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中國不用梟龍戰機
很簡單,主要是出於成本和用途雙向考慮
先來說成本問題,這里說的成本不僅僅包括直接的采購和維護成本,還包括未來升級、部署成本,也就是我們說的全成本
1、FC1的售價的確不高,但其的目的性非常強,主要是給中小國空軍使用的、替代MIg21和F5的一種廉價多用途戰斗機
這些客戶都是價格敏感型客戶,面臨的外部威脅相對不大,但對價格敏感
為了降低成本,成飛採取了簡化技術的方式
首先是機體體積減小,其次是使用中等推力發動機,其三是簡化電傳系統,只採用兩通道電傳
採用上述方式的結果是很大地降低了飛機的成本
但反方向也帶來戰鬥力有限、升級比較困難的問題
兄弟不妨看一下,同為中型戰斗機,如果不考慮政治因素的話,軍隊最喜歡的是F18,其次是F16,墊底的是JAS39和幻影2000
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
現代,隨著航空電子設備的發展,航電設備是成本的大頭,同類飛機在這上面的價格差異不大。也就是輕型機如果要達成類似功能的話,在杭電上的支出並不會太小
反過來,輕型機機體小,未來升級空間小、任務彈性小
未來全壽命使用時,升級比較困難,成本比較高
對於中國空軍而言,這個成本問題就比較嚴重,目前的J10和J11用的都是AL31發動機,備件高度通用
而FC1上用的發動機是RD93,中國沒有使用過,也沒有生產線。如果硬要上的話,等於要重新構建備件庫、培養地勤,使用成本太高,且未來升級潛力不大
對中國空軍而言,第二個成本問題就是航程。FC1的航程太短,如果要維持同等區域的布防,就需要部署更多的FC1,其結果就是增加部署數量、地勤力量
這個成本遠遠大於采購J10、J11
2、作戰對象考慮
中國空軍未來的對手基本裝備的都是3代機,FC1充其量只是准3代,不能有效克制其他對手
如果飛機不能剋制對手,你覺得空軍會裝備嗎?
3、定位
FC1從一開始就是立足出口的,非總裝立項的黑戶口(和那個所謂的J31一樣),按照國內的規矩,是不會采購的
更何況J10出得比它早,性能比它好
就像昔日老美的F20遇上F16一樣,只能去尋覓外銷市場
② 巴基斯坦買了這么多梟龍戰機,那我國空軍為什麼不裝備梟龍呢
有更好的飛機,為什麼要裝備梟龍?
說白了,梟龍就是滿足那些想要現代化空戰武器,又沒有錢買最先進武器的第三世界國家。就比如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國土面積差不多80萬平方公里,等於是青海省+寧夏自治區的大小,國土就是一個斜著的的長方形,最寬處不到1200公里,最窄處大約800公里,長大概是1600公里,但是巴基斯坦卻有著2個億的人,GDP總量才3200億美元左右。
block3原型機試飛
最重要的是,我國現在的軍費已經有了很大的保障,不再像是之前先抓經濟,軍隊建設放一放的時候,所以有能力裝備更優秀的戰機,幹嘛要梟龍呢。
③ 梟龍說的那麼好,為什麼國內不用呢,不裝備呢
首先要說到梟龍的定位,梟龍是為巴基斯坦量身定做的飛機,是巴基斯坦計劃用來替代殲六,殲七,強五,幻影3,幻影5的飛機。也就是說除了F-16以外,巴空軍目前所有的作戰飛機都將全部被梟龍完全替代。因此,梟龍是一種兼顧了截擊,制空,對地對海攻擊功能的全能戰斗機。
但遺憾的是,梟龍又是一種輕型戰斗機,在三代機中,也就是印度的LCA比它輕,整個比F-16小了一個級別。這就導致了它在全能的同時,各方面都不夠優秀。作為截擊機,它的速度不夠,作為殲擊機,推重比不夠,作為對地攻擊機,載彈量不夠。而且梟龍作為外銷飛機,充分考慮了巴基斯坦的工業能力和經濟實力,因此它是在盡可能廉價的情況下做到了盡可能先進。所以梟龍比典型的三代機便宜的多,戰鬥力也要弱一些。
對於巴基斯坦來說,它的國土面積小,空軍力量有限,經費有限。梟龍就非常適合它。因為梟龍作為截擊機,反應速度快,環境適應力強,具有超視距作戰能力,多目標攻擊能力;作為制空戰斗機,它能夠掛載多種空空導彈,遠射短打樣樣精通,機動性和敏捷性都比較優秀;作為輕型轟炸機,它的載彈量怎麼說也比強五大,而且幾乎可以掛載中國武器庫中所有的對地攻擊武器,無論是地毯式還是點穴式都不成問題。甚至於對於更先進的飛機來說,梟龍都有它的優勢,例如與印度的蘇-30的對比,由於梟龍的敵我識別系統比蘇-30MKI先進了整整一代,因此盡管蘇-30MKI看得更遠也打得更遠,但是梟龍的超視距作戰能力實際上卻更強。同時由於梟龍的武器庫更豐富,因此它能夠執行比蘇30更加復雜的對地打擊任務。
最重要的是,150梟龍完全可以頂得上350架其他飛機的作用,價格卻比F-16便宜的多,這對於巴基斯坦這樣的小國來說非常合算。
但是對於中國來說,這就不一定了。因為中國空軍目前裝備了殲七,殲八,殲十,殲十一,殲轟七,蘇30,強五,轟六一共八種主戰飛機。光殲擊機就有四個大的系列,超過十個型號,實在沒必要再加一個型號進來了。梟龍如果服役,就必須替代一個或者幾個型號。那麼它替代誰?
殲十,殲11不用想了。殲八主要賣點是高空高速,是專業級別的截擊機,梟龍很難與之競爭。強五已經日薄西山了,但是自從精確打擊這樣的高端任務交給了殲轟七,零敲碎打的低端任務交給其他殲擊機,強五專心干起了炸彈卡車的專業戶,倒是得心應手。而這樣的工作交給梟龍來執行,就真是浪費了它1500萬美元的身價。殲七倒是和梟龍門當戶對,但問題是殲七太便宜了,用來對付一些不太重要的方向也綽綽有餘。
因此,由於中國空軍實際上是一個有著較為精細專業劃分的大空軍,因此對於梟龍這樣的萬金油反而不喜歡。中國的航空專家也一向認為:多用途飛機貴在一專多能,樣樣精通不值得。因為就算造的出真正全能的飛機,也訓練不出真正全能的飛行員。但是筆者認為,隨著中國空軍的逐漸轉型,二代機逐漸退出現役,用梟龍大面積替代低端機種,簡化中國空軍的機型結構還是很有用的。
④ 梟龍和蘇27誰厲害,為什麼中國空軍不列裝梟龍
su-27屬於重型殲擊機,當初蘇聯研製su-27的目的是為了用它抗衡美國的f-15重型殲擊機。梟龍屬於輕型殲擊機性能和美國f-16的早期型號相當(f-16a),但肯定比不上最新改進型的f-16block50/52/60等(f-16c/d/e/f)。而當初梟龍的研發,是由中國和巴基斯坦聯合研製,經費雙方均掏,目的是為了替換當時已經落後的巴國空軍殲七。而同時中國也正在自行研製同級別的殲10戰斗機。殲十戰斗機大概可以與f16的改進型號實力相當,不落後與當今世界同級別的第三代戰斗機。其服役後可以與su-27(國產殲11b)高低搭配,輕型戰斗機和重型戰斗機。形成我國第三代空中力量組合取代殲七殲八。中國空軍有掌握了自主知識產權的殲十沒有必要退而求其次去選擇梟龍。說句實在的中國空軍裝備梟龍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有一天真的裝備了數量也肯定不會太多。而研製梟龍的真正目的實際上完全是為了幫助援助巴基斯坦更新裝備,同時提高中國科研機構的研究經驗。產品定型後出口為國家賺取外匯(軍火可是暴利)。
⑤ 為什麼中國空軍不裝備梟龍
我們還有一大群價廉物美東西呢!!!在中國FC-1「梟龍」給人一種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覺。你去叫「梟龍」執行中距離截擊任務,咱們八爺(殲-8IIF)完全可以勝任,所以不需要采購。要是叫「梟龍」執行機場防空任務咱們老七(殲-7)足夠了,而且近距離格鬥「梟龍」不一定打得過殲-7呢!對地打擊嘛!能力又弱,執行近距離對地支援有強-5,遠程打擊「梟龍」又不行,只能用殲轟-7或是蘇-30。所說我怎麼感覺「梟龍」目前在我國都無法立足。中國目前的高低檔搭配主要是殲-10和殲-11B。關鍵就是目前我們還有大量的二代或是二代半機還沒退役,提前更換的話又要花一大筆錢,你想是改100架殲-7便宜呢?還是買100架「梟龍」便宜呢?如果真要裝備「梟龍」那將會是在中國4代機服役,二代大量退役的時候,會以「梟龍」為原版進行改進成為一種新的輕型戰斗機進入空軍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