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沒有分地的鄉村有哪些

中國沒有分地的鄉村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27 12:35:18

㈠ 中國有哪些城市沒農村

中國只有一座城市沒有農村-深圳。

我國已經誕生了許多國際化大都市,這些城市的城鎮化率很高,部分已經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標准,例如上海的城鎮化率就超過了88%,北京、廣州均超過了86%,十分了不起。不過這些城市和深圳就沒法相比了,因為深圳的城鎮化率已經達到了100%。

深圳已經沒有農村了,所有的深圳在籍戶口都是城市戶口,就這一點而言,深圳的成績十分驚人,即使是香港、澳門也無法做到將整座城市完全城鎮化。

(1)中國沒有分地的鄉村有哪些擴展閱讀

深圳面積1996.85平方公里,比香港大,是澳門的60.9倍,但和中國其他的大城市相比,深圳是很「小」的。

哈爾濱面積超過5萬平方公里,上海也有6300多平方公里,加上國家政策的扶持,這樣的條件讓深圳有可能率先完成全面城鎮化。

深圳總共管轄9個行政區和1個功能區,所有的區均有街道辦事處和居民委員會構成,鄉鎮及行政村從深圳的歷史舞台消失(未來也幾乎沒有恢復的可能)。深圳的發展是中國城市化進程的一個標桿,未來會有很多大都市都將實現完全城鎮化。

㈡ 中國都有什麼之鄉,只需要說明一下類似的就可以了

【中國都有什麼之鄉,只需要說明一下類似的就可以了】陶瓷之鄉——佛山 瓷器之鄉——景德鎮電器之鄉——順德 茶壺之鄉——宜興傢具之鄉——厚街 毛織之鄉——大朗戲劇之鄉——泉州茶葉之鄉——安溪硯石之鄉——端州凍石之鄉——壽山 絲綢之鄉——杭州水晶之鄉——東海雜技之鄉——吳橋 花鼓之鄉——鳳陽眼鏡之鄉——鷹潭 珍珠之鄉——諸暨橋梁之鄉——趙州 火箭之鄉——西昌皮具之鄉——白溝 時裝之鄉——虎門 風箏之鄉——濰坊溫泉之鄉——陽江飄流之鄉——清遠 服裝之鄉——石獅 鮮花之鄉——花都 花炮之鄉——瀏陽米線之鄉——桂林 年畫之鄉——楊柳青 藍寶石之鄉——昌樂小商品之鄉——義烏 打火機之鄉——溫州牡丹之鄉---洛陽 石材之鄉----大理

㈢ 中國農民沒有土地的為何不分地

農民沒有土地存在很多原因。但自實行農村土地家庭承包責任制以來,都是以集體決策進行分配的。就目前情況,很少再有村集體組織對新增人口進行分田地了,即曾經以戶為單位分配的天地已固定化,誰家新田人口則從自家責任田裡分。當然還有那些已經因征地喪失土地的農民,農村土地確權已經與他們關系不大

㈣ 中國cpi分城市和農村,這里城市和農村怎麼界定

城市,是以非農業產業和非農業人口集聚形成的較大居民點(包括按國家行政建制設立的市、鎮)。一般而言,人口較稠密的地區稱為城市(city),一般包括了住宅區、工業區和商業區並且具備行政管轄功能。城市的行政管轄功能可能涉及較其本身更廣泛的區域,其中有居民區、街道、醫院、學校、寫字樓、商業賣場、廣場、公園等公共設施。
農村,不同於城市、城鎮而從事農業的農民聚居地。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的勞動者聚居的地方。 相對於城市的稱謂,指農業區,有集鎮、村落,以農業產業(自然經濟和第一產業)為主,包括各種農場(包括畜牧和水產養殖場)、林場(林業生產區)、園藝和蔬菜生產等。跟人口集中的城鎮比較,農村地區人口呈散落居住。在進入工業化社會之前,社會中大部分的人口居住在農村。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的農業人口居住的地區,是同城市相對應的區域,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觀和社會經濟條件,也叫鄉村。

㈤ 1981年的中國農村的行政區劃是什麼

我國的基本行政區是分三級,省、縣、鄉,並不存在「市」級行政區。」市「從字面上理解,本身就是城市的意思,在90年代初地市合並以前,」市「指的就是城市,並不代表級別,同樣是城市,有縣級、地級、副省級、直轄市。市是城市,縣是農村,市縣作為並行(不一定同級,但是互不隸屬)的單位同屬省級政府管轄。由於省級政府管轄的市縣太多,必然要求進行分割,在省與縣之間多出一級管理機構。在建國初期叫「專區」,在6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時間里叫「地區」,與現在「市」概念對應,而(專)地區並不是一級人民政府,只是省級政府的派出機關,叫地區行政公署,負責人叫行署專員,作為派出機關,是沒有人大的,負責人由省級政府直接任命。在90年代初的地市合並浪潮中,作為地區中心的「市」與作為省級派出機構的「地區」合並,本來與周圍縣沒有隸屬關系的「市」,開始管轄周圍的縣,從而形成了現在的行政格局。
下面再來說「區」的概念。區與市是緊密相連的,在國家的各種正式文件里,經常會出現「設區的市」這一說法,因為市是分級別的,只有一定規模和級別(級別一般與規模成正比)的城市才有設區的資格,「區」的設立,初衷還是因為城市規模的擴大,方便管理。但是因為市本身比縣高一級,而區同樣作為市的下轄單位,在行政級別、管理模式上,都有一定的一致性,兩者慢慢開始趨同。
因此,從本質上來說,「區」是城市,是做為城市的「市」(既市區,不是指地級市)的一部分,不是獨立完整的行政單位,而縣是憲法明確規定的一級人民政府,是農村。在行政權責上,區的行政和職能更多的考慮城市的整體性與一致性,而縣則沒有這種顧慮。一些事務是以「市」(城市)和縣為單位進行的,如市政,這類職能縣擁有獨立完整的權力,而區就沒有。這樣的事情從很多行政部門的名稱就可以看出來,如區公安局的正式名稱叫「公安分局」,意思很可能(沒有明確來源,自我猜測,有公安系統的朋友請指出)是屬於整體市區公安局的分支機構,而不是下屬機關 。還有一個區別,城市的城建附加稅是7%(包括縣級市的市區),而縣城只有5%。

㈥ 我國目前行政區域的劃分在城市和農村各分為幾級

均劃分為四級行政區劃。我國城市或農村目前的行政區域劃分均是以一級省級行政區、二級地級行政區、三級縣級行政區和四級鄉級行政區為分級的。

其中一級省級行政區包括直轄市、省、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二級地級行政區包括地級市、自治州和盟;三級縣級行政區包括縣級市、市轄區、縣、自治縣、旗、自治旗和特區;四級鄉級行政區包括街道、鄉鎮、民族鄉、蘇木、民族蘇木、縣轄區。

(6)中國沒有分地的鄉村有哪些擴展閱讀:

我國行政區劃數量:

1、一級行政區:省級行政區共34個,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2、二級行政區:地級行政區共333個,包括293個地級市、7個地區、30個自治州、3個盟;

3、三級行政區:縣級行政區共2844個,包括963個市轄區、380個縣級市、1330個縣、117個自治縣、49個旗、3個自治旗、1個林區、1個特區(截止2019年8月);

4、四級行政區:鄉級行政區共39945個,包括8393個街道、21297個鎮、9120個鄉、981個民族鄉、152個蘇木、1個民族蘇木、1個縣轄區(截止2018年底)。

㈦ 中國的農村包括哪些地方

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三山,六水,一分田。農村包括解放後定位農業戶口的就是農村。
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業人口佔60%以上,13億多人口有7億多在農村。通常理解種莊稼的地方稱為農村,天津有四郊五縣,北京出市中心幾個區都屬於農村,包括的地方太多了。
詞語解釋就是: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的勞動者聚居的地方。
農村,指鄉下,不同於城市、城鎮而從事農業的農民聚居地。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的勞動者聚居的地方。 相對於城市的稱謂,指農業區,有集鎮、村落,以農業產業(自然經濟和第一產業)為主,包括各種農場(包括畜牧和水產養殖場)、林場(林業生產區)、園藝和蔬菜生產等。跟人口集中的城鎮比較,農村地區人口呈散落居住。

㈧ 20實世紀70年代率先在全國農村實行分田到戶,包產包產到戶的小崗村,位於什麼地方

1978年冬,安徽鳳陽縣小崗村,18位農民冒著風險,在土地承包責任書上按下了紅手印。這一按改變了中國農村發展史,開創了中國改革開放史。

「1979年以來,我國農村的變化始終是圍繞著改革與發展進行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勁松作了這樣的評價。

鄧小平設計的中國改革開放藍圖,農村改革是奠基。對於「三農」問題,鄧小平非常清楚,也一直在思考。1980年5月31日,鄧小平同中央負責工作人員談話,肯定和支持安徽農村改革經驗,同時指出:「有的同志擔心,這樣搞會不會影響集體經濟。我看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

鄧小平對安徽農村包產到戶的肯定,明確了農村改革的方向。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地位確立後,糧食產量穩步增長,農民收入穩步增加。國家對農村、農業的發展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視,1982年到1986年,連續5個「一號文件」加速了農村的發展。

㈨ 現在中國還有哪些未被開發的古村落有哪些

安徽古村落--西遞、宏村
宏村宏村位於黟縣城西北角,距屯溪65公里,距黟縣縣城11公里.該村始建於北宋,距今已近千年歷史,原為汪姓聚居之地.古宏村人獨出機抒開"仿生學"之先河,規劃並建造了堪稱"中華一絕"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統看全村,就象一隻昂首奮蹄的大水牛,成為當今"建築史上一大奇觀".全村現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餘幢.民間故宮"承志堂"富麗堂皇,可謂皖南古民居之最.村內鱗次櫛比的層樓疊院與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輝映,動靜相宜,空靈蘊藉,處處是景,步步入畫.從村外自然環境到村內的水系、街道、建築,甚至室內布置都完整地保存著古村落的原始狀態,沒有絲毫現代文明的跡象.造型獨特並擁有絕妙田園風光的宏村被譽為"中國畫里鄉村".
西遞

西遞村始建於北宋,迄今已有950年的歷史,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整個村落呈船形,四面環山,兩條溪流串村而過,村中街巷沿溪而設,均用青石鋪地,整個村落空間自然流暢,動靜相宜。街巷兩旁的古建築淡雅樸素,錯落有致。西遞村現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包括凌雲閣、刺史牌樓、瑞玉庭、桃李園、東園、西園、大夫第、敬愛堂、履福堂、青雲軒、膺福堂等,都堪稱徽派古民居建築藝術之典範。

西遞村頭的三間青石牌坊建於明萬曆六年(公元1578),四柱五樓,崢嶸巍峨,結構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顯赫的象徵;村中有座康熙年間建造的「履福堂」,陳設典雅,充滿書香氣息,廳堂題為「書詩經世文章,孝悌傳家根本」、「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的對聯,顯示出「儒商」本色;村中另一古宅為「大夫第」,建於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為臨街亭閣式建築,原用於觀景。門額下有「作退一步想」的題字,語意警醒,耐人咀嚼。

宏村

宏村始建於南宋紹熙年間(公元1190—1194年),原為汪姓聚居之地,綿延至今已有800餘年。它背倚黃山余脈羊棧嶺、雷崗山等,地勢較高,經常雲蒸霞蔚,有時如濃墨重彩,有時似潑墨寫意,真好似一幅徐徐展開的山水長卷,因此被譽為「中國畫里的鄉村」。
古宏村人規劃、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是當今「建築史上一大奇觀」:巍峨蒼翠的雷崗為牛首,參天古木是牛角,由東而西錯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寵大的牛軀。引清泉為「牛腸」,經村流入被稱為「牛胃」的月塘後,經過濾流向村外被稱作是"牛肚"的南湖。人們還在繞村的河溪上先後架起了四座橋梁,作為牛腿。這種別出心裁的科學的村落水系設計,不僅為村民解決了消防用水,而且調節了氣溫,為居民生產、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創造了一種"浣汲未防溪路遠,家家門前有清泉"的良好環境。

全村現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餘幢,古樸典雅,意趣橫生。「承志堂」富麗堂皇,精雕細刻,可謂皖南古民居之最;南湖書院的亭台樓閣與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深具傳統徽派建築風格;敬修堂、東賢堂、三立堂、敘仁堂,或氣度恢弘,或朴實端莊,再加上村中的參天古木、民居牆頭的青藤老樹,庭中的百年牡丹,真可謂是步步入景,處處堪畫,同時也反映了悠久歷史所留下的廣博深邃的文化底蘊。

江蘇 太湖東山古村落
在煙波浩渺的太湖周圍,散落著大大小小幾十處古村落,它們是明清兩代吳地富庶與昌盛的見證。然而隨著歲月流轉,古村落昔日的繁華已經褪盡。於是,我們的攝制組決定對這些湮沒在歷史風塵中的文化遺存做一次探尋。

浙江
楠溪江-古村落
楠溪江古村落至今還保存著古代文化印跡,這些印跡貫通著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文化脈絡,村寨的規劃布局、建築風貌、楹聯碑記,甚至村名、街名,無不文情脈脈,特別是楠溪江古村在宋代就有規劃,且有明確的規劃思想,在我國建築史、規劃史的研究上具有很高的價值。以「天人合一」、「氣論」、「八卦」以及陰陽五行風水思想構建的楠溪江古村落,留存著大批完整的宗譜、族譜。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可以使我們大體了解我國古代「耕讀社會」與「宗族文化」的梗概。
縱觀楠溪江古村落,大體有幾下幾方面特點:
一是建村歷史悠久。據保存下來的各村宗譜記載,茗嶴村與下園村初建於晚唐,建於五代的有楓林、花坦、蒼坡、周宅等村,建於北宋的有芙蓉、廊下、鶴陽、渠口等村,而岩頭、蓬溪、豫章、塘灣、溪口等村則建於南宋。
二是規劃嚴謹和諧。幾乎各村都有寨牆寨門,整個村子的水系、街巷,井然有序,民舍、庭院、禮制中心、文化中心、休閑中心和公共園林等,錯落有致。
三是建築類型豐富。民居、宗祠、亭台、池榭、書院、寨牆、寨門等,一應俱全。
四是建築風格樸素。楠溪江古村既沒有多少深宅大院,也沒有雕梁畫棟,用卵石原木構築的房屋顯得樸素真實,自然明朗,野趣天然,和諧親切。
五是環境意識較強。不論是村落選址、規劃、布局還是單體建築的設計、構築,都表現出楠溪江先民極強的環境意識和審美能力,突出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融為一體的通天地人的環境氛圍。
六是宗族文化突出。各村都以一個宗族聚居而成為一個相對封閉的社會單元,一般是一村一姓或一姓多村。如蒼坡、方巷為李姓聚居之地,芙蓉、坦下為陳姓聚居之地,花坦、廊下為朱姓,蓬溪、鶴陽為謝姓,茗嶴、豫章為胡姓等等。同時每個宗族各有其自身嚴格的宗法;還有宗祀建築如祠堂,各姓還按天乾地支每隔十五或六十年,修禊宗譜等。

仙霞驛道古村落
仙霞古道保存相對完好的塊石鋪砌古驛道具有一定規模,古道沿線碼
頭、關隘、路亭、橋梁、古村落等歷史文化遺存品類豐富,且沿線保留有原生態的傳統工藝、雜陳的方言等眾多無形文化遺產,適宜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泰順廊橋古村落
歷史上,許多名人賢士為避禍亂,陸續遷移到泰順這個群巒起伏、人跡罕至的「世外桃源」,創造了具有山區田園特色的地方文明,留下了無比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泰順廊橋,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
「廊橋」顧名思義,就是有屋檐的橋。歷史上的泰順,村落分散,交通偏僻。人們出外行走十幾里都難以見到人煙。按照泰順先祖們的「交通規劃」,在相隔一定里程的大路(石砌路)邊上,要建上一座供人歇腳的風雨亭。而橋上建造屋檐,不但可以保護木材建造的橋梁免受日照雨淋的侵襲,而且起到風雨亭的作用。有的廊橋還有供人暫居的房間。
溪東橋始建距今434年,北澗橋也有329年,兩橋距離僅僅一華里。雖然相差百年,相傳都是景寧縣上標張氏師徒所建。因為這兩橋的外形體態與內部結構都非常相似,她形同姐妹相處在一起,故美名曰「姐妹橋」。她倆都是用兩層拱架, (上層拱架用「節方形拱骨,下層用園形九節拱骨)以貫穿、搭置、別、撐、頂、壓的力學原理構架成穩固的橋體,兩端拱趾各自支架在兩側橋台上橋台用花崗砌疊在兩邊山崖之上,橋的兩頭拱架還撐扦著三角形木架以加強橫向力的作用.為了防止風雨侵蝕,橋身兩側都用紅色油漆的木板遮蓋。這種極其精細巧妙的構造.橋梁專家考察後認為在諸多木樑中就找不出一根虛設的木料,每根都有她的作用。古人用這種三角力學的原理建造廊橋,所以她的主體部分不用釘子,也不用榫鉚,看來很簡單,可她們經受過三, 四百年的台風、山洪的考驗至今還安然無恙,這就是最大的科學所在。
除此之外,泗溪姐妹橋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特色,那就是,枯水時兩橋水平均線僅相差米許,山洪暴發時東、南、北三溪都在「上江洋」 中間地帶匯合,這時水面平,抵消了流水的沖力,因而大大減弱了中垮橋梁的危險性,她倆有這種相互制約、相互關切的作用,才使其「健康長壽」,這應該歸功於古人的聰明才智。因此姐妹橋天論在橋址選擇,或者內外體形結構上的科學性、藝術性、歷史性,都堪稱世界上獨一無的泗溪姐妹橋。

㈩ 中國還有哪些農村沒有分田單干

中國還有哪些農村沒有分田單干?
沒有分田單乾的雲南第一村——大營街
忠言
2015-10-25
0
763
說到大營街的發展,黨總支前任書記代保周和現任書記任新明都曾感嘆過,「如果在『大包干』的時候把集體的東西都分了的話,大營街就不會有今天。」

2015-10-05 來源:北航馬學 作者:馬翀煒 王晉



樹立在寬闊的進村馬路上的一座巨大牌坊昭示了大營街的與眾不同。「雲南第一村」是玉溪市紅塔區大營街街道辦事處大營街社區居委會獲得的眾多榮譽中最為醒目的一個。大營街人自豪於其經濟的高速增長,更自豪於他們一直堅持的集體發展、共同富裕的道路。

大營街是一個有六百多年歷史的村子,明代屬雲南左衛管轄,為屯墾中心大營;清代咸同年間,四方農民於此集中貿易,成為集市——「街子」,故名大營街。盡管大營街在1999年成立了居民委員會,2011年改為社區居民委員會,但直到目前,在5502人的總人口中,5358人依然屬於農業人口。

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大營街是一個「吃糧難、喝水難、住房難、行路難、娶媳婦難」的「五難村」。改革開放之後,隨著集體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大營街徹底改變了這一狀況。到1992年,大營街的農村經濟總收入超過1億元,到1995年,大營街成為雲南省首個突破10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大關的村委會,因而被譽為「雲南第一村」。201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了128.44億元,上繳國家稅金1.336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萬余元。

「人多地少」是大營街面對的一個根本性的發展難題。1980年,大營街人均擁有水田約0.48畝,擁有旱地0.068畝。為了突破這一制約經濟發展的困境,大營街人一直都在農業生產之外去探尋其他的發展之路。在相當長的時間里,1964年成立的大營街生產大隊基建隊為大營街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80年代初,創建大營街紅磚廠及玉溪市芝麻片廠的資金以及帶領大營街實現社會轉軌、經濟起飛的骨幹力量都來自這個基建隊。

說到大營街的發展,黨總支前任書記代保周和現任書記任新明都曾感嘆過,「如果在『大包干』的時候把集體的東西都分了的話,大營街就不會有今天。」

大營街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時間是很短的。1983年6月,大營街大隊9個生產隊基本完成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改革工作。土地分了,但集體企業沒有分。回首往事,大營街人十分慶幸,當全國很多地方都開始瓜分集體企業的時候,他們沒有分。因為正是這些集體企業為大營街後來的迅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單干之後不到三年,大營街開始逐步把土地重新收歸集體來辦工廠。大營街人將土地收歸集體使用經歷了一個從收回山地、收回旱地再到收回水田的過程。隨著轉變土地使用方式所獲得的利益逐步加大,更多的土地被收回就是順理成章的。2000年,大營街收回了所有的土地。通過改變土地的使用方式,使相對廉價的土地大為增值,是大營街等許多地方在鄉鎮企業發展中迅速崛起的重要因素。

80年代後期,大營街基建隊是為玉溪卷煙廠建蓋住房、廠房的眾多建築隊之一,他們的誠實守信體現在了承包的工程質量上。當卷煙廠要合作建一些配套工廠的時候,大營街人因誠信而得到了機會。貸款400萬元建起的雲南玉溪水松紙廠和雲南玉溪卷煙廠濾嘴棒分廠兩個卷煙配套企業成為這一時期的兩個龍頭企業。很快,鋁型材廠、鋁箔紙廠、油墨廠、銅材廠、太陽能廠等三十餘家企業相繼建成。到2007年,匯溪金屬鑄造製品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年度營業收入就已經過億元。隨著大營街集體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旅遊生態經濟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匯龍農業生態觀光示範園、映月潭修閑文化中心都通過了國家4A級旅遊景區驗收,這兩個景區和匯溪公園、玉泉湖、玉泉寺等一起形成了以旅遊休閑為主的生態休閑娛樂區。2012年,接待遊客數達105萬人次,旅遊收入達1.7億元。

鄉鎮企業的發展不僅解決了過去小農經濟的「內卷化」問題,使大營街農村剩餘勞動力得到了有效的轉移,而且還為周邊農村地區提供了近四千個工作崗位。

問大營街人怎麼看自己這個村子,他們會說,大營街人的糧食是村裡發的,菜錢也由村裡發。他們還有一個村辦的從1996年就開播的匯溪電視台,有一支負責綠化及衛生的環衛隊,有一所一流的村級衛生院,一個老年活動文體中心,四支文藝宣傳隊,一所對大營街戶籍人口全免費的一流的幼兒園。上學或當兵都有補貼,回來也保證有工作。這些都是其他村沒有的。年滿94周歲的老人能夠獲得5萬元長壽獎,年滿99周歲能夠獲得10萬元獎勵。「雖說只有很少的人能拿得到這個獎,但這表明了村委會提倡孝敬老人的態度!」老人們對這個養老獎勵政策很是肯定。

大營街人常說,現在要在農村裡找一些老闆不難,大大小小的企業也不少,比大營街富裕的地方也有一些,但是像大營街這樣,盡管也有貧富差別,但所有老百姓的日子都好過的村子並不多。

閱讀全文

與中國沒有分地的鄉村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3600印度盧比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750
印尼濃陰歷多少 瀏覽:306
印度桑瑞葯廠怎麼樣 瀏覽:300
中國最好的福利院是哪裡 瀏覽:450
去越南做什麼邊境貿易好 瀏覽:827
伊朗加油一箱油多少錢 瀏覽:536
義大利住宿被套什麼面料的好 瀏覽:671
印度為什麼不能殺蝗蟲 瀏覽:737
中國哪裡採茶最早 瀏覽:978
印度為什麼要實行聯邦制 瀏覽:586
越南盾怎麼玩的 瀏覽:885
中國留學家長怎麼教育 瀏覽:367
印尼有多少個鎳礦冶煉廠 瀏覽:24
印度什麼季風降水 瀏覽:948
義大利維骨力哪裡有賣 瀏覽:202
印度衛生巾怎麼改造 瀏覽:818
中國哪些學院收幼師考生 瀏覽:356
越南福字怎麼寫好看 瀏覽:6
義大利延期居留條過期怎麼辦 瀏覽:850
蘇門答臘虎魚跟印尼虎魚怎麼區分 瀏覽: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