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人為什麼要這么自卑
中國人有一個社會病態心理:外表高傲,內心自卑。全民心態。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是多方面造成的:
一是因為歷史。中國的歷史文明分成兩部分,一個是遠史文明,一個是近史文明。中國的遠史文明是值得我們驕傲的,但近代是封閉的,社會發展是落後的。這個中國人都明白。
二、現代中國發展與全民生活水平與世界的差距。也就是樓上所說的國家落後造成心理自卑了。
三、中國的特殊地位。現代中國在世界上有很多第一,為世界矚目,但在經濟環境與全民素質乃至社會結構都有很多矛盾點(非幾句話能闡述清楚的呵呵)。
⑵ 為什麼中國人那麼多
龐大的人口數量一直是中國最顯著的國情。到2005年,中國大陸人口已經達到13億。在今後至少100年內,中國的人口問題將始終是制約中國社會發展的巨大的瓶頸。
中國人口為什麼會這樣多?我認為是和以下幾個因素有關系的。
其一,中國幾千年來是一個農耕民族,農業生產不同於工商業活動,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勞動效益的增加和農業勞動條件的改善是非常困難和非常緩慢的。農業主要是靠天吃飯,靠人幹活。人口多,勞力多,產量就多。生產人口的成本低,收益大。這就必然刺激人口的絕對增長。
其二,中國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畜牧業少而又比較集中在邊緣區域,由動物引發的大規模的瘟疫很少爆發,缺少對人口的一種自然淘汰的手段。
其三
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在於,由於中國社會發展的特殊性,它沒有經歷過商品經濟的原始積累和競爭階段。而競爭是實現社會資源優化的杠桿,也是實現人口優勝劣汰的最有效的最合理的手段。歐美人種的優化,很大程度上是通過競爭和兩極分化實現的。這一過程雖然殘酷,但結果是相當合理的。我們沒能經歷這一過程,我們只能拖拽著巨大的各色人口,躑躅著爬過半封建社會,擁擠在初級階段。
其四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實行了計劃經濟,分配上是平均主義,經濟上沒有競爭,「人人有飯吃,人人有工作」,各種政策實際上向低素質者傾斜。繼續延續了農業經濟的「人多力量大」的傳統觀念。五六十年代批判了馬寅初的「新人口論」,自此,人口的迅速增長一發不可收拾。目前,雖然中國已經進入了低生育率國家行列,但由於人口增長的慣性作用,當前和今後十幾年,中國人口仍將以年均800-1000萬的速度增長。按照目前總和生育率1.8預測,2010年和2020年,中國人口總量將分別達到13.7億和14.6億;人口總量高峰將出現在2033年前後,達15億左右。
有趣的是,正在中國焦慮於人口太多的同時,歐美很多國家卻憂慮於本國人口發展緩慢。去年在歐洲,一位德國人曾經抱怨他們的年輕人「不愛國」,理由是這些年輕人不結婚,不愛生小孩。
⑶ 中國人為什麼長得那麼好看
這是由於我國古代經歷過多次的戰爭和時代的更迭,很多民族不斷的相互通婚所產生的一種基因遺傳的效果。比如說就拿我們現在的漢族來說吧,其實很多正統的漢族人往往都是單眼皮的,只有跟少數民族通婚了以後,才會逐漸的產生出雙眼皮的人群。
那麼在其他方面往往也是如此,一些鼻樑比較高的人,在與一個鼻樑比較低的人群通婚以後,如果這個孩子繼承了優良的傳統,那麼肯定會在一定程度上的比以前要帥氣或美麗的多。當然除了這種主要原因以外,還有以下幾個因素:
3、對美麗的追求從未停止
事實上古往今來,我國人民對於美麗的追求從未停止過,雖然並不像韓國那樣把整容也非常平常的事情,但是我們的民族崇尚的是自然美,即使追求美麗,也是在自然形式上讓我們自身慢慢的改變而達到目標,比如說我們懂得經常用生薑抹一抹眉毛,讓眉毛變得更加有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⑷ 為什麼中國人這么聽話
中國相對西方要聽話保守,因為幾千年來中國講究忠君孝父的儒家思想的熏陶,孔子把等級思想作為「愛」的表現,以等級尊卑表達愛,對長輩是敬愛,對君王的愛就是愛國,但是也講究一個君王仁愛子民,長輩禮讓小輩的大度的愛,是自發的,不是法律強迫的。但是到統治階級時,以法家思想解讀儒家,只有單一下級服從上級的關系,忽視下級的訴求。因此,儒家思想熏陶本質是封建主義幾千年思想壓迫。而且百姓習以為常的認可。中國還沒有西方民主時,中國人有反抗過,但是起義的結果就是換了一個皇帝,換了個壓迫者。這就說明中國人雖然奴隸性,但是沒有實際的主子奴役中國人,中國人不知道民主,當然就認同封建的一套,中國人聽話,中國是奴隸,但是奴隸主並不是確切的人,而是一種上下級思想,每個國人自然就是社會的奴隸,大家都這么做,我也這么做的感覺。這里的聽話,負面的解讀一下,精日分子,崇洋媚外,麻木愚昧等都是表象,其本質就是大家都在做這種事,我如果做別的事就會成為異類的這種從眾主義。在遵循社會認可的主流思想,聽社會潛規則的話語過程中,抹去了自己的思考,這便是現在很多人埋怨中國人太聽話的本質。中國人最大的奴隸其實不是統治者,也不是你的上級或者是資本家,而是自己,模仿大多數人的生存方式,也只能成為普通人,為何放棄思考,不去嘗試新的生存方式?
⑸ 為什麼中國人那麼善良而且又素質高。
中華民族是一個悠久歷史的民族,五千年歷史文明從未中斷過,因此文明的熏陶造就了中國人善於傳承的優秀品質,善良和素質這樣優秀的品格就會一代代傳承下來,因此,中國人善良,並且素質高。
⑹ 中國人為什麼這么多
因為有一代人特別熱衷於生小孩,巧合的是,那代人正巧處於一種難以控制的野蠻狀態,自己不具備與其年齡相當的科學素養。
傳統中國人的價值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斷子絕孫,絕戶為貶義詞
⑺ 中國人為什麼那麼團結
團結! 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相對和平,安逸的國家。就像你和你的兄弟姐妹,他們生活很富裕,身體非常好,什麼事情都很順利,也沒有什麼危險威脅到他們,那麼你對他們的關心就會少,或者有時候不考慮他們。但是這不能說出你不愛他們!反之,如果他們有什麼困難,那你會時刻牽掛著他們,或者經常去看望,更可能就守護在他們身邊! 所謂「大災有大愛!」只有到了我們面臨困境的時候,我們才能,也才需要我們更團結去面對,比如:奧運聖火在國外受到阻撓,汶川大地震,全國人民表現出來的奉獻精神就是最好的體現。
其實世界歷史上總體單一民族更團結。而如果一個國家,民族太多,基本上國內紛爭和動亂必然更多。而唯一例外的是中國,為此,西方想不通,中國有56個民族,為何國家卻如此團結呢?其實根本原因只有一條。那就是「歷史的長期融合」。中國民族雖然多,但是其實早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每個民族的歷史和文化,高度融合,最後結合在一起。成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這是團結一致的核心。而之所以形成如此,其實核心還是在於長期的歷史交融和融合。
如今的中國是經過數千年歷史沉澱而來的,中國成為了時代發展速度的代名詞,而且在如此歷史時間長河之中的,中國的歷史底蘊發展讓全世界都為之贊嘆甚至是側目相待的。
就有美國人表示:中國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所有中國人都有刻在骨子裡中國情。
西方著名學者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中有這么一句話:中國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偽裝成國家的文明。
⑻ 為什麼中國人這么多
這個問題的原因很多,但我認為主要和地理環境有關。
中國的地理版圖我們都很熟悉,西高東低,黃河長江兩大主要水系和眾多的分支,還有淡水湖,這都是適合人類生存的條件。不同的海拔和南北巨大的緯度跨度及氣候變化,使人的適應能力得以增強,廣大的海岸線也是漁獵和商貿往來的天然條件。這樣的地理環境,促使這片地域,能夠人口繁榮,文明叢生,青藏高原形成一個天然屏障,也使得其東側的人群無法大規模向西遷徙而使得人口相對集中。即使經歷千年的戰亂,依然能夠恢復生機。即使多次遭受外部侵略,也能夠頑強生存,修養生息。當然還有文化、社會等諸多因素。其實,人口的多少在有些時候就是好事,例如建國初期的建設時期,抵禦侵略的戰爭時期。還有現在這個厚積薄發數百年難遇的高速發展時期。不同於印度的「有數量沒質量」的臟亂差,我國還是有著巨大的人口資源優勢的。另外像俄羅斯地廣人稀,美國的人少錢多,都是特定的歷史和地理環境造成的。當然,以後的「後普京」時代,也許會有收復失地的可能性,那我們隨便的搬過去一個四川或者廣東,都可以覆蓋廣袤的遠東黑土地,甚至更遠的區域。有強大國力的支撐,人多,就是好事!
⑼ 中國人為什麼現在還是這么自大
因為我們中國人永遠都是那麼自大的,因為我們有信心,中國才是最強大的,我們齊心合力,不敢做什麼。不像其他國家一樣亂糟糟的,我們是很有趣的,所以雖然我們中國人口多,但是我們也不是什麼好欺負的東西。中國人加油啊,我是中國人,我為中國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