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們的國家在逐漸強大起來,這表現在哪些方面
我們的國家逐漸強大起來,這表現在經濟、國防、科技、自主產業等多個地方。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在普遍提高,就從大家餐桌上吃的飯和用的電子產品來說,這也可以看出我國經濟發展快速更迭的速度之快。幾十年前大家還在用著一般的老年機,而在短短的幾十年,各種電子智能產品層出不窮,大家對智能手機的性能需求也都普遍增加了。
我國在外交中始終堅持獨立自主、互惠互利的原則,所以才能夠在風雲變化的國際關系中立於不敗之地,希望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好,只有祖國越來越強大,我們民眾才能夠幸福安逸地生活,享受國家給予的紅利,做一個愛國的人,擁護國家的政策和黨的領導是前提。
❷ 中國日益強大的具體事例有哪些
軍事戰爭上:七次戰役基本全勝。對越、對蘇、對印、對美等。
軍事科技上:核彈爆炸成功、火箭衛星上天、神6上天、龍芯的開發研製等等。
其餘科技上:很多華裔獲得諾貝爾獎,中國科學家在某些高科技領域的研究水平領先世界,但基礎科技水平還是落後於歐美發達國家。
政治地位上:聯合國五大常委之一,隨著國力的壯大,中國在國際上地位也越來越高。
經濟上:改革開放,經濟快速發展,漸漸地使全國人民都富裕起來(還沒有最終完成)。
社會文化上:雖然教育體制不對,但比建國前水平高了不知多少倍,各種文藝水平越辦越高,漸漸地在國際上站穩腳跟。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世博會也在中國舉辦。
體育上:中國的成就太輝煌了,已經連續幾屆人類奧運會名列前三甲了,中國的優勢項目稱霸全人類。最近的劉翔、姚明還有冰上項目更是牛比,在全世界都有巨大影響力。逐漸舉辦世界級別各大體育賽事:奧運會、F1、亞洲會等等非常多。
民族自信心上:隨著國力的壯大,人民也越來越富裕,越來越自信,越來越講究。但最近極端排外的民族主義有抬頭現象,不理智的憤青也對社會產生一定民族情緒的影響。這都對中國社會的穩定和發展不利。我們現在還不能有濃重的民族主義。時機未到。
中國簡介:
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先秦時期的華夏族在中原地區繁衍生息,到了漢代通過文化交融使漢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國主體民族的基礎。後又通過與周邊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斷攀升,宋代中國人口突破一億,清代時期人口突破四億,到2005年中國人口已突破十三億。
中國文化淵遠流長、博大精深、絢爛多彩,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國,在世界文化體系內佔有重要地位,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的差異,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傳統文化藝術形式有詩詞、戲曲、書法、國畫等,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則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❸ 聯系實際,從哪些事件中可以看出祖國的強大,並談談感受
可以展示祖國強大的事件有很多,例如今年的國慶閱兵儀式,壯觀的場面還有各種成就的獲得,都能讓人感受到祖國的強大,以及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計劃,和中國建交的國家有很多,還有中國進入世貿組織,以及中國在奧運會上的表現還有科技的成就,都能展示祖國的強大。
❹ 中國的強大或者說崛起,體現在哪些方面
中國的強大或崛起體現在多個方面,經濟上,軍事上,科技上,民族自信心上,國家面貌上,人民教育程度上文明進度程度上都有所體現。
❺ 想一想說一說從哪些方面能看出中國富強起來了
140米——亞洲最大自航絞吸挖泥船試航成功
6月12日,首艘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亞洲最大自航絞吸挖泥船——「天鯤號」成功完成首次試航。
這標志著「天鯤號」向著成為一艘真正的疏浚利器邁出了關鍵一步。
「天鯤號」長140米、寬27.8米,最大挖深35米,總裝機功率25843千瓦,設計每小時挖泥6000立方米,絞刀額定功率6600千瓦。
它標志著我國已經能夠自主設計建造新一代的重型自航絞吸挖泥船,實現了該船型關鍵技術的突破。
與以往的挖泥船相比,「天鯤號」在技術上有許多創新之處。
比如,它安裝了國內最先進的絞吸挖泥船智能集成控制系統,有了這個「大腦」,便可實時顯示疏浚三維土質、推算潮位等。
通過簡單的操作就可自動定位,開始挖泥作業。
據悉,重型挖泥船屬於高技術含量、資金密集型國家重要基礎裝備。
過去,全世界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掌握自主設計建造的核心技術。
只有實現重型挖泥船的自主設計建造,才能不受制於人,實現河道疏浚、航道開挖、海疆建設的獨立自主。
二、1.2萬列——中歐班列通達15個國家49個城市
日前召開的中歐班列運輸協調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傳出消息稱,目前,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超過1.2萬列。
僅2018年1月~11月,開行就達5611列,同比增長72%。
全年開行數量有望突破6000列,提前兩年實現了《中歐班列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確定的「年開行5000列」目標。
據悉,中歐班列雙向運輸日趨均衡,回程班列數量與去程班列的佔比已達到71%,基本實現「去4回3」。
開行范圍不斷擴大,國內開行城市56個,可通達歐洲15個國家49個城市。
運送貨物也由開行初期的手機、電腦等IT產品,逐步擴大到服裝鞋帽、汽車及配件、糧食、葡萄酒、咖啡豆、木材紙漿、傢具、化工品等品類。
業內人士認為,全國中歐班列發展建設逐步邁向優質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對提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互聯互通和經貿合作水平,釋放絲綢之路經濟帶物流通道潛能起到了積極作用。
據悉,中歐班列自2011年開行以來,從無到有,快速發展,規模數量呈現井噴式增長。
如今,中歐班列初步實現重去重回。
隨著國際鐵路合作機制的完善,中歐班列品牌效應還將不斷擴大。
❻ 中國強大在哪些方面
中國強大在經濟上、軍事科技上、政治地位上、外貿、鐵路、基礎設施這些方面。
1、經濟
我國如今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經過改革開放,短短幾十年時間已經是世界第一製造大國,我國的工業體系非常完善,很多國家如今都是依靠我國的工業技術來進行生產製造的。
2、軍事科技
核彈爆炸成功、火箭衛星上天、神6上天、龍芯的開發研製等等。
3、政治地位
聯合國五大常委之一,隨著國力的壯大,中國在國際上地位也越來越高。
4、外貿
由於中國工業生產能力的強大,中國的外貿總額也連續十幾年位居世界第一,目前中國已經成為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外匯儲備也是連續多年世界第一。
5、鐵路方面
我國的鐵路發展迅速,全國高鐵總里程已經突破4.5萬公里,遠超於世界其他國家。同時我國的基礎建設方面也非常發達;貿易方面我國在2013年就超過美國成為最大的貿易國家,之後更是成為世界最大的消費國家,對世界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貢獻。
6、基礎設施
解放前,中國世界上基礎設施最差的國家之一。現在,中國的鐵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高鐵里程都是世界第一,被稱為「基建狂魔」。
❼ 兩只動物跑到現場看航天員落地,現場還有哪些細節意外出鏡
大家在觀看神舟13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著陸現場直播意外的發現類似動物的黑點也在現場來回移動,經過孟和教授細心觀看著陸過程分析出從動物的體型和走動的形態來看,這臨時的“小觀眾”就是我們熟悉的駱駝,這些小可愛也來迎接航天員平安歸來,根據了解在東風著陸場附近確實生活著一群內蒙古的阿拉善雙峰駝。還有等待搜回收的空軍分隊隊員已准備好迎接航天員的直升機也和駱駝一起出鏡。
181天的太空生活對航天員的身體會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這次神舟13號的三名成員要比之前在軌航天員停留時間都要長,在這180多天里創造了多項歷史記錄。航天員長期處在於失重的狀態,骨密度流失要比地球流失速度加快40倍,前庭感官混紊狀態體液為成交地往上前導致航天員視力會下降臉會浮腫現象,人類的體質本來就是為地球而生的,再這樣的環境下生活對航天員身體帶來了較大的影響,不過回到地球適應一段時間就會慢慢恢復。返回艙在快速返回地面期間會經歷激烈震動和高噪音等,航天員返回地面後難免會出現不適,所以返回地面時都會讓航天員坐下來休息30到40分鍾適應地球重力環境。
❽ 哪些你親眼見到的事情證明中國變得強大了
新中國成立後,這七十年的發展,中國變得非常強大了,就那最近青島海軍海上檢閱來說,邀請了周圍很多國家軍艦來華參加活動,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情,以前中國經濟落後,人民軍隊武器裝備不行,現在海軍軍艦像下餃子一樣發展壯大,所以說中國真的變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