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方便麵什麼時候在中國出現的

方便麵什麼時候在中國出現的

發布時間:2022-07-28 01:17:31

① 方便麵的由來有多少年的來歷了

早在方便麵發明以前,在中國已經有類似的麵食稱為「伊面」或「伊府麵」。安藤百福結合了傳統的面條和拉麵,再加入一些食用油,經過了脫水處理,變成了方便麵。

方便麵在90年代初的日本流行非常之廣。1958年8月25日,日清食品公司的創始人安藤百福(1910——2007 原名吳百福,日籍華裔)銷售了全球第一袋方便麵——袋裝 「雞湯拉麵」。其後,日清公司又逐步推出調料單獨包裝的方便麵,並於1971年增加了杯裝方便麵。

方便麵:

1.又稱快餐面、泡麵、杯麵、快熟面、速食麵、即食麵,香港則稱之為公仔麵,是一種可在短時間之內用熱水泡熟食用的面制食品。

2.方便麵是通過對切絲出來的面條進行蒸煮、油炸,讓面條形狀固定(一般為方形或圓形),食用前以開水沖泡,溶解調味料,並將面條加熱沖泡開,在短時間(一般在3分鍾內)內便可食用的即食方便食品。

3.如今市場上各種品牌的方便麵充斥著各大商場的貨架,從大型零售超市到街頭的小門頭商鋪都能夠看到它的蹤影。

② 中國哪一年開始有方便麵的

1970年,中國第一袋油炸方便麵在上海益民四廠誕生。

中國工業化方便麵生產開始於1970年,從1970年到2000年的30年裡,中國方便麵行業突飛猛進,年產量從1970年的200萬份發展到2000年的178億份左右居世界界第一。

(2)方便麵什麼時候在中國出現的擴展閱讀:

營養價值:

方便麵的主要成分是小麥麵粉、棕櫚油、調味醬和脫水蔬菜葉等,都是補充人體營養所必需的成分,伴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生活節奏的提高,方便麵這一既能快速充飢,又富含營養的美味食品越來越受人們喜歡。

據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胡小松教授介紹,方便麵常為人們所詬病,認為多吃不利於健康,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油脂含量高,因為大部分方便麵都採用油炸的方法對面塊進行乾燥。但胡教授指出,與炸薯條、漢堡包等相比,方便麵中的油脂含量並非很高,平均每份所含油脂在16%-18%左右,其中,11%都是棕櫚油,也就是對人體健康有利的植物油,而一份漢堡包中的油脂含量則平均在30%左右,比方便麵高出近一倍。

二是含有一定的添加劑。胡教授說,一說到添加劑大家就談虎色變,覺得它是不利於健康的物質,這是觀念上的一個誤區。食品工業離不開增稠劑、穩定劑等添加劑,國家允許使用的,都是經嚴格檢測,證明對人體無害的,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三是被很多人所關注的丙烯醯胺問題。胡教授指出,所有澱粉類食品在高溫烹調(超過120℃)中都會產生這種致癌物,因此,炸薯條中有,方便麵中肯定也有。

網路-方便麵



③ 中國是什麼時候有方便麵的第一個方便麵牌子是什麼

上海益民食品廠和北京方便麵廠於1980年和1982年分別從日本引進一條5m00包/班的袋裝油炸方便麵生產線。進入80年代後,全國先後從日本引進 100餘條生產線,同時在廣州、上海、無錫、鄭州等地相繼出現40餘家方便麵設備生產廠家。1986年,北京昌平長城食品廠引進了日本富土公司的碗裝方便麵生產線。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④ 方便麵的起源

相傳清朝伊秉綬在家為自己母親祝壽,由於客人多,廚師手忙腳亂下誤將煮熟的雞蛋面放入沸油鍋,只好撈起後佐以高湯上桌。由於賓客吃過後贊不絕口,這道菜就流傳了下來。早期方便麵包裝上依然寫有伊面、伊府麵。

最早製作方便麵的是中國揚州一位姓伊的知府家中的廚子。他把麵粉中加入雞蛋,擀成薄片,切成細絲,放水中煮過,立刻再放入油中炸過晾乾。這樣處理過的面條放在熱水中隨時可以泡軟,食用非常方便。非油炸的方便麵,則可追溯至中國西漢漢高祖三年(前205年)韓信軍隊發明的踅面。

成為速食產品的現代方便麵,是由1910年出生於中國台灣的華裔日本人安藤百福[1]有鑒於當時吃一碗拉麵要排隊排很長、很久,所以在大阪府池田市發明的。安藤百福並在發明方便麵後,創立日清食品公司,販售雞湯拉麵。

(4)方便麵什麼時候在中國出現的擴展閱讀

方便麵的危害

1、油脂:為了延長保存期,大多數品種的方便麵都用油炸過,油脂經過氧化後變成氧化脂質。它積存於血管或其他器官中,形成老化現象,加速人的老化速度,引起動脈硬化。

2、食鹽:一包方便麵含鹽約6克,而一個人一天食鹽的攝取量以6克為宜,方便麵含鹽量明顯偏高。

3、磷酸鹽:磷酸鹽添加劑可以改善方便麵的味道。但是,人體攝磷太多會使體內的鈣無法充分吸收、利用,容易引起骨折、牙齒脫落和骨骼變形。

4、防氧化劑:方便麵從製成到消費者,短時為一兩個月,長時竟達一兩年,其中添加的防氧化劑和其他化學葯品因長期貯存,受環境影響,已經在慢慢變質,食後對人體有一定的害處。

⑤ 方便麵什麼時候在中國出現的

我國在清朝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現代意義上的方便麵雛形。面條發展到清代,由於製作工藝的飛速發展,出現了我國歷史上最早意義上的「方便麵」—伊府麵,簡稱「伊面」,既可以湯煮,亦可作干炒。
相傳清朝年間,曾任惠州知府及揚州太守等職的書法名家伊秉綬在位於寧化的家中宴客,廚師誤將煮熟的雞蛋面放入沸油鍋,只好撈起後佐以高湯上桌。由於賓客吃過後贊不絕口,這道菜就流傳了下來。而世界上第一袋方便麵於1958年8月25日製成,是日清食品公司的創始人安藤百福(已故,原名吳百福,日籍台灣人)銷售的袋裝「雞湯拉麵」。其後,日清公司推出了調料單獨包裝的方便麵,並於1971年增加了杯裝方便麵。由於伊面與現代的方便麵有相似之處,所以又被喻為方便麵的鼻祖。伊府麵在中國南北方皆有製作,尤以閩、贛最出色。伊府麵是用雞蛋液和面做的,這是它的最大特徵;面經沸水煮後用冷水沖涼、烘乾,再經油炸後就變成了半成品。

⑥ 中國最早的方便麵是什麼牌子的

中國大陸的方便麵生產一般認為始於1964年,當時北京食品總廠用手工操作曾用鴨油生產油炸方便麵。1970年,中國第一袋油炸方便麵在上海益民四廠誕生,它採用高壓蒸面油炸工藝,標志著中國方便麵生產正式起步。1978~1980年,北京市食品工業研究所與北京方便食品廠共同研究了班產1噸非油炸方便麵生產線,採用間歇式高壓蒸煮工藝和遠紅外乾燥技術。

上海益民食品廠和北京方便麵廠於1980年和1982年分別從日本引進一條5m00包/班的袋裝油炸方便麵生產線。進入80年代後,全國先後從日本引進 100餘條生產線,同時在廣州、上海、無錫、鄭州等地相繼出現40餘家方便麵設備生產廠家。

1986年,北京昌平長城食品廠引進了日本富土公司的碗裝方便麵生產線。方便麵剛剛步人市場,人們開始了解方便麵,由於享受糧油平價和產品限價政策,不能普遍接受,加之生活水平較低,消費方便麵屬於一定程度的奢侈品。產品規格為100g/袋,市場零售價格為0,25元/袋,還需加收2兩糧票,產品結構單一,都是低檔方便麵。

建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珠海華豐食品公司曾經是中國最大的方便麵生產企業,其推出的華豐牌三鮮伊面在80年代曾熱銷全國。在康師傅、統一進軍大陸市場前,華豐一直占據中國方便麵市場當之無愧的霸主地位。

上世紀80年代,上海冠生園的美味肉蓉面成為了那時相當著名的方便麵品牌。味道不錯,包裝外面是紙,裡面防止受潮,有一層薄薄的塑料紙那種,而一般的方便麵就是塑料袋包裝,是一代人的回憶。

過渡發展階段

1988年,國家制定了GB9848—88方便麵質量標准,它的出台規范了各種方便麵質量參差不一情況,也預示著方便麵以產量盈利開始轉向以質量、信譽和品牌佔領消費者心理而盈利。

1、 從1987年起,中國糧油政策逐步放開,糧油可以自由貿易,計劃管理體制下方便麵的生產經營格局逐步被打破。隨著生活水平和購買力的提高,工作節奏的加快,方便麵的優點明顯地體現出來,方便麵迅速從大、中城市流向廣大城鄉和農村,市場需求量驟增,全國開始出現方便麵生產熱潮。這個期間主要先從國營的食品加工廠和糧食系統開始建立方便麵廠,有實力的鄉鎮企業也開始籌建。1989—1991年,國內新增生產線800餘條。

2、外資方便麵集團公司看好中國市場,採用獨資和合資方式大舉進入布點辦廠。1991年底,台灣頂新食品集團在天津開設第一條方便麵生產線,以「康師傅」晶牌打響中國大陸市場,取得了極大成功;不久,台灣「統一」,新加坡「幸運」,印尼「美廚」和「營多」,日本「出前一丁」等大舉進入,生產高、中檔袋裝、碗裝和杯裝方便麵,取得了很大成功。

3、珠海「華豐」,山東「龍豐」,河北「華龍」,無錫「中萃」,陝西「熊毅武」,河南「南德」,廣東「來利」和「錦豐」,福建「宏發」等國營、集體和民營方便麵生產企業紛紛建廠,推出品牌,全國方便麵生產呈現高速發展浪潮。

南街村方便麵,又稱北京方便麵,90年代無論男女老少都非常的喜歡南街村產的方便麵!南街村方便麵由南街村方便麵廠生產,90年代最暢銷的方便麵品牌之一。

高速發展階段

隨著方便麵品種的多樣化及伴隨著各種形式的廣告宣傳,人們開始真正地接受了方便麵,很多人都把方便麵作為出門必備,生活常有的食品,方便麵市場出現了空前的繁榮景象。

1、這一時期的競爭以「康師傅」、「統一」、「美廚」、「營多」、「幸運」等外資企業對大陸方便麵市場的爭奪為主線,這期間,他們以精美的包裝,有筋道、爽口的面條和獨特的風味,打破了低檔面產品結構格局,一步跨入了中、高檔方便麵行列。主要採用日本、台灣和韓國的進口制面設備生產方便麵。

2、 方便麵成為中國食品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支撐點,平均年遞增速度為70%。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各企業都有自己的產品定位,或中、高檔的城市市場,或中、低檔的農村市場,競爭重點落在產品質量的改進、產品結構的調整、產品價格的適應性及營銷策略等方面。僅1989—1994年的5年間,方便麵生產線達到1500條以上,市場需求旺盛,出現高速發展及市場競爭局面。國內方便麵設備生產廠家達到了20多家。

其中不得不重點提康師傅,於1991年進入中國大陸發展,1992年8月21日推出第一碗「紅燒牛肉麵」,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和認可。經典口味的康師傅紅燒牛肉麵,陪伴我們走過幾代人。

⑦ 方便麵的來歷

安藤百福,日本人

按安藤百福自己的話說,方便麵的發明是「被飢餓催生的靈感」。安藤並不是地道的日本人,他1910年出生在中國台灣,原名吳百福。自幼失去雙親,但父親的遺產卻給安藤提供了足夠的創業資金。他吸取了祖父經營綢緞布匹商店的經驗,起初他靠銷售針織品發財,1933年渡海到日本,事業上還算成功。

二戰前後,日本面臨嚴重的食品不足情況,人們餓得連薯秧都吃。就在這一時期,安藤開始深信「有了充足的食物,世界才會和平」。即所謂「食足世平」,從而決定投身到食品行業。

有一天早上,安藤路過一個拉麵攤。時間雖然還早,但是攤前卻已經排起了二三十米的長隊,人們在寒風中眼巴巴地等待著拉麵出鍋。站在拉麵攤對面,安藤心裡想,要是有一種面,只要用開水沖一下就能吃,估計大家都會喜歡。想歸想,安藤當時並沒有立刻去研製方便麵。

1948年,安藤創立中交總社食品公司,開始從事營養食品的研究。他利用高溫、高壓將燉熟的牛、雞骨頭中的濃汁抽出,製成了一種營養補劑。產品剛上市,就深得日本人的喜愛,安藤也因此成為日本食品界的知名人士。營養補劑的生產,為日後方便麵調料的研製奠定了基礎。

天有不測風雲,50年代一場變故使得安藤幾乎賠光了所有的財產,不得不從零開始創業。這時生產方便麵的想法再一次從他的大腦中閃現,從此,他開始了與方便麵幾十年的不解之緣。

老婆做菜激發油炸靈感 兒子怕雞引出雞汁調料

1958年春天,安藤在大阪自家住宅的後院建了一個不足10平方米的簡陋小屋,當作方便麵研究室。他找來一台舊的制面機,買了一個直徑1米的炒鍋以及麵粉、食用油等原料,一頭扎進木屋,起早貪黑地開始了方便麵問世前的種種實驗。

面條看似做法簡單,實際上原料配合卻非常微妙,偏巧安藤又是一個十足的外行,這就給他的實驗平添了不少的困難。他把自己能想到的東西全部都拿到制面機上試驗,結果做出來的面有的鬆鬆垮垮,有的粘成一團。他就做了扔,扔了又做。一次次不厭其煩地重復著。

試驗讓安藤有點痴迷,有一次在飯桌上,夫人做了一道可口的油炸菜,他猛然間從中領悟了做方便麵的一個訣竅:油炸。面是用水調和的,而在油炸過程中水分會散發,所以油炸面制食品的表層會有無數的洞眼,加入開水後,就像海綿吸水一樣,面能夠很快變軟。如此一來,將面條浸在湯汁中使之著味,然後油炸使之乾燥,就制出了又能保存又可開水沖泡的面了。這種做法被他稱作「瞬間熱油乾燥法」,很快便拿到了方便麵製法的專利

閱讀全文

與方便麵什麼時候在中國出現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簽證有效期過了怎麼辦 瀏覽:223
中國的富二代有哪些 瀏覽:670
中國為什麼禁止臉譜網 瀏覽:808
伊朗包機為啥什麼要直飛甘肅蘭州呢 瀏覽:415
蘇聯為什麼打中國 瀏覽:862
美國為什麼解凍伊朗油 瀏覽:714
英國二手車一年多少錢啊 瀏覽:116
中國海洋大學疫情期間如何出入 瀏覽:388
錫金是怎麼從印度獨立出去的 瀏覽:548
伊朗與什麼國家接壤 瀏覽:698
為什麼美國要去打伊朗 瀏覽:234
為什麼印尼海嘯破壞極其慘重 瀏覽:310
一元硬幣是多少越南盾 瀏覽:406
義大利的皮鞋是什麼皮 瀏覽:100
去印尼玩不會說印尼話怎麼辦 瀏覽:328
印度落後中國多少錢啊 瀏覽:664
越南號碼抖音怎麼設置網路 瀏覽:964
中國護照義大利簽證怎麼辦 瀏覽:720
中國原子彈用了多久成功 瀏覽:450
俄羅斯到越南飛機票多少錢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