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人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你吃了嗎」,這句口頭禪已經成為老皇歷了。現在見了面,問這句話,人家還以為你要請客吃飯呢。至少上海地區是沒有人問這句話。
我覺得:「你好!」,用的頻率蠻高的!
『貳』 中國日常用語有哪些越多越好!如:你好。
1、 您好!
2、 請!
3、 對不起。
4、 謝謝!
5、 再見!
6、 您早!
7、 晚安!
8、 請問您貴姓?
9、 請原諒!
10、不用謝!
11、沒關系!
12、歡迎您光臨!
13、請坐!
14、請喝茶!
15、請多關照!
16、請多指教!
17、謝謝您的合作!
18、對不起,讓您久等了。
19、沒關系,我剛到。
20、給您添麻煩了。
21、我能為您做什麼?
22、您好,請問您需要幫助嗎?
23、您走好。
24、請慢走!
26、您好,我是×××(單位名稱)×××(姓名),請問您找誰?
27、麻煩您請×××同志接電話。
28、請稍等,我幫您看看他在不在。
29、對不起,您找的人不在。有什麼事需要轉告嗎?
30、對不起,您打錯了。
31、我就是,請問您是哪一位?
32、請問您有什麼事?
33、這是同線電話,請您再打一遍好嗎?
34、對不起,我沒有聽明白,請您再講一遍。
25、歡迎再來!
35、請坐,請講。
36、請稍等,我馬上給您辦。
37、對不起,分管這項工作的同志不在,您可以將材料留下,我轉交給他。
38、很抱歉,您要辦的事不符合規定,我們不能辦理。
39、這件事歸×××(科室或姓名)管,我帶您去。
40、您的手續缺×××,請您補齊再來,好嗎?
41、您所反映的問題我們將盡快落實,謝謝您對我們工作的支持。
42、不用謝,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43、有個通知請您記一下。
44、對不起,這個問題我解決不了,等我請示領導後,再給您答復好嗎?
45、對不起,這個問題一時解決不了,請您多包涵。
46、請您准時參加會議。
47、請隨時和我們聯系。
四、窗口服務單位文明用語
48、這是公共場所,請您不要吸煙。
49、請多提寶貴意見。
50、還有什麼需要我解釋的?
51、您需要我們向您提供些什麼服務呢?
52、很高興為您服務。
53、您的需要就是我的職責。
54、有不懂的地方您盡管問。
55、希望您能滿意!
56、請您排隊等候!
57、請您按規定填寫表格。
58、我們願意為您提供各種咨詢服務。
59、我們的服務還有很多不足之處,請多指點。
60、同志您好,歡迎您選購!
61、您要買點什麼?
62、您需要什麼?我拿給您看。
63、不買沒關系,歡迎您隨便參觀。
64、如果需要的話,我可以幫您參謀一下。
65、這是您的東西,請拿好。
66、來,我給您包紮一下。
67、好了,請您看一下。
68、這東西易碎,請您小心拿好,注意不要碰撞。
69、這東西容易弄臟,請不要跟其它東西混放在一起。
70、這東西怕擠,乘車時請小心。
71、東西我已幫您裝好了,拿時注意不要倒置。
72、對不起,我們商店不經營這種商品,請您到××商店去看看。
73、這種商品過兩天會有,請您抽空來看看。
74、這種商品暫時缺貨,方便的話,請您留下姓名和電話,一有貨馬上通知您 ,好嗎?
75、真不巧,您問的商品我們剛賣完,近期不會有,請您到其它商店看看。
76、如果可能的話,我們可以幫您郵去。
77、請您放心,我們一定幫您解決,辦好後我們通知您。
78、謝謝您的合作,貨到後一定通知您 。
79、您要去的地方在×地,可乘×路到×站下車……。
80、對不起,這個問題我不太清楚,請稍等一下,我幫您問一下。
81、對不起,今天人多,沒能及時接待您 ,你需要些什麼?
82、對不起,讓您多跑了一趟。
83、剛才的誤會,請您能諒解。
84、我可以將您的意見向領導反映,改進我們的工作。
85、由於我們工作上的過失,給您帶來了麻煩,真是對不起。
86、您的意見很對,是我們搞錯了,向您道歉。
87、真是不好意思,讓您受累了。
88、您提的意見很好,我們一定採納您的意見,改進工作。
89、對不起,出售的時候我沒注意,請原諒。
90、沒關系,只要能使您滿意,我們就盡力去做。
91、請原諒,耽誤您時間了,謝謝!
92、同志,對不起,這是商品質量問題,我們可以負責退換。
93、請您別著急,我馬上給您拿 。
94、請大家諒解一下,這們同志要趕車趕船,讓他先買好嗎?
95、不客氣,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96、不用客氣,再見!
97、歡迎您以後常來。
98、您買的東西較多,請注意拿好。
99、謝謝,歡迎您下次再來,再見!
100、歡迎提出寶貴意見,以後請經常惠顧,謝謝。
我只有100條啦,我打字很慢的。。
我有口訣的給你啦:
頭次見面用久仰,很久不見說久違。
認人不清用眼拙,向人表歉用失敬。
請人批評說指教,求人原諒用包涵。
請人幫忙說勞駕,請給方便說借光。
麻煩別人說打擾,不知適宜用冒昧。
求人解答用請問,請人指點用賜教。
贊人見解用高見,自己意見用拙見。
看望別人用拜訪,賓客來到用光臨。
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用失陪。
等候客人用恭候,迎接表歉用失迎。
別人離開用再見,請人不送用留步。
歡迎顧客稱光顧,答人問候用托福。
問人年齡用貴庚,老人年齡用高壽。
讀人文章用拜讀,請人改文用斧正。
對方字畫為墨寶,自己字畫用拙筆。
邀請別人用屈駕,招待不周說怠慢。
請人收禮用笑納,辭謝饋贈用心領。
問人姓氏用貴姓,回答詢問用免貴。
表演技能用獻丑,別人贊揚說過獎。
向人祝賀道恭喜,答人道賀用同喜。
請人擔職用屈就,暫時充任說承乏。
對方親眷多帶令,稱呼己方常帶家。
至於書嘛 http://www.sinoshu.com/1817977/ 找了一個這個 你看看吧
分就給我吧~
『叄』 中國的所有方言中,使用人數排名前五的分別是哪些
1、官話方言:
官話方言有它突出的地位和影響。以洛陽為中心的北方話通行地區一直是中國政治的心臟地帶,因而有「官話」之稱。全國推行的普通話,就是在"北京官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官話方言內部一致性較強,它的分布地域最廣,使用人口約占漢族總人口的73%。
2、粵方言:
粵語以珠江三角洲為分布中心,在中國的廣東、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香港、澳門,及北美、歐洲和澳洲、紐西蘭、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的華人社區中使用,是香港、澳門的官方語言。使用人數超過1億,大多數在廣東廣西地區。
3、吳方言
吳方言:又稱江東話、江南話、吳越語。周朝至今有將近三千多年悠久歷史,底蘊深厚。在中國分布於今浙江、江蘇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東北部、福建北一角,使用人口9000多萬。
4、閩方言
閩語是漢語七大方言中語言現象最復雜,內部分歧最大的一個方言。使用人數:福建、廣東沿海平原、台灣和海南四省以及浙江省南部和江西、廣西壯族自治區、江蘇三省等地區使用,人口約8000萬。
5、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主要通行於廣東、廣西、福建、江西和四川、湖南、海南、浙江、重慶以及台灣和香港的部分地區。其中主要的區域是廣東東部和北部,廣西南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粵閩贛邊區一 帶是客家最集中的地區。客家方言也算龐大世界總人口超7000萬人。
『肆』 中國常見的方言都有哪些種類
現代漢語可分為7大方言:
首先是北方方言(廣義的官話),流通在我國中原、東北、西北和西南的廣大地區。
北方方言還可以再分為4大次方言:
1.華北東北次方言(狹義的北方話):覆蓋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東部、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等省、自治區、直轄市;
2.西北次方言(西北官話):覆蓋山西、內蒙古西部、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省、自治區;
3.西南次方言(西南官話):覆蓋重慶、四川、貴州、雲南、湖北大部、湖南西北部、廣西西北部等省、自治區、直轄市;
4.江淮次方言(下江官話):覆蓋安徽省內長江兩岸、江蘇省的江北大部、九江、南京至鎮江的兩岸沿江地區。
第二是吳方言,即江浙話,分布在江蘇省的江南地區和浙江省大部。江浙話以上海話為主要代表。
第三是贛方言,即江西話,分布在江西省和福建省西北部和湖南省的東部以及湖北省的東南部。江西話以南昌話為主要代表。
第四是湘方言,即湖南話,分布在湖南省大部。湖南話以長沙話為主要代表(舊時以雙峰話為代表)。
第五是客家方言,又叫客家話、客話。客家話分布比較分散,比較集中的地方是廣東省東北部、福建省西北部、江西省與湖北、廣東、福建接壤的地區,以及四川、廣西和台灣等地。東南亞各國的華人中有很多說客家話的。客家話以梅州話為主要代表。
第六是粵方言,又叫粵語、廣東話、廣府話、白話,分布在廣東省大部、廣西自治區的東南部,以及港澳地區和北美華人社區。粵方言以廣州話為主要代表。
第七是閩方言,即閩語,分布很廣,包括福建省大部、廣東省東部的潮汕地區和西部的雷州半島、海南省、台灣省大部、浙江省南部,閩方言在東南亞華人社區流行很廣。閩方言內部分歧很大,大概來說,閩南片以廈門話為代表,閩東片以福州話為代表,閩北片以建甌話為代表,閩中片以永安話為代表,莆田仙游片以莆田話為代表。
這七大方言中,以北方話分布最廣,其分布地域大約佔全國面積的70%;使用的人口也最多,也占漢語人口的70%左右,其餘六大方言的使用人口總和大約只佔漢語人口的30%。
『伍』 中國人最愛說的是什麼話
一般對中國印象差的國家大概是英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英美媒體的覆蓋圈,這個不解釋。個人認為最友好的因該是瑞典、芬蘭等政治上比較中立的北歐國家,他們都比較嚮往中國;韓國對中國人比較感興趣,喜歡說一些,但是很不認真;印度人覺得自己國家跟中國有一比,所以喜歡跟你聊聊工作;遇到台灣人,跟他用好好講,別總扯政治,你不尊重人家,人家當然不會尊重你;美國人沒有「外國人」這個概念,他們不跟你聊只是因為你不是女孩,或者你英語說的太爛。還有就是,沒有誰會願意和打字慢的人聊。很少有人願意和語言不通的人聊。也沒多少人願意和沒有視頻的人聊。還有就是好好學好英文再上去。
『陸』 常用的客套話有哪些
常用的幾種客套話列舉如下:初次見面說久仰;好久不見說久違;賓客來到稱光臨;未及歡迎說失迎;起身作別稱告辭;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告辭用失陪;請人原諒說包涵;請人批評說請教;求人解答用請教;盼人指點用賜教;歡迎購買說惠顧;請人幫助說勞駕;求給方便說借光;麻煩別人說打擾;託人辦事用拜託;向人祝賀說恭喜;贊人見解稱高見;對方來信稱惠書;贈人書畫題惠存;尊稱老師為恩師;稱人學生為高足。中國人的好客,在酒席上發揮得淋瀝盡致,人與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時得到升華。敬酒是一項技術活,講究的是以酒醉人,便於放縱情懷抑或開展工作。
1、危難之處顯身手,兄弟替哥喝杯酒。
2、屁股一抬,喝了重來;兩腿一站,喝了不算——屁股(兩腿)一動,表示尊重。
3、 酒肉穿腸過,朋友心中留!大哥,這酒你先喝,我善後。
4、酒逢知已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喝不了就趕緊跑。
5、一條大河波浪寬,端起這杯我先干。(倒酒前,自飲一杯)
6、美酒倒進白瓶杯,酒到面前你莫推,酒喝不好人情釀,遠來的朋友飲一杯。
7、激動的心,顫抖的手,我給領導到杯酒,領導不喝嫌我丑。(女士給領導敬酒)
8、出門在外老婆交代,少喝酒、多吃菜,夠不著了站起來。輸了咱不喝,贏了咱耍賴,吃不完了兜回來。
9、相聚都是知心友,我先喝倆舒心酒。
10、百川到東海,何時再乾杯,現在不喝酒,將來徒傷悲。
11、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給朋友敬酒)
1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杯約對門,喝酒喝個雙。(與對面朋友飲)
13、 萬水千山總是情,少喝一杯行不行?
14、啥話也別說,最親是大哥。(與年長者飲)
15、寧可胃上爛個洞,不叫感情裂條縫。
16、市場經濟不輕松,快將美酒喝一盅;日出江花紅勝火,祝君生意更紅火。(請經商下海者喝一杯。)
17、 天藍藍,海藍藍,一杯一杯往下傳。
18、朝辭白帝彩雲間,半斤八兩只等閑。好酒量,喝一杯。
19、 天上無雲地下旱,剛才那杯不能算。
20、 喝一斤的喝一桶,回頭提拔當副總!會喝一桶的喝一缸,酒廠廠長讓你當!
21、半斤不當酒,一斤扶牆走,斤半牆走我不走。辣酒涮牙,啤酒當茶。
22、路見不平一聲吼,你不喝酒誰喝酒?(打酒官司的人喝一杯)
23、東風吹,戰鼓雷,今天喝酒誰怕誰!
24、一兩二兩漱漱口,三兩四兩不算酒,五兩六兩扶牆走,七兩八兩還在吼。
25、 感情鐵不鐵?鐵!那就不怕喝出血!感情深不深?深!那就不怕打吊針!
26、危難之處顯伸手,該出手時就出手,兄弟替她喝個酒。(致英雄救美者)
27、你是領導我是兵,你是錘子我是釘,激動的心顫抖的手,我給領導端杯酒。
28、人有三運,官運,財運,桃花運,而這杯酒代表三運,哥們兒,你喝不喝!
29、女有貌,朗有才,杯對杯,一起來。(與女士對飲)
30、最後一個悶杯酒!兄弟,不能讓咱的酒杯空著啊。
『柒』 中國人的真心話和場面話
吃了嗎?
這句話可以說是中國熟人見面最常說的一句話,至少在明朝就已經出現,可謂歷史悠久。為什麼中國人見面都習慣問這句話呢?
因為在古代,百姓貧困,很多人過著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生活,因此吃飽飯是那個時候人們最關心的問題。久而久之,「吃了嗎?」成為熟人見面打招呼的客套話,並不是真正想請你吃飯的意思!
改天請你吃飯!
聊天結束時,很多人經常會丟下這么一句話:改天請你吃飯!但是「改天」似乎永遠是最忙碌的一天,因為可能根本等不到那頓飯,或者那頓飯只是下一次請你幫忙的飯局。
朋友之間,互請吃飯、互相幫忙本是常事,但是如果只進不出,時間長了則很難再有真心朋友。你被這句話忽悠過嗎?
有空常聯系!
同學聚會、老友重逢,為了表示尊重,都會互相留下聯系方式,並客氣的說上一句:有空常聯系!但最後往往都不會聯系。其實這並不能說人情淡薄,只是人人都忙於自己的生活,可能真的沒有空吧!
來就來,拿什麼東西啊!
送禮也是中國式人情的一大體現,無論是求人辦事還是探望親友,兩手空空是不能去的。當你手提大包小包到了主家後,主人往往會熱情的說:來就來,拿什麼東西啊!經過這個必須的開場白後,才會進入後面的愉快氛圍。
『捌』 中國十大方言有哪些
第一:溫州話
溫州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話,說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溫州人說鬼話。這里所說的鬼話並不是侮辱溫州人的意思,據說在抗日戰爭中,八路軍部隊相互之間聯系由於保密需要,都是派兩個溫州人,進行電話或者步話機聯系,而日本鬼子的情報部門,總是也翻譯不出這發音極其復雜的溫州話,可以說當時的溫州人就像美國大片中的風語者一樣,為抗戰勝利起到了相當大作用。所以說鬼話並不是說溫州人說的話是鬼話,而是日本鬼子聽不懂的話。通過這個我們就可以了解到溫州話有多麼難懂。[1]
所以溫州話排名十大難懂方言第一位,難懂指數10,上口指數1!
第二:粵語(廣東話)
廣東話廣東話可以說是流傳廣泛, 很多人都會說幾句簡單的廣東話,但是我把廣東話排名第二的原因是,廣東話不只有自己獨特的發音,還有自己的文字,但在廣州的公交車上都是先用普通話再用廣東話進行報站的,有些廣東人包括香港人甚至聽不懂普通話,這不足以說明廣東話與普通話的差別之大,而且廣東人很保護自己的方言,只要有可能他們都會盡量使用自己的方言。
粵語(廣東話)難懂指數9.5,上口指數3。
第三:閩南話
閩南閩南話的流播不只在閩南地區,早已超過省界和國界,在外省傳播閩南話最廣的是台灣,台灣島上,除了高山族地區外,差不多都通行著近於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閩南話。估計沒有語言天賦的人,就是在福建待上一輩子可能都聽不懂閩南話,閩南話是漢語七大方言中語言現象最復雜,內部分歧最大的一個方言。閩南話
閩南話難懂指數9,上口指數3。
第三:蘇州話
蘇州蘇州話體現了濃濃的古意和一種書卷氣。蘇州人說「不」為「弗」, 句子結尾的語氣詞不用「了」而用「哉」,人們聽見蘇州話會有一種親切感。蘇州話歷來被稱為「吳儂軟語」,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軟」,尤其女孩子說來更為動聽。在同屬吳方言語系的其他幾種方言中,等都不如蘇州話來得溫軟。有句俗話說寧願聽蘇州人吵架,也不聽寧波人說話,充分說明了蘇州話這個「軟」字。
蘇州話難懂指數8,上口指數4。
第四:上海話
上海話和浙江的杭州話以及寧波話多少有些相似的地方。
上海話難懂指數7.5,上口指數6。
第五:陝西話
陝西陝西是中華民族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陝西方言得天獨厚,博大精深,從這些方言中我們既可以窺視到古老的華夏文化的發展軌跡,又可領略到今人溢於言表的真情實感。由於陝西地理特點是東西狹義南北長,各地方言土語大不相同,甚至同一句話,因咬音輕重語速緩急不同而內容涵義不同。陝西話
陝西話難懂指數6.5,上口指數6。
第六:長沙方言
長沙長沙是湖南的省會,是全省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而且人口眾多,交通便利,因此長沙方言從古至今,一直受北方方言的影響,與普通話距離較小。使用人口約占漢族總人口的5%,因此,它在漢語方言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湖南是個出偉人的地方,而且《紅樓夢》裡面都透露出分明的湖南方言語境。長沙方言
所以長沙話作為湖南話的代表排名第七難懂指數6,上口指數6。
第七:四川話
四川四川話在西南地區有很大的影響,屬於漢語北方方言西南官話的一個分支,語音、詞彙、語法等和普通話有很大的一致性,也有自己不同的特點,而以語音方面的差異最大。四川話語音系統共有20個聲母、36個韻母、4個聲調,還有韻母兒化現象。由於四川人口眾多,而且外出打工的人也很多,使得四川方言讓很多人熟知。
四川話難懂指數5,上口指數6。
第八:山東話
山東山東膠東半島的城市說話發音和普通話相當接近,一般人都能夠聽得懂,但是要是到了菏澤等內陸城市,其地方方言就有些晦澀難懂了。山東話以其獨特的發音總是讓人覺得很土,但是聽長了就會感覺到齊魯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蘊就通過這濃厚的山東味體現出來,別忘了當年孔子孟子說得也都是山東話啊!
山東話難懂指數4,上口指數7
第九:天津話
天津天津話可以說從骨子裡就透著那種天津人的幽默,相聲藝術經常使用到天津話,以達到更好的搞笑效果。天津話基本上沒有什麼讓人聽不懂的字詞,但是由於天津話發音音調和普通話差別很大,要是說話語速過快,還是讓人聽不懂。
所以天津話排名十大難懂方言第九位難懂指數3,上口指數7
第十:東北話
東北東北話可以說是跟普通話發音最為接近的方言了,而且隨著趙本山等小品演員的大力普及,可以說已經是家喻戶曉,不管老人孩子都能吆喝出幾句,而且東北話從發音上就能體現出東北人憨直豪放的性格,容易得到大家的接受。但是東北話因為有很多分支,比如大連話,沈陽話等等,最標準的東北話還是在鐵嶺朝陽一帶,而且東北話有個別字詞的發音還是讓外地人很難聽懂,但是這樣的字詞在東北話里並不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