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古代有哪些人沒有說謊過

中國古代有哪些人沒有說謊過

發布時間:2022-07-25 14:58:17

⑴ 中國古代有哪些人信守承諾

秦末漢初楚國人季布,楚漢戰爭中做過項羽的大將,後來歸順西漢高祖劉邦,擔任河東太守,一生特別講信用,只要答應辦的事情就一定要辦到,從沒有失信於人。他以俠義聞名,重守諾言,因此人們常說:「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季布(生卒年不詳),楚地人,曾效力於西楚霸王項羽。項羽敗亡後,被漢高祖劉邦懸賞緝拿。後在夏侯嬰說情下,劉邦饒赦了他,並拜他為郎中。漢惠帝時,官至中郎將。漢文帝時,任河東郡守。季布為人仗義,好打抱不平,以信守諾言、講信用而著稱。所以楚國人中廣泛流傳著「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的諺語。「一諾千金」這個成語也是從這兒來的。

(概述圖片來源[1])

中文名
季布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楚地
職業
俠客、將軍、官吏
主要成就
輔助項羽滅秦,治理河東
精品薦讀

秦末漢初名士,打得劉邦無力還手,懟得漢文帝無話可說
作者:我們愛歷史
快速
導航
成語典故

歷史評價

史書記載

墓址

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幸得赦免
季布是楚地人,為人好逞意氣,愛打抱不平,在楚地很有名氣。[2] 項羽派他率領軍隊,曾屢次使漢王劉邦受到困窘。等到項羽滅亡以後,劉邦出千金懸賞捉拿季布,並下令有膽敢窩藏季布的論罪要滅三族。[3] 季布躲藏在濮陽一個姓周的人家。[4]
周家說:「陛下懸賞捉拿你非常緊急,追蹤搜查就要到我家來了,將軍您能夠聽從我的話,我才敢給你獻個計策;如果不能,我情願先自殺。」[5] 季布答應了他。周家便把季布的頭發剃掉,用鐵箍束住他的脖子,穿上粗布衣服,把他放在運貨的大車里,將他和周家的幾十個奴僕一同出賣給魯地的朱家。[3] [6]
朱家心裡知道是季布,便買了下來安置在田地里耕作,並且告誡他的兒子說:「田間耕作的事,都要聽從這個傭人的吩咐,一定要和他吃同樣的飯。」[3]

季布
朱家便乘坐輕便馬車到洛陽去了,拜見了汝陰侯夏侯嬰。[8] 夏侯嬰留朱家喝了幾天酒。朱家乘機對夏侯嬰說:「季布犯了什麼大罪,陛下追捕他這么急迫?」[9] 夏侯嬰說:「季布多次替項羽窘迫陛下,陛下怨恨他,所以一定要抓到他才甘休。[10] 」朱家說:「您看季布是怎樣的一個人呢?[11] 」夏侯嬰說:「他是一個有才能的人。[11] 」朱家說:「做臣下的各受自己的主上差遣,季布受項羽差遣,這完全是職分內的事。項羽的臣下難道可以全都殺死嗎?現在陛下剛剛奪得天下,僅僅憑著個人的怨恨去追捕一個人,為什麼要向天下人顯示自己器量狹小呢!再說憑著季布的賢能,陛下追捕又如此急迫,這樣,他不是向北逃到匈奴去,就是要向南逃到越地去了。這種忌恨勇士而去資助敵國的舉動,就是伍子胥所以要鞭打楚平王屍體的原因了。您為什麼不尋找機會向陛下說明呢?」[12]
夏侯嬰知道朱家是位大俠客,猜想季布一定隱藏在他那裡,便答應說:「好。」[13] 夏侯嬰等待機會,果真按照朱家的意思向劉邦奏明。劉邦於是就赦免了季布。在這個時候,許多有名望的人物都稱贊季布能變剛強為柔順,朱家也因此而在當時出了名。後來季布被劉邦召見,表示服罪,劉邦任命他做了郎中。[3] [14]
阻後出兵
漢惠帝的時候,季布擔任中郎將。匈奴單於曾經寫信侮辱呂後,而且出言不遜,呂後大為惱火,召集眾位將領來商議這件事。[15] 上將軍樊噲說:「我願帶領十萬人馬,橫掃匈奴。」各位將領都迎合呂後的心意,齊聲說:「好。」[16] 季布說:「樊噲這個人真該斬首啊!當年,高皇帝(指劉邦)率領四十萬大軍尚且被圍困在平城,如今樊噲怎麼能用十萬人馬就能橫掃匈奴呢?這是當面撒謊!再說秦王朝正因為對匈奴用兵,才引起陳勝等人起義造反。直到現在創傷還沒有治好,而樊噲又當面阿諛逢迎,想要使天下動盪不安。[17] 」在這個時候,殿上的將領都感到驚恐,呂後因此退朝,終於不再議論攻打匈奴的事了。[18]
治理河東
季布做了河東郡守,漢文帝的時候,有人說他很有才能,漢文帝便召見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說他很勇敢,但好發酒瘋,難以接近。[19] 季布來到京城長安,在客館居留了一個月,漢文帝召見之後就讓他回原郡。季布因此對漢文帝說:「我沒有什麼功勞卻受到了您的恩寵,在河東郡任職。現在陛下無緣無故地召見我,這一定是有人妄譽我來欺騙陛下;現在我來到了京城,沒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罷,遣回原郡,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毀謗我。陛下因為一個人贊譽我就召見,又因為一個人的毀謗而要我回去,我擔心天下有見識的人聽了這件事,就窺探出您為人處事的深淺了。」[20] 漢文帝默然不作聲,覺得很難為情,過了很久才說道:「河東對我來說是一個最重要的郡,好比是我的大腿和臂膀,所以我特地召見你啊!」於是季布就辭別了漢文帝,回到了河東郡守的原任。[21]
秦末漢初名士,打得劉邦無力還手,懟得漢文帝無話可說

朝文社
贊174
閱讀3.5萬
成語典故
一諾千金:意思是通過「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就是現在的「一諾千金」。
楚地有個叫曹丘的先生,擅長辭令,能言善辯,多次借重權勢獲得錢財。[22] 他曾經侍奉過趙同等貴人,與竇長君也有交情。季布聽到了這件事便寄了一封信勸竇長君說:「我聽說曹丘先生不是個德高望重的人,您不要和他來往。」[23] 等到曹丘先生回鄉,想要竇長君寫封信介紹他去見季布,竇長君說:「季將軍不喜歡您,您不要去。」[24] 曹丘堅決要求竇長君寫介紹信,終於得到,便起程去了。[25] 曹丘先派人把竇長君的介紹信送給季布,季布接了信果然大怒,等待著曹丘的到來。[26] 曹丘到了,就對季布作了個揖,說道:「楚人有句諺語說:『得到黃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諾言。』您怎麼能在梁、楚一帶獲得這樣的聲譽呢?再說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由於我到處宣揚,您的名字天下人都知道,難道我對您的作用還不重要嗎?您為什麼這樣堅決地拒絕我呢!」[27] 季布於是非常高興,請曹丘進來,留他住了幾個月,把他作為最尊貴的客人,送他豐厚的禮物。季布的名聲之所以遠近聞名,這都是曹丘替他宣揚的結果啊!

⑵ 有關名人有誠實品質的例子

孔子一輩子勤於學習,知識淵博,後人尊稱他為聖人。其實他本人還是很誠實,很謙虛的。他曾說
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有一次,孔子到齊國去,路上看見兩個小孩在辯論。一個說:早上的太陽涼颼颼的,一點也不熱;
可中午的太陽卻像開水一樣燙人,這不就說明早上太陽距亢我們遠,中午太陽靠我們近嗎?另一個爭辯
道:不對!早上太陽又大又賀,就像車頂上的篷蓋那麼大;可到了中午,太陽就變小了,頂多也不過菜盤
那麼大,近的東西大,遠的東丁小,這是普通常識。兩個孩子爭得不可開交時,抬頭看見兩個大人站在
現前,就問那位年長者你是誰?年長者回答:我叫孔丘,是魯國人。一個孩子高興地說:噢,原來是孔
夫子呀,聽說你很有學問。就請你評一評,看誰說得對。孔子老老實實地承認: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了,
以後我向理角學問的人請教一下,再來回答你們吧。孩子們哈哈大笑起來:人家都說孔夫子是個聖人,
原來也有回答不了的問題呀!孔子望著笑著離去的孩子,對身邊的學生子路說:在學習上知道的就說知
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只有抱著這種誠實態度,才能學到真正知識。

裴度誠歸玉帶

裴度是唐代政治家,曾做過三朝宰相,雖其貌不揚,個頭矮小,但為人誠實。

他從少年是規范就立下做人的宗旨:只要自己不欺心,不欺人,誠實、努力,將來一定會有所成就
的。在裴度十五六歲時,有一年秋天到城外香山寺游覽。來寺院燒香的一位中年婦女丟失了一個綢布
包,被裴度拾到,他一連兩日在寺院門前等待失主。當那位婦人兩日後從裴度手裡接過自己綢布包後,
一下子跪在地上,泣不成聲地說:您真是我家的大恩人啊!婦人打開包裹,裡面是兩條鑲滿珍珠的玉
帶。原來這位婦人是准備用這兩樣東西去官府贖她父親性命的。國灰其你正蒙冤被判成死罪。

誠實的門德爾松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在白金漢官舉行盛大的招待會,歡迎傑出的德國作曲家門德爾松來訪。署名門德
爾松的《伊塔爾茲》曲子演奏以後,女王對他稱贊道:單憑這一個曲子,就可證明你是天才。門德爾松
平靜地對女王說:不,那是我妹妹芬妮亞的作品。原來芬妮亞也是個音樂造詣極深的音樂家。《伊塔爾
茲》就是出自她手。由於幾個史弟不贊成署女人之名,便商定用門德爾松的名字發表。

列寧

有一次母親帶著列寧到姑媽家中做客。小列寧把姑媽家的.一隻花瓶打碎了。於是,姑媽問孩子
們:「是誰打碎了花瓶?」小列寧因為害怕受姑媽批評,便跟著其他孩子一起說:「不是我!「然而,
母親猜到花瓶是淘氣的小列寧打碎的,因為這孩子特別淘氣,在家裡經常發生類似的事情。但是,小列
寧向來是主動承認錯誤,從未撒過謊。她裝出相信兒子的樣子,一直沒有提起這件事,而是給兒子講誠
實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著兒子能主動承認。有一天,小列寧突然在媽媽講故事時失聲大哭起來,痛苦
地告訴媽媽:「我欺騙了姑媽,我說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實是我乾的。」聽說孩子羞愧難受的述說。

林肯

阿伯拉罕·林肯出身卑微,但為人和藹公正,誠實厚道。他21歲那年,在朋友開的一家商店裡當店
員。有一天一老婦來買紡織,多付了12美分,林肯當時沒有發覺。等他結帳時發現多收了錢,當晚就
步行趕了六英里路,把多收的錢退給了那個老婦,附近的居民都很尊敬和喜愛這個年輕人,親熱地稱他
「誠實的林肯」。真因為這種誠信的做人態度,林肯後來才成為了最著名的美國總統之一。

季布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
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後來,他
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
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
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於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

⑶ 歷史上有哪些說謊的人

趙高,指鹿為馬。
劉邦,叫囂說要和項羽一起喝劉太公的肉湯。
李林甫,欺騙唐玄宗,說天下沒有人才選拔。
和珅,欺騙乾隆,花言巧語,搜刮民財,其家產,抵得上大清國十五年的稅收。

⑷ 世界歷史上的4大謊言,至今仍有人對此深信不疑,中國有沒有上榜呢

世界歷史上的4大謊言,至今仍有人對此深信不疑,中國也有上榜!

歷史的魅力之一可能就在於它的真實與否,它所帶有的面紗所吸引著許多人,讓人忍不住好奇並想深入的研究它的秘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揭露一下歷史上的4大謊言!你還在傻傻的相信著嗎?




4、烽火戲諸侯

「烽火戲諸侯」典故最早源於《詩經》,原文記載:「赫赫宗周,褒姒滅之」。這大家細想一下,古代大軍集結出動,需要各種前期准備,不可能帶上人就撒丫子往京城跑,半路總給吃東西吧。另外古代交通十分不便,路上耗時很長,各路諸侯少則數日,多則數十日,不可能正好一起趕到吧。最讓人不可理喻的是,第一波先到被耍,後面的還會樂此不彼?我看頂多也就是拿京城的守軍練練就不錯了!

⑸ 古代或者現代人講誠信的例子,有嗎

1、孟信不賣病牛

古代,有個叫孟信的人,一次被罷免了官職以後,家裡很窮,甚至連吃的東西都沒有了。一天,家裡人趁孟信外出把家裡僅有的一頭病牛賣了,來換糧食。

孟信回家後發現病牛被賣了,就把家裡人打了一頓,還去把病牛要了回來,他對買主說這是病牛,沒什麼用處了,這樣的病牛不能賣給你。

孟信不賣病牛的事很快傳開了,連皇帝都聽說了。皇帝認為孟信是個誠實守信的人,立刻派人召他進京,封他做了官。孟信直到年老才榮歸故里。

2、一諾千金

秦末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一向說話算話,信譽很高,只要他答應的事,都盡量想法辦到,許多人都同他交好。

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部下,曾幾次獻策,使劉邦的軍隊吃了敗仗,劉邦當了皇帝後,想起這事,就氣恨不已,下令通緝季布。當時敬仰季布為人的人們,都在暗中幫助他。

不久,季布經過化裝後到山東一家姓朱的人家當傭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後來,朱家又到洛陽去找劉邦的老朋友汝陰候夏候嬰說情。劉邦在夏候嬰的勸說下撤消了對季布的通緝令,還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東太守。

3、曾子殺豬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備去趕集,由於孩子哭鬧不已,曾子妻許諾孩子回來後殺豬給他吃。曾子妻從集市上回來後,曾子便捉豬來殺,妻子阻止說:「我不過是跟孩子鬧著玩的。」

曾子說:「和孩子是不可說著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著父母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哄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啊」。於是曾子把豬殺了。曾子深深懂得,誠實守信,說話算話是做人的基本准則,若失言不殺豬,那麼家中的豬保住了,但卻在一個純潔的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4、宋濂的故事

宋濂小時侯喜歡讀書,但是家裡很窮。也沒錢買書,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書,他都講好期限,按時還書,從不違約,人們都樂意把書借給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書,越讀越愛不釋手,便決定把它抄下來。可是還書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連夜抄書。時值隆冬臘月,滴水成冰。他母親說:「孩子,都半夜了,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

人家又不是等這書看。」宋濂說:「不管人家等不等這本看,到期限就要還,這是個信用問題,也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如果說話做事不講信用,失信於人,怎麼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5、立木為信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

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⑹ 關於歷史古今名人的誠信的正反面例子

(反例)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列寧打碎花瓶的故事 (正反都可以)

有一次母親帶著列寧到姑媽家中做客。小列寧把姑媽家的一隻花瓶打碎了。於是,姑媽問孩子們:「是誰打碎了花瓶?」小列寧因為害怕受姑媽批評,便跟著其他孩子一起說:「不是我!「然而,母親猜到花瓶是淘氣的小列寧打碎的,因為這孩子特別淘氣,在家裡經常發生類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寧向來是主動承認錯誤,從未撒過謊。她裝出相信兒子的樣子,一直沒有提起這件事,而是給兒子講誠實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著兒子能主動承認。有一天,小列寧突然在媽媽講故事時失聲大哭起來,痛苦地告訴媽媽:「我欺騙了姑媽,我說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實是我乾的。」聽說孩子羞愧難受的述說,媽媽耐心地安慰他,告訴他只要向姑媽寫信承認錯誤,姑媽就會原諒他。於是,小列寧馬上起床,在媽媽的幫助下,向姑媽寫信承認了錯誤.從此以後,列寧沒有再說謊,長大以後,他也通過誠信這可貴的品質獲得了人民的支持。

(正面)阿伯拉罕·林肯出身卑微,但為人和藹公正,誠實厚道。他21歲那年,在朋友開的一家商店裡當店員。有一天一老婦來買紡織,多付了12美分,林肯當時沒有發覺。等他結帳時發現多收了錢,當晚就步行趕了六英里路,把多收的錢退給了那個老婦,附近的居民都很尊敬和喜愛這個年輕人,親熱地稱他「誠實的林肯」。真因為這種誠信的做人態度,林肯後來才成為了最著名的美國總統之一。

(正面)曾子殺豬
曾參殺豬的故事。曾參,春秋末期魯國有名的思想家、懦學家,是孔子門生中七十二賢之一。他博學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養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辦事,年幼的孩子吵著要去。曾參的妻子不願帶孩子去,便對他說:「你在家好好玩,等媽媽回來,將家裡的豬殺了煮肉給你吃。」孩子聽了,非常高興,不再吵著要去集市了。這話本是哄孩子說著玩的,過後,曾參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參卻真的把家裡的一頭豬殺了。妻子看到曾參把豬殺了,就說,「我是為了讓孩子安心地在家裡等著,才說等趕集回來把豬殺了燒肉給他吃的,你怎麼當真呢。」曾參說:「孩子是不能欺騙的。孩子年紀小,不懂世事,只得學習別人的樣子,尤其是以父母作為生活的榜樣。今天你欺騙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靈,明天孩子就會欺騙你、欺騙別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無信,明天孩子就會不再信任你,你看這危害有多大呀。」

(正面)商鞅立木為信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正面)季布「一諾千金」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金」的由來)後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終於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

⑺ 古代最不能信的十大謊言

1,說偉人是神生的,不是人生的。比如耶穌,說是黃花閨女直接生的,上古的一些祖先是吞了鳥蛋生的。後來的帝王生下來時,有種種奇跡的現象伴隨。
2,說一些人之所以地位高,是因為他們的血統好,或因為是上天的意願。比如納粹的血統論,美國黑奴時代,中國古代皇帝說自己是「天子」。
3,說一些人完美無瑕,一點缺點都沒有,一句錯話也不說。為了提高宣傳效果,他們故意隱藏了所謂「聖人」的缺點和錯話。
4,說一些人一生下來就有某種過人的能力。這種能力不是通過學習訓練得到的。比如說佛陀生下來就指天劃地說唯我獨尊。
5,說一件大的歷史事件,全是一個人的功勞。搞偶像崇拜,掩蓋很多人的努力。
6,說一種思想體系已經完美,容不得一點質疑,不承認還有發展完善的餘地。比如宋明理學,佛教體系,現今關於東西方文化制度的爭論。
7,說一個壞人,惡劣地影響了社會,就全盤否定他,一無是處,一點人味沒有,甚至連他的爹娘,子孫也成了敗類。
8,說一種觀點,如果他不符合主流的正確思想,非黑即白,用簡單的二元論來粗暴地否定它。不分析它哪裡是謬誤,哪裡有可取之處。
9,說為了某一種價值,人們必須放棄其它的價值。比如以愛國的名義必須放棄生命,以愛的名義必須放棄事業。那種活人的愛國,事業成功的戀愛,似乎對他們來說不夠刺激。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教子亡,子不得不亡。
10,說一個歷史事件的結果是必然的,似乎這件事情一開端,就註定按著它發生的順序,走到它必然的結果。我認為影響歷史事件的因素很多,這些因素又有很多變數,可以說它成功或失敗的幾率有大小,說它必然,則成了神話。

以上按樓主的要求手忙腳亂的拼湊起十條來,沒有條理,論證也不足。能力所限,只是對樓主的提問生發出的一些零碎的感想。請笑納。

⑻ 古時講誠實,不撒謊故事

一諾千金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個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為人俠義好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情,無論有多大困難,都設法辦到,受到大家的贊揚。
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部下,曾幾次獻策,使劉邦的軍隊吃了敗仗。劉邦當了皇帝後,想起這事,就氣恨不已,下令通緝季布。
這時敬慕季布為人的人,都在暗中幫助他。不久,季布經過化裝,到山東一家姓朱的人家當傭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後來,朱家又到洛陽去找劉邦的老朋友汝陰候夏侯嬰說情。劉邦在夏侯嬰的勸說下撤消了對季布的通緝令,還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東太守。
有一個季布的同鄉人曹邱生,專愛結交有權勢的官員,藉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聽說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馬上去見季布。
季布聽說曹邱生要來,就虎著臉,准備發落幾句話,讓他下不了台。誰知曹邱生一進廳堂,不管季布的臉色多麼陰沉,話語多麼難聽,立即對著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與季布拉家常敘舊。並吹捧說:「我聽到楚地到處流傳著『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這樣的話,您怎麼能夠有這樣的好名聲傳揚在梁、楚兩地的呢?我們既是同鄉,我又到處宣揚你的好名聲,你為什麼不願見到我呢?」季布聽了曹邱生的這番話,心裡頓時高興起來,留下他住幾個月,作為貴客招待。臨走,還送給他一筆厚禮。
後來,曹邱生又繼續替季布到處宣揚,季布的名聲也就越來越大了。

立木為信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 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還有人不講誠信的:濟陽有個商人過河時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桿大聲呼救。有個漁夫聞聲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濟陽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給你100兩金子」。待被救上岸後,商人卻翻臉不認帳了。他只給了漁夫10兩金子。漁夫責怪他不守信,出爾反爾。富翁說:「你一個打漁的,一生都掙不了幾個錢,突然得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後來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慾救,那個曾被他騙過的漁夫說:「他就是那個說話不算數的人!」於是商人淹死了。商人兩次翻船而遇同一漁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報卻是在意料之中的。因為一個人若不守信,便會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處於困境,便沒有人再願意出手相救。失信於人者,一旦遭難,只有坐以待斃。

閱讀全文

與中國古代有哪些人沒有說謊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冰淇淋面你們覺得怎麼樣 瀏覽:268
越南銀行取錢手續費怎麼扣 瀏覽:843
中國哪個地方人最幸福 瀏覽:478
伊朗人為什麼喜歡送鍾 瀏覽:127
印度有哪些資源和成就 瀏覽:477
義大利人吃東西什麼忌諱 瀏覽:254
中國傳統武術如何學會日本相撲 瀏覽:616
3600印度盧比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750
印尼濃陰歷多少 瀏覽:306
印度桑瑞葯廠怎麼樣 瀏覽:302
中國最好的福利院是哪裡 瀏覽:452
去越南做什麼邊境貿易好 瀏覽:829
伊朗加油一箱油多少錢 瀏覽:538
義大利住宿被套什麼面料的好 瀏覽:675
印度為什麼不能殺蝗蟲 瀏覽:743
中國哪裡採茶最早 瀏覽:980
印度為什麼要實行聯邦制 瀏覽:588
越南盾怎麼玩的 瀏覽:887
中國留學家長怎麼教育 瀏覽:371
印尼有多少個鎳礦冶煉廠 瀏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