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如何對待中國人均資源

如何對待中國人均資源

發布時間:2022-07-24 04:01:31

1. 從GDP、人均收入、人均資源、兩級分化的嚴重談談中國發展的看法

一、當前中國經濟是否過熱 對這個問題,國內經濟界人士認識不大一致,而且標准也不完全一樣。我認為,當前中國經濟運行總體上是正常的,但在部分行業已局部出現過熱的苗頭。 ① 當前的經濟加速增長,是多年堅持改革開放的成果,更是近幾年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及其他一系列宏觀政策的結果。 ②投資規模的不斷擴大為經濟持續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③中國仍將是國際投資的熱土。 ④在某些部門、某些領域、某些方面則已出現了過熱的跡象。 二、「三農」和城鄉、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突出 「三農」問題突出表現在農民收入上。「九五」期間,農民收入增幅連續4年下降,1997~2000年農民出售農產品收入四年合計人均減少183元,出現增產不增收的局面。同時,少數不仁富豪的出現以及貧富差距、地域差距的日趨擴大,造成社會分配不公,不穩定因素增加。 中國城鄉居民收入絕對量之比在20世紀80年代為1.8∶1,到2001年上升為2.9∶1,2002年上升至3.1∶1。如果考慮到城鎮居民的財政補貼,這一比例將達到6∶1,這一比例在世界范圍內都不多見。更令人擔憂的是,中國農民收入增長幅度日益下降,1997年為4.6%,1998年為4.3%,1999年降至2.1%,2003年上半年農民人均收入1158元,同比增長2.5%,增速下降了3.4個百分點。 同時,各地區和各類人群的收入差距也在繼續擴大。衡量收入分化程度有兩個經濟指標,一是財富集中程度,一是基尼系數。2002年中國總計8.69億儲蓄存款中的50%為不足10%的人群所擁有,社會財富已日趨集中於少數人手中。2001年中國的基尼系數為0.459,較1980年改革之初的0.33上漲了近40%。[1]另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00年100個最發達縣(市)的縣均GDP是106.6億元,為最不發達的l00個縣(市)5億元的21倍;前者的縣均地方財政收入為4億元,為後者0.23億元的17.4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前者為後者的11.6倍。人均地方財政收入,前者為後者的9.6倍。農民人均純收入,前者為後者的4.3倍。而且,兩者在教育、衛生、醫療等社會發展方面的差距也很大。2001年,中國東、中、西部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3267元、2165元和l662元,差距在繼續擴大,收入比例(以西部為1)由2002年的1.92∶1.30∶1擴大為1.97∶1.30∶1。東、中、西部農民生活消費水平差距也在擴大,生活消費支出比為1.69∶1.19∶1。 中國政府業已注意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採取了一系列解決「三農」問題的措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等都是針對廣大落後貧困地區的政策舉措,旨在提供公平增長的空間,今後要進一步加強。 三、就業問題 中國人口眾多,勞動力數量多而素質不高,盡管經濟高速增長,創造了眾多的就業崗位,但仍難以滿足充分就業的要求。按照目前的產業結構和GDP年增長率為7%~8%計算,每年新增就業崗位約800~1000萬個,只能基本滿足每年新成長的勞動力(1000~1200萬人)的就業需要。但還有如下幾方面因素必須考慮。 ①由於中國的人口基數大,新成長的勞動力和勞動年齡人口總數將繼續增長。據統計,在總人口中,15~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比重在逐年上升,1982年為61.5%,1990年為66.7%,1995年為67.2%,2000年為70.1%,2002年為70.3%。因此,這部分勞動力總量會繼續增多。 ②不斷增加的城鎮登記失業人口。2001年底登記失業率為3.6%,2002年底為4.0%。2003年上半年上升為4.2%,如包括未登記的失業者,城鎮失業率可能達到8%左右,即約1500萬人。這些失業者有相當一部分急需解決就業問題。 ③未再就業的國有企業下崗職工,2001年底為515萬人,2002年9月底為439萬人,為1998年以來最低水平,但其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就業機會較少,加上大齡和技術水平低,再就業問題就更難解決。目前中國人均GDP已達1000美元,正處於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階段,今後隨著技術進步、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升級,員工的轉崗、下崗將成為不可避免的經常現象。 ④最大的問題是農業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問題。1990年底,中國總人口為11433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90446萬人,非農業人口23887萬人;到2002年底總人口增加到12845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93269萬人,非農業人口35184萬人。即非農業人口增加了11299萬人,其中一部分是人口增長的結果,另一部分是從農業轉移過來的。但農業總人口絕對數仍有增加。據估計,目前農業剩餘勞動力有1.5億~2.0億人,目前有9000萬左右在城裡打工,還有0.6億~1.1億人需要解決其就業問題。 一方面是勞動力資源不斷增加,另一方面是經濟增長對勞動力的需求在逐漸減少。由於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中國每一個百分點的經濟增長所創造的就業崗位,20世紀80年代約為240萬個,而90年代以來只有70萬~100萬個。今後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拉動作用還會繼續降低。因此,就業問題將是今後幾十年內都要特別關注的大問題。因此,黨中央、國務院對就業問題高度重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特別強調,要「把就業和再就業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四、資源與環境問題 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對資源與環境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首先,應該正確認識中國「地大物博」問題。的確,中國是世界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自然資源也很豐富,但是由於國土地形復雜,水土資源短缺,生態環境脆弱,且人口眾多,因而問題很大。2002年中國共有耕地18.89億畝,人均耕地約1.47畝,為世界人均數的45%;全國有660多個縣區人均耕地低於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0.8畝的警戒線,其中463個縣區低於0.5畝。人均水資源為世界人均數的1/4;全國600多個城市中,一半缺水;108個重要城市因缺水每年損失工業總產值約600億元。全國屬於乾旱、半乾旱及裸露岩溶地區的面積占陸地總面積的43.5%。50多年來,盡管國家在生態環境建設方面取得很大成績,但由於中國生態環境條件先天不足,人口增長過快,經濟發展迅速,生產和消費方式落後,亂墾濫伐、廣種薄收、超載放牧,過度開發利用水土林草資源,使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全國水土流失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38%,每年流失土壤量達50多億噸;中國荒漠化(含荒漠)土地面積267.4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28%。[2]在礦物資源中,大部分礦種只能供應到2010年,如不加強勘探開發,到2020年將處於全面緊缺狀態,即使像煤炭這種長期以來被認為中國十分豐富的礦產資源,到2010~2020年供給率也不高。石油問題就更大,按最低需求量計算,到2010~2020年,國內的開發生產也只能滿足需求的50%左右,石油的大量進口,對於國家經濟安全將是一個嚴重挑戰。 其次,中國很多部門、企業的技術和管理水平都較低,經濟增長方式比較粗放,能源、資源的消耗量大,利用效率低,污染排放嚴重,帶來的社會、經濟損失極大 。 高度重視資源環境問題,把可持續發展列為基本國策,對國土、資源要開發、保護、節約並重,並樹立資源的全球利用觀念,鼓勵企業「走出去」開發資源,同時要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大力防治環境污染,減排SO2和CO2,實現綠色生產,保護人民身體健康。 此外,還有一些問題,如對外開放中如何應對貿易保護主義對中國的限制、制裁和反限制問題;如何應對美、日等國家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問題;如何推進新型工業化和逐步提升城市化的問題;如何更好地保障經濟、政治、國防等方面的國家安全問題,等等,都是需要深入研究,慎重處理的大問題。 總的來看,中國經濟已進入新的快速增長期。中國經濟發展2010年以前的目標是GDP總量將翻一番達到2萬億美元,超過法國居全球第四位,GDP增長率保持在7.8%~8.9%之間。國外研究機構對2000~2010年GDP增長率的預測:亞洲開發銀行認為是6%;世界銀行認為是6.9%;美國高盛公司認為是7.2%;2010~2020年GDP總量在前一步的基礎上再翻一番,經濟規模達到4萬億美元,中國經濟佔全球比重提升為5%以上,超過德國排全球第三位,基本上完成工業化,GDP增長率為年7.18%左右。由於中國人口多,底子薄,地區和城鄉差距大等因素,致使人均GDP僅達到3000美元以上,也有可能達到4000美元。總之,中國在這20年仍是經濟轉型與起飛階段,將屬於上中等收入國家水平;2020~2050年是從工業化向現代化過渡的後30年,預測GDP增長率保持在5%左右,GDP總量再翻兩番。經濟規模在2035年達到10萬億美元,相當於現在的美國經濟總量水平,2040年超過日本居全球第二位,2050年將要達到16萬億美元,中國經濟佔全球比重將為15%以上。如果在人口生育政策基本不變的情況下,人均GDP達到8000美元到1萬美元。屆時中國將成為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經濟強國,實現中國人民二百年來強國富民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2.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存在問題應採取的對策有那些

①政府高度重視的原因: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能源短缺的問題在影響我國自己發展的 同時,也會影響整個世界的發展;我國存在人均資源不夠、自然資源分布不平衡、資源開發 不合理、不科學造成了資源的巨大損失和浪費的資源問題;我國存在水體污染、大氣污染加 重等環境問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用社會是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需要等。 ②青少年做法: ①棄用:放棄使用一次性產品; ②代用:自備方便袋, 代替使用塑料袋; ③節用:節省利用能源、資源;如關緊水龍頭、隨手關燈;④慎用:珍惜木材,慎用紙張; ⑤重用:一水多用;把廢物重新使用,如廢物回收或把廢物再做成有用的物品。⑥使用節能 產品,如節能燈等。 3、黨和政府為什麼這樣高度重視節能減排? 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能源短缺的問題在影響我國自己發展的同時,也會影響整個世界 的發展;我國存在人均資源不夠、自然資源分布不平衡、資源開發不合理、不科學造成了資 源的巨大損失和浪費的資源問題;我國存在水體污染、大氣污染加重等環境問題;建設資源 節約型、環境友好用社會是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需要等。 4、節能減排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A、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可以使我國更加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源 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使我國的經濟和社會沿著更加合理、更加科學的方向發展。 B、對人民切身利益的影響:可以使人民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氣,吃上放心的 食物,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和生活,使危害群眾健康的突出問題能夠得到先行解決。 5、我國的資源與環境狀況怎樣? 答;①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佔有量少,開發難度大。我國面臨著嚴峻的資 源形勢。②從總體上看,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區有所改善,但治 理能力遠遠趕不上破壞速度,目前我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不容樂觀。 6、為什麼要節約資源?(國務院為什麼要作出關於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 答:①我國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佔有量少,開發難度大。②長期以來,我 國對資源的開發利用不盡合理、科學,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和損失,我國將長期面臨著嚴峻 的資源形勢。③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艱苦奮斗精神的重要體現,任何時候都不能 丟。 7、怎樣節約資源? 1)政府怎麼做: 例題:市長信箱: 「十一五」期間,為打造節約型社會你認為我們的政府部門應該為節 能做些什麼?請為市長出謀劃策。 答:①轉變政府職能,為社會提供更多的服務,比如說出台更多的激勵政策。 ②節能工作政府做表率。 ③修訂相關法規,以加大節能力度。 ④大力倡導「節約型生活消費方式」 。如: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綠色消費,環保先購; 重復利用;分類回收,循環再生;保護自然,萬物共存。 2)青少年如何節約資源?你打算為節能減排做點什麼?(青少年的做法) 例題:校園觀察:你認為在校園中應採取哪些節能措施? 答:①棄用:放棄使用一次性產品;②代用:自備方便袋,代替使用塑料袋;③節用: 節省利用能源、資源;如關緊水龍頭、隨手關燈;④慎用:珍惜木材,慎用紙張;⑤重用: 一水多用;把廢物重新使用,如廢物回收或把廢物再做成有用的物品。⑥使用節能產品,如 節能燈等。3)假如你參加了由全國青年自願者統一發起的「綠手帕行動」 ,繫上了印有宣傳節能 減排知識的「綠手帕」 ,志願當起節能減排的宣傳員時,你會向人們宣傳什麼內容? ①我國面臨著嚴峻的資源和環境形勢;②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能源短缺問題在影響我 國自己發展的同時,也會影響整個世界的發展,影響可持續發展;③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是 我國的基本國策;④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人人有責;⑤宣傳節能減啡知識等。 4)節約資源有何妙招? 答:①隨手關燈,關水龍頭;②紙張雙面使用;③少用電梯,多爬樓梯;④不用或少用 一次性筷子;⑤不用紙制賀卡;⑥做到循環用水,一水多用,⑦空調溫度不低於 26 度 2) 創意大賽: 設計一條富有創意的公益廣告, 向公眾宣傳節能或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正 面宣傳為主) 。 ①節約資源、共同行動。 8、節能減排發言提綱 ①從總體上看,我國環境形勢依然相當嚴峻,不容樂觀。同時,人均資源佔有量少、開 發難度大。 ②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直接關系現代化建設的實現和中華民族的復興。③開展「節能 減排學校行動」 ,不但直接的節約環保效益巨大而且幫助青少年學生樹立節能環保意識養成 珍惜能源、愛護環境的行為習慣,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④我們青少年有責任和義務承擔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重任, 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 起,為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 9、請你為學校開展節能減排的系列活動擬一個活動方案(向學校提建議) ①開設一節節能減排活動課; ②開展一次節能減排社會調查實踐活動; ③開展一次節能 減排進社區宣傳活動;④舉辦節能減排科技製作活動;⑤組織開展一次節能減排徵文競賽; ⑤召開一次節能減排成果展示會等。 10、成就與問題 材料一: 2006 年, 我國國內生產總值 20.94 萬億元, 增長率連續 4 年達到或略高於 10%, 是世界上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速度之快讓全世界驚呼為「中國奇跡」 。 材料二: 與此同時, 我國也正在承受著日益嚴峻的資源與環境壓力。 觀察圖表----我國 GDP 和消耗的能源佔世界的比重。 (GDP 即國內生產總值) ②節約用水,點點滴滴,從我做起(1)上述材料說明了什麼問題? 答:一方面,我國經濟保持著持續、平穩、高速增長。另一方面,我國生產力水平,技 術落後,資源投入和產出比例嚴重失衡,經濟效益不高,經濟增長方式不合理。 (2)應採取哪些有效措施解決? 答: 實行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 提高科技水平; 改變經濟增長方式, 提高增長質量, 從 「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 ;企業改進生產技術,提高生產效率;節約資源從身邊做起, 努力建設節約型社會。 11、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是什麼?(或如何實施可持續發展) ①實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 提倡晚婚晚育、 優生優育, 控制人口增長, 提高人口質量; ②實行保護資源的基本國策,合理開發利用資源,堅持開發和節約並舉,把節約放在首位, 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源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③ 實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集中力量先行解決危及群眾健康的突 出問題;④中學生要不斷提高人口意識、資源意識和環境憂患意識,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的理念,增強走可持續發展的自覺性。 12、學校中存在哪些與「建設生態文明、節能減排、保護環境」不一致的現象?(至少 列三種) ①放學後沒有隨手關燈,教室「長明燈」現象普遍;②用水後沒有隨手關水龍頭,浪費 水;③浪費糧食現象普遍;④食品袋、零食袋等生活垃圾隨地亂扔;等等話題二 1、什麼是生態文明(時事)建設生態文明 構建和諧社會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新的文明形態,它的核心是 從「人統治自然」過渡到「人與自然協調發展」 。 2、資源、環境問題會給我國的發展帶來什麼影響?為了解決問題,我國政府採取了什 么對策? (1)影響:①環境惡化威脅生態平衡,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嚴重製約了我國經濟和 社會的可持續發展;②環境問題資源問題就是發展問題,直接威脅我們子孫後代的生存。 (2)對策:①實施了可持續發展戰略;②開展了節能減排全民行動;③加強國際合作,積極承擔責任等 3、建設生態文明的依據是什麼? 我國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面臨嚴峻的環境問題,如土地荒漠化、 環境污染加重、生態失衡等;我國資源利用率低,浪費嚴重。 4、為什麼要把推進現代化與建設生態文明有機結合起來? 因為我國目前環境形勢依然相當嚴峻, 只有堅持把推進現代化與建設生態文明有機統一 起來,才能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推動整個社會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 道路,這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 5、建設「生態文明」的意義 建設生態文明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 也是建設資源節約 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需要;可以促進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保護資源和環境,更 好地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6、我們能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做些什麼? ①樹立節約意識。節約用水、用電,隨手關燈、關閉水龍頭等。②保護環境。少吃或不 吃口香糖;不亂扔垃坡;不亂扔廢舊電池等。③積極宣傳資源環境知識和有關法律知識,增 強資源、環境意識。 7、要使「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 ,必須堅持實施什麼樣的國策和貫徹什麼樣 的發展戰略? 實施計劃生育、保護資源和環境的國策;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學發展觀;堅持依法 治國和以德治國方略相結合。 8、我們中學生在建設「生態文明」過程中應該怎麼做? ①我們中學生要自覺向公眾宣傳保護環境和合理利用資源的基本國策及人與自然和諧 相處的科學發展觀; ②努力學校科學文化知識, 提高自己的環境、 資源意識; ③從現在做起, 從小事做起,節約資源,愛護社會上的一草一木等;④積極參加環保的公益活動,勇於並善 於與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行為做斗爭。話題三 1、請列舉當地環境存在的問題。保護環境答:①生活中亂扔垃圾、焚燒垃圾;②機動車排氣引起的大氣污染。③工廠、企業亂排污水、廢氣。④城市亂貼小廣告,造成「牛皮癬」現象。 2、我國的環境形勢怎樣?(為什麼要保護環境) 答:從總體上看,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區有所改善,但目前 我國環境形勢相當嚴峻,不容樂觀。 3、請你向市政府為實施科技興環保戰略提合理化建議。 答:①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積極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②加強 環境法規及知識的宣傳教育, 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 ③全面規則, 科學布局, 保持生態平衡、 防治環境污染;④大力發展循環經濟。⑤積極倡導綠色消費、適度消費。 4、青少年怎麼做? 例題:你准備以怎樣的實際行動促使家鄉的天更藍、樹更綠、人與自然更和諧?(日常 生活中,你能為保護環境做些什麼?在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過程中,你打算怎樣做?) 答: ①積極參加植樹造林活動; ②積極參加打掃社區衛生的勞動; ③自覺保護野生動物; ④宣傳環保知識;⑤進行環保調查,將調查結果向環保部門反映,提出保護環境的建議;⑥ 敢於同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話題四綠色消費 從我做起1、如果學校組織同學們到商場開展宣傳活動,你會向消費者宣傳哪些消費理念? 環保消費理念、綠色消費理念。 2、 「新消費運動」要求我們青少年應該學會怎樣的消費方式? 適度消費、合理消費、科學消費、綠色消費。 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進行綠色消費? ①盡量購買無磷洗衣粉以保護江河湖泊免受污染; ②購買環保電池以防汞鎘污染; ③選 擇綠色包裝以減輕垃圾災難;④用布袋代替塑料袋,減少白色污染;⑤選擇節能燈泡以節約 能源;⑥選擇節水設備以節約用水等;⑦選擇綠色包裝以減少垃圾災難等等。 4、在我國積極倡導課本等教材的循環使用,有何重要意義? 能培養青少年的節能意識, 養成節約資源的良好習慣; 為國家節約水、 電、 樹木等資源、 能源等。 5、假如要你家換上節能燈,而你的父母以能交得起電費為由拒絕這項建議時,你會怎 么辦?勸說父母使用節能燈;勸說的理由: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能源短缺問題,在影響我國 自己發展的同時,也會影響整個世界的發展。每個公民都要從大局出發,從長遠出發,積極 參與「節能減排「行動,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人人有責。話題五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 推動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1、什麼是科學發展觀(基本內容)? (1)含義:科學發展觀就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科學發展 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 核心是以人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 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2、結合我國國情,談談為什麼要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①中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這是當代中國最基本的國情。 ②社會主 義現代化建設是包括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全面建設,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 明協調發展的偉大事業。③面對中國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的國情,我國在社會主義現代 化建設中,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④我國目前的小康還是低水平、不全 面、發展很不平衡的。鞏固和提高目前的小康水平,還需要長時間的艱苦奮斗。3、請你舉 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當前需要著力解決的突出問題有哪些? ①「三農」問題;②環境問題;③城鄉、地區、行業之間收入差距問題;④城鄉、區域、 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等。 4、請你對所在地區貫徹科學發展觀的情況進行調查,寫出符合科學發展觀和不符合科 學發展觀的做法各三項。 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做法:科學開發和利用資源;控制人口數量,重視人才培養;大力 發展環保產業;等等。 ②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做法:重視工業發展,忽視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收入水平低的 現狀得不到改善;無限度開采資源,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忽視物質文明與政治文明、精神 文明協調發展;等等。5、請你結合當地實際,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幾條合理 化建議。 (從國家、政府及市民角度去分析) 從國家、政府角度:①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②堅持「三個 文明」一走抓,促進「三個文明」協調發展;③堅持實施走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計劃生育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④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推進科技進步與創新;⑤進 一步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⑥重視解決三農問題,推動農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⑦ 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權,全面提高公民素 質,促進人民的全面發展。 從市民角度:①倡導科技創新,科學興農,科學興市;②積極參加城市文明創建活動; ③宣傳科學發展觀,做科學興市的宣傳者;④自學保護環境,積極同不利於科學發展的行為 做斗爭;⑤厲行節約,節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 6、結合崇高使命,談談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我們青少年應怎樣做?(個人表態) 為實現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奮斗,這是時代賦予我們(青少年)的崇高使命。作 為繼往開來的一代,我們要:①積極學習和宣傳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積極參加社 會實踐,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全面提升自身素質,掌握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硬 本領。②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積極宣傳科學發展觀,提高人口、資源和環境憂患意識,增 強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自覺性。③樹立公平合作意識,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增強責任意識, 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7、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應堅持哪些發展戰略和基本國策? 應堅持的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人才強國戰略。 應堅持的基本國策:計劃生育、保護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8、請為落實科學發展觀,設計一條宣傳標語。 ①科學發展,創建美好家園;②落實科學發展觀,共建富裕文明城市。

3. 解決我國人均資源不足的辦法

一是繼續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縮小分母量;
二是加大科研力度,開發新型能源和可持續能源,擴大分子量;
三是優化資源配置方式,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四是加大科普宣傳,強化節約意識。

4. 關於中國自然資源人均不足我們應該怎樣做

這都是廢話 沒有哪個國家人均自然資源說夠用的 你這個資源豐富那個就缺乏
日本P大點地方 自然資源夠么? 還是要國家強力起來

5. 如何看待中國居民人均財富36萬元反映出了哪些問題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和經濟總量不斷的提升,國民收入水平也在逐步增加,進而導致我國居民人均財富總值已經高達了36萬元,這反映了我國居民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進入21世紀之後,我國居民的生產狀況得到了最大幅度的提升,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可以體現國內的相關制度和工作環境正在得到大幅改善。

很久之前,人均財富總值還不到一萬元。現如今,14億人口的平均財富值已經到達了36萬元,這可以明顯地說明兩個不同方面的問題。第一個問題:國家制定的各種有利於經濟發展的規章制度正在發揮著穩定的經濟促進作用,全體居民也可以在這些政策之下獲得更高的發展空間。第二個問題:人均財富總值的提升也可以影響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逐步減少低收人群的困難。

雖然各個地區居民獲得的收入不同,但總體的人均收入水平正在上升

由於每一個地區的經濟總量和經濟優勢截然不同,進而導致大型城市的人均收入和中小型城市的人均收入呈現出明顯差距。雖然各大城市內部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會呈現出不同的發展趨勢,但是我國整體人均財富和人均收入水平卻可以反映出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國家制定的各項方針和政策成為人均財富總值提升的保障。

6. 緩解我國人均資源不足的辦法是() A.大力減少我國目前對自然資源的開發 B.科學合理利用資源

我國自然資源總量是豐富的,但又是有限的,我們要合理利用,保護資源,減少浪費,探索新資源.故選項B符合題意;選項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7. 怎樣對待我國人均資源不足的問題 求解答!

應節約資源,,

8. 緩解我國人均資源不足的辦法是 A.大力減少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量 B.科學合理利用資源,保護資源,

BC

9. 怎麼樣對待我國人均資源不足的問題

我國人均資源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人口過多,資源分布極不均勻和資源嚴重浪費導致的;我們應該合理利用生活中的資源,加強對資源的保護,要加強科學研究,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不斷探索和開發新資源。

與如何對待中國人均資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戰爭美軍有哪些部隊 瀏覽:21
榴槤泰國的和越南的哪個好吃 瀏覽:385
越南生意最好的理發店多少錢 瀏覽:433
怎麼在印尼開通移動國際漫遊 瀏覽:785
印度人怎麼換衣服 瀏覽:595
中國象棋怎麼看局 瀏覽:183
英國私人公司如何上市 瀏覽:819
在越南吃什麼面 瀏覽:95
伊朗北部靠近哪個國家 瀏覽:911
人民幣是印尼盾的多少倍 瀏覽:790
印尼的一畝地多少平方米 瀏覽:127
中國民航大學宿舍管理怎麼樣 瀏覽:473
英國做激光多少錢 瀏覽:671
英國護照加急多久 瀏覽:921
英國倫敦7月什麼季節 瀏覽:663
伊朗的一塊金幣是多少錢 瀏覽:629
2013年伊朗發生了什麼 瀏覽:50
二十千越南幣是多少錢 瀏覽:477
中國行政區劃圖是怎麼劃分出來的 瀏覽:507
英國卡如何充值包流量 瀏覽:596
© Arrange www.exoplanetwar.com 2012-2022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