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詩詞中的押韻怎麼理解
古典詩詞押韻,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說法,狹義的押韻,是指在一定的句式中使用相同的「韻腳」,例如律詩,每兩句的最後一個字韻腳是相同的。所謂韻腳,按現代普通話講,就是在一定句式中兩個或者幾個句子的最後一個字,其韻母應該是相同的。但古代由於每個字沒有統一的拼音,加上各地方言很多,就是在同一個地方有時同一個字在不同的朝代發音也不一致,所以要使用「韻書」來統一音韻,這個東東很復雜,我的觀點是:現在沒有必要去深入研究它,按拼音字母押韻就很好。廣義的押韻,是指詩詞的每一句都是要講「平仄」的(古風、樂府等除外)。所謂平仄,也可以用現代普通話的拼音字母來簡單舉例,平就是陰平、陽平的發音,所謂仄,就是第三、第四聲(上聲、去聲)的發音。古代韻書除了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之外,還有個「入聲」,這個入聲一般是比較短促的發音,在現代普通話中陰陽上去中都有,也很復雜,同樣沒有必要去研究它。為什麼古典詩詞押韻呢?因為古典詩詞,是可以吟唱的,尤其是詞,那一般是要配樂演唱的,押韻時韻腳相同,吟唱起來就很順口,並且容易記憶;如果加上平仄,每句詩詞吟唱起來發音就有高有低,婉轉動聽,如果沒有平仄就可能是扯著嗓子喊,或者有氣無力一直向下低沉,或者一直向上搞「高八度」、甚至超八度,那就不是詩歌了。所以,中國古典詩詞的吟唱是與現代詩歌的「念詩」不同的,不僅語言美,而且音韻美,這是洋夷所謂「詩」難以企及的。
② 押韻是什麼意思
押韻,又作押韻,是指在韻文的創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後一個字,都使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或者平仄統一,詩朗誦或詠唱時,產生鏗鏘和諧感。這些使用了同一韻母字的地方,稱為韻腳。
詩詞歌賦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調和諧優美。所謂押韻(也叫壓韻、葉韻),就是把相同韻部的字放在規定的位置上。所謂韻部,就是將相同韻母的字歸納到一類,這種類別即為韻部。同一韻部內的字都為同韻字。
(2)中國詩詞押韻是什麼擴展閱讀
1、忌重韻即同一個韻字在一首詩的韻腳里重復出現,此乃大忌。
2、避免同義字相押如一首詩中同時使用"花"、"葩","芳"、"香"等。
3、避免出韻古人寫詩多依官韻,而許多我們認為是同韻的字在官韻中被分別列入不同的韻部之中,如"冬"與"東"之類,如果在同一首詩中相押,即為出韻。這主要是因為古今語音變化的原因。
③ 寫詩什麼叫押韻.怎麼才能做到押韻
1、押韻是詩文創作的修飾技巧,即將韻母互相諧音的文字放在詩文固定的地方(一般在句尾),詩文讀起來就十分順口、悅耳,這種現象就叫做押韻。
2、押韻的方法:
(1)押韻的位置,律詩押韻的位置在每一個偶數句的最後一個字。句子的最後一個字稱腳,故韻又可以稱為韻腳。律詩的首句可押韻也可以不押韻,首句押韻與否一般與對仗有關,首聯不對仗,首句常押韻:首聯對仗,首句常不押韻。
(2)押平聲韻。在律詩形成的過程中,不逐漸拋棄了仄聲韻,只押平聲韻,而且不分陰平陽平。
(3)一韻到底,律詩是不能中途換韻的,一首律詩只能押一個韻。
(4)不能使用同一個字押韻。
(5)不可大量連續使用同音的字做韻,少量使用,間隔使用是可以的。
(6)不可撞韻,律詩中第三句、第五句和第七句規定是不能押韻的(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如果這三句也押了韻,叫撞韻,這在律詩中是不允許的。
押韻注意事項:
1、忌重韻
即同一個韻字在一首詩的韻腳里重復出現,此乃大忌。
2、避免同義字相押
如一首詩中同時使用「花」、「葩」,「芳」、「香」等。
3、避免出韻
古人寫詩多依官韻,而許多我們認為是同韻的字在官韻中被分別列入不同的韻部之中,如「冬」與「東」之類,如果在同一 首詩中相押,即為出韻。這主要是因為古今語音變化的原因,現在已沒必要再強調這一點。
④ 什麼叫押韻
押韻是在詩文中,把同韻字放在不同句子的相同位置上,一般把韻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韻腳。
句子押韻,不僅便於吟誦和記憶,更使作品具有節奏、聲調諧和之美。
例子(1):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⑤ 古詩押韻是怎麼樣的
把同韻的字有規律地配置在詩詞等韻文的句尾。
⑥ 古詩平仄規律及押韻規律是什麼
首先是句式上的要求,第一是「齊言」。指的是律詩分為「五言」和「七言」兩種,「五言」即每句五個字,「七言」每句七個字,需整齊一致,不多不少。
第二是對句數做了規定,每首八句的稱「律」,即「五律」或「七律」;每首四句的「絕」,即「絕句」,細分為「五絕」和「七絕」兩種;而多於八句的則稱作「排律」。
除基本句式以外,格律詩的主要要求還有四大要素,即平仄、押韻、對仗與粘對。以下將分別說明。
平仄
①四聲
平仄的概念會涉及到音韻學的內容,中古漢語分平、上、去、入四聲。「平」即平聲,上、去、入統為仄聲。
對比今天普通話的一、二、三、四聲,一、二位平聲,分別為「陰平」和「陽平」;三、四為仄聲。普通話的發音中沒有入聲,古音中的入聲字,都已分別融入今天的一、二、三、四聲中,例如:「一」、「十」、「比」、「色」等。
②基本句式
以五絕為例,律詩的基本句式有四種: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6)中國詩詞押韻是什麼擴展閱讀
關於詩詞的平仄規則,下文律詩的平仄及詞的平仄中還要詳細討論。如果方言是有入聲的,那麼,問題就容易解決。在那些有入聲的方言里,聲調不止四個,不但平聲分陰陽,連上聲、去聲、入聲,往往也都分陰陽。
像廣州入聲還分為三類。這都好辦:只消把它們合並起來就是了,例如把陰平、陽平合並為平聲,把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陽入合並為仄聲。
⑦ 什麼叫押韻什麼叫韻
押韻,又稱壓韻,是指在韻文的創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後一個字,都使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或者平仄統一,使朗誦或詠唱時,產生鏗鏘和諧感。
韻的本意指和諧的聲音,感覺舒服的聲音。
所謂押韻,就是把相同韻部的字放在規定的位置上。所謂韻部,就是將相同韻母的字歸納到一類,這種類別即為韻部。
同一韻部內的字都為同韻字。任何詩歌都要求押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對於押韻的限制多與少、嚴與寬的不同而已。這也是詩歌同其它文學體裁的最大分別。
應用:
押韻最廣泛應於文學作品中,詩歌尤甚,使行文變得賦有節奏和音樂之美,現代韻腳詩便將押韻這一特徵發揮的淋漓盡致。
韻腳詩隸屬於文學體裁的一種,顧名思義,泛指每一行詩的結尾均須押韻,詩讀起來朗朗上口如同歌謠。這里的韻腳詩指現代韻腳詩,屬於一種新型詩體,類似流行於網路的方道文山流素顏韻腳詩。出道於2000年之後。
韻腳詩屬於駕馭在現代詩歌之上的新詩體,在集現代詩歌的成就與一身的基礎上又新添了一項步驟,那就是每一行詩的結尾均須押韻。
使中國現代詩歌在追求自由和豪放的同時,又繼承古體詩歌韻律流傳千年的寶貴血脈,終究以一種新的生命特徵重新換發光彩,為中國現代詩歌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而有力的根基,它將為中國現代詩歌步入輝煌歷史篇章打開新的一頁。
網路--押韻
⑧ 詩詞押韻規則
所謂押韻,是指同韻部的兩個或更多的字放到同一位置上,一般都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韻腳,簡單的理解就是現代漢語里同韻母的字。中國詩歌的押韻是在句尾,再配上韻,造成的節奏感就更強烈。
押韻是在詩文中,把同韻字放在不同句子的相同位置上,一般把韻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韻腳。
句子押韻,不僅便於吟誦和記憶,更使作品具有節奏、聲調諧和之美。
把同韻的字有規律地配置在詩詞等韻文的句尾。各句押韻的字叫做韻腳或韻字。押韻是詩詞等韻文的語言特點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使聲音和諧優美,吟誦順口悅耳, 便於記憶流傳。「韻」和「韻母」是兩個並不完全相同的概念,所謂同韻,指韻腹相同或相近的韻母,如有韻尾則韻尾相同,韻頭可以不同。為了便於押韻,人們把同韻的、可以相押韻的字歸納為若干韻部,根據現代北京語音的音系歸納的韻部,最常見的有十八韻和十三轍
1、【偶句押韻】:
律詩是二四六八句押韻,絕句是二四句押韻,無論律詩還是絕句,首句均可以押韻或不押韻。
2、【只押平聲韻】:
近體詩規定,只能押平聲韻,這幾乎是一條死規矩,事實上以近體詩的體例假如押仄聲字會感到非常拗口,所以古人都能自覺遵守這一規則。記憶中也沒有任何可供借鑒的反例,所以這里就不另舉例。
3、【一韻到底】,中間不能換韻。古詩(古風)允許中途換韻,但近體詩不允許這樣。
⑨ 什麼是押韻
押韻,顧名思義,就是在詩詞中的某些句子的最後一個字,用韻母相同,相似的自來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