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雙體巨艦有哪些

中國雙體巨艦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15 11:21:20

Ⅰ 對中國歷史還原度比較高的影視劇都有哪些

當時的清朝水師,最大戰船長不過十丈,能帶個七八門火炮,就算是“巨艦”。一般的“大戰船”也就三四門炮。而且就這樣的戰艦,都沒幾艘。福建廣東的水師,常年破船扎堆。很多船隻早就成了廢船,就放那裡吃空餉。能下水的船舶連一半都到不了。比如福建水師,“在航率”只有百分之四十八。到了鴉片戰爭前夜,清朝水師每艘船“一般只有大炮二至四門”,面對“不入流”的英國艦隊,幾乎毫無抵抗。

其實,不用面對英國艦隊,就算“穿越”回明末清初,面對當時“南明”“大清”各方艦隊,鴉片戰爭里的清軍水師,也只有挨揍的命。一艘“完整復刻”的英國戰艦,再現了昔日的戰火,也詮釋了落後就要挨打的痛苦教訓。

Ⅱ 甲午戰爭三大巨艦有那哪些

滿清方面的有定遠鎮遠兩艦,排水量都在7000噸左右,主炮口徑305mm
日本方面的也就是三艘三景艦了,分別是 松島 嚴島和橋立,排水量在4000噸左右,主炮口徑320mm

Ⅲ 中國有沒有戰列艦

沒有,戰列艦是19世紀的產物,不過隨著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大艦巨炮黯然落幕,戰列艦也就逐漸退出了戰爭舞台。

二戰後,許多國家的戰列艦或被拆毀或被封存,已經不是海戰的主角。二戰之後,除了美國海軍還動用戰列艦直接參戰之外,其他國家也都很少再使用這種大型水面戰艦了。1991年的海灣戰爭是戰列艦最後一次參戰,之後戰列艦徹底退役。

(3)中國雙體巨艦有哪些擴展閱讀


戰列艦是一種以大口徑火炮攻擊與厚重裝甲防護為主的高噸位海軍作戰艦艇。是能執行遠洋作戰任務的大型水面軍艦。

其自風帆時代誕生,1860年開始變革,在1870-1890年之間一度斷代,但是期間的實驗探討一直沒有中斷,由1890年開始復興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末期逐漸式微。戰列艦曾長期是各主要海權國家的主力艦種之一,作為各國海軍的主力艦。二戰結束以後戰列艦的戰略地位被航空母艦和戰略導彈核潛艇所取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戰列艦

Ⅳ 古人造出的巨艦有多大

1974年,泉州後渚港出土了一艘南宋末的「福船」型海船,船體殘長24.20米,殘寬9.15米,估計載重約200噸上下,排水量可達600噸。展出後渚宋船的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曾經介紹說,「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木帆船。」

不過這一紀錄很快被打破。2007年12月,南宋沉船「南海一號」整體打撈出水——800年前,這艘商船滿載瓷器、絲綢等商貨,從泉州港出發,駛往東南亞,卻不知何故在南海沉沒。「南海一號」出水後,經測量,船體長30.40米、寬9.80米,高約4米(不含桅桿)。這才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遠洋貿易商船。

「南海一號」南宋商船復原模型

但如果將「南海一號」放回歷史,它卻談不上是宋代最大的商船。據《夢梁錄》記載:「海商之艦,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載五六百人;小者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載二三百人。」料,是宋人對船艦載重的計量單位,一料等於一宋石,相當於今天120斤。宋代常見的大型航海商船,可載五千料,即載重300噸。載重200噸左右的「南海一號」與後渚港宋船,如果換成宋人的計量習慣,大約是三千六百料,應該只是中型商船而已。

不過,即便是五千料,也不是宋代海船的最大裝載量。宋人還造出更巨大的航海帆船。北宋徽宗年間,宋廷因為要派遣使團訪問高麗之需,詔令船塢製造了兩艘巨艦,一艘命名為「鼎新利涉懷元康濟神舟」,一艘命名為「循流安逸通濟神舟」。同時委託福建、兩浙的監司「顧募客舟」六隻隨行。客舟「其長十餘丈,深三丈,闊二丈五尺,可載二千斛粟」。二千斛等於二千料,即載重約120噸,比今天我們看到的泉州後渚港宋船略小。

那麼「康濟號」與「通濟號」神舟的裝載量呢?據《宣和奉使高麗圖經》的記錄,「神舟之長闊高大、什物器用、人數,皆三倍於客舟也」。換言之,一艘神舟的裝載量至少是六千料,換算成今天的說法,載重達360噸,排水量可達1000噸以上。難怪宋人形容兩艘神舟「巍如山嶽,浮動波上,錦帆鷁首,屈服蛟螭」,「麗人迎詔之日,傾國聳觀而歡呼嘉嘆也」。

但神舟可能也不是從大宋港口駛出的最大船商。南宋人周去非的《嶺南代答》記述了一種叫「木蘭舟」的巨艦,是從大宋國開往「木蘭皮國」(即非洲西部的穆拉比特王國)的巨型商船:「浮南海而南,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雲,柂長數丈,一舟數百人,中積一年糧,豢豕釀酒其中。」這種木蘭舟的大小大致跟神舟相彷彿。還有一種更大的木蘭舟:「其舟又加大矣。一舟容千人,舟上有機杼市井,或不遇便風,則數年而後達,非甚巨舟,不可至也。今世所謂木蘭舟,未必不以至大言也。」巨船可容千人,船艙內不但可以養豬、釀酒,還裝備了「機杼,開設了「市井」。

元朝時訪問過杭州、廣州的摩洛哥旅行家依賓拔都他也記述說,印度與中國之間的海上交通,皆操之中國人之手,中國的船舶有三帆至十二帆,一艘大船可載一千人,內有水手六百人、兵士四百人。此類商船皆造於刺桐(泉州)及興克蘭(廣州)二埠。要知道,20世紀初英國製造的超級豪華郵輪「泰坦尼克號」,可搭載的人數也只是三四千人。

經宋元四百年的發展,中國人的造船技術在明初鄭和下西洋時達至頂峰。史書稱鄭和「寶船六十二艘,大者長四十四丈,闊一十八丈」。換算成現在的尺寸,有125.65米長,50.94米寬。據中國船史研究會副會長、武漢理工大學交通學院教授席龍飛的考證,鄭和寶船排水量超過萬噸。跟一艘小型的航空母艦差不多。

鄭和寶船復原模型

但鄭和下西洋之後,中國造船技術很快出現衰落,這又是為什麼呢?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航海與海上貿易受到明清政府禁海政策的限制。明初朱元璋規定:「若奸豪勢要及軍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違式大船,將帶違禁貨物下海,前往番國買賣,潛通海賊,同謀結聚,及為向導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已行律處斬,仍梟首示眾。」景泰年間,明政府又對福建民用船的尺寸作出嚴格限制:「其近海違式船隻,皆令拆卸,以五六尺為度,官位印照,聽其生理。」嘉靖年間又要求:「查海船,但雙桅者,即捕之,所載即非番物,俱發戍邊衛。」

清代康熙年間,清廷也嚴令規定:「如有打造雙桅五百石以上違式船隻出海者,不論官兵民人,俱發邊衛充軍。該管文武官員及地方甲長,同謀打造者,徒三年;明知打造不行舉首者,官革職,兵民杖一百。」

於是,中國的造船技術與航海事業在明代鄭和下西洋時期獲得一次迴光返照式的發展之後,開始走下坡路,逐漸被西方拋於身後。

Ⅳ 中國都有哪些漁政船

漁政船的隊伍中國漁政311船中國漁政311船是目前中國噸位最大、設備最先進、航速最快的漁政執法船。現在正式入列使用。據報道,這艘由中國海軍退役軍艦改造的漁政船,將主要擔負起在我國南沙群島和西沙群島護漁護航的任務,並宣示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中國漁政311船原是海軍南海艦隊「南救503」船,2006年底調撥給農業部南海區漁政局。該船的總噸位達4450噸,最大航速可達20節。近年來,中國漁政船隻在南海有主權爭議地區執行任務時,曾多次遭遇外國軍艦的威脅,並發生多起中國漁民被非法扣留的事件。不僅如此,周邊一些國家還試圖通過種種手段加緊對我南海諸島的爭奪。2月中旬,菲律賓國會通過「領海基線法案」,將我國黃岩島和南沙群島部分島礁劃為菲律賓領土。3月5日,馬來西亞總理兼國防部長巴達維登陸我南沙群島的彈丸礁和光星仔礁,以宣示馬來西亞對這些島礁「擁有主權」。這些行為遭到中國政府的抗議。 農業部南海區漁政局劉添榮副巡視員對記者介紹說,通過漁民的捕撈作業和漁政船的護漁護航,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宣示一直在進行,中國漁政311船的正式投入使用,既表明我國漁政管理力量增強了,也顯示了我國加強漁政管理的決心。 中國漁政310船中國漁政310船的總噸位2580噸,長108米、寬14米,續航力為6000海里、持航60個晝夜、可駛往國際無限航區、最大航速可達每小時22海里。配備船載Z-9A型直升機,配置現代化的水上寬頻衛星通訊系統、光電跟蹤儀取證系統,設有海上紅外線映像儀和彩色魚探儀等特種設備,是中國目前漁政系統船舶中航速最快、總體性能最先進、特種設備配備最齊全的漁政船。中國漁政310船正式投入使用後,將使漁政執法從單一的海上執法走向海空結合的立體執法模式,船上配備直升機將使搜救、偵察、執法等方面的機動性大幅提高,漁政有效管理覆蓋面大幅擴大,管理效能大幅提升,是漁政執法力量實現質的飛躍的里程碑。 中國漁政310船中國漁政310船將擔負起南沙守礁、專屬經濟區巡航管理、西南中沙的護漁護航、北部灣雙邊協定監管以及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成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捍衛漁業權益和國家領海完整、保護漁民利益的又一強利器。農業部南海區漁政局局長吳壯在下水儀式上表示,漁政310船是繼311船之後又一漁政巨艦。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南海區漁政派出漁政船編隊,為在南沙作業的中國漁民伴漁護航,對漁民進行現場保護和服務。今後3至5年間,國家將加大對南海漁政的裝備建設,新建或改造3至5艘3000噸以上的大型漁政船。 中國漁政301船根據中越北部灣漁業海上聯合檢查第五次工作會議精神,2010年4月20-21日,農業部南海區漁政局和越南海警局在北部灣開展第五次中越漁業海上聯合檢查行動。擔負此次巡航檢查任務的是中國漁政南海總隊所屬的中國漁政301船、廣西區漁政檢查大隊所屬的中國漁政45001船,以及越南海警2007、2008艇等4艘船艇。 中國漁政302船2009年5月21日,這支船隊在西沙群島琛航島又增加了兩艘漁政船:中國漁政311船,中國漁政302船。當日14時 30分,巡航船隊轉換編隊隊形,由中國漁政311船領航,中國漁政302船居中,中國漁政44183船在編隊右後方,中國漁政44061船在編隊左後方,形成人字形旗艦編隊,向東北方向以14海里/小時的航速巡航。 中國漁政202船中國漁政202船從2001年起便揚帆出海,是目前國內入列漁政船中首艘參與西北太平洋公海執法的漁政船,曾於2002年11月和2005年8月先後兩次與美國海警方面聯合前往西北太平洋公海執法。 中國漁政45001船2009年3月23日上午8時,廣西最大的漁政船「中國漁政45001號」啟航,前往西沙執行護漁護航任務。昨日(24日)晚上7時許,記者聯系了正在船上的中國漁政廣西檢查大隊紀副大隊長得知,漁政船停泊在海南三亞休整,補給後將在今天下午繼續啟程前往西沙海域。 「中國漁政45001號」造於2001年,重570噸,長55米,是目前廣西最大的漁業船。船上擁有先進的衛星導航系統,配有高速執法摩托艇。2001年3月23日,該漁政船在北海首航,並正式與中國漁政廣西檢查大隊漁政船編組,開始執行國家200海里專屬經濟區漁政管理任務。紀副大隊長告訴記者,此次巡航船上共有船員和工作人員26名。經過一天一夜的航行,昨日下午4時許,漁政船到達海南三亞。在補給過後,漁政船將在今天下午繼續起航前往西沙。預計在明天上午到達西沙海域執行任務。 此次航行將為期半個月,期間將配合「中國漁政311號」到西沙去護漁護航,維護國家海洋利益,執行專屬經濟區漁政巡航和西沙海域聯合監管任務。據了解,中國最大的漁政船———中國漁政311船14日已從海南三亞開赴南海執行漁政管理任務,於15日抵達西沙群島。這艘漁政船將主要擔負在中國南沙群島和西沙群島護漁護航的任務,並宣示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這次是中國漁政45001號第二次前往西沙海域執行任務。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保護南海漁業資源,打擊外國漁船侵權侵漁活動,保護廣大漁民的合法利益和正常的生產漁船安全,2007年8月15日廣西區漁政檢查大隊曾派出這艘目前廣西最大最先進的漁政執法船參加由國家農業部、外交部等九個部委組織的赴西沙群島巡航編隊,開赴西沙群島執行巡航任務。這也是廣西首艘開赴西沙群島巡航的漁政執法船。當時該執法船巡航17天,圓滿完成了西沙群島巡航任務。 中國漁政44183船500噸級的中國漁政44183船是廣東省漁政總隊兩艘現役最大噸位的漁政船之一。2009年5月18日,與中國漁政44061船在海南三亞匯合後,19日組成編隊向西沙巡航,其任務重點是檢查驅逐非法侵漁的外國漁船,維護國家海洋權益。2009年5月25日,廣東最大的漁政船之一「中國漁政44183船」已重返西沙海域,正在西沙永興島的海港內錨泊待命。 中國漁政44061船500噸級的中國漁政44061船是廣東省漁政總隊兩艘現役最大噸位的漁政船之一。2009年5月18日,與中國漁政44183船在海南三亞匯合後,19日組成編隊向西沙巡航,其任務重點是檢查驅逐非法侵漁的外國漁船,維護國家海洋權益。 中國漁政44601船2010年4月8日新入列的中國漁政44601船是中國農業部於2007年10月及12月分別批復同意廣東省漁政總隊建造的,總投資4800萬元。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0一研究所設計,中船西江造船有限公司承建。船舶總長49米,型寬7.6米,型深4.3米,主機功率2796千瓦,航速18節,續航力1500海里,自持力15天。 漁政船配備了先進的通導航、救生設備,航速30節的噴水推進式執法快艇;另外,為滿足維權巡航的需要,還配備了14.5mm四管高射機槍。據悉,自2004年《中越北部灣劃界協定》和《中越北部灣漁業合作協定》簽訂,農業部與外交部、公安部等部門建立了北部灣漁業海上聯合監管機制後,廣東省漁政總隊便在中國漁政指揮中心和南海區漁政局的統一安排下,調派最精良的裝備和最精銳的隊伍,開始參與執行北部灣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巡航任務,此後又逐漸開始赴西沙群島和台灣淺灘進行巡航。廣東省漁政總隊表示,中國漁政44601船投入使用,將進一步提升廣東漁政的裝備水平和執行能力,有利於更好地完成國家交付的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巡航護漁任務,維護中國的海洋和漁業權益。 中國漁政44602船2010年4月8日新入列的中國漁政44602船是中國農業部於2007年10月及12月分別批復同意廣東省漁政總隊建造的,總投資4800萬元。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0一研究所設計,中船西江造船有限公司承建。船舶總長49米,型寬7.6米,型深4.3米,主機功率2796千瓦,航速18節,續航力1500海里,自持力15天。 漁政船配備了先進的通導航、救生設備,航速30節的噴水推進式執法快艇;另外,為滿足維權巡航的需要,還配備了14.5mm四管高射機槍。據悉,自2004年《中越北部灣劃界協定》和《中越北部灣漁業合作協定》簽訂,農業部與外交部、公安部等部門建立了北部灣漁業海上聯合監管機制後,廣東省漁政總隊便在中國漁政指揮中心和南海區漁政局的統一安排下,調派最精良的裝備和最精銳的隊伍,開始參與執行北部灣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巡航任務,此後又逐漸開始赴西沙群島和台灣淺灘進行巡航。廣東省漁政總隊表示,中國漁政44602船投入使用,將進一步提升廣東漁政的裝備水平和執行能力,有利於更好地完成國家交付的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巡航護漁任務,維護中國的海洋和漁業權益。 中國漁政46012船2009年3月正在南海西沙海域巡航的兩艘中國漁政船———301號船、46012號船與311號船昨天下午在西沙琛航島實現了短暫會合,隨後46012號船開赴預定海域繼續巡航。

Ⅵ 驅逐艦與巡洋艦的區別

戰列艦用於在海戰中進行對轟戰斗,以強大的巨炮火力壓制對方,也為己方艦隊提供火力支援,當在有航母的時候也兼防空,也可用於遠洋破交戰【德國】。

巡洋艦是一種輔助艦只,為航母和戰列艦提供防空火力和外層對中小型艦艇的防護,亦可作為主戰艦只參加小規模至中等規模海戰。同時也可以進行遠洋破交戰【德國】。現在,巡洋艦通常用來作主力防空戰艦,為核心艦只【航母】和整個艦隊提供空中防護層,也兼有一定的對陸對海攻擊和反潛能力。

驅逐艦也是一種輔助艦只,為巡洋艦,戰列艦和航母提供反潛火力,專門防止敵方潛艇攻擊己方艦隊。同時也可作為主戰艦只參加小規模海戰,一般作為最外層的防護圈為己方艦隊預警和掩護,兼有一定的對陸對海攻擊和防空能力。現在,驅逐艦大多主要用於對陸攻擊,兼對海,並兼有一定的防空反潛能力。
巡洋艦是一種以遠洋巡航為主,具有火力強、用途廣的大型水面戰斗艦艇。巡洋艦常與戰列艦組成海上艦艇編隊的核心,並擔負為戰列艦巡艦、護衛的任務。是伴隨戰列艦發展而發展,隨戰列艦衰亡而消退的艦種。 、
艦炮是巡洋艦的主要戰斗兵器,根據巡洋艦在戰斗中承擔的任務以及其自身性能的否同,巡洋艦又分為重巡洋艦、輕巡洋艦和輔助巡洋艦三種。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巡洋艦幾乎與戰列艦一樣退出海軍裝備庫。但隨著導彈、核動力、電子裝備的出現,巡洋艦又復甦了。經過現代改裝的巡洋艦一改昔日的艦炮為主的面目,而以導彈作為主要武器,因此常常將以導彈為主要兵器的現代巡洋艦稱做導彈巡洋艦或戰略導彈巡洋艦。其動力裝置也紛紛改裝為核動力,有了較大的續航力和較大的航速。現代巡洋艦的主要任務是為航空母艦或其它艦艇護航,以它為核心組成海上編隊,保衛海上交通線,攻擊敵水面艦艇、潛艇和岸上目標,進行防空和反導彈作戰,登陸作戰時進行火力支援等。

現代海軍艦艇中,用途最廣泛、數量最多的艦艇是驅逐艦,這是一種裝備有對空、對海、對潛等多種武器,具有多種作戰能力的中型水面艦艇。它的排水量在2000—8500噸之間,航速在30—38節左右。驅逐艦能執行防空、反潛、反艦、對地攻擊、護航、偵察、巡邏、警戒、佈雷、火力支援以及攻擊岸上目標等作戰任務,有「海上多面手」稱號。
驅逐艦是伴隨魚雷艇的出現而發展起來的一個艦種。19世紀60年代,出現了一種以魚雷為武器的魚雷艇,它艇小、速度快,能給敵方大型艦艇造成巨大威脅。為了對付魚雷艇,人們建造了反魚雷艇——魚雷炮艇,它是驅逐艦的前身。隨後,不斷更新裝備提高航速的魚雷炮艇改名為魚雷艇驅逐艦,簡稱驅逐艦。它不僅有火炮裝置,還有魚雷武器,可用來對付敵方的魚雷艇和其它艦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驅逐艦已能隨艦隊遠航。故那時的驅逐艦又稱「艦隊驅逐艦」。驅逐艦隨著時間推移,排水量越來越大,從最初的400噸發展到現在的8000多噸;航速則提高到38節。多種新型的海軍武器裝備也大都裝備到驅逐艦上了,甚至有的國家還建造了反潛用直升機驅逐艦。
目前,全世界大約有30個國家擁有400艘驅逐艦。第一艘核動力驅逐艦是美國1962年建造的「班布里奇」號。

護衛艦是以艦炮,導彈,水中武器(魚雷,水雷,深水炸彈)為主要武器的中型或輕型軍艦。它主要用於反潛和防空護航,以及偵察,警戒巡邏,佈雷,支援陸和保障陸軍瀕海翼側等,在現代海軍編隊中,護衛艦是在噸位和火力上僅次於驅逐艦和巡洋艦的水面作戰艦只。護衛艦誕生於本世紀初。1904-1905年,日俄戰爭中,日本艦艇曾多次闖入旅順口俄國海軍基地,對俄國艦艇進行了多次魚雷,炮火襲擊,並布放水雷,用沉船來堵塞港口,限制俄國艦隊的行動。起初俄艦隊巡邏,警戒港灣的任務由驅逐艦數量少,它本身還承擔有其它任務,而改裝的民用船戰術,技術性能又很差,於是在日俄戰爭後,俄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批專用護衛艦。最初的護衛艦排水量小(400-600噸),火力弱小口徑艦炮,抗風浪性差,航速低,只適合在近海活動。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針對英,法等國的海上運輸線展開了大規模的潛艇戰。各國又建造了能夠擔負遠洋護航反潛任務的護衛艦,新的護衛艦噸位,火力,續航性等方面都有了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展開了更猛烈的潛艇攻勢,並且飛機也日益成為對艦隊和運輸船隊的嚴重威協,這就使護衛艦的需要量更大,其擔負的任務也更加多樣化。各國大量建造性能更好的護衛艦,僅英,美,法,德,意5國就建造護衛艦達1800艘之多。護衛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反潛,防空,護航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多次參加機動編隊海戰和兩棲登陸作戰。這期間的護衛艦滿載排水已達800-1300噸,裝備76-127毫米艦炮2-3門,高射機關炮8-10門,並裝備了魚雷,水雷,深水雷達,聲納等。50年代後,護衛艦的發展趨勢與驅逐艦相類似,向著大型化,導彈化,電子化,指揮自動化的方向發展,並有專用的防空,反潛,雷達警戒護衛艦的分工,一些護衛艦上還載有反潛直升機。現代護衛艦與驅逐艦的區分並不明顯,只是前者在噸位,火力,續航能力上稍遜於後者,甚至一些國家的大型護衛艦在這些方面還強於某些驅逐艦。目前的護衛艦排水量一般在1500-4000噸,少數達5000噸以上。

旗艦:就是艦隊司令所在的艦艇,戰列艦,驅逐艦,巡洋艦,護衛艦、航母,都可以做為旗艦使用
戰列艦 :一種主要在遠洋活動,裝備有強大的艦炮武器、裝甲防護與防雷艙的大型戰斗艦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相當長的時間內,曾經是艦隊的主力戰艦,故此也稱為主力艦或戰斗艦。
驅逐艦: 就類似輕騎兵的功能,裝備有對空、對海、對潛等多種武器,具有多種作戰能力
巡洋艦 :僅次於戰列艦的反艦、反潛水面攻擊艦艇,排水量多在8000噸以上。
護衛艦: 以導彈、火炮和反潛魚雷等為主要武器的輕型水面戰斗艦艇,其主要任務是為艦艇編隊擔負反潛、護航、近海巡邏
旗艦 : 亦稱指揮艦,是海軍艦隊、海上艦艇編隊的指揮所,或是艦隊、編隊指揮員所在的艦。
航空母艦
航空母艦是一種以艦載機作為主要攻擊武器的戰斗艦艇。當前,世界上共有10個國家擁有大、中、小型航母近30艘。美國主要發展大型航母,是擁有航母最多的國家,佔世界航母的一半。俄羅斯擁有可搭載常規起降固定翼飛機的6萬噸級重型航母「庫茲涅佐夫」級。法國擁有4萬噸核動力航母。當今航空母艦的排水量一般在10000~75000噸,大型航空母艦達100000噸,主機功率一般為28萬~30萬馬力,常規動力的續航力為8000~14000?海里,核動力的續航力為4萬~70萬海里,能抗12級台風,在5~6級海況下可順利起落飛機作戰,基本具有全天候適航能力,每晝夜可機動600海里,大型航空母艦載機70~120架。但它目標大,造價高。航母的發展動向,目前除了發展大型航空母艦外,有些國家十分注重發展輕型航空母艦。特別是直升機和垂直/短距起降飛機的發展,為研製輕型、多用途航空母艦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動力方面,大型和中型航空母艦趨向採用核動力;輕型航空母艦趨向採用燃氣輪機。有的人還在設想研製與導彈核潛艇組成編隊的水下航空母艦,研製航速可達100節以上的側壁式氣墊航空母艦和具有甲板面積大、穩性好的雙體航空母艦等等。總之,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航空母艦正在向著更加現代化的水平發展。

巡洋艦
巡洋艦是僅次於戰列艦的反艦、反潛水面攻擊艦艇,排水量多在8000噸以上。在航母未誕生之前,可以率領艦艇編隊進行遠洋巡邏和作戰;航母誕生後,可以依賴岸基飛機而獨立在近海水域作戰,亦可以作為航母的護衛艦在遠洋作戰。與驅逐艦相比,巡洋艦的噸位更大、續航能力更強,有的還採用了核動力;其攻擊和防衛能力亦更加強大,如前蘇聯的「基洛夫」級巡洋艦,可攜帶500多枚艦--艦及艦--空導彈,每枚艦艦導彈的裝葯量達一噸之多,一顆導彈就足以將敵軍的航空母艦送入海底,而且火控系統可以使其同時打擊數十個活動目標;此外還備有3架反潛直升機以及魚雷、深水炸彈等多種武器,故被冠以「戰列巡洋艦」的美稱。但作戰亦是要講究軍事經濟效益的,從經濟性、可修復性及作戰性能等指標上綜合考慮,驅逐艦可能更勝一籌,因此巡洋艦有逐漸被驅逐艦所代替的趨勢。

驅逐艦
驅逐艦是以導彈,魚雷,艦炮等為主要武器,具有多種作戰能力的中型軍艦。它是海軍艦隊中突擊力較強的艦種之一,用於攻擊潛艇和水面艦船,艦隊防空,以及護航,偵察巡邏警戒,佈雷,襲擊岸上目標等。

護衛艦
護衛艦是以導彈、艦炮、深水炸彈及反潛魚雷為主要武器的輕型水面戰斗艦艇。它的主要任務是為艦艇編隊擔負反潛、護航、巡邏、警戒、偵察及登陸支援作戰等任務。

補給艦
遠洋綜合補給艦是海上編隊不依賴海外港口進行遠洋航行,遠海作戰的必要保障力量

登陸艦
登陸艦
用於運送登陸兵及武器裝備的登陸艦船。有大型和中型兩種。大型登陸艦,排水量2000--8000噸,續航力3000海里以上,艦上可裝載坦克10-20輛登陸兵數百名。中型登陸艦,排水量600--1000噸,續航力1000海里,可裝載坦克數量,登陸兵數百名。登陸艦多採用柴油機作動力裝置,航速12--20節。艦上裝載艙內設有斜坡板或升降平台、牽引絞車等。艦上武器有艦炮數門,主要用於防空和登陸時進行火力支援。此外,還有較齊全的觀通、導航設備,以保證航行安全和通信聯絡。世界上第一艘登陸艦為英國於1940年建造。

兩棲攻擊艦
兩棲攻擊艦
攜載直升機用於輸送登陸部隊及裝備的登陸艦船。也稱直升機登陸運輸艦。主要是使用直升機輸送登陸兵進行垂直登陸,以提高登陸作戰的突然性、快速性和機動性。艦上飛行甲板能同時起降7-8架直升機。飛行甲板下方為機庫和登陸車輛等。直升機和車輛由機庫中的升降機運送到飛行甲板。登陸兵住艙有通道可直達登機部位。艦上還有指揮中心,導航設備和較齊全的醫療設施等。美國建造的「硫磺」島兩棲攻擊艦,滿載排水量為1.83萬噸,最大航速23節,可攜載20架直升機、4架垂直-短距起落飛機,艦上還裝有航空導彈和76毫米艦炮,還可載運2000名登陸兵及武器裝備

掃雷艦
掃雷艦的任務是排除水雷,為登陸部隊、艦隊或船隊打開通行的航道。水雷是一種重要的海上防禦武器,主要布設於海峽、水道以及近海水域,以進行海上封鎖和增強抗登陸能力。水雷一般布設於水面下5-10米,可裝葯300餘公斤,爆炸力強大並專門攻擊船底,對於驅逐艦等中小型艦艇,一隻水雷即可將其炸入海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共有2700餘艘艦船被水雷擊沉。現代水雷更是五花八門,有碰撞式的錨雷、磁性引爆的水雷及音控雷等,沒有特殊裝備的艦船較難偵測和排除。掃雷艇即專為排除水雷而設計的艦艇,通過聲納等設備進行偵測,利用爆破等方法實施排除,是整個船隊的保護神。

戰列艦
戰列艦是一種裝備多門艦炮,具有很強裝甲防護能力的大型艦艇。19世紀以前,曾經是最大的海軍艦艇,由於在海戰中經常要排成單縱隊的戰列線進行炮戰,所以人們稱它為戰列艦。早期的戰列艦也曾稱作鐵甲艦或裝甲艦等。

戰列巡洋艦
戰列巡洋艦是一種20世紀初興建的一種大型戰艦。是在裝甲巡洋艦的基礎上演變過來的一種功能性很強的新型戰艦。 英國廣布全球的通過漫長海上航運線和商業網路相互聯系的殖民利益,需要強大並且可以快速集結的海軍艦隊保護。英國皇家海軍需要一種強大火力與高機動力相結合的戰艦,不僅可以有效的打擊敵方的襲擾,又能夠快速部署應付突發性事件。於是英國海軍以「理想型巡洋艦」名義設計的戰列巡洋艦是一種把戰列艦強大火力和巡洋艦高機動結合在一起的戰艦,當時新的技術提供了建造新型戰艦的可能性。戰列巡洋艦與裝甲巡洋艦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武裝。戰列巡洋艦的主炮口徑比裝甲巡洋艦大。從主炮口徑大小和威力方面戰列巡洋艦可以與戰列艦媲美,但防護裝甲比戰列艦薄。裝甲方面省下來的重量被用在更強大的驅動裝置上,這為戰列巡洋艦提供了更高的速度。
護衛艦是一種以導彈、火炮和反潛武器為主要武器的水面戰斗艦艇。一般,排水量為600~3500噸,有少數超過3500噸;航速多為25~35節,續航力約5000海里,在4~6級海況下能有效使用武器,在7~8級海況下能安全航行,自持力10晝夜,在相鄰船艙進水時不會沉沒。現代護衛艦可載對空、對艦和反潛導彈。為了提高對敵方來襲導彈的防禦能力和對敵水面艦艇的攻擊能力,一般裝有主炮和副炮,或設有小口徑速射炮。為了加強反潛,常裝多管火箭式深水炸彈發射裝置和反潛魚雷發射裝置,艦首均設有聲納,艦尾設有直升機起降平台,直升機可增大反潛半徑,還可提高對艦導彈的射程。同時還裝有自動化作戰指揮系統。現代護衛艦的動力裝置,主機一般使用柴油機、全燃氣輪機或柴?燃聯合動力裝置,功率大,航速較高。現代護衛艦的造價較低,用途較廣。目前,世界上約有44個國家和地區擁有600多艘護衛艦。但現代護衛艦一般所需的電力、重量和容積均受到艦體平台的限制,艦員的居住性差,持續作戰能力有限。現在,人們設想未來護衛艦應具有更快的速度、更好的穩性,並改善適航性和居住條件。有的國家正在打破傳統觀念,試驗一些新設計的護衛艦船型,如表面效應船、水翼船、半潛船或雙體船等,美國海軍計劃建造一艘試驗性的3000噸表面效應船,其推進裝置將採用超導電力推進裝置,速度可超過100節。

驅逐艦是以導彈,魚雷,艦炮等為主要武器,具有多種作戰能力的中型軍艦。它是海軍艦隊中突擊力較強的艦種之一,用於攻擊潛艇和水面艦船,艦隊防空,以及護航,偵察巡邏警戒,佈雷,襲擊岸上目標等。(圖)(中國的新型導彈驅逐艦)

19世紀70年代,出現了能在水中航行攻擊敵艦的魚雷和以魚雷為武器的快速小艇-魚雷艇。一般只有幾十噸的魚雷艇可以擊沉上千噸,火力強大的裝甲艦,這對作為各國海軍主力的裝甲艦構成了嚴重威脅。於是人們便建造了比魚雷艇稍大,裝有艦炮的艦艇。用它來阻擊和追殲魚雷艇,掩護己方的大艦,並給它也上魚雷,具有攻擊敵方大艦的能力。這種具有「雙重性格」艦艇便是誕生於19世紀80年代的魚雷炮艦,它是驅逐艦的前身,也叫「雷擊艦」。但是由於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魚雷炮艦的航速只有約37公里/小時,而當時魚雷艇的艇速已達40公里/小時以上。這就使魚雷炮艦難以追殲魚雷艇。

19世紀90年代,蒸汽動力裝置有了新的進步,英國海軍根據造船持同盟A·亞羅的建議,建造一種戰鬥力強,航速快,能有效對付魚雷艇的軍艦。1893年,「哈沃克」和「霍內特」號魚吉艇驅逐艦下水了,它們排水量240噸,艇速50公里/小時,裝有4門艦炮和3座魚雷發射管,它們是世界上最早的驅逐艦,也是當時最快的軍艦。此後,各國海軍紛紛建造驅逐艦,並加大噸位,增強火力,提高續航能力,使其具有更強的作戰能力。

20世紀初,裝甲艦(即戰列艦)的排水量持續增大,而比巡洋艦輕快的驅逐艦承擔了原來由巡洋艦所擔負的偵察,巡邏,護航的任務。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潛艇的大量使用,而魚雷艇的作用下降,於是驅逐艦更多地用來為艦隊,船隊進行護航和反潛。這期間驅逐艦的火力,航速,續航能力等性能不斷提高,排水量也達到1000噸以上。
(圖)(英國60年代中期建造的「郡」級導彈驅逐艦)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繼續得到加強的驅逐艦,除了執行反潛護航任務之外,還由於海軍航空兵的崛起,較多地擔負了艦隊防空的任務。並且在支援島岸作戰,輸送人員及物資,擔任基地巡邏等任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還多次參加艦隊間的海戰,有過傑出表現,因而被稱為「海上多面手」。

50年代後,驅逐艦沒有象戰列艦,巡洋艦那樣出現衰落,反而因其具有靈活性和多功能性,而備受各國海軍的重視,迅速向導彈化,電子化,指揮自動化的方向發展,並出現了反潛驅逐艦和防空驅逐艦的分工,驅逐艦的噸位也明顯加大,大型驅逐艦排水量達到6000噸以上,相當於輕型巡洋艦。在一些驅逐艦上還配備了反潛直升機。

導彈驅逐艦-世界上第一艘導彈驅逐艦是美國於1953年建造的「米切爾」號驅逐艦,它的排水量為5200噸,裝備「韃靼人」防空導彈。最早裝備反艦和反潛導彈的驅逐艦是美國於1958年下水的「孔茨」號導彈驅逐艦。

(圖)(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驅逐艦之一棗裝備了「宙斯盾」系統的美國「伯克」級導彈驅逐艦)

http://www.jlysy.cn/net_school/xswy/jlh/jindai3.htm" http://www.jlysy.cn/net_school/xswy/jlh/jindai3.htm

巡洋艦

巡洋艦是僅次於戰列艦的反艦、反潛水面攻擊艦艇,排水量多在8000噸以上。在航母未誕生之前,可以率領艦艇編隊進行遠洋巡邏和作戰;航母誕生後,可以依賴岸基飛機而獨立在近海水域作戰,亦可以作為航母的護衛艦在遠洋作戰。與驅逐艦相比,巡洋艦的噸位更大、續航能力更強,有的還採用了核動力;其攻擊和防衛能力亦更加強大,如前蘇聯的「基洛夫」級巡洋艦,可攜帶500多枚艦--艦及艦--空導彈,每枚艦艦導彈的裝葯量達一噸之多,一顆導彈就足以將敵軍的航空母艦送入海底,而且火控系統可以使其同時打擊數十個活動目標;此外還備有3架反潛直升機以及魚雷、深水炸彈等多種武器,故被冠以「戰列巡洋艦」的美稱。但作戰亦是要講究軍事經濟效益的,從經濟性、可修復性及作戰性能等指標上綜合考慮,驅逐艦可能更勝一籌,因此巡洋艦有逐漸被驅逐艦所代替的趨勢。

http://www.xiaoan.com/militery/equip/conta7.html" http://www.xiaoan.com/militery/equip/conta7.html

閱讀全文

與中國雙體巨艦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恆河價格多少 瀏覽:493
義大利為什麼能打贏德國 瀏覽:182
美國如果和伊朗開戰會怎麼樣 瀏覽:172
英國脫歐要付出多少 瀏覽:410
去越南玩妹子哪裡多 瀏覽:201
歌劇天上的玫瑰產生於義大利哪裡 瀏覽:269
義大利米蘭產什麼包 瀏覽:75
義大利大學哪個專業最好 瀏覽:91
都市能源公司印尼項目進展怎麼樣 瀏覽:56
印尼什麼金屬產量 瀏覽:862
春是義大利哪個藝術家的作品 瀏覽:668
印尼深海大海參怎麼做法 瀏覽:80
中國以什麼形象崛起 瀏覽:700
越南六個團有多少人 瀏覽:800
中國品牌童裝有哪些 瀏覽:202
中國南方哪個省不下雪 瀏覽:755
義大利什麼地方不能去 瀏覽:947
印尼買精油多少錢 瀏覽:661
英國有什麼文化 瀏覽:713
中國海軍飛行員多少人 瀏覽: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