原是印度南方秼羅矩吒國海中山名,相傳是觀音菩薩住處。觀音,是觀世音的簡稱,梵文Avalklitesvare的意譯,音譯為「阿婆盧吉低舍婆羅」,亦譯作「光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釋:「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以是名觀世音。」意思是世上的遇難眾生,只要誦念他的名號,就會觀其聲音,前往拯救。

唐宣宗大中元年(847),有梵僧來浙江,於此島潮音洞中見觀音菩薩瑞相,因建茅屋而居,並取以為名。咸通四年(863),日僧慧鍔於五台山得觀音像,取歸日本,舟行至此,遇風濤,以為菩薩不願東渡,留像於洞側,居民張氏請觀音像供奉於宅,稱「不肯去觀音」。五代後梁貞明二年(916),在張氏宅址建「不肯去觀音院」。北宋乾德五年(967),太祖派太監朝山進香,首開朝廷撥銀增修普陀寺廟之風。元豐三年(1080)賜額「寶陀觀音寺」。南宋紹興元年(1131),普陀山佛教各宗統一歸於禪宗,辟為「佛地凈土」。嘉定七年(1214),寧宗賜「圓通寶殿」匾額給寶陀觀音寺,並規定該山以供奉觀音為主,稱它是「觀世音菩薩應化善財時說法聖地」。明洪武二十年(1387),信國公湯和經略沿海,以本山「窮洋多險,易為賊巢」,徒僧焚庵。嘉靖年間,寺又遭倭寇破壞。清康熙八年(1669),荷蘭殖民者侵佔普陀山,除前寺大殿外,其餘寺院均被禁毀。康熙二十八年(1689)、三十八年(1699),分別兩次重修前後兩寺。據《普陀山志》記載:宋、元、明、清四朝,有13位帝王、19位皇後和親王給普陀山賜金、賜田、賜經。歷朝相繼建立寺院,普陀山最鼎盛時,有寺院、庵堂、茅篷、僧寮近三百座,僧尼約三千餘人。其中以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三大寺最為著名。(陳瑞蓮)

九華山

稱作地藏菩薩道場。位於安徽省青陽縣西南20公里處,系因九子峰而得名。《太平御覽》記載:「此山奇秀,高出雲表,峰巒異狀,其數有九,故名九子山。」「九子」之得名,實為後山的九子岩。《九華山志》曰:「九華山原名九子,是以一岩之名名全山。今全山名改,而本岩名不改。」山有99峰,以天台、蓮花、天柱、十王等九峰最雄偉。

據文獻記載,還在佛教傳入九華山之前,就有道士羽客湧入山中修身養道了。西漢元封年間(前110~105)陵陽縣令竇子明,便是道教前身黃老道的知名信徒。以後東晉葛洪,也曾在九華後山雙峰山下煉丹修道。唐代趙知微又在鳳凰嶺建延華觀養身傳道。全山道教最盛時,建有道觀二十餘所。

東晉隆安五年(401)有天竺僧杯渡到此初建茅庵,傳布佛教。唐費冠卿《九華山化城寺記》載:天寶末年(755),「時有僧則新羅國王子,金氏近屬」,「涉海來中國,卓錫九華。」《宋高僧傳》記載:地藏為新羅國王金氏之一族人,名金喬覺,棲止於山苦行修道。至德初年(756),諸葛節來此,見地藏修苦行,遂買檀公舊地構建禪寺,經營數十年,新寺始具規模。至建中二年(781)池州郡守張岩擴修,奏請朝廷移舊額「化城」於該寺,闢地藏菩薩道場。九華至晚唐、五代,除主寺化城寺外,又陸續興建了無相寺,圓寂寺、九子寺、廣勝寺、崇壽寺、福海寺和龍安寺等寺廟。宋代,又新築了延壽寺、天台寺、翠峰寺、聖泉寺、凈信寺等數十座。明清兩代,是九華山佛教的鼎盛時期,當時山上建有大小佛寺三百多座,僧尼四千餘人。其中以祗園、東岩、萬年和甘露四寺,號稱九華四大叢林,山有「蓮花佛國」、「仙城佛國」之譽。清咸豐年間,因遭兵燹,山上寺廟受到破壞。光緒以後,陸續修復,現尚存寺廟七十八座,佛像一千五百多尊。主要廟宇有甘露寺、化城寺、祗園寺、肉身寶殿、百歲宮、東岩禪林、上禪堂、天台寺等。(陳瑞蓮)

❼ 中國的名山及地理位置是什麼

普陀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於浙江省東北部東海蓮花洋上,屬普陀縣。有 "南海聖境"、 "海天佛國"、"世外桃源"·"蓬萊仙境"之稱。普陀山素負 "海山第一"盛名,向以佛教名山、游覽勝地著稱於世。是舟山群島東南方的一個小島,與著名的沈家門漁港隔海相望。

普陀山,西漢成帝時,梅福來山居洞煉丹,人們稱此山為 "梅垮"。唐大申十二年 (公元858年)日本僧人慧鋒最初於此留觀音像造寺。據傳,五代後梁貞明二年 (公元 916年)日僧慧鉻自五台山請觀音像歸國,途經普陀山為大風所阻,於紫竹林結茅留居,建 "不肯去觀音院"。宋代曾稱為 "白華山"。南宋紹興元年 (1131年)將普陀山佛教各宗統一歸於禪宗。後來,佛教徒因《華嚴經》有善財參觀音於普陀洛逝之說,遂稱普陀。普陀山不僅是歷史上著名的佛教聖地,同時也是海濱游覽避暑的理想場所,現在已對外開放。

峨眉山——在四川省峨眉縣城西南7公里,雄踞四川盆地西南緣,是我國四大名山之一。因山勢透迄, 。如臻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艷。"遠望有峰相對如娥眉,故名。它的最高峰在大峨山上,主峰叫萬佛頂,海拔3099米。·

峨眉山峰巒起伏;巍峨秀麗,層巒疊翠,群峰挺拔,氣勢磅磷,素有 "峨眉天下秀"的美稱。唐代大詩人李自曾用 "蜀國多仙山1,峨眉邀難匹"來贊美它。意思是說,蜀國芍許多的山,而它們遠遠不能郝峨眉山機比。

五台山———人稱 "僧人山",因寺廟菩蘋一地而聞名於世。位於山西省五台縣東北部,是我國一座著名的大山,繞周250公里,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因為五台山有五座山峰,峰頂平坦寬闊,如壘土之台,分別為南台、北台、申台、西台、東台,故名五台山。五台山以北台最高,海撥3058米,素有 "華北屋脊"之稱。山申氣候,冬季寒冷,d月積雪,次年4月解凍。盛夏氣候涼爽,花草繁茂,溪水、山泉不息,清風習習,故又稱為清涼山。

九華山——原名九子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青陽縣西南,距縣城約20公里。九華山最早叫陵陽山,面積100多平方公里。山上有99座山峰,其申以天台、天柱、十王、蓮花等9座山峰聳入雲霄,最為雄偉,遠遠望去好象並肩站立的9個兄弟,因而又叫九子山。以山有9峰如蓮花,故名九華山。《太平御覽》載: 此山奇秀,高出雲表,峰巒異狀,其數有九,故名九子山。

九華山山中多溪流、瀑布、怪石、古洞、蒼松、翠竹、山光水色,獨特別致。九華山不僅是佛教名山,也是著名風景勝地。主峰天台峰,海拔1342米,素有 "東南第一山"之稱。九華山,山申古寺林立,焚宇連雲,蓮花寶座,金碧輝煌,千僧樓閣重霓起,一杵清鍾萬墨鳴,置身其中,真令人有如入佛國之感。

❽ 中國前十名島嶼排行

台灣島

金門島原屬福建管轄,當前實際由台灣金門縣管轄,位於福建省泉州市的西南海面上,
金門島總面積為148平方公里,東望台灣,西對廈門,金門島面積約132平方公里,東西長而南北窄。

❾ 中國最大的海丶最深最長的河流峽谷丶最大的沙漠是什麼

最大的海山,湖海,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最深最長的河流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最長的河流尼羅河最大的鹹水湖裡海,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最大的淡水湖,蘇必利爾湖,最大的內陸盆地,塔里木盆地。

閱讀全文

與中國海山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u型扣是什麼 瀏覽:770
義大利美術專業哪個好 瀏覽:439
義大利哪裡包多 瀏覽:164
我住在英國很久了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535
在哪裡能買到印度榴槤 瀏覽:274
英國窮人都在什麼地方 瀏覽:695
印尼35rb是多少錢 瀏覽:859
印尼什麼牌子的奶粉最好 瀏覽:915
英國倫敦的小學生怎麼上學 瀏覽:496
電腦版穿越火線越南服如何改模型 瀏覽:341
哈利波特英國有多少魔法師 瀏覽:446
義大利哪個銀行卡最好 瀏覽:343
印度加入什麼聯盟 瀏覽:793
印度恆河價格多少 瀏覽:505
義大利為什麼能打贏德國 瀏覽:190
美國如果和伊朗開戰會怎麼樣 瀏覽:180
英國脫歐要付出多少 瀏覽:421
去越南玩妹子哪裡多 瀏覽:207
歌劇天上的玫瑰產生於義大利哪裡 瀏覽:273
義大利米蘭產什麼包 瀏覽: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