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紅星照耀中國裏海倫寫的詩
美國青年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作品,是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
⑵ 紅星照耀中國好句,3句以上,一定要有賞析。
1、 在「紅星」向世界傳播的7多年時間里,斯諾帶給世界的不僅是一個真實的「紅色中 國」,還包括大量的新聞照片、毛**的長征律詩、《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歌詞等。
2、 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紅星」為順利出版而化名的中譯本《西行漫記》,以及相關的《二萬五千里長征記》《紅旗下的中國》等都曾被查禁。直至1949年新中國誕生前夕,上海和香港又出現了《長征25里》等幾個新版本。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多場政治運動中,出自外國人之手的「紅星」一度在中國國內漸受冷落,但在世界各地依然風行暢銷。直至上世紀7年代初,斯諾的再一次訪華,「紅星」得以作為「內部刊物」再度印發。
3、 改革開放後,「紅星」重新被「擦亮」,除了早年復社胡愈之團隊的譯本外,又多了董樂山的新譯本。到1984年新華出版社推出《斯諾文集》時,《紅星照耀中國》的名字得以恢復,「西行漫記」轉為副題,這一年僅文集征訂就超過285冊。
4、 「紅星」暢銷世界的歷史,還告訴我們,諾爾曼·白求恩和柯棣華都曾閱讀這本書,它成為促使他們下決心來華工作的主要動因之一;從二戰時期,到上世紀末,美國多任總統承認曾閱讀「紅星」,這本書也成為他們決策對華戰略的一個重要參考;在日本、韓國,學者也把閱讀「紅星」作為了解2世紀中國的「一把鑰匙」。
⑶ 紅星照耀中國里的經典名句
01、 在「紅星」向世界傳播的70多年時間里,斯諾帶給世界的不僅是一個真實的「紅色中國」,還包括大量的新聞照片、毛**的長征律詩、《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歌詞等。
02、 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紅星」為順利出版而化名的中譯本《西行漫記》,以及相關的《二萬五千里長征記》《紅旗下的中國》等都曾被查禁。直至1949年新中國誕生前夕,上海和香港又出現了《長征25000里》等幾個新版本。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多場政治運動中,出自外國人之手的「紅星」一度在中國國內漸受冷落,但在世界各地依然風行暢銷。直至上世紀70年代初,斯諾的再一次訪華,「紅星」得以作為「內部刊物」再度印發。
03、 改革開放後,「紅星」重新被「擦亮」,除了早年復社胡愈之團隊的譯本外,又多了董樂山的新譯本。到1984年新華出版社推出《斯諾文集》時,《紅星照耀中國》的名字得以恢復,「西行漫記」轉為副題,這一年僅文集征訂就超過28500冊。
04、 「紅星」暢銷世界的歷史,還告訴我們,諾爾曼·白求恩和柯棣華都曾閱讀這本書,它成為促使他們下決心來華工作的主要動因之一;從二戰時期,到上世紀末,美國多任總統承認曾閱讀「紅星」,這本書也成為他們決策對華戰略的一個重要參考;在日本、韓國,學者也把閱讀「紅星」作為了解20世紀中國的「一把鑰匙」。
⑷ 《紅星照耀中國》中周恩來最讓人感動的細節括古詩是什麼
周恩來在語言表達上還有一個特點,善於對不同的對象採用不同的稱呼。如,他稱黃炎培為「黃任公」、稱齊白石為「齊老先生」、稱炊事員為「某師傅」,等等。對同一對象,有時候也採用不同的稱呼。如,新中國成立前,周恩來尊稱宋慶齡為「孫夫人」;她成為國家領導人後,稱其為「宋副主席」;向她通報黨內重要情況時,則稱其為「慶齡同志」。周恩來以此來表達自己親切、熱情或者嚴肅的情感。
周恩來與郭沫若相識在1926年3月。兩個人從此結成了深厚的情誼——既是志同道合的戰友,又是親密無間的朋友。
抗日戰爭爆發後,國共兩黨實行第二次合作,周恩來出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政治部第三廳負責宣傳工作,周恩來推選善於鼓動宣傳的郭沫若擔任廳長。郭沫若雖然敬重周恩來,但是卻不願擔任這一職務,認為在國民黨領導下工作是恥辱之事。周恩來耐心地說服郭沫若:「我們拿著第三廳這個招牌,就可以用政府的名義組織團體到前線去,也可以到後方的城市、鄉村去,公開地、合法地、名正言順地進行宣傳。」郭沫若答應「考慮考慮」。但是在老朋友的宴席上,郭沫若喝醉了,大罵了一通「政客」,包括他自己。為此,周恩來給郭沫若寫了一封不尋常的信:「沫若同志:你不是滑頭,你太感情了一點。廿七·一·卅一 周恩來」。
之前,周恩來給郭沫若寫信,都是親切地稱「沫若」、「沫若兄」,落款自稱「弟豪」(註:周恩來,曾用名伍豪)、「弟恩來」。這封信只有一句話,開頭則稱「同志」,落款寫全名,表明了周恩來嚴肅的態度,並溫和地批評他不要任性,要用革命的理智控制自己的感情。郭沫若閱信深思後,決定接受周恩來的建議,就任第三廳廳長。
稱呼是人際關系中傳情達意不可缺少的手段。領導者對不同的對象講話時,要注意其身份、職業、年齡以及場合等差異,恰當地使用稱呼,該親切的時候就親切,該嚴肅的時候就嚴肅。這樣,可以有效地拉近與對方的距離,還能夠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思想。
⑸ 《紅星照耀中國》的內容簡介
《紅星照耀中國》是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毛澤東和周恩來是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又稱《西行漫記》,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
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1905.7.11—1972.2.15),美國著名記者。他於1928年來華,曾任歐美幾家報社駐華記者、通訊員。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諾同時兼任北平燕京大學新聞系講師。1936年6月斯諾訪問陝甘寧邊區,寫了大量通訊報道,成為第一個采訪紅區的西方記者。
《紅星照耀中國》(原名《西行漫記》)的作者埃德加·斯諾於1905年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市,是家中三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他父親開了一家小印刷廠,家裡過著小康生活。
父親要他也從印刷業開始自己的生涯。但他卻走上了一條與父親截然不同的道路,成為世界著名的記者。埃德加·斯諾於1928年來華,曾任歐美幾家報社駐華記者、通訊員。
作者於1936年6月至10月對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實地考察,根據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記》的寫作,斯諾作為一個西方新聞記者,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作了客觀評價,並向全世界作了公正報道。
在《紅星照耀中國》中,斯諾探求了中國革命發生的背景、發展的原因。他判斷由於中國共產黨的宣傳和具體行動,使窮人和受壓迫者對國家、社會和個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須行動起來的新的信念。
由於有了這一種思想武裝,使得一批青年,能夠對國民黨的統治進行群眾性的斗爭長達十年之久。他對長征表達了欽佩之情,斷言長征實際上是一場戰略撤退,稱贊長征是一部英雄史詩,是現代史上的無與倫比的一次遠征。
斯諾用毋庸置疑的事實向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事業猶如一顆閃亮的紅星不僅照耀著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照耀全世界。
《紅星照耀中國》的另一魅力,在於描繪了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戰士堅韌不拔、英勇卓絕的偉大斗爭,以及他們的領袖人物的偉大而平凡的精神風貌。
他面對面采訪了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賀龍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和紅軍將領,結下了或淺或深的交情。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毛澤東。
斯諾准確地把握到毛澤東同以農民為主體的中國民眾的精神紐帶。沒有人比毛澤東更了解他們,更擅長綜合、表達和了解他們的意願。這將深刻地制約著以後數十年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包括其成功和曲折。
⑹ 《紅星照耀中國》每章的精彩片段,名言警句,詩詞句
紅星照耀中國描繪了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戰士堅韌不拔、英勇卓絕的偉大斗爭,以及他們的領袖人物的偉大而平凡的精神風貌。
⑺ 《紅星照耀中國》共有幾篇
《紅星照耀中國共》十二篇
十二篇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章 :探尋紅色中國 講述作者對紅色世界的好奇,開始深入蘇維埃紅區的冒險,去探究蘇維埃共和國、紅軍、共產黨的秘密。並且講述了張學良和楊虎成與共產黨達成一致搞日協議的原因和經過。
第二章 :去紅都的道路 講述在進入紅區的路途上被白匪追逐的經歷,並講述了國民黨通過「民團」這一組織對地方的統治和鎮壓政策。介紹了周恩來及賀龍的人生經歷以及他們獨特的個人魅力。介紹了許多年輕的紅軍戰士們因為被剝削被壓迫的命運而參加紅軍、熱愛紅軍的故事。
第三章 :在保安 講述了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給作者的初步印象:健康、質朴純真,有幽默感、精明、精力過人,是一個頗有天賦的軍事和政治戰略家。談到了共產黨的基本政策是反帝反封。紅軍大學開展的各項課程以及紅軍劇社開展的宣傳工作。
第四章 : 一個共產黨員的由來, 本章講述了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的人生經歷、思想變改以及成長為紅軍領導人的過程。
第五章 : 長征 講述了紅軍長征的艱難過程。著重記敘了第五次大圍剿,以及長征中強渡大渡河、過大草原等艱難英勇的事跡。
第六章 :紅星在西北 講述了劉志丹開創西北蘇區的歷程,西北大災荒和苛捐雜稅給人民帶來的苦難。蘇維埃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貨幣各方而政策。
第七章 : 去前線的路上 講述了普通農民對紅軍的擁護,對蘇區工業的繁榮以及蘇區工人身上具有的樂觀活潑的社會主義工業精神
第八章 : 同紅軍在一起 講述了作者深入到真正的紅軍內部,了解他們年輕、精神飽滿、訓練嚴格、紀律嚴明、裝備出色、政治覺悟高,才使得他們成為鐵打的軍隊。並且講述了促使司令員彭德懷走上革命道路的悲慘童年經歷,以及他獨特的個人魅力。紅軍採用游擊戰術的原因和策略。紅軍戰士健康豐富的生活。
第九章 : 同紅軍在一起(續) 共產黨軍事領導人徐海東的人生歷程以及中國殘酷的階級戰爭給老百姓帶來的殺戮和苦難。講述共產黨團結回族人民抵抗壓迫者的策略。
第十章 : 戰爭與和平 講述紅色中國的少年們耐心、勤勞、聰明、努力學習,代表著中國的希望,講述共產黨為建立統一戰線所做的努力以及革命領導人朱德極其傑出的領導才能和個人魅力。
第十一章 : 回到保安 講述了在敵人封鎖下的保安地區,紅軍豐富多彩的生活。講述了俄國對於紅色中國的影響以及德國顧問李德指揮作戰時出現的失誤及其原因。
第十二章 : 詳細記述了「西安事變」的具體經過、結果,以及對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積極影響,並分析了中國社會革命運動的復雜性。
(7)紅星照耀中國寫的詩有哪些擴展閱讀:
《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又稱《西行漫記》,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
作者於1936年6月至10月對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實地考察,根據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記》的寫作。斯諾作為一個西方新聞記者,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作了客觀評價,並向全世界作了公正報道。
⑻ 《紅星照耀中國》里的好詞佳句和好段有哪些
好詞
視死如歸 忠勇雙全 深明大義 寬容大度 捨生忘死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己 威風凜凜 意氣風發 愛生如子 孜孜不倦 滴水穿石 志存高遠 手足情深 鍥而不舍 文質彬彬 兩袖清風 冰清玉潔 不恥下問 持之以恆 學而不厭 精益求精 通宵達夜 精忠報國 碧血丹心 一言九鼎 憂國憂民 忠心耿耿 虛懷若谷 禮賢下士 足智多謀 神機妙算 才華橫溢 蘭質蕙心 才高八斗 著作等身
好句好段
1、 只有當你了解中國的歷史在過去四分之一的世紀中所經過的那種突出的孕育過程的時候,這個問題才能得到答復。這一孕育的合法產兒顯然就是現在這支紅軍。
2、 與此相比,漢尼拔經過阿爾卑斯山的行軍看上去像一場假日遠足。另外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比較是拿破崙從莫斯科的潰敗,但當時他的大軍已經完全潰不成軍,軍心渙散。
3、 有一個很有造就的社會科學家名叫列寧。他曾寫道:「一般歷史,特別是革命的歷史,總是比最優秀的政黨,最先進階級的最覺悟的先鋒隊所想像的更富有內容,更多種多樣,更生動活潑。『更巧妙』。
4、 這是不言而喻的,因為最優先的先鋒隊也這能表達幾萬人的意識、意志、熱情和想像;而革命卻是在人的一切才能特別高度和集中地表現出來的時候,由千百萬被最尖銳的階級斗爭所激勵的人的意識、意志、熱情和想像來實現的。」
5、 幾百年來,中國的文人一直要努力凌駕於人民至上,躋身於高高在上統治人民大眾的一小批官僚階級之列——所憑借的手段就是把象形文字和僅有的一些文化據為己有,以此來作為控制鄉村的愚昧的武器,而不是用來啟蒙。但是新的孕育卻產生了一種現象——這個嬰兒不但要同「愚昧的大眾」共享文化,而且甚至要把大眾理想化。
16、 不知怎麼,當他陪著我走過安靜的鄉間田埂,穿過芝麻田,成熟的小麥田,沉甸甸的垂著穗的玉米田,回到百家坪去時,他似乎是一點也不像一般所描繪的剿匪。
17、 相反,他倒顯得真的很輕松愉快,充滿了對生命的熱愛,就像神氣活現地彷彿一個大人似得跟在他旁邊走得「紅小鬼」一樣,他的胳膊愛護地搭在那個「紅小鬼」的肩上。
18、 他似乎很像子南開大學時期演講時飾演女角的那個青年——因為在那個時候,周恩來面目英俊,身材苗條,像個姑娘。
19、 他顯然是中國人中間最罕見的一種人,一個行動同文化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純粹文化分子。他是一個書生出生的造反者。
20、 沒有什麼人給他出主意,因此他到上海的時候唯一的武裝是他的革命決心和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文化。
⑼ 紅星照耀中國第六章好段加賞析,只用一段,賞析長點,急
好句1.那是六月初,北京披上了春天的綠裝,無數的楊柳和巍峨的松柏,把紫禁城變成了一個迷人的奇跡。
在許多清幽的花園里,人們很難相信在金碧輝煌的宮殿的大屋頂外邊,還有一個勞苦的、飢餓的、革命的和受到外國侵略的中國。在這里飽食終日的外國人,可以在自己的小小的世外桃源里,過著喝威士忌酒,摻蘇打水,打馬球和網球,閑聊天的生活,無憂無慮慮的完全不覺得這個偉大城市的無聲的絕緣的城牆外面的人間脈搏,許多人也確實是這樣。
2.如果中國沒有解放,在一個個充滿槍聲、炮聲的日子裡,百姓是多麼痛苦啊!我想你們都在繁華的城市生活,我們今天的幸福,誰又想過這些都是怎麼來的呢?這些都是誰得來的呢?這都是工農紅軍得來的。這幾天我懷著好奇地心情讀完了《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這本書用講故事的形式,詳細介紹了工農紅軍如何用智慧和鬥志戰勝蔣介石。勇猛戰斗,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戰勝敵人,在失敗中不灰心,不氣餒,在途中幫助過許多百姓,深受百姓的愛戴。
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官帽山上的300多名紅軍被敵軍重重圍困。紅軍團長許光達突然看見有一條長長的藤羅,馬上帶領300多名紅軍戰士用藤羅順利下官帽山。紅軍戰士用智慧和勇敢突圍了。
還有一個故事:夏明翰在1921年成為共產黨員,1928年,由於叛徒的出賣,夏明翰不幸被捕。夏明翰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起義詩: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
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從這兩個故事中讓我知道了紅軍戰士們以他們的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曲曲勝利的凱歌,為中國人民事業立下了不朽功績。紅軍的精神,是一筆精神財富,激勵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做祖國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