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佛教如何融入中國的文化

佛教如何融入中國的文化

發布時間:2022-07-14 15:22:06

① 佛教怎麼和中國文化相融合

只是被邪人扭曲了,並沒有融合,也沒有人掌握,變成口頭禪

② 1.通過佛教在中國的本土化過程,你怎樣理解文化的融合與滲透

佛教古代在中國與道教,儒教結合,成為佛道儒合一的宗教。在雲南的一些寺廟里,還有佛教和道教合一的佛像,還有兩個教派的佛像在同一個寺廟里。比如玉皇大帝,比如西山龍門觀音穿著道袍變成送子觀音的形象。盤龍寺萬松古剎殿內供奉佛教、儒教、道教三教創始聖人的塑像,摒棄了三教對立的成見,體現了三教共融的和諧。

③ 佛教文化是如何在中國流傳開來的

佛教起源於印度,傳到中國也有將近2000年的歷史了,之所以佛教能在中國的影響這么大,這是因為它本土化的比較好,也符合當時封建社會的價值觀。

④ 佛教與中國文化如何結合的

以前中國是儒墨道三家,西漢年間中國文化的發展遇到瓶頸期,當時盛行老莊思想,此時佛教傳入中國,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的變革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後發展成儒釋道為中國文化的精髓。
佛教藝術主要形式包括雕塑、建築、繪畫、文學等方面。

⑤ 佛教如何進入中國並成為主流文化的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是公元前6至5世紀時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王子悉達多·喬達摩所創立。佛教徒後來尊稱悉達多·喬達摩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人。到公元前3世紀,在阿育王的扶植下,佛教開始廣為傳播。其後不久,西域諸國就有不少皈依佛教的。佛教正式傳入我國,正是經過西域這條路線,而時間則要晚一些。
漢武帝派張騫通使西域,見到過關於佛教的活動。西漢末年哀帝時,西域佛教國大月氏派使臣伊存到漢朝來通音問,他曾向博士弟子景盧,口授浮屠經」。(浮屠,或譯浮屠、佛陀,都是「佛」的音譯)這是佛教思想開始傳入我國的正式記錄。但當時還沒有宗教性活動。到東漢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楚王劉英(劉秀的兒子)曾為「浮屠」齋戒祭祀,供養「伊蒲塞」(佛教信徒)和「桑門」(一譯「沙門」即和尚)。受到漢明帝的褒獎。這是封建政權和統治集團正式承認佛教地位的明確記載。
永平十年,漢朝派使臣蔡到大月氏,邀請天竺「沙門」攝摩騰和竺法蘭二人,以白馬馱載佛經及釋迦像,到達東漢都城洛陽。東漢政府為此專門修建了一座白馬寺。現在洛陽東郊的白馬寺,已經被列為國務院重點保護文物單位之一。這些都說明東漢初年佛教已正式傳入中國。東漢時期,人們對佛教還沒有多少認識,當時只是當作神仙方術家宣傳的一種道術來信奉,而且信奉的人不多,影響甚小。到了魏晉,尤其是南北朝時期,佛教得到很大發展。天竺的各種佛教流派,大都已傳入中土。佛教典籍,也被大量翻譯過來。僅魏晉時期即後譯經702部,1493卷。南北各地。廣修佛寺,佛教信徒人數大增。南朝梁武帝時,僅建康一地就有寺院500多所,僧尼10多萬人。北朝的北魏末年,全境所建寺廟,竟達3萬多所,南北朝佛教的空前興旺景象,於此可見一斑。
魏晉南北朝佛教的興盛。確實與封建統治者的大力提倡分不開。如北朝前秦的苻堅,後秦的婉興,北魏的文成帝,南朝的宋明帝、梁武帝、陳後主等。莫不崇敬佛法,尊禮髙僧,對於佛教,從政治上保護,從經濟上支持。南齊宰相竟陵王蕭子良,為僧眾設齋,親自給他們端水送飯。梁武帝時定佛教為國教。他本人幾次到同泰寺捨身去做「寺奴」。然後每次又由群臣籌集一萬萬錢或兩萬萬錢的巨款把他贖回來。他們這些行動,抬高了佛教的地位。在封建統治者的扶植下,佛教的影響空前擴大,其政治勢力和經濟力量也就隨著增長起來。寺院力量的壯大,既是佛教空前發展的產物,也反過來為佛教的進一步的發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⑥ 佛教如何與中國文化相融合的

佛教進入中國後接納了很多中國民間民俗文化、這是一個很好的發展動向、以至今己形成佛教中國化!

⑦ 佛與中國文化的關系

佛教發源於印度,傳到中國後與中國的傳統文化互相影響、吸收,發展為中國的民族宗教之一,成為中國封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古代社會歷史,對哲學、文學、藝術等其他文化形態,都發生了深遠的多方面的影響。

佛教傳入中國後,和中國文化相結合,發展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與中國的思辨哲學相結合,而向學術化發展,對教義愈研愈精,由此引起各宗派的成立,使佛教本身達到高度的繁榮。一方面是與中國的精美工藝相結合而向藝術化發展,使佛教成為絢麗多彩的藝術寶庫。一方面與中國的人生理想相結合而向社會化發展,使佛教與中國社會密切聯系。這三方面都使佛教成為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大乘佛教提出菩薩應以五明為修學的主要內容以來,佛教已由避世潛修的宗教信仰和思辨哲學轉而向世間的學術、文藝、理論科學、生產工藝的領域邁進。我們千多年的歷史經驗證明,佛教在中國大地上吸取中國文化的營養,沿著這一人間佛教的方向發展,取得極其巨大的成功。我們教祖釋迦牟尼的「成熟有情,庄嚴剎土」的偉大理想已在東方的廣大地區在一定的程度上化為具體的現實。在人類所創造的各支古老文化中,佛教已以獨具的精深哲學思想,豐富的精神財富,龐大的文獻寶藏,精美的文化遺產而成為東方文化和文明的重要支柱。它在長期進行「成熟有情,庄嚴剎土」的崇高事業的同時也使自身成熟起來和嚴凈起來了。

大體說來佛教與漢民族文化的結合是沿著三個方面進行的,即佛教的學術化、藝術化和社會化。

(一)學術化 佛教傳入中國時面臨一個民族傳統文化高度發展的社會。從一開始這個社會的知識階層就把佛教作為一種思想學說來接受,鑽研講習,不遺餘力。由於書寫工具的便利,每一新譯經論不久即可傳遍全國,講、錄、注、述,蔚然成風。因此,在教理、教義的研究方面很快就達到很高的水平,贏得當時國外佛教學者的贊美和崇敬。

(二)藝術化 在佛教傳入以前,中國的藝術和工藝已達到極高的水平,書法、繪畫、製造工藝、紡織、建築等的精美在世界上都冠絕一時。大乘佛教傳入後,吸收了漢文化這一方面的長處,引起畫像、造像、寺塔建築等藝術和工藝的發展,使佛教面目煥然一新。

(三)社會化 中國大乘佛教繼承和發展了龍樹的「一切資生事業悉是佛道」和彌勒的成佛必須修學五明的思想,在僧俗信徒中產生許多著名的學者,如一行、道宣、王維、孫思邈等人就是天文學家、醫師、史學家、文學家。

以上是我幫你搜集的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對了,這個網址告訴你:http://hi..com/o%D2%BB%D0%A6%D2%BB%B3%BE%D4%B5o/blog/item/2661712ca342633d349bf7cf.html
上面有很詳細的介紹,樓主可以參考~~~~

閱讀全文

與佛教如何融入中國的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型肺炎越南有多少人死亡 瀏覽:735
越南紅旗的名稱叫什麼 瀏覽:843
伊朗的盟友國是哪個國家 瀏覽:472
義大利u型扣是什麼 瀏覽:770
義大利美術專業哪個好 瀏覽:439
義大利哪裡包多 瀏覽:164
我住在英國很久了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535
在哪裡能買到印度榴槤 瀏覽:274
英國窮人都在什麼地方 瀏覽:695
印尼35rb是多少錢 瀏覽:859
印尼什麼牌子的奶粉最好 瀏覽:915
英國倫敦的小學生怎麼上學 瀏覽:496
電腦版穿越火線越南服如何改模型 瀏覽:341
哈利波特英國有多少魔法師 瀏覽:446
義大利哪個銀行卡最好 瀏覽:343
印度加入什麼聯盟 瀏覽:793
印度恆河價格多少 瀏覽:505
義大利為什麼能打贏德國 瀏覽:191
美國如果和伊朗開戰會怎麼樣 瀏覽:180
英國脫歐要付出多少 瀏覽: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