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二戰期間,到底哪一國對戰俘的處理方式最為人道
這絕對不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而是真的根據歷史事實來推斷,絕對是中國對待戰爭俘虜的方式最為人性化。
日本是二戰國家中對待戰俘比較殘暴的,通過日本在各個國家犯下的罪行,就可以看出日本由於受了天皇的洗腦,真的對於其他國家的人都可以下狠手,日本當初在中國實施的就是“三光”政策。他們所到之處,所有村莊沒有一個活口,即使連婦孺兒童都逃不過被殘害的命運,震驚國際的南京大屠殺就可以體現日本士兵是多麼的慘無人性。從日本對待中國人的手段和中國對待日本戰俘的手段,就可以體現出兩國之間的差異,這也是我堅定的認為為什麼現在中國比日本發展的好的原因。
⑵ 為什麼日軍在二戰期間對待戰俘是最殘忍的
個人認為「最殘忍」還應該包括德軍。
以下資料來源於《正義之劍——全球追捕、審判納粹戰犯史鑒》該書(2002版):
二戰期間,盟國戰俘特別是蘇聯戰俘也早於猶太民族而遭到系統的大屠殺,這類的集體屠殺始於1941年夏。
整個戰爭期間,慘遭納粹分子毒手——直接殺害或蓄意謀害致死的盟國戰俘,數量大約150 萬以上。蘇聯衛國戰爭期間,有580 萬蘇軍官兵遭到合圍。突圍失利後成為德軍的戰俘。由於蘇聯政府未曾在《日內瓦公約》上簽字,納粹當局抓住這一點大做文章,不肯給予蘇軍戰俘以應有的戰俘待遇。多方面的檔案材料已經證實,無論是德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部還是黨衛軍、蓋世太保當局,均曾下達秘密指令殺害不肯屈服就範的蘇軍戰俘。1941年3 月,納粹德國對蘇進攻前夕,德軍最高統帥部作戰部長阿爾弗雷德·約德爾,秉承希特勒的意圖,制定了「特殊綱領」,其中規定:對蘇軍戰俘中的黨員幹部尤其是各級政委,一經發現即可就地處決。1941年11月9 日,蓋世太保的總頭目海因利希·密勒對其部下發布指示:蘇軍戰俘中凡明顯不能幹活或不能進行短暫行軍者,今後不必送往集中營處死,允許對其就地處決。1942年初,德軍大本營戰俘事務局在柏林召開秘密會議。會議由該局局長馮·格雷維尼茨將軍主持,議題是討論如何處置那些因病弱傷殘而已失去勞動能力的蘇軍戰俘。許多出席該會議的軍官,其中包括一些醫生均聲稱,應該把這樣的俘虜集中在營地或戰地醫院,並且把他們毒死。根據會議精神,馮·格雷維尼茨將軍下達命令,把喪失生活能力和勞動能力的戰俘處死,為此目的可以使用醫務人員。至遲到同年夏天,「毒死俄國戰俘的辦法已經被付諸實施」。此舉給納粹黨衛軍和國防軍官兵對蘇軍戰俘大開殺戒提供了堂而皇之的依據,導致無數起虐待、折磨、拷打、殺害蘇軍戰俘的事件。僅在白俄羅斯,就有70多萬戰俘被德軍以各種方式虐殺。對此負有直接責任的是德國陸軍駐白俄羅斯部隊司令官古斯塔夫·弗雷海爾將軍、納粹中央保安總局駐白俄羅斯警察長官愛德華·瓦格納將軍和蓋世太保駐明斯克地區首領蓋奧爾格·豪澤爾。
納粹分子大肆殺害盟軍戰俘特別是蘇軍戰俘的罪惡行經,大部分是在集中營或滅絕營內完成的。在奧斯維辛和毛特豪森、薩克森豪森等集中營,蘇軍戰俘作為極端的異己勢力被蓄意大量殺害。1941年9 月3 日,奧斯維辛集中營的部門負責人、黨衛軍上尉弗利奇,在主營進行新型毒氣奇克隆—B 的功能試驗。他挑選出來的試驗對象不是猶太人,而是600 名蘇軍戰俘和250 名波蘭重病囚犯。集中營當局還故意加重蘇軍戰俘的勞動強度,削減其營養標准,甚至只因輕微的過錯,就把他們作為對抗當局、破壞營內秩序的罪名送往政治部嚴刑拷打,直至大批處決。從1941年8 月到1945年初,僅在奧斯維辛一處,非正常死亡的蘇軍戰俘即多達15萬人以上。布亨瓦爾特集中營的納粹醫生還獨出心裁地發明了一種簡便易行且不易為受害者覺察的日常殺人方法,專門以蘇軍戰俘為對象:每天,都有一批蘇軍戰俘接到通知,要求他們逐個進入醫療所測量身高。一進入指定房間,站好位置後,醫生就開始按電鈕。不過,落到他們頭頂上的不是卡尺,而是一塊急速下降的下端極為尖銳的圓錐型大鐵塊,一經扎人腦顱,就造成測量者當場斃命。黨衛軍護士只需拉走屍體,再擦去少許濺在牆上、地上的血跡,就笑盈盈地叫喊下一個受害者進來接受檢測。每天,受害者的數量都往往在5 人以上。
在斯莫棱斯克,德國軍醫舍姆、蓋特勒、米勒、奧特、施泰芬、瓦格納,在其他軍醫部門人員協助下,在給予新葯的幌子下,對被俘的蘇軍官兵肆意進行各種醫學試驗。其後,又通過注射砒霜和羊角拗質等劇毒制劑將他們殺害。駐扎在斯莫棱斯克的德軍第551 戰地醫院衛生員莫迪什,使用注射毒劑的手段殺害了24個蘇軍傷病戰俘。此外,他還從6 —8 歲的蘇聯兒童身上抽取大量血液輸入到德軍傷員體內,而這些可憐的孩子們大量因過度失血死去。在1944年8 月開始的華沙起義中,不少德軍軍醫也對戰俘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例如,德軍在華沙切爾尼亞科夫斯卡大街的奇特羅恩工廠俘獲了一個起義者的醫院,德國軍醫舒爾策發現了兩名需要立即進行手術的重傷員。然而,他不但拒絕給他們做手術,反而掏出手槍將2 人擊斃。至於德軍槍殺被俘的盟軍醫院軍醫和護士的事件,更是屢見不鮮。
在德國三軍對被俘人員實施人體試驗的罪行中,空軍是最積極、參與最廣泛的一家。在空軍醫務系統內,上至空軍元帥米爾希、醫務總教授希普克博士,下至軍醫中尉奧斯卡·施羅德,許多醫生、教授、博士都參與了使用集中營囚犯進行高壓倉試驗和冷凍試驗的殘暴行為,他們的「科學研究」直接造成至少數以百計的戰俘痛苦不堪地死亡。
蘇軍戰俘尤其是其中的女戰俘,還被大量用於代替豚鼠作為慘無人道的活人試驗。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布納分營,納粹的醫生、葯劑師和化學家,使用蘇軍女戰俘進行新葯和新型制劑的試驗,每次被試驗人數都在100 人以上。此前,這些新葯和新試劑往往未經任何動物試驗,因此帶有極大的風險。從戰後盟國人員掌握的部分材料分析,至少有三批接受注射荷爾蒙新型制劑的蘇軍女戰俘在經過注射後數日內全部死亡,死亡人數分別為150 人、170 人和200 人。另有確鑿證據證實,至少有數十名年齡在26歲以下的蘇軍被俘女官兵,被送進奧斯維辛主營出號樓,接受舒曼和克勞貝格醫生的絕育試驗手術,並在多次試驗後,因不再具有試驗價值,而被驅趕到比克瑙分營的幾個毒氣室殺害。在布亨瓦爾特、達豪、薩克森豪森集中營,蘇軍女戰俘在經歷其他種類的醫學試驗後,又被特列賓斯基等納粹醫生注射毒劑殺死滅口。有些面貌出眾的女戰俘,還被集中營當局選中,強迫她們在營中妓院充當營妓。其中染上性病的不幸者或被迫懷孕者,最後依然逃脫不了被毒殺的悲慘命運。
1944年11月,納粹德軍奉命將手中的所有蘇軍戰俘移交給蓋世太保。此舉進一步加快了蘇軍戰俘被殺害的規模和速度。
黨衛軍帝國司令官希姆萊對其手下肆意殺害蘇軍戰俘的行為持縱容和支持的態度。1944年9 月,他竟親臨毛特豪森集中營視察,觀賞集中營司令官特意為他安排的一場「處死50名蘇軍軍官的精彩表演」。到戰爭結束,被納粹德軍俘虜的580 萬蘇軍戰俘中,除100 多萬人參加了賣國賊安德烈·弗拉索夫的偽軍——俄羅斯民族解放軍或充當納粹集中營看守外,只有100 多萬人倖存,另外的300 多萬人全部被有組織地殺害或死於疾病與飢寒交迫。
美、英以及西歐國家落入納粹德國手中的戰俘,其生活待遇一般來講要明顯優越於蘇軍戰俘,但也多次遭到被殺害的結局。突出的一例是47名美、英、荷蘭被俘飛行員的悲慘境遇。1944年夏天,上述47名飛行員在對德國的一次轟炸中飛機被擊落,跳傘後被俘。他們全部被納粹法庭判處死刑,並押送到素以殺害戰俘聞名的毛特豪森集中營執行死刑。集中營司令官馬克斯·齊萊斯認為,無論使用槍決還是絞刑,都對飛行員們太便宜了。他於是採用了一種讓他們吃盡苦頭的處決辦法,送他們去採石場做工,讓不堪忍受的苦役和毒打把他們慢慢地折磨死。他們慘死的情景是後來由倖存的戰俘講述的:毛特豪森集中營的採石場是一個巨大的盆地,從地面上有一條用80塊粗糙的大岩石塊壘起的階梯通往盆地底部。這47名空軍戰俘,每天光著腳,只穿襯衣和短褲,有的光著膀子。他們抱著或扛著25公斤到30公斤重的石塊,沿著石台階往上走,時不時地飽嘗拳打腳踢,甚至被有意投下的石塊砸傷。搬到地面還來不及放下,就又被趕下去,強迫他們搬一塊比前一回更重的大石塊。這樣折騰了一天,到晚上收工時,已有21人活活累死。次日,黨衛軍又用同樣的手法對付還活著的人。到第二天晚上,就只剩下一個活人了。
聞知戰友們慘遭殺害,被關押在毛特豪森集中營薩岡分部「3 號空軍戰俘營」的數百名美英飛行員決定越獄。他們以難以想像的毅力,挖通了1 條越獄隧道。1945年3 月24日,80名英國飛行員越獄成功。希特勒聞訊大怒,親自下令殺害敢於逃跑的飛行員。3 月26日,蓋世太保總頭子繆勒下命令給布雷斯勞地區的蓋世太保頭子、黨衛軍突擊隊中隊長沙爾貝文克,要他執行殺害重新被捕的飛行員的任務。盡管不少納粹大員出面做希特勒的工作,還是有50名飛行員被殺害。這就是二戰中有名的薩岡事件。戰後,這兩起慘案的罪魁禍首、薩克森豪森集中營司令官馬克斯·齊萊斯及其主要幫凶,被美國軍事法庭判處死刑。
在布亨瓦爾特集中營,幾十名文身的法國年輕戰俘被集中營司令官漢斯·科赫的妻子伊爾絲挑選出來。她以注射防疫針的幌子給他們注射了致命的毒劑。其實,這些法國青年完全是無辜的,伊爾絲之所以殺害他們,其目的僅僅是為了剝取他們的人皮,去製作各種工藝品,以滿足自己酷愛「藝術」的嗜好。
在納茨維勒集中營,漢斯·羅德等納粹醫生甚至形成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只要抓獲到盟軍的女官兵,一律使用注射毒劑的辦法處死。為此,戰後盟軍法庭曾對這些淪為戰犯的納粹醫生進行過嚴正的審判,直至判處死刑。這就是聞名歐洲的納茨維勒集中營罪犯審判案。
另外所謂的「國軍優待日軍俘虜」是不準確的。
真實情況如下:
抗戰期間除了八路軍、新四軍有戰俘紀律以外,其餘的國軍部隊,對待日軍戰俘一點都不比蘇聯紅軍遜色,經常是一次會戰下來抓住的俘虜只有區區幾人或者數十人。日軍士兵信奉「武士道」死戰不降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即使有日軍戰場繳械投降,常常也逃不脫被就地處決的命運。很多時候,國軍士兵抓到日俘後,就地砍頭、剖腹、活埋、火燒,直欲置於死地而後快。滇西反攻中,日軍的負隅頑抗使國軍蒙受極大傷亡,國軍士兵惱怒萬分,將活捉的日俘全部脫光衣服,挑斷手腳筋,用荊棘纏身,釘在樹上。他們以為那些日本人會死了,結果沒死,然後就挖出眼睛,割掉鼻子和耳朵,把嘴巴打上洞,用樹枝穿過去上下嘴唇縫起來;還沒死,就開始剝日本人的臉上的皮,即使這樣,那些日本人往往也要六七天左右才死。。。史沫特萊在《中國在反擊》一書中記述,國軍士兵在武漢保衛戰中,對舉手投降告饒的日軍從來不喊「交槍不殺」,而是高喊「殺----」一個活的也不留。台兒庄會戰,我軍俘虜了30多名日本士兵。為了讓老百姓見識一下日軍的猙獰面目,蔣委員長命令押送到武漢,拴在電線桿子上示眾。後被憤怒的市民亂石砸死。1941年冬天,我廖磊部在湖北和河南交界的雞公山,端了日軍一個野戰醫院,日本女護士被國軍QJ後幹掉。日本傷兵被殺掉。日軍在中國很少主動投降的。除了武士道精神毒害以外,中國軍隊不接受其投降,也是個重要原因。
⑶ 日本酷刑「飛機掛彈」和「見縫插針」,是如何懲罰犯人的
「飛機掛彈」就是先將女囚褪個干凈,這樣也是一種摧殘心理的做法,就是將俘虜雙手雙腳綁好,使其懸掛在空中,再用鐵鉤將犯人的鼻子穿住,就像屠宰場被懸掛的豬一樣,只需來回晃動就能使犯人像飛機一樣來回晃動,苦不堪言。至於掛彈則是指在身上的嬌嫩部位懸掛上重物,使其疼痛難忍。
所以每當聽說被日本人抓到了審訊室之中,能夠活著出來已經就是萬幸了,進去了都會被折磨的體無完膚,遭受到極大的摧殘!根據抗日英雄的回憶,還有日本撤離中國後留下的刑訊室中都能看到很多的酷刑。
⑷ 揭露日本二戰如何對待英國,中國被俘士兵,最殘酷當屬
日本對待戰俘嗎
基本上都被殺害了,沒死的也過的很慘
⑸ 日本投降後,在中國的幾百萬戰俘怎麼處置
沒有幾百萬,只有接近40萬左右。
日本一共二戰有200萬外派軍,其中在中國最多的時候有120萬,二戰尾聲時,去掉抱團撤退的,差不多留下40萬
基本都給遣送回國了,因為根據協議,日軍要無條件投降並解散軍隊,這些人已經不是軍人了而是百姓。為首的幾個戰犯則被槍斃,有幾個自己自殺
幾百萬的,那是偽軍:即由侵略者國家組織其佔領地的民眾或投降的敵方軍隊士兵所組成的軍隊
在中國多指抗日戰爭時期協助日本軍隊進行軍事活動的以漢奸軍隊,這些偽軍主要有偽滿洲國的「滿洲國軍」,偽華北政務委員會的華北治安軍(俗稱皇協軍),汪偽國民政府的和平建國軍,還有很多日本從韓國帶過來的韓軍,還有蒙古軍等。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後,經過中國軍方統計,除偽滿洲國以外所有駐華偽軍的數量大約是118.6萬人,但目前廣泛流傳的版本中也有逾200萬偽軍的說法。中國不是唯一一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偽軍數量超過侵略軍隊數量的國家。其他還有蘇聯偽軍、法國維希政府偽軍。
上圖為日本宣傳中,中國偽軍和日軍「對火」,悲哀又可悲的時代
⑹ 日本鬼子對待中國被俘女兵有多狠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解放軍被日軍俘虜是常事。大多數男同胞變成了刀下鬼,而活著的女兵們也受到非人的待遇。歷史老照片:中國女兵被日軍俘虜後,斷手斷腳是常事,第五張照片看的讓人心痛!
⑺ 日本對戰俘都做了些什麼呢
唯有一點,各地日軍戰俘是一樣的待遇,不管你被分配到烏克蘭還是西伯利亞,每天的口糧都是350克黑麵包。蘇聯軍人在吃黑麵包和粥黑麵包在俄羅斯就類似我們的米飯主食,這東西其實是一種全麥麵包。其製作的原料並不全是精麵粉,而是混合了小麥在磨粉過程中被碾下來的皮層、胚芽、糊粉層及少量胚乳等麩皮。
但在勞動營里就沒有這種不公平。不管是上級還是士兵吃得都一樣。再加上蘇聯嚴禁勞動營里日軍軍官欺壓打罵新兵,又不用害怕戰死。於是還是有不少日軍戰俘覺得當戰俘比當士兵好,有些沒家沒口的後來就志願留在蘇聯了。
上一期《西伯利亞的關東軍戰俘回憶勞動營生活:被德軍戰俘歧視毆打》裡面寫過,日本戰俘遭遇到蘇聯人後會被搶二波,第一次是剛遇到蘇聯軍隊的時候,手錶等貴重的東西基本被搶光,第二波是到了蘇聯後剛下火車時,還會被老百姓再搶一波。
⑻ 日軍怎樣對待中國俘虜
二戰時代可以說是非常殘酷的一個歷史階段,也絕對是我們文明史上的污點,當時的日本是一個強大的國家,給我們中國乃至很多國家的人民都帶來了抹不去的傷害,沒有想到的是美國也在其中。盡管美日當時的關系非常密切,但是他們曾經對美國也進行了毀滅性的殺虐,折磨美國女俘虜的方式十分殘忍!
而這樣的刑罰僅僅只是眾多刑罰中的一個,小編認為可能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行為徹底惹怒了美軍,在二戰的後期美國為了報仇也同樣用了不是很光彩的手段,兩顆原子彈投到日本,30萬人瞬間死傷無數,所有的建築都化成了一堆灰燼,雖然說戰爭已離我們遠去,但這樣的罪行深深的烙在我們的印象中,可是日本卻選擇了瞬間失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