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如何開展對外交往

中國如何開展對外交往

發布時間:2022-07-20 16:42:28

『壹』 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維護和平、反對武力;相互尊重、主權平等;自主選擇、求同存異;互利合作、共同發展。

1、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互利共贏的對外開放戰略,既通過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的發展促進和平。

2、中國將繼續推動世界多極化,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和發展模式多樣化,促進經濟全球化朝著有利於各國共同繁榮的方向發展。積極倡導多邊主義和樹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為主要內容的新安全觀,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推動國際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3、中國在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與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

4、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方針,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深化與發展中國家的互利合作,維護與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進一步發展同發達國家的關系,努力尋求和擴大共同利益匯合點,妥善處理分歧。

5、積極參與多邊外交,維護和加強聯合國及安理會的權威和主導作用,努力在國際事務中發揮建設性作用。同時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准則。

(1)中國如何開展對外交往擴展閱讀:

《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國70年外交理論和實踐的基本結晶,符合時代潮流及我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新形勢下,必須堅持黨對外事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和完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積極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堅定不移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定不移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營造有利外部環境,為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中國貢獻。

『貳』 對中國對外交往之路的看法或建議

當前,我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盪。全球日益關注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的中國會奉行什麼樣的對外政策,以及對世界將產生何種影響。如何定位中國在世界的角色、處理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已成為事關全局的重大問題。
明確大國定位
中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大國,在世界扮演什麼角色,是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面臨的首要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國綜合國力、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升,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同時,中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中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這是新時代中國對自身定位作出的明確判斷,指明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在世界舞台上的基本方向。
近代以來,歐美一些國家奉行殖民擴張、強權政治、霸權對抗的對外交往行徑,追求天下為私的世界,決定了它們走不出「修昔底德陷阱」式沖突對抗的歷史宿命。相比之下,新時代的中國是一個與歐美列強迥然不同的大國,堅持大道理想和天下情懷,追求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世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堅持從人類發展大潮流、世界變化大格局、中國發展大歷史正確認識和處理自身同外部世界的關系,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以大國責任和擔當為國際社會提供重要公共產品,與世界各國攜手共建新型國際關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追求的目標。

『叄』 我國對外交往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我國對外交往的基本原則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這五項原則是中國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礎和完整體現,被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接受,成為規范國際關系的重要准則。

這五項原則最先是周恩來總理於1953年12月底在會見來訪的印度代表團時提出的。當時,中國政府代表團和印度政府代表團就中印兩國在中國西藏地方的關系問題在北京開始談判。31日下午,周恩來總理在中南海西花廳會見印方代表團,在談話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1954年4月29日,中印兩國發表談判公報,並簽署了《關於中國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間的通商和交通協定》,兩國政府一致同意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列入公報和協定中,把它作為指導兩國關系的准則。同年6月底,周總理先後應邀訪問了印度和緬甸,他分別與印度總理尼赫魯和緬甸總理吳努發表的《聯合聲明》都寫進了這些原則,並進一步確認它適用於同亞洲及世界其他國家的關系。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亞萬隆舉行的有29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的亞非會議(又稱萬隆會議)發表了著名的《關於促進世界和平與合作的宣言》,宣言提出的十項國際關系原則包括了這五項原則的全部內容。1957年毛澤東主席在莫斯科向全世界庄嚴宣告,中國堅決主張一切國家實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總理出訪亞洲、非洲和歐洲的14個國家,提出了我國經濟援助的八項原則,把五項原則擴展到經濟領域。1974年鄧小平同志在特別聯大上再次強調國家之間的政治和經濟關系都應建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1988年,鄧小平同志更明確提出了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准則,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張。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已逐步為世界大多數國家所接受,不僅在各國大量的雙邊條約中得到體現,而且被許多國際多邊條約和國際文獻所確認。1970年25屆聯大通過的《關於各國依聯合國憲章建立友好關系及合作的國際法原則宣言》和1974年第6屆特別聯大《關於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宣言》,都明確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包括在內。

『肆』 中國需要怎樣的外交戰略

一 對外發展 對發展中國家進行戰略性援助,把中國較成熟生產性技術在其國發展.帶進其國家經濟水平,提高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的政治形象.提升其國實力,也是對中國政治地位的一種鞏固與提升.

二 周邊問題 對周邊遺留地區問題,進行快速戰略性談判解決.確保我國周圍地區一定時期安全.

三 國際事務 處理國際事務,應當把自身利益放在首位.觸及自身利益時堅決性.觸及他國問題時果斷性.觸及多國問題時周全性.並發展中國家予以一定可能性的照顧.以提升中國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的影響力.

四 亞洲組織 組建亞洲戰略性經濟合作組織,並和歐盟展開戰略性合作.減小美國在本地區的影響力.

五 教育發展 在教育上,在我國較發達地區實行中國式國際化教育.保留一定數量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加入必須的國際性交際文化氛圍.同時,對中國較落後地區的教育發展,要排在而何經濟利益的前面.實行先教育再發展的戰略性策略.

六 美元調整 減少美元在華儲備,加大對歐元的戰略儲備.減少美國在世界經濟領域的主導地位.

七 產業調整 實行戰略改革發展,調整產業結構模式.主導發展創造性產業,並同時完全掌握現有的優勢產業.確保中國在國際市場優勢控制權利.加大對個人企業政策鼓舞.

八 調整能源 調整中國能源結構,減小煤炭產量.提高石油及天然氣的可利用率.加大發展無污染能源.

九 環境治理 恢復生態環境,治水、治沙、治地、治氣.對大型污染性產業實行統一管理或強制處理.加大治沙投資,進行模塊化治沙.對破壞較大的產業種類進行轉業或原材料替換.

『伍』 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的回答,如何開展好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我們要把握自身不斷發展壯大的歷史機遇,同時也要面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挑戰。我國已經進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階段,國際國內新形勢要求我們要善於與時俱進、審時度勢地進行戰略調整,善於化危為機、轉危為安。

當前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發生深刻變化,我國與世界的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相互依靠不斷加深。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的提出,是我國著眼於新形勢新任務,積極推動對外工作理論和實踐創新的重要成果。

(5)中國如何開展對外交往擴展閱讀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是新中國一貫的外交政策與思想在新時代的傳承與發展。中國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反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以強凌弱。

中國決不會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來發展自己,也決不放棄自己的正當權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讓中國吞下損害自身利益的苦果。中國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中國發展不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中國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的核心價值觀,是蘊含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天下為公」的思想情懷的,是符合人類文明中崇尚和平友善的普遍訴求的。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的價值觀基礎是帶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義利觀,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優良品格。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是要堅持這種正確的義利觀,做到義利兼顧,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樹道義。

『陸』 在今後的外交大路上中國應如何更好的開展外交工作

中國堅定不移地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一如既往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與世界各國友好往來。維護中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爭取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睦鄰友好的周邊環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環境和客觀友善的輿論環境,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務和基本目標。中國將繼續推動世界多極化、國際關系民主化和發展模式多樣化,促進經濟全球化朝著有利於各國共同繁榮的方向發展,積極倡導多邊主義和新安全觀,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中國將深化與發展中國家的互利合作,維護與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方針,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深化區域合作。進一步發展同發達國家的關系,努力擴大共同利益的匯合點,妥善處理分歧。中國將積極參與國際多邊外交活動,維護和加強聯合國及其安理會的權威和主導作用,在國際和地區組織中作出建設性的努力。中國將全面加強經濟外交和對外文化交流,積極維護中國公民在海外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權益。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願與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共同為維護和促進人類的和平、發展與進步事業而不懈努力。

『柒』 中國有哪些外交方式

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互利共贏的對外開放戰略,既通過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的發展促進和平。 中國將繼續推動世界多極化,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和發展模式多樣化,促進經濟全球化朝著有利於各國共同繁榮的方向發展。積極倡導多邊主義和樹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為主要內容的新安全觀,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推動國際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中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與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方針,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深化與發展中國家的互利合作,維護與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進一步發展同發達國家的關系,努力尋求和擴大共同利益匯合點,妥善處理分歧。積極參與多邊外交,維護和加強聯合國及安理會的權威和主導作用,努力在國際事務中發揮建設性作用。 中國政府和人民願與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努力建設一個持久和平與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捌』 我國促進對外交往和對外開放的法律是什麼

法律分析:根據相關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是為促進對外交往和對外開放制定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出境入境管理,維護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安全和社會秩序,促進對外交往和對外開放,制定本法。

閱讀全文

與中國如何開展對外交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建行產假多少天 瀏覽:626
古印度的文明開始時間是什麼時候 瀏覽:134
去印尼旅遊要多少錢可以過海關 瀏覽:73
中國高鐵多少錢一架 瀏覽:600
義大利十年後回國有什麼發展 瀏覽:944
義大利情侶哪個視頻是真的嗎 瀏覽:814
旅遊完中國各大景點需多久 瀏覽:281
義大利位於什麼山脈以南地中海 瀏覽:224
印尼手機怎麼交費 瀏覽:616
印度的萬國是怎麼造的 瀏覽:865
印尼屬於什麼半島 瀏覽:224
伊朗紙幣換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101
伊朗粉紅清真寺現在長什麼樣子 瀏覽:719
越南傢具廠多少錢 瀏覽:255
伊朗紅花喝了有什麼好處 瀏覽:207
伊朗為什麼要殺美國特工 瀏覽:18
給伊朗匯款一次最多能匯多少 瀏覽:810
如何轉變中國廚師 瀏覽:342
中國聯通wap是什麼意思 瀏覽:436
犯罪逃到越南怎麼辦簽證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