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這句話中的中國印指的是什麼
這里的印應該是指「痕跡」。烙上中國的痕跡,用「烙」字比喻對祖國的愛之深、之切,是永遠不能消除的。
❷ 篆刻分為陰文印和陽文印,北京奧運會徽「中國印」是什麼
北京奧運會會徽:會徽由兩部分組成。上半部分是一個橢圓形的中國傳統印章,上面刻著一副運動員向前奔跑迎接勝利的畫面。它也像現代詞「文」,意思是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下部是用毛筆書寫的「北京2008」和奧林匹克五環的標志,將奧林匹克精神與中國傳統文化完美結合,也標明了奧運會的時間和地點。
所謂陽文,是指保留字體的線條,雕刻出空白部分,使印在紙上的文字的陰影部分就是字體內容。但古名正好與今名相反,因為古人根據印在印章上的印章來稱呼陰陽字,而陽字又出現在印章上;印章是中文寫的,但印章是中文寫的。因此,為了避免誤解,我們把殷聞稱為柏文,把楊雯稱為朱溫。有些印章還夾雜著柏文朱文,被稱為「白澍文健印」。
❸ 巜我的中國心」歌詞中的'中國印'指什麼
字面意思是 中國的印記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
詳細點來說就是從血液到骨子裡的品格之類。
再遠點就是地方以及習慣。
再遠點就扯不到了。。。
❹ 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是什麼印
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是陰文印。篆刻分為陽文印和陰文印,陰文印指的是印章文字或圖像凹下的印章,印章蓋出來的效果印底呈紅色,文字呈白色,北京奧運會會徽的印章文字並無突起,且為紅底白字。❺ 中國印是什麼意思
中國印(篆刻)是一門歷史悠久的傳統藝術。
如單從文字釋意,「印」字左半部是個「爪」字,即手,右半部是個「節」字,就是符節,也就是憑證,合起來就是手持符節,代表誠信。2003年,「中國印·舞動的北京」誕生,隱喻著中國的信譽和沉穩,作為北京奧運會的會徽,表現出了北京的活力和魅力
❻ 中國印的由來
國印(篆刻)是一門歷史悠久的傳統藝術。如單從文字釋意,「印」字左半部是個「爪」字,即手,右半部是個「節」字,就是符節,也就是憑證,合起來就是手持符節,代表誠信。
至於中國印產生於何時、何地,在怎樣的背景下產生的,幾千年來沒有人能說得清楚,從最早富有神奇色彩的傳說到近代具有科學精神的理論探討,漸漸演繹出一個漫長的認知過程。
中國印的民間和神話傳說
關於中國印的起源,我們現在能見到的文字記載是在漢代編寫的緯書《春秋運斗樞》和《春秋合誠圖》。《春秋運斗樞》說:「黃帝時,黃龍負圖,中有璽者,文曰『天王符璽』。」《春秋合誠圖》描繪的更是繪聲繪色:「堯坐舟中與太尉舜臨觀,鳳凰負圖授堯,圖以赤玉為匣,長三尺八寸,厚三寸,黃玉檢,白玉繩,封兩端,其章曰『天赤帝符璽』。
上述兩種說法,顯然把中國印的起源歸之於神靈的創造與賜予了,今天看來當然是十分幼稚和荒謬的,但在我國古代,由於社會和文明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人們對於許多問題都不可能作出科學的解釋,所以這樣的說法大家還是篤信不移。
此外,還有把中國印說成是起源於殷墟甲骨的契書和青銅鑄造的銘文,這就比較現實一些。把中國印與甲骨文和青銅器銘文的刻制聯系起來加以分析,是不無道理的,因為甲骨文、青銅器銘文和中國印三者之間的關系是密切的,從材料的製作、鐫刻一直到書法藝術的表現,都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可以這樣說,沒有甲骨文和青銅器銘文,就沒有中國印。但這僅表明它們之間的聯系,卻沒有闡明作為一種獨立形式出現的中國印究竟是怎樣產生的。此外,還有諸如中國印起源於「徵識圖騰」,起源於「宗教」,起源於「生殖崇拜」和「勞動工具」等諸說,它們都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此問題。
中國印應該產生於古代制陶
考古證明,中國陶器產生於新石器時代早期,距今有八千多年歷史,而最原始的制陶即模製法,就是在模子里置竹籃條或繩子,接著用泥塗在模子里,待半干後取出,陶坯的表面就留下清晰的籃或繩的印紋。受如此印紋的啟示,先民們後來直接在陶拍上刻紋飾。陶拍原先是以拍打方式彌合泥坯裂縫的簡單工具,其上雕紋飾之後,就成為我國裝飾圖案和中國印藝術的淵源,陶經即由此脫胎而出。陶璽應該有兩種涵義。其一指璽印的質地為陶,由粘土的混合物經成型、乾燥、燒結而成;其二指用以戳壓泥陶上文字或徽記的經印。這些文字或徽記往往是器物主人或家族的名稱或標記。
最早的中國印是印璽,是私有制出現以後的產物,印璽的形成與貨物、與屬於私有財產的奴隸密切相關。《後漢書·祭祀志》指出:「三皇無文,結繩以治,自五帝始有書契。至於三王,俗化雕文,詐偽漸興,始有印璽以檢奸萌,然猶未有金玉銀銅之器也。」「三王」指夏禹、商湯、周文王。「詐偽」、「奸萌」顯然是私有制出現後的詐騙、冒認、偷盜、侵奪等不正當的行為。因此,能在器物上戳壓記號,以證明物歸誰主的中國印便應運而生。殷商時代的經印就僅僅起到了這樣的作用。到了西周,隨著「工商食宮」為特徵的商品經濟(即工匠和商賈都是貴族的奴僕,他們主要為封建領土貴族的政治或生活需要而從事工商活動。由於商品經濟不發展,當時獨立經營的手工業和商業極少)的出現,璽印躋身於符節一類行列,才有了憑信的作用。
❼ 「中國印」是什麼
中國印」採用中國特有的文字和印章的形式,創意十分獨特。會徽的原創者郭春寧 說,能夠做出這樣的會徽,靈感其實就出自於中國的傳統文化,要把現代奧林匹克精神與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很好地結合在一起,這就是他創作的思路。
郭 說,開始創作前,他閱讀了大量歷史書籍和資料,最終決定採用文字和印章的形式。因為文字和印章都是我們的國粹,文字是中國特有的,記載著我們悠久的文化歷史,而印章是符號藝術的一種,它們是一個非常好的結合體。另外,印章在中國傳統觀念中還有承諾、誠信的含義,這也為會徽創作提供了新的理念,就是我們中國鄭重承諾要舉辦世界上最出色的一屆奧運會。
順著這個思路,郭 開始了他的創作構思:用篆體創造一個新的「京」字,寓意「新北京、新奧運」,再把「京」字擬人化,變幻成一個跑動、跳躍甚至舞動的人形,體現「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精神。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有四項含義:其一是中國特點、北京特點與奧林匹克運動元素的巧妙結合。以印章為主體表現形式,將中國傳統的印章和書法等藝術形式與運動特徵結合起來,經過藝術手法誇張變形、巧妙地幻化成一個向前奔跑、舞動著迎接勝利的運動人形。人的造型同時形似現代「京」字的神韻,蘊含濃重的中國韻味。
以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印章(肖形印),作為標志主體圖案的表現形式,主體圖案基準顏色選擇紅色,傳達和代表了中國文化喜慶、熱烈的氣氛。印章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在中國出現,是淵源深遠的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形式,並且至今仍是一種廣泛使用的社會誠信表現形式,寓意北京將實現「舉辦歷史上最出色一屆奧運會的庄嚴承諾」。另外,紅色歷來被認為是中國的代表性顏色,具有代表國家、喜慶、文化傳統的特點。
這個標志還代表著北京正以改革開放的姿態,歡迎世界各地運動員和人民歡聚北京,生動地表達出北京張開雙臂,歡迎八方賓客的熱情與真誠,傳遞著奧林匹克的理念與精神。印章中的運動人形剛柔相濟,形象友善,在蘊含中國文化的同時,充滿了動感,體現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以及以運動員為核心的奧林匹克運動原則。
其二是城市加年份的標准字體設計別出心裁、獨樹一幟。「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字體部分採用了漢代竹簡文字的風格,將這一字體的筆劃和韻味有機地融入到「Beijing2008」字體之中,自然、簡潔、流暢,與會徽圖形和奧運五環渾然一體。字體符合市場開發目的,與標志主體圖案風格相協調,避免了未來在整體標志注冊與標准字體注冊中因使用現成字體而可能出現的仿冒侵權法律糾紛。
其三是總體結構與獨立結構比例協調。「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中的中國印、Beijing2008和奧運五環三部分之間在布局及比例關系方面近乎完美。每一部分獨立使用時比例合理,不失協調。
其四是有利於形象景觀應用和市場開發。國際奧委會知識產權注冊機構認為,「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之主體圖案具有作為獨立商標注冊的條件,在城市景觀布置、場館環境布置等方面蘊含著巨大的潛力。
❽ 什麼是中國印
【含義】title]「中國印·舞動的北京」會徽將肖形印、中國字和五環徽有機地結合起來,充滿了深沉的活力。尺幅之地,凝聚著東西方氣韻;筆畫之間,升華著奧運會精神。
【內涵】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不是普通的印記。她是奧運會近百年歷史中對舉辦城市名單最大一處空白的填補!她是中華民族在奧運會舉辦史上邁出的第一步!她是中華文明對奧林匹克憲章的首次闡釋!她還是對奧林匹克運動做出的最多人數的承諾!
法國雕塑大師羅丹曾經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下面,從文化與審美的角度,品位她的美,挖掘她的深厚內涵。
一、中國印
中國印章古時稱作璽、印、寶、章,「」、「印信」、「記」、「朱記」、「合同」、「關防」、「圖章」、「符」、「契」、「押」、「戳子」等等,是歷史上出現過的各種習慣稱呼。古印章流行於古代,其古樸、稚拙的風貌體現著不同時代的人們對於美的理解與追求,浸透著歷史的深沉和神秘的美感。其中有一類圖畫入印的印章,這就是肖形印。
肖形印是我國在先秦即已有之的印章形式。兩漢是古肖形印的興盛時期。那一時期的肖形印,有刻畫民族崇尚和神話傳說的「四靈印」、「虎印」、「鹿印」、「鳳印」、「伏羲印」、「神人操蛇印」等印章圖案;也有反映現實社會生活的各類肖形印,如「鼓舞印」、「鼓瑟吹竽印」、「長袖舞印」等印記圖形;還有「牛耕印」、「雜耍印」、「馴獸印」等從不同側面反映漢朝人生活、娛樂情景的印章形式。
據遺物和歷史記載,至晚在戰國時代,我國已普遍使用印章。起初,印章是作為商業上交流貨物時的憑證,同時也是信譽的標記。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印章的使用范圍擴大為表徵當權者權益的法物,是當權者權力的象徵。
對我國印章有了一定了解後,如果再來品一品「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就會覺得她更為可愛。她上面的筆畫,像字非字,似畫非畫;融字於畫,寓畫於字;筆畫之間,舞姿翩翩;舞韻之中,筆墨縱情;以竹簡漢字筆體書寫的「Beijing2008」更浸透著中華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這一切,既濃縮了我國古代印章由字而畫的發展軌跡,也詮釋了我國古代哲學力求中庸的主流觀點。這些,再加上象徵中國的紅色印泥和巨型方印,使得「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積聚了大量的歷史信息和富足的文化精髓,難怪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設計主任、2008年奧運會會徽參與者之一布雷德.科普蘭德先生,從許多會徽設計方案中一見到「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便當即托口而出:她是中國的!
二、舞動的北京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隱喻著中國的信譽和沉穩。而作為一屆運動會的會徽,她還表現出了北京的活力和魅力。北京在舞動,在和著時代的韻律舞動;北京不僅是富有文化傳統的古代名城,更是富有創新精神的現代都市――這是「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的又一寓意。
據考察,據今約5000年的青海大同縣上孫寨出土的舞蹈紋彩陶盆,是迄今所知我國最古老的原始舞蹈圖像。在陶盆內壁上,有3組舞者,每組5人手挽手列隊舞蹈。
我國古代的大夏樂舞有九段,表演時演員頭戴皮帽,身著素服,風格古樸。商代的巫樂舞廣泛用於各種祭祀場合。周天子有「八佾」之舞,秦漢有專門的樂舞機關。西漢末的趙飛燕就是一名知名的舞者。魏晉南北朝時,士族階層享樂之風很盛,輕歌曼舞,終日不絕。隋唐是舞蹈十分繁榮的時代,《霓裳羽衣舞》、《胡旋舞》是其中的精品。明清的民間歌舞也十分豐富,僅漢族就有秧歌、花鼓、採茶、花燈、打連香、跑旱船、竹馬等各種名目。到了近現代,中國傳統舞蹈又煥發了無限生機,產生了許多優秀作品,如《寶蓮燈》、《小刀會、《絲路花雨》和《千手觀音》等。
可見,在我國各個時代,舞蹈就與生活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國古代先民伴隨著舞蹈勞動、祭祀,舉行各種儀式,表達各種情懷。我們要首次舉辦奧運會。對於這樣一個世界性的盛會,我們當然也可以用舞蹈語言加以表達。英國著名抽象派雕塑家莫爾說過:「一切原始藝術最突出的特點,是它們那種生氣勃勃的活力」。我們從「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看到的正是這種活力。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中的人形圖畫似曾相識,這就是與舞蹈《絲路花雨》同源的敦煌壁畫中的舞姿。誇張的身體比例和肢體位置,舒展的筆畫和簡捷的構圖,充分表現了北京人的熱情與豪邁,奔放的舞姿則充分預示著北京城的未來。我們彷彿看到,一個滿懷熱情和希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舞者,正在向給與他歡呼的人歡呼。當然,他舞出的不僅僅是人們的熱情,他還將奧運會「更快 更高 更強」的理念寫意地「跳」了出來。
三、會徽中的一座豐碑
要更多地了解「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作為一屆奧運會會徽的理由,我們就有必要對歷屆奧運會會徽作一個大致的考察。
算上「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奧運史上已出現過46個會徽。在奧運會近百年歷史中,奧運會徽從無到有,從繁到簡,會徽設計走出了一條從具體到抽象的道路。前幾屆奧運會上,會徽還沒有出現,代表奧運會形象的視覺圖像往往由海報來承擔。最初的會徽圖案,多是表示舉辦國地域性標志或運動形象的圖案;後來,結合地域與運動圖案的會徽產生了;再後來,就出現了抽象性的圖案。
會徽圖案的如上變化,與西方畫派的印記完全吻合。撇開較古老的以寫實為主的學院派和宗教畫派不談,單單從19世紀浪漫主義(含象徵主義)、現實主義(含自然主義)到印象派再到後來的野獸派、表現主義畫派、抽象藝術畫派、超現實主義畫派及再後來的後現代畫派,西方美術史走過了一條從「寫實」到「抽象」再到「無主旨」的發展之路。而無論從美學理論還是美術實踐上看,抽象的圖案是最能隱喻意義的圖案,是最能表達思想的圖案。
如果把「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看做一個漢字「京」,她便是奧運會徽史上第一次漢字字形的引入。漢字是表意文字,是象徵性的符號體系。漢字中的一筆一劃,充滿者對生活氣氛的烘托和對生命意義的隱喻。如果把「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當做一個「人」形畫,她便是東方繪畫表現手法上的一次傑出應用。和西方嚴格的寫實方法相比,東方畫在空間要求上比較靈活、概括,允許虛擬和省略。但正是這種虛擬和省略,給觀者創造了真實而無限的想像空間。「中國印·舞動的北京」是一次融合中國書法、印章、舞蹈、繪畫藝術和西方現代藝術觀念的成功的藝術實踐。她表達了人們要表達的理念,也寄託著人們將要賦予她的理想。她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她將當之無愧地成為奧林匹克運動視覺形象史上的一座藝術豐碑。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之一筆一劃,她的每一個構成要素,承載著凝重的中華文化傳統和激越的奧林匹克精神,彰顯著先進的審美觀念和昂揚的時代激情。她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一個奧運會歷史上史無前例的會徽,也將是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又一次發揚光大。
會徽的字體設計採用了中國毛筆字漢簡的風格,設計獨特
會徽作品「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的字體採用了漢簡(漢代竹簡文字)的風格,將漢簡中的筆畫和韻味有機的融入到「北京 2008」字體之中,自然、簡潔、流暢,與會徽圖形和奧運五環渾然一體,字體不僅符合市場開發目的,同時與標志主體圖案風格相協調,避免了未來在整體標志注冊與標准字體注冊中因使用現成字體而可能出現的仿冒侵權法律糾紛。
【特點】
經過專家反復推敲、修改,「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中作為主體的中國印、「漢簡體」「北京2008」和奧運五環三部分之間在布局以及比例關系方面特別是中國印部分,已近完美。與此同時,每一部分獨立使用時依然比例合理,不失協調
1.會徽設計將中國特色、北京特點和奧林匹克運動元素巧妙結合。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以印章作為主體表現形式,將中國傳統的印章和書法等藝術形式與運動特徵結合起來,經過藝術手法誇張變形,巧妙地幻化成一個向前奔跑、舞動著迎接勝利的運動人形。人的造型同時形似現代「京」字的神韻,蘊含濃重的中國韻味。
該作品傳達和代表了四層信息和涵義:
(1)中國文化。
以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印章(肖形印)作為標志主體圖案的表現形式,印章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在中國出現,是淵源深遠的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形式,並且至今仍是一種廣泛使用的社會誠信表現形式,寓意北京將實現「舉辦歷史上最出色的一屆奧運會」的庄嚴承諾。
(2)紅色。
選用中國傳統喜慶顏色—紅色作為主體圖案基準顏色。紅色歷來被認為是中國的代表性顏色,還是我國國旗的顏色,代表著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具有代表國家,喜慶,文化傳統的特點.因此,標志的主體顏色為紅色,具有代表國家、代表喜慶、代表傳統文化的特點。
(3)中國北京,歡迎世界各地的朋友。
作品代表著北京正以改革開放的姿態歡迎世界各地運動員和人民歡聚北京,生動的表達出北京歡迎八方賓客的熱情與真誠,傳遞出奧林匹克的理念和精神。作品內涵豐富,表明中國北京張開雙臂歡迎世界各地人民的姿態。
(4)沖刺極限,創造輝煌,弘揚「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一直強調以運動員為核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正體現了這一原則。印章中的運動人形剛柔並濟,形象友善,在蘊含中國文化的同時,充滿了動感。
2.會徽的字體設計採用了中國毛筆字漢簡的風格,設計獨特。
會徽作品「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的字體採用了漢簡(漢代竹簡文字)的風格,將漢簡中的筆畫和韻味有機的融入到「BEIJING 2008」字體之中,自然、簡潔、流暢,與會徽圖形和奧運五環渾然一體,字體不僅符合市場開發目的,同時與標志主體圖案風格相協調,避免了未來在整體標志注冊與標准字體注冊中因使用現成字體而可能出現的仿冒侵權法律糾紛。
3.會徽總體結構與獨立結構比例協調。
經過專家反復推敲、修改,「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中作為主體的中國印、「漢簡體」「北京 2008」和奧運五環三部分之間在布局以及比例關系方面特別是中國印部分,已近完美。與此同時,每一部分獨立使用時依然比例合理,不失協調。
4、利於今後的形象景觀應用和市場開發。
從「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的延展設計中可以看出,它在城市景觀布置、場館環境布置等方面蘊含著良好的、巨大的潛力。 中國印--這是2008年將在北京舉辦的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會徽。她似印非印,似「京」非「京」,瀟灑飄逸,充滿張力,寓意是舞動的北京;她是有中國精神、中國氣派、中國神韻的中國漢文化的符號,象徵著開放的、充滿活力的、具有美好前景的中國形象;她體現了新北京、新奧運的理念和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內涵,再現了奧林匹克友誼和平進步、更快更高更強的精神。 中國印--這是13億中國人民向全世界的承諾。蓋下這印記,就意味著用我們中國最莊重、最神聖的禮儀,再次向全世界庄嚴地承諾,把北京2008年奧運會辦成歷史上最出色的一屆奧運會,這是中國人民的誠信和尊嚴。從這一刻起,舞動的北京張開雙臂,呈現開放姿態;從這一刻起,舞動的北京張開雙臂,迎接四方友人;從這一刻起,舞動的北京將張開力量的雙臂,與寬廣博大世界共同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