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匠精神人物有哪些
工匠精神人物有魯班、墨子、宋應星、馬鈞、施品芳等。
工匠精神並不是個新詞,在德國、日本、瑞士等發達國家,正是因為工匠的堅持專注,正是因為對產品完美形態的不斷追求,才最終生產出舉世聞名的精品。無論瑞士手錶、軍刀,還是日本的家用電器,德國的汽車,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現實意義
「工匠精神」在當今企業管理中有著重要的學習價值。
當今社會心浮氣躁,追求 「短、平、快」(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帶來的即時利益,從而忽略了產品的品質靈魂。因此企業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長期的競爭中獲得成功。
當其他企業熱衷於「圈錢、做死某款產品、再出新品、再圈錢」的循環時,堅持「工匠精神」的企業,依靠信念、信仰,看著產品不斷改進、不斷完善,最終,通過高標准要求歷練之後,成為眾多用戶的驕傲,無論成功與否,這個過程,他們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脫俗的、也是正面積極的。
中國很多企業的產品質量為什麼搞不好?原因雖然很多,但最終可以歸結到一個方面上來,就是做事缺乏嚴謹的工匠精神。
企業不能盲目學習和引進日本式管理。日式管理最值得學習的是一種精神,而不是具體做法。這種精神就是匠人精神。所謂工匠精神,第一是熱愛你所做的事,勝過愛這些事給你帶來的錢;第二就是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精益管理就是「精」「益」兩個字。
在日本人的概念里,你把它從60%提高到99%,和從99%提高到99.99%是一個概念。他們不跟別人較勁,跟自己較勁。
2. 大國工匠8位人物事跡是什麼
大國工匠8位人物事跡是:管延安以匠人之心追求技藝的極致,讓海底隧道成為他實現夢想的平台。
「發動機焊接第一人」高鳳林「很多企業試圖用高薪聘請他,甚至有人開出幾倍工資加兩套北京住房的誘人條件。」他為國奉獻的精神,令我們感動。
周東紅,30年來始終保持著成品率100%的記錄,他加工的紙也成為韓美林、劉大為等著名畫家及國家畫院的「御用畫紙」。
胡雙錢,創造了打磨過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驚人紀錄。在中國新一代大飛機C919的首架樣機上,有很多老胡親手打磨出來的「前無古人」的全新零部件。
孟劍鋒,百萬次的精雕細琢,雕刻出令人嘆為觀止的「絲巾」。
張冬偉,焊接質量百分百的保障,外觀上的完美無缺。
寧允展,CRH380A的首席研磨師,是中國第一位從事高鐵列車轉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稱為「鼻祖」。
顧秋亮,全中國能實現精密度達到「絲」級的只有他一個。
具體介紹:
《大國工匠》是由蔣俊傑執導,主要人物有胡雙錢、高鳳林、孟劍鋒、張冬偉等。於2015年5月1日在中國大陸播出。
講述了8個工匠「8雙勞動的手」所締造的神話。他們數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著職業技能的極致化,靠著傳承和鑽研,憑著專注和堅守,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中國製造」。
3. 你知道哪些大國工匠具體說說
1、管延安以匠人之心追求技藝的極致,讓海底隧道成為他實現夢想的平台。
2、「發動機焊接第一人」高鳳林:「很多企業試圖用高薪聘請他,甚至有人開出幾倍工資加兩套北京住房的誘人條件。」他為國奉獻的精神,令我們感動。
3、周東紅,30年來始終保持著成品率100%的記錄,他加工的紙也成為韓美林、劉大為等著名畫家及國家畫院的「御用畫紙」。
4、胡雙錢,創造了打磨過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驚人紀錄。在中國新一代大飛機C919的首架樣機上,有很多老胡親手打磨出來的「前無古人」的全新零部件。
5、孟劍鋒,百萬次的精雕細琢,雕刻出令人嘆為觀止的「絲巾」。/6、張冬偉,焊接質量百分百的保障,外觀上的完美無缺。
7、寧允展,CRH380A的首席研磨師,是中國第一位從事高鐵列車轉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稱為「鼻祖」。
8、顧秋亮,全中國能實現精密度達到「絲」級的只有他一個。
4. 《大國工匠》里有哪些人物
1、胡勝:在金屬上進行雕刻藝術
胡勝是一位車床加工工人,是全廠車工中對刀具最精通的人。為了國產預警機核心部件的生產,他使用數控機床必須將加工精度控制在4微米以內,這無疑是極大的挑戰。
5. 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工匠
1、工匠鼻祖——魯班
魯班,姓公輸,名班,又可稱為公輸子。他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一個世代工匠的家庭。所謂「時勢造英雄」,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盪不堪,這樣的社會背景,給了魯班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
他能製造「宮室台榭」,也能製作攻城用的「雲梯」。他能創制「機關備制」的木馬車,也能發明曲尺、墨斗、刨子等木作工具,所以建築工匠一直把他尊為「祖師」。
2、隋匠作大師——宇文凱
宇文凱是隋代城市規劃和建築工程專家,他主持建造了隋朝新都大興城和東都洛陽城,為以後各代都城的建築樹立了範本。隋大興城佔地84.1平方公里,堪稱世界第一城。
不止是城市建築,宇文凱還精通水利工程,他開鑿的廣通渠,全長300餘里,連接了大興城、渭水和黃河,既方便了漕運,又灌溉了農田。
3、丁緩
西漢末(公元1世紀)巧工,他的「被中香爐」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常平支架,其構造精巧,無論球體香爐如何滾動,其中心位置的半球形爐體都能始終保持水平狀態。鏤空球內有兩個環互相垂直而可靈活轉動,爐體可繞三個互相垂直的軸線轉動。其原理與現代陀螺儀中的萬向支架相同。
4、馬鈞
馬鈞,字德衡,扶風(今陝西興平)人,生活在漢朝末期,是中國古代科技史上最負盛名的機械發明家之一。指南車製成後,他又奉詔制木偶百戲,稱「水轉百戲」。
5、雷威造琴
雷威是唐代著名的古琴製作家,雷家世代造琴傳說他的技藝經神人指點,他常在大風雪天去深山老林,狂風震樹,聽樹之發聲而選良材,這些傳說說明了雷家選材的精良。
6. 中國古代的傳奇匠人都有誰
1.有巢氏——中國第一名建築師與他的「原始屋」
知識鏈接 人類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房屋
議論一 「中國為什麼沒有金字塔」及木、石之爭
2.姬旦、彌牟——中國第一對都城規劃師與建造師搭檔
知識鏈接 西方第一位官方建築師——伊姆霍特普
3.魯班——中國民間匠師(建築師)的總代表
知識鏈接 西方建築師始祖——代達羅斯
4.贏政、蒙恬——中央集權國家建築文化的開創者
知識鏈接 路易十四的「太陽王」宮殿
5.蕭何、楊城延、劉徹——西漢建築風格的奠基者
知識鏈接 羅馬帝國的公共建築
哈德良別墅
6.曹操、拓跋(元)宏、穆亮、李沖——曹魏鄴城和北魏洛陽城的規劃(建造)者
知識鏈接 君土坦丁堡的規劃與建設
7.綦母懷文,郭安興——中國佛塔建造技術的先驅者
知識鏈接哈吉亞·索菲亞的建造
8.劉伶,陶淵明——魏晉文人對建築的影響
知識鏈接自然主義思想
議論二 中國有沒有文藝復興?
9.字文愷——中國第一次「文藝復興」的建築師
知識鏈接伊斯蘭的建築文化——清真寺
10.閻立德、梁孝仁——唐代「豪勁」風格的興起及其衰落
知識鏈接卡洛林王朝的基督教堂
11.王維、白居易——唐代文人以及民間匠師的建築功績
知識鏈接西方田園詩人與建築
12.張擇端——《清明上河圖》與北宋汴京
知識鏈接11世紀的威尼斯
13.王禹偁、蘇軾、蘇舜欽——北宋文人建築師和民間匠師
知識鏈接建築的「意境」
14.喻皓、李誡——宋代兩位傑出的建築理論家
知識鏈接西方的建築理論家
15.遼代無名匠人存世的著名建築
知識鏈接歐洲「羅馬風」時期的「游牧」匠師
16.朱熹、張浩、賀承珍——新「三國」(南宋、金、西夏)建築師的創造
知識鏈接哥特式建築與職業建築師的出現
17.劉秉忠、郭守敬,也黑迭兒一生態城市元大都的規劃師和建築師
知識鏈接 西方生態城市——尼德蘭
18.阿尼哥、張留孫,阿老丁——元代,跨文化」建築的締造者
知識鏈接世界各地的塔(樓)功能
19.朱棣、蒯祥,吳中、阮安一明都城和宮殿的建造師
知識鏈接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建築表現
20.三羅喇嘛,班丹藏布,郭瑾——明代「御敕」宗教建築的建造者
知識鏈接 中西宗教建築的社會功能
21.盧溶,計成,張漣——明代民宅和私家園林的設計師
知識鏈接歐洲人的造園思想
議論三中國有沒有第三、第四次文藝復興?
23.梁九、雷發達(樣式雷)——為清廷服務的職業建築師
知識鏈接倫敦「玻璃宮」
23.李漁,戈裕良、姚承祖、黎巨川——清代的民間建築師與園林師
知識鏈接工業革命後英國的城市與住宅
7. 被譽為大國工匠的有哪些
《大國工匠》介紹了8個嘉賓,分別叫做:胡雙錢,高鳳林,孟劍鋒,張冬偉,寧允展,周東紅,管延安,顧秋亮。
1、管延安以匠人之心追求技藝的極致,讓海底隧道成為他實現夢想的平台。
2、「發動機焊接第一人」高鳳林:「很多企業試圖用高薪聘請他,甚至有人開出幾倍工資加兩套北京住房的誘人條件。」他為國奉獻的精神,令我們感動。
3、周東紅,30年來始終保持著成品率100%的記錄,他加工的紙也成為韓美林、劉大為等著名畫家及國家畫院的「御用畫紙」。
4、胡雙錢,創造了打磨過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驚人紀錄。在中國新一代大飛機C919的首架樣機上,有很多老胡親手打磨出來的「前無古人」的全新零部件。
5、孟劍鋒,百萬次的精雕細琢,雕刻出令人嘆為觀止的「絲巾」。/6、張冬偉,焊接質量百分百的保障,外觀上的完美無缺。
7、寧允展,CRH380A的首席研磨師,是中國第一位從事高鐵列車轉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稱為「鼻祖」。
8、顧秋亮,全中國能實現精密度達到「絲」級的只有他一個。
(7)中國的匠人有哪些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大國工匠》是2015年「五一」開始,央視新聞推出八集系列節目。《大國工匠》講述了8個工匠「8雙勞動的手」所締造的神話。
他們數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著職業技能的極致化,靠著傳承和鑽研,憑著專注和堅守,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中國製造」。節目播出之後,工匠的故事很快引起社會熱議。
這群不平凡勞動者的成功之路,不是進名牌大學、拿耀眼文憑,而是默默堅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崗位上,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最終脫穎而出,躋身「國寶級」技工行列,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8. 工匠精神代表人物有哪些
如下:
1、彭祥華
彭祥華,男,漢族,群眾,初中學歷,籍貫重慶銅梁,1969年6月出生,中鐵二局二公司興泉鐵路項目部副經理、高級工。
2015年,彭祥華參建川藏鐵路拉林段,他所在的標段是其中最難的一段,路段地質非常復雜,生態脆弱,施工要求非常高。
有一次地質勘探,需要技工沿繩索從五六十米高的懸崖上順勢而下,腳下就是波濤洶涌的雅魯藏布江。不少工友都不願去接這份「苦差事」,但彭祥華卻挺身而出,獨自一人「飛舞」於懸崖峭壁之上,並順利地勘探出了所需的資料,為以後的成功爆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傳統POEM手術容易損傷患者食管,周平紅另闢蹊徑,在病人的食道管壁的夾層中,建造一條隱形隧道,不僅減少了患者痛苦,也讓中國的消化內鏡微創切除技術領跑世界。
9. 工匠精神的人物及事跡有哪些
1、約翰·哈里森(John Harrison,1693 –1776) :哈里森費時40餘年,先後造出了五台航海鍾,其中以1759年完工的「哈氏4號」最為突出,航行了64天,只慢了5秒,遠比法案規定的最小誤差(2分鍾)還少,完美解決了航海經度定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