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俄羅斯與中國是什麼關系
怎麼說呢,名義上的盟友吧?
在國外都有強大的潛在敵對國家或者軍事集團,這促使兩國不得不結盟,但是,兩個大國都不會允許自己身邊出現軍事強國!
可以說,中國和俄羅斯是屬於那種被迫結盟的狀態,但是,一旦打起仗來,這成紙糊的關系是絕對靠不住的!
從歷史來看,強國和大國是沒可能永遠和平的!
而導致中、俄這一病態關系的結果,就是美國以及北約的龐大軍事壓力!
2. 蘇聯和中國的關系是什麼
中俄/蘇的關系在過去100多年經歷了風風雨雨,分分合合,還多次在戰場上兵戎相見。很多中國人,應該還無法忘記那段屈辱的歷史。但今天中俄關系走近更符合雙方的利益,而且達到了當今世界大國平等戰略合作的最高水平。這種關系是建立在平等、互利、互惠、雙贏、互相尊重、互不幹涉內政的基礎之上的。
中國和俄羅斯互為友鄰,也都是當今世界上的地區性大國,無論是經濟和軍事上在全球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國土面積,自然資源豐富,同時俄羅斯還是世界第一核武強國,核彈頭數量超過美國,戰略核威懾能力不輸美國。
不過隨著俄羅斯經濟的逐年下滑,俄羅斯經濟無法振興,經濟持續走下坡路意味著俄羅斯的軍費開支同樣縮水,帶來的問題就是俄羅斯將要花越來越少的錢放在軍力的維護上。
新武器開發進展緩慢,沒有足夠的資金放在花費巨大的武器裝備研發和製造上,這就使得俄羅斯自蘇聯解體以來在常規力量上一直在走下坡路,除了戰略核威懾能力,在常規作戰力量的發展上一年不如一年。
加上西方國家的長期制裁和圍堵,導致經濟發展受限,從外界獲取技術的渠道被卡住,俄羅斯領導人非常清楚,要想發展必須搞好與其他大國之間的關系,才能破歐美國家的局。
3. 俄羅斯在中國的什麼位置
俄羅斯在中國的西北方向。
俄羅斯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大陸的北部,其歐洲領土的大部分是東歐平原。北鄰北冰洋,東瀕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臨波羅的海、芬蘭灣。
陸地鄰國西北面有挪威、芬蘭,西面有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西南面是烏克蘭,南面有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東南面有中國、蒙古和朝鮮(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的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常識地理篇。
4. 中國和俄羅斯的關繫到底是什麼性質
無所謂紛爭,無所謂關系。
①國土的相鄰,不可避免發生一些沖突或者合作。
②世界的趨勢,全球化的發展促使各個國家之間的合作與競爭。當然我們和俄羅斯也是存在合作和競爭的關系的。
③戰略盟友,因為一些政治原因簽署了一些合作條約,但是不是永久的,永久的也不一定永久。
5. 俄羅斯在中國的哪個方向
看到沒有,中國東北和俄羅斯接壤,所以俄羅斯在中國北部。
6. 中國和俄羅斯是一種什麼關系
兩國是好朋友好鄰居,互相支持互相幫助,但彼此並不是結盟的關系。
7. 俄羅斯邊境是中國的什麼地方
俄羅斯邊境是中國的:琿春市、黑河市、綏芬河、滿洲里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1、琿春市
琿春市位於吉林省最東端,圖們江下游,隸屬於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中國唯一地處中俄朝三國交界的邊境窗口城市,與俄羅斯、朝鮮山水相連,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
2、黑河市
黑河是中國首批沿邊開放城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小興安嶺北麓,有「中俄之窗」、「歐亞之門」等美譽。是中俄4374公里邊境線上唯一一座與俄首府相對應的距離最近、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邊境城市,也是「龍江絲路帶」上重要的節點城市。
3、綏芬河
綏芬河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是由牡丹江市代管黑龍江省直轄縣級市。既是中國東北地區對外開放,參與國際分工的重要窗口和橋梁,也是承接我國振興東北和俄羅斯開發遠東兩大戰略的重要節點城市,被譽為連接東北亞和走向亞太地區的「黃金通道」。
4、滿洲里市
滿洲里市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的西北部,東依大興安嶺、南瀕呼倫湖、西臨蒙古國、北接俄羅斯聯邦。滿洲里市代管呼倫貝爾市扎賚諾爾區。是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口岸城市,融合中俄蒙三國風情,被譽為「東亞之窗」。
5、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簡稱延邊州或延邊,位於中國東北吉林省東部中朝邊境,是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州之一,首府為延吉市(縣級市),轄區面積4.33萬平方公里。
8. 俄羅斯在中國的哪個方向 中國和俄羅斯的關系好嗎
在中國的正北方。
中俄是幾百年的宿敵,現在也互為最大的戰略威脅。
但是美國現在推行全球戰略,把中俄逼到了同一條戰線里,聯合制衡美國,。
9. 中國和俄羅斯的關系
對於許多俄羅斯人而言
,他們一方面希望藉助中國這條巨龍的神力為自己插上騰飛的翅膀,另一方面卻又缺乏「與龍共舞」的勇氣與胸懷。
片面誇大中國威脅專家稱是無稽之談
俄羅斯官員說,與中國友好相處只會讓俄獲利
「俄羅斯將淪為中國的能源工廠」;「遠東地區的中國移民將在15年後超過當地的俄羅斯人,成為第一大民族」;「中國從俄羅斯購進的大量先進武器足以很快削弱俄羅斯的軍事優勢」;「俄羅斯的汽車工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來自中國的威脅」。
這些聳人聽聞的說法並不是哪個別有用心者散布的謠言,而是目前俄羅斯國內不少學者、政客、媒體乃至普通民眾的真實想法。在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系順利發展的今天,俄羅斯國內的「中國威脅論」仍是中俄關系中一段不和諧的雜音。
俄羅斯人的種種擔心
據統計,近年來,俄羅斯媒體對中國報道的比重正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在街頭的報攤上,不用刻意尋找,就很容易找到「中國」、「東方」、「天下」(俄羅斯人對中國的習慣稱謂)等字樣。這一切,主要源於中國近年來在經濟領域和國際政治舞台上引人矚目的表現。然而,中國的快速發展也讓不少俄羅斯人感到危機甚至是恐慌,於是「中國威脅論」便找到了市場。
在能源和原材料領域,「中國威脅論」者認為,中國除了煤炭,什麼自然資源都需要進口。如果俄遠東石油管道通往中國,最終將導致中國以「惟一買主」的身份壓低原油價格,損害俄利益。總之,同中國進行能源交易必須慎之又慎,否則,俄羅斯將淪為中國的「能源工廠」。
在貿易領域,「中國威脅論」者認為,大量質量一般但卻價格低廉的中國商品,會嚴重打擊俄羅斯的民族工業。
在軍事領域,「中國威脅論」者認為,向中國出售高科技武器將使俄羅斯喪失軍工技術的領先優勢,最終會把中國培養成自己的「潛在對手」。
最讓「中國威脅論」者樂此不疲的,還是遠東地區的中國移民問題。他們總是片面誇大中國移民的數量,歪曲中國人的形象,將十幾萬中國人說成幾百萬,進而得出本文開頭中列出的結論。
媒體的報道推波助瀾
在「中國威脅論」的散布過程中,俄羅斯媒體的力量不可小視。普通俄羅斯人對中國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受到媒體報道的影響,而不少媒體也對歪曲中國形象樂此不疲。
記者在國內工作時,認識不少俄羅斯媒體駐北京的記者。一次,記者在大連市結識了一位收藏家。他用近20年的時間,搜集了大量二戰期間蘇聯紅軍在華作戰時使用過的物品,建成了一個私人博物館。為此,他付出了自己幾乎全部的家產。後來,當記者向一位俄羅斯某電視台的駐京記者談起這位收藏家時,這名俄羅斯同行馬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專門趕往大連,采訪了收藏家,並拍攝了一個電視短片。
然而,當記者看到這部短片時卻感到十分意外:片子的題目叫做《中國男子想靠倒賣蘇聯紅軍物品成為富翁》。片中將那位家徒四壁的收藏家,變成了一個「倒爺」。現實中,收藏家拒絕了別人10萬美金求購蘇聯海軍軍旗的事情,居然也被篡改成了「想再等個更好的價錢」。
後來,記者曾經向這名俄羅斯同行談起自己的不解與意外時,對方不好意思地一笑,隨即一語道破:「我不是報道自己親眼看到的中國,而是報道俄羅斯人印象中的那個中國」。
有識之士開始痛定思痛
俄羅斯民眾中對中國的諸多誤解,不但損害了中國的國際形象,也嚴重影響到中俄兩國的雙邊交往,特別是經貿合作。對此,不少俄羅斯的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中國威脅論」的危害性。
近日,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科薩切夫在接受《莫斯科共青團員報》采訪時,對「中國威脅論」的種種論調進行了批駁,並表示,如果克里姆林宮明智行事,那麼與中國友好相處只會令俄羅斯獲利。
科薩切夫認為,俄羅斯今天的落後,不應該怪罪於中國。與中國相比,俄羅斯在經濟上處於弱勢,而且,俄羅斯對西伯利亞和遠東的開發力度也取決於同中國的友好關系,中國經濟的高速穩定發展,對於俄羅斯是難得的機遇。
至於移民問題,科薩切夫表示,所有中國會向俄羅斯擴張的言論都是「無稽之談」。目前在俄羅斯境內居住的中國公民只有30萬,而不是有些人說的數百萬。而且,這些中國人的存在,對促進遠東地區的發展有著積極意義。
對於許多俄羅斯人而言,他們一方面希望藉助中國這條巨龍的神力為自己插上騰飛的翅膀,另一方面卻又缺乏「與龍共舞」的勇氣與胸懷。如今,中國創造的經濟奇跡和良好政治形象已是不爭的事實。俄羅斯唯有對中國以誠相待、消除誤解,方能走出誤區,與龍共舞,共同繁榮。
俄羅斯人看中國的三個階段
有俄羅斯學者認為,一百多年來,中國在俄羅斯人眼中的形象,經歷了「沙皇時期」、「蘇聯時期」和「後蘇聯時期」三個階段。
上述三個階段的特點分別是:沙皇時期,俄羅斯人眼中的中國是「富庶而神秘的巨人」;蘇聯時期,中國的形象則變成了「叛逆且需要幫助的小兄弟」;到了後蘇聯時期,中國在俄羅斯人眼中又一下子成了一個「手腳不太干凈的暴發戶」。昔日的「小弟」搖身一變成了「大款」,也讓一些俄羅斯人心裡產生一種十分復雜的心情:一方面,他們希望從「大款」身上撈點油水;另一方面,又恨不得「大款」明天就賠個精光。復雜而矛盾的心態,導致了目前俄羅斯民眾和媒體對中國的諸多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