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將哪些

中國將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16 14:27:11

㈠ 中國的十大將軍有哪些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銜制,此次軍銜等級設置是在中國傳統軍銜等級體系的基礎上,參照了前蘇聯、朝鮮等國的軍銜制而設定的,其中將官設置為四級,即:大將、上將、中將、少將。[1]

1955年8月27日,中央軍委授予粟裕、黃克誠、譚政、肖勁光、王樹聲、陳賡、羅瑞卿、許光達、徐海東、張雲逸10人大將軍銜,後被人們稱之為「十大大將」。

㈡ 2022年,我國將舉辦哪些重要大會

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第24屆冬奧會將於2022年02月04日至02月20日在中國北京和張家口舉行。

㈢ 中國十大將軍有哪些

一九五五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實行了軍銜制。
周恩來授予粟裕等十人大將軍銜。
中國軍隊著名的十大將由此確立。

1、大將——粟裕(1907-1984)湖南省會同縣人
粟裕,他的軍事造詣和戰績在全軍首屈一指,
許多方面甚至超過了林彪。
而他長期是以陳毅的副手身份指揮作戰,
建國後任過短時間的總參謀長一職,
授銜時卻不在這一重要位置上,
而且他的資歷只能夠和羅榮桓相比。
陳毅代表新四軍和三野的元帥地位已定,
粟裕只能委屈了。
至於粟裕爭當元帥的傳說是站不住的,
那是人們根據他的戰績和位列大將首席而產生的臆測。
四八年中央軍委曾計劃將粟裕指揮的華野外線兵團
即蘇北兵團擴編為華中野戰軍渡江作戰,
而將華野的內線兵團即山東兵團升級為華東野戰軍。
這一計劃本以明令發表,許世友、譚震林、劉少卿
指揮的山東兵團已使用華東野戰軍的名義達三個月之久。
而正是由於粟裕本人的反對,這一計劃才撤銷。
同時,粟裕還堅決主張已到中原的陳毅繼續兼職華野司令。
可見,粟裕放棄了成為方面大軍主官的機會,
很難認為到授銜時他會再爭執一番。

2、大將——徐海東(1900-1970)湖北省黃陂縣人
徐海東,陝北方面的代表,
他的大將軍銜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
紅軍長征時除了三個方面軍外,
還有一隻獨立長征的部隊最先到達陝北,
即紅二十五軍,徐海東是這只部隊倖存的指揮者,
與陝北紅軍合編為紅十五軍團之後,徐海東任軍團長。
斯諾所寫《西行漫記》中曾提到,
蔣介石稱徐海東為「文明的一大害」。
由於在戰爭中肺部負過重傷,
他在抗戰開始不久後就已不能工作,
一直處於療養狀態,直至七零年去世。
陝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劉志丹陣亡,高崗自殺,
徐海東是這一派系中的最高人物了,
而且他為人一向正直和善,與世無爭,
授他大將不會引起不平衡。

3、大將——黃克誠(1902-1986) 湖南省永興縣人
黃克誠,第四野戰軍的代表。
他的戰績、資歷與別人相比有值得商榷之處,
但是他當時的職務是總參謀長兼軍委秘書長,
這一點是他獲大將軍銜的重要因素。

4、大將——陳賡(1903-1961)湖南省湘鄉縣人
陳賡,第二野戰軍的代表。
二野參謀長李達是三一年寧都起義才參加紅軍的,
盡管軍事造詣很高,但資歷不足以為二野的代表人物。
陳賡的軍事造詣和戰績均是中流,而他的名氣甚大,
是黃埔軍校一期畢業生中的佼佼者。
著名的「黃埔三傑」中,蔣先雲戰死,
賀衷寒去了台灣,陳賡是碩果僅存了。

5、大將——譚政(1902-1988)湖南省湘鄉縣人
譚政,當時任總政治部主任,
與元帥中羅榮桓的情況一致,
是大將中政工方面的代表,
同樣意味著中國軍隊的特色,與派系平衡無關。

6、大將——蕭勁光(1903-1989)湖南省長沙人
蕭勁光,第四野戰軍的又一代表。
海軍司令的職務是他獲大將軍銜的重要因素,
在所有元帥和大將中只有他在蘇聯進修過海軍業務。
在資歷方面,只提一點就夠了。
當年江西蘇區黨內斗爭中有一頂帽子以他的名字命名,
叫做「蕭勁光式的右傾機會主義」。

7、大將——張雲逸(1892-1974)廣東省文昌縣人
張雲逸,除粟裕外第三野戰軍的又一代表,
幾乎可認為他的大將軍銜完全是因他的資歷而來的。
大將中他的年事最高,是唯一參加過護國討袁的。
廣西百色起義時他任紅七軍軍長,
在鄧小平離隊後他率紅七軍艱苦轉戰進入中央蘇區,
任紅軍副總參謀長。抗戰和解放戰爭時
他在華東方面的軍職一直高於粟裕。
葉挺任新四軍軍長,他任參謀長兼第二支隊司令;
陳毅任軍長,他任副軍長;
華野成立,他又先後任過副司令兼參謀長。
這些職務大將中無他人可比。

8、大將——羅瑞卿(1906-1978)四川省南充縣人
羅瑞卿,華北野戰軍的代表。
他的軍事業績和指揮能力都很一般,
資歷也不出眾,是有爭議的人物。
而他當時的職務為公安軍司令兼公安部部長,
工作性質特殊與最高層直接相關,
毛澤東對他頗為賞識,是黨內軍內正在上升的人物,
廬山會議後也正是他接任了黃克誠總參謀長
和軍委秘書長的重要職務。

9、大將——王樹聲(1905-1974)湖北省麻城縣人
王樹聲,紅四方面軍的代表。
與元帥中徐向前的情況一致,
盡管王樹聲戰爭中沒有驕人戰績,
甚至在解放戰爭中的職務低於多數大將,
但他擔任過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
僅此一項足以保證他的大將軍銜。
授銜時他的職務與陳賡相同,都是國防部副部長。

10、大將——許光達(1908-1969)湖南省長沙市人
許光達,做為紅二方面軍在大將中的代表人物列名最後,
也是十大將中爭議最大的人。
他的職務、資歷、戰績明顯低於其他的人,
而且在紅軍中僅擔任師長,
對紅二方面軍的代表性都嫌不足。
由於紅二方面軍產生的高級將領本來就少,
參謀長李達因資歷有限而排除在大將之外。
而曾擔任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的蕭克,
本是最有資格的人選,
但他在長征時支持過張國燾的路線,
又與此時主持軍委的彭德懷水火不容,加上他
當時訓練總監察部副部長兼陸軍訓練部部長的職務較低,
故而沒得到大將的位置。
授予許光達大將軍銜的重要因素在於,
中國當時在藉助蘇聯建立自己的裝甲兵,
為了對等談判,中國的裝甲兵司令應與蘇軍的軍銜相同。
作為裝甲兵司令的許光達也就順理成章地獲得了大將軍銜,
在各兵種的主官當中成了特例。

㈣ 中國古代武將有哪些

1. 磻溪垂釣---------姜尚(西周)

2. 吳宮教戰---------孫武(春秋)

3. 吮卒病疽---------吳起(戰國)

4. 馬陵伏弩---------孫臏(戰國)

5. 火牛破敵---------田單(戰國)

6. 濟上勞軍---------樂毅(戰國)

7. 雁門縱牧---------李牧(戰國)

8. 肉袒負荊---------廉頗(戰國)

9. 閼與解圍---------趙奢(戰國)

10. 長平坑軍---------白起(戰國)

11. 穰苴斬監---------司馬穰苴(戰國)

12. 滅越鞭屍--------伍子胥(戰國)

13. 橫掃六國---------王翦(秦)

14. 修築長城----------蒙恬(秦)

15. 定陶鏖兵---------章邯(秦)

16. 破釜沉舟---------項羽(秦)

17. 白登之圍---------冒頓 (匈奴)

18. 運籌帷幄---------張良(西漢)

19. 略不世出---------韓信(西漢)

20. 誅呂安劉---------周勃(西漢)

21. 細柳治軍---------周亞夫(西漢)

22. 冥山射虎---------李廣(西漢)

23. 鉗徒論相---------衛青(西漢)

24. 渡河受款---------霍去病(西漢)

25. 安邊屯田 --------趙充國(西漢)

26. 安邦定國---------劉秀(東漢)

27. 雲台首將---------鄧禹(東漢)

28. 馬革裹屍---------馬援(東漢)

29. 高平斬使---------寇恂(東漢)

30. 荒亭進粥---------馮異(東漢)

31. 受檄擊郾---------賈復(東漢)

32. 宮台望戰---------耿弇 (東漢)

33. 投筆封侯---------班超(東漢)

34. 酹酒還金---------張奐 (東漢)

35. 添灶進兵---------虞詡 (東漢)

36. 絕舞豪雄---------呂布(三國)

37. 魏武揮鞭---------曹操(三國)

38. 滅蜀一統---------司馬懿(三國)

39. 陰平鑿險--------鄧艾(三國)

40. 分兵滅蜀----------鍾會(三國)

41. 鞠躬盡瘁---------諸葛亮(三國)

42. 水淹七軍---------關羽(三國)

43. 九伐中原----------姜維(三國)

44. 赤壁鏖兵----------周瑜(三國)

45. 吳下阿蒙----------呂蒙(三國)

46. 火燒連營----------陸遜(三國)

47. 「杜武庫」----------杜預(西晉)

48. 輕裘緩帶---------羊祜(西晉)

49. 鐵鎖沉江---------王浚(西晉)

50. 聞雞起舞----------祖逖(東晉)

51. 宮台運甓----------陶侃(東晉)

52. 淝水之戰----------謝玄(東晉)

53. 長河 搏蛟---------周處(東晉)

54. 氣吞萬里----------劉裕(南北朝)

55. 蒙沖溯渭----------王鎮惡(南北朝)

56. 唱籌量沙----------檀道濟(南北朝)

57. 齊鑣射獵----------楊大眼(南北朝)

58. 岐亭攻柵----------楊素(隋)

59. 威臨突厥----------韓擒虎(隋)

60. 單騎賭勝----------史萬歲(隋)

61. 東征高麗----------高潁(隋)

62. 平定三叛-----------韋孝寬(隋)

63. 一箭雙雕----------長孫晟(隋)

64. 威振北狄----------李靖(唐)

65. 北伐東征-----------李績(唐)

66. 智取瓦崗-----------秦叔寶(唐)

67. 殿前奪矛-----------尉遲恭(唐)

68. 天山三箭-----------薛仁貴(唐)

69. 敗戰大食-----------高仙芝(唐)

70. 免胄見酋-----------郭子儀(唐)

71. 策降二將-----------李光弼(唐)

72. 殺妾饗士------------張巡(唐)

73. 雪夜入蔡-----------李愬(唐)

74. 遠鎮百濟------------劉仁軌(唐)

75. 棘林赤足-----------王彥章(五代十國)

76. 錘中野乂------------周德威(五代十國)

77. 黃袍遮身------------趙匡胤(北宋)

78. 焚香禁殺------------曹彬(北宋)

79. 微服度關------------狄青(北宋)

80. 單騎赴州------------宗澤(北宋)

81. 轉戰雁門-----------楊業(北宋)

82. 西夏國王-----------趙元昊(西夏)

83. 水戰楊么------------岳飛(南宋)

84. 桴鼓助戰------------韓世忠(南宋)

85. 點軍縱鴿------------曲端(南宋)

86. 遼國大將------------耶律休哥(遼)

87. 靖康之變----------完顏宗弼(金)

88. 橫掃歐亞---- -----成吉思汗(蒙古)

89. 一統江河----------忽必烈(元)

90. 回軍斬將----------伯顏(元)

91. 里門舉獅----------史弼(元)

92. 紅巾剋星----------擴廓帖木兒(元)

93. 立國大明---------朱元璋(明)

94. 「萬里長城」--------徐達(明)

95. 超登採石----------常遇春(明)

96. 威懾婺州----------胡大海(明)

97. 白石濟師----------沐英(明)

98. 樓船擊倭---------俞大猷(明)

99. 陣演鴛鴦----------戚繼光(明)

100. 督師禦寇----------秦良玉(明)

101. 明末柱石----------袁崇煥(明)

102. 潼關大捷----------洪承疇(明)

103. 台灣之父----------鄭成功(明)

104. 創建八旗---------努爾哈赤(清)

105. 入主京畿---------皇太極(清)

106. 平西為王---------吳三桂(清)

107. 威平西域----------年羹堯(清)

108. 中興名臣----------曾國藩(清)

109. 金闕奏凱----------左宗棠(清)

110. 斷鎖橫江----------彭玉麟(清)

㈤ 中國明朝末期中國有哪些大將

熊廷弼,祖大壽,孫承宗,祖大壽,毛文龍,吳三桂,袁崇煥,楊嗣昌,洪承疇,劉挺,馬林,杜松等。
一、熊廷弼
熊廷弼(1569年—1625年),字飛白,號芝岡,漢族,湖廣江夏人,明末將領,萬曆進士,楚黨。由推官擢御史,巡按遼東。
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熊廷弼受命巡按遼東。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以兵部右侍郎代楊鎬經略遼東,招集流亡,整肅軍令,造戰車,治火器,浚壕繕城,守備大固。熹宗即位,天啟元年(1621年),後金天命汗努爾哈赤攻破遼陽,再任遼東經略。與廣寧(今遼寧北鎮)巡撫王化貞不和,終致兵敗潰退,廣寧失守。
淪為囚犯的他又不幸陷入黨爭,以前雖為楚黨,但與東林黨關系密切,且與東林六君子也關系匪淺。並傳言有楊漣彈劾閹黨的奏疏就出自熊廷弼之手。後為閹黨所害,天啟五年(1625年)被殺,並傳首九邊。
二、毛文龍
毛文龍(1576年2月10日—1629年7月24日),字振南,一名毛伯龍,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人(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祖籍山西平陽府太平縣(今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明朝末期將領,歷仕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四朝,官至左都督平遼總兵官。
毛文龍曾開創了軍事重鎮東江鎮,在與後金的戰爭中頗有戰功,但為人驕恣,所上事多浮誇,索餉過多。後被袁崇煥矯詔所斬。

三、祖大壽
祖大壽(?—1656年),字復宇,明末清初遼東寧遠(今遼寧興城)人,吳三桂的舅舅。本是明朝武將,後降清。1628年(明崇禎元年),祖大壽因守寧遠獲得「寧遠大捷」而升為前鋒總兵官,被派駐守錦州。
祖大壽後來隨袁崇煥入關保衛京師。崇禎由於種種原因將袁崇煥下獄。祖大壽怕受到牽連,毀山海關逃出。崇禎命袁崇煥寫信招撫,祖大壽才返回明朝。1631年(崇禎四年),大凌河之戰,祖大壽糧盡援絕,於是詐降,後逃往錦州城對抗清軍。清廷屢次招降不從。
1641年(崇禎十四年)農歷三月開始的松錦大戰中,因援軍洪承疇兵敗,錦州解困徹底無望,於是祖大壽率部降清。後隨清軍入關,1656年(順治十三年)病故於北京。
四、袁崇煥
袁崇煥(1584年—1630年),字元素,籍貫廣東東莞石碣,通籍廣西梧州(籍貫爭議 )。明朝末年薊遼督師。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後通過自薦的方式在遼東邊關任職,得到孫承宗的器重鎮守寧遠。在抗擊清軍(後金)的戰爭中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但因為不得魏忠賢歡心辭官回鄉。
明思宗朱由檢即位後袁崇煥得以重新啟用,於崇禎二年(1629年)擊退皇太極,解京師之圍後,魏忠賢余黨以「擅殺島帥(毛文龍)」、「與清廷議和」、「市米資敵」等罪名彈劾袁崇煥,皇太極又趁機實施反間計,袁崇煥最終被朱由檢認為與後金有密約而遭凌遲處死。
五、左良玉
左良玉(?—1645年),字崑山,臨清人。官至平賊將軍、太子少保,封南寧侯。初在遼東與清軍作戰,曾受侯恂提拔。後在鎮壓農民軍的戰爭中,不斷擴大部隊,日益驕橫跋扈,擁兵自重。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封寧南伯。南明福王朱由崧即位後,又晉為侯,鎮守武昌。此時,弘光政權中馬士英、阮大鋮用事,排斥東林黨人。他袒護東林黨人,且懷有個人野心,於順治二年(1645年)三月二十三日從武昌起兵,以清君側為名,進軍南京。未幾,病死於九江舟中。子左夢庚率所部降清。

㈥ 中國歷史上的名將都有哪些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一、項羽

秦末起義軍領袖。漢族,下相(今江蘇宿遷)人。秦末隨項梁發動會稽起義,在前207年的決定性戰役巨鹿之戰中大破秦軍主力。秦亡後自立為西楚霸王,統治黃河及長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後在楚漢戰爭中為漢王劉邦所敗,在烏江自刎而死。項羽的勇武古今無雙,他是中華數千年歷史上最為勇猛的將領,「霸王」一詞,專指項羽。

二、冉閔

中華民族的英雄。為今人所知的是屠殺胡人的命令,成功拯救了漢民族,冉魏的開國皇帝。做為唯一活躍在中原保護漢族,免遭異族屠殺的悲情英雄,論其勇能以其一己之力扭轉自黃帝創立的華夏漢人為五胡屠宰滅絕,是謂鐵血英雄。能以一已之力,以少勝多,驅逐五胡返回故土,挽救了北方漢族的命運,也消滅了後趙,結束了羯族人的殘暴統治。

三、岳飛

中國歷史上著名戰略家、軍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將。同時又是兩宋以來最年輕的建節封侯者。南宋中興四將(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之首。只可惜被高宗和秦檜陷害。否則南宋必定收復北方。岳飛所帶領的岳家軍也是百戰不殆、所向披靡,「凍死不拆屋,餓死不奪糧」的岳家軍。深受百姓愛戴。

四、韓信

西漢開國功臣,漢初三傑之一。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初封楚王,後被貶為淮陰侯。韓信戰功顯赫,卻因遭劉邦猜忌而被殺害。

五、關羽

東漢末年名將,劉備起兵時,關羽跟隨劉備,忠心不二,深受劉備信任。劉備、諸葛亮等入蜀,關羽鎮守荊州,劉備奪取漢中後,關羽乘勢北伐曹魏,曾水淹七軍、擒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嚇得曹操差點遷都躲避,但是東吳偷襲荊州,關羽兵敗被害。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

六、尉遲恭

唐初名將,封鄂國公,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尉遲恭純朴忠厚,勇武善戰,一身戎馬倥傯,征戰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功。玄武門之變助李世民奪取帝位,後被封鄂國公。尉遲恭和秦瓊也是民間傳統門神。

七、李牧

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早期以抵禦匈奴而聞名,後來多次擊退來自秦國的入侵,並得到武安君的封號。

八、常遇春

明朝開國名將。元順帝至正十五年歸附朱元璋,自請為前鋒,力戰克敵,嘗自言能將十萬眾,橫行天下,軍中稱常十萬,官至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封鄂國公,洪武二年病卒軍中,追封開平王。

九、蒙恬

秦始皇時期的著名將領。他的豐功偉績和忠肝義膽被人們深深記在了心裡,不僅成為世代名將效仿的楷模,更是千古愛國志士的永遠豐碑。他也是我國開發寧夏第一人。

十、衛青

西漢時期名將。為漢朝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將領,也是中國歷史上為人熟知的常勝將軍。率軍與匈奴作戰,屢立戰功,但從不結黨干預政事。他對士卒體恤較多,威信很高。

㈦ 2020年中國將有哪些重大外交外事活動

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20日在釣魚台國賓館舉行外交部2020年新年招待會。各國駐華使節和國際組織駐華代表夫婦、中方有關部門負責人約400人出席。

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24日在兩會記者會上表示,2020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非常不平凡的一年。中國外交將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整裝再出發,聚焦五大任務,打造新亮點:

一、是全力服務國內發展。我們將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充分運用各種外交資源,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著眼「後疫情時代」,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應對世界經濟下行壓力。

二、是堅決維護國家利益。我們將以更堅定的意志、更有力的舉措,堅決捍衛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堅決防範遏制外部勢力干涉中國內部事務的圖謀。

三、是不斷深化夥伴關系。推動與大國關系穩中有進,深化同周邊國家利益交融,厚植與發展中國家團結友誼。

四、是堅定捍衛多邊主義。特別是促進全球公共衛生治理,支持世衛組織在全球抗疫合作中發揮應有作用,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五、是積極擴大國際合作。與更多國家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加強防控疫情國際合作,推進「一帶一路」衛生合作,共建「健康絲綢之路」,為築牢全球抗疫防線貢獻力量。

(7)中國將哪些擴展閱讀

1、中國外交的獨立自主底色不會變。我們將始終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政策立場,用自己的腦袋思考,用自己的腳走路;始終將國家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決維護自身正當權益,絕不拿原則做交易。

2、中國外交的和平發展道路不會變。我們始終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無意同任何國家進行制度競爭或搞意識形態對抗。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中國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

3、中國外交的開放合作理念不會變。中國同各國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決心始終不渝,絕不會因一時一事而動搖。我們願更多同世界分享發展紅利,也將為全世界創造更多的合作機遇、增長機遇、創新機遇。

4、中國外交的公平正義追求不會變。我們將繼續高舉多邊主義旗幟,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為廣大發展中國家仗義執言,在熱點問題上勸和促談,為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承擔大國應盡的責任。

5、中國外交的為國擔當情懷不會變。我們將旗幟鮮明地維護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全方位服務國內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同一切損害中國根本利益的言行作堅決斗爭,以斗爭求團結、促合作、謀共贏。

㈧ 新中國十大將軍有哪些

1955年9月27日,中央軍委授予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肖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10人大將軍銜,後被人們稱之為「十大大將」。

人物介紹:

粟裕:

粟裕(1907-1984),原名粟多珍,曾用名粟志裕,侗族,生於湖南會同。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領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大將之首。

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南昌起義,後進入井岡山,參加歷次反「會剿」和全部五次反「圍剿」戰爭。長征時留在南方組織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期間,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員、江南指揮部和蘇北指揮部副指揮,1941年任新四軍第一師師長,後兼第六師師長。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任華中野戰軍司令、華東野戰軍副司令、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等職,主要指揮高郵戰役、隴海線徐(州)海(州)段戰役、蘇中戰役、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建國後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常委、第五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等職。

劉伯承說:「粟裕同志智深勇沉,非常優秀,百戰百勝,有古名將之風,是我軍最優秀的將領,是中國的戰略家」。

徐海東:

徐海東(1900年6月17日-1970年3月25日),原名元清,湖北省大悟縣新城鎮(原黃陂縣灄源鄉會夏店裡滾石嶺會)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我軍卓越的軍事家,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忠誠戰士,中國工農紅軍及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領導人之一,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

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與黃麻起義,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紅四方面軍獨立第四師師長、紅二十五軍軍長、紅十五軍團軍團長等職務,成功保衛了陝北根據地。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344旅旅長、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副指揮兼第四支隊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等職位。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八、九屆中央委員。

徐海東身經百戰,功勛卓著,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和高超的指揮藝術,毛澤東高度贊揚他是「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是「工人階級的一面旗幟」

黃克誠:

黃克誠(1902.10.1——1986.12.28),男,湖南永興人,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黨和軍隊卓越的領導人,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大將之一。

1902年出身於湖南省永興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1928年在湘南起義中參與領導永興年關暴動,並率部隨朱德、陳毅上井岡山。曾任中國工農紅軍團長,師政委,軍政治部主任,紅三軍團政治部代主任等職。抗戰期間,任八路軍總政治部組織部長,第三四四旅政委,第二、四縱隊政委,第五縱隊司令員兼政委,新四軍第三師師長兼政委,蘇北區黨委書記。抗戰勝利後,進軍東北,領導創建西滿根據地,任西滿軍區司令員,中共西滿分局副書記、代書記,東北民主聯軍副司令員兼後勤司令員、政委,中共冀察熱遼分局書記兼軍區政委、東北野戰軍第二兵團政委。天津解放後,曾任中共天津市委書記兼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建國初期,任湖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1952年10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總後勤部部長、政委。1954年後任中共中央軍委秘書長,國防部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第八屆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山西省副省長,中央軍委顧問。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曾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59年的廬山會議上,同彭德懷等一起被錯定為「反黨集團」。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殘酷迫害。1978年12月,被平反昭雪。他是中共第七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八屆中央委員,1978年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被增選為中央委員,中紀委常務書記;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1986年12月2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84歲。

陳賡:

陳賡原名陳庶康,1903年2月27日生於湖南湘鄉。出身將門,其祖父為湘軍將領。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領導人,新中國國防科技、教育事業的奠基者之一。

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畢業後,留校任副隊長、連長。參加了平定商團叛亂和討伐陳炯明的東征。後在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八路軍129師386旅旅長。歷經北伐、南昌起義、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朝鮮戰爭,援越抗美戰爭,為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汗馬功勞。1952年,毛澤東主席點將陳賡籌建哈軍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中央特科重要領導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曾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去世,終年58歲。1927年11月間,黨中央籌劃成立中央特科,特科的主要任務,就是深入敵人警憲特務機關,探取敵人破壞我黨的陰謀,向黨和秘密組織報警,保衛黨的領導機關和革命活動的安全。陳賡曾任中央特科情報科科長。情報科在陳賡的領導下,多方偵知情況,為營救被捕的領導同志,嚴懲叛徒,做出了重要貢獻。

譚政:

譚政(1906年6月14日—1988年11月6日),原名譚世銘,號舉安。湖南湘鄉人。他是黨和軍隊的優秀領導人,傑出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人民解放軍卓越的政治工作領導人。早年參加秋收起義。曾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軍委常委、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國防部副部長等職務。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曾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後被誣陷、監禁,文化大革命後擔任中央軍委顧問等。1988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88年於北京逝世。

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專門從事政治工作的軍事家和政治工作的傑出領導者,譚政以其求實的態度、積極的思維、辛勤的耕耘一一不斷著書立說,對人民革命戰爭的勝利和建國後軍隊現代化建設,對革命軍隊的政治工作的創建及其發展,從理論到實踐,都做出了重大貢獻。正如譚政80壽辰時徐向前元帥給他的賀信中所指出的:「您對人民軍隊的政治工作的建樹,您對革命的功跡,是永不磨滅的。」

肖勁光:

蕭勁光(1903.01.04—1989.03.29),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國家和軍隊的優秀領導人,人民海軍的主要創建者,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十大將之一。湖南省長沙人。在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及以後均擔任要職。由於二簡字的原因,經常誤寫為「肖勁光」。

1920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赴蘇聯學習。1922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回國後,任國民革命軍第2軍6師黨代表。參加了北伐戰爭。1927年赴蘇聯入列寧格勒軍政學院學習。1930年回國。土地革命戰爭時斯,任閩粵贛軍區參謀長兼政治部主任,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校長,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區政治委員,建黎泰警備區司令員兼紅11軍政治委員,閩贛軍區司令員兼紅7軍團政治委員,紅3軍團參謀長,中共陝甘寧省委軍事部部長兼紅29軍軍長,中共中央軍委參謀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後方留守處主任,陝甘寧留守兵團司令員,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副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副總司令兼參謀長,兼南滿軍區司令員,東北野戰軍第1兵團司令員,第4野戰軍副司令員兼第12兵團司令員和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湖南軍區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是第1、2、3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3、4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第5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共產黨第7屆候補中央委員,第8、9、10、11屆中央委員。在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第1次全體會議上被評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

張雲逸:

張雲逸(1892——1974),男,漢族,廣東文昌(今屬海南省)頭苑區造福鄉上僚村人。別名張運鎰,又名張勝之。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經北伐戰爭、南昌起義、百色起義、反圍剿、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歷任紅7軍軍長、中央軍委副參謀長、軍區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張運鎰早年加入中國同盟會,曾參加辛亥革命和討袁護國戰爭。1926年加入中共。參加過北伐戰爭。曾任國民革命軍旅長、師參謀長。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在廣州、香港做黨的秘密工作。1929年參與領導百色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7軍軍長,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參謀長兼作戰局局長,粵贛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紅軍總司令部作戰部部長,中央縱隊先遣隊司令員,中革軍委副參謀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新4軍參謀長兼第3支隊司令員,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指揮,新4軍副軍長兼第2師師長。解放戰爭時期,任山東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華東軍區副司令員,華東軍政大學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共廣西省委書記,廣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廣西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共中央華南局第2書記。中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副書記。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是第1、2、3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1、2、3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7、8、9、十屆中央委員。

毛澤東稱其「老成持重,威望頗高」。

羅瑞卿:

羅瑞卿(1906年5月31日—1978年8月3日),四川南充人,中國工農紅軍、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領導人之一;早年入黃埔軍校,後加入中國共產黨,任紅四軍政治部宣傳部長、紅一軍團保衛局局長,參加長征;抗日戰爭期間,任抗日軍政大學教育長、十八集團軍野戰政治部主任;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中央局、華北軍區政治部主任,參與石家莊、太原戰役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公安部部長、國務院副總理、總參謀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文革」期間遭受殘酷迫害,1977年復職,1978年赴聯邦德國治療腿疾時去世。

王樹聲:

王樹聲,原名王宏信,漢族,湖北麻城市乘馬崗人。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軍械裝備建設和軍事科學研究事業的奠基人和領導人。

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與創建了麻城縣第一支農民武裝,1927年參與領導麻城暴動和黃麻起義。1928年後歷任中國工農紅軍團長、副師長兼團長、師長、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兼第31軍軍長、西路軍副總指揮兼第9軍軍長等職。他英勇善戰,戰功顯赫,為創建鄂豫皖、川陝革命根據地和紅四方面軍建立了不朽的功勛。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是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八、九、十屆中央委員。1974年1月7日病逝於北京,享年69歲。

許光達:

許光達(1908.11.19~1969.6.3)原名許德華,湖南長沙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

許光達1925年加入中國共青團,同年轉入中共。1926年入黃埔軍校學習。1927年在國民革命軍第4軍任見習排長,同年在寧都加入南昌起義部隊,任排長、代理連長。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6軍參謀長,第17師政治委員、師長,紅3軍第8師22團團長、8師師長,紅3軍第25團團長。1932年赴蘇聯,先後入國際列寧主義學院和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學習。1937年回國。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訓練部部長、教育長,第3分校校長,中央軍委參謀部部長兼延安衛戍區司令員,中央情報部1室主任,晉綏軍區第2軍分區司令員,八路軍120師獨立第2旅旅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軍區第3縱隊司令員,第1野戰軍2兵團軍長,第2兵團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司令員兼坦克學校校長和裝甲兵學院院長,國防部副部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是第1、2、3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於1969年6月3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終年61歲。

許光達一生追隨共產黨,獻身於革命事業。「文革」期間,隨遭受關押和毆打,仍矢志不渝,並在隨身攜帶的《毛澤東選集》扉頁上,寫詩明志:百戰沙場驅虎豹,萬苦千辛膽未寒。只為人民謀解放,粉身碎骨若等閑。

㈨ 我國歷史上30大著名將領有哪些

閱讀全文

與中國將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疫情是怎麼被發現的 瀏覽:536
英國貴族是什麼狗 瀏覽:425
買義大利冠軍怎麼買 瀏覽:944
義大利哪裡買妙巴黎 瀏覽:628
越南現在哪個城市好 瀏覽:163
越南戰斗英雄有哪些人 瀏覽:588
哪個才是真實中國 瀏覽:871
伊朗急救電話多少 瀏覽:355
伊朗為什麼總打伊拉克 瀏覽:789
義大利知名通訊社是什麼 瀏覽:100
美國為什麼要制裁伊朗小說 瀏覽:570
京族在越南叫什麼民族 瀏覽:795
坦克世界義大利重坦用的什麼成員 瀏覽:906
義大利簽證拒簽有什麼影響 瀏覽:300
英國人怎麼稱呼窮人 瀏覽:67
方舟生存進化手游哪個是中國語 瀏覽:206
和平精英國際服又出來了什麼模式 瀏覽:355
兩千年中國看哪個城市 瀏覽:629
phd是什麼學位英國 瀏覽:640
清朝時稱越南叫什麼 瀏覽: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