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鄉土中國是怎麼樣的

鄉土中國是怎麼樣的

發布時間:2022-07-16 01:30:39

❶ 《鄉土中國》主要內容是什麼

《鄉土中國》主要內容是通俗、簡潔的語言對中國的基層社會的主要特徵進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現了中國基層社會的面貌。全書主要探討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別、家族、血緣和地緣等。

《鄉土中國》一書收錄了《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系維著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血緣和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十四篇論文。

在該書中,作者把鄉土中國看作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的一種特具體系,支配中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以中國的事實來說明鄉土社會的特性。費孝通認為中國社會從基層上看是鄉土性的。以土地為本的鄉土社會人口流動率極低,從而導致村落之間的孤立和隔膜,「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

❷ 鄉土中國概念是什麼呢

中國的鄉土社會。

費孝通「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他將中國社會的基層定義為鄉土性的,這「鄉土性」帶有三方面特點:

其一,「鄉下人離不了泥土」。

其二,不流動性。

其三,熟人社會。這構成了中國社會的基礎,基層社會的社會根源都在於「鄉土性」。

基本概念:

1.村落:依附於土地的人們因為耕地面積小、需要合作、為了安全、平等繼承等諸方面原因而聚集在一起居住的社區。

2.熟悉社會:因見證了每個人的生長過程從而使人和人、人和物形成了最為熟悉的社會關系的村落式社會形態。

3.面對面社群:由於人們終日面對面相處而形成直接交流會意有時甚至無需語言這一媒介的社區形態。

4.文化: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的記憶而維持著的社會共同經驗。

5.差序格局:是指鄉土社會里的人際關系是以個人為中心依據私人關系向外不斷延伸而形成的可以自由伸縮變化的具有差等次序的關系圈。

6.自我主義:一切價值是以「己」為中心的主義。

7.團體格局:是指由各種各樣由若幹人組成的關系平等界限分明互相合作的團體構成的社會形態。

8.小家族:以父系關系為主線沿親屬序差向外擴大而形成的具有經營事務功能的團體性社群。

9.家:親子所構成的生育社群。

10.感情定向:文化規定感情可以發展的方向。

❸ 《鄉土中國》是怎樣的一本書

《鄉土中國》是中國社會學家費孝通著立的一套社會學創作,是一部研究中國農村的作品,首次出版於1948年。

費孝通先生一生的研究課題,就是尋找一條最適宜的中國城鄉發展之道路,他用近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走南闖北,在我國的鄉間地頭、田間浩野,無數次的考察調研,為中國的城鄉建設提出了即符合實際又關聯全局的發展思路與策略。

中國的根在農村,城鄉發展城市建設離不開根的輸送、滋養和繁衍,當我們掐斷這種根的連接或者選擇忘記根本,那麼我們的城市建設就是空中樓閣。

費老貫穿歷史,連接中外,融通城鄉,課研地理,超越思想,理清脈絡,為我們探灼了一條中國城鄉發展核心致遠的道路,他從農村的「土氣」入手,以土地滋生出來的氣息,衍生出這片鄉土上的人文氣質,社會結構,權利分配,道德法禮以及血緣和地緣等各方面作出深度解析,而這種解析並不滯留於那個時代,同時還一直影響著這個時代的改革和創造,城市是鄉村血緣分裂和地緣分裂的的延續,同樣那種社會結構和權利影響以及道德法禮一直游拽在我們今天的城市空中,當我們不負5000年的古國文明,又要超越西方成就時,《鄉土中國》就是我們的一面鏡子,這種參照隨時隨地不能迴避。有時是頑固存在於我們的腦海里和不知不覺的行動中,只是取捨和繼承,轉化和利用,要靠我們後人的努力。

❹ 鄉土中國是一本什麼類型的書

《鄉土中國》是當代社會學家費孝通創作的社會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948年。《鄉土中國》是費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國農村的作品。全書由14篇文章組成,涉及鄉土社會人文環境、傳統社會結構、權力分配、道德體系、法禮、血緣地緣等各方面。
在《鄉土中國》中,作者用通俗、簡潔的語言對中國的基層社會的主要特徵進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現了中國基層社會的面貌。全書主要探討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別、家族、血緣和地緣等。該書語言流暢,淺顯易懂。《鄉土中國》是學界共認的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❺ 《鄉土中國》每章概括是什麼

《鄉土中國》每章概括:

1、鄉土本色:以農為生的人,時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講解了中國農民聚村而居的原因,鄉土社會是熟人社會,其信用並不是並不是依靠契約。

2、文字下鄉:從空間的角度說明在鄉土社會中沒有文字的需要。

3、再論文字下鄉:從時間的角度說明在鄉土社會沒有文字的需要。

4、維系著的私人道德:介紹了不同的社會格局構成不同的道德體系。

5、家族:中國鄉土社會的基本社群是小家族。

6、男女有別:鄉土社會是個男女有別的社會,也是個安穩的社會。穩定社會關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

7、禮治秩序:"禮"是社會公認的行為規范,維持禮的規范是傳統,與"法"不同。

創作背景

《鄉土中國》來源於作者20世紀40年代後期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所講的「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當時作者應《世紀評論》之約分期連載14篇文章,《鄉土中國》由這些內容、文章輯錄而成。

❻ 鄉土中國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主要內容:分別從鄉村社區、文化傳遞、家族制度、道德觀念、權力結構、社會規范、社會變遷等諸多方面深度解剖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結構及其本色。

鄉下人在不斷地進城,然而卻難以享受到城裡人的待遇,並且進城務工人員的年齡越趨低齡化。然而我們的目的和費老是一樣的,即改善他們的生活,推動農村的發展,費老已經為此做出了重要貢獻,比如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感受和理解「中國問題」是我們一生的使命。

《故鄉》的藝術成就

首先,他塑造了符合於時代要求的新型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金喜俊,這是具有開創意義的。金喜俊是作家早期創作同類革命知識分子的繼續和發展。

《故鄉》就是這一課題的回答。」應該說,這一光榮任務,首先由李箕永勝利地完成了。

其次,《故鄉》中生動地展示了朝鮮農村的民俗風貌。如:農樂隊的歌舞、婚禮的歡慶和生日的祝賀以及其他民間習俗的描繪,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顯示了與眾不同的民族特色。

❼ 《鄉土中國》每章概括內容是什麼

鄉土中國每章概括:

1、《鄉土本色》。該章大抵是全書的總論。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在這一章中,費孝通將中國社會的基層定義為鄉土性的,這「鄉土性」帶有三方面特點。鄉土社會是個熟人之間的社會,這才有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這一章描述了中國社會的基礎,同時也是全書的基礎,後文差序格局,禮俗社會之根源,都在於此「鄉土性」。

2、《文字下鄉》與《再論文字下鄉》。

鄉土社會不用文字絕不能說是「愚」的表現。文字是人和人傳情達意的過程中受到阻隔的產物,但在鄉土社會中,「面對面的往來是直接接觸,《文字下鄉》說的是傳情達意的空間之隔,《再論文字下鄉》則說的是時間之隔,包括個人的今昔之隔和社會的世代之隔。

由於鄉土社會是一個很安定的社會,一個人所需的記憶范圍本來就很狹窄;而同一生活方式的反復重演,也使得語言足夠傳遞世代間的經驗而無需文字。

3、《差序格局》。從《差序格局》到《男女有別》,講的是家、國、天下三者的倫常關系在社會學上的意義。「差序格局」是費孝通提出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社會學和人類學觀點,指的是由親屬關系和地緣關系所決定的有差等的次序關系。中國人獨特的「私」的個性,造就了中國獨特的「差序格局」。

4、《家族》、《男女有別》。這兩篇講的都是中國傳統感情定向的問題。在西洋,家庭是團體性的社群,這個社群能經營的事務也很少,主要是生兒育女。但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家並沒有嚴格的團體界限,可以沿著父系這一方面擴大。當其擴大成為氏族和部落時,其功能顯然不只於生育,而賦有政治、經濟、宗教等復雜的功能。

《鄉土中國》其主要內容概括:

1、鄉土本色:以農為生的人,時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講解了中國農民聚村而居的原因,鄉土社會是熟人社會,其信用並不是並不是依靠契約。

2、文字下鄉:從空間的角度說明在鄉土社會中沒有文字的需要。

3、再論文字下鄉:從時間的角度說明在鄉土社會沒有文字的需要。

4、維系著的私人道德:介紹了不同的社會格局構成不同的道德體系。

5、家族:中國鄉土社會的基本社群是小家族。

6、男女有別:鄉土社會是個男女有別的社會,也是個安穩的社會。穩定社會關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

7、禮治秩序:"禮"是社會公認的行為規范,維持禮的規范是傳統,與"法"不同。

閱讀全文

與鄉土中國是怎麼樣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深海大海參怎麼做法 瀏覽:76
中國以什麼形象崛起 瀏覽:696
越南六個團有多少人 瀏覽:798
中國品牌童裝有哪些 瀏覽:198
中國南方哪個省不下雪 瀏覽:751
義大利什麼地方不能去 瀏覽:943
印尼買精油多少錢 瀏覽:657
英國有什麼文化 瀏覽:709
中國海軍飛行員多少人 瀏覽:30
英國什麼車最多 瀏覽:754
越南的微波爐怎麼樣 瀏覽:1000
朱麗在英國是什麼水平 瀏覽:839
印尼想做什麼工作 瀏覽:273
c羅在印度怎麼樣 瀏覽:586
怎麼看印度祛痘膏化妝品日期 瀏覽:489
自帶印尼印章用什麼印油 瀏覽:354
印尼養什麼寵物好 瀏覽:178
中國戰疫彰顯了什麼 瀏覽:763
赴英國簽證怎麼辦 瀏覽:490
中國疫情是怎麼被發現的 瀏覽: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