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排名
中國十大淡水湖排名如下:
1、[江西]鄱陽湖3283平方公里
B. 中國三大湖都是什麼
中國地域遼闊,境內大大小小的湖泊眾多,按面積來算,中國三大湖分別是:青海湖、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呼倫湖、納木措湖,也是我國面積較大的湖泊。
一、青海湖: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省境內,中國最大的內陸湖、鹹水湖。青海湖面積達4456平方公里,環湖周長360多公里,湖面東西長,南北窄,略呈橢圓形。青海湖水平均深約21米多,最大水深為32.8米,蓄水量達1050億立方米,湖面海拔為3260米。
C. 中國五大淡水湖是面積最大的淡水湖是
中國五大淡水湖是: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
面積最大的鄱陽湖:面積 3960平方公里。
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位於江西省北部,面積3960平方公里,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湖的西北是避暑勝地廬山。
鄱陽湖旅遊景區,主要指湖區內的景點及自然保護區整體。湖區有41個島嶼和7個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內鄱陽湖候鳥已達300多種,近百萬只,其中珍禽50多種,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保護區。世界上現有白鶴大約為4000多隻。其中90%在鄱陽湖越冬。鄱陽湖是白鶴的世界,水鳥的天堂。
鄱陽湖是長江江豚重要棲息地和種質資源庫,江豚數量穩定,種群結構合理,屬於長江江豚的優質種群。截止2016年,鄱陽湖現有江豚數量為450頭左右,是洞庭湖擁有江豚數量的5倍,佔全中國一半。
(3)中國哪些湖最大擴展閱讀
鄱陽湖的古稱很多:彭蠡澤、彭澤、官亭湖、揚瀾、擔石湖等等,不下10個。這倒不是因為它有許多淵源,而是由於它兼並了許多小湖,逐漸擴大,同時也並蓄了那些小湖的名字。它本初的乳名源自大禹治水時期,這片地區因地勢低窪,
形成了數條分汊狀水系,所以取古漢語中表數量多的虛詞「九」,稱其為九江。《禹貢》中記載「九江孔殷,東為彭蠡。」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即葫蘆。也就是說,這片窪地湖泊,自古就形似葫蘆瓢。
D. 中國五大淡水湖是哪幾個最大的是哪個
中國五大淡水湖是:江西的鄱陽湖、湖南的洞庭湖、江蘇與浙江之是的太湖、江蘇的洪澤湖、安徽的巢湖。其中面積最大的淡水湖是翻陽湖。
E. 中國最大的湖泊是什麼湖
中國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青海湖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省境內,中國最大的內陸湖。由祁連山脈的大通山、日月山與青海南山之間的斷層陷落形成。
青海湖長105公里,寬63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地處青藏高原的東北部,西寧市的西北部。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環抱:北面是大通山,東面是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是橡皮山。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海拔3600~5000米之間。
青海湖的構造斷陷湖,湖盆邊緣多以斷裂與周圍山相接。距今20~200萬年前成湖初期,形成初期原是一個大淡水湖泊,與黃河水系相通,那時氣候溫和多雨,湖水通過東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黃河,是一個外流湖。
F. 中國最大的湖是哪個湖
中國最大的湖是鄱陽湖。
鄱陽湖,古稱彭蠡、彭蠡澤、彭澤,位於江西省北部,地處九江、南昌、上饒三市,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國第二大湖,僅次於青海湖。
鄱陽湖是流域的匯水中心,僅以湖口與長江相通,控制著流域與長江的水量吞吐平衡,多年平均年人出湖徑流量1509億立方米。它不僅接納流域五大河來水,湖區周邊還有14條30公里以上的河流直流人湖,在一定的情況下還接受長江水倒灌。
G. 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是什麼湖
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陽湖。鄱陽湖位於江西省北部,地處九江、南昌、上饒三市,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最大的淡水湖。
鄱陽湖主要由贛江、修河、信江、饒河、撫河等水源供給,自南向北在九江市湖口縣石鍾山附近匯入長江。鄱陽湖在調節長江水位,涵養水源,改善當地氣候和維護周圍地區生態平衡等方面都起著巨大的作用。
鄱陽湖承5河通長江,成為全省的「集水盆」,五河入江的「中轉站」。南部湖區為鄱陽湖主體,約占湖泊總面積的五分之四。除匯納贛、撫、信、饒、修五大河流來水外,環湖區流域面積大於200平方千米的直接入湖河流有4條。西、南部為河流泛濫平原,沿岸湖港密布,底質多為沉積性泥沙。東部鄱陽、都昌沿岸,沼澤灘地多,地勢平緩,湖岸彎曲。
H. 中國最大的湖是哪個
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泊:鄱陽湖南北長173公里,東西最寬處達74公里,平均寬16.9公里,湖岸線長1200公里,湖體面積3583平方公里(湖口水位21.71米),平均水深8.4米,最深處25.1米左右,容積約276億立方米,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泊。它承納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五大河。經調蓄後,由湖口注入我國第一大河--長江,每年流入長江的水量超過黃河、淮河、海河三河水量的總和,是一個季節性、吞吐型的湖泊。鄱陽湖水系流域面積16.22萬km2,約占江西省流域面積的97%,占長江流域面積的9%:其水系年均徑流量為1525億立方米,約占長江流域年均徑流量的16.3%。
青海湖,是我國第一大內陸湖泊,也是我國最大的鹹水湖。它浩瀚縹緲,波瀾壯闊,是大自然賜與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寶鏡。
青海湖,古代稱為「西海」,又稱「鮮水」或「鮮海」。藏語叫做「錯溫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語稱它為「庫庫諾爾」,即「藍色的海洋」。由於青海湖一帶早先屬於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漢代也有人稱它為「仙海」。從北魏起才更名為「青海」。
青海湖面積達4456平方公里,環湖周長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還要多。湖面東西長,南北窄,略呈橢圓形。乍看上去,象一片肥大的白楊樹葉。青海湖水平均深約19米多,最大水深為28米,蓄水量達1050億立方米,湖面海拔為3260米,比兩個東岳泰山還要高。由於這里地勢高,氣候十分涼爽。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氣溫也只有15℃左中,是理想的避暑消夏的勝地。
I. 中國哪個湖最大
青海湖的構造斷陷湖,湖盆邊緣多以斷裂與周圍山相接。距今20~200萬年前成湖初期,形成初期原是一個大淡水湖泊,與黃河水系相通,那時氣候溫和多雨,湖水通過東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黃河,是一個外流湖。至13萬年前,由於新構造運動,周圍山地強烈隆起,從上新世末,湖東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來注入黃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東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現了尕海、耳海,後又分離出海晏湖、沙島湖等子湖。
境域變化
青海湖
由於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遂演變成了閉塞湖。加上氣候變干,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漸變成鹹水湖。北魏時青海湖的周長號稱千里,唐代為400公里,清乾隆時減為350公里。在布哈河三角洲前緣約20公里處有古湖堤遺址;距湖東岸25公里處的察漢城(建於漢代),原在湖濱。東西兩邊已分別退縮25公里和20公里,水位下降約100米。青海湖呈橢圓形,周長300餘公里。
1908年,俄國人柯茲洛夫推測當時湖面水位3205米,湖面積為4800平方公里;上世紀50年代的測繪資料顯示,青海湖湖水面積為4568多平方公里;70年代出版的地形圖量得湖水位3195米左右。湖面積為4473平方公里;1988年,水位3193.59米,湖面積為4282平方公里,2000年,通過遙感衛星數據分析,青海湖的面積是4256.04多平方公里。2013年8月,青海湖湖區面積為4337.48平方千米。湖水容積739億立方米,最長約104公里,最寬約62公里,最大水深31.4米,湖水平均礦化度12.32克/升,含鹽量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