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什麼時候有床

中國什麼時候有床

發布時間:2022-07-21 02:45:24

❶ 唐朝以前的人直接睡在地上沒有床么

對了!那是錯誤的。唐朝的床就是「馬札子」也就是「胡床」當時唐朝貿易非常鼎盛,是胡人帶過來的,簡稱床。那是一種折疊易攜帶的小凳子。那有的人又要說李白的詩句「床前明月光」了,哪不是說的「床」嗎?這個床就是胡床。你看看那唐朝的建築都是窗戶很小的,而且都用紙糊著哪能看見床前有月光啊!純屬扯淡!哪就是李白晚上坐在馬札子上在外面乘涼之類的。那時候又沒有電視,電腦等娛樂活動,晚上睡不著只能在外面發呆了。那時的人都是跪在地上或者盤腿做在地上吃飯的,而且是分餐制,一人一個桌子很衛生的。你看看漢唐的傢具都是很矮的,和現在韓國與小日本的傢具差不多高度。他們的習慣都是學我們的是不錯!
你說你看的電影那是很不負責任的,中國的電影人沒敬業到請歷史顧問這一地步呢!就像「黃金甲」中周潤發龍椅後面的兩個瓶子看著不錯,還很好看,其實那就是當時的高級酒的酒瓶子。你說別說皇帝了就是現在平常人也不會在自己家的客廳擺倆茅台酒瓶子吧?
不過大多數電影大面上還是說的過去的。你說的坐椅子睡床這一方面也太離譜了吧。強烈鄙視你說的哪部電影。
打這多字累死老本了。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使用床

南北朝時期
在南北朝之前所謂的床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床
床由胡族傳入,叫胡床 胡人真正改變了漢人席地而坐的傳統起居方式
所以如果有人告訴你漢朝就有床那純屬是瞎掰.

❸ 古代床的發展史

床 - 歷史淵源原始社會,人們生活簡陋,睡覺只是鋪墊植物枝或獸皮等,掌握了編織技術後就鋪墊席子。席子出現以後,床就隨之出現。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像床形的字「淋」,說明商代已有床。但從實物來看,最早的床是在信陽長台關一座大型楚墓中發現的,上刻繪著精緻的花紋,周圍有欄桿,下有6個矮足,高僅19厘米。

春秋以來,床往往兼作其他傢具。人們寫字、讀書、飲食都在床上放置案幾。晉代著名畫家顧愷之的《女史箴圖》中所畫的床,高度已和今天的床差不多。另外還出現一種四足的高床。但床仍未成為睡卧的專用傢具。

唐代出現桌椅後,人們生活飲食等都是坐椅就桌,不再在床上活動。床由一種多功能的傢具,退而成為專供睡卧的用品。

19世紀20年代出現了彈簧床。19世紀後期,金屬床開始出現。

在古代,床不僅是休息的地方,也是一種簡易的坐具。《說文》中有「床,安身之坐也」。

據《禮記》記載:曾子因床上簟子不符合制度,臨死時要求將其換下才死去。可見在當時。床已經受到古人的重視。

床在古代有一種孤獨蕭索的意境。李商隱在《端居》 「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表達了一種意鄉之情。李白的「床前明月光」,更是表達了這種苦悶的思緒。

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柏拉圖曾經用床寓意他的思想:

「第一種是自然中本有的,我想無妨說是神製造的,因為沒有旁人製造它;第二種是木匠製造的;第三種是畫家製造的。」

編輯本段 回目錄 床 - 床的種類1、平板床:由基本的床頭板、床尾板、加上骨架為結構的平板床,是一般最常見的式樣。雖然簡單,但床頭板、床尾板,卻可營造不同的風格;具流線線條的雪橇床,是其中最受歡迎的式樣。若覺得空間較小,或不希望受到限制,也可舍棄床尾板,讓整張床感覺更大。

2、四柱床:最早來自歐洲貴族使用的四柱床,讓床有最寬廣的浪漫遐想。古典風格的四柱上,有代表不同風格時期的繁復雕刻;現代鄉村風格的四柱床,可籍由不同花色布料的使用,將床布置的更加活潑,更具個人風格。

3、雙層床:上下鋪設計的床,是一般居家空間最常使用的,不僅節省空間,當一人搬出時,上鋪便可成為放置雜物的好地方。

4、日床:在歐美較常見,外型類似沙發,卻有較深的椅墊,提供白天短暫休憩之用。與其他種類床不同的是,日床通常擺設在客廳或休閑視聽室,而非晚間睡眠的卧室。

編輯本段 回目錄 床 - 成人床的選擇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中說:「我認為曲折蜷縮卧在床上是人生最大樂事之一。在這姿勢下,任何詩人都能寫出不朽的佳作,任何哲學家都能使人信服,任何科學家都會有劃時代的新發明。」

在進行住宅的室內設計時,幾乎每個空間都有一個「設計重心」。在卧室中的「設計重心」就是床,空間的裝修風格、布局、色彩、和裝飾,一切都應以床為中心而展開,而且關於床的學問也真是不少。
在市場中,木製床具現在最受歡迎,漂白橡木和黑色烏格木很受喜愛,穩固的結構、簡潔的造型,將是未來一段時期內床具的設計主流方向。

床的高度
當代人用的床,其實包括床架和床墊兩部分。最新趨勢對床的要求大致有四點。首先是穩固,不能睡上去有搖晃的感覺。其次,是造型要明快,線條直來直去的床具比較符合消費者的購買思路。第三,床頭的面積有加大的趨勢,並且要做出特色。作為傢具設計者,對床這類傢具,把最出色的環節實際上就擱在了床頭上。第四,床的高度降低了,目前流行的床,加上床墊後很多隻有20厘米,而傳統的床的高度是40厘米。

床墊
要想睡得舒服,床墊是重點。經驗告訴我們,良好的床墊應該堅固,足以在各個部位承托你的身體,而且當你躺卧在其上的時候,脊椎骨和站立時的狀態相似較佳。當然也不能太硬,令臀部和肩膀超出其正常彎度,也不應過軟,免得在睡眠中難於移動身體。
目前,高檔的床,其床墊也是分外講究。一是採用獨立床墊。二是用料講究,首先是填充物考究,要達到環保、透氣、和人體親和等要求,再有就是外麵包囊的織物,有的高級床墊用的都是高級的滌綸,質感很好。

床的尺寸如果空間許可,床應該越大越好。理想的雙人床尺寸是160厘米*200厘米(標准雙人床尺寸是135厘米*195厘米)

擺放位置關於床的位置,很多設計師都認為,床始終應該是面向房間。床的任何一邊都有床頭櫃和台燈;床身最好不靠牆,因為很難鋪床,且時間長了會在牆上留下痕跡。你定下了床的位置、風格和色彩之後,卧室設計的其餘部分也就隨之展開。

http://www.donpu.cn/culture107.htm

http://cathay.ce.cn/file/200802/15/t20080215_14530302_3.shtml

❹ 中國床的演變歷史

多喜愛家紡芬納諾睡眠專題里有詳細的介紹,中國最早的床的實物是河南信陽長台關出土的戰國彩漆木床。該床長218厘米,寬139厘米,六足,足高19厘米,床面為活抽屜板,四面裝配圍欄,前後各留一缺口以便上下。床身通體髹漆、彩繪花紋,工藝精湛,裝飾華麗,說明床當時已經普及。 漢代「床」這個名稱使用范圍更廣,不僅卧具,連坐具也稱床。如梳洗床、火爐床、居床、冊床等。 西漢後期又出現了「榻」的名稱,專指坐具。如今人們習慣上以「床榻」並稱。 漢代少數民族的「胡床」,是一種高足坐具;隋朝「胡床」變稱「交床」,唐朝又變稱「繩床」,宋代又變稱「交椅」或「太師椅」。宋代真正的卧具稱「四面床」,大多四面無圍子。遼、金、元時期,床發展成三、四面有圍欄的床榻。 到了明代:1、出現了「架子床」,因為床上有頂架;2、出現了「拔步床」,外形像獨立的小屋子,又稱「八步床」;3、出現了「羅漢床」,是原來漢榻的演變。「羅漢床」是明清宮廷「寶座」的前身,小的稱榻,如現代的「沙發」。 清代前期床榻基本保持了明代的風格和特點。變化的是用料和工藝,如用材越來越厚實,裝飾越來越華麗。清代的床榻大多採用雕花鑲嵌,金漆彩油等手法。鑲嵌的多以玉石、瑪瑙、瓷片、大理石、螺鈿、琺琅、竹木、牙雕等為材料。 民國床榻工藝衰弱,樣式繼承清代。

希望採納

❺ 床是誰發明出來的

在古代,床不僅是休息的地方,也是一種簡易的坐具。《說文》中有「床,安身之坐也」。 據《禮記》記載:曾子因床上簟子不符合制度,臨死時要求將其換下才死去。可見在當時。床已經受到古人的重視。 床在古代有一種孤獨蕭索的意境。李商隱《端居》:「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表達了一種意鄉之情。李白的「床前明月光」,更是表達了這種苦悶的思緒。 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柏拉圖曾經用床寓意他的思想:「第一種是自然中本有的,我想無妨說是神製造的,因為沒有旁人製造它;第二種是木匠製造的;第三種是畫家製造的。」 原始社會,人們生活簡陋,睡覺只是鋪墊植物枝或獸皮等,掌握了編織技術後就鋪墊席子。席子出現以後,床就隨之出現。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像床形的字「淋」,說明商代已有床。但從實物來看,最早的床是在信陽長台關一座大型楚墓中發現的,上刻繪著精緻的花紋,周圍有欄桿,下有6個矮足,高僅19厘米。 女史箴圖 春秋以來,床往往兼作其他傢具。人們寫字、讀書、飲食都在床上放置案幾。晉代著名畫家顧愷之的《女史箴圖》中所畫的床,高度已和今天的床差不多。另外還出現一種四足的高床。但床仍未成為睡卧的專用傢具。 唐代出現桌椅後,人們生活飲食等都是坐椅就桌,不再在床上活動。床由一種多功能的傢具,退而成為專供睡卧的用品。 19世紀20年代出現了彈簧床。19世紀後期,金屬床開始出現。 床,還有一個解釋是後院水井的圍欄。《辭海》上有,但未註明出處。也只有這種解釋,李白的《靜夜思》緊扣月和井來想,才易理解。 被子是床上用品的一種,是面積足以覆蓋人體、長方形的布料,一般用作睡眠時保持溫暖。被子通常由被套或者被單包著棉絮而成,用棉做的被子叫做棉被。除棉被外,也可以用羊毛、蠶絲,或者丙烯酸纖維等人造纖維製造。 而冬天蓋的保暖性能較好的被子則叫做冬被。現代的電子暖被則內藏發熱器,讓用者保持溫暖。 原始時代,人們用石頭或草捆等將頭部墊高去睡覺,大概是「因丘陵掘穴而處」時比較原始的枕頭。到戰國時,枕頭就已經相當講究。1957年,在河南信陽長台關一個戰國楚墓里,出土了一張保存完好的漆木床,床上就有竹枕。我國前人對枕頭頗有研究。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用一個小圓木作枕頭,睡覺時,只要稍動一下,頭從枕上滑落,便立即驚醒,醒之後發奮繼續讀書,他把這個枕頭取名為「警枕」。為了強身健體,在睡眠時達到治病的目的,古人還在枕內放葯以治病,叫做「葯枕」。李時珍《本草綱目》說:「苦蕎皮、黑豆皮、綠豆皮、決明子……作枕頭,至老明目。」民間有多種多樣的枕頭,大都以「清火」、「去熱」為目的。現代,枕頭越來越廣泛地用於醫療保健,如「磁療枕」對治療神經衰弱、失眠、頭痛及耳鳴有一定的療效。美國和香港流行一種「頸椎枕」,睡這種枕頭能使頸、肩和顱底的肌肉完全放鬆,消除一天的疲勞。目前,日本還研製出一種「健身枕」,像振盪器那樣不斷釋放能量,可促進人體血液循環、新陳代謝,又可以催眠,更好地發揮它作為睡眠工具的作用。目前已經有青島的枕頭企業推出量體定枕業務,5分鍾為顧客提供「量頭定枕」的個性化、專業化服務,由於每個人的頸弧、高度等不同,因此量身訂制不同弧度的健康枕頭,也許是建立新枕邊健康關系的最佳選擇. 2005年以後又出現了將音樂和枕頭相結合的新型產品,這種枕頭最早不是出現在商場上而是出現在戰場之上。2005年10月,首批特殊的軍用物資——音樂枕頭,被發送到丹麥駐伊拉克和科索沃的維和士兵手中。這些音樂枕頭將有助於緩解士兵的壓力和緊張情緒,使得他們在執勤之餘能得到充分的休息。音樂枕頭的外形與普通枕頭並無二致,不過內容要豐富得多:內部安裝有揚聲器、MP3播放器,MP3的硬碟里儲存有各類輕音樂以及諸如流水聲、鳥鳴聲等天籟之音,盡可能地為維和士兵在戰火未息的動盪之地創造片刻寧靜。丹麥皇家軍事學院心理學系主任亨里克稱,首批10套音樂枕頭已交付部隊試用。「我們希望,這些枕頭能幫助處於高度心理緊張狀態的士兵們得到放鬆。」這款名為「音樂治療」(MusicCure)的音樂枕頭由丹麥作曲家、雙簧管演奏家尼爾斯·耶傑研製,用於治療心理病人。它的顯著療效已經在丹麥各大醫院的臨床試驗中得到了印證。 平遙六合泰枕頭 擠身於世界文化遺產的平遙古城,蘊育著深厚的晉商文化,同時也涌現出眾多的民間瑰寶:高深莫測的票號宅院,精細雅緻的推光漆器,細膩濃香的平遙牛肉,清爽可口的百種小吃。。。。。還有那造型獨特,舒適養生,令人叫絕的民間奇葩—平遙特產,六合泰枕頭。 六合泰枕頭,有好幾種叫法,初叫六孔枕、因枕上也孔,也叫孔夫子枕。因外側形像古錢幣,也叫錢幣枕。 出現於清代逐步進入鼎盛時期的票號當中,枕頭上有六個孔,且各孔相通。六孔象徵天、地、東、南、西、北,寓意著當時票號界追求的最高境界:--融會貫通,匯通天下。(枕頭與票號相結合,無疑說明六合泰枕頭與票號息息相關,是當時身份的象徵。這在全國是絕無僅有。) 1864年,清慈禧太後西行至平遙,宿枕六合枕後,感覺新奇舒適,即賜名為:「泰」,從此,六合泰枕頭傳了下來。 六合泰枕頭外形獨特,軟硬適中,高低可調,且孔孔相通,耳朵,臉部,後腦不會被壓,保持了最好的通透性,使人不會產生壓抑的感覺,睡眠中翻身時,太陽穴及頸部穴位都會受到貼身的按摩,有效促進頭部血液流動,所以,當人枕著睡眠時,會感到舒適通暢,心靜氣定,具有養顏美容,從而快速入睡。醒來時精神飽滿,神情氣爽! 如今,六合泰枕頭在傳統做工的基礎上,科學合理的開發出一系列新產品,枕頭形狀由原來的六孔枕,延伸出了十孔枕,十二孔枕,十八孔枕,三十六孔枕,嬰兒枕,元寶枕,綉花枕等,多種形狀,枕頭尺寸,由標准人體工程學,增加了加高,超高等尺寸,並可按客戶要求訂制各種枕頭,以滿足不同體形的顧客需求。 枕芯填充物也由原來單一的蕎麥殼發展成為多種具有保健理療作用的中草葯成份。清新明目的菊花枕,健胃形脾的蠶沙枕,。。決明子,茶葉枕等,還有功效各異的中草葯葯包。 枕頭面料也由原來的高級絲絨面料,加入了最新的綠色環保的高級彩棉面料。 如今的六合泰枕頭,既是實實在在改善睡眠質量的枕頭,也是可以把玩的民俗藝術品,既是可以贈送親朋好友的保健用品,又是具有獨特文件文化內涵的旅遊紀念品。 平遙六合泰枕頭已經成為平遙晉商文化旅遊品當中不可替代的特色產品之一。 隨著古城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六合泰枕頭必將發出更加閃亮的光芒,讓更多的人與平遙人共享!

❻ 中國人是從那個朝代開始睡在床上的,是受什麼影響開始

床的歷史應該比國家更長,甚至可能比人類更長
人體睡覺時,如果接觸地面,會很不舒服並影響健康
傳說中是神農發明了床,但根據對類人猿的觀察,黑猩猩睡眠時,就會用樹枝草葉等構成墊子鋪在身下,這應該就是床的雛形
,

❼ 中國各個朝代的床是什麼樣

中國早期是席地而坐的,所以那時候沒有床,只有類似現在的朝鮮等地的榻榻米之類的矮腳踏,還有就是席子之類的,大概在漢代之後,隨著胡人大規模進入漢地,胡人的傢具也傳入中原,這時候此有了後代床的雛形,不過仍然是矮腳,三面有擋板,可以坐可以卧的,還有一種床就是現在的馬扎。宋代以後,傢具接近現在的形狀,明清之際床定型,不過四周有架子,可以支起文章幃帳之類的,除此外於現在的傢具沒什麼區別,。

❽ 韓國日本人為什麼不睡床中國的床是自己發明的嗎什麼時候有的.

因為中國人最初也是沒有床和椅子的。

床和椅子應該是從西域傳來的,最初的椅子就叫胡床。

《廣雅》雲:「棲,謂之床。」裝,載也,棲也,皆為人坐卧之用。故古代供跪坐之物,如同日本今之坐蒲團,曰床,漢代自胡人傳人,為垂足之坐;如今之行軍椅曰胡床,唐代自印度傳人,為倚背垂足之坐,如椅子亦曰繩床。床固同床,然此床非彼床,內容迥殊,以之劃分時代,蓋為此也。(摘自黃現璠著 《古書解讀初探》)

❾ 在中國歷史上床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一、古代床與榻的區別

今天我們常說的床榻,在古代是兩種用具。「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很多人將這句話中的卧榻理解為床,其實這是不對的。床是床,榻是榻,二者是有區別的。

床的起源是土台,榻的起源則是席子。古代最初沒有椅子和凳子,起居坐卧都在鋪於地面的席子上,這種生活方式被稱為「席居制」。北方多用草席,南方多用竹席。

床是古人晚上睡覺時用的寢具,早在處於母系氏族社會階段的半坡文化時期,就已經有了床的雛形——土台,類似今天的炕。到了商周時期,床的形制被逐漸確立下來。

宋代真正的卧具稱「四面床」,大多四面無圍子。遼、金、元時期,床發展成三、四面有圍欄的床。

明清流行架子床和拔步床,床變成了封閉式的,像一間小屋子。

不過現代很少見過架子床了,都成為文物啦!

閱讀全文

與中國什麼時候有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手機怎麼交費 瀏覽:616
印度的萬國是怎麼造的 瀏覽:865
印尼屬於什麼半島 瀏覽:224
伊朗紙幣換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101
伊朗粉紅清真寺現在長什麼樣子 瀏覽:719
越南傢具廠多少錢 瀏覽:255
伊朗紅花喝了有什麼好處 瀏覽:207
伊朗為什麼要殺美國特工 瀏覽:18
給伊朗匯款一次最多能匯多少 瀏覽:810
如何轉變中國廚師 瀏覽:342
中國聯通wap是什麼意思 瀏覽:436
犯罪逃到越南怎麼辦簽證 瀏覽:124
伊朗玻璃瓶多少錢 瀏覽:142
印度什麼宗教多 瀏覽:615
伊朗邊境線是什麼 瀏覽:794
中國在海外打工工資怎麼樣 瀏覽:829
印度寺廟老鼠多少錢 瀏覽:532
義大利面條為什麼互相纏繞在一起 瀏覽:346
伊朗南部有什麼港口 瀏覽:592
英國留學生如何做筆記 瀏覽: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