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美術中考中國書法怎麼辨認

美術中考中國書法怎麼辨認

發布時間:2022-07-25 07:06:25

❶ 如何辨別書法的真偽

如何才能辨別國畫的真偽?文章來源:互聯網發表時間:2009-04-25點擊:27字體:【大 中 小】古人寫作書畫,一般是在紙或絹上。因此,如果能對歷代絹、紙有所了解,對鑒定書畫的真偽就尤為有用。

中國絹的發明在紙之先,用絹來作書畫的年代也比較早。不過絹有一個缺陷,就是保存的時間不象紙那麼長。無論保存得有多好,不受任何意外損傷,只是空氣的自然浸蝕,年代久遠的絹就會變得糟脆。百年以上的絹,已經沒有韌性了。明代初年的絹,至今已經腐敗得不能碰觸。而宋的絹,因裱托得比較好,目前還可見到,至於宋代以前的絹,雖然有,但也已經辨不出模樣了。

宋代初年的絹,橫豎皆單絲,不過橫絲稍粗,看似雙絲。宋代中葉,橫豎絲粗細相同,但都比早期的絲線粗一些,顏色與深藏經紙色略同。元你的絹,橫豎絲線仍然是單的,但絲線細而紋理稀。明初則豎絲為單而橫絲變為雙,絲線粗細均勻,密度整齊。清代,橫豎絲都變為雙絲,以前的單絲絹也不復存在。

明以前的絹,傳至今日,表面上已絕無亮光;絲上的絨毛,也已經完全褪掉。其顏色則內外如一。作偽者若用新絹,由橫豎絲的粗細單雙,即可辨別出來。有一種特製的元絲絹,從表面上看,與宋元的絹相似,但其表面上的光,以及絲上的絨毛,無論用什麼方法,都不可能完全褪凈;而且其顏色也是內外不同,絕不可能與絹完全一致。

紙的情況要復雜一些。宋代以前的紙,有若干種類,其材料是什麼,都沒有確切的記載。傳世的古紙國畫,主要有棉紙和麻紙。從表面上看,棉紙有點類似今日的宣紙。麻紙的紋理要比棉紙粗疏一些。棉紙和麻紙中都摻和有絲。棉紙絲短,麻紙絲長。有一種簡便易行的方法可以鑒定紙的年代:取一舊紙,浸泡在水中,然後用針來挑。如果是宋紙,那麼必然有很多稱絨,而且無論如何破碎,仍然可以裝裱。宋代以後的紙,則不可能這樣。如果用顯微鏡觀察,真紙並不平勻,膜皮如蟲蝕之狀,而且有一層白灰,若隱若現。其顏色則無論里外、凹凸,均系一致。偽造的絕代 ,因為是用顏色染成的,厚則深,薄則淺;里則淡,外則重;凸則有,凹則無。因為質地不同,其受色的程度必然不一樣。

新手往往難以辨別作品的真假,這需要長時間的研究才能積累經驗。有效的方法就是多看著錄。一般而言,1990年以前出版的著錄較為可靠。大型出版社出版的著錄,比如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更加權威一些。熟悉畫家也很重要。了解一個畫家的畫風和個性之後,對其作品的真偽就更有辨別能力。

畫作出品的時間段,可以分為古代、近代和現代。1949年以後的稱為現代,之前的為近代。近代畫作的價格走勢最好。一個主要的原因是近代畫家大部分已經作古,他們的畫作成了稀缺資源。而現代畫家還在不斷創作新的畫作,可能影響已有畫作的價格。至於古代畫作,上手則比較困難。

投資價值看「真、精、新」

畫作的投資價值可以用三個字判斷,即「真、精、新」。

所謂「真」,就是真品。精品則是最能體現畫家的藝術水平和功力的不可多得的作品。無論畫家名氣大小,或是藝術品的景氣程度如何,精品的價格往往是最為堅挺的。陳佩秋的一套花鳥書法冊頁在2002年朵雲軒拍出23萬元,到2004年上海國拍春季拍賣會上卻以57萬元的價格成交,就是因為這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此外,畫作的品相也要保持完好。即使是真品,如果品相破舊,也會使其價格打折扣。

對於藝術品投資新手而言,擁有「三力」———眼力、財力和魄力是成為成功的藝術品投資家的先決條件。

其中眼力和魄力是需要經驗的積累的。對於新手而言,多去參加拍賣會、展覽會,多看多聽多記錄,要全身心地投入進入,自然就能磨練出鑒賞的功力。

❷ 中國書法五種主要字體的特點。

書法的字體大體分為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五種。其各自的特點為:

  1. 篆書: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筆法瘦勁挺拔,直線較多。起筆有方筆、圓筆,也有尖筆,手筆「懸針」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體,其特點是形體字體寬扁,左右舒展,平衡對 稱,整齊均勻。

    (2)美術中考中國書法怎麼辨認擴展閱讀

    中國的歷史文明是一個歷時性、線性的過程,中國的書法藝術在這樣大的時代背景下展示著自身的發展面貌。在書法的萌芽時期(殷商至漢末三國),文字經歷由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隸(八分)、草書、行書、真書等階段,依次演進。在書法的明朗時期(晉南北朝至隋唐),書法藝術進入了新的境界。由篆隸趨從於簡易的草行和真書,它們成為該時期的主流風格。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出現使書法藝術大放異彩,他的藝術成就傳至唐朝倍受推崇。同時,唐代一群書法家蜂擁而起,如:虞世南、歐陽詢、楮遂良、顏真卿、柳公權等大名家。在書法造詣上各有千秋、風格多樣。

    甲骨文是目前所見到的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其中已蘊含了書法藝術的基本要素,筆法、結體、章法無不備至。筆法有粗細、 輕重、徐疾的變化,結構隨體異形,任其自然,章法錯落多姿而又和諧統一。這一切充滿了殷商時代的氣息,具有天地造化之美,中國文化的精神已初露微曦。西周金文書法筆畫厚重,結體謹嚴方整,章法錯落自然,書風渾厚雄健,充滿質朴凝重的氣息,顯示周王朝雄強蓬勃的時代風貌。

    小篆是秦統一六國後確定的標准文字,經李斯等人整理簡化,其筆畫停勻,圓健遒勁,結體平穩,上密下疏,沉著舒展,既體現了秦王朝一統天下的精整、威嚴的總體風貌,又反映了前儒所宣揚的剋制、理性的仁和中庸之道的審美心態。

    隸書的出現是書法發展史的一大關捩,它完全改變了篆書線條的整齊劃一。隸書的波磔運筆意味明顯加強,使人們心裡久久積蘊的情感運動節律得以痛快淋漓地展示出來,滲透了書家的意興,有了更為豐富鮮明的生命意態的內涵之美。於是,作為造型材料的點線,逐漸演變為抽象的抒情符號,成為蘊含民族審美理想和審美習慣的有生命意義的形式。從漢代文化的時空背景看,漢代書法受到時代精神的輻射,反映了漢民族對於雄強豪放氣勢的崇尚,是人的力量對象化的體現。正是在這樣的文化心理時空中,我們看到了鋪采 文、氣度恢宏的漢賦,霍去病墓前那氣勢古拙、渾穆質朴的獸雕群。

    南北朝時期,南朝社會相對穩定,書壇為「二王」書風籠罩,以繼承「二王」為能事,成就不高。北朝書法主要反映在碑刻上,此時書法是漢代隸書向唐代楷書發展的過渡時期,鍾致帥稱之為「上可窺漢秦舊范,下能察隋唐習風」,這是北朝書法的一大特點,故總的風貌與南方迥然不同。「杏花春雨江南」的書法代表尺牘表現出的是秀美——陰柔之美; 「鐵馬秋風冀北」的書法代表碑刻表現出的是壯美——陽剛之美。這差異與書法用途及南北方自然、社會環境不同有關。劉熙載在《藝概》中說 「一代之書無有不肖乎一代之人與文者。」 在少數民族與漢民族文化的大融合過程中出現的「北碑」,其精神氣質無不與北方游牧民族尚武 悍之氣暗通。

    「唐人尚法」。有唐一代, 楷書名家輩出,群星璀璨。尤其是顏真卿的楷書端莊雄偉、渾厚朴茂,凜凜然有大丈夫氣,遂成為中國書法史上陽剛之美的典型代表。顏字豪邁恢宏、法度嚴謹風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盛唐政治理性與活力的寫照。唐代自貞觀、開元之治而達到鼎盛,威名遠揚,到處充滿了蓬勃向上的活力,唐文化呈現出一種兼容並包、氣度恢宏的景象,進入了史詩般壯麗的隆盛時代,具有一種明朗、高亢、奔放、 熱烈的時代氣質。此時,各個藝術領域都一改初唐含蓄妍媚的時尚,把它們各自所涵蘊的審美追求集中在美學精神這個聚焦點上,唐詩的風采,唐塑的豐滿,唐畫的豐麗、唐書的豐腴,唐樂的豐韻,唐舞的豐艷,都與這個時代的美學思想一脈相承,既充滿著現實主義精神,又彌漫著浪漫主義氣息,表現了唐人那種健康豐滿的文化心態與豪放豐華的藝術情趣。

    「明清尚態」。明代時,由於資本主義因素的萌芽、市民意識的覺醒,導致了明代文化藝術以反映市民生活為主流的創作審美傾向,因此在形式美感上似乎更趨於自由通俗,接近現實,表達人情,真正開拓了文化藝術美學的社會容量,從而也更顯示了藝術反映生活的積極效應。清代的文化藝術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明代的傳統。李澤厚《美的歷程》論道: 「如果說漢代文藝反映了事功、行動,魏晉風度、北朝雕塑表現了精神、思辨, 唐詩宋詞、 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懷意緒, 那末以小說、戲曲為代表的明清文藝所描繪的卻是世俗人情。這是又一個廣闊的對象世界,但已不是漢代藝術中的自然征服,不是那古代蠻勇力量的凱旋,而完全是近代市井的生活散文,是一幅幅平淡無奇卻五花八門、多姿多彩的社會風習圖畫。」

    ❸ 中國書法到底是什麼呢中國書法算是民間藝術嗎

    書法在中國至少已有三四千年的歷史,對於中國人而言書法是一門古老藝術。然而直至今天,關於書法的具體概念,至今都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確切說法。它是一門看似簡單其實復雜的藝術,它是漢字的一種書寫方法,它是傳播文字的一種工具。從書法的概念、范疇、本質等不同的方面考慮,關於中國書法的解釋,缺少一個明確、符合科學的界定范圍。那麼到底何為書法呢?


    西方漢字書寫起來卻沒有這么多麻煩,幾十個字母組成一個單詞,翻來覆去也就是26個字母的形態變化,因此毫無藝術性可言。但是漢字卻不同,每個漢字的完整性與復雜性就體現在“合之則深,分之則死”上面,漢字的一點一畫,一撇一捺各有規律,如果漢字形態進行過細微的調整,就會延伸出不同的含義。所以當書法與漢字碰撞之時,就會產生令人沉醉的書法藝術,書法是鋼筋鐵骨,是風花雪月,是宇宙哲理,也是愛恨情仇,這才是書法真正的藝術本質與藝術魅力所在。

    ❹ 中國書法都有那些字體,刻怎麼區分

    甲骨文(寫的人少),金文(就是刻在鼎器上的文字),如毛公鼎等,戰國到先秦篆書,秦始皇統一文字後,改為小篆,秦後期出現隸書,魏晉魏碑,晉朝出現楷書,隨後出現行書,據傳是由漢潁川劉德升所造,但是未見其作品傳世。書法五大體,篆書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隸書

    ❺ 中考書法藝術類。不知怎麼考法,如何才能過關請教高人指點。

    是書法特長生吧?高考可以加分的 這個我以前一位同學也是這樣的 當然 我也是書法生 是高中才開始學習的 。 考法分兩種 初中主要是臨摹楷書,還有隸書 孩子有基礎就不用怕 沒基礎得練練 第二就是創作了 不再清楚你們那邊的招生要求 我同學當時是不用怎麼創作的 因為對於中學時代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 .創作也沒關系 按照自己平時練的楷書創作吧 心態放好點...... 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

    ❻ 中考四個書法的特點

    沒有作用, 要是高考安特長生考會有作用。書法,是世界上少數幾種文字所有的藝術形式,包括漢字書法、蒙古文書法、阿拉伯文書法等。其中「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從廣義講,書法是指語言符號的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涵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寫字,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書法也是中國的一大特色。

    ❼ 中考常考四種書法的特點

    中考常考四種書法的特點快,准,工整,正確。

    一中考的學習方法

    (1)善於小結:如果你覺得基礎知識學得不扎實的話可以對照目錄進行梳理,使之系統化、網路化。要經常性地進行知識的歸納,特別是每次練習和考試的失誤,要認真總結,防止今後再出現同樣的問題。

    (2)講究質量:糊糊塗塗做三套,不如明明白白做一套,要講質量,求效果。對於老師精心組合的題、自己平時害怕的題、容易出錯的題要精做、用多種方法做,全方位地「透視」;其餘題目一般化地做;有把握的題目、做過多遍的題目可以做。


    二中考如何提分

    (1)復習課本。中考前的幾天,考生最需要做的就是回顧課本,復習和鞏固既有知識。參照中考考試大綱,對知識點進行系統的梳理和復習。特別是大綱中的重點知識點,要仔細看,認真思考,將知識點徹底弄懂弄通。

    (2)積極查漏補缺。在回顧課本的同時,結合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列出薄弱清單,逐一進行攻克擊破。特別是考查熱點和基礎知識方面的弱項,務必要全部消化,以保證自己在考場上將該得到的分數得全。

    ❽ 美術中考是考什麼內容

    中考的美術專業考試內容沒有統一規定,都是招生學校自行選擇確定的,這和高考的美術統考不一樣。由於中考美術藝考面對的是無美術基礎、初學美術不久的初中畢業生,考試內容和要求也很低,常見的是靜物素描,或者是素描的靜物臨摹。
    美術:泛指創作佔有一定平面或空間,且具有可視性的藝術,就叫作美術。
    它的劃分有多種,一般地包括四大門類:繪畫、雕塑、設計、建築。現代有些學者也把其它的歸納入這個門類里,例如:書法、攝影等。
    "美術"這一名詞始見於歐洲17世紀,也有人認為正式出現於18世紀中葉。近代日本以漢字意譯,五四運動前後傳入中國,開始普遍應用。
    理念:讓藝術融入生活,融入思維,融入靈魂,活在當下。

    ❾ 想辨認一種書法字體

    本人吳惠良主編《常用字制圖字典》、《美術字實用大全》、《九體書法實用字典》、《漢字字體鑒賞辭典》4本字典。本人認為隸書帶魏碑風格,字體結構比較好,一般水平寫不出來的,雖然書法字體算不上大師,但是書法水平算得上中上等。供提問者參考,確得正確請採納

閱讀全文

與美術中考中國書法怎麼辨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冰淇淋面你們覺得怎麼樣 瀏覽:268
越南銀行取錢手續費怎麼扣 瀏覽:843
中國哪個地方人最幸福 瀏覽:478
伊朗人為什麼喜歡送鍾 瀏覽:127
印度有哪些資源和成就 瀏覽:477
義大利人吃東西什麼忌諱 瀏覽:254
中國傳統武術如何學會日本相撲 瀏覽:616
3600印度盧比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750
印尼濃陰歷多少 瀏覽:306
印度桑瑞葯廠怎麼樣 瀏覽:302
中國最好的福利院是哪裡 瀏覽:452
去越南做什麼邊境貿易好 瀏覽:829
伊朗加油一箱油多少錢 瀏覽:538
義大利住宿被套什麼面料的好 瀏覽:675
印度為什麼不能殺蝗蟲 瀏覽:743
中國哪裡採茶最早 瀏覽:980
印度為什麼要實行聯邦制 瀏覽:588
越南盾怎麼玩的 瀏覽:887
中國留學家長怎麼教育 瀏覽:371
印尼有多少個鎳礦冶煉廠 瀏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