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寨天坑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小寨天坑主要位於距奉節縣城91千米的一個荊竹鄉小寨村,它大約是在北緯30°44'23",東經為109°29'附近,同時也是所構成地球第四紀演化史當中的一個重要例證,更是長江三峽當中主要成因的一個活化石,因為它是喀斯特漏斗的一個俗稱。屬於當今世界洞穴當中奇觀之一,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天坑。
小寨天坑與天井峽地縫之間屬同一岩溶系統,天坑底部的地下河水主要是由天井峽地縫所補給的,自迷宮峽直接排泄,從天坑至迷宮峽出口的地下河道長約4公里。天
坑則是一種極其特殊的地質現象,天坑一般都出現在峰叢喀斯特地貌,且地面的河流切割很深的一個地區。天坑的形成主要分三個階段。先是有底下的河流。如果地質條件十分有利,由於水流經過長期的沖蝕,也就會形成一個地下大廳。地下大廳垮塌之後就形成了一個天坑。中外地質學家對此早有考證他們普遍認為經過地陷從而形成了一個天坑。
B. 世界上最深的天坑在哪裡
世界上最深的天坑在中國重慶,——重慶奉節小寨天坑。
位於距重慶奉節縣城91公里的荊竹鄉小寨村,靠近長江三峽,此天坑為橢圓形,直徑626米,深度662米,總容積1.19億立方米。據專家考證,小寨天坑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漏斗」,被譽為「天下第一坑」。小寨天坑坑口地面標高1331米,深666.2米,坑口直徑622米,坑底直徑522米。坑壁四周陡峭,在東北方向峭壁上有小道通到坑底。坑壁有兩級台地,位於300米深處的一級台地,寬2~10米,台地有兩間房屋,曾有人隱居;另一級台地位於400米深處,呈斜坡狀,坡地上草木叢生,野花爛漫,坑壁有幾個懸泉飛瀉坑底。站在坑口往下看,一削千丈的絕壁直插地下,深不見底,令人目眩。坑底下邊有地下河,小寨天坑是地下河的一個「天窗」。站在坑底抬頭仰視,只見藍天好像一輪圓月,頗有「坐井觀天」之感。小寨天坑與天井峽地縫屬同一岩溶系統,天坑底部的地下河水由天井峽地縫補給,自迷宮峽排泄,從天坑至迷宮峽出口地下河道長約4公里。天坑內不僅有眾多暗河,還有四通八達的密洞。而這些河岸大量珍奇的動植物,到底有多少?誰也不知道。天坑中的洞穴群更是奇絕險峻,近年來各國探險家曾多次進行探險考察,但目前,仍未完全了解天坑中許多洞穴的情況。他們都認為這兒是世界上第一流的魔幻式洞穴群!科學家們還在許多洞穴中,發現不少珍稀動植物和古生物化石。名震中外的「巫山猿人」化石,就是在距小寨天坑二三十公里外的巫山龍骨坡發現的。 小寨天坑的底部有一條巨大的暗河,暗河的水來自一條被當地人稱為「地縫」的神秘峽谷。天井峽地縫位於小寨村附近的興隆區境內。地面有一條天然縫隙,當地稱天井峽地縫。 天井峽地縫與小寨天坑屬同一岩溶系統。 地縫全長14千米,分上、下兩段。上段從興隆場大象山至遲谷槽,長約8千米,為隱伏於地下的暗縫。由興隆場大象山天井峽能進入縫底,通行長度為3.5公里。縫深80-200米,底寬3-30米,縫兩壁陡峭如刀切,是典型的"一線天"峽谷景觀。縫底有落水洞,暴雨後有水流。下段由天坑至迷宮峽,是長約6千米的暗洞,1994年8月,由英國洞穴探險家探通。 中外探險家多次來到這里開展科考探險活動,已探測洞穴近100個,探明地下暗河100餘公里,植物種類2000餘種,發現了拱桐、桫欏、紅豆杉等珍貴植物和大鯢、玻璃魚、林麝等近20種珍稀動物。科學家們認為,天坑地縫不僅是構成地球第四紀演化史的重要例證,更是探尋長江三峽成因的「活化石」。 順便說一下,世界上目前發現的幾十個天坑,大多數都分布在中國。
C. 小寨天坑在哪個地方
天坑(tiankeng).
在2001年之前,提及天坑這個詞彙,通常特指重慶奉節縣的小寨天坑。2005年後,「天坑」這個由中國人定義的術語在國際喀斯特學術界獲得了一致的認可,並開始使用「tiankeng」,通行國際。
天坑就是具有巨大的容積,陡峭而圈閉的岩壁,深陷的井狀或者桶狀輪廓等非凡的空間與形態特徵,發育在厚度特別大地下水位特別深的可溶性岩層中,從地下通往地面,平均寬度與深度均大於100米,底部與地下河相連接(或者有證據證明地下河道以遷移)的特大型喀斯特負地形。
天坑的成因大多分兩種,大多是塌陷型(廣西樂業天坑群等),罕見的是沖蝕型(重慶武隆後坪沖蝕天坑群等)
天坑的形成至少要同時具備六個條件:
一是石灰岩層要厚。只有足夠厚的岩層才能給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夠的空間。
二是地下河的水位要很深。
三是包氣帶(含氣體的岩層)的厚度要大。
四是降雨量要大,這樣地下河的流量和動力才足夠大,足以將塌落下來的石頭沖走。
五是岩層要平。從天坑四周的絕壁看就會發現,岩層與地面是平行的,就像一層層的石板堆在四周一樣,只有這樣的岩層才能垮塌。
六是地殼要抬升。地殼的運動就會給岩層的垮塌提供動力。
直至今日,已經被確認的天坑達78個,其中2/3分布在中國,當然關於天坑的考察、認定和爭論尚未停止。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在世界分布很廣,約佔地球總面積的10%,中國喀斯特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3%,主要分布於南方的貴州、廣西、重慶、四川、雲南等省區,是世界上最大最集中連片的喀斯特區,但喀斯特這個術語誕生於斯洛維尼亞。
據新華社南寧4月11日電中外專家多次組織聯合探險考察,樂業天坑群的謎團正逐漸被破解。正在廣西樂業縣進行第5次大規模科考的專家稱,分布在中國西南雲貴高原東坡的樂業天坑群是世界最大的天坑群,目前已發現的近20座天坑幾乎囊括了各種類型的天坑,是一座「天坑博物館」和「世界岩溶聖地」。
專家們在天坑群中最大的一個天坑裡獲得了許多令人震驚的發現。
通過GPS地球衛星測量儀測出,被稱為大石圍的這座最大的天坑深度為613米,坑口長為東西走向600米,寬為南北走向420米,容積約為0.8億立方米。其坑底原始森林的面積達十幾萬平方米,位居世界第一位。垂直高度和容積僅次於中國重慶市的小寨天坑,位居世界第二位。
植物學家在大石圍底部發現,原始森林內的植物種類多達上千種,大部分迥異於天坑外的植物,其中已查明的有被稱為恐龍時代活化石、中國一級保護植物的桫欏,廣西師范大學博士、植物分類學專家薛躍規還發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羽脈排列十分奇異的蕨類,他推測這可能是一種可以媲美桫欏的珍貴植物。此外,原始森林裡還有冷杉、血淚藤樹等珍貴植物,還有許多中葯材和高大的喬木,其中最大的一棵酸棗樹樹干需3人合抱。
大石圍的底部連著兩條地下暗河。專家在地下河裡發現了盲魚和一些蝦、蟹等,從拍攝到的照片看,暗河中的盲魚形似鯰魚。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春元認為,因暗河裡無光,魚的眼睛逐漸退化而成為盲魚的。河岸有金黃的沙灘,還有形態各異、花紋美麗的鵝卵石。暗河的水溫十分奇特,將手探入水中,兩條河的河水一冷一熱,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專家目前還無法確認。日前,中英聯合探險隊終於走完了暗河的全程,發現暗河一直向東北流到位於樂業境內的百朗大峽谷的洞口成為地面河,然後匯入紅水河。
坑內還發現了被當地人稱為「飛虎」的動物和一些鳥類,「飛虎」形似蝙蝠,個頭與貓差不多,前後肢有薄膜相連,展開後可以滑翔。張春元教授認為,「飛虎」即為生活在岩洞里的鼯鼠。
天坑是一種分布在喀斯特地區的特殊的地質景觀,因地下溶洞的頂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一般的天坑都是單獨的一座,而樂業天坑卻成群出現,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副研究員蔡五田和黃保健推斷,這與樂業縣特殊的地質構造有關。
對於樂業天坑群的形成時間,兩位專家推測,它們大約形成於300—40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紀。從調查的情況看,樂業天坑群在形成過程中遭遇了劇烈的地殼抬升運動。
隨著這些謎團逐漸被解開,一些新的謎團又接二連三地衍生出來:大石圍附近的白洞天坑與冒氣洞相連,一邊洞口冒氣,一邊洞口吸氣,這種奇異的呼吸景觀專家一時無法解說;除已發現的天坑外,樂業縣境內是否還存在不為人知的天坑?在這片神奇的崇山峻嶺下面,是否還有正在繼續坍塌的溶洞在某一天突破崩陷,成為新的天坑呢?這些問題有待專家進一步研究。
D. 奉節小寨天坑地縫怎麼樣
景色很好!我從恩施轉的,出火車站對面就是汽車站,最早一班7點半,翻山越嶺約5小時到達三角壩。找好住宿吃完中餐,休息一小時,賓館門口紅色三輪摩托車20元往返地縫,西門進東門出。第二天早7點三角壩到奉節的班車,5元坐到天坑下車,約下午一點回到原地6元坐荊竹到三角壩的小巴,在地縫全景停車拍照。回到賓館20元鍾點房,洗澡休息,然後吃個飯坐3點的車回到恩施火車站,約6點半到達的。
門票都是45元。天坑7點就可以進入,記得帶驅蚊水,中間一段蚊蟲密布。
人不多,我一個人走完地縫,僅遇到4個遊客和一條蛇;天坑我下到底時只有我一個人,狠有獨占感覺。正規景點,不用擔心安全。
E. 中國最大的天坑位於哪裡
在重慶市奉節縣,是小寨天坑。
重慶小寨天坑的坑口直徑為622米,坑底直徑為522米。天坑深度為666.2米。坑壁四周陡峭,在東北方向峭壁上有小道通到坑底。
小寨天坑與天井峽地縫屬同一岩溶系統,天坑底部的地下河水由天井峽地縫補給,自迷宮峽排泄,從天坑至迷宮峽出口地下河道長約4千米。天坑是一種特殊的地質現象,天坑一般都出現在峰叢喀斯特地貌,且地面河流切割很深的地區。
(5)中國小寨天坑怎麼樣擴展閱讀:
價值意義
小寨天坑是構成地球第四紀演化史的重要例證,更是長江三峽成因的「活化石」,被譽 為「天下第一坑」。 屬當今世界洞穴奇觀之一。小寨天坑的底部有一條巨大的暗河,暗河的水來自一條被當地人稱為「地縫」的神秘峽谷。
據考察,地縫全長達37千米,最窄的地方只有2米,而峽谷的高度達900米,形成氣勢恢宏的「一線天」。從上面俯看,在群山之中,茂密的原始森林底下,隱隱約約可以看見一條雲霧繚繞的縫隙,那就是深達數百米的神秘地縫,被岩溶地質專家稱作「世界喀斯特峽谷奇中之稀」。
離小寨天坑不遠,還有一處與三峽夔門幾乎一模一樣的峽谷,當地人稱為「旱夔門」。從旱夔門往裡,地勢險峻,無法進入,至今仍未探明。
F. 小寨天坑地縫怎麼樣
遊人不多,非常清靜!景色很好!
天坑標志性取景
G. 中國最有名的無底洞
小寨天坑在重慶市奉節縣境內,位於距奉節縣城91千米的荊竹鄉小寨村。天坑是喀斯特漏斗的俗稱,是構成地球第四紀演化史的重要例證,更是長江三峽成因的「活化石」,屬當今世界洞穴奇觀之一。小寨天坑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天坑在北緯30°44'23",東經109°29'附近。
H. 世界上的神秘天坑有哪些
今天二標來和大家說說世界上那些神秘的大坑!
1、西伯利亞和平鑽石礦坑
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洞穴,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帶雅庫蒂亞市附近,那兒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區之一。這個巨大的洞穴直徑大約1600米,深度達533米,從衛星照片上看,它就像是地球的一個大傷口。它是如此巨大,以至於直升機也被禁止從它上面飛過。因為這個大洞造成的空氣湍流足以將直升機吸進它的內部。盡管「和平」鑽石礦每年產出價值20億英鎊的鑽石,佔全球23%的鑽石產出量,但在這個「巨大洞穴」邊上的小鎮「和平」鎮卻仍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地方之一。
航拍礦坑
2、俄羅斯末日天坑
2014年7月在俄羅斯西西伯利亞的亞馬爾半島發現一個巨型大坑,這個巨洞大約70米深,底部有一個冰湖,水正向下侵蝕永久凍土牆。但其直徑沒有此前在空中估計的100米那樣大,只有30米寬。仿若地獄入口一般,這個神秘巨洞被人們稱為「末日天坑」。洞口邊緣呈黑色,很像是被劇烈燃燒之後造成的,現初步推測地下甲烷氣體爆炸可能是其他成因。
天坑全景
天坑內拍
3、瓜地馬拉天坑
瓜地馬拉天坑是瓜地馬拉首都瓜地馬拉城市區2010年5月30日突然出現的一個直徑20米,深約90米的巨坑,事故造成15人死亡。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或因熱帶風暴「阿加莎」所引發暴雨的影響而形成。但至少一位地質學家表示,瓜地馬拉城的最新天坑是由管道泄漏引發,並非自然現象。總體而言,瓜地馬拉重復發生此類事件的可能性較大,但卻非常難以預測。
瓜地馬拉天坑
天坑近拍
4、大藍洞
藍洞為一石灰岩洞、形成於海平面較低的冰河時代末期,後來因為海水上升,洞頂隨之塌陷,遂變成水下石灰石坑洞穴。位於貝里斯外海約60英里的大巴哈馬淺灘的海底高原邊緣的燈塔暗礁。305米的口徑,123米的洞深,洞口呈現近乎完美的圓形,又非常巧合地與合圍的環礁重合,從天上俯瞰彷彿是一道美麗的花環。藍洞的深度及洞內的鍾乳石群顯然不適合於一般潛水者探訪,而且這里的鯊魚品種繁多,但也正因如此,才猶如充滿魔力的磁場一般,強烈地吸引著全世界勇敢的潛水愛好者們前來親身體驗一探究竟,使其成為全球最負盛名的潛水聖地之一。
大藍洞
潛拍
5、中國小寨天坑
小寨天坑在中國重慶市奉節縣境內荊竹鄉小寨村。坑口直徑為622米,坑底直徑為522米。天坑深度為666.2米。坑壁四周陡峭,在東北方向峭壁上有小道通到坑底。小寨天坑與天井峽地縫屬同一岩溶系統,從天坑至迷宮峽出口地下河道長約4千米。小寨天坑是地下河的一個「天窗」。站在坑底抬頭仰視,只見藍天好像一輪圓月,頗有「坐井觀天」之感。
小寨天坑
小寨天坑
還有美國猶他州賓漢峽谷銅礦等等
賓漢峽谷銅礦
還有許多「天坑」,篇幅有限,我們今天不再贅述,但其原因多是人們對自然資源過度攫取後,大自然的異常狀況。我們應當警醒,與自然和諧相處。目前許多「天坑」因其神秘性,也吸引了許多探險者去一探究竟,你也想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