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樹立正確的三觀
每個人活到現在,自然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獨立思考,雖然三觀或許模糊不清,但大致輪廓早已塵埃落定,這個形成過程是潛移默化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雖然三者模糊不清,但我個人覺得,人生觀,應該是父母啟蒙的;世界觀,應該是學校教育的;而價值觀,是自己摸索的。但當然,三者也是互相穿插,互相啟迪的。
最最重要的,還是要看自己。饒越有句話講的非有意思:道理這個東西就像一個妓女,當天晚上她給了你安慰,可第二天起床的時候,你連她胸圍的尺寸都忘得一干二凈。我對這句話有兩層理解,一是什麼大道理都是狗屁,它只是讓你暫時的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或者其他方面獲得快感,最終你還是該笑笑該哭哭,跟隨自己的心意,慫。還有一層理解是,什麼道理,什麼至理名言都是沒有用的,只有你自己真正的體驗成功與失敗,快樂與悲傷,自己去摸爬滾打,自己去痛定思痛,才能成為你自己的三觀,融化進你的血液。
都說朋友圈有幾種人,一是曬吃的,二是賣東西,三是傳自拍照,四是發心靈雞湯。很多人很反感心靈雞湯,這就像饒越說的話一樣,因為他們深知這只是個妓女,而且還長得丑。但我倒是喝了不少的心靈雞湯,當然這些雞湯不是一些簡單的文字,它是一本書、一部電影、或是一段對話。
但在喝湯之前,肯定是經過了很多的思考,只是沒有用精闢的語言去提煉出來,而這段話,恰好像打通任督二脈的一枚神丹一樣讓你醍醐灌頂。人生中,肯定會有人很多人跟你說這樣的話。比如:這樣做沒有意義的,或者你太幼稚了,這樣又能改變什麼呢。
㈡ 何為正確的三觀,如何培養正確的三觀
第一,什麼是正確的三觀呢?可能就是能夠一直堅守自己的本心,在自己有能力需要幫助的時候,可以幫助別人,不會因此落腳下石,而且也有自己的一套為人處事的道理,有自己明確的目標和方向,並為此而努力。現在我們很多人都在說,要把自己培養成一個三觀很正的人,每一個人的三觀其實都是不一樣的,可是三觀卻有一套標准,不念過往,不懼未來,腳踏實地的往前走。很多人他們都是喜歡和三觀正的人在一起,這就是因為和三觀正的人交朋友,能夠在潛移默化中,讓自己變得更具有正能量。
㈢ 大學生如何樹立三觀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一個人對世界、對人生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觀點,是人們最基本、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三者互相滲透、相輔相成,決定著人們的理想信念,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境界,指導著人們的行為選擇,關系著人們的價值判斷。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是祖國的未來與希望,是新世紀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通過對正確三觀的培養,能提高我們的思想素質,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而作為積極向要加入中國共產黨而進行黨校學習的我們,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更是我們的必然選擇。
然而,想通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使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世界觀是一項長期復雜而又艱苦細致的工作,因此我們必須根據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的特點,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下功夫,才能真正收到實效。而要加強當代大學生人生價值觀教育我認為應該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大學生的價值觀與他的世界觀人生觀相互聯系密不可分,所以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三觀思想首先就要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三觀思想。
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相統一的世界觀,是唯一正確的世界觀,也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這個世界觀是人類歷史文化發展的產物,是以實踐范疇為核心的完整的科學體系。馬克思主義人生觀是唯一正確的人生觀,「為人民服務」是馬克思主義人生觀的精闢概括,也是它的核心、靈魂和基本特徵。共產黨人的價值觀是國家和人民利益高於個人利益的集體主義價值觀。
其次,要加強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集體主義的教育,從而促使當代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思想。
愛國主義在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居於核心地位,它激勵著神州大地上每一個炎黃子孫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為祖國的發展而奮斗。回想去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盛況,八零後用實際行動證明著自己對祖國的奉獻和熱愛,這些無不對全國的新一代青年起到了一次震撼的愛國主義洗禮。而通過這些對當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思想的培養,能夠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人生價值和世界觀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與此同時,我們還應注意集體主義的培養,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社會在思想道德領域中最基本的價值導向,只有以集體主義價值觀作為精神支柱,中國人民才能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創造力,才能完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艱巨事業。同時,我們也不能忘記社會主義的教育,只有同過對社會主義的學習,了解到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才能增加當代大學生對祖國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使自己把個人的目標追求與祖國的開拓與發展聯繫到一起,在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實現自身的價值。
最後,我們要用鄧小平理論,科學發展觀的思想來武裝自己
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指引我們實現新的歷史任務的強大思想武器和民族振興的強大精神支柱。而同樣的,科學發展觀也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精神,反映了時代的發展需求,是中國共產黨指導今後現代化建設的新理念,因此,只有通過對鄧小平理論和科學發展觀的學習,讓這些有中國特色的先進理論思想武裝到每個知識分子的頭腦中,才能使大學生建立起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的政治方向和堅定信念,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和世界觀。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認識到,當代大學生必須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影響大學生三觀形成和發展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不僅要調動社會,學習等各方面的積極性,更需要我們每個人自覺實踐,勇於探索,革新創造,從日常做起,把黨組織的思想政治教育滲透於我們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從而鍛煉自己的思維,形成良好的判斷能力,從而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和世界觀,確實地肩負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任,成為一個高尚的,有道德的,有益於人民的人。
㈣ 如何建立三觀
1,生活中多思考,別相信任何判斷(包括電影、暢銷書、營銷軟文等等,我們被誤導的太深了)除非你自己可以在你自己的價值體系裡對應這個判斷;也就是通過真實的經歷先去判斷,自己判斷不了去找身邊信賴的人一起探討判斷;還是解答不了就找類似主題的文章或者刷知乎,暫時給自己一些安慰,但要告訴自己這個仍然懸而未決,有待驗證;
2,多閱讀知乎高頻率回答的答案也很有幫助,知乎很好的一點是一個主題多人參與,一個大牛會回答許多問題;前者保證你不會偏激,只聽一個人說,後者可以幫助你順藤摸瓜找到一個牛人,點擊看ta所有的回答,整理出一個大概,就是這個人的價值觀到底是什麼;(在沒有價值觀的時候,可以先看看贏得大多數的人的價值觀是怎樣)
3,多看有含金量的人物訪談,觀察人生百態,明白社會的運轉不只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我最近愛看的是《who's time》,胡舒立創辦人,觀察她提問的角度,看對方(多是成功人士)是怎麼認真得體地回答的;其次看《面對面》,了解不同事件主角在面臨問題時是如何取捨的,依據又是什麼;然後推薦一個最近比較火的女士,金星,我會關注她的言論、訪談,她還算是非常真實和坦誠,出名早,也沒什麼可以遮掩的機會
㈤ 怎麼樹立良好的心態和三觀
1三觀即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通俗的講,人生觀是人這輩子應該怎麼活,價值觀是人這輩子什麼才是最珍貴的,世界觀是這個世界是怎麼樣的。
2人生觀,是父母啟蒙的;世界觀,是學校教育的;價值觀,是自己摸索的。三者也是互相穿插,互相啟迪的。
3人生觀主要是人生目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價值三個方面。個人認為:人生觀只有一個,就是態度。
4價值觀,就是你認為什麼是有價值的,什麼是最珍貴的東西。說小了是一個蘋果的價值,說大了是人一生的價值。價值觀也可以說是什麼是好的,什麼是要堅持的。價值觀,其實就是自己修心的一個過程,正確的看待金錢、名利、得失。
5世界觀是對這個世界是怎麼樣的正確認識,相反比起前面兩個思考相對少一點,我們更多的是去接觸和了解。
6樹立正確的「三觀」,能夠正確的看待世界及所發生的一切,承認世界是美好、積極的、向上的。認為對阻礙歷史發展的事物是可以轉化的。也能使我們有足夠的信心與能力,戰勝任何困難。正確的人生觀在於樂觀看待事物,甚至你周邊所發生的一切。人的一生應該是奮斗的一生,不斷提高與完善的自我修養。
7樹立正確的「三觀」,首要的加強學習。文化知識、科技知識更是基礎。其次要加強修養。中國的傳統文化、美德要繼承與發揚。再次要明辨是非。要加強唯物辯證法的學習與理解,增強判斷力、敏銳性。
㈥ 如何塑造正確的三觀
三觀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想要塑造正確的三觀。第一,我們結交朋友,首先要結交三觀正確的,不要有偏激思想,整天給你灌輸一些,奇怪思維的人。
第二,自己不要成為容易被別人隨意能帶走思想的人。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主見。
第三,我們平時可以看一些,積極向上的書,積極向上的節目。給自己創造一個積極進取的環境。
第四,我們要經常,對自己進行思想改造,以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為標准要求自己。
第五,平日里注意區分觀念是否正確,要三思而後行,有自己的辨別能力。
第六,堅持為人們服務,堅持舍小家為大家。
第七,可以多培養一些自己的興趣愛好,將自己的視野拓展出去。
第八,學會與人交流,多將自己放於社會這個群體中,去感受各種人,與各種人交往。
㈦ 什麼是三觀,怎樣樹立正確的三觀
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於提高廣大黨員和幹部的思想覺悟,培養社會主義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從而保證我國的現代化建設,能夠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向前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什麼是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什麼?怎樣才能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三個問題,是我們在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中所應當深入研究和討論的問題。
我們所要樹立的正確的世界觀,也就是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有時候也稱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世界觀是人們對世界上各種各樣的事物的總的看法。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承認世界的物質性、客觀性,承認物質世界是按照自身發展的規律運動和變化的,人的活動,既要遵守客觀世界的規律,又能夠通過實踐認識和改造自然界及人類自身。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認為,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是社會歷史發展的不可逆轉的總趨勢;盡管在社會主義發展的長期過程中,還必然會存在和發生這樣那樣的曲折和反復,但由於資本主義制度存在著無法克服的固有矛盾,社會主義必然要代替資本主義,並將最終發展成為共產主義的社會。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就能夠增強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和信念,提高為社會主義獻身的力量和勇氣,就能夠在困難面前知難而進,在各種曲折復雜的情況下,保持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 從國際共產主運動所面臨的情況來看,在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之後,一些人之所以失去了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心,徘徊動搖,裹足不前,甚至悲觀失望、墮落蛻化,原因之一,就是沒有能夠真正樹立起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被資本主義的暫時的「得逞」所迷惑,看不到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本質,看不到社會主義將最終取得勝利的光明前途。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這種暫時的「低潮」,也還可能持續一段時期,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應當加強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教育,使廣大幹部、工人、農民,都能夠從社會發展普遍規律的高度認識社會主義的光明前途,從而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堅定必勝的信心。 我們所說的正確人生觀,就是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人生觀是人對人生的意義、目的和價值的根本看法。其中,人為什麼活著、人怎樣生活才最有意義和人生的價值問題,是人生觀的核心。在社會生活中的人,由於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不同,處理不同的社會關系之中,從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觀。在階級社會中,不同的階級,由於利益不同,必然會形成不同的、甚至根本對立的人生觀。就是同屬於一個階級,但由於每個人所生存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及自我修養的差異,也往往會形成不同的人生觀。一般來說,人們的人生觀必然要受到一定的經濟、政治和環境的制約,但不同階級和不同階層的人,又可以主動地、自覺地選擇自己的人生觀。出身於非無產階級的人,可以接受共產主義教育,刻苦鍛煉,從而樹立起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成為堅定的共產主義者;相反,即使是出身於勞動人民家庭,接受社會主義的教育,在紅旗下長大,如果不注意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改造,仍然會受到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的腐蝕,接受庸俗、腐朽的資產階級的人生觀。人生觀的這種可選擇的特點,說明加強人生觀教育的必要性。深入持久地開展人生的意義、目的和價值的教育,強調為人民服務人生觀的意義,就能幫助廣大青年和人民群眾真正懂得人生的真諦,從而自覺地選擇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多作貢獻。在當前我國的社會中,從表現形式上看,有著紛紜復雜的、各種不同的人生觀:一種是把人生看做是為自己求得金錢、榮譽的以自己為中心的個人主義的人生觀,也就是資產階級的人生觀;一種是以國家利益、人民利益為重的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也就是無產階級的人生觀。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對每一個人來說人生觀問題,也就是為什麼人的問題,是人生一切問題中一個根本的、首要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不論是搞革命還是搞建設,是不可能兢兢業業,也不可能做出什麼成績的。如果一個人生活的目的只是為自己、為家庭的私利而活著,即使是在物質享受上能夠得到滿足,那又有什麼意義?那又有什麼價值?一個人只有為他人的幸福、為社會的發展、國家的興旺做出貢獻,使自己的工作能夠造福人民、造福子孫後代,才是最有意義、最值得人們追求的人生,才是光榮的人生,閃光的人生。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改革開放以來,在資產階級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的人生觀的腐蝕下,一些人經受不住考驗,自覺不自覺把金錢、享受和權力、地位當做人生的唯一目的去追求,陷入到資產階級的極端利己主義的泥坑而不能自拔。因此,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對我們來說,在今天有著尤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個樹立了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的人,對人生的意義就能夠有真切的理解,就能夠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心上,力求為人民做好事,使人民能夠從自己的工作中得到幸福。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職業有不同,但只要有了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就能夠時時、處處為人民著想、助人為樂,造福人民,成為人民群眾所
歡迎的人。因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應當成為我們時代的最崇高的精神。正像毛澤東同志所說的,只有具有了這種崇高的精神,才是「一個純粹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樹立起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必將促使社會主義的事業更快地向前邁進。
世界觀和人生觀有密切關系。正確的世界觀,是正確的人生觀的基礎,人們對人生意義的正確理解,是建築在對世界發展變化及其規律正確認識的基礎之上的。從這一意義上,我們可以說,人生觀從屬於世界觀,沒有正確的世界觀,也就不可能有正確的人生觀。因此,只有把握了社會主義必然要取代資本主義這一歷史發展規律,才能具有對共產主義的堅定的理想和信念,才能牢固地樹立起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同時,人生觀發生變化,又往往會反過來影響到世界觀的變化。人生觀能夠積極作用於人的世界觀,對世界觀的鞏固、發展和變化起著重要的作用。現實生活說明,一個人在長期革命斗爭中曾經樹立起了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但如果經不起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思想的腐蝕,一旦放棄了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那麼,他就必然會喪失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從而背叛自己的崇高理想和世界觀。
正確的價值觀,就是以集體利益、人民利益高於個人利益的集體主義的價值觀。集體主義既是社會主義的道德原則,又是人們所應當樹立和奉行的一種價值觀念。什麼是價值?我們在價值觀中所說的價值,並不完全等同於經濟學中的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而是指人們所認為的最重要、最貴重、最值得人們去追求和珍視的東西,它既可以是物質的東西,也可以是精神的東西。
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人們常用「貴」來表示「價值」這一概念。「貴義」就是把「義」看做最有價值,「貴生」,就是把生命看做最有價值等等。價值觀就是對什麼是最重要、最貴重、最值得人們追求的一種觀點和評價標准。處於不同的經濟政治利益關系中的人,必然會有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價值觀。對於個人主義者來說,由於他處處強調以個人為中心,把個人看做唯一的目的,把社會看做是達到個人目的的手段,因而他必然會認為,只有個人的一切,才最重要、最值得他去追求,因而也就有最大的價值,相反,對於國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將會被認為是沒有價值,也就不值得為它去奮斗,更不值得為之而獻身。對於無產階級和革命人民來說,國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中華民族的利益,是至高無上的,是最重要、最寶貴、最值得去追求的,因而也就是最有價值的。正是從這一價值觀出發,無產階級認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國家、社會的利益是我們評價一切事物的價值大小和有無價值的最重要的標准。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我們面對著不斷發展變化著的許多新事物、新情況和新矛盾,每日每時都向每一個人提出有關事物的有無價值和價值大小的許多現實問題,需要我們去判斷和解決。對於社會主義事業和廣大人民群眾有利的事業,我們應當看做是最有價值的,最值得我們為之獻身和奮斗的,我們應當盡力去做;反之,一切不利於社會主義事業和人民利益的,我們就應當旗幟鮮明地加以反對。我們之所以強調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用正確的價值導向來引導我們的人民,其意義就在這里。
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系既有相同的方面,又有不同的方面。價值觀的范圍較大,因為它泛指人們對一切事物的有無價值和價值大小的看法和評價標准,而人生觀主要是對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大小的一種根本的看法。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價值觀包括著人生觀,人生觀也是一種價值觀,即對人生的意義和價值的一種總的根本的看法。由於對人生價值的看法,是人對其他事物的看法的一個出發點,因而一個人對人生價值的看法,又必然會影響對其他事物的看法,所以人生觀在一個人的整個價值觀中佔有最重要地位。人的正確價值觀的確立和鞏固,又能不斷地促進正確人生觀的形成和發展。世界觀是人生觀的基礎,人生觀是價值觀的出發點,它們相互作用、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