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區分中國畫的寫意與工筆
最基本的就是形式上就不同
寫意都是注重神似,畫的時候講求隨心所意,把所畫的東西的意境體現出來,有豪放感。最直接的就是花鳥寫意,裡面的花瓣,鳥羽都是潑墨,很大膽很粗狂,顏色一般都不花哨,主要以墨為主。
但是工筆就注重形似,畫的時候講求精緻逼真,把畫的東西的形態很精細的體現出來,有細膩感。最直接的就是花鳥工筆畫,裡面的花瓣,鳥羽都是非常精細的,體現出鳥羽細絲,顏色也都符合真實色彩,顏色艷麗。
❷ 怎麼鑒別國畫噴繪和手繪
鑒別書畫作品是需要一定功力的,有些小技巧可以讓大家有效的區別一些普通印刷品,但對於運用高科技手段仿製出來的高級印刷品,還需仔細斟酌,並不能作為專業的鑒別方法來普及。
1、紙張特性
手繪作品對紙張的洇水有需求,講究意在形之上,不似勝相似之說,故手繪作品作畫紙張多採用生宣紙,反之,印刷品多為半熟宣與熟宣為材,多不洇水或洇水較慢。
2、畫面變化
手繪自然,有墨跡立體感,相對來說印刷品表面是光滑,缺少立體感;手繪線條粗細不一,濃淡不一,色彩變化多,水墨味足,墨跡染料暈水暈色自然不呆板生硬,生動隨意,反觀印刷製品墨跡發死僵硬,粗細無變化,濃淡無變化,色彩平塗不分濃淡;觀察畫面色塊邊緣,色塊與色塊銜接多為隔色與疊加,有細微圓潤鋸齒,有則多為手繪,反之則為印刷。
3、筆觸筆韻
中國畫的工具主要是毛筆,落筆有筆觸,成畫有筆韻。人在書寫時也是一種運動,有先後順序,所以放大後可以看出寫字的筆畫順序,還有字跡放大後看著斷掉的筆畫還有隱隱相連的筆跡,墨水也因落筆而濃淡不一,印刷版的最大缺點是沒有中國畫的揮灑自如的筆韻。
4、蘸水輕擦
畫心易損,大多會進行簡單托裱處理方便保存或深化加工,在托裱狀態下的畫作可嘗試紙巾蘸水輕擦畫面進行鑒別。手繪作品擦拭後紙巾著色較為粗糙,畫面顏色如初;反觀印刷品顏色成塊,畫面擦拭處易掉色,影響畫面。
市場上常見的印刷書畫作品,一般情況下有兩種方法:
第一是木版水印,第二是噴繪。
一、木版水印
木版水印是中國最古老的也是最有效的仿製方法,第一步是畫稿,第二步是刻版,第三步是分層印。水平的高低取決於畫稿師傅和刻板的師傅的手藝,如果技藝不精湛的話,還是可以通過肉眼觀察出來的。如果一幅畫的線條有一些比較別扭的地方,那就說明這個可能是仿製的。其中技藝最高水平的代表是榮寶齋。
木版水印在一定程度上不容易辨別真假,因為其中還包含了二次加工做舊的環節,很難一眼看出,常作為名畫的替代品進行展出,為保護原作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真正的繪畫作品,在不著墨的地方沒有墨點,但印刷品由於多次印刷,空白處偶有呈現「版臟」。一些博物館的展覽作品有一部分是木版水印的,有一部分是噴繪的,都能還原原作的神韻,又能有效保護文物,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❸ 國畫怎樣鑒別真偽
古人寫作書畫,一般是在紙或絹上。因此,如果能對歷代絹、紙有所了解,對鑒定書畫的真偽就尤為有用。
中國絹的發明在紙之先,用絹來作書畫的年代也比較早。不過絹有一個缺陷,就是保存的時間不象紙那麼長。無論保存得有多好,不受任何意外損傷,只是空氣的自然浸蝕,年代久遠的絹就會變得糟脆。百年以上的絹,已經沒有韌性了。明代初年的絹,至今已經腐敗得不能碰觸。而宋的絹,因裱托得比較好,目前還可見到,至於宋代以前的絹,雖然有,但也已經辨不出模樣了。
宋代初年的絹,橫豎皆單絲,不過橫絲稍粗,看似雙絲。宋代中葉,橫豎絲粗細相同,但都比早期的絲線粗一些,顏色與深藏經紙色略同。元你的絹,橫豎絲線仍然是單的,但絲線細而紋理稀。明初則豎絲為單而橫絲變為雙,絲線粗細均勻,密度整齊。清代,橫豎絲都變為雙絲,以前的單絲絹也不復存在。
明以前的絹,傳至今日,表面上已絕無亮光;絲上的絨毛,也已經完全褪掉。其顏色則內外如一。作偽者若用新絹,由橫豎絲的粗細單雙,即可辨別出來。有一種特製的元絲絹,從表面上看,與宋元的絹相似,但其表面上的光,以及絲上的絨毛,無論用什麼方法,都不可能完全褪凈;而且其顏色也是內外不同,絕不可能與絹完全一致。
紙的情況要復雜一些。宋代以前的紙,有若干種類,其材料是什麼,都沒有確切的記載。傳世的古紙,主要有棉紙和麻紙。從表面上看,棉紙有點類似今日的宣紙。麻紙的紋理要比棉紙粗疏一些。棉紙和麻紙中都摻和有絲。棉紙絲短,麻紙絲長。有一種簡便易行的方法可以鑒定紙的年代:取一舊紙,浸泡在水中,然後用針來挑。如果是宋紙,那麼必然有很多稱絨,而且無論如何破碎,仍然可以裝裱。宋代以後的紙,則不可能這樣。如果用顯微鏡觀察,真紙並不平勻,膜皮如蟲蝕之狀,而且有一層白灰,若隱若現。其顏色則無論里外、凹凸,均系一致。偽造的絕代 ,因為是用顏色染成的,厚則深,薄則淺;里則淡,外則重;凸則有,凹則無。因為質地不同,其受色的程度必然不一樣。
新手往往難以辨別作品的真假,這需要長時間的研究才能積累經驗。有效的方法就是多看著錄。一般而言,1990年以前出版的著錄較為可靠。大型出版社出版的著錄,比如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更加權威一些。熟悉畫家也很重要。了解一個畫家的畫風和個性之後,對其作品的真偽就更有辨別能力。
畫作出品的時間段,可以分為古代、近代和現代。1949年以後的稱為現代,之前的為近代。近代畫作的價格走勢最好。一個主要的原因是近代畫家大部分已經作古,他們的畫作成了稀缺資源。而現代畫家還在不斷創作新的畫作,可能影響已有畫作的價格。至於古代畫作,上手則比較困難。
投資價值看「真、精、新」
畫作的投資價值可以用三個字判斷,即「真、精、新」。
所謂「真」,就是真品。精品則是最能體現畫家的藝術水平和功力的不可多得的作品。無論畫家名氣大小,或是藝術品的景氣程度如何,精品的價格往往是最為堅挺的。陳佩秋的一套花鳥書法冊頁在2002年朵雲軒拍出23萬元,到2004年上海國拍春季拍賣會上卻以57萬元的價格成交,就是因為這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此外,畫作的品相也要保持完好。即使是真品,如果品相破舊,也會使其價格打折扣。
對於藝術品投資新手而言,擁有「三力」———眼力、財力和魄力是成為成功的藝術品投資家的先決條件。
其中眼力和魄力是需要經驗的積累的。對於新手而言,多去參加拍賣會、展覽會,多看多聽多記錄,要全身心地投入進入,自然就能磨練出鑒賞的功力。
論壇精彩問答:
問:當代的年輕畫家,特別是70年代、60年代以後的一些年輕畫家的作品投資價值怎麼樣?
余家邦:年輕畫家有的作品藝術性很強。作為藝術欣賞,可以買。但是作為投資的話,還是要買以前的畫。有人認為買年輕畫家的畫,很便宜,我等著它增值。可是要等到什麼時候呢?說不定我們不在了,他還在。
問:我是一個剛剛入門的人。想知道對於藝術品收藏,應該把握那些要點?
余家邦:必須認為這個畫是好的,自己要感到很放心。自己如果沒有搞清楚,那不行。買畫,要買10個人看著好的東西,哪怕貴一點。不怕買貴,就怕買錯。
問:我是做股票的,對藝術一點都不懂。我們選股票有一個選黑馬的說法,藝術品是不是也有?是不是某些畫家今後的作品有可能是一匹黑馬?
余家邦:買畫的選擇很有講究的。怎麼來看畫呢?一個是畫家的地位,其次是畫作本身的好壞,最後是畫作的價位在什麼層次,這三個層次要比一下。如果畫家的地位和畫作的層次都比較高,而價位卻偏低,那就是值得投資的作品。如果畫本身處於中流水平,而價格卻炒得很高,就應該迴避。
問:油畫和中國畫,哪個更值得投資?
余家邦:要對畫家要進行分析。我的個人感覺是,變現最快的就是中國書畫。因為從古代到現在,中國書畫有悠久的交易歷史,市場比較成熟,接受程度比較高。而油畫市場的面比較窄,市場還不太成熟,流動性比較低,變現慢。這是我個人的看法。
問:畫廊里的畫和拍賣行的畫,好像品種不太相同?
余家邦:拍賣公司買畫都是選擇非常緊俏的。因為要獲得市場認可,成功地拍賣出去。畫廊的畫種類更多一些。
問:如何辨別拍賣公司拍出畫的真偽?
余家邦:古代也有贗品。也有專門仿名家的仿品,有的優秀仿品本身就有一定的價值。要想買到真品,首先要了解真品的價位是多少。比如唐伯虎的作品,至少要幾十萬元。而有一幅唐伯虎的作品,我們只標了8000塊,那說明我們不看好這幅作品。(劉念每日經濟新聞)
❹ 怎樣鑒別字畫的真假
鑒別字畫的真假可以觀察勾描線條,著色填墨作偽者用紙或絹覆於書畫原作上,用細碳條或尖鉛筆雙勾描下線條輪廓,如果是書法,即在空心中填墨;若是繪畫,則按線條輪廓對照原作模仿著色。這種偽作乍看還像,但仔細端詳就會發現整作品氣韻滯鈍,筆鋒呆板小神,墨色缺少濃淡,有的偽作雖然先描後臨,但終因心虛筆怯,難免失位,只要細察即能看出破綻。高科技仿製,以假亂真利用高科技在印章上做假A。電腦掃描電腦掃描既省時省力,又不跑樣。只要將一個書畫家的作品輸入電腦,將其組合成畫面的各個元素調出來,再重新組合,就會成為一幅新的畫面。還有的將一位書法名家的書法作品輸入電腦,通過重新組合,就能「臆作」出很多種不同的條幅與對聯。B。高科技印刷品機器印刷的字畫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起源於清末民初的珂羅版,當時這種方法一出來,騙了很多人,現在比較好分辨了。還有一種是木板水印的,這種印刷方式歷史悠久,人們積累了很多經驗。有些印刷者將原作分解成多個版,一層層覆蓋印刷。印刷中不用油墨,而是運用墨和國畫顏料,印出來的畫效果非常逼真。電腦激光造印章前書畫作偽中做假印章通用的有兩種方法:一是電腦激光刻章;一是拍照製版刻章。電腦激光刻章是先將原印譜掃描到電腦上,然後通過電腦處理,將信息傳遞到激光刻章機上,最後在有機玻璃材料的章坯上刻出原印,簡稱電腦章。拍照製版刻章指的是運用印刷製版的原理,將原印譜拍照下來,然後通過特殊的化學葯劑,在銅板或鋅板上腐蝕而成,簡稱製版章。這兩種方式做出的印章比以前的更能以假亂真。以前能把名家的印章模仿好太難了,一般就是運用貼樣的方法來做。現在直接運用現代技術翻一下就行,有些造假者家裡一大堆印章,想要哪位名家的都有。此外,像其他的一些改款、挖款、移款和裁款,是古已有之的。
❺ 怎樣鑒別古代字畫的真偽
鑒別古代字畫真偽的方法
1、紙絹鑒別
根據和國學者目前的研究,晚周帛畫和戰國楚墓帛畫以及稍晚時候的馬王礁漢墓帛畫,均是畫在較細密的單絲織成的,至今為止未見用雙絲絹的(即經線是雙絲,緯線是單絲織成絹)。五代到南宋時期的絹,較前代有了發展和變化。
元代的絹總的說來比宋絹顯得粗了一些,不如宋絹細密潔白,並且還呈現出稀鬆的狀態。明代的絹總的看來也是比較粗糙。
❻ 書畫作品在收藏界一直被視為主角,書畫的真偽辨別主要從哪些方面入手
書畫的真實性,水墨和畫筆的線條應該自然流暢,豐富,結構應該出奇地合理。這就是辨別書法真偽的重要方式。
3.珍藏書畫可以培養情感和修養。
收藏家還必須具有合理的藝術意義,還必須具有合理的經濟思想。在收集和收藏書畫的過程中,藏家巧妙地成長為經過將意境和書法合為一體的現代人。
❼ 中國畫與西方的油畫不同,如何分辨國畫的真跡和印刷品
中國畫是中國四大傳統藝術之一,與西方油畫相比,中國畫的文化內涵就是寫意筆墨的味道,中國畫特別有計白當黑的特點,這是其他藝術所沒有的,在書畫市場動盪的情況下,很多版畫帶著假貨出現在市場上,今天就來科普一下如何區分傳統中國畫的原作和版畫。簡單實用的鑒別方法是:用鼻子聞,印刷品是沒有墨味的,有的只是墨味或無味。另外,書畫印刷常用的紙張沒有書畫用紙那麼特殊。常用的印刷用紙有厚紙、光滑紙,甚至還有人們能看到的現代印刷紙。
如果你仔細觀察線條、墨跡、印章等細節。真正的線條和油墨的使用是不同的,印刷的線條是單面的,比較細,不會有光滑的、單一的油墨,沒有真正的油墨那樣的神。其色彩細膩,色彩豐富,墨色不會像真正的書畫那樣滲透到作品後面。在印章方面,書畫印的印章會比原作的顏色更豐富。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❽ 如何鑒別一幅畫是手繪還是印刷
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判別這幅字畫是印刷品還是手工繪制的精品。
一、紙張特性
寫意作品對紙的洇水有需求,寫意作品講究意在形之上,不似勝相似之說,故手繪作品作畫紙張多採用生宣紙,反之,印刷品多為半熟宣與熟宣為材,多不洇水或洇水較慢。
一、從材料特質分析以下三點鑒別手段:
1. 洇水法:滴清水在紙張上,視洇水情況判定,洇水多為手繪。
2. 背視法:翻開宣紙背面,視透色程度判定,紙背透色多為手繪。
3. 暈染法:觀察墨跡染料暈水,暈色自然不呆板生硬,生動隨意多為手繪。
二、從畫面技法分析以下三點鑒別手段:
1. 變化感:觀察一筆的變化,視一筆變化程度判定,多為手繪。
2. 層次感:觀察色重處,層次與手感粗糙判斷,粗糙有層次多為手繪。
3. 完整度:觀察色塊處,較為完整無明顯網格,完整的多為手繪。
三、裝裱過後的常見鑒別手法:
1. 擦色法:紙巾著水捏半干,輕拭畫面色塊,畫面有無掉色。無掉色多為手繪。
2. 銜接法:觀察畫面色塊邊緣,色塊與色塊銜接多為隔色與疊加,有細微圓潤鋸齒。有則多為手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