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國的個人所得稅是怎麼算的
2011年9月1日實施至今,中國內地個稅免徵額調至3500元。2012年7月22日,中央政府為「按家庭徵收個人所得稅」改革做好技術准備。我國的個人所得稅怎麼算,找法網小編為您介紹如下,希望能給您提供幫助。
一、我國的個人所得稅怎麼算
4、舉例
如果某人的工資收入為5000元,他應納個人所得稅為:(5000—個人所繳納的社會保險金額數—3500)×3%—0=個人應繳納所得稅金額數。
三、個人所得稅稅率
個人所得稅根據不同的征稅項目,分別規定了三種不同的稅率
1.工資、薪金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稅款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低一級為5%,最高一級為35%,共5級。
3.比例稅率。對個人的稿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其中,對稿酬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並按應納稅額減征30%;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稅外,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元至5萬元的部分,依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額後再按照應納稅額加征五成;超過5萬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B. 中國個人所得稅是怎麼計算的
目前的個人所得稅政策是2011年確定的,至今已經實施7年了。
好在剛剛得到消息,這一政策應該最快就於今年要公布了,李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意味著這一事實很快就要到來,關於個稅起征點的提高,我們終於不再是只是期盼了,接下里就希望國家能早日公布這一政策,能將起征點定的高一點,再高點,希望就如董小姐所說,起征點為10000元,不知道能否實現?
各位,你們認為起征點會是多少呢?
C. 中國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個稅新標准稅率表是怎樣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工資范圍在1-5000元之間的,包括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0%;
2、工資范圍在5000-8000元之間的,包括8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
個人所得稅是什麼
個人所得稅(personalincometax)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於本國的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收入中占較大比重,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
D. 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徵收方式是什麼
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徵收方式是代扣代繳以及自行納稅申報。
個人所得稅表是計算個人所得稅的表。
個人所得稅率是個人所得稅稅額與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比例。個人所得稅率是由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規定的,根據個人的收入計算。 繳納個人所得稅是收入達到繳納標準的公民應盡的義務。稅款徵收方式,是指稅務機關根據各稅種的不同特點、征納雙方的具體條件而確定的計算徵收稅款的方法和形式。稅款徵收的方式主要有,查賬徵收、查定徵收、查驗徵收、定期定額徵收、委託代征稅款,郵寄納稅及其他方式。
依照稅法規定和納稅人生產經營、財務管理情況以及便於徵收和保證國家稅款及時足額入庫的原則 而採取的具體組織稅款入庫的方法。
【法律依據】
《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
第九條 代扣代繳明細賬制度是指,稅務機關依據個人所得稅法和有關規定,要求扣繳義務人按規定報送其支付收入的個人所有的基本信息、支付個人收入和扣繳稅款明細信息以及其他相關涉稅信息,並對每個扣繳義務人建立檔案,為後續實施動態管理打下基礎的一項制度。第六條 納稅人檔案的內容來源於:
(一)納稅人稅務登記情況。
(二)《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和《支付個人收入明細表》。
(三)代扣代收稅款憑證。
(四)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
(五)社會公共部門提供的有關信息。
(六)稅務機關的納稅檢查情況和處罰記錄。
(七)稅務機關掌握的其他資料及納稅人提供的其他信息資料。第七條 稅務機關應對檔案內容適時進行更新和調整;並根據本地信息化水平和征管能力提高的實際,以及個人收入的變化等情況,不斷擴大檔案管理的范圍,直至實現全員全額管理。第八條 稅務機關應充分利用納稅人檔案資料,加強個人所得稅管理。定期對重點納稅人、重點行業和企業的個人檔案資料進行比對分析和納稅評估,查找稅源變動情況和原因,及時發現異常情況,採取措施堵塞征管漏洞。
E. 個人所得稅是怎麼徵收的
個人所得稅是由企業在發放給職工前進行代扣代繳,然後統一到當地地稅局申報繳納的。
所謂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則僅就其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規定,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F. 我國個人所得稅怎麼計算的
個人所得稅是需要根據不同的收入來計算的:
1、綜合所得的,適用3%至45%的超額累進稅率來計算的;
2、經營所得,是適用5%至35%的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其中綜合所得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3、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計算,稅率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