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如何畫地道戰中國軍人

如何畫地道戰中國軍人

發布時間:2022-07-25 14:18:42

⑴ 地道戰的示意圖怎麼畫

一大半畫地下的通道,上面的小半畫房子井啊,或者人。通道畫的凹凸一些。

⑵ 地道戰的樣子

地道戰戰法從晉察冀邊區保定清苑的冉庄開始經過不斷的發展,從單一的躲藏成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並逐漸形成了房連房、形成了內外聯防,互相配合,打擊敵人。

地道戰使原本無堅可守的冀中平原成為中國軍民打擊日本侵略軍的重要作戰區域。

1942年,夏季反「掃盪」開始後,中共冀中區委和冀中軍區號召冀中人民普遍開展挖地道的活動,地道的構造不斷改進和完善,初步形成戶戶相通、村村相連,既能隱蔽、轉移,防火,防水,又便於依託作戰的地道網路,成為長期堅持冀中平原抗日斗爭的堅強地下堡壘。

冉庄的地道也有較大的發展,共有4條主要干線、24條支線,村內戶戶相通,向外可通往孫庄、姜庄、隋家墳、河坡等村,全長30餘華里。地道一般寬2米、高1.5米、頂部土厚2米以上;地道內設有瞭望孔、射擊孔、通氣孔、陷阱、活動翻板、指路牌、水井、儲糧室等,便於進行對敵斗爭 。

(2)如何畫地道戰中國軍人擴展閱讀

史料記載,「反掃盪」時期,地道戰成效顯著。至1944年底,冀中地道已達1萬公里以上,以保定中東部為中心覆蓋周圍直徑130公里。由於地道戰分散於冀中8000個村莊,主要配合小股游擊隊作戰,殺敵總數未有明確統計 。

據統計,自地道挖成到抗戰勝利兩年時間里,高平軍民用子彈殼製造再生子彈5000餘枚,充分發揮地道戰、地雷、手榴彈的優勢,先後粉碎日偽軍5次大圍剿,斃傷敵人2240多名。冉庄則利用地道對敵作戰72次,配合正規部隊對敵作戰85次,殲滅日偽軍2100多人,自己卻只犧牲了1人[5]。

⑶ 地道戰的樣式

地道的式樣有一百多種。就拿任丘的地道來說吧,村裡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別村相通的地道挖在莊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個高的人彎著腰可以通過;地道的頂離地面三尺,不妨礙上面種莊稼。地道里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大洞,洞頂用木料撐住,很牢固。

大洞四壁又挖了許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擱東西,有的做廁所。一個大洞容得下一百來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洞里經常准備著開水、干糧、被子、燈火,在裡面住上個三五天,不成問題。

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氣孔,從氣孔里還能漏下光線來。氣孔的口子都開在隱蔽的地方,敵人很難發現。人藏在洞里,既不氣悶,又不嫌暗。有的老太太把紡車也搬進來,還嗡嗡嗡地紡線呢。



(3)如何畫地道戰中國軍人擴展閱讀:

《冀中的地道戰》是1997年語文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15課的課文,這篇課文從冀中地道戰的出現原因、作用、地道的樣式結構及特點等方面進行了介紹和說明,並對冀中地道戰作了高度評價,熱情頌揚了人民群眾的無窮智慧和頑強的鬥志。

有了地道戰這個斗爭方式,敵人毒辣透頂的「掃盪」被粉碎了。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不但堅持了生產,還有力地打擊了敵人,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⑷ 從士兵演到將軍,軍人本色傲在骨!你對老戲骨張勇手有何了解

他是一位在朝鮮戰場屢立戰功的軍人,也是一位把角色和生命融進初心的表演藝術家,他飾演的一個個英俊勇武的中國軍人形象栩栩如生。
他是《地道戰》中的八路軍區長趙平原、《奇襲》中智勇雙全的連長方勇、《英雄虎膽》中的參謀耿浩、《林海雪原》中的傳奇英雄少劍波……


張勇手在前線打快板、作宣傳,鼓舞戰士們的士氣。他因在赴朝作戰期間表現出色,兩次榮立三等功。運送給養的途中遭敵機轟炸,他孤身一人連夜急行60里找朝鮮老鄉借來牲口拉車,及時將彈葯和糧油移交給大部隊;他帶領演出隊翻山越嶺,闖過敵人的封鎖線,深入前沿陣地,在逼仄的掩體里打快板,在貓耳洞外唱歌,為戰友們加油鼓勁……
他曾扛著槍在彈痕遍地的朝鮮曠野連夜奔走120里路,終於找到當地的人民武裝,拉來牛馬,把給養送到前方,被部隊譽為文工團的小英雄。

⑸ 地道戰 手抄報的設計圖

詳見http://ke..com/view/9158.htm

⑹ 冀中的地道戰的地道怎麼畫

dtwb/week/week/20050718155605.htm 有很多地道戰的圖片yc.jxcn/kzsl/bwls/zmzy/2005_7_4/71121.shtml也有幾張(我就找到這幾張)

⑺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八課裡面的地道怎麼畫

如下圖所示:

《冀中的地道戰》這篇課文從冀中地道戰的出現原因、作用、地道的樣式結構及特點等方面進行了介紹和說明,並對冀中地道戰作了高度評價,熱情頌揚了人民群眾的無窮智慧和頑強的鬥志。

按由總到分的順序和空間轉換的順序,先介紹冀中地道的總體結構,再分別介紹各種具體的設計樣式及其保護自己、抗擊敵人、防止破壞和傳遞敵情信息的功用,體現了它設計周密、易守能攻、靈活多樣、富有創造性的特點。

《冀中的地道戰》分段介紹:

第一部分(1-3自然段):為了粉碎敵人的「掃盪」,冀中人民用地道戰同敵人斗爭。

第二部分(4-7自然段):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有效地打擊了敵人,體現了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

第三部分(8自然段):地道戰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⑻ 什麼是戰爭畫 如何用畫筆來表現這樣的題材

泛指表現戰爭、戰役、戰斗以及與戰事、軍人有關
的造型藝術,也稱軍事題材美術。它是社會生活的一種
反映,幾乎每一國家、民族,都有表現戰爭題材的美術
作品產生。油畫、雕塑、版畫、壁畫、銀嵌畫或多畫種
並用的綜合美術,都是戰爭題材作品的表現形式。當代
的或歷史的有關事件或人物,是戰爭題材作品的描寫對
象,有時候以神話、傳說或宗教故事中的猛士、爭斗為
描寫對象的美術作品,也被視為戰爭題材美術作品。
戰爭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奴隸社會。如埃及十九
王朝(公元前13~前12世紀)在卡納克神廟中建立的浮
雕《謝提一世戰績圖》、羅馬時期的歌頌皇帝圖拉真征
服西亞武功的圖拉真紀念柱浮雕、出土於龐培城的描繪
公元前 333年伊蘇戰役的鑲嵌畫《馬其頓王亞歷山大與
波斯王大流士三世之戰》等,都是傳世之作。中世紀時
期的戰爭題材作品多見於書籍插圖之中。文藝復興以後
的著名作品有義大利畫家P.烏切洛的《聖羅馬諾之戰》
(1454~1460)、荷蘭海景畫家H.弗魯姆的《直布羅陀之
戰》(1607)、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 J.-L.大衛作的《荷
拉斯兄弟的宣誓》、 A.-J.格羅作的《拿破崙在埃倫戰
場》、法國浪漫主義畫家E.德拉克洛瓦表現1830年法國
人民推翻波旁王朝的七月革命的作品《自由神引導人民》、
俄羅斯巡迴畫派畫家В.И.蘇里科夫的《蘇沃洛夫越過阿
爾卑斯山》(1899)等。進入20世紀,特別是第二次世界
大戰以後,戰爭題材美術作品在許多國家中有進一步的
發展。蘇聯的斯大林格勒戰役英雄紀念碑綜合體建在當
年激戰過的馬馬耶夫高地上,主雕《祖國——母親》,高
101米,氣勢雄偉磅礴,富於紀念性;另在其他城鄉各地,
也建立了許多紀念衛國戰爭的紀念碑。三度空間的全景
畫《斯大林格勒大會戰》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
《大田解放戰役》,畫面各長120米,高16米,輔以音響、
燈光和旁白,置身其間,有如親臨戰場。中國油畫家羅工
柳的《地道戰》(1951)、詹建俊作的《狼牙山五壯士》
(1959)等,是中國當代戰爭題材作品中的名作。1988年5
月由何孔德、楊克山等7人完成的半景畫《盧溝橋戰斗》,
長50米,高17米,裝飾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的主
樓大廳,是繪畫、建築、雕塑綜合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晨朋)

⑼ 急需「地道戰」的資料

中的地道戰示意圖http://gz.dayoo.com/gb/content/2005-08/08/content_2168785.htm

抗日戰爭時期,河北省中部清苑縣冉庄民兵挖築地道對日偽軍進行的作戰。

1941年秋,冀中平原的抗日斗爭進入困難階段,日偽軍"掃盪"日益殘酷。冀中人民抗日武裝為了保存自己的力量,長期堅持平原游擊戰爭,開始挖掘和利用地道對日偽軍進行斗爭。冬初,清苑縣冉庄民兵先在自己家中挖了單口隱蔽洞(俗稱蛤蟆蹲),很快遭到日偽軍的破壞。民兵把單口隱蔽洞改造成能進能出的雙口隱蔽地道,但仍不能有效地進行戰斗,多數地道又遭到破壞。

1942年夏季反"掃盪"開始後,中共冀中區委和冀中軍區號召冀中人民普遍開展挖地道的活動,地道的構造不斷改進和完善,初步形成戶戶相通、村村相連,既能隱蔽、轉移,又便於依託作戰的地道網路,成為長期堅持冀中平原抗日斗爭的堅強地下堡壘。冉庄的地道也有較大的發展,共有4條主要干線、24條支線,村內戶戶相通,向外可通往孫庄、姜庄、隋家墳、河坡等村,全長30餘華里。地道一般寬1米、高1.5米、頂部土厚2米以上;地道內設有瞭望孔、射擊孔、通氣孔、陷阱、活動翻板、指路牌、水井、儲糧室等,便於進行對敵斗爭。

冉庄民兵依託地道,採取靈活機動的戰術,在多次戰斗中給日偽軍以沉重的打擊。1943年1月7日,30名日偽軍進村搶掠,冉庄民兵利用地道進行作戰,斃傷其4人。

1945年4月1日,日偽軍500餘人向冉庄發動進攻,冉庄民兵20餘人利用地道進行作戰,斃傷日偽軍13人,迫其撤退。6月20日,駐保定日軍率偽軍第14團千餘人向冉庄進犯,冉庄民兵30餘人先在村邊進行阻擊,爾後迅速轉入地道,通過瞭望孔觀察到一群偽軍沖到村東企圖破壞地堡工事,當即拉響地雷,炸死偽軍數人。與此同時,村北老母廟、南口地平堡、東街碾子堡和十字街的民兵,也紛紛從暗室和高房工事等向日偽軍射擊,經數小時激戰,斃傷其29人,日偽軍被迫撤退。23日,日偽軍又調集2000餘人的兵力,再次進犯冉庄,先用迫擊炮向村內猛烈轟擊,隨後,步兵迅速向村內沖擊,當其進至村口時,踏響了民兵用水壺、鐵桶等就便器材製造的地雷,日軍數名被炸死。日偽軍進村後,見四處空無一人,便東沖西撞,盲目射擊。一群偽軍剛進至東街,其中一名偽團長就被小廟工事里的民兵擊斃,1名偽軍去拖曳屍體,又被擊斃。當大批日偽軍進入村北布雷區時,守候在暗室里的5名民兵立即拉響11顆地雷,炸死日偽軍多人。接著,民兵又用步槍斃其10餘人,日偽軍亂作一團,分頭潰逃。數十分鍾後,20餘名偽軍前來收屍,民兵再次拉響地雷,又炸死其5人。經13小時激戰,冉庄民兵僅以輕傷1人的代價斃傷日偽軍33人,打退了日偽軍的進攻。從1942年至抗日戰爭勝利,冉庄民兵共進行地道戰11次,斃傷日偽軍96人,並繳獲許多武器、彈葯和其他軍用物資。

冉庄地道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冀中平原抗日軍民的一個創造,是堅持平原游擊戰爭的一種有效的作戰形式。

這里還有一些課本的下載http://www.bgy.gd.cn/wenbo/101.htm

希望我的回答讓你滿意 :)

閱讀全文

與如何畫地道戰中國軍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人為什麼喜歡送鍾 瀏覽:127
印度有哪些資源和成就 瀏覽:477
義大利人吃東西什麼忌諱 瀏覽:254
中國傳統武術如何學會日本相撲 瀏覽:616
3600印度盧比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750
印尼濃陰歷多少 瀏覽:306
印度桑瑞葯廠怎麼樣 瀏覽:300
中國最好的福利院是哪裡 瀏覽:450
去越南做什麼邊境貿易好 瀏覽:827
伊朗加油一箱油多少錢 瀏覽:536
義大利住宿被套什麼面料的好 瀏覽:671
印度為什麼不能殺蝗蟲 瀏覽:737
中國哪裡採茶最早 瀏覽:978
印度為什麼要實行聯邦制 瀏覽:586
越南盾怎麼玩的 瀏覽:885
中國留學家長怎麼教育 瀏覽:369
印尼有多少個鎳礦冶煉廠 瀏覽:26
印度什麼季風降水 瀏覽:948
義大利維骨力哪裡有賣 瀏覽:202
印度衛生巾怎麼改造 瀏覽: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