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古代的音符叫工商什麼羽
宮、商、角、徵、羽
「宮商角徵羽」 一說起源於春秋時期。
五聲音階的意思就是按五度的相生順序,從宮音開始到羽音,依次為:宮--商--角--徵--羽;如按音高順序排列,即為:
1 2 3 5 6
宮 商 角 徵(zhǐ) 羽
⑵ 為什麼中國古代音樂是宮商角徵羽五音,西方是七音
一直對史書中的書律志歷感興趣,所以從文史常識的角度來解答一下。傳說伏羲制瑤琴,定琴為五弦,分別為宮、商、角、徵、羽,文王增一弦,是為文弦,武王伐紂又增一弦,是為武弦,因此瑤琴又被稱作七弦琴。
再看一段嚴肅文學:……荊軻臨行前,高漸離擊打樂器伴奏,荊軻唱著《義勇軍進行曲》,是變徵調式,“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所有人都被他的歌聲感染,低聲抽泣著,易水河邊,冷風如刀割般吹在人臉上,沒有人懼怕這冬日的嚴寒,眾人都知,他這一去,可能不復返了。忽然歌聲轉變為羽調,“蒼天笑 ,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天知曉!”歌聲慷慨,怒發沖冠。……
上文中除了宮商角徵羽五音之外,還提到了另一個音——變徵。
朱載堉的算盤
如前面所說,十二音律是絕對音高,五聲調式是相對音高,但五音之間的跨度是固定的,所以只要確定了起始音階的音高,就可以推算出後面音階的音高。起始音階構成不同的調式,可以生成六十四種曲調。例如演奏的樂曲是以“宮調”起始,那麼就把“黃鍾”音定位宮音,三分益一,為108徵音,三分損一,為72商音,又三分益一,為96羽音,再音三分損一,為48角音。依例,定“大呂”為宮調,三分損益之後又成新的宮調,依次排列,最後生成十二種宮調。再分別用商、角、徵、羽、變宮、變徵定調,最後可以生成七音八十四調。
調式,應該是樂理的一種名詞,可能類似於現代音樂中的G大調,E小調之類吧,這已經觸及到我的知識盲區了。
至於具體起源,為什麼要以81為基準,可能是和古代歷法有關,中國古人做什麼都講究天人合一,以達到人與自然的完美和諧。
五音加四個偏音可以組成三種七聲音階,分別是雅樂、清樂和燕樂,但我們最常見的卻只有五聲調式,猜測可能是因為古人認為萬物由五行而生,又生生相剋,上法五星,下對五行,又應五方,合五時,《黃帝內經》認為,五音還與五臟相關,加之四個偏音的計算結果均非整數,與其他五個正音合配合起來,可能不是很和諧,所以遭到“歧視”。另外十二律又分陰陽,與十二月和十二地支相對應。
⑶ 宮、商、角、徵、羽是什麼意思
「宮、商、角、徵、羽」(讀音為ɡōnɡ shānɡ jué zhǐ yǔ)是我國五聲音階中五個不同音的名稱,類似現在簡譜中的1、2、3、5、6。
⑷ 宮,商,角,徽,羽分別讀什麼
宮gōng、商shāng、角jué、徵zhǐ、羽yǔ。起源於春秋時期,是中國古樂五個基本音階,相當於西樂的Do(宮)、Re(商)、Mi(角)、Sol(徵)、La(羽)(沒有Fa與Si),亦稱為五音。
最早的「宮商角徵羽」的名稱見於距今2600餘年的春秋時期,在《管子·地員篇》中,有採用數學運算方法獲得「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的科學辦法,這就是中國音樂史上著名的「三分損益法」。
最早的「宮商角徵羽」的名稱見於距今2600餘年的春秋時期,在《管子·地員篇》中,有採用數學運算方法獲得「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的科學辦法,這就是中國音樂史上著名的「三分損益法」。宮商角徵羽這五音是中國古樂基本音階,同西方有別。如用西樂的七個音階對照一下的話,古中樂的「五音」相當於do、re、mi、sol、la少去了半音遞升的「fa」和「si」。
⑸ 中國古音五韻包括:宮,商,角,『 』,羽。第四個是什麼,怎麼念
中國古音五韻包括宮、商、角、徵、羽。第四個徵在這里讀作zhǐ。徵zhǐ zhēng
徵 zhǐ 古代五音之一,相當於簡譜「5」。
詳細字義
〈名〉
1. 古代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的第四音。相當於工尺譜上的「六」,現在簡譜上的「5」。
徵,五聲之一,弦用五十四絲,其聲清。——《正字通》2. 又如:徵羽(宮、商、角、徵、羽五聲音節中的後兩音)徵 zhēng基本字義
同「征」。
⑹ 有誰能說明一下中國漢字"羽"的由來急用~
羽
feather; plume;
羽
yǔ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羽毛形,即鳥的長翎(líng)形。「羽」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從「羽」的字多與羽毛有關。本義:鳥毛,特指鳥的長毛)
(2)
同本義 [feather]
羽,鳥長毛也。象形。――《說文》
羽蟲三百六十,而鳳為之長。――《孔子家語·執轡》
教羽舞。――《周禮·舞師》
初獻六羽。――《左傳·隱公五年》
染羽。――《考工記·鍾氏》
劍盾為羽旗,車為龍旗。――《墨子·旗幟》
(3)
又如:羽葆鼓吹(儀仗樂隊);羽葆翠蓋(以翠羽連綴為飾的華麗車蓋);羽葆花旌(儀仗旗幟);羽儀廊廟(指受到朝廷重視,其德行為滿朝文武之楷模);羽旆(用羽毛裝飾的旌旗);羽佩(以翠羽為飾的佩帶)
(4)
鳥類 [bird]
寡人之有仲父也,猶飛鴻之有羽翼也。――《管子·霸形》
(5)
又如:羽族(泛指鳥類);羽物(鳥類);羽皮(鳥獸的毛皮);羽翔(首翼色青的鸞鳥);羽翮(泛指鳥類);羽類(鳥類)
(6)
鳥蟲的翅膀 [wing]
雙燕戲雲崖,羽翰始差池。――南朝宋·鮑照《詠雙燕》
(7)
又如:羽肢(肢膀);羽翎(鳥翼)
(8)
喻相輔翼 [assistance]。如:羽翮已就(比喻輔佐的人甚多,勢力已鞏固。羽翼已成);羽翮(比喻輔翼或輔佐者);羽翼(輔佐;維護;輔佐的人)
(9)
古代箭桿上的羽毛。亦指箭 [arrow]。如:羽隊(背著弓箭的隊伍);羽箭(箭。因尾部綴鳥羽,故稱);羽鏃(指箭)
(10)
古代用雉羽製成的舞具,文舞者所持 [plume]。如:羽翟(瞿羽所制的舞具);羽舞(古代一種文舞,舞者執羽)
(11)
指旌旗 [flag]
翠鳳翔文螭,羽節朝玉帝。――唐·王維《金屑泉》
(12)
又如:羽旆(以羽毛為飾的旗幟);羽旗(翠羽裝飾的旌旗)
(13)
指扇 [fan]。如:羽翣(帝王儀衛中的掌扇)
(14)
指書信 [letter]。如:羽檄(征調軍隊的文書,上插鳥羽以示緊急,須速遞。亦稱「羽書」);羽檄文書(插有羽毛的緊急軍事文書);羽翰(指書信或文章);羽書(指書信)
(15)
黨羽,朋友 [friend]。如:羽黨(同黨;同夥)
(16)
山名 [Yu mountain]。如:羽野(羽山郊野。傳說中鯀被殺處);羽山(山名。舜殺鯀之處)
(17)
[量詞] 用於鴿子。如:一羽信鴿
羽緞
yǔàn
[camlet] 亦稱「羽毛緞」。像緞子一樣光滑的棉織品。用於做大衣、外套的里子
羽冠
yǔguān
[crest of a bird] 鳥類頭上長的羽毛
羽化
yǔhuà
(1)
[ascend to heaven and become immortal]∶ 舊時迷信的人說仙人能飛升變化,把成仙稱為羽化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宋·蘇軾《前赤壁賦》
過了幾年,老母亡過,羅真人亦遂羽化。――《水滸後傳》
(2)
[Taoist die]∶ 道教徒稱人死
(3)
[emeragence]∶昆蟲由蛹變為成蟲
(4)
[eclosion]∶ 由蛹殼出現成蟲的動作
羽客
yǔkè
[Taoist priest] 羽士
羽裂
yǔliè
[pinnation] 成羽狀分裂的狀態
羽林
yǔlín
[armed escort] 禁軍
羽毛
yǔmáo
(1)
[plume;feather]∶鳥類的毛
(2)
[honer]∶鳥羽和獸毛,比喻人的名譽
羽毛緞
yǔmáoàn
[camlet] 羽緞
羽毛豐滿
yǔmáo-fēngmǎn
[become full-fledged] 發展成熟、強大
有羽毛豐滿而高棲於奧援者,令人可望而不可即。――清·佚名《杜詩言志》
⑺ 中國古代的官.商.角.徵.羽.---五音象徵著什麼
五音本身為音律,象徵應該是社會
古之樂有宮、商、角、徵、羽五音,五音都有相對應之物,「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後人的論述中更把宮、商、角、徵、羽五音與春、夏、秋、冬、中五時,金、木、水、火、土五行都一一對應,並作了精闢的論述。先從宮說起,宋裴駰《史記集解》引東漢大經學家王肅曰:「居中總四方;」唐司馬貞《史記索引》說:「居中總四方,宮弦最大,用八十一絲,聲重而尊,故為君。」張守節《史記正義》曰:「宮屬土,居中央,總四方,君之象也。」關於商,王肅曰:「秋義斷。」司馬貞曰:「商是金,金為決斷,臣事也。弦用七十二絲,次宮,如臣次君也。」關於角,王肅曰:「春物並生,各以區別,民之象也。」司馬貞曰:「弦用六十四絲,聲居宮羽之中,比君為劣,比物為優,故雲清濁中,人之象也。」 張守節《史記正義》曰:「角屬木,以其清濁中,民之象。」關於徵,王肅曰:「夏物盛,故事多。」司馬貞曰:「徵屬夏,夏時生長,萬物皆成形體,事亦有體,故配事。弦用五十四絲。」 張守節《史記正義》曰:「征屬火,以其征清,事之象也。」關於羽,王肅曰:「冬物聚」,司馬貞曰:「羽為水,最清,物之象。」王肅又雲:「冬物聚,故為物,弦用四十八絲。」張守節《史記正義》雲:「君、臣、民、事、物五者各得其用,不相壞亂,則五音之響無獘敗也。」五音之中充分體現了君臣的尊卑之別。 答案補充 為音律,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所以這五個的象徵還有社會地位的高低之意
⑻ 中國神話中的毛鱗昆羽都代表什麼物種
蠃鱗毛羽昆,其中,蠃指的是貝類,而鱗泛指的是水族,毛則是說走獸,羽就是飛禽,昆就是昆蟲。至於倮,就是無毛羽鱗介也。並不是特指人,而是指沒有上述那些遮蔽的動物,是在此五類以外的動物,
唔,介是說帶有甲殼的水族和蟲類。不在常見介紹中。
⑼ 中國姓名代羽字的
項羽(西楚霸王,自刎烏江)
關羽(義薄雲天,敗走麥城)
陸羽(一代茶聖,清名遠揚)
劉白羽(現代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