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理解啟蒙和啟蒙運動
啟蒙,泛指通過宣傳教育使社會接受新事物而得到進步的運動。 ①開發蒙昧,使明白事理。特指教育童蒙,使初學者獲得基本的、入門的知識:祛蔽啟蒙|啟蒙教育。②指普及新知,使社會接受新事物,擺脫愚昧和迷信:啟蒙運動。
1.開導蒙昧,使之明白事理。
陳學昭《工作著是美麗的》上卷三:「四哥是珊裳 思想上的一個啟蒙大師,她常常和他談她所想的種種。」
[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三:「嗟乎,物理幽玄,人知淺眇,安得一切智人出興於世,作大歸依,為我啟蒙發覆耶!」
2.使初學者得到基本的、入門的知識。亦指通過宣傳教育,使社會接受新事物。
[元]劉壎《隱居通議·論悟二》:「及既得師啟蒙,便能讀書認字。」
[清]龔自珍《哭鄭八丈》詩「論交三世久,問字兩兒趨」原註:「余兩幼兒曰 橙 曰 陶 ,丈為啟蒙,設皋比焉。」
魯迅《且介亭雜文·連環圖畫瑣談》:「『連環圖畫』的擁護者,看現在的議論,是『啟蒙』之意居多的。」
吳玉章《論辛亥革命》三:「革命派在辛亥革命以前盡管作了許多政治鼓動,並且作了一些啟蒙工作,但是因為內容過於簡單,同時也沒有在理論上作詳細的說明,以致未能攻破封建主義的思想堡壘。」
中國古代兒童啟蒙讀物也叫「蒙學」,最著名的就是「三百千」了,就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啟蒙運動,指發生在17-18世紀的一場資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文化運動。是繼文藝復興後的又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這次運動有力批判了封建專制主義,宗教愚昧及特權主義,宣傳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為歐洲資產階級革命做了思想准備和輿論宣傳。
這個時期的啟蒙運動,覆蓋了各個知識領域,如自然科學、哲學、倫理學、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文學、教育學等等。啟蒙運動同時為美國獨立戰爭與法國大革命提供了框架,並且導致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興起,與音樂史上的巴洛克時期以及藝術史上的新古典主義時期是同一時期。
B. 簡述啟蒙運動的背景 性質 主要成就
一、啟蒙運動的背景:
(1)思想上: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的深入發展。
(2)經濟上: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3)文化上:近代科學的興起,科學與知識的進步。
(4)外交上:新航路開辟。
(5)政治上:英、法等中央集權民族國家形成。
二、性質:
啟蒙運動是發生在17、18世紀歐洲的一場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文化解放運動,它為革命作了思想准備和輿論宣傳,它是繼文藝復興運動之後歐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
法語中,「啟蒙」的本意是「光明」。當時先進的思想家認為,迄今為止,人們處於黑暗之中,應該用理性之光碟機散黑暗,把人們引向光明。他們著書立說,積極地批判專制主義和宗教愚昧和特權主義,宣傳自由、平等和民主。
三、主要成就
1.為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做了思想上和理論上的准備。
2.為法國大革命爆發,推翻專制王朝,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備。
3.啟迪了人們的思想,動搖了專制統治。
4.激勵了中日等亞洲國家仁人志士為改造舊社會而斗爭。
5.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6.促進近代科技進步。
7.對外傳播至亞非拉地區,極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
發展歷程
啟蒙運動發生在十八世紀的歐洲,最初產生在英國,而後發展到法國、德國與俄國,此外,荷蘭、比利時等國也有波及。
法國是啟蒙運動的中心,法國的啟蒙運動與其他國家相比,聲勢最大,戰斗性最強,影響最深遠,堪稱為西歐各國啟蒙運動的典範。法國啟蒙運動的領袖是伏爾泰。他的思想對18世紀的歐洲產生了巨大影響,所以,後來的人曾這樣說:「18世紀是伏爾泰的世紀。」
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和盧梭都具有統一歐洲的思想,這一思想最終得以實現的事件是1993年《馬約》生效,歐盟建立。
C.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資產階級啟蒙運動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資產階級啟蒙運動是戊戌變法,又稱戊戌維新運動。在運動中,維新思想家以救亡圖存為號召,大力倡導西學,對封建主義傳統進行了全面的抨擊。
D. 中國的啟蒙運動指什麼運動
中國的五四啟蒙運動(即新文化運動),是反封建的思想啟蒙運動。
E. 啟蒙運動的主要內容及其歷史意義
主要內容:批判專制主義和教權主義;號召取消專制王權,貴族特權和等級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權利平等和個人自由。
1、有力的批判了封建專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會,為資產階級取得統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論上的准備;
2、為即將到來的法國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備,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
3、在歐洲大陸上動搖了封建統治的思想,迫使西歐帝王改變統治方法,對歐洲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起了深遠影響。
4、啟蒙思想的著作被介紹到中國等亞非拉國家,激勵著亞非拉和殖民地人民的反抗運動。
(5)什麼是中國的啟蒙運動擴展閱讀:
啟蒙運動中人文主義有了發展,它倡導理性批判,承認人的理性而否定神的意志,實際上否定了王權和教權。
啟蒙運動倡導人的理智,反對權威和盲從,要求人性的解放和個性自由,反對封建特權與專制,這是人文主義的繼承和發展。
啟蒙運動所倡導的一系列資產階級政治原則,如天賦人權、三權分立、主權在民等,也是建立在自由、平等、人權基礎之上的。
因此啟蒙思想與文藝復興時的人文主義是一脈相承的,批判目標是相同的,目的都是喚起人們的覺醒,為資產階級服務。
F. 近代中國的思想啟蒙運動有哪些
1、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維新變法、維新運動,是晚清時期維新派人士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2、新文化運動:是由胡適、陳獨秀、魯迅、錢玄同、李大釗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當時稱為新式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
3、五四運動:五四運動是由於中國巴黎外交失敗而產生的,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的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共同參與的,通過示威遊行、請願、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愛國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又稱「五四風雷」。