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口普查查些什麼
人口普查主要查的是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民族、國籍、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社會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和遷戶口無關,遷戶口需要在公安戶籍管理部門辦理。
根據《全國人口普查條例》第十二條人口普查主要調查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民族、國籍、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社會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
(1)中國人口普查都是什麼人在查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第十三條 公民遷移,從到達遷入地的時候起,城市在三日以內,農村在十日以內,由本人或者戶主持遷移證件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遷入登記,繳銷遷移證件。沒有遷移證件的公民,憑下列證件到遷入地的戶口登記機關申報遷入登記:
1、復員、轉業和退伍的軍人,憑縣、市兵役機關或者團以上軍事機關發給的證件
2、從國外回來的華僑和留學生,憑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或者入境證件
3、被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釋放的人,憑釋放機關發給的證件。
⑵ 2020年人口普查是什麼
2020年人口普查是第七次人口普查。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中國在2020年開展的全國人口普查。普查標准時點是2020年11月1日零時,徹查人口出生變動情況以及房屋情況。普查對象是普查標准時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自然人以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
不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員。普查主要調查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內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證號碼、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要求
1、確保數據質量。建立健全普查數據質量追溯和問責機制,各級人民政府統計機構要加大對普查工作中違紀違法行為的查處和通報曝光力度,堅決杜絕人為干擾普查工作的現象,確保普查工作順利進行和普查數據真實准確。
2、提升信息化水平。採取電子化方式開展普查登記,探索使用智能手機採集數據。廣泛應用部門行政記錄,推進大數據在普查中的應用,提高普查數據採集處理效能。全流程加強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各級普查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必須嚴格履行保密義務。
⑶ 我國將迎來第七次人口普查,哪些人是人口普查對象
目前我國自10年以來,再次啟動人口普查,目前准備進入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目前的人口普查的形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採用了前所未有的電子化記錄,包括智能手機的入戶登記。
作為公民,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的人口普查到底是什麼,人口普查的對象是什麼,人口普查的內容,意義等等。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吧。
什麼是人口普查
最後,人口普查的准備階段目前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到2020年,11月後開始正式人口普查。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要遵紀守法,積極配合人口普查的工作,這是一項漫長和浩大的工作。
看完這篇關於人口普查的科普,你現在了解了嗎?
⑷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正式開始,普查的對象不包括哪些人群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於人們的思想觀念的轉變,現在很多人都對生育這方面的意識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現在很多人都不願意多生孩子,再加上社會對於生育這方面的政策的改變,現在我國的人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今年是我國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所以很多人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就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正式開始,普查的對象不包括哪些人群?對於這一問題的回答,不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員,下面我們具體來解釋一下。
在普查的這么多的范圍當中,一般是不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員的,這不能夠代表這部分人群就是中國的居民,他們只是在中國境內短期和暫時的居住。對於這個人口普查,其實也是有很大的難度的,這需要每個單位的相關配合以及真實的材料。以上就是我總結的一些關於人口普查的相關知識。
⑸ 人口普查員都是什麼人
人口普查員是人口普查的主要工作者。普查員身著統一服裝、佩戴統一證件進行入戶調查。普查員工作時應配備印有中國人口普查字樣和標志的背包、墊板、尺子、簽字筆等工作用品。
為了選拔合適的人口普查員,通常是由社區專門成立人普領導小組,社區黨總支、社居委、社辦企業負責人各自在自己的條線內選擇合適的人員來擔任。比如社區負責人、工廠技術骨幹、聯防隊員、熟悉情況的抄表員、環衛工人等。熟悉情況,文化程度較高,工作認真負責,身體條件適合,是成為合格人普員的「必備」條件。
⑹ 人口普查對象包括哪些人
《全國人口普查條例》規定,人口普查對象是指普查標准時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自然人以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不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員。這里的「境內」指的是海關關境以內,不包括港澳台地區。根據這一規定,凡普查標准時點在中國境內的自然人,無論是大陸常住人口、港澳台僑人員還是外國人,原則上都屬於人口普查對象;在中國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包括駐外使領館人員、出國留學人員、外派勞務人員等,也屬於人口普查對象;已經在境外定居的中國公民,不屬於人口普查對象;來華出差、旅遊等在中國境內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員,也不包括在人口普查對象范圍內。 我國前五次人口普查,只調查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並在境內常住的人口。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首次明確將我國境內的境外人員也作為普查對象。將居住在本國的外國人納入人口普查,是各國人口普查的通常做法,也是聯合國的建議。《聯合國2010年輪人口和住房普查的原則和建議》將人口的國際遷移作為人口普查的核心內容之一。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方案規定,對境外人員(包括港澳台居民和外國人)進行普查,採用與內地居民相同的調查登記方法,即由普查員入戶進行普查登記。普查內容方面,要求境外人員填報的項目少於中國居民,主要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來華目的和居住時間、受教育程度、身份或國籍等。對中國公民和境外人員的普查內容都不包括收入、宗教信仰等。各級普查機構和普查人員在普查中將會嚴格遵循法律法規,尊重被調查人的合法權益。
⑺ 什麼是中國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是指由人口普查人員在同一時間,按照相同的標准,採取相同的方法,以相同的項目和調查表對全國各個地方的人口進行普遍的、不遺漏的的登記調查。
【法律依據】
《全國人口普查條例》第十二條
人口普查主要調查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民族、國籍、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社會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
第十三條
人口普查採用全面調查的方法,以戶為單位進行登記。
第十四條
人口普查採用國家統計分類標准。
⑻ 人口普查表 二三款人是指哪些人
指普查標准時點(標准時點為普查年度的11月1日零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自然人以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不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員。
全國人口是指我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
人口普查的重大意義
1、及時開展人口普查,全面查清我國人口數量、結構、分布等方面的最新情況,既是制定和完善未來收入、消費、教育、就業、養老、醫療、社會保障等政策措施的基礎,也為教育和醫療機構布局、兒童和老年人服務設施建設、工商業服務網點分布、城鄉道路建設等提供決策依據。
2、及時查清人口總量、結構和分布這一基本國情,摸清人力資源結構信息,才能夠更加准確地把握需求結構、城鄉結構、區域結構、產業結構等狀況,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3、人口普查是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體系,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迫切需要。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全國人口普查
⑼ 什麼是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就是在國家統一規定的時間內,按照統一的方法、統一的項目、統一的調查表和統一的標准時間,對全國人口普遍地、逐戶逐人地進行的一次性調查登記。
普查重點是了解各地人口發展變化、性別比例、出生性別比等,全國人口普查屬於國情調查。是當今世界各國廣泛採用的搜集人口資料的一種最基本的科學方法,是提供全國人口數據的主要來源。
人口普查的意義
積極參與人口普查是每個公民的義務。
申報的內容將直接影響未來收入、消費、教育、就業、養老、醫療、社會保障等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也影響到公民所在地區的教育和醫療機構布局、兒童和老年人服務設施建設、工商業服務網點分布、城鎮住房供給、城鄉道路建設等,與生活息息相關。
普查將提供有關中國人口最准確的變化信息,並被用作進行未來規劃的關鍵依據。人口普查工作面臨不少新挑戰,但「摸清家底」依然重要,在有的國家,人口普查結果直接決定政治和經濟資源如何分配,而對於幾乎所有國家來說,人口及相關信息都是一國發展並提升競爭力的基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