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歷史上有哪些蔬菜和水果傳入我國,具體時間是
公元前125年西漢張騫出使西域,為我們帶回來了大蒜\黃瓜\哈密瓜\葡萄乾.著就是歷史上偉大的張騫出塞.張騫出去了13年,帶回的東西很多,還有汗血寶馬\玄鐵等,為漢室基業從戰斗裝備上增強了戰鬥力.還有很多可惜我記不清啦.但最重要的是加強了中國與外界的文化交流,為民族大融會作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崇拜!
找了些資料,供參考!!!
蒜:據說是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種子種的。
蔥:產於天山昆侖山,所以昆侖山古稱蔥嶺。
香菜:原產地中海沿岸,張騫出使西域後引入我國。
芹菜:中國自古就有,但跟世界意義上的芹菜並不相同,被稱為中國芹菜,還有一說是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時傳入的。現在吃的西芹種傳入不足百年。
金花菜:原產印度,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後漢時期已是人工栽培的20種蔬菜之一。
小白菜:簡稱白菜、青菜。原產我國,早在後漢時代就有文獻記載。
大白菜:古名崧,我國人工培育產品,地道中國原產菜。
茭白:其來源同上。曾作為糧食作物,種子稱孤米、雕胡,為「六穀」之一,但直到公元5-7世紀才出現作為蔬菜食用的茭白。
黃瓜:又叫胡瓜,原產東印度的西北部,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歸來時帶入我國。初稱「胡瓜」,東晉時,趙王石勒更名為「黃瓜」。但那時我國雲南也有野生黃瓜分布。
蠶豆:又名胡豆、寒豆、羅漢豆等。原產亞洲西南部到非洲北部一帶,張騫出使西域時引入。
豌豆:原產地中海沿岸,漢代引入我國。但從元初才開始有吃豌豆嫩莢(也就是現在的食莢豌豆)的記載。
蕹菜:就是空心菜,產於我國南方多雨地區,被稱為南方之奇蔬,曹操他老人家就吃過了,時間不用說了吧。
扁豆:原產印度,漢、晉時傳入。
茄子:原產東南亞和印度,約於晉代傳入我國,隋煬帝就對它特別偏愛,還欽命為「昆侖紫瓜」。
菠菜:原產波斯,唐代傳入我國。
木耳菜:學名落葵,又叫胭脂菜。原產亞洲及北美洲,宋朝前已有栽培。
萵筍:原產地中海沿岸,我國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宋代以前怎麼也吃上了,由西域使者來華時傳入。
胡蘿卜: 原產北歐。元代時,波斯人來中國時帶入雲南地區,後傳遍全國各地。
紅薯:原產美洲,明萬曆年間晉安人陳振龍從菲律賓引入福建。
土豆:原產南美,明末傳入我國。
辣椒:原產中南美洲熱帶地區。我國栽培辣椒始見於明末,在此之前吃辣都是用茱萸調味(咱也不知道這味道好不好吃,怎麼琢磨都覺得是欣賞性植物,估計也不怎麼辣)。至於甜椒於18世紀才始有.19世紀傳入我國。
洋白菜:又叫包心菜,清早期傳入我國。
南瓜 : 原產非洲。由波斯傳入我國南方地區,當時叫它為「番瓜」,傳入年代不詳。還有另一種南瓜原產亞洲東南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估計宋朝時也有了。
四季豆:原產中南美皺,明朝時傳入我國。
番茄:地球人都知道這就是西紅柿。原產南美洲的秘魯,清朝中晚期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但1983年,我國四川省考古隊從成部鳳凰山的西漢古墓中,發現有番茄等農作物種子,四川省農科院還精心培育出了植株.由此證明我國2000多年前就有這東西了。當然,那時一定不叫現在這個名字。
西葫蘆:就是美洲南瓜,清朝中期傳入我國。
生菜:原產地中海附近,清晚期引入我國。
菜花:原產地中海沿岸,傳入我國也就100來年。
洋蔥:原產伊朗、阿富汗,已有5000多年栽培歷史,傳到我國僅百餘年。
葡萄,張騫帶回來的。
西瓜,五代時期由絲綢之路傳來的。
無花果,唐前就傳入了,但中原地區是很難吃到的。
芒果:據說由唐僧取經時帶回的種子,但現在的芒果是荷蘭人在台時引入的。
哈密瓜:南宋時期第一次有文獻記載。明以前中原基本很少吃到。明以後也是做為貢品的。
菠蘿:原產巴西,明朝時傳入。
草莓:明朝開始栽培野生草莓。但直到清朝中期,才從英、法等國引進良種。
木瓜:原產墨西哥,明末清初傳入我國。
西瓜:原產地撒哈拉。
向日葵:原產地美洲。
芝麻:原產我國雲貴高原。在浙江湖州市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和杭州水田畈史前遺址中,發現有古芝麻的種子,證實了中國是芝麻的故鄉。
橄欖:橄欖一詞包含多種植物,油橄欖是地中海產的,我國解放後在漢中地區有少量引進。而果橄欖則是中國願生的,不過在古代應該算是百越地區。
石榴:古稱「安石榴」,原產地即古之西域「安國」、「石國」。
2. 西葫蘆西瓜西紅柿都是西方傳入我國的!還有哪些
最常見的是小麥,中國人吃麵食的比例非常高,所以小麥應該是種植最普遍的外來物種了。小麥是4000年前從西亞傳入中國的。除了小麥之外還有大麥,也是從西亞傳入的。葡萄和苜蓿是張騫出使西域之後帶回來的物種。這兩種作物,一種給我們提供了葡萄酒,而苜蓿草則是養馬的重要飼料,這樣說來,他還對中國古代的國防力量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呢。開心果至少在唐代以前就傳入中國了。黃瓜是南北朝以前從印度或者西亞傳入中國的。從越南傳入的占城稻也是中國古代非常重要的農作物,占城稻是北宋時期傳入中國的。
作為一種重要的水果,西瓜是從非洲傳入中國的。還有玉米,是從美洲印第安人最早培育,明朝時期由傳教士傳入中國的。說到印第安人,他還給我們貢獻了煙草,真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其實對於印第安人來說,煙草也是一種重要的陣痛葯材。咖啡和可可也都是從外國引進的,過去我們的老祖先都只喝茶的吧?自從這兩種作物引進來之後,我們的飲料就變得豐富多彩了。花生是也原產美洲的作物。甘薯是1593年從菲律賓引入中國的。
其實還有一種非常重要的外來物種,那就是辣椒。中國現在很多省份的人吃飯基本上離不開辣椒了。辣椒原產地是中南美洲,是明朝才傳入中國的。以前中國人主要用利用蔥蒜等烹飪出食品的辣味。肉豆蔻,丁香,桂皮,胡椒等調味品都是從印尼一代傳入國內的,所以那裡才被稱之為香料群島。自從有了這些調味料,我們的飯桌才變的豐富多彩起來了對嗎。
3. 西葫蘆的起源與分布是怎樣的
1936年,中國園藝學家吳耕民依據法國羅典的分類意見,將南瓜的3個主要栽培種命名為:中國南瓜、印度南瓜(筍瓜)和美國南瓜(西葫蘆)。但事實上,中國、印度和美國都不是南瓜屬植物的原始起源地,即它們都不是南瓜植物的起源中心。從大量考古學的發掘來看,西葫蘆原產於北美洲南部,故又稱美洲南瓜。據美國農業部葫蘆科專家Whitaker T.W.等的多年研究和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FAO)Esquinas-Alcazar J.T.,Gulick P.J.(1962,1983)的全球報告,認為南瓜屬植物起源於美洲大陸。直到如今發現的最古老的標本是從墨西哥的Oaxaca洞窟挖掘的,有出土於公元前7000—前5500年間地層的數粒種子和一個外果皮殘片。據此推算,早在公元前8500年,西葫蘆就伴隨著人類,而栽培它則在公元前4050年,此後考古學的發展進一步佐證了西葫蘆起源於墨西哥和中南美洲。當前西葫蘆的多樣性中心主要在墨西哥北部和美國的西南部。自17世紀西葫蘆傳入亞洲後,非常適應這里溫帶和亞熱帶的環境,遂分化出許多品種類型。到19世紀中葉中國開始栽培。目前,西葫蘆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其中歐、美、亞洲栽培最為普遍,特別是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美國和中國等地作為蔬菜和飼料而大面積栽培。據戚春章(1997)報道中國入庫保存的西葫蘆種質資源有389份,主要分布在華北(51.6%)和西北(23.5%),其他地區少有分布,從收集的品種特徵特性來看,類型比較少,特別是抗病蟲害品種幾乎為零。西葫蘆的許多品種還作為觀賞用南瓜在世界各地栽培,特別是在中國台灣地區這類品種很多,果實的形狀、大小、果色、果肉色和風味等有很大的變異。西葫蘆中沒有種皮的裸仁品種最早是在南俄羅斯和巴爾乾地區分化和栽培,20世紀60年代中國甘肅省也發現了這種變異的西葫蘆品種,目前國內已作為籽用品種少量種植,主要用於榨取南瓜子油,也作為乾果和糕點的添加物食用。
4. 西葫蘆種植時間是幾月份
西葫蘆種植時間是幾月份,最晚是幾月份?
西葫蘆種植時間
西葫蘆是一年生蔓生草本,種植時間可分為春秋二季,春季播種時間為3月份,秋季播種時間為9月份。
首先將雄花摘下,去掉花瓣,只留下花蕊,然後將花蕊對准雌花的柱頭輕輕摩擦就可以了。還可以用棉簽蘸取粉末塗抹在雌花的柱頭上,注意一定需授粉均勻,不能在陰雨天或下午進行授粉,不然容易導致長出畸形瓜。
5. 有哪些農作物是從外國傳進來的
蒜:據說是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種子種的。
蔥:產於天山昆侖山,所以昆侖山古稱蔥嶺。
香菜:原產地中海沿岸,張騫出使西域後引入我國。
芹菜:中國自古就有,但跟世界意義上的芹菜並不相同,被稱為中國芹菜,還有一說是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時傳入的。現在吃的西芹種傳入不足百年。
金花菜:原產印度,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後漢時期已是人工栽培的20種蔬菜之一。
小白菜:簡稱白菜、青菜。原產我國,早在後漢時代就有文獻記載。
大白菜:古名崧,我國人工培育產品,地道中國原產菜。
茭白:其來源同上。曾作為糧食作物,種子稱孤米、雕胡,為「六穀」之一,但直到公元5-7世紀才出現作為蔬菜食用的茭白。
黃瓜:又叫胡瓜,原產東印度的西北部,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歸來時帶入我國。初稱「胡瓜」,東晉時,趙王石勒更名為「黃瓜」。但那時我國雲南也有野生黃瓜分布。
蠶豆:又名胡豆、寒豆、羅漢豆等。原產亞洲西南部到非洲北部一帶,張騫出使西域時引入。
豌豆:原產地中海沿岸,漢代引入我國。但從元初才開始有吃豌豆嫩莢(也就是現在的食莢豌豆)的記載。
蕹菜:就是空心菜,產於我國南方多雨地區,被稱為南方之奇蔬,曹操他老人家就吃過了,時間不用說了吧。
扁豆:原產印度,漢、晉時傳入。
茄子:原產東南亞和印度,約於晉代傳入我國,隋煬帝就對它特別偏愛,還欽命為「昆侖紫瓜」。
菠菜:原產波斯,唐代傳入我國。
木耳菜:學名落葵,又叫胭脂菜。原產亞洲及北美洲,宋朝前已有栽培。
萵筍:原產地中海沿岸,我國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宋代以前怎麼也吃上了,由西域使者來華時傳入。
胡蘿卜: 原產北歐。元代時,波斯人來中國時帶入雲南地區,後傳遍全國各地。
紅薯:原產美洲,明萬曆年間晉安人陳振龍從菲律賓引入福建。
土豆:原產南美,明末傳入我國。
辣椒:原產中南美洲熱帶地區。我國栽培辣椒始見於明末,在此之前吃辣都是用茱萸調味(咱也不知道這味道好不好吃,怎麼琢磨都覺得是欣賞性植物,估計也不怎麼辣)。至於甜椒於18世紀才始有.19世紀傳入我國。
洋白菜:又叫包心菜,清早期傳入我國。
南瓜 : 原產非洲。由波斯傳入我國南方地區,當時叫它為「番瓜」,傳入年代不詳。還有另一種南瓜原產亞洲東南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估計宋朝時也有了。
四季豆:原產中南美皺,明朝時傳入我國。
番茄:地球人都知道這就是西紅柿。原產南美洲的秘魯,清朝中晚期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但1983年,我國四川省考古隊從成部鳳凰山的西漢古墓中,發現有番茄等農作物種子,四川省農科院還精心培育出了植株.由此證明我國2000多年前就有這東西了。當然,那時一定不叫現在這個名字。
西葫蘆:就是美洲南瓜,清朝中期傳入我國。
生菜:原產地中海附近,清晚期引入我國。
菜花:原產地中海沿岸,傳入我國也就100來年。
洋蔥:原產伊朗、阿富汗,已有5000多年栽培歷史,傳到我國僅百餘年。
葡萄,張騫帶回來的。
西瓜,五代時期由絲綢之路傳來的。
無花果,唐前就傳入了,但中原地區是很難吃到的。
芒果:據說由唐僧取經時帶回的種子,但現在的芒果是荷蘭人在台時引入的。
哈密瓜:南宋時期第一次有文獻記載。明以前中原基本很少吃到。明以後也是做為貢品的。
菠蘿:原產巴西,明朝時傳入。
草莓:明朝開始栽培野生草莓。但直到清朝中期,才從英、法等國引進良種。
木瓜:原產墨西哥,明末清初傳入我國。
西瓜:原產地撒哈拉。
向日葵:原產地美洲。
芝麻:原產我國雲貴高原。在浙江湖州市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和杭州水田畈史前遺址中,發現有古芝麻的種子,證實了中國是芝麻的故鄉。
橄欖:橄欖一詞包含多種植物,油橄欖是地中海產的,我國解放後在漢中地區有少量引進。而果橄欖則是中國願生的,不過在古代應該算是百越地區。
石榴:古稱「安石榴」,原產地即古之西域「安國」、「石國」。
6. 西葫蘆介紹
西葫蘆(學名:Cucurbita pepo L.)是葫蘆科、南瓜屬一年生蔓生草本;莖有棱溝。葉柄粗壯,被短剛毛;葉片質硬,挺立,三角形,彎缺半圓形,上面深綠色,下面顏色較淺,葉脈兩面均有糙毛。卷須稍粗壯。雌雄同株。雄花單生;花梗粗壯,有稜角,被黃褐色短剛毛;花萼裂片線狀披針形;花冠黃色,頂端銳尖;雄蕊花絲長15毫米,花葯靠合。雌花單生,子房卵形。果梗粗壯,有明顯的棱溝,果蒂變粗或稍擴大。果實形狀因品種而異;種子卵形,白色,長約20毫米,邊緣拱起而鈍。
原產北美洲南部,中國於19世紀中葉開始從歐洲引入栽培,世界各地均有分布。西葫蘆含有較多維生素C、葡萄糖等營養物質,具有除煩止渴、潤肺止咳、清熱利尿、消腫散結的功效。
7. 西葫蘆的介紹
西葫蘆
別名:攪瓜、白南瓜
熱量:18大卡(100克可食部分)
營養信息
營養素每100克
熱量(大卡)18.00
碳水化合物(克)3.80
脂肪(克)0.20
蛋白質(克)0.80
維生素A(微克)5.00
維生素C(毫克)6.00
維生素E(毫克)0.34
胡羅卜素(微克)30.00
硫胺素(毫克)0.01
核黃素(毫克)0.03
煙酸(毫克)0.20
膽固醇(毫克)
鎂(毫克)9.00
鈣(毫克)15.00
鐵(毫克)0.30
鋅(毫克)0.12
銅(毫克)0.03
錳(毫克)0.04
鉀(毫克)92.00
磷(毫克)17.00
鈉(毫克)5.00
硒(微克)0.28
1. 西葫蘆富含水分,有潤澤肌膚的作用;
2. 西葫蘆調節人體代謝,具有減肥、抗癌防癌的功效;
3. 西葫蘆含有一種干擾素的誘生劑,可刺激機體產生干擾素,提高免疫力,發揮抗病毒和腫瘤的作用。
西葫蘆具有清熱利尿、除煩止渴、潤肺止咳、消腫散結的功能,
可用於輔助治療水腫腹脹、煩渴、瘡毒以及腎炎、肝硬化腹水等症。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脾胃虛寒的人應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