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結合自身實際談談你對中國夢的理解
夢想照進現實,關鍵在於行動、在於實干。作為青年學子,要實現夢想,讓人生出彩,首先,必須要靠自己的辛勤勞動,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夢想的實現不能僅停留在口頭上,唯有付諸實踐,通過大量的嘗試與錘煉才能抵達夢想成功的彼岸。
其次,要有堅定的信念與明確的個人目標。要實現大夢,就必須實現小夢。中國夢是一種信念,堅信我們為之共同奮斗就能實現的信仰。就要將個人夢想與「中國夢」結合起來,以持之以恆做事態度,努力學習和工作,為實現夢想而奮斗。
走過「雄關漫道真如鐵」的昨天,跨越「人間正道是滄桑」的今天,「中國夢」正引領當代中國向著「長風破浪會有時」的明天邁進。一百多年前,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寫到:「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莘莘青年學子是國家最寶貴的資源,承擔著建設祖國的重任。在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的征程上,只要我們堅定信心,一步一個腳印,實實在在做實事、做好事,我們的中國夢也終將會實現!
㈡ 什麼是中國夢,怎樣理解中國夢
中國夢是一個政治概念,正式提出於2012年11月29日。「中國夢」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並且表示這個夢「一定能實現」。「中國夢」的核心目標也可以概括為「兩個一百年」的目標,也就是:到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時,逐步並最終順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體表現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實現途徑是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弘揚民族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實施手段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建設。
對於初中生來講,可以理解為愛國教育的一個組成版塊。未來的中國夢能不能實現,是看初中生們能夠成長成什麼樣子。
㈢ 談談你對中國夢的理解怎麼說
對中國夢的理解,主要是圍繞中國夢的意義,以及中國夢是如何實現的展開寫作就可以。
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復興夢,實現「中國夢」需要我們把美好的願望轉化為實際行動,需要大家自覺地將我們個人的夢與國家的夢、民族的夢有機統一起來,集聚更高、更強的力量,共同為之奮斗。
「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只有民族、國家全面科學發展,個人才能實現夢想。同樣,只有每個人都充滿激情和夢想,「中國夢」才夠美麗,才夠堅實。
個人的「中國夢」就是期盼在從事的老幹部工作中,認真落實好黨和國家關於離退休幹部的各項政策,切實加強離退休幹部的思想政治建設和黨支部建設,努力搭建平台,切實發揮好離退休幹部的政治優勢、資源優勢、人脈優勢、經驗優勢,為促進巴中與全省同步實現全面小康貢獻余熱。
在從事的老幹部工作中,切實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努力爭做老幹部工作者實現「中國夢」的組織者、引領者、實踐者,有效傳遞凝聚「兩化」互動、統籌城鄉、追趕跨越、加快發展和建設「兩地兩區一中心」,與全省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的正能量。
(3)說一說你對中國夢是怎麼理解的擴展閱讀:
從大的方面來說,這個問題已經獲得了解決—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但是就實現中國夢的大的目標: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幾點來看,我們要克服的困難還很多,我們要走的具體路徑還有不確定的地方。
發展路徑問題關乎中國夢的實踐效果,關乎中國現代化的最終命運。習近平同志在闡述中國夢時把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放在關鍵的位置,使得中國夢的實現有了明確的方向和現實的基礎。
㈣ 如何理解中國夢的思想內涵和實現途徑
中國夢的涵義: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實現中國夢的三大動力源。「中國夢」的主要動力有三大來源:第一,追求經濟騰飛,生活改善,物質進步,環境提升;第二,追求公平正義,民主法制,公民成長,文化繁榮,教育進步,科技創新;第三,追求富國強兵,民族尊嚴,主權完整,國家統一,世界和平。
詳解:
一、中國夢的深刻內涵:
第一、國家富強是實現中國夢的前提。國家富強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心任務。中國只有成為強國,才有實力和底氣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就需要把握世界主題,保持戰略定力,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構築世界一流的硬實力和軟實力。要提升國際政治地位,在參與全球事務中大有作為;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提高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的能力;以全球視野擴大「中國創造」,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建設海洋強國,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文化強國,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不斷提高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建設人才強國,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廣納天下英才。
第二、民族振興是實現中國夢的核心。民族振興主要是民族精神的振興。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靈魂和精神支柱,民族精神還是標志民族發展和社會進步程度的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社會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和共同進步的源動力。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綿延不絕的文化傳承中,孕育和凝結出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和自強不息為基本特徵的民族精神。但是,近代中國卻出現了民族精神的失落和頹廢。政府統治腐敗,外國勢力入侵,民族精神不振,中華民族振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面對危機,有不少仁人志士奔走呼號、喚醒民眾,呼籲民族的振興。鴉片戰爭後,啟蒙思想家魏源就指出:清政府之所以政治衰敗、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於當時的社會風氣是「人心之寐患」。這些論斷無一不在說明:在民族發展的關鍵時期,重振民族精神,對民族振興何其重要,何其緊迫。
第三、人民幸福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人民幸福是中國夢、民族夢、個人夢的聚集點,也是實現夢想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民幸福的關鍵就在於民生的改善與保障,因此我們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使人們通過實實在在的民生改善,來感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二、中國夢的實現途徑
第一,黨的領導為中國夢引領導航。
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是經過長期艱苦卓絕的努力並付出巨大犧牲確立的。今天,我們依舊要堅持黨的領導,讓黨的領導為中國夢引領起航。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其一,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需要共產黨的領導。其一,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需要共產黨的領導。翻開我國的歷史長卷不難看見,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時期,往往是國力富強,人民安居的大好時期。千百年廣為傳頌的「文景之治」,「光武中興」、「開元盛世」,「貞觀之治」、莫不如此。反之,國家分裂、民族鬩牆的時期、往往也是國力衰微,人民苦堪的悲痛時期。在我國當前,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使中國夢夢想成真,就必須要有一個安定、團結、穩定、和諧的政治環境。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就不可能保持這種社會政治局面的出現,也就無法保證中國夢的順利實現。其二,組織和團結全國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億萬群眾的事業,需要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團結奮斗。只有匯集全國各族人民的全體智慧和力量,才能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不斷推向前進。要實現這樣的團結,就必須要求我們黨用黨性保證團結,用共同的事業促進團結,自覺維護全黨的團結統一,鞏固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加強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為促進中國夢的實現而努力奮斗。
第二,特色道路為中國夢揚帆啟航。
黨近百年的發展經驗告訴我們,道路選擇至關重要。黨的十八大也著重指出:「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尤其是在中國這么一個經濟文化都十分落後的國家,走什麼樣的復興之路,是一項極為艱難的選擇。反觀中國近來歷史的發展,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也一直是中國人民追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發展的重要命題。無數仁人志士都對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是可惜都以失敗而告終。只有中國共產黨創造性地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找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歷史和現實無可辯駁地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人民在新的偉大實踐中所做的科學選擇,是一條引領中國人民走向光明的康莊大道。事實也充分證明,在當今中國,沒有別的旗幟,只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能最大限度地團結和凝聚不同民族、不同階層、不同群體的智慧和力量。沒有別的道路,只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能最大限度地實現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夢想。沒有別的理論,只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可以引領中國人民的前進和發展。
第三,理想信念為中國夢凝心聚力。
理想信念,是照耀人類前進的燈塔。黨的理想,既是廣大黨員幹部成長進步的人生指南,也是團結和鼓舞人民開創事業的奮進號角,更是我們黨始終保持先進性、純潔性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是中國夢順利實現的堅強保證。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崇高理想和奮斗目標。黨章明確規定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黨的理想的本質,就歷史進程來說,就是建設更美好的社會制度,實現更科學的發展狀態,創造更幸福的美好生活;就最終形態來說,就是建設極其完善的社會制度,達到極其快速的發展水平,實現全體民眾的自由發展。所以小平同志也頻頻說,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我們才能團結起來,實現共產主義。由此可見,理想信念具有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就是靠著這個理想,我們在革命戰爭年代,凝聚了千百萬優秀的中華兒女,團結在了黨的周圍,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而拋頭顱、灑熱血。也就是靠著這個理想,我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凝聚了全黨、全國人民的智慧,嘔心瀝血,無私奉獻,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我們也堅信,在未來的征程中,我們同樣能靠著這個理想,凝心聚力,引領廣大人民群眾,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行,為實現中國夢而鑄就更加輝煌的事業。
第四,人民群眾為中國夢鑄就輝煌。
人民群眾是唯物史觀重要的社會歷史范疇。它有量的規定性,即指居民中的大多數;同時又有質的規定性,它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著推動作用的人們,在階級社會中,包括一切對歷史發展起著促進作用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不管歷史的情況如何變化,人民群眾的主體和穩定部分,始終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群眾及其知識分子。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所以,必須重視普通民眾在中國夢的實現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人民群眾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是同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推動社會前進的過程相一致的。人民群眾的總體意願和行動代表了歷史發展的方向,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最終決定歷史發展的結局。為充分調動和發揮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中國共產黨創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歷史一再證明,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取得革命勝利、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巨大成就的法寶。在全國人民同心共築中國夢的新形勢下,群眾路線也是實現中國夢的法寶。這就要求我們黨把堅持黨的領導和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結合起來,始終植根人民、造福人民,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成為人民的主心骨,為實現中國夢共鑄輝煌。
㈤ 對中國夢的理解有哪些
「中國夢」的核心目標也可以概括為「兩個一百年」的目標,也就是:到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時,逐步並最終順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具體表現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實現途徑是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弘揚民族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實施手段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建設。
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5)說一說你對中國夢是怎麼理解的擴展閱讀:
實現目標
一是兩個百年的發展戰略。即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二是中華民族在歷史上的興盛狀況。中華民族是個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偉大民族。而在這其中漢民族早自秦漢就進入盛世。作為其載體的古代中國曾以世界上頭號富強大國「獨領風騷」達1500年之久。
㈥ 怎樣認識和理解中國夢
實現中國夢首先就要解決中國的信仰問題。
個人實現溫飽的能力倘若輸給了貪嗔痴是令人惋惜的事情,正像電影《雲圖》中所說:「到底是什麼導致了人類的衰落」「正是先人自己」「這也太扯了,先人們具有智慧」「沒錯,但在他們內心有一種貪婪,比他們的智慧更大」。《禮記》有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更為重要的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我們需要一個科學的指導思想,馬克思為我們指引了一個正確的方向,共產國際的理想雖然看起來仍然遙遙無期,但理想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我看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重點在於社會前進方向代表了絕大多數人民的願望。
中國夢是什麼?
把握好時代的潮流,把實現自身價值的願望與中華民族的復興聯合起來,政府、社會、公民一起邁向共榮。
年輕人希望能夠實現自身的中國夢。在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年輕人的創業環境還是比較寬松的。政府也在邁向廉潔、公開、透明的陽光政府,在這樣的契機之下,年輕人可以投身到NGO中去——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非政府組織,即第三方,政府可以通過購買服務來向公眾提供服務進而縮小政府機構,避免形成冗員,效率低下,原有的政府人員通過選拔等方式進行轉業——考慮轉業向NGO更好。更好地為公眾服務,更好地把蛋糕分下去。此外,像壹基金,是非營利組織,非營利組織匯合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力量,是黨外的重要力量。
實**以來,我參與記者外派的工作,跟隨導師去到過慰問軍人、應急知識宣講活動、安全檢查工作、救災復產會議、養老保險征繳會議,退休老幹部聯歡會等現場。我看到軍人,農民,企業,幹部,群眾都有他們心中形形色色不同的中國夢。擁有了經濟適用房,是幸福;能夠退休後仍然擁有一個展現自我的舞台,是幸福;企業工廠能夠持續地運行,每一個員工都能井井有條地在崗位上工作,是幸福。盡管許多夢想看來似乎只是個人的,但每一個人擁有夢想還要能夠在祖國的溫床下孕育成長才能實現。正因為共榮,13億人民富強的夢想匯聚起來就是中國富強、民族復興的夢想。作為一個正准備邁向社會的大學生,我深知自身閱歷的淺薄,但時刻不敢忘記抓牢專業知識的學**,同時把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實事求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實現夢想打好夯實的基礎。
在此,我想說,我的中國夢就是以上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政治理想,並且無論以後從事什麼職業,無論在什麼樣的崗位上,作為一個關心國家的公民,都要能夠去思考去參與到國家的建設當中去。
㈦ 作為中學生,結合實際,說說你對「中國夢」理解
好好學習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興旺則國興旺,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少年夢則是中國夢。
那麼,中國夢是什麼呢?主席說:「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一個夢,它既是你的夢,也是我的夢,它是萬千中華兒女共同的心願,那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人世間的美好夢想,只有付出相應的代價才能實現。岳飛在《滿江紅》里傾泄著滿腔熱血,他背刺「精忠報國」的情懷深深地打動著我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還有「家祭無忘告乃翁」的陸游等等,他們都懷著一份激熱的愛國情懷,這是他們共同的夢想,決不允許祖國受到一點的褻瀆和傷害。雖然這些人物都已作古,但卻引導著我們這些後人做一個堅貞不渝的愛國者。每一個熱血中國人都會把祖國的榮譽視為自己的榮譽。
每個人的夢都是中國夢的組成部分,我的夢亦如此。從小我就喜歡舞蹈,只要聽見音樂我就會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的跳起舞來,但追夢的過程是艱辛的,它是汗水的結晶,正所謂梅花香自苦寒來。記得剛被老師選進舞蹈班的時候,我哭過,因為苦,因為累,因為動作沒做到位時老師的批評,同學的譏笑,我產生了深深的失落感,有的時候想放棄,但想到「只要有恆心,鐵杵磨成針」我就會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課後加倍練習,使自己成為最好的。在堅持中,我體驗到了跳舞的快樂,有了媽媽的陪伴和老師的鼓勵,我更多的時候是笑,開心的笑。我想只要我有恆心就會成為舞蹈家,這一夢想就像是生命的一雙無形的翅膀,這一力量激勵和激發著我的生命,克服了人性的弱點,使我不輕言放棄,努力的拼搏,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多次參加區以及學校的各種文藝表演活動,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舞蹈已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為一名舞蹈家是我的夢想,我會為之不斷的努力付出。
除了跳舞,我還是個品學兼優的學生,因為我深深知道,要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將來真正能夠報效祖國,把夢想變成現實,我還必須認真學習,打好堅實的文化基礎,在班級里我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學習積極性高,成績優異,在家我看報,看電視新聞,了解國家大事,在看到雅安發生7。0級地震後,看到鮮活的生命就這樣在瞬間逝去時,我的心情沉重與哀痛,我讓媽媽替我把零花錢捐給他們,我為他們祈福,此時我們的心與雅安同在,我們與雅安人民一起共度難關。上五年級的我每學期都被學校評為校「三好學生」,我正在努力爭做市「四好少年」。
「中國夢」是一個追求的目標,是我們中國人民共同的目標,不懈追求與頑強拼搏將實現個人的夢想,每個人的夢想匯聚成中國夢,所以說:中國夢,就是我的夢。
㈧ 如何理解中國夢的內涵
一、中國夢是中國人民孜孜以求的奮斗目標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強烈的歷史感和時代感,傳承創新,特色鮮明,表達更親切、更務實,更具激勵作用,是中國人民孜孜以求的戰略奮斗目標和海內外炎黃子孫的共同願望,已成為中國人民團結奮進的精神旗幟,也得到各國政要和輿論的廣泛認同。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實踐,促進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障了人民基本權益的實現,讓人民親身感受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價值和魅力,增強了人民對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為人類文明發展開辟了新道路。實現中國夢,只能經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別無他途可走。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實現中國夢的精神力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和特性決定了它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能產生重大影響。意識形態上層建築范疇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被廣大人民群眾所踐行,就會轉化為實現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實現中國夢的內在要求 從本質上講,中國夢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目標和努力方向,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途徑和內在要求~
㈨ 談一談你對中國夢的理解。
正如人在現實性上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需要正確把握和處理各種社會關系一樣,一個人的夢想、一個國家的願景、一個社會的目標同樣是在協調各種社會關系的過程中得以形成、得到認同、走向現實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從認識和行動上把握和處理三個「高度統一」的辯證關系。
國家民族奮斗目標與個人夢想的高度統一。國家不富強,就會被人欺侮;民族不復興,我們無顏擔當龍的傳人。中國夢講復興,不是簡單地重新尋回昔日的榮光,而是要讓一個曾經飽受帝國主義列強欺侮、目前尚是發展中國家的中國經濟發展、政治昌明、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生態文明,到本世紀中葉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中國夢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所以毫無疑問是國家夢、民族夢。同時,強國才能富民,強國也是為了富民。沒有人民富裕,發展就不算成功;沒有人民幸福,復興就不算完成。我們談復興,不是為強大而強大、為發展而發展,而是要讓我們的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我們的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更進一步說,就是要讓中國人民自己當家作主,過上更加富裕、更有尊嚴的生活,讓13億多中國人實現自由全面發展。中國夢讓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所以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
軟實力與硬實力的高度統一。中國夢追求的復興,不僅是物質文明等硬實力的復興,更是文化軟實力的復興。我們要通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讓傳承5000多年悠久文明、能將自己的價值觀與世界共享、能用自己的軟實力促進世界共榮共進的中華民族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往昔中華民族對世界的貢獻絕非僅僅是經濟富庶與國力強盛,更是文明的傳播與文化的弘揚,當代中國同樣需要在文明的傳承創新方面為世界作出新的貢獻。因此,復興最根本的是文明的復興,中國夢究其根本是文明夢。文明的核心是價值理念及其主導的思維與行為模式。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又與時維新的「和諧」價值理念,特別是由此展開的人與自然和諧、人與人和諧、身與心和諧等思維與行為模式,不僅為中國夢抹上了濃濃的文明底色,更為「讓世界變得更好」提供了一種新的文明圖景。人與自然的和諧,讓早已不堪重負的地球實現休養生息成為可能;人與人的和諧,為不同種族、不同國家和平共處、和平發展提供了文明範式;心與物、身與心的和諧,為實現人生圓滿幸福提供了價值導引。西方社會以對外征服開啟文明進程,結果走得越遠越迷惘,斬獲越豐越空虛。如何反觀自我、涵養心身,體悟人生的真諦、發現人生的意義,走出心與物、身與心的二元對立分裂,不再心為物役,給世界也給自己一份祥和,中國夢為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
中華民族復興與世界和平發展的高度統一。用佔世界7.2%的土地讓佔世界人口20%的人民過上好日子,用與美國相當的疆域養育4倍於美國人的人口,實現人民安居樂業、幸福成功的中國夢,本身就是對世界的最大貢獻。同時,中國夢不是也不滿足於「獨善其身」,而是要在「兼濟天下」中發展自己,通過發展自己更好地兼濟天下、造福世界。中國人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世界一個事實,中國好世界可以更好。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文化交流的拓展,當今世界越來越呈現為一個開放動態的大系統。在這個系統中,1+1是大於2的,「正和博弈」不僅會是常態而且將逐漸成為主流。中國持續快速發展得益於世界繁榮與發展,中國發展也為世界各國提供了共同發展的寶貴機遇和廣闊空間。中國夢用寬廣的視野和辯證的思維表明:每個國家、每個民族的自由發展是一切國家、一切民族自由發展的前提。歷史並沒有終結,人類社會並不是只有資本主義一條現成的路,還有很多的新路有待我們去開辟;人類的價值從來不是單一的,五彩繽紛的價值爭奇斗艷、共存共生,才是人類社會應有的價值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