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人的老話里有哪些

中國人的老話里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23 07:21:33

❶ 老話有哪些

有錢的人不見得幫你,沒錢的人不見得就幫不上你
1、 寧可小才大用,不可大材小用;
2、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用人之長,不挑人之短。善用人者,無不可用之人;
3、 靈活要有原則,原則不可靈活;
4、 不能有活無人做,也不可有人無活做。更可怕的是一件事許多人在做!遇責任則無人承擔,遇功勞則人人有份!
5、 一個好的管理者絕不是靠一張鐵青的臉、一個玄機重重的頭腦,而是靠知識與經驗造就的實力、與人為善真誠待人的心腸和人人平等的原則性,威信、威信,信是關鍵,有信自有威。
6、 沒有任何雇員能讓老闆完全滿意,沒有任何下屬能讓上級完全滿意。如果有,那麼也是暫時的,也是靠拍馬屁得來的,不能長久。因為每個人的思維方式、做事方式都不盡相同。一個好領導,要能容忍下屬犯錯,更要容忍下屬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和解決問題。
因此,做上級的對下屬寬容一些,做下屬的對自己嚴格一些,一個集體才能團結和睦,才能共同做好事業。如果恰恰相反,組織則無戰鬥力。
7、 過程與結果:對基層的職員要重視過程管理,對高層的職員要重視結果管理。如果顛倒過來,管理必亂。如果一視同仁,集體的效率必下降。
8、 所謂企業文化,其實即是老闆(最高管理者)的文化。(此處的「文化」不是文化程度。)一個企業,老闆(最高管理者)正直、寬容、敬業、有遠見,那麼所有部門經理中也就極少有靠溜須拍馬過日子的人存在,同樣這個企業自上而下就會形成公正、誠實、靠努力工作獲得進步和利益的風氣,企業內部必溝通順暢,團結向上,企業定能興旺。如果一個老闆(最高管理者)好聽讒言、好聽奉承,那麼一個企業就會培養一批靠打小報告、靠「山呼萬歲」過日子的人。企業內部必勾心鬥角,互相玩權謀,四分五裂拉幫結派,企業必難發展壯大。
9、 制度是建立在對人不信任的假設上的,但企業用人必須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用人莫疑,但制度一定要健全。
10、 批評是管理必要的手段之一,但不是主要的手段。從不批評下屬的領導不是好領導,不會批評的領導也不是好領導。批評不是苛責和謾罵,批評應成為一種激勵方式。因此批評必須建立在所犯錯誤事件主體的基礎上,不要做任何延伸。批評要以指導、校正工作為目的。
11、 有的老闆說,管理越正規,效益越糟糕。事實並非如此。有的老闆認為部門設置多了、人員多了、一套又一套制度、流程建立了就是管理正規了。其實大錯特錯。在國內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中,現代化管理程度與西方企業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因此,盲目地把組織架構擴大是不明智的,自以為分工明確,工作細化,而事實上,即使你的職務說明書做得很漂亮很詳細,只要部門設置多了,就一定要出亂子。國人的劣根性決定我們的企業暫時無法象西方企業那樣。所以一般企業應避免貪大求洋,把部門設置的多了,管理環節上介面就多了,扯皮推諉現象就多了,管理成本也相應升高。信息的暢通度差,天天忙於協調內部關系,表單量增大,會議增多,各部門的首腦都會站在本位主義的立場維護本部門及個人權益,從而對企業整體的利益不利。
建議設立大的事業部,如一個公司,設立營銷管理中心、生產質量管理中心、行政管理中心、財務管理中心,管理起來要比設立市場部、企劃部、業務部(或物流部)、客戶訂制部、采購部、開發部、設計部、信息(IT)部、生產部、技術部、質管部、人事部、行政(後勤)部、辦公室、財務(工業會計、商業會計)部、稽核部等等平行部門簡單許多。因為設立五個管理中心,也就可以把相關工作需要溝通協調的部門劃歸一個中心內管理,中心設立總監一名即可,整體由總監負責,公司協調會議只需要四個總監商討即可,也可以減少許多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如:營銷管理中心,下轄:市場、企劃、業務、信息(IT)、采購、開發、設計、客戶訂制等部門。行政管理中心:下轄人事、行政、後勤等部門。生產管理中心下轄:生產管理、質量控制、技術設備等部門。財務管理中心下轄:財務稽核、預算核算、工業會計、商業會計等部門。工作聯系緊密、工作互相影響、容易造成扯皮的部門組成一個中心。部門間相互需要溝通協調的事情較多,在一個中心內部由總監協調解決即可。
12、 何為合理的目標?即是讓他需要跳起來才能摘到的果子。也就是說目標不要太容易達到,也不要太高讓他無法達到。太容易達到的目標沒有促進作用,無法調動員工的全部工作激情;太高的目標,又會讓其認為反正努力也沒有用從而失去激勵作用,員工心灰意冷,喪失鬥志。
13、 一個企業的目標(包括企業各部門目標)制定,最大的忌諱是領導一個人閉門造車異想天開。目標制定一定要發動全員力量與智慧,充分與下屬溝通共同制定。讓下屬參預目標的制定有幾大好處:1、加強下屬的被尊重感和主人翁意識。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2、下屬參預制定的目標更切合實際,群眾的智慧可以使目標更完善,不會脫離工作現實。3、管理者可以藉此機會增強與下屬的溝通,並向下屬闡述一些關鍵目標的重要性。4、共同制定的目標不再是領導給下屬的任務而是全體人員對工作的鄭重承諾,全體人員會共同協力奮斗使之達成。工作主動性會高漲。5、全體人員都能明確每一個具體目標,並有一個清晰的努力的方向,目標達成率高。
14、 如今是信息爆炸、知識爆炸的時代,不再是一個可以打天下的時代。因此,企業用人寧可用一個專業能力一般但能凝聚團隊力量的綜合管理型人才,也不用個人的專業能力很強但溝通力差、配合度差、不懂得團結群眾、不能整合團隊力量的人。
15、 許多企業強調用人的忠誠度。事實上,忠誠度是企業培養出來的。企業自上而下氣氛良好,人才在企業工作既無生存壓力,又能鍛煉自己提高自己,還能在廣闊空間里施展才華,創造成就,老闆為人正直坦盪,任人唯賢,員工忠誠度自然高。反之亦然。
16、 領導者不要做言語的巨人、行動的侏儒。言必行、行必果。
17、 企業領導者不能憑自己的好惡用人,否則,企業里的人才會變成「清一色」而缺少活力。企業越大,人才越要多元化。人才的多元化反映在不同層面,就是:既有高學歷、理論基礎強的,也有實戰經驗豐富、操作能力強的;既有做事嚴謹、心思縝密的,也有做事麻利、速戰速決的;既有服從度、配合度好的,也有個性飛揚、能有自己主張的;既有求穩安定、默默無聞工作的,也有喜歡表達、遇事都要搶著做的;既有務實的、有耐力、能做具體工作的人才,也有務虛的、有好理念、有好方法、能統籌全局管理型人才。如此一來,企業各種人才形成互補優勢,整體素質和綜合競爭力將不斷加強。企業領導者如果只「好」一種類型的人才,則企業如一潭死水,毫無生機。
18、 企業流程再造一直是許多企業想做的一個課題。但此項工程浩大,牽一發則動全身,在此領域也有許多失敗的案例。我個人認為,中小型企業對此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根據企業自身發展需要,對企業內部各工作流程進行規范。關健是立足現有操作程序,將其形成書面的、規范的、標準的流程,並嚴格按此操作。流程的設計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經過所有關聯部門的充分溝通,結合實際工作需要進行合理化設計。
19、 工作標准化、工作表單化、工作流程化、工作細致化、工作合理化是發展型企業必要的五化。
20、 高層管理者最忌諱的是頭腦發熱。所以一個企業領導或高層管理者必須有自己的參謀。此人的選擇至關重要。標准為:1、冷靜。2、有思想。3、直言敢諫。4、忠誠。5、能系統總結領導思想並將其理論化。
21、 許多老闆在創業之初是冷靜的,而在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很容易沖動。把過去的成功經驗一成不變地運用是失敗的誘因。(故事提綱:人與猴子,誰沒有爺爺?賣草帽、脫帽扔掉)
22、 領導者有靈感、有想法是必須的,但一個領導者同樣必須能理清自己的想法,否則,一天一個想法,一天一個思路,下屬將無所適從。領導者需要思想清晰,下屬才能執行迅速。
23、 用人後懷疑,不如用人前慎重。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一個企業請一個年薪十萬二十萬的人才很快,炒一個這樣的人比請的時候更快。所以,在聘用人才時,尤其是一些關鍵部門高級人才時,多一些理智,審慎地多方面考察再做決定,一旦認為可以錄用後,就不要再過多過急地要求,相信自己,相信人才,給人才以空間和時間適應、嘗試工作。不能急功近利地要求請一個人才三個月內把企業所有問題解決,一旦有一點不如意,就全盤否定,「炒他魷魚」。如此的用人方式,成本絕不是幾個月薪水。
24、 要讓制度管人,不要讓人管人。在許多企業,大都是人管人,而不是制度管人,所以老闆不放心中高層管理者,中高層管理者也不放心員工。容易出現老闆、領導在與不在不一樣的現象。企業必須明確各部門各職位的年度目標、月度目標、周工作計劃、甚至建立工作日誌,以目標為導向,以結果為導向,就可以做到制度管人,才能實現老闆在與不在一個樣。
25、 許多人都明白一個道理叫做「知易行難」,可即使明白這個道理以後還是不能改變「知易行難」。許多企業也經常講,建立制度易,推行制度難。可大家都知道這個道理還是不能改變這種局面。為什麼呢?
對於許多企業的經理人而言,他們是真心想把自己建立的制度推行下去的,而最終成為「變法者」,被「腰斬」「車裂」,終於不了了之。
26、 我們必須尊重每個人作為個體的特異性。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一點愈加重要。可是一個企業也有其獨特之處。所以當企業遭遇人才時,該如何處理兩個特定個體的矛盾?如果過於尊重人才的特異性,那麼會出現換一個經理就換一個管理模式,企業始終不能形成規范的操作模式。如果過於拘泥於企業的固有特性,那麼使人才縛住手腳,才華不得施展,同樣,企業長期沒有新的觀念、方法,就無法革新與進步。怎麼辦?
27、 企業的「人才」與「人手」。在一個企業內部,管理人員可能有許多,但些是人才,哪(授權、培養=人才,不授權、不培養=人手)
28、 我們常常教育別人要學會從自己身上找問題。可是我們卻無法做到,我常常聽到離職以後的員工說起原來服務的公司,便罵聲不絕;一個老闆提及曾經為他服務過(後來離職了)的職員也說得一無是處。

❷ 農村老話:「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如何理解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老話,這些老話都是前人們總結的一些生活經驗和為人處世的哲學。有些老話,一看就懂,比如「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有些卻需要細細的揣摩,就像這句老話「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一聊。

4、桌不離九

是指古代的桌椅一般以八仙桌為主,無論桌子的邊長和高度都要講究九,且九諧音通酒,寓意著主人待客熱情,桌子上少不了酒的意思。

此外還有棺不離八,這個就更好理解了!中國人講究見棺發財,而棺材的尺寸上多選擇八尺的長度,「八」的諧音就是「發」,所以就有了陞官發財的寓意。

這些說法,在今天看起來有些荒謬,但也不能單純的去說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因為它更多的是我們國家的老百姓對於生活美好的企盼。

❸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什麼意思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拼音】:bīng lái jiàng dǎng,shuǐ lái tǔ yǎn
【解釋】:指根據具體情況,採取靈活的對付辦法。
【出處】:元·無名氏《大戰邳彤》:「主公,便好這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示例】:常言道:「~」,事到其間,道在人為。少不得你我打點禮物,早差人上東京,央及老爺那裡去。 ★《金瓶梅詞話》第四十八回
【近義詞】:兵來將敵,水來土堰
【反義詞】:束手無策
【語法】:作主語、定語、分句;指根據具體情況處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拼音】: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
【解釋】:焉:怎麼。不進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歷險境就不能獲得成功。
【出處】:《後漢書·班超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示例】:中國人有一句老話:「~。」這句話對人們的實踐是真理,對於認識論也是真理。 ★《實踐論》
【近義詞】:親臨其境
【反義詞】:膽小如鼠
【語法】:作主語、分句;指只有經歷艱難才能成功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拼音】:yǎn jiàn wéi shí,ěr tīng wéi xū
【解釋】:親眼看到才算是真實的,聽來的傳聞是靠不住的。
【出處】:漢·劉向《說苑·政理》:「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拼音】:jìn zhū zhě chì,jìn mò zhě hēi
【解釋】:靠著硃砂的變紅,靠著墨的變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
【出處】:晉·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
【示例】:原來~,朱櫻日日伏侍小姐,綉床之暇,讀書識字,此竊頗通。 ★清·無名氏《西湖二集·灑雪堂巧結良緣》
【近義詞】:耳濡目染
【語法】:作賓語、分句;可分開使用

❹ 咱們中國老話里一些贊美牛的話

【九牛一毛】比喻價值極渺小輕微。
【九牛二虎】喻極大的力量。【九牛二虎】喻極大的力量。
【牛刀小試】形容有才能的人,略顯才能。【牛刀小試】形容有才能的人,略顯才能。
【牛耳之盟】古代歃血為盟。【牛耳之盟】古代歃血為盟。
【牛衣對泣】比喻貧賤夫婦生活困苦的情形。【牛衣對泣】比喻貧賤夫婦生活困苦的情形。
【牛山濯濯】(1)形容山區林木被砍伐殆盡。【牛山濯濯】(1)形容山區林木被砍伐殆盡。 (2)轉化其義,形容一個人頭頂光禿禿的樣子。(2)轉化其義,形容一個人頭頂光禿禿的樣子。
【牛角掛書】形容勤奮向學。【牛角掛書】形容勤奮向學。 與「懸梁刺股」、「囊螢夜讀」、「鑿壁借光」意同。與「懸梁刺股」、「囊螢夜讀」、「鑿壁借光」意同。
【牛鬼蛇神】(1)形容一個人面貌醜陋嚇人。【牛鬼蛇神】(1)形容一個人面貌醜陋嚇人。 (2)比喻行事荒誕凶惡之人。(2)比喻行事荒誕凶惡之人。
【牛頭馬面】(1)形容一個人面貌醜陋嚇人。【牛頭馬面】(1)形容一個人面貌醜陋嚇人。 (2)比喻行事荒誕凶惡之人。(2)比喻行事荒誕凶惡之人。
【牛馬風塵】形容人奔走於道途,風塵僕僕,非常勞累。【牛馬風塵】形容人奔走於道途,風塵僕僕,非常勞累。
【牛溲馬勃】比喻低賤之人或物。【牛溲馬勃】比喻低賤之人或物。
【牛鼎烹雞】比喻大材小用。【牛鼎烹雞】比喻大材小用。
【牛頭不對馬嘴】比喻兩件事完全不能湊在一起,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答非所問。【牛頭不對馬嘴】比喻兩件事完全不能湊在一起,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答非所問。
【汗牛充棟】喻書籍很多。【汗牛充棟】喻書籍很多。
【泥牛入海】喻一去不復返,毫無蹤跡。【泥牛入海】喻一去不復返,毫無蹤跡。
【疤丁解牛】比喻對事物瞭解透澈,做事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疤丁解牛】比喻對事物了解透澈,做事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對牛彈琴】喻不解風情。【對牛彈琴】喻不解風情。
【鑽牛角尖】比喻思想固執,自困於絕境。【鑽牛角尖】比喻思想固執,自困於絕境。
【初生之犢】以剛出生的小牛什麼都不怕來比喻初出社會的人,遇事不怕難、不怕惡勢力。【初生之犢】以剛出生的小牛什麼都不怕來比喻初出社會的人,遇事不怕難、不怕惡勢力。
【舐犢情深】形容父母愛子女之情。【舐犢情深】形容父母愛子女之情。
【黎牛之子】比喻父惡子賢。【黎牛之子】比喻父惡子賢。
【風馬牛不相及】比喻毫不相干。【風馬牛不相及】比喻毫不相干

❺ 關於中國人的名言有哪些

  1. 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

  2. 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鄧小平

  3. 中國惟有國魂是最可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人才真有進步。 ——魯迅

  4. 人民不僅有權愛國,而且愛國是個義務,是一種光榮。 ——徐特立

  5.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清)顧炎武

  6. 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 ——(漢)司馬過

  7. 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泉源。 —— 周恩來

  8. 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 —— 司馬遷

  9.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 陸游

  10. 瞞人之事弗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 —— 呂坤

  11.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 吉鴻昌

  12. 我死國生,我死猶榮,身雖死精神長生,成功成仁,實現大同。 —— 趙博生

  13. 我愛我的祖國,愛我的人民,離開了它,離開了他們,我就無法生存,更無法寫作。 —— 巴金

  14. 我榮幸地從中華民族一員的資格,而成為世界公民。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 鄧小平

  15. 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前鋒。 —— 陳毅

❻ 有沒有什麼老話有哲理的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丟。
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穩當。
白米飯好吃,五穀田難種。
百日連陰雨,總有一朝晴
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
敗家子揮金如糞,興家人惜糞如金。
幫人要幫到底,救人要救到頭。
幫助別人要忘掉,別人幫己要記牢。
飽帶飢糧,晴帶雨傘。
爆飲爆食易生病,定時定量保康寧。
背後不商量,當面無主張。
笨人先起身,笨鳥早出林。
鞭打的快馬,事找的忙人。
邊學邊問,才有學問。
病從口入,寒從腳起。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病好不謝醫,下次無人醫。
病急亂投醫,逢廟就燒香。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病人心多,忙人事多。
補漏趁天晴,讀書趁年輕。
不擔三分險,難練一身膽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不到江邊不脫鞋,不到火候不揭鍋。
不懂裝懂,永世飯桶。
不給規矩,不成方圓。
不會燒香得罪神,不會講話得罪人。
不會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來。
不見兔子不撒鷹。
不經冬寒,不知春暖
不可不算,不可全算。
不磨不煉,不成好汗。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喪氣
不怕不識貨,只怕貨比貨。
不怕穿得遲,就怕脫得早。
不怕家裡窮,只怕出懶漢。
不怕路長,只怕心老。
不怕亂如麻,只怕不調查。
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不怕年老,就怕躺倒。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不怕人不請,就怕藝不精。
不怕山高,就怕腳軟。
不怕少年苦,只怕老來窮。
不怕事難,就怕手懶。
不怕天寒地凍,就怕手腳不動。
不怕學不成,就怕心不誠。
不怕學問淺,就怕志氣短。
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挑擔子不知重,不走長路不知遠。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不圖便宜不上當,貪圖便宜吃大虧。
不笑補,不笑破,只笑日子不會過。
槽里無食豬拱豬,分臟不均狗咬狗。
草若無心不發芽,人若無心不發達。
饞人家裡沒飯吃,懶人家裡沒柴燒。
常賭無贏家。
常罵不驚,常打不怕。
常說口裡順,常做手不笨。
常在有時思無時,莫到無時想有時。
長江不拒細流,泰山不擇土石。
長五月,短十月,不長不短二八月。
長兄如父,老嫂比母。
朝里有人好做官,家裡有狗好看門。
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車有車道,馬有馬路。
撐痢疾,餓傷寒。
撐死膽大的人,餓死膽小的鬼。
秤能稱輕重,話能量人心。
秤砣雖小,能壓千斤
吃不窮,穿不窮,不會打算一世窮。
吃不言,睡不語。
吃吃喝喝,人走下坡。
吃飯吃米,說話說理
吃飯打濕口,洗臉打濕手。
吃飯防噎,走路防跌。
吃飯先喝湯,老了不受傷。
吃飯象條龍,做活象條蟲。
吃過的饃饃不香,嚼過的甘蔗不甜。
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
吃米帶點糠,老小都安康。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吃一塹,長一智。
遲干不如早干,蠻干不如巧幹。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寵狗上灶,寵子不孝。
出汗不迎風,走路不凹胸。
出家三天,佛在面前;出家三年,佛在西天。
出門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出門靠朋友,在家靠父母。
出門問路,入鄉問俗。
船頭坐得穩,不怕風來顛。
船載千斤,掌舵一人。
瘡怕有名,病怕沒名。
創業百年,敗家一天。
吹噓自己的人,等於在宣傳他的無知。
聰明在於學習,天才在於積累。
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從小差一歲,到老不同年。
粗茶淡飯能養人,破衣破褲能遮寒。
粗飯養人,粗活益身。
粗絲難織細絹,粗人難做細活。
寸草鍘三刀,料少也長膘。
打不幹的井水,使不完的力氣。
打柴問樵夫,駛船問艄公
打虎要力,捉猴要智。
打架不能勸一邊,看人不能看一面。
打蛇打七寸,挖樹先挖根。
打鐵看火候,莊稼趕時候。
打魚的不離水邊,打柴的不離山邊。
打魚靠網,打狼靠棒。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大路不走草成窩,好歌不唱忘記多。
大蒜是個寶,常吃身體好。
大王好見,小鬼難求。
大意失荊州,驕傲失街亭。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
膽大走遍天下,膽小寸步難行
彈琴知音,談話知心。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當用時萬金不惜,不當用時一文不費。
當著矮人,別說矮話。
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學要落後。
到什麼山上砍什麼柴,到什麼火候使什麼錘。
道兒是人走出來的,轍爾是車軋出來的。
道雖近,不行不至;事雖小,不做不成。燈不撥不亮,理不辯不明。
燈不亮,要人撥;事不明,要人說。
滴水成河,粒米成籮。
弟兄不和鄰里欺,將相不和鄰國欺。
點燈愛油,耕田愛牛。
東西越用越少,學問越學越多。
冬吃蘿卜夏吃薑,不老醫生開葯方。
冬天既然已經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豆腐多了一泡水,空話多了無人信。
痘要結,麻要泄。
讀書不想,隔靴撓癢。
讀書須用心,一字值千金。
賭錢眾人罵,讀書眾人誇。
端人家碗,服人家管。
多下及時雨,少放馬後炮。
多行不義必自毖。
惡人心,海底針。
惡有惡報,善有善報。
兒大不由爺,女大不由娘。
兒大分家,樹大分杈。
耳不聽不煩,眼不見不饞。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飯前一碗湯,氣死好葯方。
放虎歸山,必有後患。
憤怒以愚蠢開始,以後悔告終。
蜂多出王,人多出將。
逢惡不怕,逢善不欺。
富人過年,窮人過關。

❼ 中國老話俗語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來的,船是一櫓一櫓搖出去的。

◆千學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練。

◆久住坡,不嫌陡。

◆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經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擔子不知重,不走長路不知遠。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兒寬。

◆不下水,一輩子不會游泳;不揚帆,一輩子不會撐船。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

◆水落現石頭,日久見人心。

◆打鐵的要自己把鉗,種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問樵夫,駛船問艄公。

◆寧可做過,不可錯過。

◆頭回上當,二回心亮。

◆發回水,積層泥;經一事,長一智。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老馬識路數,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講古,後生會失譜。

◆老牛肉有嚼頭,老人言有聽頭。

◆老薑辣味大,老人經驗多。

◆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

◆吃一回虧,學一回乖。

◆當家才知鹽米貴,出門才曉路難行。

◆光說不練假把式,光練不說真把式,連說帶練全把式。

◆多銼出快鋸,多做長知識。

◆樹老根多,人老識多。

◆砍柴上山,捉鳥上樹。

◆砍柴砍小頭,問路問老頭。

◆砂鍋不搗不漏,木頭不鑿不通。

◆草遮不住鷹眼,水遮不住魚眼。

◆葯農進山見草葯,獵人進山見禽獸。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會說不一定能幹。

◆經一番挫折,長一番見識。

◆經得廣,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鄉間問老農。

◆要知父母恩,懷里抱兒孫。

◆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鯉魚走長江。

◆樹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諺語第二緝

◆一人說話全有理,兩人說話見高低。

◆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

◆一時強弱在於力,萬古勝負在於理。

◆一理通,百理融。

◆人怕沒理,狗怕夾尾。

◆人怕理,馬怕鞭。

◆人橫有道理,馬橫有韁繩。

◆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不看人親不親,要看理順不順。

◆天上無雲不下雨,世間無理事不成。

◆天下的弓都是彎的,世上的理都是直的。

◆天無二日,人無二理。

◆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擺,理越明。

◆無理心慌,有理膽壯。

◆牛無力拖橫耙,人無理說橫話。

◆認理不認人,不怕不了事。

◆認理不認人,幫理不幫親。水大漫不過船,手大遮不住天。

◆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說。

◆水退石頭在,好人說不壞。

◆以勢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讓人一寸,得理一尺。

◆有理說實話,沒理說蠻話。

◆有理的想著說,沒理的搶著說。

◆有理不怕勢來壓,人正不怕影子歪。

◆有理不在言高,有話說在面前。

◆有理不可丟,無理不可爭。

◆有理贏,無理輸。

◆有理擺到事上,好鋼使到刃上。

◆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有斧砍得樹倒,有理說的不倒。

◆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會說。

◆吃飯吃米,說話說理。

◆吃人的嘴軟,論人的理短。

◆吃要吃有味的,說要說有理的。

◆會走走不過影,會說說不過理。

◆舌頭是肉長的,事實是鐵打的。

◆燈不亮,要人撥;事不明,要人說。

◆燈不撥不亮,理不辯不明。

◆好人爭理,壞人爭嘴。

◆好茶不怕細品,好事不怕細論。

◆好酒不怕釀,好人不怕講。

◆走不完的路,知不完的理。

◆走路怕暴雨,說話怕輸理。

◆壇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

◆理不短,嘴不軟。

◆菜沒鹽無味,話沒理無力。

◆腳跑不過雨,嘴強不過理。

◆做事循天理,出言順人心。

◆船穩不怕風大,有理通行天下。

◆煮飯要放米,講話要講理。

◆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

◆鼓不敲不響,理不辯不明。

◆路是彎的,理是直的。

◆路不平,眾人踩;事不平,大家管。

◆路有千條,理只一條。

◆碾谷要碾出米來,說話要說出理來。

◆稻多打出米,人多講出理。

◆劈柴看紋理,說話憑道理。

諺語第三緝

◆人有志,竹有節。

◆人有恆心萬事成,人無恆心萬事崩。

◆人不在大小,馬不在高低。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人往大處看,鳥往高處飛。

◆人爭氣,火爭焰,佛爭一炷香。

◆人老心不老,身窮志不窮。

◆人要心強,樹要皮硬。

◆人憑志氣,虎憑威勢。

◆人怕沒志,樹怕沒皮。

◆人起心發,樹起根發。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山高有攀頭,路遠有奔頭。

◆山高流水長,志大精神旺。

◆小人記仇,君子長志。

◆不怕路長,只怕志短。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喪氣。

◆不怕山高,就怕腳軟。

◆不怕學不成,就怕心不誠。

◆不怕學問淺,就怕志氣短。

◆不擔三分險,難練一身膽。

◆不磨不煉,不成好漢。

◆木尺雖短,能量千丈。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天無一月雨,人無一世窮。

◆天不生無用之人,地不長無名之草。

◆無志山壓頭,有志人搬山。

◆見強不怕,遇弱不欺。

◆月缺不改光,箭折不改鋼。

◆水深難見底,虎死不倒威。

◆水往下流,人爭上游。

◆只要自己上進,不怕人家看輕。

◆只有上不去的天,沒有過不去的山。

◆只怕不勤,不怕不精;只怕無恆,不怕無成。

◆只給君子看門,不給小人當家。

◆鳥貴有翼,人貴有志。

◆鳥往明處飛,人往高處去。

◆生人不生膽,力大也枉然。

◆寧可身冷,不可心冷;寧可人窮,不可志窮。

◆寧可身骨苦,不叫麵皮羞。

◆寧做螞蟻腿,不學麻雀嘴。

◆寧做窮人腳下土,不做財主席上珍。

◆寧願折斷骨頭,不願低頭受辱。

◆寧給好漢拉馬,不給懶漢作爺。

◆寧給窮人一斗,不給富人一口。

◆寧吃開眉粥,不吃皺眉飯。

◆寧肯給君子提鞋,不肯和小人同財。

◆寧打金鍾一下,不打破鼓千聲。

◆寧叫錢吃虧,不叫人吃虧。

寧死不背理,寧貧不墮志。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

◆有上不去的天,沒過不去的關。

◆有山必有路,有水必有渡。

◆百日連陰雨,總有一朝晴。

◆吃過的饃饃不香,嚼過的甘蔗不甜。

◆好漢憑志強,好馬憑膽壯。

◆好漢不吃悶頭虧,好鳥不鑽刺笆林。

◆好漢做事干到底,好馬登程跑到頭。

◆好男不爭財和產,好女不爭嫁時衣。

◆好鼓一打就響,好燈一拔就亮。

◆志高品高,志下品下。

◆走路不怕上高山,撐船不怕過險灘。

◆男人無志,鈍鐵無鋼,女人無志,亂草無秧。

◆秀才餓死不賣書,壯士窮途不賣劍。

◆谷要自長,人要自強。

◆沒有鋸不倒的樹,沒有敲不響的鍾。

◆窮莫失志,富莫癲狂。

◆窮人不攀高親,落雨不爬高墩。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君子報仇三年,小人報仇眼前。

◆虎不怕山高,魚不怕水深。

◆虎瘦雄心在,人窮志不短。

◆樹老根子深,人老骨頭硬。

◆樹怕爛根,人怕無志。

◆草若無心不發芽,人若無心不發達。

◆膽大騎龍騎虎,膽小騎貓騎兔。

◆膽大走遍天下,膽小寸步難行。

◆秤砣雖小,能壓千斤。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浪再高,也在船底;山再高,也在腳底。

◆菜無心必死,人無心必亡。

◆菜能吃,糠能吃,氣不能吃;吃能讓,穿能讓,理不能讓。

◆猛虎不處劣勢,雄鷹不立垂枝。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愁人苦夜長,志士惜日短。

◆願為眾人死,不為一人亡。

◆撒網要撒迎頭網,開船要開頂風船。

諺語第四緝

◆一人修路,萬人安步。

◆一人作惡,萬人遭殃。

◆一人不說兩面話,人前不討兩面光。

◆一山出虎,百家豬死。

◆一字兩頭平,戥秤不虧人。

◆一好遮不了百丑,百好遮不了一丑。

◆一個雞蛋吃不飽,一身臭名背到老。

◆人怕放盪,鐵怕落爐。

◆人怕引誘,塘怕滲透。

◆人怕私,地怕荒。

◆人怕沒臉,樹怕沒皮。

◆人靠自修,樹靠人修。

◆人靠心好,樹靠根牢。

◆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

◆人前若愛爭長短,人後必然說是非。

◆人要實心,火要空心。

◆人是實的好,薑是老的辣。

◆入山不怕傷人虎,只怕人情兩面刀。

◆刀傷易治,口傷難醫。

◆大路有草行人踩,心術不正旁人說。

◆千金難買心,萬金不賣道。

◆小時偷針,大了偷金。

◆小人記仇,君子感恩。

◆不怕怒目金剛,只怕眯眼菩薩。

◆不怕虎狼當面坐,只怕人前兩面刀。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不怕鬼嚇人,就怕人嚇人。

◆不要騎兩頭馬,不要喝兩頭茶。

◆不是你的財,別落你的袋。

◆不吃酒,臉不紅;不做賊,心不驚。

◆不圖便宜不上當,貪圖便宜吃大虧。

◆天憑日月,人憑良心。

◆歹馬害群,臭柑豁筐。

◆勸人終有益,挑唆害無窮。

◆打人兩日憂,罵人三日羞。

◆打空拳費力,說空話勞神。

◆擊水成波,擊石成火,激人成禍。

◆只可救人起,不可拖人倒。

◆只可勸人家圓,不可勸人家離。

◆只可救苦,不可救賭。

◆只有修橋鋪路,沒有斷橋絕路。

◆只有千里的名聲,沒有千里的威風。

◆鳥惜羽毛虎惜皮,為人處世惜臉皮。

寧可認錯,不可說謊。

◆寧可葷口念佛,不可素口罵人。

◆寧可無錢,不可無恥。

◆寧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餘。

◆寧可明槍交戰,不可暗箭傷人。

◆寧可一日沒錢使,不可一日壞行止。

◆寧叫心受苦,不叫臉受熱。

◆寧伸扶人手,莫開陷人口。

◆寧救百隻羊,不救一條狼。

◆發誓發得靈,監房無罪人。

◆皮鞭傷肉,惡語傷心。

◆有話說在當面,有事擺在眼前。

◆有勢不可使盡,有福不可享盡。

◆有心燒香,不論早晚。

◆當著真人,別說假話。

◆行為不正經,舌頭短三分。

◆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說假話。

◆知足得安寧,貪心易招禍。

◆知足稱君子,貪婪是小人。

◆知足常樂,終身不辱。

◆知過不難改過難,言善不難行善難。

◆狗咬人,有葯治;人咬人,沒葯醫。

◆狐狸總要露尾巴,毒蛇總要吐舌頭。

◆貪圖小利,難成大事。

◆使心用心,反害自身。

◆和氣生財,忤逆生災。

◆學好三年,學壞三天。

◆學好千日不足,學壞一日有餘。

◆放虎歸山,必有後患。

◆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

◆刻薄成家,終無久享。

◆做賊瞞不得鄉里,偷食瞞不得舌齒。

◆做賊偷蔥起,貪污揩油起。

◆偷來錢,兩三天;血汗錢,萬萬年。

◆偷吃不肥,做賊不富。

◆腳正不怕鞋歪,心正不怕雷打。

◆腳踏十字穩,不怕棒槌滾。

◆貓鼠不同眠,虎鹿不同行。

◆船頭坐得穩,不怕風來顛。

◆銀錢如糞土,臉面值千金。

◆清貧常樂,濁富多憂。

◆謊話講不得,莊稼荒不得。

◆麻雀落田要吃谷,狐狸進屋要偷雞。

◆欺山莫欺水,欺人莫欺心。

諺語第五緝

◆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一心想趕兩只兔,反而落得兩手空。

◆一回經蛇咬,三年怕草繩。

◆一問三不知,神仙沒法治。

◆一年算得三次命,無病也要變有病。

◆一瓶子水不響,半瓶子水亂晃。

◆人心不足蛇吞象,貪心不足吃月亮。

◆人在福中不知福,船在水中不知流。

◆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釣。

◆人愛富的,狗咬窮的。

◆人越嬉越懶,嘴越吃越饞。

◆自己做錯不算數,別人做錯打屁股。

◆自家的肉不香,人家的菜有味。

◆自稱好,爛稻草。

◆多鳴之貓,捕鼠必少。

◆論旁人斤斤計較,說自己花好稻好。

◆好葯難治冤孽病,好話難勸糊塗蟲。

◆伶俐人一撥三轉,糊塗人棒打不回。

◆身穿三尺衣,說話無高低。

◆沒錢時挨餓,有錢時耀闊。

◆紙做花兒不結果,蠟做芯兒近不得火。

◆雞大飛不過牆,灶灰築不成牆。

◆看人挑擔不吃力,自己挑擔步步歇。

◆看佛警僧,看父警子。

◆說話看勢頭,辦事看風頭。

◆爹不識耕田,子不識谷種。

◆病急亂投醫,逢廟就燒香。

◆家人說話耳旁風,外人說話金字經。

◆家無主心骨,掃帚顛倒豎。

◆燒的香多,惹的鬼多。

◆娘痛兒,路樣長;兒痛娘,線樣長。
娘想兒,長江水,兒想娘,扁擔長。

◆能大能小是條龍,只大不小是條蟲。

◆眼大肚子小,爭起吃不了。

◆眼睛不識寶,靈芝當蓬蒿。

諺語第六緝

◆一路精,賺金又賺銀;路路精,無錢吃點心。

◆十里認人,百里認衣。

◆大王好見,小鬼難求。

◆大老爺丟簽,老百姓啃磚。

◆大樹一倒,猢猻亂跑。

◆大黃醫好人無功,人參治死人無過。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下不得毒手,成不了財主。

◆上了賭場,不認爹娘。

◆門前有個討飯棍,骨肉至親不上門。

◆門前出起青草墩,嫡親娘舅當外人。

◆小人自大,小溪聲大。

◆天下烏鴉一般黑,世上財主一樣狠。

◆天下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

◆天大的官司,地大的銀子。

◆天理地理,有錢有理。

◆不種泥田吃好飯,不養花蠶著好絲。

◆牛角越長越彎,財主越大越貪。

◆牛眼看人高,狗眼看人低。

◆父望子成龍,子望父升天。

◆為富不仁 ,為仁不富。

◆文官三隻手,武官四條腿。

◆文官動動嘴,武官跑斷腿。

◆火到豬頭爛,錢到公事辦。

◆財大折人,勢大壓人。

◆冷,冷在風里,窮,窮在租里。

◆窮人心腸好,富人心如刀。

◆窮人手腳黑,富人心眼黑。

◆窮人求飯吃,富人脹破肚。

◆窮人的汗,富人的飯。

◆悶頭狗,暗下口。

◆武官會殺,文官會刮。

◆拍馬有個架,先笑後說話。

◆狗咬穿爛的,人舔穿好的。

◆狗仗人勢,雪仗風勢。

◆狗朝屁走,人朝勢走。

◆貪婪鬼沒個飽,吝嗇鬼不知富。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和尚不說鬼,袋裡沒有米。

諺語第七緝

◆一手難遮兩耳風,一腳難登兩船。

◆一手捉不住兩條魚,一眼看不清兩行書。

◆一人傳虛,百人傳實。

◆一樣事,百樣做。

◆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邊。

◆一羽示風向,一草示水流。

◆一筆畫不成龍,一鍬挖不出井。

◆一分價錢一分貨,十分價錢買不錯。

◆十個錢要花,一個錢要省。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人看從小,馬看踢蹄。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龍無雲不行,魚無水不生。

◆龍眼識珠,鳳眼識寶,牛眼識草。

◆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

◆出門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瓜無滾圓,人無十全。

◆寧失一事,不失一時。

◆對強盜只能用刀子,對惡狗只能用棍子。

◆有多大的腳,穿多大的鞋。

◆有一興必有一敗,有一利必有一弊。

◆有話說在明處,有葯敷在痛處。

◆有果必有因,有利必有害。

◆有上坡必有下坡,有進路必有出路。

◆吃飯先嘗一嘗,做事先想一想。

◆吃菜吃心,聽話聽音。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剛則易折,柔則常存。

◆會說的惹人笑,不會說的惹人跳。

◆會怪怪自己,不會怪怪別人。

◆會跳的先縮腳,會撞的先縮脖。

◆全是生薑不辣,全是花椒不麻。

◆先釘樁子後系驢,先撒窩子後釣魚。

◆多下及時雨,少放馬後炮。

◆多深的根基,築多高的牆。

◆行船趁順風,打鐵趁火紅。

諺語第八緝

◆人無笑臉休開店,會打圓場自落台。

◆人美不在貌,美在心意好。

◆人講禮義為先,樹講花果為原。

◆大欺小,不公道;大幫小,呱呱叫。

◆小心不怕多,有禮不在遲。

◆小的不哄,老的不欺。

◆不怕衣服有補釘,只怕心靈有污點。

◆見人不施禮,枉跑四十里;見人施一禮,少走十里地。

◆打怕的人是假的,敬怕的人是真的。

◆打人不打臉,吃飯不奪碗。

◆叫人不蝕本,舌頭打個滾。

◆讓禮一寸,得禮一尺。

◆讓路不是痴漢,躲路不是獃人。

◆當著矮人,別說矮話。

◆爭著不夠吃,讓著吃不了。

◆行路能開口,天下隨便走。

◆好飯不怕晚,好話不嫌慢。

◆買賣不成仁義在。

◆你敬人一尺,人敬您一丈。

◆你對人無情,人對你薄意。

◆冷天莫遮火,熱天莫遮風。

◆君子動口,小人動手。

◆君子爭禮,小人爭嘴。

◆忍一句,息一怒;饒一著,贏一步。

◆若要好,大讓小。

◆事怕合計,人怕客氣。

◆和人路路通,惹人頭碰痛。

◆美言美語受人敬,惡言惡語傷人心。

◆說歸說,笑歸笑,動手動腳沒家教。

◆逢著瞎子不談光,逢著癩子不談瘡。
病好不謝醫,下次無人醫。

◆愛徒如愛子,尊師如尊父。

◆敬老得老,敬禾得寶。

諺語第九緝

◆一天省下個葫蘆頭,一年省下只大黃牛。

◆一天省下一兩糧,十年要用倉來裝。

◆一天省一把,十年買匹馬。

◆一天一根線,十年積成緞。

◆一天吃餐粥,一年省石谷。

◆一滴汗珠萬粒糧,細水長流度災荒。

◆萬石谷,粒粒積累;千丈布,根根織成。

◆萬物土中生,全靠兩手勤。

◆寸土寸金,地是老根。

◆寸土不空,糧食滿囤。

◆上山彎彎腰,回家有柴燒。

◆千靠萬靠,不如自靠。

◆門前有馬非為富,家中有人不算窮。

◆不怕天寒地凍,就怕手腳不動。

◆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不怕少年苦,只怕老來窮。

◆不怕吃飯揀大碗,就怕幹活愛偷懶。

◆少不惜力,老不歇心。

◆手藝是活寶,天下餓不倒。

◆長江不拒細流,泰山不擇土石。

◆今日有酒今朝醉,明天倒灶喝涼水。

◆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毛毛雨,打濕衣裳;杯杯酒,吃垮家當。

◆心要常操,身要長勞。

◆火越燒越旺,人越干越壯。

◆尺有尺用,寸有寸用。

◆雙手是活寶,一世用不了。

◆水滴石穿,坐食山空。

◆功成由儉,業精於勤。

◆好問不迷路,好做不受貧。

◆勞動錢,萬萬年,貪污錢,在眼前。

◆求人不如求己,使人不如使腿。

◆弄花一年,看花一日。

◆囤尖省,日子長;囤底省,打飢荒。

◆囤尖浪費看不見,到了囤底後悔遲。

◆男也懶,女也懶,下雨落雪翻白眼。

◆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每日省一錢,三年並一千。

◆近河莫枉費水,近山莫枉燒柴。

◆冷天不凍下力漢,黃土不虧勤勞人。

◆沒有鄉下泥腿,餓死城裡油嘴。

◆沒有大糞臭,哪來五穀香。

諺語第十緝

◆一個不敵兩人計,三人合唱二台戲。

◆一人一雙手,做事沒幫手,十人十雙手,拖著泰山走。

◆一個巴掌拍不響,一人難唱獨板腔。

◆一個巧皮匠,沒有好鞋樣;兩個笨皮匠,彼此有商量;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

◆一根草搓不成索,一根篾編不成籮。

◆一根木頭難成排,一根稻草難捆柴。

◆一根線,容易斷;千根線,能拉纖。

◆一根竹竿容易彎,三縷絲線扯斷難。

◆一隻腳難走路,一個人難成戶。

◆一隻蜂釀不成蜜,一顆米熬不成粥。

◆三勤一懶,想懶不得懶;三懶一勤,想勤不得勤。

◆千樹連根,十指連心。

◆風大就涼,人多就強。

◆平時肯幫人,急時有人幫。

◆兄弟同心金不換,妯娌齊心家不散。

◆兄弟協力山成玉,父子同心土變金。

◆鳥多不怕鷹,人多把山平。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團結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會說難抵兩口,會做難抵兩手。

◆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

◆助人要及時,幫人要誠心。

◆鄰居失火,不救自危。

◆兵不離隊,鳥不離群。

◆弟兄不和鄰里欺,將相不和鄰國欺。

◆虎離山無威,魚離水難活。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

◆單筷難挾菜,獨翅難飛天。

◆磚連磚成牆,瓦連瓦成房。

◆獨柴難引火,蓬柴火焰高。

◆獨木不成林,單弦不成音。

◆家不和,外人欺。

◆家和日子旺,國和萬事興。

諺語第十一緝

◆一人難駕大帆船,雙手難遮眾人眼。

◆一人難順百人意,一牆難擋八面風。

◆一針不補,十針難縫;有險不堵,成災叫苦。

◆一隻眼,看不遠;千隻眼,看穿天。

◆一嬌百病生,淺水溺死人。

◆出籠的鳥兒難回,出口的話兒難收。

◆只有大意吃虧,沒有小心上當。

◆失事容易,得事艱難。

◆寧可悔了改,不可做了悔。

◆寧走十步遠,不走一步險。

◆對人要寬,對己要嚴。

◆過頭話少說,過頭事少做。

◆有麝自然香,不用大風揚。

◆吃飯防噎,走路防跌。

◆自誇沒人愛,殘花沒人戴。

◆字不可重寫,話不可亂傳。

◆豆腐莫燒老了,大話莫說早了。

◆實干能成事,虛心能添智。

◆絆人的樁,不一定高;咬人的狗,不一定叫。

◆居家要儉,行旅要慎。

◆樹大招風,氣大遭凶。

◆食多傷胃,言多語失。

◆說話細思考,吃飯細咀嚼。

◆前留三步好走,後留三步好退。

◆鹽多了咸,話多了煩。

◆緊行無好步,慢嘗得滋味。

◆柴經不起百斧,人經不起百語。

◆逢人莫亂講,逢事莫亂闖。

諺語第十二緝

◆一日讀書一日功,一日不讀十日空。

◆一日不讀口生,一日不寫手生。

◆一藝不精,誤了終身。

◆一天學會一招,十天學會一套。

◆刀槍越使越亮,知識越積越多。

◆刀鈍石上磨,人笨人前學。

◆刀快還要加鋼,馬壯還要料強。

◆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學要落後。

◆三分靠教,七分靠學。

◆土地貴在耕種,知識貴在運用。

◆小時不教成渾蟲,長大不學成懶龍。

◆不怕事情難,就怕不耐煩。

◆不讀一家書,不識一家字。

◆天無邊,智無限。

◆木不鑿不通,人不學不懂。

◆井掏三遍好吃水,人從三師武藝高。

◆比賽必有一勝,苦學必有一成。

◆牛不訓不會耕,馬不練不能騎。

◆手指有長有短,知識有高有低。

◆心不可不用,地不可不種。

◆心專才能綉得花,心靜才能織得麻。

◆水滴集多成大海,讀書集多成學問。

◆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不成材;人不學,不知理。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東西越用越少,學問越學越多。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鳥貴有翼,人貴有智。

◆邊學邊問,才有學問。

◆有子不教,不如不要。

◆老要常講,少要常問。

◆吃飯不嚼不知味,讀書不想不知意。

◆師傅領進門,巧妙在各人。

◆多從一家師,多懂一家藝。

◆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會說的不如會聽的,會教的不如會學的。

◆眾人裡面有聖賢,土石裡面有金銀。

◆好鐵要經三回爐,好書要經百回讀。

◆學在苦中求,藝在勤中練。

◆話中有才,書中有智。

◆河水不再倒流,人老不再黑頭。

◆細想出智慧,細嚼出滋味。

◆細工出巧匠,細泥澆好瓦。

◆要得會,天天累;要得精,用命拼。

◆要得驚人藝,須下苦功夫。

◆樹靠人修,學靠自修。

◆種田不離田頭,讀書不離案頭。

◆修樹趁早,教子趁小。

◆泉水挑不幹,知識學不完。

◆活到老學到老,學到八十仍嫌少。

◆積錢不如教子,閑坐不如看書。

◆造燭求明,讀書求理。

◆爹娘養身,自己長心。

諺語第十三緝

◆一個朋友一條路,一個冤家一堵牆。

◆一家養女百家求,一馬不行百馬憂。

◆人有人情,戲有戲味。

◆人急投親,鳥急投林。

◆兒子疼小的,媳婦疼巧的。

◆兒多不如兒少,兒少不如兒好。

◆虧地不結籽,虧人不相交。

◆廣交不如擇友,投師不如訪友。

◆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

◆馬好壞騎著看,友好壞交著看。

◆馬好不在叫,人美不在貌。

◆無妻不成家,無梁不成屋。

◆公雞打架頭對頭,夫妻吵嘴不記仇。

◆月有圓有缺,人有聚有別。

◆今天來客,往日有意;今天打架,往日有氣。

❽ 中國有句老話「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為什麼竹子這么受人喜愛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宋代著名文學家蘇東坡的一句名言,揭示了中華文明史中一個特殊的現象:竹作為一種特殊的質體,已滲透到中華民族物質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竹子是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資源,並滲透和凝聚於精神文化之中,構成了中國文化的獨特色彩,從而形成了別具一格的中國竹文明,積淀成為源遠流長的中國竹文化,更是東方文明的象徵,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品格和情操。

5.竹子一年栽種成活穩定,3年精心管護成林可割筍利用,5年科學經營產筍產材,每年畝產值一般達1000~3000元,集約經營可達5000元以上,可連續受益60年以上.

閱讀全文

與中國人的老話里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建安七子有多少 瀏覽:205
印尼年有多少個小時 瀏覽:651
伊朗為什麼斷網 瀏覽:722
伊朗伊斯蘭教是什麼教 瀏覽:41
伊朗是現在什麼民族 瀏覽:626
越南新冠死亡率最高是多少 瀏覽:737
越南菲律賓如何侵佔南沙 瀏覽:138
印尼血龍木手串什麼顏色是真的 瀏覽:510
義大利雅培和上海雅培是什麼關系 瀏覽:470
義大利面條醬怎麼配 瀏覽:87
中國良工閥門廠在哪裡 瀏覽:201
美國與英國區別是什麼 瀏覽:241
越南戰爭美軍有哪些部隊 瀏覽:21
榴槤泰國的和越南的哪個好吃 瀏覽:385
越南生意最好的理發店多少錢 瀏覽:433
怎麼在印尼開通移動國際漫遊 瀏覽:785
印度人怎麼換衣服 瀏覽:595
中國象棋怎麼看局 瀏覽:183
英國私人公司如何上市 瀏覽:819
在越南吃什麼面 瀏覽: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